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型的課程,其實踐性強,發展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我發覺學生們能綜合應用所學的知識,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的基礎知識,在挑戰困難,增強自信心與創造能力等方面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和歡樂。
在初級階段,學生處于學習計算機知識的初步狀態,對于趣味性的知識較為敏感,所以,根據這一階段的年齡心理特征,開設的計算機課就以指法練習、輔助。
教學軟件的應用以及益智教學游戲這些容易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知識為主要內容。這樣做,符合本階段的認知結構便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學生處于一種愉悅的學習狀態之中,便于接受老師教授的新事物,并且易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發展自我的能力。為此,我把教材中最容易的內容提到最前面教授,新授之余也教學生玩玩“掃雷”、“紙牌”等益智教學游戲,以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機操作課中,我通過學校的多媒體展示系統,將有一定電腦基礎的學生的電腦作品制成幻燈片并配上優雅的音樂華考|zk168在教師機上播放,學生們頓時沸騰起來,紛紛舉手詢問,我都一一給他們解答,并鼓勵他們只要努力學,就一定能成功。于是就開始手把手耐心給他們講解畫圖的有關知識。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學生們對電腦已不陌生了,我就帶著他們進入Windows的“畫圖”。在畫圖紙上進行畫點、畫線、畫圖形等操作,經過操作訓練,學生們學會了許多工具和菜單的使用。通過復制、剪切、粘貼和移動,學會了畫一些簡單而美觀的作品,互相欣賞,直到下課,同學們仍然余興未盡,圍著老師問這問那久久不愿離去。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了。
作品做好了,如何輸入漢字給自己的畫取名或將自己的大名也寫在畫上呢?這時我順勢讓學生認識鍵盤,用鍵盤練習卡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同學們終于能找到26個英文字母的位置,漢字也會輸了,我又指導學生構思新的作品,給自己的畫起上名字,也把自己的大名寫上?粗环拾邤痰膱D畫,同學們非常高興。對自己的創新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找到了自我,提高了自信心。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2
在本課的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我只為學生在需要幫助時提供必要的幫助或做畫龍點睛式的講解、演示,大部分時間由學生自主探究學習、交流討論和師生對話、討論,加上總結來得出結論。課堂上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整節課學生基本處在興趣狀態下。
我根據課堂實際情況,及時調控,根據課堂中的反饋信息對教學進程、難度等進行適當調整,較恰當地處理好臨時出現的各種情況,從而對教育教學效果起到積極的作用。
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課綜合性的特點,通過對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繪畫,不僅解決了難點,更重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表現能力。課堂上不僅僅是學習具體的操作,而是把計算機作為工具,學習信息處理方法,并將美術、思想等內容融會到信息技術當中。
不足之處及今后設想:
1、本課對學生積極性的調動還不夠充分,學生思路還不夠放開,今后應更加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去做,去嘗試,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更進一步地培養其創新意識。
2、備課時,可考慮單元的整體性,適當把某些內容進行整合,既可以節省課講授時間,留給學生更多的練習時間,又可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整體把握水平。
3、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分層次布置練習任務,使每個學生在保證完成最低學習要求的時候可以有更進一步的提高;學生做練習的時候,教師不要過多的干擾,同時加強對學生輔導的力度。
4、一定要留出足夠多的時間展示學生成果,讓學生體會成功的樂趣,激發其積極性;
5、在成果展示完后,教師可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講評,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起到“表揚先進,激勵后進”的作用。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3
在我從教的十幾年的教學過程中,感悟到教學模式的選擇,是決定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否很好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關鍵因素,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于各種教育手段、方法,各種媒體,幫助學生提高創新意識,產生創新的欲望和興趣,采用探究式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把創新教育貫穿到整個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去。如何把創新教育貫穿到整個計算機課堂教學中去呢?我認為只要教師把自己的教育能力上升到教育智慧的高度,一定能勝任這種動態探究性教學,具體地說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游戲入門,興趣參與
學生一般對計算機游戲特別感興趣,而計算機也是具有能玩游戲的特點。根據這一特點,這一學情,我們可以把計算機新課的學習結合于游戲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學習指法練習時,一般學生會對手指的指法要點和擺放要求感到非?菰餆o味的,若教師直接講解手指的指法要點和擺放要求,學生不但會學的很枯燥,而且很不情愿去學習,更不會主動去學習了。我在教學中就是用游戲介入的方法,先讓學生玩《金山打字》中一些打字小游戲,分小組比賽誰的成績好。學生在“打地鼠”、“青蛙過河”等游戲的實踐中發現,要取得好成績就必須練好指法。這是就有學生提出如何能夠打得又準又快,如何有效地提高輸入速度?
