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精品)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
《村居》展現的是在草長鶯飛、楊柳依依的春光中,兒童放學歸來,放飛風箏,自由自在的村居生活,這首古詩表達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的.情感。
本節課,我引領孩子三個階段的朗讀:一讀,初讀古詩,做到讀準音、不丟字、添字把詩讀正確、流利。這樣做,有利于復習漢語拼音,也有利于學生克服依賴思想,提高朗讀水平。自讀后,指導個別學生大聲朗讀,讓學生相互評議,讓他們糾正、指導讀錯的字詞。二讀,感悟詩歌的意境美和語言美。在本環節中,我引導學生帶著問題朗讀,結合課文的插圖展開想象,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讀出感情,從中感受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慢慢進入意境。三讀,變換多種朗讀形式,如個別讀、分男女讀、小組讀、全體讀、輕聲讀等,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直至朗讀成誦。這樣,大多數學生能熟讀成誦,當堂背誦已不成問題。就這樣將朗讀貫穿古詩教學過程,一步一個腳印,扎扎實實的進行朗讀訓練,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利用圖文結合,隨文識字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走近古詩,體驗春天的美,感受村居生活的情趣。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2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回顧了自己在本學期里所做的工作,認真反思,總結積累經驗,希望能取得更大的進步,我是一名語文教師,更是一位班主任,不僅要抓好自身的教學工作,更要肩負起班級的管理和學生的教育工作。
社會、家庭把一個個天真活潑,充滿朝氣的孩子送到學校,交給我們老師,這是對我們當教師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們就應該懂得如何去愛我們的教育事業,乃至于愛我們眼前的每一位學生。有了對教育事業的愛,有了對班級、對學生的`愛,才能憑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深入、細致地開展工作,用恰當、靈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養好學生,尤其是后進生。
工作中,我虛心向他人學習,努力積累教育教學經驗。經常閱讀教育教學雜志報刊,學習《新課標》,積極參加校本培訓,認真備課,教法力求靈活有實效,讓學生自主性地參與學習,培養他們創新意識、探究精神。在上好課的同時,細致地批閱作業,并幫助學生及時訂正。課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讓學生學好文化課的同時,我努力培養學生能力,想方設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的管理與建設中。與學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一個決策者,而不再是一個執行者!睂τ诎嗉壒芾,我們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全員參與,以教師為主導、協助管理的合作關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民主、自主的競選后,在班干部上崗前,要作好崗前培訓,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工作范圍,以及要達到的目的(或效果)。學生在工作中總會表現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師去指導、去組織。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對出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解決。同時,通過每周的班會和其它渠道,對班級現狀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亂、嚴而有度,并根據實際情況做出下一步決策。
柏拉圖說:“教育者的品質為教育成功的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我努力從小事抓起,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低年級兒童缺少自主意識,教室里有時粉筆掉地上或地上出現果殼紙屑,很多學生都不會自覺地去撿,于是我就以身示范,自己撿、自己掃。學生看到后,紛紛跑來幫忙,我就趁機表揚、引導,讓他們意識到維持環境的潔凈是大家的責任,是大家的光榮。以后,學生都能很自覺地保持教室的潔凈。
班主任的工作是瑣碎的,卻更需要耐心和細心。我熱愛每一位學生,他們和我是平等的,我尊重他們,也努力地去了解他們。平常課前課后,盡量到學生當中去,和他們聊天,聽學生反映,觀察學生的精神狀態和情緒變化。誰進步了,給予表揚和勉勵;誰退步了,給予點醒和鞭策;誰生病了,給予關心和愛護;誰有困難,給予幫助和安慰。讓學生親近自己,使自己成為他們的朋友。在工作中,我發現與學生交談,特別是進行思想教育時,需要把握學生心理,運用一定的談話技巧。這一點受自身年齡、教學經驗影響,我還稍嫌稚嫩。因此,我正潛心研讀相關的心理學和教育教學資料,學習他人寶貴經驗,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孩子就如同一張白紙,上面的五彩斑斕總是慢慢積累,現在的底色將注定其基礎色調。紅則愈紅,黑則愈黑。而我希望我帶給學生的的一片晴空、綠地、清水這些最純潔、最美麗的畫面擺在我面前時,我會更加努力地邁好每一步。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3
培根曾說:在所有的知識當中,關于方法的知識最重要。課標也提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注重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培養綜合實踐能力,促進學生持續發展。在教學中進行學法滲透,是在語言文字訓練的實踐當中對學生進行技能的培養,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巧妙利用“金鑰匙”,抓住訓練的重點交給學生方法,培養能力。
看課題猜內容是三單元語文天地里的金鑰匙的內容,是學習方法的提示,讀一篇文章的技能訓練?凑n題猜內容其實就是讓學生明白課題很重要,課題是一篇文章的眼睛,課題上隱藏著很多的信息,通過讓學生看課題猜內容一來讓學生掌握看一篇文章應先從題眼入手,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二來是讓學生初步感受整個文章所選取的內容都是為表達自己的中心而服務的,怎樣謀篇布局,怎樣選材等等。因此我通過具體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學生逐步了解并嫻熟掌握這種方法。
二、抓重點詞句,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
