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5篇(精品)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們的教學記錄下來,那么什么樣的教學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
學習《黃山奇石》一課,這篇文章對于學生來講比較單調。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使出了渾身招數,談話激趣,自讀自悟,比賽朗讀等形式。當“小導游”們介紹完“金雞叫天都”后,就要比賽讀出奇石的有趣。第五小組的一名代表信心十足的站起來,當讀到“有座山峰上的幾塊巨石,就變成了一只金光閃閃的雄雞。他伸著脖子,對著天都峰不住的啼叫…”這句時,只聽我班最調皮的張成用課本擋著嘴巴,正“喔喔喔”地小聲叫個不停,一時間,教室里聽到的小朋友都在竊喜,好不容易營造的氛圍被這只“大公雞”輕松的破壞了。我心里生氣極了,本想劈頭蓋腦的批評一頓,可轉念一想,他這個小家伙,不僅理解了課文中“不住的啼叫”等詞,而且充分發揮了想象力,只不過,他用的方式不好。于是我就對他說:“你真是一個細心讀書的好孩子,是不是已經看到了那只金光閃閃的大公雞?我們讀書的`時候也要像張成一樣,眼中有物!”幾句簡單的話語,不僅傳遞給學生新的讀書方法,而且提醒了他,鼓勵了他,此后,他讀書更認真了,發言也更積極了,我深感欣慰。試想,假如,當時我沒有控制自己,只是從擾亂課堂單方面去批評他,那一定會大大打擊他學習的積極性。教學中,我們應該善待學生的錯誤,多點贊賞,少點指責,多點肯定,少點否定,學生一定會懂得了自律,也能讓他們在成長的旅途中變得快樂而自信。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2
《作家的小老師》是一篇意味深長的文章,很值得一讀,讀了這篇文章,我收益頗豐。
我們大人應該向孩子學習。這也是這篇文章直接告訴我們的,也是我們一眼能夠看到的。作為一名教師,我與孩子也接觸多年了,其實像這樣的事,在我們的身邊時有發生,但因為我們老師不怎么注意,不用筆記下這個美好時刻,有著類似的感受,也就隨時的推移而消失了,向孩子學習的事也沒有成為成人的一項自我任務。
從這一點上也反映出大人對孩子缺少一種尊重,也太把自己當作大人了。蕭伯納代表著成人,代表著名人,往往成人、名人是非常在乎自己的,雖然也喜歡孩子與孩子一起玩耍,但真正的尊重是缺少的。我們老師其實對待孩子大多如此。
這篇文章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小姑娘回答蕭伯納的.那句話,那句話就是童言,孩子是天真的,孩子是最有創造力的,孩子是無畏的……我進而想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會怎么向她媽媽說今天的事?她會直接把她的回話告訴其媽媽嗎?如果直接告訴媽媽,媽媽會作出什么反映呢?我想大多數的母親肯定會批評孩子不懂禮貌,名人效應不是今天的產物,明星不是今天的產物,愛名人名星不只是屬于年輕人,青年老年群體中大有人在,所以其母親自然會把其上升到道德上來對待孩子。因為絕大多數家庭的教育要注意這一些。因此,想到這兒,我個人認為,這位小姑娘回到家中,也會主動地說今天她和大作家蕭伯納在一起玩。
蕭伯納的感悟也給我許多啟發。蕭伯納從這件事上收獲到“一個人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對任何人,都應該平行相待,永遠謙虛。這就是那位小姑娘給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師!币苍S編者的意圖也就是把這句話傳給孩子,讓孩子明白“平等相待,永遠謙虛”是多么的重要!但思來想去,感覺這篇文章還有另外一層意思,那就是別忘記大家都是“人”。也就是說,我們向孩子學習什么?——孩子其實也是人!想到這里,感覺到這一課好像對小孩子學習意義不大,好像是對我們成人進行道德教育。
到底怎么引領學生學習這篇文章?把起點定位在哪兒?我覺得我們老師不要掩蓋自己應該接受這篇文章的教育,也就是直接告訴孩子這篇文章對老師非常有用,自己應該向學習。這給予學生的一種暗示,即你們長大后,也要重新學習這一課,這樣孩子就能夠順理成章地理解課文,明白“不論取得多大成就,都不能自夸。對任何人,都應該平行相待,永遠謙虛!
