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精選15篇】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
在大量的隨堂聽課和觀摩聽課活動中,經常能聽到老師們這樣的評論:“這堂課比較有意境”!斑@堂課把我們帶到美的意境中去了”!奥犃藢W生的歌唱,使我們身臨其境”。“這堂課如果在歌曲的藝術處理上再細些,則意境可能會更深些!薄。可見,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正在受到廣大音樂教師的關注,從許多報刊雜志上發表的有關小學音樂課意境教學的心得體會文章中,也可以看到,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正在成為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探索和研究的課題。
我國音樂理論家修海林認為:音樂意境“既產生于音樂家對對象的審美感覺中,又存在于音樂的表現中。
自然,音樂的審美也勢必要求體驗到這一意境,這時意境即是客體的主體化,也是主體的對象化,意境是審美意象性活動的產物”。小學音樂課堂內的音樂意境,存在于音樂教師的音樂表現和學生音樂審美體驗的自始至終。沒有教師主動的音樂表現,就沒有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就沒有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
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大致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
一、挖掘教材的意境因素
教師應當認真分析教材內歌曲的歌詞、旋律、節奏、速度、力度、音樂表現記號、情感標記等,以充分發掘教材的音樂意境因素,并運用它來為意境教學服務。
二、用色彩來營造意境
教師應當運用自然界的五彩繽紛來引導學生想象和表現音樂色彩。
如:杭州市學軍小學任一波老師在教學《秋天多么美》(浙江省編義務教育小學音樂第七冊)一課時,精心制作了金黃色稻穗的頭飾,繪制了金黃色田野里稻浪滾滾的圖畫,準備了農民在金黃色田野里開鐮收割的鏡頭,學生被金黃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猶如置身在碩果累累的金秋意境中,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節奏,演唱了《秋天多么美》,臉上也露出了像金燦燦的秋天那么美的笑容。這說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學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
三、用電化多媒體來展示意境
現代電化多媒體在展示音樂意境中,具有快捷、方便、超越時空的特點。學生在電化多媒體有聲、有色、有形、有象的展示下,很快就能進入緊扣教材的特定的音樂意境中去。
例如:我在指導一位教師教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九年義務教育五、六年制小學音樂第八冊)時,為他精心剪輯了一組電影電視鏡頭,學生在屏幕看到的是:人民音樂家聶耳在簡陋的斗室里,在昏暗的燈光下,創作《義勇軍進行曲》→隨著聶耳搞音樂創作的臉部特寫鏡頭漸漸拉近,疊印出抗日將士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沖鋒陷陣的場景,同時響起了沖鋒的號角:附圖{圖}強勁的軍號聲激發了聶耳的創作靈感,激勵著聶耳在粗糙的五線譜紙上奮筆疾書《義勇軍進行曲》→隨著《義勇軍進行曲》的歌聲由弱到強,又疊印出抗日救亡運動風起云涌的畫面……→在莊嚴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聲中,萬人注目著天安門前的升旗儀式……。這一組影視鏡頭的播放,具有整體上的跌宕起伏、剛柔相濟的藝術效果,使學生既了解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創作過程,又很自然地進入了《國歌》的音樂意境,并產生了強烈的學唱愿望。
四、用鋼琴演奏來渲染意境
鋼琴家肖邦曾經用鋼琴演奏,把一批調皮的孩子帶到夜色朦朧的大森林的意境中去,他用琴聲向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大森林的故事,竟使這些調皮鬼安靜下來,并一個個進入了夢鄉。這說明作為樂器之王的鋼琴,在音樂意境的渲染上,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杭州大關小學洪嫦老師在用鋼琴演奏來渲染意境方面,就有較好的嘗試,比如:她在教學貝多芬寫的A小調歌曲《土拔鼠》(全日制小學音樂課本第十二冊)一課時,按A[,m]→D[,m]→E[,7]→A[,m]和弦的連接與進行,用左手連續滾動式分解和弦為右手八度主旋律編配,使織體更富有流動性。從而渲染出歌曲中的“我”為了生活而背井離鄉到處流浪的音樂意境。她在教學《閃爍的小星》(九年義務教育五、六年制小學音樂第一冊)一課時,則用了和聲節奏音型,為歌曲主旋律作背景,通過和弦的節奏性變化,來展現滿天星星一閃一閃亮晶晶的音樂意境。
上述教學實例說明,只要教師能根據教材實際設計出豐富多彩的鋼琴伴奏織體,就能有助于音樂意境的渲染,取得較好的意境教學效果。
五、用語言來描述意境
教師在用音樂語言構筑音樂意境后,還必須及時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用口頭語言來描述音樂意境。如:杭州市下城三小方琦老師在上音樂欣賞課《彼得與狼》(九年義務教育五、六年制小學音樂第十冊)時,先讓學生聽這個交響童話的音樂,在學生隨著音樂旋律的發展漸入佳境后,又及時啟發學生想象,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它,在此基礎上,簡要概括出在這個交響童話故事中貓的饞嘴與狡猾,小鳥的機靈活潑,鴨子的愚蠢笨拙,狼的陰險、毒辣,彼得的機智勇敢,老爺爺的善良、可親等音樂形象,使學生真正感受到交響童話音樂的藝術魅力。
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進入音樂意境后,必然會對音樂的旋律織體、和聲節奏贊嘆不絕,激動萬分,并有一種急于表述的激情。這時,教師就應當
因勢利導,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藝術感受。盡管他們往往辭不達意,但教師還是應當給予鼓勵,并在此基礎上作出總結性的畫龍點睛式的意境表述,這將有助于意境教學的深化。
六、用形體來表現意境
首先,教師應當運用自己富有表情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意境。如:在范唱《可愛的羊群》(浙江省編義務教育小學音樂第三冊)時,可以用一個較大幅度的緩慢抬手、遠眺的形體動作,來表現遼闊的草原意境。又如:在為學生演奏《碼頭工人歌》(九年義務教育五、六年制小學音樂第八冊)的時候,教師可以用沉穩的演奏姿勢,痛苦而憤怒的臉部表情,來表現受盡煎熬的碼頭工人掙扎反抗的情景。