這時老師可以再講解指法要領,我相信這時學生會學得很認真。再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這樣學生就在游戲中完成了指法練習,掌握了指法要領。這樣,既可以保持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熱情,還可以促使學生自覺去學習計算機知識。
二、直觀教學,記憶深刻。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的特征,可以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應根據其特點,針對計算機術語、理論性概念作有針對性地講解,要做到突出重點、抓住關健詞而且要形象具體,然后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實踐來驗證其學生所學到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各種基本技能,學生操作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巡視輔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如我在給同學介紹鍵盤時,提問“空格鍵、換檔鍵和鍵他們有什么特征?”讓學生分組討論。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空格鍵的作用是沒有任何一個字符,其主要作用是輸入空格。同樣抓住換檔鍵上有向上的箭頭,其主要作用是來輸入上檔的字母,其主要作用是針對雙字符鍵的。還抓住鍵有向左的箭頭,其作用是刪除光標前面的字母,注意與DEL鍵的區別,這兩上鍵的作用都是刪除,而鍵是擦除光標前面的字符鍵正好相反是擦除光標后面的字符。用這樣的方法教學法,我們就變抽象為直觀,變死板為生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記憶,也不自覺中學習了新知識。
三、自主學習,協作創新。
計算機知識本身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大多學生也都喜歡上信息技術課。教師應該充分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其自主探究,協作學習,讓其帶著興趣學習計算機的新知識,在渴望中學習到新知識中,在探究中獲得新知識。這也是培養學生不斷創新的手段之一
學生已能夠自己摸索一些常用工具及軟件的操作方法,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采用“提出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幾個過程,即讓學生在開始使用一些工具之前,老師故意留一些在操作過程中要用到的工具,但先不做講解,而學生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又必須用到,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己去翻閱教材,然后再老師的引導下學習這些工具及軟件的操作方法,最后用于解決實際操作問題當中,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后,學生就會逐漸會形成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是我們計算機信息技術課所要完成的一個教學任務了。這是我在平時的信息技術教學中所得到一點體會,也就是說要上好信息技術這門課,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放平心態,處處留心,時時在意,多多思考,勤于實踐,采用一些學生易于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不自知的學到一些知識,從而慢慢地提高了他們對計算機的駕馭能力,為他們今后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其走向社會這個大舞臺鋪平了一塊磚頭。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4
小學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動手、動腦的實踐課,它要求教師注意培養學生積極學習和探究信息技術的興趣,養成良好的信息意識和健康、負責任的信息技術應用習慣。根據《綱要》要求,教師應加化學生使用信息技術支持各種學習和解決各類問題的意識和能力。下面結合信息技術課的特點,談一談自己的反思心得。
一、備課:(提前一周備課,重在備意圖,每個教案一定要有教后反思記錄)
1、備課參考資料:課程標準、指導意見、教案參考、教師用書、教材、活動手冊,大家園丁以及網絡等資源
2、備教材:必須確定教學目標,知道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知識點和內容含量適合1課時
3、備學生:了解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和學習態度等情況,分析哪些知識點是學生容易掌握的,這樣的知識點就只需要點到為止,否則需要詳細的介紹和指導練習。
4、備教學方法:講授、任務驅動、參觀、演示、練習、課堂討論、復習等方法。
5、任務的描述和問題的語句描述要具體明確
6、一節課要有一個設計的亮點
7、三維教學目標,回歸日常生活世界,過程性評價的設計,強調合作與交流(分組)
8、先了解大致要講什么(粗的一個思路流程),然后細化下去(詳細的教案),然后又回歸到流程忘記教案。
二、上課
1、知識的講解和技能的演示,要簡單清晰
2、抓住重點知識,不要面面具到,注意一堂課的知識量不可以太多
3、過程要完整,條理清晰,生動的引入(情景導入),新知識點各環節,小結。
4、目標原則:(告之原則)讓學生知道每節課掌握哪些知識,掌握到什么程度。學習目標要具體,要符合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
5、主體原則:(學生全體、全程參與,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去發現和思考)教師的主導作用絕不表現在滿堂講,而是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要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一堂課的講課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同時,要更加重視教師的有效指導。比如10分鐘講解,10分鐘練習,其它時間自由練習。
6、反饋原則:(及時檢查,可以督促學生學習)過程性評價。即在每節課的每層次的教學中,必須有教師的查,這種快速的反饋即可以把學生取得的進步變成有形的事實,使之受到鼓勵,嘗試成功的快樂;又可以及時發現學生中的問題,及時矯正,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益。