其實孩子也是師,因為孩子的天真,本身就是師之最美的地方。孩子其實也是人!孩子其實也是師!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3
語文教學反思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方式都在發生著變化。教師的觀念在逐漸更新,教師的角色在悄悄變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慢慢凸顯。以培養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個維度為目標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學前臺。但是,我從自己聽過、看過的教學觀摩課中,也產生了一些疑惑,就此,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課堂流行語的反思
隨著“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的教學理念的深入,小學語文教學中越來越注重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內容和適合自己的方法來學習語文。這些流行語的產生本身意味著小學語文教學對人本的回歸、對學習自由的拓寬以及對個體的尊重,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熱鬧的背后有許多讓人深思的問題。
1.“請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課堂上,教師言罷,教室里立刻人聲鼎沸,場面極為熱鬧。但學生喜歡的方式真的只有大聲朗讀么?這跟教師的導向有很大關系。在小學階段,教師比較強調高聲朗讀,因為,這樣易出效果,也便于教師檢查。但是,其他的閱讀方式學生難道就不需要掌握了么?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以下簡稱《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就明確提出了要“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退一步說即使學生已經掌握了各種閱讀方式,也不要總強調“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學生不喜歡的.方式就不再用了,可以隨心舍棄了。比如默讀和瀏覽,要求學生將字碼直接譯為意碼,這是一種高心智的活動!墩Z文課程標準》對默讀提出了具體的分段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要求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第二學段(3~4年級)要求學生初步學會默讀,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第三學段(5~6年級)要求默讀有一定的速度,默讀一般讀物每分鐘不少于300字。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時時引導學生學習、運用默讀。但在學生自主選擇時,往往避難就易。如果一味地用喜歡的方式讀,極易讓學生產生遇難逃避的不良心理。
2.“你學懂了什么”。
教師話落,學生紛紛舉手回答。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場面熱烈感人。教師或全盤肯定,或蜻蜓點水式評價,不深究,聽之任之。仔細品評,我們不難發現,學生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是多層次、多角度、多側面的,可謂競相紛呈。然而遺憾的是,教師的種種表現常缺乏針對學生語言表達加以點撥、引導及在情感體驗上體現“撥云見日”的功力,給人以“神龍見首不見尾”之感。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提問單純地成了教學的形式,而沒有成為深入探究的絕佳途徑。下一環節的教學幾乎又是從“零起點”開始,很少去考慮學生已經獲得了哪些信息,造成資源浪費。
3.“你想學哪一段,就先學哪一段”。
如同在語文課堂中設置了學習超市,教師根據多數學生的選擇進行教學。表面上看是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性。但實際教學中,這種方式對所有的課文都適用么?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或寫人、或敘事、或狀物、或說理。結構或并列或總分,文體有別,結構各異,所以我認為這種教學方式值得商榷。
4.“你真棒”。
現在教師視批評如越雷區、如履薄冰,似乎稍有批評就會扼殺一個“牛頓”,夭折了一個“愛迪生”。殊不知,一味這樣只會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溫柔殺手”。當課堂上激烈爭論的學生期待教師的明辨是非時,教師所給予的“你們都有一定道理”“你們都很聰明”就會弄得學生摸不著頭腦,不知自己的觀點到底對不對,這種不分是非、不置可否的賞識,只會對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造成誤導。用鼓勵的方式培養孩子的自信固然是一種方式。然而,我們在提倡表揚、獎勵、賞識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賞識的分寸。
二、對課堂學習方式的反思
1.“自主”與“自流”。
“你喜歡學哪一段?”“你想先學什么?”“你想怎么學?”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定學習內容、自選學習方法已是當今閱讀課上的“流行曲”。的確,它能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是物本向人本的提升,是認識活動到生命活動的提升。然而凡事都有個度,當新的課文還沒有成為學生產生強烈閱讀欲望的“誘因”、學生還沒有對閱讀文本產生欲罷不能的內驅力時,便讓學生自定、自選學習內容,其結果只能適得其反。還有,在匯報(全班交流)時,學生匯報什么,教師就教什么,自己沒主見,教學無主次,完全處于被動應付地位,如此教學如何能有益有效?學習離不開教師,自主學習的確需要寬松的教學氛圍,但為了讓學生去自主,教師讓出“平等中的首席”,甚至不去組織學生學習,退出教學的舞臺,成為一個旁觀者,這實質上是把自主學習異化為了放任自流。
2.
