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14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1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材第20頁的例5題,這是一道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題目,和以往解決問題不同的是這道例題中出現了“我們隊踢進了4個球”的多余條件,這多余條件很容易干擾學生解題,是一個教學難點也是教學重點。
教學例5時,我按照以往教學“解決問題”的方法,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情境圖,說說你知道什么數學信息,需要解決什么問題?學生都能積極發言,說出了有用的數學信息和問題,并且能很快匯報出問題答案。可就在這一過程中,好像沒有幾個同學意識到這一題中“我們隊踢進了4個球”是多余條件,更沒有誰主動提出疑問,出乎了我之前的課堂預設,所以我只好再次引導學生對題中三個條件再行分析,讓學生初步學會判斷哪些條件是有用的,哪些是多余的、無用的。在這樣被動探索交流后,大部分同學理解了,但感覺還有一部分同學似懂非懂。課堂上,鞏固練習還不錯,可課后練習情況就不太樂觀,有很多同學沒有分析題中的有用條件與多余條件,導致運用條件思路不清,解題錯誤。
深刻反思整個教學過程,覺得本課導入新課太快,沒有突出本課解決問題的特殊性——含有多余條件,所以學生對多余條件認識不深刻。如果開始能創設一個“選一選”的故事情境,比如:小熊媽媽為小熊準備了早餐,小熊起床看到桌上有一大盒酸奶,一支吸管和一把扇子,小熊想喝酸奶,它該如何選擇,你能上來幫助它選一選嗎?
這樣的生活情境學生很熟悉,也一定會愿意積極參與,并能作出正確的選擇,然后讓學生說說“為什么不選擇扇子”,孩子們一定能解釋出小熊喝酸奶不需要扇子的道理,桌上的扇子是多余的,這時教師再強調“多余”,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多余”,為接下去的教學鋪平了道路。
其次,讓學生討論的時間較少,學生沒有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所以對這類問題理解不透徹,只能”現學現用”,不能“活學活用”,一旦離開教師的引導就不知所措。所以,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非常重要,只有學生好學,才能學得更好。
再次,學生還沒有掌握取舍條件的方法,為了能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我打算在引導學生分析條件方面再下功夫,讓找出解題所要的條件,要求學生將題目中的多余條件用虛線框圈起來,加強了孩子對多余條件的判斷能力,培養了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總之,解決問題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難點和重點,我們要將每節課設計的生動有趣,才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們漸漸愛上數學課,愛上解決問題。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2
今天上認識1-5,總體感覺比上一節課要好很多,不管是5班還是4班,也不管是從課堂氣氛還是紀律方面,小朋友們都很積極,舉手發言,坐姿都有很大進步。有些小朋友從頭到尾都很積極,有些小朋友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會兒。像龔文軒、朱可萱、薛睿崟、施博文、趙展唯、侯雨辰、秦諾萱、薛哲涵、靳宇臻等,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會兒。5班的許睿聰,4班的郭林軒都能在課堂上安安靜靜地坐一會兒?磥肀頁P的效果還是很贊的,只是不知道能持續多久。
認識1-5也是從看圖數物品開始的,兩個班的小朋友在老師地提醒下,能夠按順序數,雖然還數不全,但是能夠做到有序就很好了。慢慢培養。
5班忘記揭示課題了,兩個班都只教到寫數字1,很失敗。主要時間都花在用數字表示物體,5班的小朋友思路很開闊,從想象中的'物體到現實生活中的物體都有涉及;而4班的小朋友思路狹隘,只想到“看不見的物體”,看不到教室里身邊的物體,只有一個小朋友說國旗上的5顆星星(此處我應該大力表揚。。。。在用手指表示數的時候花的時間也很長,小朋友會的就不需要表示了,像5就應該著力講解。此處花費的時間要少。做練習的時候也是,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但是學生會的少講甚至是不講。
練習方面是完全沒有涉及,下次應該挑一些有價值的題目讓學生練一練。題目是一定要做的。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3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結合具體情景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地口算;經歷探索2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的過程,通過算法多樣化,初步學會有個性的學習,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在老師的指導下,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解決問題的喜悅,喜歡數學。