7、激勵原則:(不要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多鼓勵表揚的原則)表揚、鼓勵學生,激勵評價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欲;能滿足學生自尊心的需求,自尊心是中學生最顯著的心理特征之一。記住,你的一句評價可能開啟或關閉學生心靈的一扇窗戶,永遠記住: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沒有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有的失敗是失敗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這是青少年特有的心理發展規律決定的。
8、語言要生動活潑、例子要學生感興趣,這樣課堂的氣氛自然會活躍起來。
三、反思
1、寫心得體會:實際的課堂教學很難完完全全地按備課計劃去進行,因此寫心得的形式總結課堂教學實踐中的寶貴經驗教訓,可作下次備課的借鑒。這也是提高教師備課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每個教案后面應該包含教學反思。
教學注意事項
一、基本功:
1、教態:微笑、要走下講臺、目光緊視學生,關注學生的一舉一動(比如有學生睡覺、講話,要提醒);挺胸、自信、自然;不要緊張、放得開。
2、板書:要有設計,多余的文字不要寫;課件也一樣,文字的表達一定要正確,沒有錯別字和多余的文字,表達要清晰。
3、語言:要有激情、高昂、流暢;咬字要清晰,語速要慢、注意停頓,不能太平淡象背書一樣;重點的部分要用強調的語氣。
4、操作演示:一定要具體到界面上,而不是簡單的文字介紹,讓人看了就明白,操作提示的東西也應該在界面上說清楚;文字的表達一定要讓人清晰。
5、軟件使用熟練,有沒有廣播要注意。
二、一些想法:
1、語言不能生硬,要注意口語化,講授法要生動,使抽象的概念用一些實際例子具體話、形象化,注意上下文的銜接。如下邊的概念很難理解,一定要用具體的例子形象化。也可以用圖片和表格等圖示對比的形式讓學生明白概念。
2、組織課堂盡量讓學生隨和、有氣氛,這樣學生可以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
3、不能頻繁的控制,一般控制在3次以內
4、習題或者任務:先引導給予適當的提示,再練習,叫一個學生演示,其他同學評價,教師點評或者評價;要提示學生小組合作學習。
5、課堂一定要有小結,可以讓學生去小結。
6、出現的習題要先讀一下,還要有簡單的講解,如果出現網站模式,還要先介紹一下網站的使用方法和欄目情況。
7、課前要寫一個大致的課堂流程圖(并標好時間),這樣可以控制整個課堂環節
三、備課注意的東西
1、教材處理問題:(抓不住要點、知識點錯誤)
2、教學設計問題(只重視預設,不重視生成,不重視情景問題的設計、不重視問題與教材的結合、不規范、環節設計不合理)
3、教學理念問題(新理念新在什么地方:老師自己講得多,學生參與少,不注重師生之間的交流。缺少應變與概括能力。只有花架子,不重實效,如合作、探究)
其它問題:
1、教學模式要在平時生成,形成一個套路
2、應用的材料要依據
3、情景問題與教材要緊扣
4、缺少應有的精神狀態,不自信
5、書讓學生讀(看);話讓學生講(交流);練習讓學生做;讓學生點評讓學生去做?傊瑢W生能做的就讓學生去做。給學生信心、鼓勵,而不是批評、指責。
6、規范性的動作要在平時養成,重視教材的處理方法;新課和復習課的區別點。
教學網站模式:
1、開始的時候先介紹各個欄目,以及使用方法,有幫助文件的也要說明他的使用方法。
2、首頁上放一些提示:小組分組的方法(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熟悉(介紹)欄目的使用方法;展示學習目標;也可以放任務的.情景(用于創設情景)
3、先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活躍課堂氣氛,垃圾師生間的距離。圍繞一個主題,通過一系列問題或者任務(同一個例子或線路),層層深入,環環相扣。任務活動要獨立又要有串聯的關系,最后要升華情感,點化。
4、任務或者知識點,分成三大模塊左右,這樣可以保證在一節課內完成任務;每個任務要相互獨立,一個完成了之后在做下一個任務(做到條理清晰);任務中要包含提示或注意、閱讀材料或拓展任務(針對學優生設計)
5、任務要給學生適當的引導,任務下發后,要提示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練習探究討論等,練習后叫學生上來演示,學生評價,老師根據情況點評或演示,梳理知識點,使學生建構的知識系統化。
6、優秀的作品展示或提前完成的學生演示;不好的作品也可以展示,要指出缺點,不會做的也可以叫上來,讓別的學生指出錯誤的地方。
7、幫助:可有可無,若有,設置一些簡潔有效的提示性幫助。
8、小結:教師課堂小結,可以讓學生講,給提示。同時設置一些練習題,并根據情況做點評。
9、自我評價:教師知道學生評價。
10、課后拓展。
11、教學網站做好后要測試功能:鏈接正確、圖片是不是正確顯示。文字性的東西:語句描述要清楚,無錯別字和病句。
1、導入:演示、問題、故事、游戲、視頻、音樂等,5分鐘以內使學生有興趣熱情學習。
2、課型的把握:新授課、復習課、練習課。
3、理論知識點:圖示法、表格法、對比法、游戲法,生活中的例子結合等等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具體化,語言要生動。
4、小組合作:2-4個人相臨原則,叫組員上來連線,其他組員說理由,其他小組評價。同質分組,異質分組。
5、評價:多表揚鼓勵,經常有過程性評價,結束時有評價(自評),形成多元評價。
6、體現新課程理念:學生的需求、教師的有效引導、評價策略的體現、落實指導意見、信息素養的落實。
7、課堂是最重要的,語言組織能力,學生要緊張、有序、高效。
8、常寫反思或隨筆。
9、探究時間長短要把握,做的時候不要講,別頻繁的控制。
10、把握必修課的深度,根據指導意見。
11、學情分析、預期目標的達成,學習任務單、教學引導問題的設計(問題、目的、重點/難點/關鍵點)
12、“頭腦風暴”是“英特爾未來教育”一種重要的學習研討方式,它充分的讓每一個成員暢所欲言。不僅可以在短時間內收集到大量的有關信息,集所有成員的智慧于一體,而且充分調動了每一個成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鍛煉了每一個成員的發散性思維。
13、通過理性建構與親身體驗相結合的過程。
14、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新課程的理念。
15、新課程體現三個特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設計體現如下三個特點:第一,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培養相融合的課程目標;第二,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需求的課程內容;第三,有利于所有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課程結構形式。通過以上這些,可以使學生在一節課中很快領會所學的知識點,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5
本節課達到了課前即定的教學目標,我認為上得還是較勝利的,充沛表示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理念上:
