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反思[精品]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怎樣寫教學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教學反思1
欣賞季節的景色,感知季節特點是每月主題的重點,在教學活動中體現的更為明顯。從春天到夏天到現在的秋天,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感受季節帶來的不同感受、不同色彩、不同景物。本月的教學主題是“繽紛世界”,給小朋友展現的是一個多姿多彩的秋天,所以小朋友對秋天的感受經驗更加豐富。
本次活動的兒童詩內容不復雜,運用的文字表現形式小朋友較為容易接受。所以在本次活動的教案設定時,增加了一定的難度。原設定的目標是“看圖學詩歌”,針對班級小朋友的能力,設定不太高,所以在準備中準備了圖夾文和文字的展示。考慮到班級幼兒的個體差異性,所以一開始展示的是圖夾文的'形式,讓小朋友結合圖片更形象的學習詩歌。班級部分小朋友的識字水平較好,所以在圖片旁邊附上了文字。小朋友通過電子圖片形象的欣賞到了優美的語句,感受語言的魅力,文字的展現豐富了小朋友的語言表達。
大部分小朋友能在本次活動中學習到詩歌中的語言表達形式,并嘗試簡單的仿編。能力較強的小朋友會在活動中,更多的表現自己對秋天的不一樣感受,在這個環節上沒有用太多的時間去探討,所以在活動后的交談中老師繼續引導幼兒談論這個話題,發現小朋友的思維是很不錯的。在活動中,有部分小朋友會如此表達“我很喜歡秋天也很喜歡糖果,所以,我會說,秋天是甜甜的。”這樣感性的表達很棒。在仿編環節,我增加了很多秋天的景色圖,幫助小朋友拓展思維,利于小朋友創編。活動效果較好。 《秋天的顏色》這是一篇語言欣賞的兒童詩,小朋友能馬上發現詩歌里誰說什么的原因,是因為和自身的關聯。語句的表達很優美,小朋友也能根據自身的語言經驗創編出類似的語句。
幼兒園教學反思2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教育評價”部分指出,“教師是幼兒園教育評價工作的參與者”,幼兒園教育工作評價“以教師自評為主”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這實際上指明,對于作為評價主體的教師來說,教育評價的過程就是反思教學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成長的過程。
反思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進教學,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幼兒主動發展。“反思”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思考、反省、探究”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包括目標、內容、組織、教學策略、師生、互動等)存在的問題,并努力設法解決這些問題。具體而言,也就是教師借助于幼兒在活動中的反應來分析、判斷自身所確定的教育目標,選擇的教育內容,采用的組織形式,投放的材料及在教育過程中的具體指導策略等是否適宜,等等的這些,都要求我們教師有敏銳的觀察力,換言之,教師要善于觀察。
一、觀察讓我們更多的了解孩子的需求。
以往的教學活動,我做了很大的努力,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可孩子們在活動中還是覺得枯燥乏味,怎樣才能讓孩子輕松快樂的在活動中獲得發展,成了我思考的的問題。通過反思,我認識到:我們確定的教育措施、制定的教育工作計劃應基于對幼兒的了解,也就是“了解先于教育”。了解幼兒是充分激發幼兒活動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前提。
在“物體的沉浮”活動中,我準備了一些小木片、塑料球、牙膏盒等材料,讓幼兒探索如何使沉在水底的物體浮上來,活動中孩子們只簡簡單單地把它們放入水中,有些物體就浮在水面上了。盡管材料很豐富,但孩子們探究的欲望沒有深入,整個活動下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顒雍螅覍Υ嘶顒舆M行反思:反思孩子們活動前是否具備“玩水”的相關經驗,是否對“沉浮”現象感興趣,是否有強烈的探究欲望。其次,對自己本身也進一步作以反思,反思自己在活動前是否已交待清楚活動的目的、要求,在活動過程中是否充分發揮了引導作用,如:是否認真觀察記錄孩子的表現,提供的材料是否真的有啟發幼兒的探索欲,真正富有啟發性,是否在需要幫助時提供幫助,是否為孩子們相互探討創造了機會等等。于是,我對活動進程作了改進。首先我進行了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如帶領幼兒玩水,讓他們初步掌握水的性能;其次,我又對教學活動安排做了一些調整,重新精心準備了活動材料。在活動開始,就引導幼兒去觀察兩個馬鈴薯在兩個不同水杯中的沉浮現象,結果發現:一個馬鈴薯浮在水上,一個則沉在水底。這時,我又讓幼兒討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最后,教師提供各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使馬鈴薯浮在水面上。這時,鑌鑌小朋友驚奇地發現:“老師,我往水里加了鹽,馬鈴薯就浮起來了!蔽矣脩岩傻目跉鈫枺罢娴膯?”“真的!”“那我們大家一起來試一試!”
所有的小朋友都一起動手,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馬鈴薯在鹽水中浮了起來,是因為加了鹽的水與清水的水質不同。我又問:“還有其他的辦法嗎?”于是,小朋友又開始嘗試了,有的幼兒將馬鈴薯掏了個洞,放在水里浮了起來,有的幼兒在水里加糖,馬鈴薯也浮了起來……
反思使我找出了活動中的不足,并吸取經驗教訓,使我在今后的活動中,積極引導幼兒主動有效的開展活動和學習。
二、觀察讓我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在以前教育教學中,我常常只對孩子的行為做出自己的判斷與分析,總認為教師就是傳播知識的人,在孩子面前要有威嚴,老師說的孩子一定要聽,老師教的一定要學,巴不得全班孩子都一個樣——懂事、聽話,不管孩子有什么需要,只要照著我定好的計劃按部就班的執行就對了,以至于教學活動枯燥、乏味。新《綱要》提出“我們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保教并重,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我逐漸認識到:要以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為,不斷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多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中的不足或工作中的失誤。
比如:以《馬路上的汽車》為例。
活動方式:集體
預設目標:1、通過觀察認識馬路上的各種車子,了解汽車在馬路上行駛的實況。2、培養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及口語表達的能力。3、培養幼兒初步的交通安全與意識。
活動預設:
1、觀察活動前組織談話,引起幼兒參觀的興趣,并告訴幼兒到馬路去看什么,怎么去,并提出注意事項。
2、帶領幼兒步行到馬路邊進行觀察活動。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馬路上種來來往往的車子。
看看自己認識哪輛車?它叫什么名字?它的樣子是怎樣的?外形大小怎樣?顏色怎樣?有什么用?車子是怎樣在車道上行使的……
(2)引導幼兒觀察紅綠燈、人性橫道線及當時車輛、行人過路口的情景,對幼兒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
3、鼓勵幼兒大膽的將自己觀察到的所見所聞和同伴、老師、家人交流分享。
[延伸活動:請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以幼兒口述、繪畫、家長文字紀錄的形式學做觀察記錄。]
觀察記錄:
1、由于是第一次集體外出,所以孩子們都顯得高興及興奮。在聽完我介紹后,他們紛紛議論“哇,到”“嘻嘻,真好啊!”(我特別叮囑幾個特別活潑的小男孩要遵守紀律,他們一臉認真地點頭答應。)
2、“出發了”“到了”“哇,好多車!”走了一段路后,我們順利地來到了目的地——九堡公園。
不用我多提醒,孩子們一直認真地觀察、議論一輛輛過往的車 ,從顏色、名稱、車速……無所不談。
由于當時位置看不見“紅綠燈亭”,所以一些幼兒自言自語:為什么這些車一時好多,一時沒有車過?濤濤小朋友聽見了便說:“當然了,路口有紅綠燈控制的啊!”