本文的'重點和難點就是通過學文來理解“飛”和“奪”的含義。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備課時我對學生進行了能力和學習習慣的分析,想采用先整體感知飛的內容,再提煉飛的含義,可能這時候學生的理解不太到位,于是我再引導學生通過勾畫表現“飛”的句子,引導學生讀和感悟這些句子的含義,從而明白紅軍戰士在遇到很大困難的情況下依然用驚人的毅力克服,目的就是為了搶在敵人的前面,也就是急行軍。在敵人都無法克服的困難前,紅軍戰士做到,并及時到達瀘定橋。引導學生讀議這些句子后在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來理解“飛”就比較容易了。通過一系列的訓練,逐漸讓學生明白什么樣的句子才是重點句。讓學生逐步學會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教材在第1單元,第3單元和第5單元做了詳細的指導,因而通過具體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這種學習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就能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感情朗讀要講法,并在實踐中得法。
這個班的孩子在朗讀上有很大的不足,就是老是唱著讀,沒有感情,平平的朗讀猶如死水一潭泛不起一絲漣漪。究其原因,除了平時的習慣以外,更重要的是對文章理解不夠,感情不夠投入,學習課文沒有激情和興趣!拔恼虏皇菬o情物”每一篇文章都蘊載著豐富的情感,每一篇課文的語言都是孩子們學習和積累的材料,都是作者情感表達的在載體。特別是紅軍攻占瀘定橋的場景很感人,很有氣勢,很容易感染學生,調動學生的情感。于是我在課堂中用語言充分渲染氣氛,將孩子帶入到那激奮人心的戰火中,我激情飽滿的范讀,將學生的感情之火點燃,學生也走進了文本,走進了內容,走入了情境,于是真的是讀出情,讀出意,讀出精彩,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總之,我們的教學是為了達到“教而不教”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滲透學法的指導,不斷地訓練學生,讓學生掌握閱讀的各種方法,就能形成各種語文技能,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4
《橋》這篇課文聲情并茂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沉著、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給了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架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這座橋梁是我們黨以老支書為代表的優秀共產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的“橋”,這正是課文以“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這篇課文情節跌巖起伏,扣人心弦,在表達方法上有四個突出特點,根據本課特點,我將這課分兩課時上。第一課時:學習本課的生字詞。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體會老漢的高大形象;第二課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習課文中有特色的表達方法進行小練筆。針對第二課時的公開課教學,反思如下:
一、 以“讀”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感悟
課文處處充滿著人性的美,在第一課時上完后,學生對老漢有了一定的認識。在預習的基礎上,我先讓學生交流自己感動的句、段并談體會;然后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來表現出自己的感動,從而升華對老漢的理解和認識,最后,讓學生先發自內心的去贊美老漢,然后再用“橋”去贊美老漢,這樣一步一步地突破文章的難點,理解了“橋”作題目的深刻內含。
二、 讀、法、寫相結合
本文在表達上也有很多特色之處,在指導學生談感動的同時引導學生去發現、去體會文章在表達上的特點及這樣表達的作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和評價能力。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課堂上“君子動口不動手”的現象十分普遍,特別是我們農村課堂多的`是感悟,少的是訓練,因此,這節課在體會了課文的表達方法后,我重點抓了“環境描寫”這種表達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練筆,整節課真正做到了以讀學法、以法促寫、讀寫結合。
三、 情感渲染
這是一篇情感性較強的文章,要想文本感動學生,教師必須先被文本感動。記得贊可夫說過:課本知識如果沒有經過教師心靈的加溫,傳授過多,你的學生可能將變得越冷漠。因此,在備課時,我精心設計過渡語、總結語,整節課保持著釋放自身的情感,做到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使文本、學生、教師三者融為一體。
本節課也存在著許多遺憾之處,教學設計只重視課文內容,沒有把文本內容和學生生活經驗結合起來,通過尋找身邊的感人事跡,拉近與文本的距離;作為教師,沒有很好地處理既尊重學生的體驗,又能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藝術。另外,如何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如何多樣化評價學生,促進學生的發展,也是我要思考的問題。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5
美具有規范的本事,但它既不是任意的,更不是強制的,而是順其自然天成的。這種規范,是自然與社會向統一的自由造型。正是自由這個目的把人性、美和教育三者聯系起來。教育和美有著共同的沖動,那就是把自由賦予人,在這個目的面前,它們又互為手段。在教育的.王國里,也像在美的王國一樣,遵循著“經過自由給予自由”的基本法則。
本課中,在欣賞錢塘潮之美上,教師給聽眾最大的印象即在于此——他不是經過強制的手段,經過外力把美灌輸給學生,而是經過品讀、感性的材料(錄像),點撥、引導,把學生關于潮水、關于壯觀的審美經驗挖掘出來,自我感受和欣賞錢塘潮之美,并對文本進行“二度創作”。
教育是美的實踐外化,美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性趨向于引導人走向自由、完整、全面的發展(這正是我們此刻的學生所最欠缺的,也是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該課文是審美教育的典型材料,該教師也充分發揮了自我的審美素養,經過讀、聽、看,在課堂上很好地營造了審美的氛圍。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6
