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6篇
身為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1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
——賴自倫
本節課是分與合單元最后一個新授課,由于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2~5、6、7的分與合、8、9的分與合,再學習類似內容,學生可能會沒覺得新鮮感,但是這一節課又顯得十分重要,因為10的分與合是用“湊十法”教學進位加法和用“湊十法”教學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基于以上兩個沖突,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學好本節課。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和引探教學法。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這一環節我創設了猴媽媽帶猴寶寶到果園里收果,請學生幫忙分9只猴寶寶的生活情境,把學生從嚴肅的課堂氣氛中帶入到實際生活中,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為學習10的分與合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 主動探索、學習新知。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數每串智慧珠有幾個,并同時板書“10的分與合”。接著我讓學生觀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記得有這樣的一句話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讓學生分一分、涂一涂、說一說等實際操作,啟發學生學會用手操作、用眼觀察、用腦思考、動口歸納的學習方法。接著讓學生說看到了10的這五種分法,還能想到什么?我根據學生說
出的不同分法,板書10的另外五種分法, 接著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種方法從大到小的順序;第二種方法從小到大的順序。
這一層次我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遞構建知識結構,注意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并經過大腦的加工思考,達到理性的認識。學生不僅有序地分,自己總結出了對10的分與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記憶的方法,而且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
三、智慧闖關游戲活動,應用拓展。
在練習鞏固的“想想做做”中的習題,我以智慧闖關游戲活動, 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他們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較差,所以這一環節我利用課件設計了五關闖關游戲,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唱兒歌誰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戲、芝麻開門、開火車。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鞏固了10的分與合,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使學生在知識和情感反面達到雙重升華。
在課堂作業中,我發現:學生基本上會做有關10的分與合的練習,(只有兩個學生由于智力問題沒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記住10的分與合。我認為本節課能突破教學重難點。
不足之處:學生的個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上新課的環節怕維持不了紀律,沒能讓學生進行討論,今后要逐步改變,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在合作交流中學習。
今后打算: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并加強學生的教學常規訓練。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2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
10的分與合是在學生學習了2—9的數的組成的基礎上教學的,教學重點是自主探索、并熟練掌握10的組成。教學難點是使學生在相互交流中探索簡單規律,逐步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和引探教學法。例如:教學一開始創設情境采用游戲的形式,讓學生摸珠子,我來猜剩下幾顆珠子,經過這樣一猜一摸,學生的求知欲立刻被提起,在教學10的分法的有序性時,我在珠子圖上畫一畫、涂一涂,示范、引導給大家看,然后放手讓學生自主的探索剩下的珠子怎么涂,再說出10可以分成幾和幾,在后面的'鞏固游戲活動中,也是采用了先引后放的教學策略。
在學法上采用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鼓勵學生開放式探索出10根小棒的不同分法,讓小組成員上臺展示本組其中一種分法,讓小組長匯報小組內同學的每一種分法,這樣使得每個學生都有一種成功的感覺,讓學生從聽眾變為主人,由消極接受變為積極發現,給學生創造充分說的環境,讓學生在說中理解,說中感悟,品嘗成功的快樂。
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應用于生活,為了更好的理解10的分與合,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階段,能和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這節課中動口說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上臺展示10的某一種分法時,要邊擺邊說;組長匯報時,要說說組里其他同學的每種擺法分法;學完10的有序分法后,讓學生用生活中的實例說說10的每種分法,讓