為了順利地突破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完成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中中我主要關注了以下幾點:
1、抓住知識“生長點”,巧設復習過關題,激發學習興趣,樹立學習信心。
本節課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繼續學習用“湊十法”來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所以上課伊始我首先以“游戲”和“搶答”的形式設計了三類練習題,對剛學過的“9加幾”進行了回顧復習,通過復習為下面學習新知做好了知識鋪墊,同時也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幫助學生樹立起了學習的信心,保證了學生能以最佳的學習狀態投入到后面的學習中。
2、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營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新授過程中,我設計從學生熟悉的校園運動會入手,利用教材中學生領取飲料的.場景,通過這樣的設計安排,讓學生感受到了數學就在身邊,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找出了兩個主要問題(兩組一共要多少瓶果汁;兩組一共要多少瓶水);接下來我引導學生先尋找第一個問題的解決方法,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學習,學生很輕松地列出了算式。但在探索用多種方法計算得數時,學生只探索出了一種計算方法“湊十法”,給人的感覺學生的思維想象太狹窄,可能這與第一節課“9加幾”的教學時,強化了“湊十法”有關系。在順利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我把第二個問題完全放給了學生,讓學生自己獨立解決。教學由“扶”到“放”,師生平等參與,共同探討、交流,學生擁有了充分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和機會,從而取得了良好的學習效果。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始終以“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分層練習體現不夠,課堂評價方式過于單一,課堂語言還不夠生動簡練等。
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會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慢慢感知體會算法,讓學生在具體情景中自我感悟,讓他們經過自己的切身體會發自內心的選擇出對于他們來說最簡便的方法,也就是讓學生學會怎么學習、怎么思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習活動中充分地發揮出自己的個性和潛能,在體驗中獲取到知識,在成功中找回自信,更深刻地品味到學習的樂趣!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4
活動目標
一、引導幼兒通過實物操作。學習3的分解組成,了解互換規律。
二、培養幼兒的理解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理解相鄰數的關系。
活動準備
每個幼兒1個小盒子、2個小口袋、3個蘋果圖。
活動過程
(一)3的分解。
1、以講故事的形式引題。
教師: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都成熟了,果園里的叔叔給我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蘋果,不過果園里的叔叔說要答對題目才可以“吃”。大家現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幾個蘋果?
。ㄗ層變哼厰颠吇卮穑
2、教師:我們的爸爸媽媽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讓我們把它放到2個口袋里帶回家讓他們嘗一嘗好嗎?幼兒回答。
教師:現在讓我們看看每個口袋里能分幾個?(讓幼兒自己動手)
3、引導幼兒說出自己是怎樣分蘋果的。并引導幼兒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學習3的減法。
1、教師請一位小朋友讓他說說把果園叔叔給我們的3個蘋果。其中一袋給爸爸,那媽媽的那一袋應該是幾個?(讓幼兒動手操作、數一數、說一說)2、引導幼兒根據分解式,學習3的減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三)學習3的加法。
1、教師:爸爸媽媽是愛我們的,爸爸的蘋果和媽媽的'蘋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寶寶們你們摸一摸現在的盒子里有幾個蘋果?(讓幼兒動手操作、數一數、說一說)2、學習3的組成,讓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組成。1+2=3,2+1=33、引導幼兒根據教師的故事進行操作。
(四)鞏固練習
。ɡ蠋熀托∨笥鸦樱﹥焊瑁3的分解組成小朋友問問你,3可以分成幾和幾?