合作學習“拉郎配”。
“合作學習”目前被教師視為培養學生學會交往、學會合作的最有效方式,風靡小語課堂。但是我們在聽課中發現,教師在組織合作學習時,對內容的設計、要求的提出、呈現的方式、活動的展開、合作的組織等有些主觀隨意。只要教師覺得該合作學習了,即使學生沒有進入狀態,毫無探究欲望,也必須迅速加入學習小組;教師覺得該匯報成果了,即使學生正在進行激烈的思想交鋒、正處于欲罷不能的探究狀態,合作學習也必須戛然而止……合作學習成了變相的“拉郎配”,成了許多教師落實新課標、新理念的一種裝飾。我認為合作學習不只是一種外在的東西,而是一種精神和內在的品質。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組織合作學習要把握契機,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求、呈現的方式、學習的組織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學習都要有合作學習的必要、合作學習的價值,否則這種合作學習就會浮于表面。
三、對語文課堂學習內容的反思
語文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墩Z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比欢,在實際教學中,語文學科在課程特性上出現了異化、變質現象,具體表現在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上。有的課堂注重知識內容的任意拓展,而忽視了語文課的本體訓練,這較多出現在教學常識性課文時。有的課堂熱熱鬧鬧、唱歌跳舞,學生的活動形式多,唯獨讀書不多,語文教學變成了藝術教學。
在這紛繁的課改大潮中,作為一線教師,面對先進的教育理念,瞻前顧后不好,裹足不前不好,邯鄲學步也不好。擁有可貴的靈魂思想,善于去偽存真,學會吸取精髓,才能在學習借鑒的同時,減少在左右搖擺中的機械追隨與模仿,潛心提煉,才能教出自己的特色。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4
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當讓學生覺得極富活力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活力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活力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經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當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僅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此刻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5
剛跟《山中訪友》過完招,接著便是更難上的《山雨》,這是散文家趙麗紅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仔細閱讀了課文,我發現這篇課文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的使用破折號和省略號,大約有六處之多。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雖然常講,但沒有整理過,而且給我的感覺是邊講邊忘,學生并沒有掌握。
上這一課,我索性將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打在屏幕上,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揣摩用法。用法出自《小學語文教師實用辭典》
省略號:
1、引文省略;
2、列舉省略;
3、話沒有說完或語意未盡;
4、語意含蓄讓讀者想象;
5、表示聲音的斷續或延長。
破折號:表示語意的注釋、轉換、躍進、或語言的中斷聲音的延長。
大多數學生能夠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標點符號選擇正確的義項,但這一處略有爭議: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里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沙啦啦……沙啦啦……
這里的'破折號的用法眾說紛紜,我以為是躍進,但未敢貿然定論。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覺得在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的基礎上,重點處理以下三個句子就可以了:
1、象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的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2、雨聲里,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著幻想的色彩。
3、這清新的綠色仿佛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三句話,勾勒出雨來的神奇,雨中的音韻美和色彩美,雨后清新的綠色,以及我對山雨的喜愛,大自然的贊美。且這三句話集中體現了課文的表達情感的手法:比喻,擬人,想象。抓住重點,問題便迎刃而解。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6
《七顆鉆石》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童話。描述了地球上發生了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發生了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新的水流,并從水罐里跳出了七顆鉆石升到了天上,變成了七顆星星。短短的童話故事,蘊涵著深刻地道理。本課的重點是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使學生深刻體會到愛心對別人乃至社會的意義,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
通過閱讀,學生很容易就找到了文中水罐發生的幾次變化,于是我讓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尋求“這些神奇的變化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的.?”這個問題。在學生的閱讀探究之后,一條清晰、分明的線索便出現在學生的眼前。然后引導學生挖掘埋藏在課文中的本質,獲得感悟。從小女孩為生病的母親找水到回家途中把水分給小狗,再到自己咽了咽唾沫把水給了過路人這一系列舉動中,體會到小姑娘孝敬母親、愛護小動物、關愛他人的高尚品質,以及母親讓水給女兒,也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最終使學生發現母女倆這一切行為的根源就是“愛心”,至此,主題的揭示就水到渠成了。