在孩子們的提議下,我們等前面的車流量小的時候便前去觀察了路口的車輛行駛情況,并觀察了人行橫道線、紅綠燈、車拐彎……
3、第二天,便有大部分幼兒一回到幼兒園便把口述作業交到班上了,還一臉的高興與回味。
活動反思:
在這個《馬路上的汽車》教學活動中,以往教師僅僅出示圖片或圖書等,讓幼兒觀察這些汽車有什么不同,但這樣的教學方法收效不是很理想,因此,我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在安全保障的前提下,帶幼兒外出實地觀察參觀,實地看、現場地說,比教師空洞的說教更有實際意義?粗⒆觽兏吲d地和同伴議論,高興地向家長講述,我心里也很高興,這是成功的一次外出參觀,盡管時間很短,但意義與作用卻很大。
看見幼兒對此活動興趣如此之大,我又設計了《我是小司機》、《我喜歡的車》、《到車子里看看》等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玩起來很容易進入角色,教師不僅是他們的設計者、支持者,還是他們的監督者。在發現孩子違規時給予指出,使孩子不致于把游戲規則丟棄。教師也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合作者、引導者。當出現孩子的需要時,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
能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還學會善于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游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些活動成功在于是幼兒所熟悉的、喜歡的,他們在活動就表現積極主動,會的幫助不會的孩子,從中學會互相幫助,互相體驗成功的喜悅。所以,課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更易提高幼兒與教師的能力。
在這些主題活動中,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通過觀察、欣賞各種各樣的車子,玩形象逼真的玩具車,共同分享玩車、坐車的經驗。讓幼兒從中認識到不同的車子,知道它們的名稱,認識它們各自的外形及主要內部結構,并了解它們的用途,還學習了按照車子的特征進行分類,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對車子的認識,還知道了為什么要遵守交通規則及如何遵守交通規則,建立了基本的交通安全觀念,并養成良好的過馬路、乘車習慣。
我經常在教學前進行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并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在每一次活動前,我都會對前一次的活動進行反思,想想自己是否與孩子親近尊重了孩子的發展;是否適時的介入活動,有效的引導幼兒;是否對孩子的問題、行為做出了及時的反饋……除此之外,我還會對孩子在本次活動中的一些表現進行估計,孩子對這個游戲的興趣會怎樣,如何較好的引導;回答問題時孩子會回答哪些方面的內容,考慮各種答案的可能性等。
我也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反思,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提高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顒又形页3䦟⒆拥囊恍┍憩F、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及時的反思、調整。如在活動“全家!敝校婚_始孩子可能有些緊張,活動氛圍較嚴肅。發現這一情況后,我覺得可以適當的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使氣氛活潑一些。于是,我就馬上把孩子們熟悉的歌曲“我家有幾口”加入到活動中,通過歌唱活動調動氣氛,使孩子們不再感到拘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下面的活動中,為之后的活動提供了較好的活動氛圍。
教學后的反思更是重要,它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提高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因此每一次活動之后,我都會對活動中自己的教學語言是否恰當、是否調動每一個孩子、指導策略是否正確、對孩子的表現問題是否及時反饋等進行反思,總結本次活動的優缺點,使其成為今后活動的一個借鑒。
不管在主題活動,還是在生活活動中,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要上,放在了材料的投放與形式的選擇上。與以前相比,我忙了許多,可是孩子們的興趣和求知欲,一直推動著自己去盡心盡力地工作,每當看到孩子們在我精心組織的活動中表現出“自由自在”和高漲熱情,我就覺得自己那么多的辛苦沒有白費。通過不斷反思、實踐、再反思、再實踐,我感覺自己在各方面進步了很多,對孩子的了解更深入,更準確了,對活動的把握更成熟了,發現問題的眼光也更敏銳了……所以我自己的收獲也是很大的,應該說是反思幫助我更好地促進了孩子的發展,同時也使自我自身獲得了進步,我在反思中學會了觀察,學會了了解孩子,也學會了怎樣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學會了從只關注教育目標逐漸關注孩子的表現的轉變,教學計劃從單純地靜態執行逐漸向動態調整轉變。
反思是對過去的一種思考,從中吸取教訓,也可以總結經驗。因此,善于反思是當今教師一種重要的教育素質,是教育教學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未來的路上一定還有很多的“困惑”在等待著我,我會不斷加強反思,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成長。
幼兒園教學反思3
讀書能夠使人獲取知識,提高文化素養,還能夠經過書中不一樣的人物、事件、事物、案例等來強化自我的思想、觀點,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反思、不斷提高。
我曾看過這樣一個案例,這本是身邊很普通的一件事情,可是經過不一樣的教育方式卻得到了另人難以想象的結果。所以這篇文章讓我依然記憶猶新。