老師,我告訴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來是3。
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來就是3。
教學反思這節課我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規律,在輕松的游戲中,幫助幼兒通過充分的實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數及符號的意義,真正地掌握數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動中我選用了小盒子、蘋果圖和小口袋都是幼兒平常熟悉、喜歡玩的物品,既能讓幼兒在活動中鍛煉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又能把數學中數物的匹配練習融入其中,使數學活動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戲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愿望和操作樂趣。
在活動中我是介紹者和參與者,是幼兒的游戲伙伴。當幼兒活動中出現困難時,我有點急,反復的告訴幼兒。這時幼兒就顯得沒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應適時的加以引導、鼓勵,傾聽幼兒的討論與表述。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5
《組織比賽》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統計部分內容,通過本課的教學,學生體驗到數據的收集及整理過程,認識簡單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和回答一些簡單的的問題,并能夠根據已有的統計結果對可能性進行猜測,形成了初步解決問題的能力?v觀整節課的教學,自我感覺做得較好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 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為生活服務。
問題情境的創設來源于學生生活,做到了真實、有趣、有價值,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注意觀察學生課上課后的一些行為習慣,常與學生交心,了解他們的所愛,巧的是剛好又遇到我校將在“六一”舉行的運動會,學生十分的熱愛體育運動,而且喜歡比賽。于是在問題情境的創設時,我就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活動情景,把數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生活數學”。這些體育比賽的引入,真實有趣,從生活實際接近學生,使學生在開課階段情緒就處于活躍的狀態!敖M織一場什么比賽好呢?”這一問題情境的創設更是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探索的熱情,使他們能夠主動地參與學習,從而體會到統計的必要性,統計與生活密不可分。
2、 評價機制的巧妙設計,將教師評價與學生評價有機融合。
在課堂教學中,我把全班分為8組。課前,我就在小黑板上以統計圖的.形式畫好一個統計圖,在上課過程中,根據各小組的參與情況在統計圖上貼笑臉。這一設計,一是想給學生營造一個競爭、協作的氛圍;二是當本節課結束時作為評價各小組的一個依據,并又暗含著一個生活中的統計,使學生感受到統計這一知識無處不在,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這一評價機制的設計,取得的效果是顯著的,整節課學生都在這一機制的調動下,保持著飽滿的情緒、高漲的熱情。
3、 力求做到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努力體現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做到教師是課堂情境的創設者、知識的引導者和活動的組織者,而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力求通過學生自己的參與、體驗,主動獲取知識。
當然,本節課的教學還存在一些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引導不到位,提問問題不夠明確,有待在今后的教學中進一步提高。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6
整十數的加、減法是進一步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屬于計算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為了將其教學目的落到實處,教學本節課時要力爭做到了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 “計算”常與“枯燥”、“機械重復”相連,這是由傳統數學教學上的缺陷造成的。計算的知識是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本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既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養學生遇到問題能夠從數量上進行觀察和思考的興趣與習慣,促使學生形成初步的計算意識。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課程標準認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這一過程中,應該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在動腦觀察中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伴進行交流。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組織好練習,進一步培養計算能力。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要達到這個目標,除了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還需要組織好練習。因此,本課的練習設計要注意這樣幾點:a.講究練習的形式;b.多進行口頭練習;c.突出難點,講究實效。 總之,我感覺這節課是一節比較成功的課。教師輕松,學生愉快,獲得了積極的情感體驗。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7