課堂的最后一個環節,我有效地對學生進行了愛的教育。在學生充分感知課文透露出的那份廣博的愛心后,我進行了拓展延伸這一環節,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感受到了哪些愛?一開始,學生的回答只停留在表面,說的都是同學之間借筆、借橡皮之類的事。于是我加以引導:“想想你身邊,還有哪些人在默默地奉獻愛?”這時,就有學生提到了:“下雨了,媽媽給我送傘。”“媽媽每天起得很早給我做早飯!薄坝幸淮伟胍估镂野l燒,爸爸媽媽馬上送我到醫院,給我拿藥、倒水,整晚都陪在我身邊!薄...。孩子們已感受到父母的愛了。
然而,只激發他們說父母之愛,我覺得還不夠。課文中的小女孩無論是對小狗,還是對媽媽,甚至是對陌生人都能夠獻上自己的一片愛心,這份愛是多么的廣博。為了讓學生們在學會感受愛之后,能自主地把愛延伸下去, 我出示了最后一個問題:平時你們付出過哪些愛?有的談到為父母分做家務,有的講述曾經幫助陌生人的經歷,有的神氣十足地講述著愛護小動物的故事……一個個真實的故事,一張張純凈的笑臉,一份份樸實的愛心,比鉆石更加光彩奪目,珍貴無比。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
《棉花姑娘》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以“自然常識”為主題的第八單元第一篇課文。本組教學伊始,就以諺語的形式向學生介紹了一些日常所見并未注意的科學常識后以故事的形式連續出現五篇課文。從而引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都是有關科學常識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在感受識字的同時,運用淺顯的兒童化語言,采用生動形象的描寫來介紹了科學常識。
上完本堂課后我從一下幾個方面談一談對本節課的想法:
亮點:
1、本堂課我培養了學生主動識字的習慣和興趣。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學習的重點,應當引起充分的重視,并加強研究。通過題目當中的“姑娘”兩個認讀字,引導學生說出自己識字的過程,通過老師的歸納來掌握不同識字法。題目當中明確本節課的形聲字識字法,從而使學生對識字方法產生興趣。通過課件的演示更形象的掌握識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換偏旁)
2、通過教師的范讀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通過做動物圖片使學生更直觀的.了解小動物,在理解課文內容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
3、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寫字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只”、“雪”兩個生字在結構上的特點,并說一說寫的時候注意點。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進行書寫。比如像這節課的新偏旁“雨字頭”的書寫能夠自如的說出寫字時筆畫的變化。同時寫字能夠做到“三個一”學生馬上會在班長的帶頭下糾正好自己的寫字姿勢,養成好的寫字習慣,從而達到保護眼睛目的。
值得思考的地方:
1、一堂課的好壞不在于教師的表演,更重要的是傾聽學生的語言。
通過這一堂課的教學,我的感觸很深。教師講課,不僅要預設好課更為重要的是隨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多傾聽學生說,別只顧從教師立場努力完成教學任務,而忽略孩子們的感受。比如在學習“雪”字的時候學生說“雪是我們班白雪的雪“這時我沒能及時的肯定他在平時生活中的識字方法。這表現出了老師在課堂上隨機應變上欠缺,所以失去了一個很好的教學素材。
2、朗讀教學的目的不夠明確。
因為本人不是漢語專業對朗讀教學不夠明確。當時集體備課之后與主任也一起背了,當時覺得備得很完美。但是實際講的時候只想著過程,盡量快點講完設計好的內容沒能進入角色進行朗讀。所以講課文內容的時候著急,沒能及時指導朗讀感到非常從容。
3、教師的課堂語言和肢體語言的
還有想上好一節課首先要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教師作為引導者,能否隨時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整堂課都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這樣課堂效果會更好。
本人在今后的教學中盡量做到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前提,要注重環節的設計以及自己的課堂語言和肢體語言上會下功夫及早的適應語文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8
葉瀾教授指出:“我們的語文教學,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語言文字,才能使其變成生命的涌動!
一、在推敲語序上激活文字
在《給老師的一封信》中有這么一句,“7歲那年,開學的第一天,媽媽牽著我的手,把我送進了學校。第一個迎接我的是您――顧老師。”
這篇文章滿懷深情,字里行間充滿了對老師的喜愛。我在備課的時候,反復地讀著這句話,慢慢地,那一個破折號的味道就在讀的時候越來越有味了。讀到您的時候,一頓,然后親切地喊出那個親切的名字:顧老師。
上課的時候,對這句話,我讓學生換一種方式說說,學生說出兩種:顧老師是第一個迎接我的。第一個迎接我的是顧老師。
然后,請大家聯系上文,慢慢地讀,細細地想,有了一個破折號,你讀了什么?那種對老師由衷的敬意,親切就在一個個同學的朗讀體會中被悟出了。是的,我們的平淡的文字需要細細琢磨才有語言的滋味。
二、在一個承接詞中激動思維
《敲開世界冠軍的大門》中有一段插敘,連接的'句子是:是的,災難深重的中國,在歷史上蒙受過多少屈辱!這一句中的“是的”一詞,讓人回味良久,這里有無奈,痛心,憤怒,傷心,這一切,怎么讓學生品味,我也同樣采用了比較的方法。先學下文,學生在了解中國受到兩次侮辱之后,出示了一個說話訓練:這樣的侮辱,是對中國人,是對中國的( )!從而比較深刻地理解屈辱一詞,然后告訴同學劉長春不怕艱辛,輾轉二十多天參加比賽的事情,深情地說:如果單單看課文的內容,我們可能會對這個人產生不屑的想法,當我們了解了背后他付出的艱苦努力之后,我們對這們的探索者產生更多的敬重之情,這不是他是錯,是因為當時的祖國――災難深重。了,出示句子:災難深重的中國,在歷史上蒙受過屈辱!然后,加上一個詞:多少。介紹時代背景。再放入句子中讀。最后,加上一個“是的”,你用心地讀一讀,作為了一個中國人,你體會到了什么?