談到教育案例,總有一些人不屑一顧。在他們眼里,那不過是“小兒科”、“下里巴人”,充其量是“通俗唱法”,難登大雅之堂。其實不然,蘊涵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一則則鮮活的教育案例,凝結著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聰慧睿智、文化底蘊、教育情感,更凝結他們對教育事業的忠誠,以及敬業奉獻的精神。不僅如此,案例(教育故事)作為一種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方法,日益受到教育界領導和同仁們的極大關注,圍繞教育故事展開的活動亦日益增多。據此,本文擬從操作的層面上對案例的內涵、結構、價值及其撰寫分別進行闡述,以進一步加強對案例的認識,提升“案例活動”(以案例為中心展開的活動)的水平,進一步彰顯教育案例所特有的魅力,讓教育案例在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綻放出更加動人的光彩。
一、什么是教育案例
簡單地說,教育案例就是以教育教學過程中一個中心人物和事件為素材,經過提煉而形成的體現新時期教師專業化素養的典型的記敘性短文(教育故事)。具體分析如下:
(一)從案例所反映的對象講,指向一個中心事件和人物。具體說,一個案例往往指的是一件事,也可以說,是個教育故事。
。ǘ⿵陌咐男纬蛇^程看,是精心提煉的過程。
。ㄈ⿵陌咐膬热葜v,應體現教師專業化素養。
專業化素養主要包括:專業精神、專業理念、專業知識、專業能力。其中,專業精神是靈魂,專業理念是核心,專業知識和能力是保證。而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理念的集中表現,激發學生的主體性是學生全面發展的核心目標。
(四)從案例的主要特征講,典型是案例的生命。
案例的典型可從兩個方面去分析:
第一、是從案例的內涵看,典型案例所反映的內容寓意深刻,富于哲理,感人至深。
第二、是教師處理解決問題的典型(主要指教育機智)和教育效果的典型。
。ㄎ澹⿵陌咐}材看,是一片精彩的記敘性短文。也可以說是一則教育故事。
二、教育案例的結構、分類、特征
(一)案例的結構
案例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即案題、案情、案析。
第一、案題。案題即案例的題目,好的題目能點亮讀者的眼睛。案例既然是記敘性短文,它的題目就應該鮮明、生動、形象,不應該是論述式、說理式的題目。
第二、案情。即案例的來龍去脈,案例發生的時間、地點、情節及其結果。如果說案題是案例的眼睛,案情則是案例的主體部分,也是整個案例最具魅力的部分。
第三、案析。案析即對案例的分析。具體地講,就是用一定的教育理論、教育觀念對案例進行分析。案析一要有針對性,二要論點鮮明,三要升華到理論的'層面上,文字一般在200—300字左右。
(二)案例的分類。案例可以從四個角度去分:
第一,從案例的成功與失敗分:有成功的,有失敗的,()還有成功和失敗相結合的。
第二、從案例的內容分:可分為教育案例、教學案例、管理案例等。
第三、從案例的寫作方法分:有總結法和設計法。所謂總結法,是指通過對教育實踐的反思回顧,提煉而成的案例;所謂設計法,是指通過先行設計,然后實踐而形成的案例。
第四、從案例的性質分:一是矯正性案例,即從問題出發,著眼于解決問題;二是發展式案例,即著眼于學生的發展。
(三)特征。一般來說,有三個特征。即真實性、典范性、情境性。語文教學反思案例幼兒園教學反思案例英語教學反思案例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7
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意識,就不會獨立思維,更談不上創新。語文課堂上。我們為了“緊扣教材”,為了“調動”學生,便把“滿堂灌”演繹成“滿堂問”。而所問的問題往往是“通過……你讀懂了什么?”“還讀懂了什么?”學生回答這些問題無須思考或懶于思考。課堂上的閱讀成為一種被動的閱讀,學生并沒有真正的對課文進行感悟,他們所讀懂的只不過是根據以前的思維定勢而得到的“微言大義”,至于語文與生活的聯系都無從知道。因而,課上學生自能“讀懂”,在課堂結束時,老師問還有沒有問題時,自然沒有了。其實這種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是學生缺乏獨立思維的一種表現。
語文教學怎樣走出沒有問題的誤區呢?首先要轉變觀念,放手讓學生思考問題,給學生以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并順著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給他們從小種下探索的種子。記得在講《海豚》一課時,突然有一位學生問:“老師,海豚吃什么呢?怎樣分辨公母呢?”我愣了一下,心想:真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又一想:不能扼殺孩子愛提問題的天性。于是,我說:“你所想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這個問題留給我們以后專門探究。這位同學善于思考,大家都要向他學習!痹谶@個開放的環境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之間的聯系,不局限于書本和教參的框框,拋棄“這不是語文要解決的問題”的觀念,打破學科分解,學生們的問題意識才有廣闊的空間,所提的問題不一定當堂澄清,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品味語言文字,重點感知老支書的感人形象,體會他在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用生命維持求生的秩序、堅持求生的順序,將人民群眾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共產黨員的偉大情懷,讓學生從內心受到感動。
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題目所蘊含的深刻含義:第一層,唯一求生之路──“窄窄的木橋”;第二層,老漢用自己及親人的生命搭設了鄉親得以逃生的橋──“生命橋”;第三層,老漢用他自身的光輝形象矗立起聯系黨和人民群眾的無堅不摧的橋──“黨群橋”。
教學過程
一、直接引入,開門見山
同學們,今天這堂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橋》。
二、詞語入手,感受洪水的狂野與人們的恐慌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將大屏幕上的詞語,用直線在文中畫出來。(咆哮、狂奔、獰笑、放肆、勢不可擋)朗讀詞語,讀出詞語的感情色彩。
2.讓我們回到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切身感受一下,并把自己的體會在句子旁作批注。 大屏幕出示:
。1)“黎明的時候,雨突然大了。像潑。像倒!薄跋駶。像倒!彼膫字,幾句話?及其簡短的字句,給你怎樣的感覺?讀出這突從天降的大雨、急雨。
。2)“山洪咆哮著,像一群受驚的野馬,從山谷里狂奔而來,勢不可擋”!皠莶豢蓳酢笔鞘裁匆馑迹窟從哪里讀出了洪水的來勢兇猛?
。ㄖ该嗳苏勼w會、朗讀,隨機點評。)
3.想不想看看這可怕的畫面?(播放錄像)如果你置身其中,心里什么感受?這是怎樣的關頭?你能用一個詞形容一下嗎?(相機板書:生死存亡)
4.看看文中人們的表現,用線劃出并讀讀相關的句子。洪水中的人們是怎樣的反應,從哪里體會到的?讓我們鉆進語言文字中間,讀出人們的慌亂來。(齊讀出示的句子)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人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逃生!