《8和9的認識》包括兩個內容,一是認識8和9;二是學會書寫8和9。雖然在設計環節比較細,但也顯示出教學步子比較小,內容上沒有體現出一定的深度。這可能和當時構思這節課的時間比較早有關系,根據當時的學生在課堂上回答能力、動手操作等方方面面的.實際水平,我覺得在40分鐘內是難以完成教學任務的。因此想法就是把這一內容上實、上細,免得因為內容太多而走過場。不過因為自己的惰性,也沒有及時去了解學生現在的實際水平,就只是在小范圍作了調整。所以到那天上午上出來的課,自己也感覺內容有點單薄,因為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及能力是天天變化的,我應該及時作出調整。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8
一年數學的教學內容是加法的意義及“5”以內的加法,這些內容,因為學生原來已經接觸得比較多,因此,教學之初,學生好像都已是輕車熟路,十分輕松,老師也感到沒啥可學的了,但進一步探究下去,學生對于加法的內在意義十分模糊,從字義上給他講解,都越弄越糊涂。
我感到,對于初涉數的認識的一年級學生來說,課堂上采取的教學原則,應該克服老師少“說教”,而大部時間應該設計一些針對性的活動,教師多做示范,結合學生能夠接受的說明,讓學生自己動手實驗,操作過程中有動手、動腦、動口的機會,先有了感性的認識,再經過老師簡要的通俗易懂的點撥,抓住要害的關鍵,設計恰當的活動,用上妥帖的精練的語言,這就要求老師在備課時,要比以往花費更大的.力氣與機智。
而更重要的是要讓他們通過這些簡單的認識能夠自覺地進一步去探索,更深一層的認識和規律,用初步的認識去發揮最深層次的思維,只有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適應知識的不斷更新,適應終生學習的需要,適應創造性的個性發展。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9
“左右”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教科書第二冊1—3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過程與方法:經歷識認左右位置關系的過程。通過活動,使學生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語言表達,初步體驗“左右”的相對性。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活動中感受左、右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準具:語數教科書、鉛筆盒及練習題掛圖。
“前后”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冀教版數學教科書第二冊4、5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操作、討論理解前后位置的相對性,能從具體的情境中正確確定“前后”。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表演說一說等活動,感知前后的位置關系,初步體會前后的相對性。培養探索意識和協作精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探索知識的積極性,滲透“事物之間的相對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具準具:“龜兔賽跑”教學掛圖或課件。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10
上學期期中考試已經結束,從卷面的內容上看,本次試題主要考察學生的基礎掌握得是不牢固,同時也考察學生的應變能力如何,為了今后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做到有的放矢,特做試卷分析如下:
第一題,直接寫得數。
平時讓孩子天天練口算,因此孩子基本上沒有出錯的,個別孩子出錯。
第二題,填一填
第一小題出錯最多,要求畫5個圓,分成不同的兩堆。
部分孩子不懂要求,不知該干什么,出錯;也有部分孩子分成2和3,又分成3和2,導致出錯。究其原因是平時沒做過這種題型,因此出錯。
第二小題比較圖形
孩子把()比()多,里面填了數字,沒有填寫圖形,今后這類題還要多練。
第三大題選一選
第1小題,要求把不同類的圈出來,有孩子只圈了茄子,漏掉了胡蘿卜,這與孩子的生活經驗有關,對蔬菜和水果分得不是很清楚。今后還要多練練。
第2題在最重的`動物后面畫對勾,在最輕的物體后面畫圓圈。個別同學不會比較,出錯。
第四大題,看圖寫算式
第4題部分孩子觀察不仔細,劃去2個圓,當成了3個,出錯了。
第5題部分孩子不明白題意,籠子里原來有5只小鳥,飛走了5只,又飛來了2只,有些孩子不懂題意,列式錯誤。
第五大題:解決問題
解決問題存在問題最多,一班錯了80題,二班錯了67題,這一個大題一班平均失分8.8分,二班平均失分7.3分,分析原因是:
本次解決問題出現的形式是圖畫信息和文字信息相結合,要求孩子聽講仔細、觀察仔細,還要會動腦思考,這對剛入學兩個月的孩子來說有點難度,孩子的思維能力還有欠缺,因此今后要注重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
今后采取的措施:
1、重視學生平時上課聽講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會聽、會看、會說、會記,力求使學生的馬虎降到最低。
2、加強學生口算的訓練,加強學生的口算教學和計算能力的教學,計算盡量要做到仔細,不錯數,平日要加強訓練,力求使計算題失分達到最低。