這件事講的是:在某個幼兒園,新學期開始時,在新來的一批幼兒當中,有幾個幼兒有不愛睡午覺的習慣,針對這一情景,教師想了一個辦法,把他們的床都靠墻放,午睡時就讓那幾個幼兒面朝墻睡。教師覺得,這樣一方面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分散,另一方面還能夠阻止他們與其他小朋友說話。沒想到不到一個星期這種方案就失敗了。有一天,午餐散步活動結束后,教師正帶幼兒走向睡眠室。突然,一個叫欣欣的幼兒跑到教師面前說:“教師,您別讓我對著墻睡覺了好嗎?我對著墻睡覺心里難受!碑敃r教師愣了,彎腰抱起她說:“那好吧,教師不讓你對著墻睡覺了!彼犅犃私處煹脑捄芨吲d,還把這件事告訴了身邊的小朋友?吹叫佬赖呐e動,教師心里有種說不出的滋味。晚上回家后,這個教師在想白天孩子說的話。于是她做了一次試驗,把家里的床搬到靠墻的一邊,然后側身對著墻躺下。這時她才感覺到真得很不舒服!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壓抑感。順著墻往上看,那墻顯得很高很高,并且像是要倒下來,于是心里就更加不舒服了。原先是這樣的感覺,并意識到自我真是大錯特錯了!第二天,教師早早來到幼兒園,把那幾個不愛睡覺的孩子的床,全部搬離了那面高高的墻,重新擺好。
之后這位教師又想了許多的辦法,比如,經過創編》故事、詩歌,給他們講睡午覺的好處和不睡午覺的壞處,讓他們聽一些舒緩的搖籃曲,并自制一些小獎杯,獎給睡午覺時表現好的孩子等,對幫忙那幾個孩子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很有效。
讀完這個案例至今都讓我受益匪淺,使我真正意識到無論做什么事情之前你都應設身處地的多替孩子想一下。在教師看來,孩子午睡有益健康,所以我們就想盡一切辦法讓幼兒入睡,甚至有時也像那位教師一樣,讓不愛睡午覺的小朋友對著墻午睡,為的是免得孩子們之間互相干擾,大家的午睡也就都有了保證。這種方法雖然貼合兒童心理活動規律:減少刺激,從而較快的使孩子進入睡眠狀態,這似乎是個好主意,可是我們卻沒有想一想我們的“方法”是否給幼兒帶來了心理上的其他方面刺激,使孩子產生心理壓力。就像文中所說,欣欣對教師說:“心里很難受!辈乓鸾處煹姆此,教師自我試著像欣欣一樣對著墻睡覺,才發現真是很不舒服,用眼睛順著墻壁往上看,覺得墻體好高好高,像是墻壁要朝自我倒下來一樣,心里覺得難受極了。大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欣欣是幼兒園里的一個小孩呢?其實心理上承受的壓力,不知要比大人大多少倍呢!有時也許孩子會想:“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不這樣,而我卻必須要這樣!他們會把這看成教師的懲罰,一想起受懲罰心里更不是滋味。她越想越難受,越想越害怕,又怎能把事情做的如你所愿呢?也會感到自我被教師從小朋友的群體中分離出來,無依無靠,我們成人往往意識不到,可是,在孩子的心中,他
覺得自我成了離群的孤雁,覺得自我獨立無援,》孤獨沒有安全感。然而安全感對幼兒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正如欣欣對著墻午
睡一樣,面臨好高的墻壁,看不到周圍熟悉的環境和小朋友們,這就使她失去了安全感。新學期開始階段,孩子從自我過慣了的家庭環境中,被送到幼兒園,一切還不習慣。這樣的新環境,已經使她很擔心,教師又要她對著墻午睡,本來已經出現的不安全感越發加重起來,真是雪上加霜。
有時我們正是這樣,往往是出于對孩子的關愛,以往做過,正在做著或是將要做出一些類似”對著墻睡覺“之類的錯事,本來是片好心,卻辦成了壞事。到最終,歸根到底,就是我們不懂得也不善于去了解孩子的心理,往往把自我的思想、觀點、方法,強加于孩子。好心辦了壞事,卻自我不明白,更沒法糾正,直至鑄成了大錯。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師,這正是《綱要》反復倡導的,而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有時我們所欠缺的,就是像欣欣小朋友的教師一樣的勇于反思,并設身處地為幼兒著想的.精神。經過看書學習我才真正明白,作為一名幼兒教師,理解孩子的心理是多么重要呀!僅有了解每個幼兒的心理,才能根據不一樣幼兒制定不一樣的教育方案。
教育兒童必須走近兒童世界,理解兒童的心理,孩子的想法在成人看來比較簡單,但也有著他的道理。大人和小孩分別屬于兩個不一樣的世界,如果說大人的世界是現實的陸地,是顯而易見的陸地上的一切事實,那么孩子的世界就是海洋,是海底里那一切隱蔽的存在。陸地上有的,海洋里也有,但其中卻有著差別。所以,不能用大人的世界來套兒童的世界。在成人看來是變形的、錯誤的甚至是荒唐的,在孩子眼里卻是真實的和正確的,因為他們處理和分析問題的方法與成人不一樣。
兒童很小就問一些具有哲學意味的問題,如”我是從哪里來的?“”星星為什么愛眨眼睛?“在他們的眼中萬物皆有靈性,他們喜歡和花草講悄悄話,為布娃娃洗臉、穿衣服;他們愛憎分明,只理解”是“與”非“,對人評價不是”好“就是”壞“對模棱兩可、似是而非的問題無法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常以自我的思想方式去行動。如,對玩具汽車的構造產生好奇,但有不理解抽象的理論講解,索性拆開來自我琢磨,在自我拆裝的實踐中得出自我的理論,會用自我的哲學來構建汽車的原理。
所以我們應當用兒童的心理來看待孩子。孩子為什么拆壞汽車?下雨天為什么偏偏愛在水里跑來跑去,如果耐心些,孩子會告訴你他的道理,你也自然會從孩子的哲學中了解它的想法,了解他的思維方式。
我們常說要用一顆童心,一份愛心去對待孩子,其實無需扮演或偽裝,只要能理解”兒童的心理“,用”兒童的心理“看待兒童世界,就自然能理解他的言行,也自然能引領兒童從”海洋“走向”陸地“。
然而,我們有時正是缺少一顆童心而已。讓我們重新拾起那無瑕的童心和孩子們一齊歡樂成長。
幼兒園教學反思4
為了讓幼兒發展目測本事和比較本事,我們以最基本的區分大小入手,讓他們學會比較物體的大小,以及學會比較物體的思維方法。
活動目標:學習區別大小有明顯差異的物體,并能正確表達什么是大,什么是小,發展初步的目測本事和比較本事。
活動過程:首先出示教具,先是兩個娃娃,分別取名大大、小小,讓小朋友一齊來玩,初步學會大、小概念。隨后拿出椅子,比較大小,最終由小朋友自我比較。
反思:隨著新《綱要》要求的”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趣味“,”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等觀念的提出。幼兒園數學教育正發生著從”注重靜態知識到注重動態知識,從注重表征性知識到注重行動性知識,從注重‘掌握’知識到注重‘構建’知識“的重大變革。
小班的數學活動相對于其他領域的活動來得枯燥、單調,由于這個時期的幼兒年齡小,邏輯思維尚在發展,這就更加要求教師在組織指導活動中要多花心思。數學排序活動的組織首先要明確其概念及其特點,在這個教學活動中并沒有很好明確這一點,導致幼兒只是在教師的固定模式下進行必須的按順序排列,而沒能發揮幼兒主觀能動性找出排序規律;顒淤Y料設計上較趣味,但對于小班來講有點簡單。雖然活動中的組織較好,但在對幼兒的引導上有待加強。孩子在活動中自主探索性不夠強。
幼兒園教學反思5
新的學期,迎來了中三班所有新的小朋友,雖然已經開學有一周多的時間了,但有的孩子在來園和離園時,還是不免哭鬧,除此之外,部分幼兒在老師組織活動時,坐在那里,目光呆滯。針對這種情況,我認為完全有必要組織一次活動,和孩子們共同討論:我們為什么要上幼兒園呢?我們來幼兒園做什么呢?