其次,教師應當組織學生用形體動作來表現音樂意境。如杭州市西湖小學肖樺老師在教學《走啊走》(浙江省編義務教育小學音樂第一冊)這首歌時,積極啟發學生創編了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走路的形體動作,在教師富于表情的鋼琴伴奏下,學生興致勃勃地表演了各具個性的老大爺、小朋友、解放軍走路的情景。
音樂意境的形體表現,應以教師為主導,在組織學生的積極參與中,促使意境教學的直觀形象化。
七、用歌唱來贊美意境
學生一旦真正進入了音樂的意境,就會用非常自然的歌唱來贊美它,而這種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還要動人心弦的。例如,杭州學軍小學鄔淑穎老師在教學《小紙船的夢》(九年義務教育五、六年制小學音樂第十二冊)一課時,用聲情并茂的范唱,把學生帶到一個神奇的夢境中去,在教師富有魅力的鋼琴伴奏下,學生十分投入地唱起了《小紙船的夢》,用動聽的歌聲贊美神秘的夢境,而神秘的夢境又使孩子們的歌聲更加動聽。
以上七個方面均反映了音樂教師積極、主動的音樂表現。音樂教師的這種主觀能動的音樂表現,實質上是音樂教師對音樂教材內容的艱苦的二度創作。這種二度創作的層次,與音樂教師的敬業精神、審美藝術修養及音樂藝術素質緊密相關。這種二度創作的優劣,將直接關系到小學音樂課堂意境教學的成敗。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的意境教學,是培養少年兒童審美情趣,增強少年兒童審美意識,完善少年兒童人格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列寧說:“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也沒有也不可能有人對真理的追求!弊屛覀儓猿中W音樂課的意境教學,使少年兒童具有優秀的審美品質和高尚的審美情感,成為追求真理的新一代。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2
五年級音樂課里有一首歌是京劇選段《都有一顆紅亮的心》。這段膾炙人口的唱腔運用京音字調,旋律比較新穎,突破了傳統[西皮流水]的音調模式。在節奏方面具有個性化、新鮮感,顯得活潑清新。尤其是唱腔中節奏形式與唱詞內在節奏規律的吻合,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性格和內心的情感。唱腔中,對“妙”、“能”、“猜”等字的`精心處理,都生動地表現了《紅燈記》中飾演女兒的李鐵梅揣測、觀察時活潑、得意的神態。這個唱段具有清新、明朗又略帶單純、幼稚的趣味。
每次教學這首歌,總會讓我對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油然而生出一種敬佩之情。而學生在感受、體驗我國民族民間藝術寶庫里戲曲中的京劇音樂風格與韻味的同時,也確實地被李鐵梅人小志大、天真淳樸所感染。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3
一、學會"聽"音樂
音樂學習的各個萬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于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節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聲感、結構感、形象感等等)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學譜的基礎也應該首先放在聽覺能力的培養上。聽得多了,就自然會有一些音高的感覺,有了先入為主的音高再唱簡譜,學生更容易掌握簡譜的概念。
二、利用創編旋律來提高識譜能力
創造性能力培養應該貫穿于音樂學習的各個環節、整個過程。識譜教學中的各項內容和能力培養,都應該以即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機會,創造性地探索節奏、音響、旋律等音樂基本要素的各種變化和重新組合。在即興活動中培養學生的敏銳聽覺、迅速反應、富有表現力的節奏感,對音樂結構、形式的感知、對音樂的形象、表現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
三、表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生天性好動。利用他們這一特點,把表演融入教學,增加課堂情趣,無形中提高他們的音樂素質,達到育人目的。在音樂活動中,我把學生分成若干組,讓他們自由設計活動內容。如《大鹿》是一首深受小朋友喜歡的兒童歌曲,歌詞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他們對小動物天生就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在教學中,有個小朋友說:“老師我想把歌詞內容改一改,因為我有一只可愛的小狗,行嗎?我還能畫給大家看呢!甭犃撕⒆诱嬲\而幼稚的話語,我欣喜地笑了:“怎么不行,大家都可以畫一畫、改一改!庇谑,課堂氣氛活躍了,或三人一組,或五人一組,紛紛當起了小小音樂家,畫的畫、唱的唱、奏的奏、演的演,學生情緒達到了極點。在教師的'鼓勵下,學生敢干對已有知識提出質疑和修改,從而引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四、電教滲透直觀表達,引起學生興趣
根據小學生好奇性強。對生動、形象的材料感受性強,在感知時無意注意占優勢的心理特點,利用電教聲、光、圖、色俱佳的優點新授,有時可取得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在《我是草原小牧民》一課教學時,學生聽了兩遍錄音范唱便會了,但絕大多數是面無表情地唱。我便運用電教啟發他們:“你們去過大草原嗎?你們騎過馬嗎?誰說說騎馬時的心情?”小朋友一下子來勁了,騎過馬的同學紛紛舉手回答,我又說:“老師今天帶大家去大草原旅行!”于是我扮導游,小朋友扮游客、當小騎兵,在教室里揚起馬鞭騎著“大馬”,邊玩邊唱剛學過的歌曲,同學們個個情緒飽滿,興奮異常。歌聲中充滿了情感,洋溢著美的色彩。
講課是一門藝術,尤其音樂屬于藝術課,抑揚頓挫的語調,熱情洋溢的激情都、優美的體態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也就受到了美得熏陶。這方面我做的還有些欠缺。
五、打擊樂器進課堂
我感覺使用打擊樂器很簡單,其實對于孩子們來說要想運用的自如并不是很簡單的事,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訓練,使學生一步步的提高。