引讀。此時,東面西面沒有路。南面是一米高的洪水,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橋,這意味著這座木橋是──(相機板書:唯一求生)引讀。人們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橋擁去。人們這樣的狀態,這唯一求生的木橋能不能助人們逃生?你從哪個詞感受到的?(再讀句子)
5.過渡:就在這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人們都在驚恐、慌亂地逃生,唯獨誰例外?老漢早已先群眾一步站在了木橋前。
三、品味語言文字,感受老漢光輝的形象與不朽的精神
1.自讀課文第7~13自然段,從老漢的外貌、語言、動作感受老漢是個怎樣的人?劃出感受深刻的字句,并把感受試著寫在句旁。
2.交流:
(1)鎮定的老漢。
“木橋前,沒腿深的水里,站著他們的黨支部書記,那個全村人都擁戴的老漢。 老漢清瘦的臉上淌著雨水。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山!
a.輕輕地讀,用心體會,一個“盯”字,你讀懂了老漢的心了嗎?他不說話,盯著亂哄哄的人們,他在想什么?(相機板書:有序)
b.理解“他像一座山”。
“山”給人怎樣的感覺?(偉岸、高大、穩重)老漢沒有偉岸的身材,他的什么給人山一般的感覺?(板書:鎮定)讀出一個鎮定的老漢!
人們依賴老漢,他是人們心中的靠山。∷哉f──(再讀)
你還從哪里感受到人們對老漢求生的期盼?“人們停住腳,望著老漢!币粋“望”字,你從人們的眼神里讀出了什么?人們像往常一樣把求生的目光投向了他們擁戴的老漢。 c“.老漢沙啞地喊話:‘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后邊!’”連用三個感嘆號,你體會到了什么?(情況危急,必須有序:“排成一隊”,“黨員排在后邊!”)讀出指揮者的鎮定與果斷。
。2)忘我的老漢。
a.透過老漢的鎮定,你讀懂老漢這個人了嗎?“一百多號人依次從老漢身邊奔上木橋!贝饲榇司,你讀出什么了?人們紛紛逃向了生的彼岸,只有老漢堅守在橋邊指揮。這是一個怎樣的老漢?(相機板書:忘我)這是一個置個人生死于不顧,一心想著他人的老漢。。ㄗx句子)
b.過渡:我們繼續用心靈感受這位老黨員。讀課文第14~23自然段,你感受到老漢是個怎樣的人?
。3)無私的老漢。
“老漢突然沖上前,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a.哪些字詞刺痛了你的眼睛?為什么?(揪、吼道、豹子)
b.透過這些詞語,你讀懂老漢的心情了嗎?讀出老漢此時的焦急、惱火。
c.他為什么這樣惱火?他急什么?火什么?(此時,洪水漸漸竄上來,放肆地舔著人們的腰了,情勢十萬火急,誰先走就多一分生的希望。≡诶蠞h心中,群眾的生命高于一切!)(板書:先別人后親人)誰能走進老漢心里,讀出他焦急、惱火背后的一顆愛民之心? “老漢吼道:‘少廢話,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橋。”
a.這句你讀懂什么了?容不得多想,老漢一瞬間閃過腦海最強烈的念頭是──
b.朗讀:容不得多想,請你用讀把小伙子推上木橋──容不得多想,請你再加點力氣去推──容不得多想,請大家竭盡全力去推──(加上老漢的表情、語言,再讀。)
c.這一“推”、一“吼”,你讀懂了這又是怎樣的一個老漢?(相機板書:先親人后自己)
3.回歸整體,再讀感悟。
(1)讓我們把“父親”“兒子”這兩個充滿親情的字眼帶到文中去,再回顧一下木橋前那感人的一幕吧。
。2)小結(指板書):老漢是村支書,他愛村民;老漢是父親,他愛兒子。但生死攸關之際,他無私地選擇了大家。他是個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的人。
四、感受人們的哀思與崇敬,理解“生命橋”
1.過渡:為了村里一百多號人的安全,他失去了兒子,也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留下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音樂起)
2.此時,全村一百多號人卻在安全的彼岸。同學再讀一讀課題,全村人得以平安逃生的“橋”到底是什么?(板書:生命橋)
3.小結:老漢用生命維持著求生的秩序,用生命堅持著求生的順序!請你再次投入地讀一讀課文第7~23自然段,讀出老漢鎮定的形象、忘我的形象、無私的形象(指板書)。
五、感悟老漢精神實質,理解“黨群橋”
1.品讀。
師配樂朗誦!拔逄煲院,洪水退了。一個老太太,被人攙扶著,來這里祭奠。她來祭
奠兩個人。她丈夫和她兒子!
2.文章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漢和小伙子的關系?
3.比較:哪一句好?為什么?
。1)放慢了語言的節奏,更增強了悲劇的`氛圍。
。2)兩個人。±咸瑫r失去了最親的兩個人。犧牲自己容易,犧牲兒子可是心頭剜肉。∵@樣的老漢,這樣的黨員,留給人們的僅僅是悲痛嗎?更多的是什么?
4.是啊,這不僅是一曲悲歌,更是一曲壯歌!讀出悲壯來!