在本節課中,充沛體現新課標程理念,體現以同學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上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重在教給同學學習方法,為同學自主探究學習發明空間,這樣可以讓同學做到舉一反三,將所學的知識形成技能,培養同學勇于探索、勇于發現的精神。
二、教學內容上:
發明性地使用教材是本課的一大亮點。教材只布置了在PowerPoint中繪制矩形、橢圓、正方形和圓的方法和顏色的'填充等內容,我把書上沒有提到的在PowerPoint中設置自選圖形的操作引入課堂(包括改變大小、移動、復制、粘貼、旋轉和添加文本等),使本節課的學習不再是枯燥的畫圖形,而是為同學提供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同學通過對自選圖形的設置來張揚個性,讓課堂“活”起來,繪制圖形也變得生動有趣。
三、重、難點處置上:
教學中,我重點講解了矩形、正方形的畫法,橢圓、圓的畫法由生自學來完成,顏色的填充和填加本文局部則是利用課件來協助同學完成學習任務,能夠突出重點、分散難點。如在教學圖形的旋轉時,教師把圖形在空中進行了旋轉,同學通過觀察可以看出,自選圖形是可以旋轉的,很快地找出“自由旋轉”按鈕,為同學自主學習起到了引領作用。
四、教學方法上:
整個教過程以任務驅動為主線,通過教師的演示操作給指出同學一個清晰的、有效的學習過程,同時,將學習內容隱含在每一個具體的任務當中,同學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這樣有助于同學理解、掌握知識,提高實踐能力,培養創新精神。
五、學法指導上:
讓同學自身來說本節課有哪些收獲,是否還存在著不明白的地方,促使同學學會自我總結,同學的每一次總結都是其進步的一個標志,在總結得與失中促使同學全面發展。
缺乏方面:
教學機智上,在實踐應用試一試這一環節,給同學安排學習任務:讓同學將所繪制的圖形設置的更漂亮些,能組成圖案就更好了,個別同學一聽可以組成圖案,便從新去繪制圖案,這樣就耽誤了時間,以致在作品展評環節中,同學的作品不精美;假如我安排的任務是:“請你選擇一個喜歡的圖形,通過旋轉、設置各種效果使它變得更加漂亮!边@樣同學的作品一定會有所偏重,我想教學效果會更理想。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6
收獲一:
教學設計的素材來源于生活,并且要應用于生活。這其中以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為出發點,以任務驅動為主線,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習,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碰到問題,獨自思考,教師提點,同伴互助,最后完成任務,體會到成就感。
課堂就是一個模擬的小社會,課堂上學生經歷的在具體問題上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學生踏上社會以后經歷具體問題的過程。應該注重讓課堂內容來于生活又歸于生活,學生在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中,能力得以提升。
收獲二:
新課程鼓勵學生在課堂上提問,但,有疑才有問,如果教師一味灌輸,學生就只有接受的份,沒有思考又何來疑問?應該把一個個小問題融合在一個大任務情境中,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己去發現問題(自然就有了提問)。這樣,把零碎的小問題串成一個整體,就更清晰流暢和系統化了,避免了問題的堆砌。
事實證明,學生在解決自己問題的時候是最專心的,聽得也是最認真的。
收獲三:
信息技術教材里的'每一課,雖自成一課,但其內容卻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日常教學中我們通常發現,因為信息技術課時比較少,前一課知識點還沒有得到鞏固,后一課教學的新任務又來了,學生學得寬泛缺不扎實。如何保證復習和鞏固的時間,那只有到每節課中去湊。在徐老師的課堂中,學生們的精彩回答,和熟練的操作,都能體現出老師的功在平時,教學的扎實,學生才會有出色的表現。
收獲的同時,也有一些自己不成熟的思考,同時也是對自己以往教學實踐的一種反思。
思考一:
1、新課程主張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其中只是一個牽引著,幫助者,各環節的串聯者。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應把更多主動權交給學生,包括思考權。課堂上應多問學生“你覺得怎么樣?”“你會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解決問題最難的是找不到思路,站在學生的角度,你要給他指路。
思考二:
課堂是全體學生的課堂,是各個層次學生的課堂。學生的思維有快有慢,教師提問以后,要留兩到三秒學生思考的時間,而不能急于叫學生回答。事實上,學生從接受信息,到思考信息,再組織語言說出來需要一定的時間。教師提問話音剛落,就立刻舉手的學生,無非那么幾種:反應特快特聰明的、沒有組織好語言但表達欲特強烈的、憑直覺經驗去回答的,等等。這幾類同學當然只是少數,課堂不能僅僅是這些人的,而是更多人的。因此,要給予學生一定的思考的時間,讓更多同學參與進課堂的互動中來。
思考三:
追求操作背后的方法和原理,會使信息技術課程真正彰顯出其應有的價值與魅力。當前,我們信息技術課程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軟件的操作越來越簡單,只要嘗試幾下,就掌握了,還有必要專門在信息課上學習嗎?因此,我覺得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不能只局限技術的學習,而是要挖掘操作背后的原理和方法,例如本節課中的頁面設置中的調整頁邊距這個知識點,為什么要調整頁邊距,頁邊距的距離的大小怎樣分配?不僅僅是老師簡單給一個2cm的數據這么簡單,這就是操作背后的道理,老師應該給學生講清:這個數字的背后,是經過不斷的嘗試,調整才能得出的最佳數據。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7
這學期,我擔任了小學六年級一班信息技術課的教學工作。作為一個在這一學科毫無經驗的老師,這一學期可以說是在摸索中前進。
信息技術活動這門學科是讓學生能夠從日常生活出發,基于自身興趣來選擇和研究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一門學科。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是感到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這種需求特別強烈。信息技術活動這種全新的學習形式,可以說很好地迎合了兒童的這一心理需求,讓學生在現實生活情景中通過親自體驗來解決