總之,這學期我的收獲還是很大的,既看到了自己的成績,又看到了自己的不足。音樂新課標改革提出了更好的教學理念,實施新課標,這要求我們更善于總結,經常回顧,以更好地實施教學任務。我們將會在新課標的指引下,結合實際情況去更好地開展我們的音樂教學,為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4
音樂是動聽的歌聲、優美的樂曲、美麗的鮮花,流淌的小河,世間一切美好的東西都可以用音樂來表現,同時喜、怒、哀、樂也都將用音樂去渲染。很慶幸我和我們教研組的伙伴們都是把音樂帶給孩子們的使者,我們與音樂與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結下了不解之緣。
多年來,我們理解把握新課程的精神實質,改變教學方法,落實課程改革的各項目標。以教師為主體,以學校為主陣地,通過有計劃、系統的研究活動,解決課程中的多層次問題,促進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一、理論研討,在“碰撞”中拓寬工作思路。
通過開展形式新穎,實效性強的集體教研活動,集中了教研組集體的智慧,強化了合作意識,資源共享,做到了優勢互補。在校本教研活動中,我們從不同角度研討,集思廣益。既有相互間的合作,又有教師個性化的發揮,暢所欲言,思維的火花頻頻碰撞。這樣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廣泛切磋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圍。
二、教學研究,在實踐中提高專業水平
。ㄒ唬、教研促進
、俳Y合低年級學生直觀形象思維比較明顯這一特點,我們在一年級開設了彩色譜、彩條譜的課程實驗,通過在同一年級五個班的實驗,我們發現彩色譜效果要好于彩條譜。彩色譜是把do、re、mi、fa、sol、la、si七個音符以赤、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展示,彩條譜是把五線譜的五條線變成五種顏色。我們通過實驗發現學生十分喜歡彩色譜,通過有趣的游戲,輕而易舉的認識了各個音符的名字及位置,解決了識譜難的問題,調動了學生的興趣,使識譜教學成為一年級學生的樂趣。我們將使用彩色譜的實驗,并將逐漸推廣。
、谥懈吣昙壪瘸韬笞R譜的教學嘗試,對于中高級的識譜,是難度較大的曲譜,我們摒棄了以往先識譜、后唱歌的學習,大擔地實驗,對于識譜中跨度大的音符演唱,我們是這樣嘗試的:部分歌曲采用先識譜、后唱歌,而對于較難的歌則采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教學。通過實驗,我們歸納出以下兩個特點:
第一:先唱歌、后識譜與先識譜、后唱歌在教學目的上并不矛盾。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后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通過讓學生分析歌譜、識譜、填詞唱歌等過程,使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歌曲的演唱更加準確,達到能淋漓盡致地表現音樂內涵的目的。
第二:先唱歌、后識譜是先讓學生欣賞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視同兒戲中解決歌譜中的難點,在學生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然后,再通過對歌譜的視唱、理解,又反作用于唱歌,使演唱更加完美。
不管是先識譜、后唱歌,還是先唱歌、后識譜,其教學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通過提高學生的音樂基本技能,來完善他們的演唱水平,只是為達到目的而采用的手段不同而己。
通過先唱歌、后識譜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識譜難度,提高學生學和教師教的效率,既有利于減輕學生負擔,又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訓。
③小組合作嘗試創作的樂趣
從低年級的音樂教學起,我們就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展開小組討論,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從小體驗團結、合作的樂趣。
一、二年級的唱游課:通過歌舞表演來表現出歌曲,讓學生邊唱邊發揮想象力,使學生的音樂思維通過歌曲盡量的展現。同時,我們引導嚳一采取小組合作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為歌曲創編動作,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想象力,開發了智力,并使學生體驗了合作的樂趣。
中、高年級則通過節奏練習、節奏創作、自編旋律來發展學生的音樂創造力。多數班級以分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生樂于接受,且提高很快,多數小組以音樂能力強的配以稍差一點的同學,這樣搭配進行,使學生樂于參與。尤其是音樂興趣差一點的同學,他們大多數樂于參與,且提高很快。
。ǘ、優勢互補,在合作中國共產黨同進步
在工作中我們認識到各教開組之間的合作,直接關系到一所學校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只有優化教研組團體,才能優化團體中的每個個體——教師。
我們音樂組與美術組構建了特色小組。
。ㄈ、與時俱進,彈奏音樂教育的新篇章
我們所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學校領導的鼓勵與支持。
1、每次評選優課,每堂課教務主任都耐心指導,反復聽評,提出好的見解,讓我們精益求精。
2、在課件的制作方面,校領導給我們提供最優越的條件,籌備購置硬件,制作軟件。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5
小學音樂課教學是小學基礎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音樂教育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鑒賞力、表現力和創造力,也
能培養學生的優良的品德和情操,還能使他們的智力得到發展,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同時,能夠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我在教學中一直認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是相互滲透,相互結合,相互促進的。所以,凡是小學階段所開設的課程,只有課程設置節次的多少之別,并無正副課之分。只要是學校分配的課程,都得無條件的完成任務。