一個簡簡單單的“是的”讓我們對文章有了許多的聯想,這樣的聯想又都是緊緊圍繞文本的價值所在,這樣的抓點,是把語言讀活了。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9
【案例】:
師:下課前,我們一起玩一個游戲好不好?平時,老師宣布:下課!同學們都一起走出教室。今天,請同學們,按要求離開教室。老師會出示一張數字卡片,如果你的學號數能被卡片上的數整除的幾可以先出教室。離場時,要說出一句話給同學們判斷你是否走,如8號學生可以說:“8是2的倍數”
游戲開始。老師出示第一張卡片2,學號是2的倍數的同學,走上講臺,依次說出一句話后離開教室。
當學生躍躍欲試的.時候,老師出示第二張卡片0.3,有幾位同學一下子沖到講臺前,見其他同學沒有動,想了想,又走到自己的座位。
老師讓學生討論:他們為什么又回去了?
老師出示卡片3、5,按要求依次出教室。最后,還剩下學號是1、7、11、13、17、19、23、29、31、37等同學。
師:你們為什么不走呀?
生:因為我們的學號數不能被那些數整除。
師:老師這里只剩下一張卡片了,怎么辦?
生:老師你給個“1”我們剩下的同學就可以出教室了。
師:為什么?
生:因為任何自然數都能被1整除,任何自然數都是1的倍數,1是任何自然數的約數。
師:如果老師第一張卡片就出1,哪些同學可以走?
生:全班學生都可以走。
【反思】:
如果說引人入勝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那么,畫龍點睛的結束則使成功得以鞏固。教者在結束教學時的活動游戲中讓學生判斷自己的學號是哪些數的倍數,依次讓學號2、3、5……的學生離開教室,有意的留下學號是1、7、11、13、17、19、23、29、31、37等同學,讓學生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使得教學過程不僅僅停留在快樂的學習狀態中,而是進入真正思考的創造境界。學生面對教師精心設計、饒有趣味的問題,不是望而生畏,而是躍躍欲試。在積極參與探討、質疑、創造的教學活動,既鞏固知識、又享受了數學思維的快樂,可謂一舉多得。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0
《金蟬脫殼》這篇課文敘述了“我”揭開金蟬脫殼秘密的經過,富有情趣,學生很感興趣。課文條理十分清楚,因此在指導學生理清文章結構時讓他們按“脫殼前——脫殼時——脫殼后”的順序來分,學生覺得十分輕松!皻ぁ边@個字在課文中有兩種讀音:qiào和ké,但究竟在什么情況下讀qiào,在什么情況下讀ké,一開始我也拿不準,于是查了字典,還翻閱了一些語法參考書,知道ké有口語色彩,所以書上除了“金蟬脫殼”中的殼讀qiào,其他都讀ké。
本篇課文篇幅很長,如果每部分都詳細地講解時間肯定來不及,因此我抓住課后習題四:“在金蟬脫殼的過程中,你認為哪種情景最‘奇特動人’?先將有關的語句圈畫出來讀一讀,再與同學交流一下閱讀感受!币龑W生重點閱讀“最有趣的是蟬尾出殼的情景”,在這段話中作者觀察最仔細,描寫最細致,學生也最感興趣。我組織學生通過找句子、畫詞語、讀文字、作復述等多中形式具體感悟課文內容,體會其中的有趣奇特。
課文第四自然段中對蟬脫殼的經過的描寫也是很細致的,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描寫是按一定的`順序的,今后我們在習作中,特別是描寫動物的外形時也要學習這種寫法,為習作2的指導打下基礎。在學習這篇課文的同時,啟發學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個有心人,要勤于觀察、善于觀察。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更加強烈地感覺到在教學時應該抓住重點的詞語來進行分析和感悟,這樣往往會創造出美妙的境界。讓學生的想象力騰飛,這或許才是我們課堂上較為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
大家好!做為青年老師,非常感謝學校和各位老師給我這個時機。能坐在這里發言,我很快樂。下面,我就將自已在這一年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作一些溝通,假如有不妥之處,請各位老師給我提出珍貴看法。如今我就從兩個方面談談。