題的自覺學習,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確定研究的小課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研究,加強了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信息技術課的內容涵蓋非常廣泛,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我與學生充分協作,一起來開展好各項調查研究工作,在活動的過程中真正體現出師生間的民主、平等、互助。但是由于本學期恰逢創建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學校,各種工作和活動比較多,以致于信息技術活動沒有能很好地扎實地開展。在今后的教學中,我一定會利用好信息技術課這塊教學陣地,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不拘泥于教材,開放課堂,走進學生的生活,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和真實需要出發創造性地開展教學,給學生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天地。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8
“二十一世紀的人才,必須懂英語,會電腦。”、“計算機的普及要從娃娃抓起!睆囊陨系脑捳Z中,可見計算機知識的學習已成為學生必不可少的課程組成部分,這不僅對培養跨世紀的人才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對提高我們民族的素質也有著深遠的意義。信息技術課與其它小學課程有所不同,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一定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目前,許多小學都開設了信息技術課程。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以前我總覺得信息技術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操作,上課時,無非是教師演示,學生再照著“葫蘆畫瓢”。其實,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效果并不好,接受能力強的學生你還沒有講完,他就會操作了;接受能力比較慢的學生還沒有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更有部分學生走神了,壓根沒有聽見你在說什么。這種方法很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信息技術是一門新課程,它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必須以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理論為指導,根據新的課程標準,探索適合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教與學的新策略和新模式來挖掘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素質,尤其是其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活用教學形式,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的學習動機主要來自于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對所學內容的興趣。興趣越大,則學習的動力越大,學習的效果就越好。學生對計算機早已有著濃厚的興趣與神秘感,渴望更深層次的了解它,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幻想自己有一天能隨心所欲地操作計算機,在計算機上作動畫,上網聊天等等。信息技術課正好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今他們已夢想成真,終于能夠直接動手操作計算機了,較多的實踐機會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動手操作空間,這大大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好動心理。但是,如果課堂采用“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是"學"跟著"教"走,只要"我說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術是一門科學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如果仍按以前的做法,學生很容易在新鮮感和興趣感過去之后產生枯燥的消極想法。所以在教學中,對于較容易掌握的內容,我采用"先學后教"的方法。學生們邊學邊練,很快就攻克了本節的難點。用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創設和諧氛圍,保持學習情趣
信息技術教學的實踐讓我懂得,堅持鼓勵和誘導相結合,排除學生學習中各種心理障礙,克服學生的畏難情緒,創設和諧的學習氛圍,是保持他們學習情趣的有效手段。
每班學生都在四、五十人左右,絕大部分同學上機操作時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作為教師根本忙不過來,有時不免會挫傷沒有被輔導同學的積極性,于是,在分組的基礎上,我讓幾位先掌握的同學學當“小老師”,把他們分到各組去,這樣即可以減輕教師逐個輔導學生的壓力,也使“小老師”們得到鍛煉,使他們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時還克服了部分學生因怕問老師問題而舉步不前的現象,從而使所有的學生各得其所。在這種分組情況下,教師并沒有失去作用,我們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輔導個別的計算機“特困生”,使他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計算機操作水平。同時,在同學互相輔導學習中增進了感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創造出合作學習的和諧氛圍。
三、嘗試以“任務驅動”的方法組織教學。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建構主義教學設計原則強調:學生的學習活動必須與大的任務或問題相結合。以探索問題來引動和維持學習者學習興趣和動機。創建真實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帶著真
實的任務學習。學生必須擁有學習的主動權,教師不斷地挑戰和激勵學生前進。
“任務驅動”教學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極富創造性、具有明顯的時代的發展性特點的課程!叭蝿镇寗印苯虒W法符合計算機系統的層次性和實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層深入的學習途徑,便于學生循序漸進地學習信息技術的知識和技能。
