清明節掃墓目的
清明節掃墓是我國的傳統習俗,那么大家了解清明掃墓的目的嗎?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清明節掃墓目的!
清明節掃墓目的1
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聚合寒食節,又臨春分好節氣。這時的天,不躁不寒,春風盎然,宜居宜行。去掉春冬的冷意,人們這時開始活動起來。帶上孩子,掃墓踏青,插柳栽樹,做一些有意義而又愉悅身心的事情。而自古流傳的諸多清明節習俗中,掃墓無疑是重中之重。
清明節的主題是掃墓行孝義。這一天是祭奠亡靈的日子。中國傳統的方法是土葬,所以也稱上墳、掃墓、祭掃。為故人的墳墓添些土,清除墓碑上的灰塵,再擺些貢品鮮花等。或是遠去的先人,或是剛離別的親友,到清明節時,來到他們的墳前表示悼念之情思念之心。人生即意味著生死,歲月轉換,回頭便是年輪。緬懷故人,孝敬親長是美德,讓我們一起施行。
清明節掃墓,還可延優良傳統。現在不少學校的學生教學,每至清明,常提倡學生隨家長去掃墓,或是學校組織一起為烈士掃墓,亦或是通過網上掃墓。另外必寫清明文章、記錄清明節掃墓祭拜感想。目的`非常明確,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清明節日的了解。
清明節祭掃的意義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家庭祭掃,一個是國家祭掃。家庭祭掃主要是祭拜自己的祖宗,通過祭拜自己祖宗表達感恩之情,體現血脈相連的親情之愛。國家祭掃主要是共同的祖先,通過祭掃帶來整個民族和睦的關系,意義重大。
雖然至圣先師孔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他卻提倡“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同樣的,當我們上墳祭祖時,也應該把祖先當作在生那樣敬奉。身為兒孫者,應該以感恩心為先人除去墳地的野草,恭敬獻上鮮花供品,并慎重地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稱之為“掛紙”)。這些動作雖然普通不過,但這是感恩,也是后裔可以為祖先做的事。“祭如在”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誠,而不是僅隨眾草草而祭,然后匆匆而散。
若是我們能夠把這份感恩之情用于日常生活中,好好感謝生養我們的父母、教育我們的師長、真心對我們的朋友以及幫助過我們的人,那么,這個人間將變成和樂無嗔怨的凈土。
為何要這么做?冰心《寄小讀者》中語:“清明掃墓,雖不焚化紙錢,也可訓練小孩子一種恭肅靜默的對先人的敬禮。”認識先烈,知榮辱禮敬,懂孝行深義,承優良傳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這就是清明節掃墓的意義。
結束語:清明節時主要的活動是祭祀、祭祖,文化底蘊豐厚,經歷時間推移,遂形成了今日清明節掃墓的習俗。中華民族極其重視倫理、道德和文化,認為行孝義是人本精神、民族精神。這一優良傳統,正通過今日人們過清明節,來得到新的延承和發揚。
清明節掃墓目的2
1.相傳是為了紀念古人介子推
春秋時期,晉國的公子重耳被迫流亡,在流亡逃難中沒有東西吃快餓死了,大臣介之推割了自己的肉給公子重耳煮了一鍋湯,重耳這才死里逃生,后來重耳成為了君王,封賞的時候卻忘了介之推,后來介之推隱退,重耳帶人去請他出山,放火燒山的時候不慎將介之推燒死了。
為了紀念介之推,晉文公重耳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后又改為清明節。時間久了,就變成大家祭祖掃墓的日子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根據端午節是紀念屈原這種傳統來推斷,清明節為了紀念介之推也是有可能的。
2.思念故人,告慰祖先的文化傳承
清明節是告慰思念故人的儀式,也是樹高千尺葉落歸根理念的傳承,祭祖掃墓不僅是簡單的儀式,而是生者對生命的感恩與敬畏,為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一年年輪回,一代代傳承,生生不息。
3.為了定期檢修墓穴,祈求祖先庇佑
墓穴長期不打理,容易出現破損或者長草的現象,清明節掃墓也是為了及時清理修繕墓穴,防止因為下雨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損壞,另外此傳統在農耕文化中也有盡孝道,祈求祖先庇佑之意,祈求風調雨順、期盼來年有個好收成。
【清明節掃墓目的】相關文章:
清明節掃墓的目的12-14
清明節掃墓的活動目的12-14
清明節掃墓05-05
清明節掃墓12-14
清明節掃墓的征文12-12
清明節給掃墓寄語04-01
清明節掃墓的由來11-15
清明節掃墓素材04-02
清明節掃墓日記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