一、基礎教學
平常的教學工作,可以說大家做的都一樣,我不覺得自己做的比大家好多少,但想到是與大家溝通,所以我選擇了兩點來談談我的做法:
(一)字詞
小學階段的識字教學是語文課的重要內容,三班級更為重要,所以我強化了生字、詞的學習。除了多寫、多訓練外,我要求同學每天中午肯定要練寫生字10分鐘,可以用生字本,也可用字帖,但內容肯定要是課本內要求把握的。而在睡覺前再把所學的生字讀一遍,加深記憶。對于三班級的同學來說,除了生字詞的訓練外,還要培育同學養成勤查字典的習慣。因此,每節課教學之前我都要布置同學自查字典,自學文中的生字新詞,并要求在查字典的過程中記錄有關學問。一學期下來,孩子們對生字的書寫和記憶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ǘ⿲W會預習
三班級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時期,課前預習的教學必不行少。但這也需要一個按部就班的過程。我的想法是先要讓同學們先了解什么是預習,于是,在三班級上學期,我給孩子們擬定了一份簡潔的預習方案:
1、將課文讀三遍:要求文中的長句、難讀的句子或顯現生字、詞較多的句子要反復讀幾遍;
2、自由學習生字、詞,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查字典;
3、了解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在根本了解預習后,為了讓孩子們更深化了解預習的必要性及其好處,我在三班級下學期,又重新擬定了一份預習方案:
1、自由讀文二遍,熟識課文內容(讀的方式可以自定,可小聲的讀、可默讀,也可朗讀)。
2、自由學習生字、詞(不認識的的字和不理解的詞要查字典弄明白,并在課本上做批注)。
3、讀文第三遍,寫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在課題下)。
4、讀文第四遍,提出自己的疑問?(三個)
5、讀文第五遍,寫出你初讀文章的感想。(于本子上)
如今,課前預習以成了孩子們的一種學習習慣。
二、作文教學
。ㄒ唬┠J浇虒W
提到作文,孩子們都怕,記得我讀小學時,也是一樣,不知如何下筆,總覺得無話可說,或許是由于如此,作文教學是我始終思索的比擬多的問題。我覺得小學作文教學還是要從模式教學開頭,使同學逐步到達創新進步、作文有成。其實模式,簡言之就是事物的一個樣板、柜架,許多的人都認為,作文就是一個制造的過程,不應對孩子們要求過多,要讓他們自由發揮。但其實,孩子們連最根本的作文學問都沒有,又從何談起說寫作文呢?而三班級又是作文起步最關鍵的一年,所以我覺得應先讓孩子們了解作文的根本的模式,于是我要求孩子們作文肯定要分開頭、中間、結尾三部分,而在此基礎上,再教孩子們如何將句子寫通順,怎樣分自然段寫。然后,再進一步的引導孩子們怎樣一不一不把內容寫清晰、寫詳細,等等。
我想可以從現成的模式教給孩子們根本的作文明白,而這個模式就是課文。例:課文《爬天都峰》這篇課文開頭是:暑假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這里,我就教給孩子們開頭可直接點題。例如《頤和園》這篇課文,結尾:頤和園處處都有漂亮的景象,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時機去細細玩賞。在這時,我們可以教給孩子們在寫作文時,結尾處可寫明自己的感受和觀點?梢哉f,我在上每一篇課文時都會觸及到作文教學。
。ǘ⿲懗鲎约旱恼媲閷嵏
記得,我受到老師第一次表揚的作文是寫的《我的家人》,而這篇文章就出至于我心中最真實的感受。如今想想,這或許就是關鍵,只有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你的文章才可以成為受人觀注的文章。雖然三班級還只是作文的起步階段,但我仍要求孩子們寫作文時盡量寫自己身邊最真實的事來寫,而除此,我還有一個要求:每篇作文的結尾肯定要寫出自己的最真實的感受和觀點,而在楚天杯作文競賽中,孩子們能獲獎的原因,或許就是真中取勝吧!