語言活動“我愛上幼兒園”,就是通過對兒歌的`學習,能講述上幼兒園的愉快經歷,喜歡上幼兒園,并且能說出老師如何關心和照顧幼兒及愿意與同伴分享上學的經驗。
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我直接進行了提問:小朋友,爸爸媽媽為什么把我們送到幼兒園呀?孩子們沒有經過太多的思考,就逐一的舉手來回答:馬立新說:因為我們長大了,王浩楠說:我們上幼兒園學習本領來了。順著孩子的回答,我很自然地將活動過度到下一個環節,引導幼兒觀察了解幼兒園的主要活動:畫畫、唱歌、游戲、講故事、學數學等。激發幼兒來幼兒園的愿望,引出兒歌《我愛上幼兒園》,整個活動,孩子們參與的都很積極,并能和老師一起帶動作,說兒歌。
整個活動,不僅調動了幼兒來園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積極性,還改變了幼兒對幼兒園的看法,使孩子們明確了上幼兒園的目的,能帶著愉快的情緒來幼兒園。
幼兒園教學反思6
時光飛逝。我從事幼兒教育已經兩年多了。在領導和老師的幫助下,通過自己的努力,我進步了很多。
首先,我對幼兒思想教育有了新的認識。
在進入幼兒園之前,我心目中的幼兒園是老師帶領孩子們玩游戲、學習簡單知識的地方。但當我真正開始實踐這項工作時,我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1002〕〔1000〕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基本階段和人才成長的奠基階段。幼兒園的工作是貫徹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兒童進行身體、智力、道德和審美教育,促進兒童身心和諧發展。這不僅是國家對幼兒園教育的要求,也是所有幼兒園的出發點和歸宿。通過這項任務,在活動中制定了不同的目標,極大地豐富和滿足了兒童的身心需求,真正讓兒童在活動中快樂發展!
二、在我的工作中,我熱愛這個行業。
在我的工作中,我遇到了一群可愛的孩子,他們每天嘴里總是說個不停,這讓我愛上了這個行業。這不僅是他們的可愛,而且還夾雜著濃郁的人文氣息!班上有一個孩子。有一次他感冒了,堅持要到戶外去。他出門時開始流鼻涕。我幫他弄到紙。他說天氣很冷,我溫暖了他的手。戶外活動結束后,大家一起回到活動室。我想坐下。他的眼睛到處找椅子。這時,他把小椅子放在我旁邊。我看著他,笑了。他的大眼睛向我眨著眼睛,對孩子們身上發生的小事情微笑著,但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性”,一種深情。讓我在關心別人的同時也被關心。多幸福!我們為什么不努力工作呢?幼兒園的生活總是令人難忘的:孩子們的'純真和純樸常常呼喚著我們完美的童心,讓我們用這顆心去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我們真誠的理解和支持呼吁并保護他們寶貴的童心,讓他們在人生道路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讓我們把心與孩子們連在一起,讓幼兒園的小世界充滿童心世界的真、善、美!
三、讓我在實際工作中成長。
第一個“測試”他剛工作不久就來了。雖然只有公園里的老師參加,但對于一個“新手”來說會很緊張。這門課不是很成功。經過領導的精心指導和反思,發現原有班級存在很多漏洞。在第二節課上,我注意了課前的鋪墊工作,效果好多了。反思第一次失敗的原因并吸取教訓。在第二次和第三次活動中,我一點一點地克服了它,每次效果都更好。就這樣,在實際工作中,我長大了!
經過兩年多的培訓,我在組織教育活動時做了必要的改進。通過在園區的商業學習,我也增加了很多理論知識。在觀察課上,我也學到了很多經驗;叵肫饋,與我第一次來到幼兒園時相比,它確實進步了很多。我應該感謝幼兒園給了我在這個大型聯合小組學習的機會,也感謝同齡人的細心幫助,這樣我才能快速“成長”。
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知識,沒有明確的學習方法。面對許多雪花和互聯網帶來的豐富信息和經驗,我們必須把握一件事:讓孩子真正在快樂中學習和發展。
你很高興。我很高興。我應該為你付出更多。
幼兒園教學反思7
本次活動我上內容是《按一種特征分類》。上完課后,老師同學們都對我的這次活動提出了一些問題,而我自己通過回看上課視頻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次教學活動的反思:
1、嚴重超時。小班的上課時間一般在15分鐘左右,而我本次活動的時間卻用了半個小時,比規定時間多出了一半。而導致超時的原因有兩點:導入部分的手指游戲做了太久,有大概6分多鐘;二是教具準備得不夠完善,用雙面膠把水果貼在紙上面之后是非常難撕下來的,我們大部分的時間主要耗在了撕水果上面;三是我事前沒有給幼兒一個示范讓幼兒把水果貼在哪里,導致了許多幼兒一直在上面拿著水果的圖片在沒有膠的地方一直拍。
2、課堂秩序比較混亂。由于叫幼兒上來撕水果時沒有講明要按秩序上來,導致幼兒是一窩蜂上來的,所以造成了一個比較混亂的場面。
3、沒有把情境完全貫穿始終;顒又形以O置了一個情境是小象的水果店,我是要模仿小象的聲音來給幼兒講的,但是由于到后來過于興奮了,就把小象的聲音給忘了,用回了我自己的聲音。
4、與幼兒的熟悉度不夠。由于我們當天來得比較晚,所以我們一來到幼兒園就開始上課,還沒有來得及跟他們熟悉。對于大多數幼兒來說他們對生人是比較膽怯的,所以當我在組織活動時,許多幼兒并沒有很好的配合我的活動。
5、沒有留意到幼兒們需要休息。當教室里的活動結束后我就帶著幼兒出到室外打算和他們一起玩游戲了,而沒有考慮到幼兒已經上了這么長時間的課了,他們已經很疲勞了。還好當時張園長在我旁邊提醒我。這對我以后的.教學活動也是次教訓。
6、沒有注意到幼兒的已有經驗。比如我的水果中有一樣水果是桃子,或許是幼兒對桃子并不多見,也或許是我的圖片上的桃子畫得不夠形象,很多幼兒并不認得這是桃子。
7、沒有考慮到該年齡層幼兒生理發展的特點。我們教的班級雖然是小班,但是他比正常小班幼兒的年齡階段要小半年,所以我們的幼兒是偏小的,生理發展上是與平常我們所接觸的小班的幼兒是不同的。這個年齡層的幼兒手指發育得還不是很好,所以在玩手指游戲的時候有些幼兒的手指是無法完成的。
8、沒有很好的啟發幼兒思考。這次活動我并沒有完全的按照我寫的教案來上,漏了一個很重要的啟發幼兒思考的環節,就是讓幼兒思考這些水果除了按照種類、顏色分還可以怎么分。
9、沒有很好的顧到全班幼兒,課堂上比較依賴積極的幼兒。班上有幾個比較活躍的幼兒,而我每次提問都是讓幾個幼兒來回答,從而忽視了那些比較文靜的幼兒。
這是我一次非常寶貴的上課機會,為此我也做了很多準備,雖然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但是我從中也收獲了很多,給我未來的教學發展指明了前進的道路。
幼兒園教學反思8
語言小馬過河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本課我把這一活動我把目標定位在:
1、使幼兒在故事中懂得遇事要多觀察、多動腦筋、勇于嘗試的道理。
2、利用各種方式,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知道水的深淺是相對的。
3、學習用完整、連貫的語言表述小馬征詢朋友意見的過程,發展幼兒初步的比較分析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
4、積極學認常見的漢字:麥子、伯伯、孩子、深,淺。