總之,音樂教育不僅具有輔助、強化德育和智育的功能,還具有德育和智育所不能替代的獨具的教育功能。音樂教育對于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包括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兩大方面,結合我校音樂課教學設備和學生的音樂基礎,實際上現階段我們主要以歌唱課為主。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指導學生熟讀歌詞。
在進行完歌曲范唱以后,可指導學生用比較標準、流利的普通話進行朗誦歌詞,要注意咬字、吐字的準確度和清晰度,要求字正腔圓。同時根據歌詞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國、愛黨、愛社會主義等方面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引導學生理解歌曲的情緒。
在一首歌曲的左上角往往出現如“親切地”、“歡快地”、“深情地”、“熱烈地”、“莊嚴地”等等歌曲情緒,可讓學生結合歌詞含義,在歌唱時力求處理的恰到好處。
三、讀譜訓練。
在識譜時先給學生標準音,即歌曲的`調號。當學生按標準音唱有一定的困難時可進行音階訓練。由于學生音域窄,確實難以達到標準音時可以適當降調,并鼓勵學生要經常練習音階,達到拓寬自己音域的目的。
四、教唱歌詞。
這一步是前四步的綜合訓練。首先教師應泛唱二至三遍讓學生視聽,對于較長或難度較大的樂句可以先分小節教唱在連接起來唱,以至圓滿完成全部教唱。在學生對本歌曲沒有完全學會之前不能讓學生練唱,因為學生自己識譜能力有限,一旦個別樂句唱錯,則難以糾正。
此外,根據不同年齡段所掌握方法的區別,我采用以下幾種教學法,教學效果顯著。
1、對于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自制力差,但動感極強,于是我采用“律動教學法”,即將每節所學歌曲以律動的形式來進行,這樣即省時又省力,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但識譜能力較差,我采用“聽唱教學法”,即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聽力,在反復視聽的過程中來完成教學任務,效果不錯。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6
一、反思: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受應試教育體制影響,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過度追求教學進度和升學率,與其他“主科”相比,往往將音樂課作為拓展學生課外知識的一種手段,在教學中強調理論知識的專業性,將大量時間、精力耗費在對音樂作品創作背景、人物故事的介紹上,而忽視了對音樂本體的關注,未能認識到音樂本身的欣賞價值和意義。在這種教學環境下,學生在對音樂課的認識上發生了扭曲,漸漸地失去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二、出路: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品質的策略分析
針對當前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踐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為適應新課程標準的客觀要求,小學音樂教師應主動更新教學理念,明確小學音樂教學目標,積極轉變教學模式,促進基礎教育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前進步伐。具體來講,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轉變教學主體,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性
新課程標準下的小學音樂課堂,應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樂園,在課堂教學中,高度重視學生的創造性,鼓勵學生個性發展。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今天的音樂課不再是學生接觸音樂的唯一場所,電視、廣播、互聯網等無時無刻不在輸出音樂,通過日常生活音樂的積累,小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音樂喜好和修養。音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新形勢下自身角色定位的轉換,明確自身不再是單純的音樂理論知識傳授者,更是學生音樂興趣及審美情趣形成的引導者。只有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盡可能多地讓學生表達、思考,以學生為中心,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音樂素養、審美情趣的形成。
2.創新教學方法,轉變教學模式
小學音樂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應當主動跳出傳統教學的條條框框,不斷開拓創新,力求教學方法和模式的多樣化。具體來講,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制作音樂手抄報、音樂賀卡等方式幫助學生從另一種角度理解音樂;充分利用校廣播臺的作用,播放一些學生感興趣且富有欣賞價值的音樂作品,并對作品加以解析,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達到音樂教育與欣賞的目的。
3.關注音樂本體,重視音樂欣賞,培養審美意識
就音樂本身而言,它屬于一種高雅藝術,欣賞音樂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道德情操,具有其他學科不能代替的教育意義,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注音樂本體,重視音樂欣賞,通過優化課程設計,豐富教學內容,改善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透過音樂作品理解作者的創作意圖,走進作者創設的情境,感受音樂本身所表達的情緒,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今天的音樂環境較之過去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音樂知識獲取已經不再單一地局限于音樂課堂,傳統的音樂教學已經遠不能適應現代化音樂課堂教學的要求。作為課堂教學實踐第一線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小學音樂教師應不斷提高自身音樂素養,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7