另外,經常利用學科中豐富的內容,為學生展示一些新知懸念,讓學生課課從電腦上有新發現、有新收獲,讓學生感受到電腦中所蘊含的知識、技巧真多,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探索欲,保持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新鮮感和興趣感。
總之,要上好小學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只要我們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處處留心,時時注意,必須使用易于學生接受的語言和教學方法,讓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變得有趣、生動,使我們的學生能在輕松的氛圍中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他們駕馭計算機的能力,為他們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9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信息時代的到來,電腦越來越多地被運用于人們的學習、工作與生活中,信息技術教學也隨之成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內容。
信息技術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小學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讓學生初步學會計算機的使用,掌握一些應用軟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我是一名新教師,那么如何在一周短短的兩節課中,讓各個學生充分地有效地掌握本周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是我在教學中一直探索的方向。下面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我的幾點教學反思。
一、從興趣著手,引導學生自發學習
大多數學生接觸電腦,是從游戲開始。在很多老師的眼里,固定思維地認定打游戲是不好的行為,其實也未然。學生愛玩是本性,一味地去扼殺,只能適得其反,應該利用其興趣適當地引導學習。就比如在用《金山打字》練打字時,打字是比較枯燥的,學生往往會亂打或者偷偷地玩打字游戲,那我就利用他們愛玩、好勝的心理,這樣可以促使他們自覺得認真努力地按照指法去練打字。
二、利用直觀教學,加深知識與技能的掌握
在教學中有一些專門的術語和一些理論性很強的概念,這些都是些枯燥乏味的東西,老師在上面講的很吃力,學生聽得還是云里霧里得摸不清頭腦。
我就利用幻燈采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加深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操作來驗證所學的知識,熟練的`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技能,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加強輔導,在通過屏幕監視器或巡視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并盡快解決問題。
當然作為一名新的我來說,由于教學經驗的缺乏,教學中必然存在不足之處。往往會顧此失彼,教學實際與想象產生偏差,同年級各個班的學生實際情況又各不同,每個班的學生學習能力又參差不齊,教學時很難針對各個班進行各個設計,從而造成教學的偏差。使我認識到了在教學中及時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今后的備課環節,我將多多注意分層次教學有關的研究探索,改進其他不足,把課堂教學做的更好。并繼續注重教學前、中、后的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0
20xx年4月19日上午第四節課,我給五年級一班的學生上了一節信息技術的公開課,課題名稱是《夸夸我家鄉—制作電子相冊》,這一課主要講述了怎么樣在制作電子相冊之前進行流程規劃、使用ACDSee軟件的圖片編輯功能制作電子相冊的封面和封底和使用ACDSee軟件的幻燈片功能制作電子相冊的這樣一些主要內容。我主要采用的教學方法是情趣激趣法、教學演示法、任務驅動法。對于課上效果我做了如下反思:
制作電子相冊軟件ACDSee軟件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這一部分涉及到實際應用,應該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但要想在短時間內熟練掌握軟件的使用及作品的制作技巧,也是具有一定難度的。要想完成活動目標,不僅需要教師詳細介紹軟件的特點,還要注意學生的`理解情況。
令人可喜的是,無論是照片的添加、文字說明的添加、轉場特效的設置,還是視頻文件的生成等知識點,在學生作品中都得到了一一的落實和體現。需要強調的是,類似于此類作品,在學生的實際學習活動中,并不是少數,它帶有一定的普遍性。這說明,我們在教學活動中,只要做到教學思想縝密、教學設計巧妙、教學準備充分、教學方法得當,就一定能夠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但是,在第一階段學生動手操作制作電子相冊的封面和封底的時候,大多數學生都會根據教師的演示操作來完成自己的作品,但還有一小部分學生沒能夠完成,原因之一是因為微機室電腦配置低的緣故,教師端控制時沒能夠全部控制所有的學生電腦,故而教師在演示操作時,有一部分學生根本就沒看到教師的演示操作;原因之二是大部分動手能力強的學生主要是男生,有些女生反應就不快,動手能力就更差。
第二階段學生動手操作時,我先采用自學為主的方法來開發學生的自學能動性,但是這一效果還行,但許多學生都沒時間做完,原因還是動手慢,讀書不精準,當然我自身的責任也是最大的,首先我在講述完具體操作細節的時候,由于時間關系,所以我直接刪減了讓學生再次修改完善自己作品的環節,故而學生上完這節課之后感覺上我是講的很完整,很詳細,但是卻忽略了學生本身的主觀能動性,對于這一點我在以后的微機課上我定會注意,盡量讓自己講的時間短一點,讓學生動手的時間多點。
在教學問題反饋中,沒能讓同學們在自己動手操作時發現的問題擴大化讓全班同學都來討論問題的解決方法,從而沒能發掘大家在動手的過程中自己主動解決問題能力。但是在學生作品自評環節上,教師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學生角度來看待自己的作品。
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會積極反思自己的教學方法,積極從中尋找到更好更適合我們這學生的教學手段來適應時代教學的腳步。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
作為信息技術學科老師,我更多的是思考網絡在這樣的課上的作用是什么?不用網頁,這節課能上嗎?答案是:完全可以。PPT就基本可以完成這樣的課堂。而為什么現在都用網頁而不用PPT,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網頁可以交到孩子們的手上,網頁可以呈現更多的東西給孩子。那么我們有沒有更好地去利用網絡呢?