5、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一、在實踐中我基本上做到了:(1)、準備為目標服務,過程圍繞目標展開。(2)、遵循了《綱要》的精神,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3)、以語言活動為主,科學,社會,藝術活動有機聯系,相互滲透,體現整合精神。(4)、尊重幼兒,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并能關注幼兒的語言差異,創設了一個讓幼兒有機會說,想說,敢說,喜歡說的氛圍。
二、活動過程中落實目標的反思
(一)教師引導、鼓勵不夠
在生生互動這個環節,我讓幼兒之間推選出一個代表講述最有趣的故事時,幼兒表現出膽怯,不主動,都想把這個任務推讓給別人,就是被推選上去的幼兒也是硬著頭皮去講,講述的時候也比較拘束,不敢大聲的說,語速很快,平淡,情節的描述也不夠生動,講完后猶如釋重負的感覺。看到這樣的情景非常詫異,這與《綱要》中要求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的精神相差甚遠,當時我在眾目睽睽之下,顯得很緊張,一時忘了作為教師,該有的隨機教學的能力。說出的話也顯得生硬,沒有用積極的語言進行引導。那一幕令我久久思索這和教師的引導和鼓勵有關。我在活動中沒有很好的關注孩子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沒有察覺到他們的需要,沒有及時的鼓勵孩子積極的表達。沒有很好的體現《綱要》的精神,在活動中做孩子的支持者,參與者,引導者。
(二)在師生互動環節,孩子和老師之間有比較好的配合。通過我有感情的將故事講述給孩子們聽,讓孩子體驗了故事的美感,以及感受到平面成像的科學道理。使得孩子的興趣頓時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緊張情緒也消除了,帶著輕松的情緒與孩子在聊天式的提問中,孩子們積極動腦筋,爭先恐后的回答而且還運用了很多豐富的詞語。
(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
我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樂趣。由于我情緒緊張,使得我說話就象背書一樣,所以自己講了什么,提出了什么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導的過程語言不夠精練,話說不到點子上,關注啟發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夠,顯得孩子不夠配合,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都不夠活躍。
通過這個研討活動,使我進一步深入理解了《綱要》的精神,讓我在“集體活動中如何準確把握活動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以《綱要》的精神為指導,努力將理論的精髓,轉化為實踐行為。
幼兒園教學反思9
師德師風教育作為我園的一項重要工作,長期以來一直常抓不懈。我園重視師德建設,提出"八個打造"即倡導每一位教職工在學習上(政治、政策等)、思想上(樹立一心四服務思想、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工作上(樹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高度的責任心,開拓創新的精神)、業務上(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兒童發展觀,深刻領會《綱要》精神,勇于開拓創新,努力提高各項業務水平)、奉獻上(弘揚奉獻精神)、作風上(樹立健康的心態和人格)、職業道德上、執行規章制度上等八個方面打造自己,不斷完善自我,提高師德修養和政治思想覺悟。同時,組織大家學習了《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十不準》、《幼兒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教師文明用語》等等,近期,還學習了盤龍區教育局關于師德師風的文件精神,并開展了師德師風大討論活動,通過學習,我體會頗深。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幼兒教師是幼兒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她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幼兒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為人師表。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職業道德充分體現了教師特有的職業思想、職業情操。教師要做好幼兒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視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作為一名教師是無尚光榮的,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師對人才的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是不能擔當培養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在當代,教師只有從根本上掌握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師德修養,樹立較強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形勢和新任務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成為新世紀的優秀教師,除了學識淵博、教學得法之外,還應有更高的追求,這就是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這是沒有功利目的的,而是完全出于對社會、對幼兒一生負責的責任感。能承擔如此重任,首先在于教師自己做人的層次要較高,要做有德之人、有為之人。
熱愛幼兒,尊重、理解幼兒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人格,平等公正對待幼兒。對幼兒嚴慈相濟,做幼兒良師益友。保護幼兒安全,關心幼兒健康,維護幼兒權益。不諷刺、挖苦、歧視幼兒,不體罰或變相體罰幼兒。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幼兒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幼兒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幼兒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幼兒的感情基礎,幼兒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愛,作為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為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幼兒,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幼兒。