課程改革對每一位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但也是不可多的機遇。面對改革過程中不斷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應該采取一種什么樣的態度呢?一味跟風,照搬和完全抹然的做法大概都不可取。只有認真學習。深入理解新課程標準,并經常在自己的實踐中進行總結,反思、研究、改進、才能更好地適應新的變革。
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不愿落后于其他學科,因此,在基層音樂學科教學中,也開展與其他學科相似的各種競賽,當然也少不了“說課”這一內容。
其實,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教育,情感的東西不是*說出來的',它要借助一定的環境影響,渲染一種氣氛,讓學生身林其境感受一種東西,再通過老師的演唱、演奏,以老師的情去打動學生的心靈,使學生的心靈得到震撼,情感就會自然的流露。這就是音樂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的不同點。音樂教學就是要用“情”去感染人、打動人。課堂上學生真實感情的流露在“說課”中是無法“說”到的,更是無法去想的。
音老師應該走近學生,和學生交朋友,將自己融入學生這中;怎樣使自己成為一名組織者、參與者,并能留余一定的時間空間,讓學生大膽地想像,自由地創造。我覺得,老師的教學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成交上反映出來的。我們的音樂教學才會有質量和希望。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8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且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各族人民通過生活實踐創造了極其豐富的、具有我國特色的民族音樂,它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氣質和精神,是我國古老文化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也是世界音樂寶庫中的一朵奇葩。由于民族音樂文化長期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為人民所喜愛,所以,重視民族民間音樂,就是尊重本民族人民音樂欣賞習慣的連續性,運用優秀的民族民間音樂實施美育,就可以極大提高這種教育的感染力、可行性和深刻性。通過學習中國民族音樂,學生將會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強化愛國主義情懷。
《音樂課程標準》指出:“音樂課程應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和反映近現代與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培養愛國主義情感!蓖ㄟ^這段表述,可以理解音樂新課程中對民族音樂的弘揚將具體地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將我國各民族優秀的傳統音樂作為音樂課重要的教學內容,通過學習民族民間音樂,使學生了解認識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意義和責任;第二,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遷,反映近現代和當代中國社會生活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同樣應納入音樂課的教學中。而民歌是由勞動人民集體創作的,并在人們一代一代的口頭相傳中不斷得到完善與發展的一門藝術,是中國民族音樂的典型代表。音樂教育家柯達伊也曾說:“民歌是民族的產物,它的創造永遠都不會達到止境,在它的任何階段中,它總同時寄托在很多形式里!眰人也非常喜歡中國的民歌,因為它們短小精悍,易于傳唱、記憶,具有鮮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特色。所以,我選擇了《茉莉花》這首中國民歌的杰出代表,嘗試在音樂課堂中融入民族元素,引導學生更好地感受民族藝術的獨特魅力。
《茉莉花》是一首流行于全國的人們喜聽愛唱的民間小調是我國民歌中最艷麗的一朵奇葩。她以其委婉流暢、細膩優美而深入人心,不僅成為江南民歌的代表,而且早已走出國門,深受外國人喜愛,因而成為中華民族音樂文化的代表之一。從學情上看,學生對《茉莉花》已相當熟悉,為了使《茉莉花》散發新的活力和魅力,本課我不單單停留在這一首歌的教學上,而是以“茉莉花”為主題,增加了河北民歌《茉莉花》,東北民歌《茉莉花》以及歌劇《圖蘭朵》中的《茉莉花》等內容。通過欣賞這些藝術作品,加深學生對《茉莉花》及民歌特點的認識,從中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
20xx年雅典奧運會閉幕式上一個手提紅燈籠的小女孩在全世界億萬觀眾面前,唱響了〈茉莉花〉,那清新優美的曲調,是全世界華人的驕傲,也必定會引起學生的共鳴。重現這激動人心的一剎那,引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樣的情境導入必定會吸引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在這舉世矚目的時刻,編導為什么會選擇這樣一首民歌,問題的設置引起了學生的思考,激發他們進一步探究的心理。接下來歌曲的學唱、感受也變得順理成章了。這樣的旋律對于四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容易的,所以我不想在歌曲學唱上多花時間,而是挖掘歌曲的豐富內涵,通過歌曲處理,更好地表現歌曲,感受歌曲。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用了什么音,什么調式,節奏是緊密的還是寬松的',引導學生一邊聽辨一邊思考,找出民歌的相通點,一般都是五聲調式。歌曲演唱時,學生的音色很美,只是最后一個音顯得有點低,不利于聲音的發揮,所以我做了小小的改動,把它提高八度,速度放慢,這樣的處理更易于表達愛花、惜花,不忍將它摘下的情感。在反復吟唱中歸納江蘇民歌的特點————優美柔和、細膩委婉。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民歌根值于人民生活的土壤之中,體現了不同的地域色彩。江蘇人細膩委婉地表達對茉莉花的喜愛,東北人卻是豪爽熱情的,他們毫不遮掩對茉莉花的喜愛,體現在他們的歌曲里,顯得風趣幽默。河北人的剛直爽朗,也帶給茉莉花不同的感覺。