。、在平時的訓練中,重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遇到能力題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11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小括號》教學反思小括號以前是二年級下冊的知識,現在新教材改編在一年級下冊,在學習了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以及能解決簡單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實際問題的基礎上編排的。學生完全有能力掌握,且笑苦熬好的出現可以增加試題的變化,提高學生練習的.興趣。教材編排是用連續減去兩次星星,我覺得可能用在購物的場景會比較好。貼近生活實際,且也學了人民幣的簡單計算。我是這樣設計的,小明媽媽做飯時發現沒醬油了,給小明10元錢,買一瓶5元的醬油,剩下的錢可以給小明3元買冰激凌,最后剩下的錢是多少元?學生很興奮地去買東西,算錢。
大部分學生列出的算式是10-5-3=2(元),我就引導,去商店買東西一般是怎么付錢的呢?冰激凌和醬油是在同一個店里面買的。售貨員是怎樣找錢的呢?很快就有學生說,哦,要先算一共要花多少錢,售貨員才好找錢給我們。于是大家都說一共是要8元呢,這個8元是怎么來的呢?題目沒有直接給出,是用3+5合起來的。那能不能用一個算是表示呢?于是就有矛盾10-5+3,這樣列式是先算什么?而題目是要先算3+5,怎么辦好?順勢就引出小括號,從而學生明白小括號是用來改變運算順序的。
由于是第一次接觸小括號,所以我又適當增加了買其他東西的場景,練習的時候就用書本上的剪星星,以及生活中常見的吃東西場景。在練習的時候,強調為什么要用小括號,要先算什么,加以鞏固。這當中學生也知道了小括號和我們前面學習的+,-一樣,有著自己的作用和意義。最后我還把括號比作老奶奶,過馬路的時候讓老奶奶先走,學生就能更加形象地記憶住了有括號先算括號里的。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12
《10的分與合》教學反思
——賴自倫
本節課是分與合單元最后一個新授課,由于前面學生已經學習了2~5、6、7的分與合、8、9的分與合,再學習類似內容,學生可能會沒覺得新鮮感,但是這一節課又顯得十分重要,因為10的分與合是用“湊十法”教學進位加法和用“湊十法”教學退位減法的基礎。所以,基于以上兩個沖突,我在教學時,組織學生多樣化的學習,讓學生在多樣化的學習活動中感受學習數學的快樂,學好本節課。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教學方法上我主要采用情境教學和引探教學法。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這一環節我創設了猴媽媽帶猴寶寶到果園里收果,請學生幫忙分9只猴寶寶的生活情境,把學生從嚴肅的課堂氣氛中帶入到實際生活中,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為學習10的分與合教學作了很好的'鋪墊。
二、 主動探索、學習新知。
這一環節我先讓學生數每串智慧珠有幾個,并同時板書“10的分與合”。接著我讓學生觀察,比一比,第一串和其它四串有什么不同?記得有這樣的一句話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 ,所以我有目的、有意識地安排了讓學生分一分、涂一涂、說一說等實際操作,啟發學生學會用手操作、用眼觀察、用腦思考、動口歸納的學習方法。接著讓學生說看到了10的這五種分法,還能想到什么?我根據學生說
出的不同分法,板書10的另外五種分法, 接著引導學生觀察第一種方法從大到小的順序;第二種方法從小到大的順序。
這一層次我注重讓學生自主探究,主動遞構建知識結構,注意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積累感性認識,并經過大腦的加工思考,達到理性的認識。學生不僅有序地分,自己總結出了對10的分與合的有序表述和有序記憶的方法,而且獲得了數學活動的經驗。
三、智慧闖關游戲活動,應用拓展。
在練習鞏固的“想想做做”中的習題,我以智慧闖關游戲活動, 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他們注意的穩定性和持久性較差,所以這一環節我利用課件設計了五關闖關游戲,再次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學唱兒歌誰最棒,猜一猜、摘果游戲、芝麻開門、開火車。讓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有效鞏固了10的分與合,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為一體,使學生在知識和情感反面達到雙重升華。
在課堂作業中,我發現:學生基本上會做有關10的分與合的練習,(只有兩個學生由于智力問題沒能掌握),并能有次序的記住10的分與合。我認為本節課能突破教學重難點。
不足之處:學生的個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在上新課的環節怕維持不了紀律,沒能讓學生進行討論,今后要逐步改變,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學會在合作交流中學習。
今后打算:我將進一步加強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并加強學生的教學常規訓練。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13
這個學期我繼續擔任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大的挑戰。責任促使我無怨無悔地做好工作。這期間我灰心過,氣餒過,但更多的是鼓起勇氣向前進,一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了,很有必要反思一番。
最初打開一年級的數學教材,給我的印象是:它就象是一本卡通故事書,每一課學習內容、每一道練習題都可以用一個小故事來把它表達出來,并把知識融入到學生的生活當中,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相連。在實際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習慣,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生活,用數學的方法去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還有學生獨立性、互動性和創造性等方面的培養,怎樣才能使學生愿意學并學好數學呢?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小學生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表現出對數學學習的一種特殊情感,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就是所謂的"樂學之下無負擔"。下面,我談談自己在這一學期教學中的幾點體會。