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幼兒高尚情操、塑造幼兒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幼兒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熱愛幼兒,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幼兒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系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幼兒。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幼兒,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幼兒,要讓每一個幼兒都從教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幼兒很善于觀察與思考,對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在觀察并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
幼兒園教學反思10
在戶外活動的時候,我組織女孩子玩拍球接力的游戲,做游戲前,我給她們講解了游戲的玩法和拍球的姿勢,孩子們表現的躍躍欲試。
游戲開始了,女孩子分成了兩隊進行邊跑邊拍球的接力賽。輪到邱亦菲拍球了,只見她把球抱在懷里,抬頭看著我,從她的眼中我看到了猶豫,于是我鼓勵她說:“到你了,加油!” “我不會拍……” “你還沒拍呢,怎么知道不會呢?其他小朋友以前也沒有這么拍過球啊,沒關系的。”其他的孩子也七嘴八舌的說到:“就是,就是,練練就會了!苯涍^我們這一番的“游說”,邱亦菲終于決定試試看了。她拍著球想往前走,但是由于緊張,用勁兒太大,把球拍跑了。她把球追回來后帶著一絲哭腔對我說:“我不想玩兒這個了,我不會。”
邱亦菲是個好面子而且有主意的孩子,看到她這么說,我想,如果再一味的要求她和大家一起玩兒這個游戲,不但不會給她帶來快樂,還會增加她的心里負擔,適得其反,于是我答應了她的要求,讓她坐在旁邊看著大家玩兒。
在游戲的`過程中,我不斷地鼓勵孩子們,并有意的說:“我們今天第一次拍著球走,拍不好沒關系,慢慢練,會越來越好的……”我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坐在一旁的邱亦菲,她看到大家玩兒的這么高興,開始有些坐不住了,這時我問她:“怎么樣,要不要試試啊?”果然,她說:“那我試試吧!边@是一個好的開始……哈哈,目的達到了。
看著孩子們那專注的眼神,開心的笑臉,我也不由的被她們這種氣氛感動著,雖然她們的動作并不熟練,但是在她們的心中有著一份寶貴的信心,這是他們成功的重要條件。
通過這件事兒,說明讓孩子遭遇挫折不一定是件壞事;重要的是面對挫折時怎么去面對和處理,孩子存在著個體的差異,不同孩子的反應與孩子的個性和脾氣有一定的關系。成人應該重視孩子的個體差異,采取不同的方法對孩子心理素質進行培養,有必要鼓勵和幫助孩子增強韌性和對挫折的抵抗力。讓孩子有充分的自信,更好地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以正確的心態去對待困難和挫折。
幼兒園教學反思11
空氣是游戲的好伙伴。它會輕輕托起一切,它會癢絲絲地親親臉龐,它會住在氣球里、皮球里、空盒子里……在它的懷抱里,風車、風箏、肥皂泡盡情嬉戲;和它在一起,風鈴叮當叮當,悄聲細語;一眼看見它,“大嘴怪”大口大口吞噬,鼓得肚皮圓圓……
空氣是如此有趣、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其他的事物呢?在這個主題的學習過程中,或許不僅有幼兒的成長,也有教師可以獲得的啟迪?梢杂纱硕私馊绾芜x取適合幼兒的,又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內容,自主生成更適合的活動設計。
我們的班級工作是以家長工作作為基礎的',我們覺得家長的理解、支持、配合是班級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除了與家長交流教養經驗以外,更重要的是宣傳新的幼教思想、幼教概念,每周的主題活動都應該有家長的參與,如在這一周中要求家長與孩子一起給氣球充氣,直接了解充氣的步驟、方法、注意要點,并在幼兒園有關活動時帶上氣球。家長和孩子共同裝飾兩個氣球,使孩子每天觀察氣球的變化,如氣球變瘦了嗎,為什么。
這樣的活動是家園合作下才能夠得以更好的開展,此項活動的開展,使幼兒獲得了樂趣。增長了知識。萌發了對空氣的祝福之意,感激之情。對我們來說,愛孩子不是說在嘴上,要掛在心里,愛孩子要了解孩子的興趣、愛好、家庭狀況。愛孩子就是關懷孩子,就是尊重孩子, 愛孩子就是責任,因為有了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我們才會做的更好。在每個主題的課堂時間與課的生成中,我們還要有細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個愛心,這顆愛心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這顆愛心撒向每一個角落的都是一樣的愛,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們的心,贏得家長朋友的心!我想,只要我們能夠有心在生活中隨處撲捉到一些與課題相關連的生成內容,那么在我們身邊的孩子一定能夠不斷的積累,不斷的受到啟發,不斷的受到激發,相信我們這些愛孩子的人能夠染讓他們更健康,更茁壯地成長,明天我們將創造更燦爛的陽光!
幼兒園教學反思12
本周我執教了一個語言活動《新奇的世界》,此活動是主題《亮眼看世界》中的一個語言活動。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經過教師的引導,仔細地觀察圖片,能大膽地經過自我的想象,生動而富有情節的講述故事的資料。在以后的觀察類活動中,我們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繼續以新奇的眼光去認識的一切,在熟悉的場景中發現新奇之處。以新奇的眼光進行觀察時,要注意兩點:一是有意識地轉換角度,借助小老鼠的視覺來感知、體驗;二是靜心寂慮,調動各種感覺貫注于觀察對象。本活動的第一個環節是引導幼兒凝神想象,并描述自我想象的情景。對于本事弱或難以安靜想象的幼兒,就讓他們根據教師講述中的'一個細節進行描述。
整堂課進行的還算比較順利,基本上實現了預定的計劃。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我總結為以下幾點:
第一,最明顯的問題是時間太長。整個活動從頭到尾一共上了差不多有40分鐘的時間,在活動中,我發此刻最終的一個環節,幼兒已經坐不住了。所以在時間的把握上還需要不斷的努力。此外,在活動資料的設置上也要充分研究到時間問題,合理地安排活動資料。
第二,圖片的呈現方式不當。在幼兒園教學活動中,有很多時候是需要借助圖片的,而圖片的呈現也是有技巧的。我明白了圖片的呈現有以下幾種方式:第一種是先出示圖片,讓幼兒先觀察圖片,教師再進行講述,以此來鍛煉幼兒的觀察本事。第二種是教師先進行描述,讓幼兒產生想象,之后教師再出示圖片。第三種是教師先出示最終一幅圖片(如果有多幅圖片),讓幼兒產生某種疑惑,激發他們的興趣,進而展開前面的資料。還有一種是將所有的圖片同時展示出來,但在每幅圖片上蓋上一張紙,教師每講述一幅就掀開一張,這樣做會讓幼兒有一種新鮮感。圖片呈現的方式所謂是五花八門,除了以上幾種,可能還有其他不一樣的方式,無論是那種方式都要有條不紊、不浪費時間。教師僅有采用適當的呈現方式,才能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而我在上課時,由于圖片比較大,并且一共有四幅,所以當我講完第一幅后直接把后面的幾幅覆蓋在上頭了。這樣的呈現方式是不當的。指導教師提議,如果圖片實在放不下,不如在第一幅講述完之后把它拿下來再放第二幅。