5.情感升騰,精神永存。
。1)小練筆。
a.祭奠的這天,全村的老老少少都來了,整個村莊都嗚咽了。老支書的墓前,齊刷刷地脆下了一片。悲痛欲絕的鄉親們會說些什么?請你身臨其境地想一想,寫下鄉親們的肺腑之言。
b.交流──(音樂起)
。2)揭示“橋”的第三層含義。
老支書就是矗立在我們心中的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的優秀代表,這樣的黨員才真正是聯系黨和人民群眾的無堅不摧的橋。(相機板書:黨群橋)
6.再讀課題,升華情感。
讓我們再次飽含深情地讀一讀課題(生讀課題)。讓我們永遠記住,在危難時刻,那一座座給人們帶去生命和希望的橋;永遠記住老支書(指板書)──這樣的人,老支書這樣的黨員。(音樂起)
《橋》教學反思
《橋》這篇文章雖然篇幅不長,但是語言簡練生動,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應該說作者滿懷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共產黨員的光輝形象,面對狂奔而來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穩,果斷的指揮,將村民們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橋。他把生的希望讓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橋梁。所以題目“橋”有著深刻的含義。也是教學時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稑颉肥潜窘M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它不同于《再見了,親人》,《再見了,親人》是通過典型事例來體會文中思想感情的,而《橋》則是通過人物的細節描寫和環境描寫來體會思想感情的,領悟表達方法的。
在教學時,我以老漢的言行來展開教學,讓學生自劃自悟。學生很快地找到描寫了老漢的句子!八褚蛔健!薄袄蠞h突然沖上前去,從隊伍里揪出一個小伙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后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老漢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通過“沖、揪、兇得像豹子、像一座山”等詞的體會,學生也就體會到了老漢的不殉私情,舍己為人。再來討論老漢可能會喊些什么,學生也都能說了。對于小伙子的一瞪一推和老漢的一揪一推,更是含義深刻,令人回味。
在學習到最后一部分的時候,讓同學們展開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村子里的人們,這時他們想對老漢說什么呢?這樣既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又是對交際能力的一種培養。這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只有從學生的實際感受出發,讀說寫結合,學生才會感到易于動筆,只有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才樂于表達。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9
《燕子》這是一篇散文。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本文語言清新明快,描寫準確生動。燕子活潑可愛的外形特點、追趕春天的候鳥習性、輕快靈活的飛行姿態、文靜優雅的休息場面,都一一躍然紙上,動靜結合、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春天和燕子的`喜愛之情。
作者用詞準確傳神,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咬文嚼字,品味其內涵的滋味。我主要要抓住重點詞語,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品味、欣賞,直至背誦,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和內化。這堂課氣氛較活躍,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我從引導學生觀察畫面入手,激發學生閱讀動機,再到組織學生自讀交流,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平等參與者,學生始終是學習的主體。同時我適當點撥,為學生的思維起著“搭橋引路”的作用。然后我又巧妙的創設說話情境,讓學生們運用寫作方法學以致用,舉一反三,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投入聽說訓練中,從而學得更扎實,更靈活,鍛煉了學生的創造思維,提高了寫作水平。
這篇課文文字優美,內容生動形象,感情色彩濃厚。教學時要不斷地指導朗讀,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在此基礎上背誦課文,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0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從課題引入江南是一個魚米之鄉,然后憑借多媒體課件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請小朋友說說江南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二、讀誦詩句,感悟美。
請小朋友們讀讀詩歌。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我讓學生讀課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圖,教師引導:現在,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痹趯W生交流后,教師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鼓勵同學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 “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再有課文要想熟讀成誦,就必須反復地讀。但我不提倡機械的反復讀,因為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讀書的興趣,嚴重壓制他們身心的發展。低年級學生的表現欲很強,在指導背誦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對于這個學生應該很感興趣,這樣課堂氣氛就比較活躍,就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處:
1.理解東南西北方位時需要加以練習就更好了,這樣到運用的時候才會比較熟練。
2.這首詩簡單易讀,瑯瑯上口,故不須在背誦上花較多時間,應著重指導學生對詩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臨寫。在指導朗讀詩的第二句時,因為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學生讀起來會沒有精神,如果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的環節,就會達到預先的目的。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1