一、我覺得做得較好的方面
1、摸清底細,熟知學生水平。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大部分都受到學前教育,所以說,他們對數學并不是一無所知,但數學學習的基礎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在上每一節數學課之前,我總是先了解一下學生的學習基礎,課堂上盡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2、有意識創設活躍的學習氛圍和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怎樣才能讓孩子在玩中獲得知識呢?我針對每課不同的學習內容,編排設計了很多不同的游戲、故事。不局限教材,靈活運用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例如:教學“位置”,我拋開教材中靜止的畫面,利用教室中活生生的資源,讓幾個學生上來排隊,全班同學來說誰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等,然后讓說中的小朋友跳一跳,看看和同學們說的是否一致。又如:在上“圖形的拼組”一課時,我讓孩子帶來了許多物體和圖形,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他們自主動手實踐,真正使學生在“玩”中獲得了知識。
3、要信任學生,一年級的學生一樣具有無限的創造潛能。只要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造潛能是無限的。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觀察、思考、解決問題。大家都知道本冊數學教材的練習題中,有很多題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這就需要我們抓住時機,鼓勵學生多動腦筋,勤思考。剛開始,當我問道:“誰還有不同的方法?”時,很多學生的表情都很茫然,所以這時,只要有學生能通過思考來回答問題,不管他答對與否,我都給與相應的鼓勵,表揚他是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上《人民幣的計算》這一課時,大多數學生在用20元錢買物品時,都列算式為:12+3+5,這時,有個小女孩卻膽怯怯的舉起了小手,她列的算式是:5+5+5+5。我故作驚訝地問:“你為什么要列成這樣呢?”她說:“我最喜歡小人書了,所以我想把20錢都用在買小人書上,所以買了4本下人書!蔽耶敃r特別高興,就借機說:“你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棒極了!”并獎給她一個“智慧果”。然后,我對其他孩子說:“其實通過這道題還能列出很多不同的算式,誰還能做一個愛動腦筋的孩子?”經過這一啟發,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起來,想出了多種不同的答案。從這以后,在每每拿出一道題,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去尋找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可見,只要我們能適時抓住機會,并加以正確引導,相信孩子們是有潛能可挖的。
4、創設學生熟悉的情境,在實際中解決數學問題。生動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加對數學的親近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我經常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在玩中輕松學習。例如:教《小小商店》時,我就模擬超市布置物品,然后讓一些學生當收銀員,一些學生當顧客,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氣氛相當好。通過此游戲,確實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同時又學會了人民幣計算知識,又培養了表達能力、實踐能力等,真可謂一舉三得。
5、以猜為動力,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的奧秘。眾所周知,每一個孩子都愛問為什么,每一個孩子都想探究一些秘密,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我多次采用"估一估,猜一猜"的形式,讓學生在好奇中思考,在思考中得到逐步提高。如在“多一些,少一些”時,我通過猜一猜的小游戲,讓學生理解什么是“多一些”,什么是“少一些”,怎樣算“多得多、少得少”等,同時也加深了對數的認識。
6、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許多孩子在入學以前就會做100以內的加減法,但是如果把它們拿到具體的生活實際中來就不是那么盡如人意了。數學如果不能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那就失去了它本身的意義。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孩子的生活實踐能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如:上完《認識時間》課以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張合理的一天作息時間表,請學生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不要浪費時間。
7、在比賽中增長信心,培養競爭意識。兒童的好勝心、自尊心強,愛表現自己,所以要經常創造機會讓學生充分表現,讓他們在心理上得到滿足,要不斷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增強勇氣,勝不驕,敗不餒。如在小組中可以進行“奪紅旗”比賽,在個人中可以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從而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二、不足與困惑