三、觀察圖片是引導還不到位。在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講述時,不必拘泥于故事原作,而應當以幼兒的想象為主,結合掛圖的畫面進行描述。
“看”是天性,如何去“看”,深遠地影響著一個人的發展。在諸多感覺中,尤為重要的是視覺,因為視覺能夠十分直接、十分明了地認識事物,察覺事物之間的差別。每上一堂課都會發現很多不一樣的問題,我相信經過一次又一次的磨練,必須能夠有所提高的。
幼兒園教學反思13
一、主題內涵
“李小多分果果,分到最后剩兩個,一個大、一個小,大的留給張小弟,小的留給他自己!边@是一首充分體現了分享與謙讓的教育思想的兒歌,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然而在實際生活教育過程中,大部分幼兒做不到將大蘋果留給他人,也許經過一定教育問幼兒選哪個時,幼兒嘴上會說選小的,但是實際去拿是一般都會拿大的(除非不喜歡)。幼兒能否理解分享與謙讓的道理,真正做到主動自發的與他人分享謙讓的行為呢?分享是幼兒將自己的所有物或所支配的物品或者事件,歡樂、幸福、好處,機會等與別人一同使用,體驗的行為,如圖書、玩具、食品,一件好玩的事等。從小培養幼兒的分享觀念,有利其建全人格和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發展,適應社會的要求。分享對于幼兒來說,僅僅是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不經意間流露或者發生與同伴交往的一種形式。而謙讓,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工作中我們也始終將分享與謙讓作為幼兒品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去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然而在人們對知識、對學習、對教育重新進行思考的今天,工作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卻不免又使人困惑、令人深思。
二、案例描述與分析。
案例一:
幼兒A是中班的小朋友,性格比較內向,不太會說話,但也能與小朋友友好相處。平時玩玩具的時候總是比較被動,看見爭爭搶搶的場面總是后退一步。有一天剛從玩具架上取下一件新玩具正高興地玩著。突然幼兒B走過來說也要玩。成成不想給,兩人爭奪起來。老師看見了說:“我看誰是謙讓的好孩子!”幼兒A極不情愿地把玩具推給了,幼兒B以勝利者的姿態玩去了。幼兒A則無可奈何去玩別的玩具。
分析:看這幼兒A無聊的玩著其他的玩具,我不僅思考剛才的做法:謙讓是一種良好的品德行為,但是不是應當發自內心呢?幼兒年齡尚小,固然需要老師的教育,但像幼兒A這樣的謙讓究竟叫不叫謙讓?這種做法對其本身的成長發展究竟有多大意義?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案例二:
飯后休息時,幼兒C拿了一包QQ糖開始向同伴炫耀。幼兒們紛紛圍在她身旁等待她分發。幼兒C開始高興的分給自己的親信好友。由于包裝并不透明,當分到最后幾顆時,幼兒C在分發時沒看清楚,不小心把所有的糖都分完了。當她發現自己沒有了時,開始大哭起來跑到一旁的老師身邊說:最后一個拿到糖的小朋友把她的糖拿去了。
分析:剛開始分發時幼兒C是很開心的。當分到最后一顆時不小心也給了別人,這時才開始大哭,她的哭聲說明什么?是委屈還是不甘心?一開始時分給其他小朋友時她還是表現出了很大方的樣子。為什么給了這么多都不難過?而對最后一顆這么舍不得?是不是可以說要讓孩子做到分享容易、謙讓則難呢?因為從物質上講,分享意味著共同享有,我雖然給你了,我也還有;而謙讓卻等于如果給你了,我就沒有了,因此很難讓幼兒接受。
案例三:
下午點心吃黃瓜,幼兒D不喜歡吃黃瓜,又不能扔掉,他看到幼兒E正吃的很快,便轉頭和他說了什么便把手里的黃瓜塞給了他。幼兒E吃第二根黃瓜吃不下了時就向老師求救。老師去了解情況時幼兒D說:我是謙讓給她吃。讓我哭笑不得。
分析:像這種把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強加給別人并稱之為“謙讓”的行為,并不少見,午飯時常有孩子把自己不愛吃的菜放到他人的碗中,他們為什么會稱自己的行為是謙讓?孩子是否真正理解了謙讓的含義,我們該如何對待他們的謙讓行為?
案例四
晨間活動時玩橡皮泥,幼兒自己去選擇工具。幼兒F的奶奶陪同下去拿橡皮泥。幼兒F拿了一盒較舊的橡皮泥,她奶奶在一旁馬上就說:“你這小孩真笨。這盒好拿這盒去玩!闭f著就快速拿起一盒比較新的橡皮泥給孩子。而旁邊一個來不及伸手的孩子只能拿了幼兒F原來的那盒。
分析:這可能算是家長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一致性問題,在幼兒園里我們教育孩子分享合作、團結友愛,可是有的家長教育卻是與幼兒園背道而馳,使得孩子無所適從。家長的觀念、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是深刻的,上述案例中,幼兒F有了謙讓的表現,家長不但沒有表揚孩子的行為,反而說孩子笨。所以在這樣的家庭環境里,孩子往往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分享與謙讓的觀念也得不到培養。
三、案例反思和體會:
1、幼兒園該如何對幼兒進行分享與謙讓這一品德教育?是不是可以把分享作為謙讓的基礎去對幼兒實施教育?
讓幼兒在懂得并愿意分享的基礎上去進一步理解并學會謙讓?
分享行為包括自發分享,誘發分享,被動分享。案例一即屬于被動分享。被動分享行為產生最初,在老師要求下共同分享,或在幼兒強迫下進行的“分享行為”幼兒不懂得同伴間玩玩具得規則:大家一起玩。在老師得被迫下,被動地與其他幼兒產生分享行為。有的幼兒過于膽小,如:幼兒A,被別人拿去玩具后,只是稍微作出反應,卻也只能被迫地產生“分享”。這樣“分享”使一方愉快,一方愁。
而誘發分享行為使在幼兒初步理解“分享”,卻又在道德認識水平低的情況下,產生利他行為。在平時的游戲中,幼兒往往會為爭搶玩具而大大出手,在建立了“不許隨便拿別人的玩具”這一規則下,幼兒的爭搶行為得已制止,教師進一步主導幼兒向其他幼兒“借玩具”產生另一種規則:在別人同意下,拿走玩具。因此,這樣誘發,使得幼兒都愿意與別人來分享他的積木,這時也抓住時機進行禮貌教育。
教師在發揮幼兒的主導性。積極性,能動性,注意幼兒之間的相互合作探索分享行為的過程中,幼兒的分享慷慨程度會不斷提高。這時自發分享就會產生其中、當幼兒發現某一幼兒正在為一玩具而苦苦另一幼兒借時,他會主動拿出來說:我給你玩,在嘗試分享圖書時,幼兒會主動的提出;我要和xx一起看;或者幼兒間相互商量說:我們一起看這本書吧!此時的自發的分享就以成為幼兒間社會交往的手段。
2、其次,經驗告訴我們,要讓幼兒分享是比較容易的,而謙讓對于幼兒就不太容易接受。案例二說明要使幼兒達到能夠自覺謙讓,實非易事,因為不但要有一個漫長的認識過程,還要有這種品德形成的情感態度,即要樂意去做。所以這是一個涉及到幼兒心理發展水平的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教師往往籠而統之地把分享、謙讓混作一團去處理,使本來易于解決且對幼兒十分有利的教育機會就失去了。如兩個幼兒爭奪一本圖書,我認為,如果以兩人一起看的解決方式處理,就更利于幼兒的健康心理與品質的培養,因為既解決了矛盾沖突,又培養了幼兒合作共享的情感。在對幼兒進行謙讓教育時,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循序漸進地去實施,對于較小的幼兒可盡量滿足其心理需求,以分享教育為主;隨著年齡的增長,可在滿足其心理需求的基礎上,逐漸教育其學會輪流玩、輪流使用。如班上添置了新玩具、新圖書,幼兒都想玩、看,教師可引導幼兒想想在人多玩具少的情況下,如何都能玩到新玩具。如可采取先輪流玩的辦法,再由此過渡到謙讓。