《花臉》是北師大版六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往事”,作者通過對“往事”的回憶,表現出作者童年生活的無憂無慮,對于學生來講,是有著強烈共鳴的。當然,這堂課要通過四十分鐘的教學活動使學生理解課文的深刻內涵:對花臉的熱愛是對英雄的熱愛,也是對民族文化的熱愛,對于六年級學生來說,在沒有充足的預習時間的情況下,既要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正確,還要理解課文的思想內涵,想要完成這個教學目標是很困難的。因此,在課文中我抓住重點句,重點段落進行有的放矢的講授,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我在教學時就是以“花臉”為線索,貫穿全文,再以“我”的心情,動作來精讀課文。比如:課文中作者初看到花臉時的'感受,用花臉來表演時的動作,闖了禍時的心情,以及受罰時花臉的命運,只要在講授中緊緊地抓住這幾點,課文就講得流暢,易理解。我在講授時,非常重視朗讀,尤其是注重即時評價與朗讀指導,讓學生在聽課時,滲入了自己的情感。于是學生理解起課文也很輕松。
由于這篇課文中的細節描寫非常多,也非常精彩,所以在學完這篇課文后我根據本單元的主題,讓學生寫自己童年的往事要求題目自以,模仿本單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以細節描寫和心理活動為主進行習作練習,寫得非常成功。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
《鋤禾》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一首膾炙人口的感嘆詩。這首詩寫出了烈日下農民辛苦勞動的`情景,能夠讓學生體會勞動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從而認識到應珍惜勞動成果。
因為是農村小學,所以在學習本課之前,讓學生回家觀察農民伯伯在田間勞動的情景,在上課的時候將自己看到的情景和自己的感受和同學們互相交流一下。
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讀古詩,可自己拼讀、可同桌互讀、也可小組合作讀等多種朗讀形式。并鼓勵學生自己上臺朗讀,讓其他學生當小評委,評選出“小詩人”,教師適時給予獎勵。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 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做出相應的動作或表情,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悟出詩中的意境。并適時播放輕音樂,讓學生閉上眼睛,背誦古詩,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鋤禾》教學反思》這一教學反思,來自!<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3
放飛想像的翅膀,讓文字開出燦爛的花朵
語文是所有學科學習的工具,同時它兼有的文字美、語言美是其它學科無法比擬的。古往今來,那些詠物抒情的文章,那些鶯鶯燕燕、桃紅柳綠的詩詞,陶冶著一代代熱愛文學的人。我們在語文的教學中除了帶領學生體味作者的思想,教育學生做人以外,如何花一些功夫讓學生愛上文學,愛上文字表達呢?通過一些實踐的體會,我發現,以課文為藍本,描摹發揮,充分想像,合理表達是使學生發現語言美,并樂于運用語言抒發情感的有效途經。
例如,我在教學小學語文s版二年級下冊《假如》一文時,就使用了這種方法!都偃纭愤@篇文章運用的是詩歌的體裁表達了小朋友的幾個美好的愿望,他希望能用馬良的神筆給被狂風吹得東倒西歪的小樹畫上溫暖的陽光和雨露;給饑惡的小鳥畫上谷粒;給殘疾的西西畫上一雙好腿,從課文中可以使學生受到幫助別人、同情弱小的思想教育。下面我將講述我在本課實施的想像教學的幾個步驟:
一、故事激趣,進入想像情境。
“神筆馬良”是我們這一代人熟知的神話故事,但對于現代的孩子來說,還有點陌生。為了讓學生了解神筆的神奇,我繪聲繪色地講述了這個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的故事。孩子都是愛聽故事的,特別是這種情節曲折生動,說者表情豐富,能深深抓住心靈的故事。他們都聽呆了,閃動的大眼睛完全進入了故事里的人物行為、思想的變化,隨著主人公的遭遇不時變換著心情,為我將要進行的想像教學打下了基礎。
二、補充故事,培養想像能力。
我并沒有說出故事的結尾,當學生聽到馬良被貪心的皇帝逮捕并實施了威逼利誘等各種手段來讓他畫出金銀財寶的時候,故事嘎然而止,孩子們受到好奇心的趨使想知道善良的馬良怎么樣了,可惡的皇帝有什么下場,這正是發揮孩子聰明才智的時候,這些躍躍欲試的小家伙們為馬良想出了很多好辦法:“可以用神筆畫一雙翅膀飛走吧!”“畫一個土行孫幫馬良挖地洞,他就可以從地洞里逃走了。”“畫一些天兵天將,或者孫悟空就可以打敗皇帝的軍隊了!薄瓕W生們的想象能力如此豐富,我們當老師的就要抓住任何一個訓練契機,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語言文字訓練,創造機會讓他們暢所欲言,充滿成就感。
三、結合課文,挖掘詩歌內容。
《假如》是一篇韻味十足的詩歌,短小精悍,要學習這樣的詩歌必須根據詩歌內容進行合理想像,編造情節,把詩歌學“厚”來。為此,我特意給學生創造了一個情境:清晨,小作者“我”看到了三樣有困難需要幫助的人或物,它們分別是小樹、小鳥、西西,你們能想像一下它們正在遭受什么痛苦嗎?學生們紛紛暢所欲言:1、柔弱的小樹被猛烈的狂風刮得東倒西歪,也沒有水喝,快渴死了,它難受地說:“快救救我吧!”“我”會用馬良的神筆給小樹畫上太陽和云朵,這樣狂風就不會來了,云朵也會變成雨滴,小樹就不會渴了。2、剛生下來的小鳥正在遭受著饑餓的折磨,鳥媽媽去很遠的地方覓食了,大半天了都沒回來,小鳥們被餓得喳喳地哭泣,并且還很擔心鳥媽媽的安全,如果“我”用馬良的.神筆給小鳥畫上谷粒,鳥媽媽就不用再到遙遠的地方覓食了,小鳥們也會吃得飽飽的。3、坐在教室里的西西,由于腿殘疾了,沒有辦法像同學們一樣在課間的時候到操場上跳繩、跑步、踢球、做游戲,她只能靜靜地呆在教室里,心里卻多么渴望能和小朋友們一起健步如飛地玩呀,無數次,她靜靜地躲在教室的角落里暗暗流淚,無數次,她望著天空中自由自在飛翔的小鳥發呆,她幻想著能有一雙好腿,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那該多好啊!“我”要用馬良的神筆為她實現這個愿望。通過情境的擴展,學生更能體會到詩歌的意境,能更好地深入文本,被文中的思想感情所打動。
四、發散思維,拓展文本內涵。
學習要把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能局限于已知的范圍,要學會遷移運用才能內化為更強有力的工具,從而舉一反三,才能材思泉涌。在結課階段,我讓學生拿起馬良的神筆,畫出自己的愿望,凸顯他們的善良,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學生紛紛說出:“假如我有一只馬良的神筆,我會給山區的貧困孩子畫上學習用品,讓他們能安心地坐在教室里讀書!薄拔視o老師畫上一個機器人,讓他幫助老師批改作業!薄拔視o奶奶畫上一瓶神奇的藥水,只要一噴就能年輕十歲!薄拔視o大沙漠畫上烏云,讓那里痛快地下幾場大雨!薄拔視嬕粋時間隧道,這樣我們就可以去遠古探險啦!”……學生們的想象力是多么豐富啊,只要我們能為學生創造平臺,學生是會給我們驚喜的。
五、課后延伸,飛向廣闊空間。
上完這一課后,我發現學生對想像充滿濃厚的興趣,“打蛇隨棍上”,為何不對此進行一次習作訓練的教學呢?以《假如我是……》為題,把自己想像成一種事物,運用優美的語言,敘述自己的故事,體裁可以是詩歌,也可以是散文。雖然學生不明白什么是散文,我也并沒有提出這個概念,而是出示了幾篇例文,讓學生仿寫。二年級的學生水平還沒有那么高,這種訓練也只是維持在寫話的范圍內,學生可以就寫幾句話,只要能寫出內心的感受就行。有些學生寫道:如果我是一只鳥,我要飛遍世界各地,看看各地的美景。
如果我是一片云,我要變成一場雨,讓花兒一看我就笑。
如果我是太陽,我要給寒冷的地方送去溫暖的陽光!