學生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10的分與合,更好的去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同時應用于生活。
為了鞏固所學知識,我最后設計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練習。例如:拍手游戲、開火車、找朋友等,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生手腦并用,多種感官協同參與學習,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的鞏固了10的分與合,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與一體,使學生在知識和情感方面達到雙重升華。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3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分與合單元最后一個新授課,由于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2~5、6、7的分與合、8、9的分與合,再學習類似內容,學生可能會沒覺得新鮮感,但是這一節課又顯得十分重要,因為10的分與合是用“湊十法”教學進位加法和用“破十法”教學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基于以上兩個沖突,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學好本節課。
課始,我出示一個袋子,里面裝了塑料球,讓學生玩抓球游戲,并且告訴學生老師能很快猜出袋子里剩下的個數。這可樂壞了學生——既可以玩,又可以考老師。面對每次抓球情況,老師都能準確猜出所剩個數,他們既好奇又欽佩。借此,我引出今天的課題。
導入讓學生摸一摸、抓一抓,進而提出有關數學問題,既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又明確了這節課的學習任務。
在新授部分,我一改往日形式,前幾次學習分與合,我以不同的形式讓學生去分一分,這次我讓學生在涂畫中學習新知。出示學生熟悉的珠子,讓學生先數一數共有幾串珠子,每串有幾顆;接著觀察第一串珠子分成哪兩部分(左邊9顆珠子沒涂色,右邊1顆涂好了顏色),從那邊開始涂色的;在讓學生看懂圖意后,再提出問題:“你能把下面幾串有次序地涂一涂色嗎?”讓學生自己完成接下來的4串珠子。
在學生涂好后,提問:“根據第一串珠子的不同顏色,你能把10分一分嗎?”填寫書上的第一個式子,填后提問:怎么想到這樣填的?接下來讓學生根據另外4串珠子的顏色,把下面的式子填寫好;再讓學生說說根據這些式子還能想到什么。最后讓學生想一想怎樣把10的分與合有次序的說出來。由于已學過2~9的分與合,學生各有自己的好方法。有的學生是由一個分的式子聯想到另一個式子,一組一組地按順序說,有的把分成的第一個數按由大到小的順序說,還有的把分成的第一個數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說。
這一層次我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遞構建知識結構,注意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并經過大腦的加工思考,達到理性的認識。學生不僅有序地分,自己總結出了對10的分與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記憶的方法,而且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
在練習鞏固的“想想做做”中的習題,我以活動的形式呈現,如“接受鮮花”、“驗收貨物”、 “找朋友”,并補充學生喜歡的“火車鉆山洞”的游戲,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所學知識。
在課堂作業中,我發現:到現在1~10各數的分與合都學了,有些學生在做題目時,不夠仔細,沒看清楚題目是將哪個數字進行分與合,還有個別學生在做填寫“寶塔”層時,還會因粗心把上下兩個數合起來,而不是左右兩個數合起來。最后一題7比( )小,比4小的數有( ),小于5的數有( ),小于6大于10的數有( )等這類型的題目由于學生第一次遇到,有些學生不知這樣的題目該怎樣思考,而有的學生不會有序的進行思考,出現少些數字,沒有填全?磥泶祟愋皖}目在今后作業中要多練習,以此掌握思考方法。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4
這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學生第一次接觸分與合,我想把知識講得很細,便花了兩節課的時間。
課前我作了很充分的準備工作,自己準備了小棒、例題上的桃子和盤子、各色小圓片等,也讓學生每人準備了小圓片。
1、教學4的分與合時,讓學生探索不同分法,讓他們充分地展示后,初步認識4可以分成幾和幾,接著讓學生根據分的'結果說說幾和幾合成4。
2、教學5的分與合時,讓學生通過圓片探索不同分法,重點引導孩子從實際操作時的一種分法推想出另一種分法。
3、整節課重視讓學生多說。通過“大挑戰”、“找朋友”等活動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記憶這些數的分與合。
學生對分與合已有一些認識(幼兒園學過),學起來相對比較輕松,于是我便對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讓他們按順序記住這些分與合的式子。兩節課結束,大部分學生能按順序(三種)背4和5的分與合的式子,有的還特別快。個別學生學起來覺得吃力,需個別指導。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5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
陳美麗
這節課學習的10的分與合,10的分與合對于學習10以內的減法計算,學習20以內的加法進位加和退位減,以及進一步學習認數和計算,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比較成功的地方:
1.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為學生創設情景,使學生在發現中學習。根據教材特點以及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了如何幫猴媽媽把10只小猴分成兩部分作為引入,并且在教學過程中也設計了很多小游戲,充分應用這些情景來開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無意注意,做到在發現中學習,在游戲中鞏固新知。