我感覺應該是這樣的一個情境:網絡,不僅僅給了孩子一個環境、資源,更多的應該通過網頁,交給孩子工具、引導。通過網頁,老師可以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引導;通過網頁,老師可以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思考支持;通過網頁,老師可以給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學習工具;通過網頁,老師可以給孩子思考的空間;通過網頁,老師可以給不同的孩子發言的平臺。這些東西,并不是其他東西可以代替的,只有網絡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得到他們需要的東西。而不僅僅是看看老師提供的資源,看看老師安排好的素材。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2
本課是在學習了鼠標操作,還沒有學習鍵盤操作學習之前的一節課,教材在本課中選擇了學生感興趣的更換桌面背景作為活動主題,一方面為了使學生的學習熱情持續高漲,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更換桌面背景所涉及的“顯示屬性”對話框是一個選項豐富的典型對話框,使得學生在愉悅的活動中學會“對話框”的復雜操作。
根據課標的要求,以及對學情的分析,在本課的設計上把重點放在了如何設置桌面背景上,而難點則是通過“瀏覽”查找圖片的方法。而對于“對話框”界面的基本要素的認識上,做到用什么學什么做什么,初步了解即可。
在設計上,第一、導入部分讓學生通過讀課題自己去獲取信息,明白本節課的任務,培養學生采集信息的能力,增強信息意識。然后再出示桌面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在新授課的過程中,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初步學會設置背景。首先我提出問題,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第一個目標,使學生接下來的自主學習是有的放矢的,并不是放羊。讓學生從書中找出答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會從書中獲取知識。然后請一到兩個學生講他們的操作方法,并把操作過程演示給其它同學看。對于掌握得好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成果被得得肯定,同時加深了他們自己的學習印象;在他們總結、操作的同時,又幫助了一部分掌握得不是很到位的學生,使他們在同學的演示下,也能很快的掌握這個方法。之后,教師通過學生的演示又提出問題,問“在哪兒完成了桌面設置的?”引出了對顯示屬性對話框的了解。最后,出示光盤中小博士的.設置演示課件,進一步加深了學生的學習印象。安排學習練習,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設置桌面背景的基本方法。第二部分,如何通過“瀏覽”方式選擇背景。這一部分應該是對前面知識的一個提升,同時這也是一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一個環節。首先教師機上出示一幅卡通機器貓的圖片作為桌面背景,讓學生說說WINDOWS中有沒有這張圖片,自然過渡到也可以把存儲在電腦里的精美圖片作為桌面背景。怎么做呢?也是看書中小博士的話,引出“瀏覽”按鈕,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使用方法,并為大家演示做法。教師再提出新的問題,就是“平鋪”“居中”“拉伸”三種位置各是什么樣的效果,讓學生自己動手嘗試并總結。第三部分,是學生的練習部分。這里提出了三種不同的操作要求,對于大部分學生,要求完成的任務是從圖片文件夾中選出喜歡的圖作為桌面背景。對于操作較快的學生,提出了一個較高的要求,完成三種位置的設置,并能總結出來。對于掌握較好的學生,提出了怎和樣把背景去掉,這兒其實又回到了教材中,讓學生自主學習,也可以從書中找出答案。這里體現了分層設計的教學思想。我們在上課時常常遇到這樣的問題,對于好的學生,一下子全操作好了,沒事做了;而這時那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在那兒“研究”著。為了不讓這部分好學生浪費時間。我給他們設計難度更高一點的學習目標,不但使他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他的學習興趣會更高。
第三是鞏固練習環節,一、把學校的照片作為桌面。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景點作為桌面背景,培養學生愛校的情感。二、選擇設計了兩幅把本班學生近期合唱和坐場時學生自己的照片做成的GIF的動畫圖片,讓學生動手試試,看桌面背景會不會動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上這個環節,學習興趣濃厚,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因為有自己的照片使學習變得很主動。
第四讓學生完成本課評價表。
第五進行課堂小結,并對學生使用電腦的道德方面進行滲透,讓他們知道應該做一個文明的學習者。
整節課在設計上流程清晰,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在設計時注意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和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詳細講解操作步驟,便于學生掌握各項基本操作。在圖片的選擇上能從學生興趣出發,選擇一些學生喜歡的圖做為素材,使學生樂于學,主動去做。在學情上,也考慮到了分層教學;注重了教材和光盤的使用,培養學生學會運用書和光盤去學習的技能。在課堂中講授練習時,能做到收放自如。在本課中我也注意到了以往對學生的口頭評價方面的不足,雖然做的還遠遠不夠,但我還會在這方面繼續努力改進的。
不足之處:
1、在初步設置背景這個環節中,板書應放在學生練習后總結時板書。
2、在完成評價表的時候,學生自己為自己打了五星,我卻草草而過,學生并不明白幾顆星是怎么得的,教師應該接著問為什么能得星,學到了什么?這樣更能體現出評價的效果。
3、在通過“瀏覽”方式選擇背景這一環節上,點擊我的電腦E盤后選擇圖片時,最好能告訴學生使用“縮略圖”的查看方式,讓學生可以在選圖時一目了然。這兒雖然不是本節課的內容,但在學習中,可以遵循“用什么學什么做什么”的原則。
4、課堂上,可能個別學生還是沒有關注到,有不注意聽講的現象。在以后的課中應注意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3
這節課能否上好,我覺得學生的基礎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技術課不同于其它學科,如果學生操作基礎扎實,而且比較熟練的話,那對教學是非常有利的。教師不但可以流暢地按教學預設進行教學,而且可以把主要精力花在幾個重點環節上。相反,學生基礎不牽固,不但新授內容無法實施,更會打亂原有的教學預設,使課堂教學成為舊知識的補習課。
2、對教材和教學方法要學會靈活處理。一堂好的課不能按部就班地照書本進行。必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修正和處理。內容太多的要進行必要刪除;太少的進行必要的充實;要求太高的要適當放低。對于這節課,我覺得對教材的處理還是恰當的,既把握了重點和難點,也照顧了學生實際操作水平。