結束這一課的教學,我感受頗深,我們總是說,孩子們充滿好奇心,充滿想象力的思維被我們的教育一點點地磨損,最后消失殆盡,那是什么原因使孩子們喪失學習的熱情,又是什么原因使學生對這類想像文章的學習情有獨鐘,歸根到底是我們應該把創造留給孩子們,讓他們拿起學習的武器,自己去發現,自己去探索,最終掌握文字的使用方法,讓文字隨著想像開出燦爛的花朵。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4
一、語文課堂的問題意識--學生沒問題,教師有問題。
學生沒有問題,教師就有問題;學生提出問題,教師不積極理睬,教師有問題;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有問題。有效的問題:有一定的思維價值,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位置,用適宜的方式提出。讀應是語文教學的主干,想象,思維,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等都是附著在這一主干上的,是融合于其中的。課堂是要放手讓學生思考問題,給學生以自由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并順著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給他從小種下探索思考的種子。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課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的聯系,而不應囿于書本和教參的框框。我們不應該帶有 什么什么不是語文課要解決的問題 這種錯誤觀念。我們只有打破學科分界,學生的問題意識才有廣闊的空間。而且所提問題不一定當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給學生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最后,教師要盡可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要開闊學生的思維,先開闊自己的視野。以前我們經常談論的是:如果課堂上學生提出老師沒有想到的問題該怎么辦?而如今我們應該思考 學生提不出問題該怎么辦 了。
二、怎樣激活我們的語文課堂
1、自主的教學模式
在語文課上,教師真正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體,把教學視為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語文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開展課堂討論。語文課堂組織形式本身也是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的。教師和學生圍坐在一起共同參與討論是很常見的,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對話也是無拘無束的。教師應如何為學生營造一個自主的心理氛圍,而不是把自己當成一個居高臨下的權威者。因此,語文課堂氣氛往往輕松活躍,學生的參與意識很強。
以下是課堂實錄的片段:師:通過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大榕樹是那么生機昂然,鳥兒是那么生機勃勃,如果請同學們再這兩者之間選擇其一的話,你會選擇“樹”還是“鳥”?
請你作出決定。
(生選擇 XX )
師:選擇“樹”學請齊讀 7 、 8 自然段)
師:選鳥的同學請齊讀第 12 、 13 自然段。
。ㄉR讀)
師:其實你們不知不覺的已經進行了第一次較量。覺得過癮嗎?待會兒要進行第 2 回合的較量,看看大榕樹和鳥兒誰更有魅力,喜歡“樹”和“鳥“的界限要分明一點:”鳥“往那邊去,”樹“朝這邊來。
。ń粨Q位置集中)
師:現在請“樹“和”鳥“仔細品味一下描寫自己的段落,找出形容自己的詞語,分別寫到黑板上。
(生朗讀,交流后,爭先恐后的上臺寫詞語)
師:現在“樹“和”鳥兒們“把寫自己特點的詞都寫在黑板上了。你們有沒有發現,這里面有些詞不太合適,不合適的要修改,重復的要刪去。
。ㄉ伎冀涣骱笊吓_修改)
師:剛才我們只是各管各的,把自己認為合適的詞語寫上去,現在我們能不能把這些詞語組織起來用第一人稱的方式介紹一下自己?
。ㄉ鷾蕚洌〗M討論交流)
師:請“樹”先來,可以嗎?
生:大榕樹枝葉繁茂,顏色明亮,有數不清的枝椏,沒有大榕樹,小鳥不能生存。
師:如果這樣介紹可能會更好一點:“我們枝葉…….”(師把“我們”念成重音,暗示學生角色變化)。
生:我是一棵南國的大榕樹,我有數不清的枝椏,枝葉是那樣的繁茂。我顏色明亮,每一片樹葉都在閃耀,好象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我生命力特強,沒有我,我們可愛的.朋友——小鳥就不能生存。
師:鳥兒們。你們上來吧!
兩女生:(甲)我聰明伶俐,(乙)我活潑可愛。(合)我們羽毛美麗。沒有我們可愛的小鳥,榕樹就沒有這么旺盛的生命力。
兩男生:我們是南國的小鳥,我們的羽毛色澤明亮,我們的歌聲婉轉動聽,我們聰明伶俐,我們活潑可愛,沒有我們的身影,大家就不會去看榕樹。
師:我聽出來了,大家去看大榕樹,是沖著他們去的。(面向“樹“組同學)你們同意嗎?
眾“樹“:不同意;
兩女生:我們是南國之樹-----榕樹,我們枝葉繁茂,能讓鳥兒筑窩棲息;我們枝葉繁茂,能為鳥兒擋風遮雨。我們是鳥兒生存的基礎,如果沒有我們大榕樹,小鳥就不能生存,我們就是鳥的天堂。
師:多有詩意的表述!榕樹就是充滿詩意地生活在這個空間里。老師想請教一下,你們是怎樣想的?
生:剛才鳥兒說,沒有他們可愛的身影,人們就不會去看我們,您也說人們去看我們是沖著“鳥“去的,我認為這是不對的,因為我們本生也是很美麗的,是充滿藝術感的。
換位整合
師:請你們考慮一下,在這篇文章中樹和鳥是什么關系?
生;我認為樹和鳥應該和睦相處,就像花和綠葉一樣,有了綠葉陪村,花才顯得更美。
生:我贊成剛才著位同學的話。我認為榕樹和鳥是朋友關系,而且關系非常密切。
生:大榕樹是鳥兒生存的基礎,鳥兒在大榕樹上棲息為大榕樹增色添彩,使他富有生命力。我認為鳥和榕樹是相互依賴的。
師:你不但善于傾聽,而且善于思考。
生:我認為鳥和樹是形影不離的,就一定會有鳥窩,一定有鳥兒,如果沒有鳥兒的話,樹就沒有生命力。
生:樹和鳥是不可分割的,如果沒有鳥,樹很快就會衰老;如果沒有大榕樹,鳥兒也唱不出動聽的歌。
師:可以說樹因鳥而年輕,鳥因樹而可愛!