引導學生聽辨這三首極具代表性的不同版本的《茉莉花》,引起強烈的聽覺反差,引導學生更好地了解我國的民歌和那里的人民是離不開的。通過聽辨、比較,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進行總結歸納,引導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經過比較學生發現三首《茉莉花》,節奏有的寬松,有的緊密,情緒有的清新優美、有的豪爽熱情、有的剛直爽朗,特別是東北版的,襯詞和拖腔的加入,更增添了幾分風趣和幽默。而它們的相同點是都是五聲ZHI調式,同樣表達了對茉莉花的喜愛。這樣的設計,引導學生將聽賞不僅僅停留在表面,而去挖掘它們的內涵和聯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首《茉莉花》早在一百多年前,唱響了全世界。歌劇《圖蘭朵》或許離學生的生活很遠,但有了《茉莉花》旋律的注入,它離我們又那么近。選取其中的幾秒鐘,引導學生聽辨用了那個版本的《茉莉花》,讓他們有目的的聽賞,增強民族自豪感。最后的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唱的《茉莉花》,帶給學生視聽享受的同時,也呼喚他們情感的共鳴。最后的宣泄————完整演唱《茉莉花》時,學生果然比之前唱得更好。
這是一次音樂與民族相結合的嘗試,學生沉浸在《茉莉花》清新優美的旋律中,我相信通過本課的學習,他們肯定會對我國的民族音樂更感興趣,無形中提升了審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9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本著以新課標的要求為指導原則,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運用多種形式體會歌曲,感受、聽唱歌曲,并使學生能根據歌曲特點,靈活的創作。縱觀這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習活動注意學習的感悟、體驗,運用靈活多變的形式突破達到教學目標。在導課中,請學生跳三拍子的基本舞步和教師的范唱,是讓學生對歌曲的提前感受,緊接著讓學生打三拍子的指揮拍,自由表現三拍子和跳華爾茲舞蹈的形式使學生在無意識中將注意力集中到歌曲的內容上。同時,使學生在不止不覺中學習了歌曲,也不會感覺枯燥。
2、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雖然這首歌曲教師沒有教唱旋律,但在導課和教師的范唱以及表現歌曲三拍子節奏、相互問答式的歌曲的哼唱中,都在逐層深入的深化歌曲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在律動中有意識的有目的學習了歌曲。
3、注重了學科的整合,如在導課中,我先讓學生唱《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和跳三拍子基本舞步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同時,也體現了音樂課的特點。緊接著放《春來了》歌曲導課,將學生帶入到》“春天”這個特殊的情景,啟發學生說春天到了,引起周圍變化的愿望。最后,請學生用貼春天圖畫、朗誦
春天詩歌的形式,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春天的美好,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也將美術、語文學科的相關的內容和音樂課內容融合了起來。
4、注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實現體驗教學。在創作中,給學生了充分展示自我,
體驗成功的機會,通過用歌曲旋律,創作夏、秋、冬之歌,不僅使學生鞏固了歌曲的旋律,(本節課通過學生跳、教師范唱,反復聽、學生唱和創作時聽歌曲伴奏,學生共聽了歌曲不止八次),而且,也讓學生在創作過趁中,鍛煉了自己交流溝通、合作和觀察的能力,也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5、多媒體的使用也受到了恰當的效果,節約了課堂時間。提高了教學的直觀性。
總之,本節課的教學實踐考慮到從學生的興趣和認識水平出發,注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充分體驗成功的感覺。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0
我在設計這節課時,有一個觀點在縈繞著我,我努力地想使課堂擁有寬松的氛圍,給學生以展示的空間,讓課堂成為他們才藝表演的舞臺,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1、在音樂知識降記號教學環節中,針對枯燥的'樂理,如何讓學生愛學、樂學呢?我設計了一個音樂游戲——《找朋友》,把學過的音樂記號制成卡片,掛在學生胸前,我和他們一起表演,讓學生找出好朋友升記號。這個活動中,老師和學生形成互動的教學環境,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同學們認識了降記號,課堂氣氛活躍。
2、在音樂活動中,我讓學生通過合作的方式,以自己的興趣愛好或歌、或舞,或盡情表現音樂,整個課堂成了學生展示的舞臺,有的在表演打雪仗,有的用雙響筒和串鈴來摹仿馬蹄和鈴鐺聲,還有的扮演飛馬在天空中奔跑,課堂猶如一幅鮮活的雪景圖,表現了學生非凡的創造能力。
3、在這節課中,我巧妙設疑,針對課堂教學進行中的問題,讓學生自己去評價,如:你覺得我們唱得怎么樣?你對課堂和老師有什么建議?等等。這些問題激勵了學生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培養了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分析、發表見解的能力。
不足之處:
1、歌曲的藝術處理倉促了些,不精細,學生的演唱情感表達不夠,應在唱好歌的情況下,再進行表演,效果會更好。
2、學生課堂行為習慣有待進一步進行教育,如拿打擊樂器時,學生有搶的現象。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1
面對二年級孩子的天真無邪,上課時的聲音不自覺地也變得可愛了許多,目光所到之處孩子的笑臉盡收眼底,也許有些頑皮的小動作都覺得可以原諒,覺得這些只是孩子的天性索然。如何讓學生能投入音樂課堂,這需要老師認真研究。 上音樂課時,我有意識地觀察了部分學生。發現孩子們對于新鮮事物格外的感興趣,喜歡表演。特別是課本上色彩鮮艷的圖片,針對這一情況我在課堂上采取了寓教與樂的教學方法。