3、學會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信息技術課來說,主題往往是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一個載體,教師盡量要通過有一定人文意義的、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貼近的主題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如果做到了這點,對課堂教學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盡可能給學生找到適合低年級兒童心理特點的童話短文,短文擬人化,通俗易懂,學生更易于接近,明白從中的道理,達到教育的目的。如《小熊過橋》和《小山羊》通過這些短文講述了善待朋友,廣交朋友,尊敬長輩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從小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的良好意識,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也只有發揮本學科的優勢,才能揚長避短!在本課中,導入主題用的《小山羊》的演示文稿播放,比較兩張幻燈片的文字有所不同嗎?課件圖文并茂,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從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今天的學習任務是《讓文字變漂亮》的知識,效果很好。這使我深深感受到備課不僅要備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且要深入地鉆研本課內容,一定抓住這課的重點知識導入新課內容,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和研究探索。達到師生互動交流,課堂和諧。在布置練習完成后要展示作品,生生互動給予評價,這樣才能牢固地學會了知識。也為學生交流提供了平臺,豐富的教學素材,看到優秀作品的展示,形成相互學習,取長補短,突出了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發揮,營造了必要的情境,更加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5、本課不足之處,練習對學生定位太高,有的沒有輸入完小短文,就沒法進行文字修飾。因此,我又在上同一節課時設置練習是針對短文,讓學生對文字修改,學生表現很好,積極動手操作,個人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完成了這課的教學任務。而且,學習勁頭十足,真正的.掌握了文字修飾的操作,作品是百花齊放,新穎,充滿著大家的智慧和創造力,具備著的良好信息素養和潛力。呈現了一個鮮活的課堂氛圍,意猶未盡。師生表現的是極佳的狀態。
6、通過對知識和技能的逐層推進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并且在完成相應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提高認知、熟練操作。學生有差異性,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使不同學生的能力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和發展。在教學中要善待每個學生,尊重學生人格,關愛學生的發展,也體現出教師良好的師德風范,是推動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這門學科上都有進步,掌握信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實際應用的能力。從而提高了學生的信息素養,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4
信息技術五年級第四課——“設置紙張”。
本課是本冊教材Word軟件知識技能學習的最后一課:第一、二單元學生掌握了初步認識Word,新建保存文檔,在Word中進行中英文輸入,編輯修改文檔,字符、段落格式設置、插入圖片、藝術字、頁面設置等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繼續學習美化文章以及為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班牌、賀卡、電子報刊等綜合任務的設計創作建立的基礎。本節課的'內容是文章修飾中應用最廣泛和最頻繁的知識要點,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邊框和底紋對話框包含3個選項卡:邊框、頁面邊框、底紋。邊框是針對對象進行設置,它可以對文字、段落、圖片、藝術字、表格等進行設置,對于四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word軟件,對于對象的概念知識積淀還不夠豐滿,所以對于邊框的處理,就放在五年級word提高中學習,留給學生成長的空間和時間。所以本課學習頁面邊框和底紋選項卡的內容。
Word軟件是本學期學生第一次學習,在教學中教學內容的使用我始終貫穿的是輸入、創作學生自己的電子板報,在第一二單元的學習中學生根據重陽節主題,自己搜索資料,并復制粘貼到計算機上變成了電子板報,并伴隨技能的學習進行了字符、段落的修飾,插入了圖片和藝術字進行美化。上傳到了班級的博客上進行了展示交流,學生應用的技能不斷的提高,看到了自己的成果在英特網上展示出來,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激發了學生濃厚的興趣。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5
三年級——《調整圖形》和《組合圖形》
本課是在上一課復制粘貼的基礎之上繼續對盆花進行完善,所以開頭先將一個畫好的盆花給學生看,這里是利用光盤里現成的東西,只不過那個畫的人不是完全照書上的畫的,他畫的只有四個花瓣,所以我便用另一個例子進行演示,今天講的東西不多,注意讓學生自己練,在那盆花中,我復制粘貼了三到四朵花,在粘貼完花后,既將位置移到位,又將大小弄合適了,再將方向調整一下,這樣就完成了全部的.過程,在后兩個班,事先將原本擠在邊上的花通過剪切與粘貼的手法移到中間,并且放大了些。另外,在做顏色的時候,用了取色的工具,因為下面也用了幾次,所以作了介紹,在讓學生進行了練習之后,再談組合圖形,也沒有說太復雜,而是讓學生知道,如何將另一幅圖中的物體移到這幅圖上來,只是過來后注意背景的問題,在本課,我先用畫圖程序打開光盤中的快樂家園的圖,然后將圖中的花盆用Delete去掉了,并且用取色的方法將背景補好了,然后再將另一幅圖中的花盆復制過來,最后也讓學生把這個練習了一下。
四年級——《插入影片和聲音》和《插入超鏈接》
由于電腦中沒有合適的影片,所以主要內容放在聲音上面,本課是從兩個方面來談的,一是普通的插入聲音,另一則是插入背景音樂,并對二者進行了比較,接下來又把超鏈接談了一下,談到這一方面,先打開一個網頁頁面,讓學生看看那里的超鏈接,重點提醒他們看鼠標的變化,看完后然后再了解幻燈片中如何設置趣超鏈接,我在這里用的是右擊,因為在這種界面中,找到插入超鏈接不是件太容易的事情,除用西游記的文字鏈接網上的小說名,還用圖片、動作按鈕做了其他鏈接,讓學生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
五年級——《帶參數的過程》
感覺上這一課有數學中函數的味道,在上課之始,先同學生回顧上節課所談的編輯過程,通過edit命令讓學生觀看編輯的過程,接下來讓學生思考,如果不斷畫改變形狀的圖形,那應該怎么辦呢,所以我認為本課是為了方便編輯過程而來,接著在黑板上寫了相關過程,這里可以讓學生將前面的定義過程與這里帶參數的過程進行比較,然后在電腦上演示,按書上的要求繪制了簡單的圖形,接下來談第二步,就是對帶參數的過程進行修改,如將四邊形改成了八邊形,這一修改我以前曾經設想過,只是沒有去做,這里以參數的形式進行了修改,然后又畫了一些圖形,但書后的圖沒畫出來。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23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0-16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4-27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1-23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反思01-02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05-31
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反思11-21
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集錦12-13
最新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反思12-13
小學信息技術優秀教學反思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