2.在操作實踐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數的分與合的教學,對于學生進一步理解數的大小,數與數之間的關系,滲透加減法的意義以及掌握10以內的計算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為了使學生不死記硬背數的分與合,所以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嘗試體會,可以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3.讓學生動手、動腦、主動參與,培養遷移能力。數學學習不是單純的知識接受。數學學習是一種活動,這種活動與游泳、騎自行車一樣,不經過親身體驗,僅僅依靠看書本、聽講解、觀察他人的演示是學不會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很重視讓學生經歷新知的生成。要使學生從學會到會學,必須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即動手又動腦,積極主動地參與,學會了用以前學過的5、6、7、8、9
的分與合的學習方法來學習10的分與合,培養了他們的遷移能力。4.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讓每個孩子都有獲得成功的機會。幸福和快樂,信心與勇氣都來自成功。要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學習的成功,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當然更是我們教師的責任。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采用小組學習的方法,讓每個孩子都去參與、去選擇,讓個學習層次的學生都得到鍛煉,得到進步,獲得成功的體驗。
5.突出“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面向全體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學中徹底改變了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改變“教師說,學生聽”、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做法,使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敢于探索,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一種學會學習的過程,一種學生愿意經歷的過程,一種快樂的過程。
二.不足之處:
1、時間安排不合理。體現在:上課鈴響沒能按時上課;復習8、9的分與合時占用時間稍多了些。導致后面的練習、游戲沒得做 ,無法展現一節完整的課。
2 、學生在讀10的分時有些枯燥 。
3、因為10的合成安排在游戲中,所上內容未能體現。
4、教師的兒童化語言和課堂教學的組織能力有待加強。
總之,我在備課的時候靈活的處理了教材,精心設計好每一個環節,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動口嘗試體會,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學習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也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6
10以內的分與合是為以后計算加減法打基礎的。只有熟練掌握了,才不致于后面學習10以內加減法時掰手指頭的情況,現談談自己的教后反思:
1、低年級孩子對于一些抽象問題的理解如果缺乏實物的演示,是很難理解的,所以動手操作演示在課堂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這對孩子加深記憶是很有幫助的。所以在教這部分內容時,我充分利用學具,通過學生實際動手演一演、分一分、畫一畫、涂一涂和教師的實物演示,讓學生先從感性的認識上去理解,進而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有的'教師擔心一年級讓孩子在課堂中擺弄學具會分散注意力,影響課堂紀律,干脆教師演示算了,我認為這樣做的教學效果沒有讓孩子自己動手效果明顯,只有讓他們經歷了其中的過程,印象才會更加深刻。另外,在分一分這個環節,可先用學具分一分,等熟練了一些后,可讓孩子利用十個手指來分一分,最后脫離這些輔助物,從而逐步達到熟練的程度。
2、讓學生充分地說,幾可以分成幾和幾,幾和幾合成幾,最好是按分法有次序的說,一方面可幫助記憶分與合,還可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其實語文學科和數學學科語言表達訓練的側重點不同,語文表達力好的同學不一定數學表達力就好,因為兩者的表達是兩種不同思維方式的結果。數學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也是對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到以后學習應用題時,就會發現數學語言的表達對解決問題是多么重要。
存在不足:有些孩子說的時候不能按次序地說;驅⑼环N分法當成了兩種分法。
改進措施:分一分時強調要按次序來分,弄清每個數的幾種分法。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10的分與合》的教學反思07-13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06-22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12-19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11篇12-19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10篇03-02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11篇)12-20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14篇12-20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通用16篇)09-21
小學一年級分與合教學反思(通用10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