例如我在教歌曲《兩只懶烏鴉》時,主要采用了學歌與游戲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發現這樣來施教,是一種寓教與樂的最佳方式。特別是剛開始課的導入的時候,我以講故事的.形式一邊出示圖片一邊講《兩只懶烏鴉》的故事,以激發他們的興趣,并且讓學生說說兩只烏鴉懶在什么地方?為什么?我們要不要學習他們?及時對學生進行教育,讓他們知道今天的事情要今天完成,小洞不補會成大洞。接著反復的讓學生聽錄音范唱,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只有反復的聽,才能刺激他的活躍腦細胞,先讓他對音樂產生足夠的興趣和印象,然后告訴他把歌曲唱會了之后,老師會帶著大家做游戲,這樣一來孩子們學習歌曲的勁頭馬上大增,不僅僅是與你配合,而且是拼命的想要表現自己,想讓老師發現他,讓他來做游戲。經過分句教唱之后,讓孩子們跟原唱再唱幾遍,然后播放歌曲伴奏,請會唱的孩子主動嘗試自己跟伴奏演唱,教師用游戲來激勵孩子們的表現熱情,孩子們的積極性可想而之了。
最后將演唱歌曲與游戲相結合,老師請一部分唱得好的學生來唱歌,一部分同學來表演,感興趣的孩子們踴躍舉手。這樣的課堂效果就顯而易見了,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學會了歌曲,也懂得了許多道理,真是一舉兩得。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2
音樂教學是學校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能讓學生從心底激發起對音樂的喜愛,從喜歡唱歌到喜歡上音樂課,這與教師在音樂課的教學大有關系。
一:打破常規
傳統的音樂課總是“發聲練習,鞏固舊歌曲,學習新授”,老師的教案一成不變,學生們也心中有數:接下來老師會讓我們作什么了。長期以往學生的興趣已被剝奪了。試問:他們還會喜歡上音樂課嗎?
二:轉變教學模式
教學方法多樣性,可以有一個生動的開場白(或是故事,或是律動,或是———)一下子就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中。教學過程也應該設計的`連貫,環環相扣,內容新穎,符合學生年齡特點(或是用一個故事貫穿首尾)才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知識,這種寓樂于樂的教學過程還怕學生不喜歡嗎?
三:教師的語言
教師的語言(口頭語或身體語言)對學生有很大的影響,想上好一堂音樂課,教師自己應先進入課堂的角色,才可以感染學生,渲染課堂氣氛,與學生打成一片。讓學生感覺教師不是教師,而是我們的大姐姐,她在和我們一同學習交流。這樣的熱情也就有了!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3
音樂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音樂教育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悟,以審美教育為核心,在整個音樂教學過程中要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要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進而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和推進新課程改革,我認為,在教學中,要使學生先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感受、體驗和表現音樂中豐富的情感內涵。只有這樣,學生才會逐漸喜歡音樂,從而才能對音樂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要積極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不僅做到現在受益,而且做到終身受益。因此在音樂課教學上,我會從下列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1、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并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余可調節情緒,有利于其他課的學習。
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數碼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F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范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設備,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4
核心提示:《小鳥請到這里來》這首歌曲展示了一幅山清水秀的圖景,抒發了少年兒童與小鳥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通常我們認為,學生唱一首歌,并不等于把一首歌唱好。我在教《小鳥請到這里來》這首以歌唱春天和小鳥的歌曲時就遇到...
《小鳥請到這里來》這首歌曲展示了一幅山清水秀的圖景,抒發了少年兒童與小鳥和諧相處的美好愿望。通常我們認為,學生唱一首歌,并不等于把一首歌唱好。我在教《小鳥請到這里來》這首以歌唱春天和小鳥的歌曲時就遇到了類似問題。
1、學生們熟悉了音樂旋律,并且能較好掌握歌曲,但演唱方面過于簡單,生硬。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先感知音樂,聆聽這優美的旋律,發揮想象,使其腦海浮現出一副圖畫。
2、學生們的表現力和想象力都很強,讓學生們在邊聽邊小聲哼唱的過程中自己用動作來表演歌曲也是一個好方法,讓學生設身處地的扮演角色對理解歌曲有更好的效果。
3、讓學生掌握歌曲的情緒和藝術形象。這首歌曲課本上都標明了歌曲的`基本情緒和速度,學生可以圍繞這一基本情緒進行演唱。
掌握這幾點并加以運用,使學生掌握這首歌曲旋律的同時,對歌曲的情緒及藝術形象的詮釋也更加適當和形象。要使學生唱好一首歌。教師就必須在歌曲演唱上做藝術加工和修飾。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15
音樂是藝術,而>音樂教學更是藝術教學中的藝術。音樂反思性教學則是指運用教育教學的有關理論,對課堂教學的教育理念、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科學的分析和思考,從中歸納出成敗得失,為不斷優化后續教學提供重要的條件。因為吸取教訓,能更好地促進教學內容的選擇、組合、調整;教學目標的設計、達成;教學策略的合理、優化,才能使課后的反思性真正起到反思、調整、改進后續教學的積極作用,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音樂審美能力。所以每學期對自己的一次教學反思是很有必要的。那么,音樂教學應該從那些方面進行反思,反思后又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呢?
