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比比誰多誰少》教學反思
幼兒園小班數學活動《比比誰多誰少》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
——數學活動《比比誰多誰少》
“一一對應”是比較物體的集合是否相等的最簡便、最直接的方式。不僅可以比較出兩個集合之間數量的多少,更重要的是還可以發現相等關系,這是幼兒數概念產生的一個關鍵性步驟。
幼兒的“一一對應”觀念形成于小班中期。他們在學會了區別“l”和“許多”的基礎上,可以學習比較兩組物體數量的相等或不相等,即所謂的“一樣多”和“不一樣多”。在比較的過程中通常會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對應一般有兩種:重疊對應(即將第一組物體從上到下或從左到右排成一行,再把第二組物體一個一個分別疊在第一組物體的上面)。并置對應(即把第一組物體排成橫列或豎行,第二組物體一一對應分別擺在第一組物體的下方或左、右方)。本節活動就是采用了并置對應,和物與物的一一對應(即相關物體的匹配)的方法,讓幼兒通過實物操作來判斷出兩組物體之間多、少和等量關系。
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促使我們在活動中以游戲為載體,以幼兒的操作為手段組織教學。本次活動以孩子們感興趣的小動物形象,通過給小動物喂食的游戲情節,增強了他們對數學活動的興趣;又根據他們依賴于動作思維的特點,為他們提供了直觀生動的操作材料,滿足了他們觀察、探索、動手操作的機會,使他們在玩一玩、排一排的過程中感知到抽象的數、物之間的邏輯關系。
在活動中教師沒有向幼兒傳授一一對應的方法,而是讓幼兒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究,這有利于幼兒認知結構的發展,有利于他們以后對數概念的理解。如:在讓幼兒喂小雞時,教師沒有演示操作方法,只是告訴他們:一只小雞喂一條小蟲。孩子們明白要求后,自然地運用一一對應的方法進行了操作。
不足之處:對幼兒來說,語言不僅僅是重要的交際工具,還能幫助思維發展。幼兒在認識數學概念的過程中,更需要語言來幫助理解概念的內涵。他們通過操作、擺弄等外部動作“內化”為思維活動,再通過語言將感性認識予以整理、歸納、概括、明確概念的內涵。
我們小班的孩子剛進入幼兒園這一新的環境中,因為,不敢說、不愿說,往往造成了在數活動經驗積累上的困難和在語言表達能力上的不完整性。在教學中我忽略了這一點,只關注到少數幼兒,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對個別特殊幼兒沒能做到耐心施教。這也是我以后的工作中所要注意到的。
【《比比誰多誰少》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誰扔了花卷幼兒園教學反思08-11
誰的徘徊應了誰的等待06-08
誰守著誰的傷感說說10-11
誰也不是誰的誰心情說說04-26
誰認真誰就輸了的傷感句子11-16
電廠實習體會--誰最累,誰最美08-09
愛情面前誰怕誰經典臺詞08-31
愛情面前誰怕誰經典臺詞10-23
誰欠誰的幸!呖紳M分作文05-26
誰種誰發家無蔓金絲瓜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