。ㄈ╈o靜話和睡前半小時
什么是靜靜話?這又是一種什么形式?我想,大家都已經明白了,其實這就是自己內心想法的真實獨白,寫出自己最想說的話,靜靜話其實就是日記的另外一種形式,不同之處在于,在這種形式中孩子們可以和老師做心與心的溝通,可以隨心寫出自己最想說的話,所以孩子們更樂于接受。但假如只是孩子說而我卻不動聲色,那就不叫溝通了。面對孩子們心中的快樂和懊惱,我會實行不同的方法去和他們交心,有時在本子上直接給孩子回話,而更多的是找他們談心。而從中可以讓我真實的.感受到孩子的成長。有了老師的回音,孩子們在寫時就會沒顧及,而寫的愛好也會更濃。還有就是不關鍵怕孩子對你有看法。要寫好作文,需要大量的積累,閱讀是最直接的方法,所以我制定了睡前半小時的讀書方案。睡前半小時,就是睡覺前必需讀書半小時,而書籍類型我并不做規定。由于我記得竇桂梅老師一篇文章中寫過這樣一段話:在童年、少年時期,孩子需要的是童話、明星傳記,除此之外,或許沒有什么可以包袱他的詩意、靈性和慧根,只有孩子們在閱讀著沾滿蜂蜜的書籍,在伸展自由心靈,張開想象的翅膀的閱讀中,才能在真、善、美的世界中走向崇高和才智。但這些少不了家長的協作,所以之前我和家長都做了交心談心,告知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及好處,有了家長的主動協作,睡前半小時的方案也順當開展起來了。剛開頭,只是閱讀,然后家長在簽字本上反映孩子們閱讀情況,隨后,我開頭教給孩子們怎樣將好詞、好句積累下來,如何做批三注,這項工作也在進行中。
三、多練
要想寫好作文,無外乎多練。我布置小練筆是很頻繁的,內容大多取之于生活中的小事,或班級中顯現的事寫自己的感想。其實,課文也是很好的小練筆的來源。例:學了《槐鄉的孩子》一文后,我便布置孩子們寫出自己的感想。隨后,再連續幫家長做一個星期的家務,再來寫一篇感想。這樣既練了筆,又讓孩子們真真了解槐鄉孩子的了不得。說真的三班級課本中60%的課文我都讓孩子們寫過小練筆,而這樣太多的練筆孩子們肯定會厭煩,所以孩子們的小練筆,我并沒有太多的限制,賜予他們自由的發揮空間,字數也不限制,有話時可寫多些,沒話時也可只寫幾句話。但肯定要寫自己心中最真實的感想。
而這些只是我在作文教學中的一些小的看法,其中還有許多的缺乏之處,有待以后進一步探究。去年,在楚天杯作文競賽中,我們班有三名同學獲得了一等獎,這除了平常的訓練外,對題型的研討分析也很重要。在考前,我上網查找了近幾年楚天杯作文競賽的題目,以及各種針對作文競賽的評論,隨后對這些進行了認真的分析,再確定了考試題型范圍為童話和記事類文章,而寫童話的機率更高,所以在考前我特地針對了這類的作文做了訓練。我來學校7年了,而我也是在這兒一步步成長起來的,而我的成長,離不開在座各位老師的幫忙,在這兒我感謝大家。以上只是我的一些小小的看法,假如有什么問題,還望各位老師多多指教。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
在當前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往往重口語訓練而輕交際指導。根據語文課程標準對口語交際訓練目標提出“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的要求,我們在口語交際課的教學中,不能忽視對口語交際時的情感、態度和文明用語等交際技能的指導與訓練。
在口語交際中,要求學生盡量做到以下幾點:(1)交際雙方在談話時,表情要自然、放松,不東張西望,不伸舌頭,不做鬼臉,始終保持專注的神情和入神的姿態。(2)產生感情共鳴時,作適當的點頭、微笑,表示接受、同意、贊賞。(3)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及不同的談話內容,說恰當、得體的話。(4)根據表達的需要,正確使用禮貌用語,還可適當運用手勢語加強表達的效果。
以上幾個方面的要求,需要教師在學生饒有興趣的口語交際中,在學生最需要時,相機切實、精當地提示有關方法與要求,點撥語言習慣、交際方式與態度上的偏差,使之受到正確的`訓練,有效地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如教學《猜謎游戲》時,教師請一位學生走上講臺說謎面,要求他大大方方地說,然后由他自己請同學猜謎。同學猜完后,要求他用上“祝賀你,猜對了”“對不起,你猜錯了。誰能幫助他”之類的話進行評價。如果同學在說猜謎的依據時說得不充分,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后,要求其對那位同學致謝。在整個游戲的過程中,教師都要求同學們與說話者保持目光的交流。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3
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是語文實踐,“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課程標準》語)。在教學中,教師始終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自由、愉悅、和諧的實踐氛圍,給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臺,鼓勵學生大膽實踐,多讀、多動、多思、多說、多聽,盡情舒展生命活力。