生:如果說大榕樹是一幅美麗的畫,那么有了小鳥,這畫才更完美。
生:我覺得要是把大榕樹比做一個人的軀體話,那么鳥兒就是這個人的靈魂。
師:樹和鳥都真心地感謝你,你給了我們太多的驚喜。同學們。樹和鳥密不可分,還留著這條線干嗎?(師將黑板上劃分樹和鳥的線擦去)我們應該互相欣賞。
師:有了這個認識,“樹“讀寫鳥的部分,感覺可能會更好;同樣,”鳥“讀寫”樹的部分,也會更有新意。
。ā皹洹饼R讀寫鳥的自然段,“鳥”讀寫樹的自然段)
師:你們有什么感受?
生:我覺得鳥兒的確非;顫娍蓯,歌聲也那么清脆動聽。我認為有了鳥兒,大樹才會更有情趣。
生:我認為大榕樹枝葉繁茂,給我們鳥兒帶來了生存的空間。大榕樹養育著我們呵護著我們,我們應該感謝大榕樹。
生:我認為這些鳥兒的確是羽毛美麗,歌生動聽,活潑可愛,聰明伶俐。我想,如果它們是在為榕樹塑造靈魂的話,塑造的應該是活潑的天真浪漫的孩子靈魂。
生:讀了這段話,我仿佛來到一棵十分美麗、茂盛的大榕樹下面。聽鳥兒歡唱,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生:鳥兒可愛,大榕樹美麗。宛如一幅漂亮的風景畫。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看看,讓這幅美景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生:但愿我也有這個眼福。
生:我不是很喜歡寫景的文章,一開始沒在意這棵大榕樹,現在覺得這大榕樹就是我們鳥兒真正的家園,我們不能沒有大榕樹!
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而剛才,你們已經識得廬山真面目了,真不錯!互相欣賞本生就是一種和諧的美!
2、有趣的作業形式
五花八門的教學內容和名目繁多的作業任務也兼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與理想,并常以自主活動的方式進行。為了解決自己熱衷的問題,學生要做很多的工作,如到圖書館搜集資料、到社會上做調查、寫出報告等等。由于這些活動多是學生自己選擇的,所以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同時,也帶給學生由衷的快樂。對問題的答案教師并不做統一要求,而重在有自己的思考觀點。學生可以探索,可以懷疑,可以批判,也可以標新立異。也許正是這種自主的精神,孕育出創新的火花,也使語文對學生產生了巨大吸引力。
3、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面向生活的教學內容在面向生活的宗旨下,美國語文教學的內容多向社會生活各方面拓展,教材選文以“時文”為主,報紙、雜志及各種單行本都可以作為重要的教學資料,甚至路標、圖表、時間表、新聞欄目等也被選入教材中來。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了解生活、認識生活、學會生活成為語文教學內容選擇的基本準則。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光照下,新的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人文環境,傾注更多的人文關懷,激發起孩子們的情感渴望,點燃起孩子們的心靈火花,讓語文成為學生們人生成長的維生素;新的語文教學應用全人類文化的神韻去滋潤孩子們的心田,引領他們登堂入室,領略人類文化大廈的恢弘氣勢和神奇美麗,充分享受徜徉人類文化之中的無窮樂趣;新的語文教學,應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和作者作心靈的直接對話,在思維和情感的強烈震撼中領會作者偉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讓學生在瑯瑯書聲中,感受和再現作品的情思美感,體驗語言的節奏感、音韻感,從而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新的語文教學,應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并期待終身學習所帶來的快樂。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5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第一組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文章語言生動逼真,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是一篇進行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教育,也是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習慣的好教材。
在《觀潮》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首先讓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然后采用讀和想相結合的教學法,引導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去站在作者的角度想象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整個學習過程按照學生自讀、小組合作探究、班上展示學習收獲,最后指導學生練習遷移進行。
一、理清課文的順序。對于游覽類寫景的文章,我認為首先要讓學生弄清作者寫作的順序,這樣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也可以讓學生從中學到作者的一些寫作方法。因此,在教學時,我提示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雷雨〉的描寫順序,這樣學生讀書后很快就能夠說出作者是按照潮來之前、潮來時、潮過后的順序來寫大潮的壯情景的`。接著再來進行讀書感悟。
二、以讀促想。 語文教學大多是通過讀,尤其是對于描寫優美景物的文章,只有讓學生通過反復的讀去自己理解體會。例如:學習潮來時,我讓學生自由讀書后,說說作者寫潮來時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這樣學生就能夠說出是先寫聲音后寫的形狀。接下來就是要引導學生怎么把把潮水的聲勢浩大讀出來。在教學時,我按以下幾點進行;
1、教師指導讀。主要教給學生一些朗讀的基本技巧。如重音、停頓、語速等。如“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币痪,為了突出錢江潮的壯觀氣勢,應該讀得稍快,強調出“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山崩地裂”、“顫動”等詞語。
2、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想象感悟。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文本內容,并將文本內化為自己的個人感受的基礎上,學生才能將自己的感情融入文本,讀出真情實感。因此教學時,我告訴學生,這個時候你把自己當做作者,走進作者的心去回味當時的情景,這樣學生朗讀時就會忘了自己是在學課文,而是在回憶曾經看到過的錢塘江大潮,他們朗讀時才會放開嗓子大膽的讀。
三、注重積累和運用,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學生學了《觀潮》后,為了讓學生能夠把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留在腦海,在學生已經誦讀成背的基礎上,我讓學生把作者筆下的大潮改寫成導游詞,讓他們一導游的身份去進行表演,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對課文的記憶,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同時也積累了優美的詞語。
總之,對于寫景類的文章,在教學時,采用讀和想象結合的方法,能夠讓學生學的輕松自如。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4-19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
教學反思小學語文12-28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04-14
小學語文教學教學反思01-04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18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反思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