1、我雖然參加過了新課程培訓,看了較多的課改書籍,理論上明白該怎樣做,但在實施中往往還會變樣。
2、像好多課得準備很多的材料,但平時上課,自己由于身兼一年級班主任之職,所以有時會很忙,不可能一一去準備的。
3、一年級這個班學生基礎差異大是令我頭疼的問題。在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好生“吃不飽”,差生“撐不了”的局面。如何對不同程度的孩子因材施教呢?這又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三、幾點思考
1、自己的教育觀念需要不斷更新,教學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比如學生不懂的問題,有些學生站起來想解答,可是我們就是不讓,偏要自己點一個學生起來講;又如學生列出的式子是對的,但由于不合常規,而我一時沒想透就不予肯定等(當然這有時我也怕考試不這樣考),都暴露出自己的教學觀念還跟不上學生的發展需要,還有待進一步學習提高。
2、師生在課堂上不僅要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更應有情感方面的互動。一年級的新生由學前班(幼兒園)進入小學,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環境、全新的學習模式。他們既好奇又困惑,既憧憬又害怕。根據一年級新生的心理特點,我耐心的指導他們,真誠的鼓勵他們,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鼓勵他們說出自己對事物的認識,從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3、要轉變家長的觀念,但家長的想法跟不上時代(有溺愛孩子的成分)。有些家長認為現在的一年級教材難,孩子能學多少算多少,以后再長大點就會知道的。部分家長對學生的學習不過問,特別是學習困難的學生家長不跟教師配合共同幫組學生。如:幫助學生制作簡單的學具、批改家庭作業,老師顯得很無奈,這樣的局面怎么辦?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 篇14
《跳繩》是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加減法(二)第63頁——64頁的內容。本課是學生在學習了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基礎上來學習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數學教學要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以學生有所體驗的容易理解的現實問題為素材,讓學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體情境中理解數學家知識的含義,主動構筑自己的數學知識結構。
課前我設計一道兩位數減兩位數的不退位減法和一道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的豎式的練習,讓學生回顧兩位數減法的計算和豎式的基本方法,進一步提醒學生在列豎式計算的注意點,也是為這節課后面的學習做好輔墊。使學生能從舊知順利遷移到新知。所以在本節課的新知識兩位數減兩位數的退位減法用豎式計算時,大多數同學都能夠正確的用豎式計算。
我在展示完課本情境中的跳繩產生的數據后,讓學生找完數學信息并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時,有強調學生能提出完整的數學問題,這對學生的問題意識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教材第一次向學生明確提出了估算的要求,在本節課中,學生的估計意識較差,讓他們估計時很多學生直接就把得數算出來了,或者只會說出等于十幾或二十幾,讓他說是怎么想的,根本就說不來。這時教師沒有放任不管,而是將估算方法和策略教給了他們,讓學生明白了什么是估計,提高了學生估算意識。
但本課教學中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一是在復習時,時間用了比較多,影響了后面的教學進度;二是在讓學生討論算法時,沒有充分發揮好引導的作用,討論效果不理想,流于形式;三是學生匯報豎式的計算過程時,為了趕時間講解得不是很透徹,沒有突出本課的重點。四是我們的估算就是為了檢驗我們的計算結果是否正確,而本節課在計算完62-48的準確得數后沒有回到估算驗證計算的結果,這樣學生對估算的作用不了解,認為估算是可有可無的了。五是對本課的難點100-48這種連續退位的減法的豎式計算方法介紹的也不是很透徹,可能還有很多學生做不來。六是課堂語言不夠精練,評價激勵性的語言太少,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不高,整個課堂學習效率不高。
我在今后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到一些細節的東西,避免出現類似錯誤。要加強學習,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6-13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5-12
小學一年級數教學反思02-02
(優)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7-07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熱)07-06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07-05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精】06-23
【熱門】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6-17
【熱】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06-20
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熱門】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