3、再次教師在教育幼兒謙讓的同時,也應為促進幼兒個性健康發展作考慮。一個人的良好品德不僅僅是謙讓,誠實、勇敢、自信、熱情、友愛、好問以及活潑開朗的個性品質都是不可忽略的。案例一中幼兒A行為就說明過分的謙讓有時反而會成為一種懦弱,甚至對自己喪失信心。而象案例三中的幼兒D,是不是也應該好好分析一下其對謙讓的認識與理解?如果是真正不理解,可幫助其理解;如果是明知故做,那么要讓其明白,自己不喜歡的,別人可能也不喜歡,對別人施“恩”也要征得別人的同意,不要使謙讓過了“界”。把自己不喜歡的強加給別人,還美名其曰“謙讓”,豈不是扭曲謙讓?要讓其懂得,真正的謙讓是雙方都高興、都情愿、都為這件事而感到高興,而不是強加于別人。
4、最后我們經常談教育的一致性問題,從案例四中幼兒F和她的奶奶身上便表現出家園教育的不一致性,家長關心幼兒,擔心幼兒在幼兒園會吃虧,希望幫助幼兒得到最大的利益,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卻與幼兒園里的教育產生一定抵觸,成人是幼兒的鏡子,成人對事物的處理方法會直接對幼兒產生影響;蛟S羅杰斯的無條件積極關注能給我們一點啟示,以分果果為例:
我們把大的蘋果與小的蘋果都放在孩子面前,可以告訴孩子什么時候選大的,什么時候選小的,我們還可以把我們大人的選擇告訴孩子,并告訴他原因,我們也可以告訴我們希望孩子選擇哪個,但是,最后的選擇是由孩子來做的,那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關注孩子的選擇。
四、相關問題思考
我們還要把分享和謙讓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境界,因為分享和謙讓不僅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物質的分享謙讓可以親眼看到,精神的分享謙讓雖然看不到,卻可體會到,兩者是一種巧妙的融合。幼兒在不斷地成長,分享謙讓行為的表現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需要借助教育,借助日常生活逐步滲透,采用行為鼓勵法、榜樣示范法等各種教育方法,避免單一的說教,在潛移默化中讓幼兒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產生自發分享、自發謙讓的愿望。
幼兒園教學反思14
本次活動我上內容是《按一種特征分類》。上完課后,老師同學們都對我的這次活動提出了一些問題,而我自己通過回看上課視頻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以下是我對這次教學活動的反思:
一、嚴重超時
小班的上課時間一般在x分鐘左右,而我本次活動的時間卻用了半個小時,比規定時間多出了一半。而導致超時的原因有兩點:導入部分的手指游戲做了太久,有大概x分多鐘;二是教具準備得不夠完善,用雙面膠把水果貼在紙上面之后是非常難撕下來的,我們大部分的時間主要耗在了撕水果上面;三是我事前沒有給幼兒一個示范讓幼兒把水果貼在哪里,導致了許多幼兒一直在上面拿著水果的圖片在沒有膠的地方一直拍。
二、課堂秩序比較混亂
由于叫幼兒上來撕水果時沒有講明要按秩序上來,導致幼兒是一窩蜂上來的,所以造成了一個比較混亂的場面。
三、沒有把情境完全貫穿始終
活動中我設置了一個情境是小象的水果店,我是要模仿小象的聲音來給幼兒講的,但是由于到后來過于興奮了,就把小象的聲音給忘了,用回了我自己的聲音。
四、與幼兒的熟悉度不夠
由于我們當天來得比較晚,所以我們一來到幼兒園就開始上課,還沒有來得及跟他們熟悉。對于大多數幼兒來說他們對生人是比較膽怯的,所以當我在組織活動時,許多幼兒并沒有很好的配合我的活動。
五、沒有留意到幼兒們需要休息
當教室里的活動結束后我就帶著幼兒出到室外打算和他們一起玩游戲了,而沒有考慮到幼兒已經上了這么長時間的課了,他們已經很疲勞了。還好當時x園長在我旁邊提醒我。這對我以后的教學活動也是次教訓。
六、沒有注意到幼兒的已有經驗
比如我的水果中有一樣水果是桃子,或許是幼兒對桃子并不多見,也或許是我的圖片上的桃子畫得不夠形象,很多幼兒并不認得這是桃子。
七、沒有考慮到該年齡層幼兒生理發展的特點
我們教的班級雖然是小班,但是他比正常小班幼兒的年齡階段要小半年,所以我們的幼兒是偏小的,生理發展上是與平常我們所接觸的小班的幼兒是不同的。這個年齡層的幼兒手指發育得還不是很好,所以在玩手指游戲的時候有些幼兒的手指是無法完成的'。
八、沒有很好的啟發幼兒思考
這次活動我并沒有完全的按照我寫的教案來上,漏了一個很重要的啟發幼兒思考的環節,就是讓幼兒思考這些水果除了按照種類、顏色分還可以怎么分。
九、沒有很好的顧到全班幼兒,課堂上比較依賴積極的幼兒
班上有幾個比較活躍的幼兒,而我每次提問都是讓幾個幼兒來回答,從而忽視了那些比較文靜的幼兒。
這是我一次非常寶貴的上課機會,為此我也做了很多準備,雖然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但是我從中也收獲了很多,給我未來的教學發展指明了前進的道路。
幼兒園教學反思15
對于小班的幼兒來說,教師在講述故事時,咬字要清楚,速度要適當,咬字清楚是為了讓幼兒字字聽的清楚,節奏要比平時談話稍慢,使他們一邊聽一邊想;講述故事時,面部表情,眼神和手勢都要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而有所變化,這樣對小班的的語言表達起輔助的作用。
作為教師,對故事教學中往往不是只講一遍的而要講多遍,都要注意方式的變換,才能幼兒傾聽的積極性。而我在上阿文的小毯子的時候,我在講述第一遍時就直接用上教具,已經發現有幼兒開始把注意集中在掛圖上,對故事的傾聽興趣不高,在給幼兒第二,三遍講述過程中還是簡單的用了掛圖的形式,沒變換方式,以至在講述第二遍的過程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不集中,甚至有的幼兒開始互相說話,因此整個活動來看效果不明顯。其實現在來看,其實一般講第一遍的時候,以不用直觀的教具為宜,因為直觀的教具容易分散幼兒的注意,不利培養幼兒傾聽的習慣。
在故事中的提問,對于小班幼兒的心理發展水平,只能是一些簡單,細小的問題。而不能像中大班的那樣以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他們連貫的回答,而我沒考慮到小班的水平,在上阿文的小毯子時,提了一個教不醫回答的問題,我說:阿文在午睡的時候悄悄的對小毯子說了什么?對于提出的問題發現幼兒沒有一個答的出來,因為問的句子什么意思其實幼兒都還沒聽明白,以至于幼兒都不知道。其實作為教師要引導幼兒去回答,我們說答案雖然長些,但不要求一個幼兒連貫的回答,教師自己或智力較高的幼兒師范,再讓幼兒按順序聯系連貫的講述,這樣的效果會要幼兒跟容易接受、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回答不出的或回答錯的了的幼兒,教師不應該表示厭煩,而要肯定他們愿意回答。教師應該是啟發和提示,盡量幫助幼兒自己找到正確的答案,總之,要讓全體幼兒都回答問題的機會,以提高語言能力。
【幼兒園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學教學反思06-09
幼兒園教學反思06-12
幼兒園教學反思06-01
幼兒園的教學反思06-26
幼兒園教學反思03-18
幼兒園教學反思【精選】07-05
幼兒園教學教學反思通用12-07
幼兒園教學設計及反思09-03
幼兒園大班教學反思06-12
幼兒園小班教學反思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