一、把握學生心理特征,從而對課堂紀律進行調控
在低年級的音樂課堂上,前幾分鐘,同學們的配合還是相當不錯,但是很快課堂就出現難以收拾的“熱鬧”。
本學期,我主要是從事低年級的教學。記得在第一節音樂課的時候,因為我并沒有很好了解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在上課后15分鐘還沒有進入主題,使課堂出現鬧哄哄的情況,當時我只會發脾氣,所以最后使得學生和教師也出現比較僵的情況。這樣一來,學生對老師的好感也消失,同時也影響到老師的教學質量。后來我查閱了相關書籍,知道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他們都是集中力時間比較短,因此必須把握好課堂的前15分鐘,提高課堂的效率。為此我對自己的教學安排做了相關的調整,我通常把師生問候,練聲及復習前一首曲目的時間把握在前5分鐘。通過簡短的導入然后直奔主題,這樣一來學生能很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及難點知識。而導入的方式也必須引起學生的興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他們對于動畫視頻導入,>故事導入或者聊天的方式導入都是相當感興趣。因此說,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特征,課堂的效率已經可以提高一半。
二、用先唱歌后識譜的方法強化聽覺
在音樂課中,學生們對于唱譜從來不感興趣,反而感覺到乏味。剛開始我對這情況并沒有摸著頭腦,還以為是他們偷懶。
音樂學習的各個方面都涉及到聽覺的作用,審美主體對于音樂的各種聽覺感受能力,是審美能力的基礎。因此先唱歌、后識譜與先識譜、后唱歌在教學目的上并不矛盾。而在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識譜、后唱歌,通常情況下,針對有一定識譜能力的學生,使用這種教學方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是我卻發現,其實很多同學對簡譜并沒有了解,如果采取先識譜后唱歌的方式進行學習,不但學生沒有對該曲目起到興趣,也把課堂前15分鐘的寶貴時間也白白浪費掉。對此我作出以下的改善,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讓學生欣賞,以聽領先。并讓學生和著音樂做簡單的.律動,使學生對音樂有了聽覺上的印象,為下一步學好歌曲作好鋪墊。然后讓學生欣賞歌曲、感受音樂,從而激發起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再通過讓學生唱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歌譜中的難點,使學生在識譜時降低難度,讓學生感覺識譜并不太難,從而增強其自信心,加深對音樂的熱愛。
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主能力
在講音樂課時,我覺得只是我一味地在講,根本沒有留意到學生究竟明白了沒有。后來經過反思,我認為,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必須舍棄一切單調、枯燥、令學生感到厭煩的內容和模式,使受教育者在良好的心態、輕松的氣氛和愉快的環境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教師應當更新觀念,在教學中做到以學生為主體。為此,教師如何更新觀念,轉變思路顯得尤其重要,這樣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的提問方式,通過何種有效的途徑來使學生通過自己動腦想出答案。比如:音樂課本經常出現的創編歌詞,這是一個很好鍛煉學生自主能力的練習。它要求學生通過本身的歌詞,再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再出別的有意思的歌詞套到歌曲里面。每當學生們唱起自己編創的歌詞,也顯得特別興奮。因此在音樂課上,老師應該不斷創造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們自主發揮,讓學生互動,而最終達到自己的教學目的。
四、讓樂器和舞蹈走進課堂
在音樂課中我發現,每逢課上接觸到樂器或者舞蹈,學生們都十分感興趣,但卻是老跟不上節奏。
樂器和舞蹈在課堂的恰當運用,是可以把課堂的氣氛變得最活躍。而且樂器和舞蹈是很好地>培訓學生的節奏感。對于剛剛接觸接觸音樂的同學,他們會覺得學習節奏是一大難點,如果只是簡簡單單叫他們跟著老師來拍掌,這樣枯燥的學習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在某些節奏性強的歌曲中,我會嘗試多用樂器來在輔導,先讓學生跟著我有嘴和手同時打節奏,并強調嘴和手要一致。然后我再作樂器示范,最后每組學生中挑選幾位出來表演。通過他們的表演和我的引導,下面的學生很清晰看到臺上哪位學生打的是正確,那些是錯誤的。反復地練習多幾遍,學生便很快把節奏和樂器配合起來。而且這樣學習節奏,會讓他們感到趣味性增強了,學習起來就變得簡單。而在某些民族歌曲的學習中,我就會簡單介紹該民族的舞蹈手型或腳位,也上按照樂器的方式進行,這樣學生就很容易跟著歌曲跳動起來。
所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弊晕曳此,都是建立在自身的基礎上。而許多事情都是旁觀者清,所以應該多觀摩其他老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學模式、管理班集體的能力等等。并反思自己如果這課是自己上,又將會是如何,有什么相同與不同。這是幫助自己在教學道路成長的一種很好的途徑。在這學期里,我>收獲了很多。音樂課上并不是簡單的彈、唱、跳。它是藝術和能力培養的過程,只要你經常反思,必竟會讓你的學生和你融在一起,這樣既能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同時也能使課堂中一些“熱鬧”現象的不在發生,所以,我認為作為一名小學教師,責任重大,要善于經?偨Y經驗與不足,認真上好每一節課!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07-11
小學音樂課后教學反思11-07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反思06-22
【熱門】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01-14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精】01-14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薦】01-14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熱】01-13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熱門】01-13
【熱】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01-30
小學音樂課教學反思【推薦】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