在教學《落花生》一課中,從初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到精讀課文,理解父親說的話,感悟課文所表達的“情”,我都引導學生自已讀,自已學,自己匯報,自己評價,親自參與學習實踐活動。特別是在引導學生理解父親說的兩段話這一環節時,父親的話雖然樸實無華,卻包蘊著一個深刻的做人的道理。教學時,我不過多地講解分析,而是先讓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步驟,然后以人四人為一小組,先自己讀,自己學,接著把自已讀懂的內容在小組內交流,最后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集體交流。實踐證明,學生都能在合作學習中,按學習要求找出花生與三種水果的不同特點,體會出花生默默無聞,默默奉獻,不炫耀自己的美好品格。學生體會出花生品格后,我又提出一個問題“如果你就是那位父親,你覺得該怎樣讀這兩段話,才能表達出你當時的感情呢?大家來評評誰讀得最有感情,學得最像!睂W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讀者聲情并茂,評者真誠中肯,在讀與評中學生與“父親”產生了情感共鳴,領悟了課文的思想感情,同時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彰顯與發展。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4
第二單元的課文和積累與運用二學完了,并且對學生進行了測驗;仡欉@兩周的教學,既有成功,也有不足,還有一些困惑。
本組課文要求學生在閱讀中自我感悟,了解歌詞一首,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感受民族、國家的強盛。
對于本組課文的教學,我針對不同的課文,側重點又有所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如上《詹天佑》一課時,我采用了畫一畫、演一演的方法,讓學生畫出兩條隧道的開鑿方法,讓學生想象當時中國受外國人欺凌的場景,并讓學生演一演當時外國人是怎樣譏諷中國人的`。
在教學〈懷念母親〉一課時教學中我以“我對這兩個母親懷著同樣崇高的敬意和同樣真摯的愛慕”為主線。首先我創設情境。我先讓同學們欣賞季老先生的《尋夢》,并配以《人鬼情未了》這首音樂,創造氛圍,感悟對母親的懷念之情。為了使學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語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我引入了關于季羨林老先生對母親的回憶的相關資料。這樣,充實了學生的認識,加深對情感的體會。然后進行重點語句的理解,因為在前面學生們已經體會到了作者對母親的愧疚,為此不斷懷念母親,這為闡述自己對祖國母親的愛鋪墊了感情基調。所以,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小組交流、體會這幾篇日記所抒發的感情。然后,我再給予一定的指導。在學完〈懷念母親〉一課后,我深情地教學生唱了〈我的中國心〉
本單元的略讀課文意思比較淺顯,如《彩色的翅膀》,我主要采取學生自學為主的方式,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能回答提示語中的問題就可以了。我放手就學生自己學習,并且進行交流。我主要針對最后照應題目的一句做以指導。再如《中華少年》一課,我主要采用了朗讀比賽法。正好臨近國慶節,我主要讓學生分組分角色朗讀這首詩,學生加上動作、表情后的誦讀效果真的不錯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5
《陽光》是人教版新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以抒情的筆調,詩一般的語言,給我們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河面也成了長長的錦緞……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象,它讓孩子明白了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與寶貴。
我在設計《陽光》一課時,遵循新課程理念,注意了以下幾方面:
1,學生的積極性,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首先我用謎語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識字時設計了"摘果子"的'游戲,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學習,提高了識字效率.
2,寓教娛樂,注重語文教學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帶動作,帶表情去讀,以發展其想象能力,受到情感的熏陶,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3,指導朗讀,《陽光》非常優美,有些句子,詞語非常好,由于是一年級并不需要深入地理解,我只是讓他們理解了幾個重點詞,然后就是讓他們通過朗讀來體會,感受語言的優美.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
教學反思小學語文12-28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小學教學反思(語文)12-11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1-04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反思02-15
小學語文下冊教學反思03-04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