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5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fā)現(xiàn)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小學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
因為本課的四字詞語較多,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些詞語,我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各種教學方法,始終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自學、自讀、自悟中或在親身體驗下理解領悟。如:讓學生如何理解荷葉在池中高低參差、緊密相挨的樣子呢?本著讓學生自己體驗感悟而得到發(fā)自內心的深切感受來理解好,我特地選了高低不一的學生上臺緊密靠攏在一起,當場體驗一下,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來對學習對象進行感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有效性,學生主動地參與,切切實實地感悟到了。
重點還是在描寫蓮塘美景的優(yōu)美的句子上,我安排的讀層次鮮明,運用各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品,讀中悟,優(yōu)美的蓮塘美景錄象再現(xiàn)了課文,讓學生在音樂聲中給錄象配音,更讓學生在愉快的朗讀中感受、體驗。正所謂,與其從表的灌輸不如從里的奔發(fā)。感受課文的美,感受閱讀興趣,進而喜歡閱讀,愿意閱讀。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2
我們知道,文本是作者思想意識、藝術品位和文化視野的濃縮,如果我們的教學僅限于文本是不夠的,尤其是讀它時,令我們的心為之一震的文章,我們必須具備與文本背后更廣闊的作者思想對話的意識。只有將文本架構與作者思想的坐標中,接軌與作者的文化視野中去審視、去解讀、去對話,文本才會變得豐厚起來,才會真正形成內心深處最永恒的內容,我們對文本的解讀、品味也才能更準確、更具有魅力。所以課前,我給學生布置了查閱關于長城的資料并認真閱讀這項作業(yè),在課堂上,結合學生通過查閱資料對長城的了解,我適時補充或糾正,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長城的雄偉氣魄、古代勞動人民修筑如此浩大工程的艱辛和不易,還有他們的無窮智慧,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生命價值得到了提升。當然,文化的熏陶、思維的拔節(jié)、生命的躍進,如果只停留與課堂,只停留于感受,顯然沒有真正的意義和價值。只有當這種思考根植于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在呼吸之間、在意念之中,教學才產(chǎn)生了意義和價值。所以我一方面在引導學生挖掘文本內涵,體會作者的情感時,一方面又引導學生有感情朗讀。感悟與朗讀相結合,學生的思維、情感、語言、精神都得到了發(fā)展,我們看到了學生從抽象的意識情感走向真真切切的生命的歷程。例如:
學生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時,都被長城的長和雄偉的氣勢所打動,不由自主地想大聲讀,想贊美長城。我指名學生讀,引導學生互相評價,在評價中再去品味句中重點詞,學生的感悟是多元而獨特的,我一方面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多元理解,另一方面注意引導學生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和情感基調。學生通過抓重點詞句感悟文本之后,我再讓學生有感情朗讀,此時學生的朗讀比此前有進步,但我認為學生讀得感情還不夠充沛,我范讀,再讓學生讀,學生此時的朗讀又有了提高。學習第二自然段,學生了解長城的“城”各部分的構造及其作用時,了解“這是什么時候修建的長城”這一知識點后,我用詩化的語言、真實的感情講述:世界上沒有哪個民族用兩千年的時間來修一道軍事防御工程,此時在你心中,長城的長還是指他的長度長嗎?長城的長不僅是長度長,還有修筑的年代長。有了這樣的感受,當你看到長城時,會怎樣贊嘆?再讀第一自然段。在教師語言渲染的推動下,學生此時的朗讀是發(fā)自肺腑的讀,聽不出帶有朗讀的技巧和方法的生硬朗讀了。
反思本節(jié)課的教學,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也是值得我思考的地方:如何讓課件不成為課堂教學的“虛設”;如何讓每個學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展示和發(fā)展,在此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xù)努力探索和實踐,追求課堂教學的最高境界——終至無痕的課堂。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3
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意識,就不會獨立思維,更談不上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上。我們?yōu)榱恕熬o扣教材”,為了“調動”學生,便把“滿堂灌”演繹成“滿堂問”。而所問的問題往往是“通過……你讀懂了什么?”“還讀懂了什么?”學生回答這些問題無須思考或懶于思考。課堂上的閱讀成為一種被動的閱讀,學生并沒有真正的對課文進行感悟,他們所讀懂的只不過是根據(jù)以前的思維定勢而得到的“微言大義”,至于語文與生活的聯(lián)系都無從知道。因而,課上學生自能“讀懂”,在課堂結束時,老師問還有沒有問題時,自然沒有了。其實這種沒有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是學生缺乏獨立思維的一種表現(xiàn)。
語文教學怎樣走出沒有問題的誤區(qū)呢?首先要轉變觀念,放手讓學生思考問題,給學生以獨立思考的機會。學生一旦提出問題,就應該鼓勵,并順著這一問題去引導學生,給他們從小種下探索的種子。記得在講《海豚》一課時,突然有一位學生問:“老師,海豚吃什么呢?怎樣分辨公母呢?”我愣了一下,心想:真是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又一想:不能扼殺孩子愛提問題的天性。于是,我說:“你所想的問題很有研究價值,這個問題留給我們以后專門探究。這位同學善于思考,大家都要向他學習!痹谶@個開放的環(huán)境下,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其次,我們應該認識到語文與活生生的生活實際之間的聯(lián)系,不局限于書本和教參的框框,拋棄“這不是語文要解決的問題”的觀念,打破學科分解,學生們的問題意識才有廣闊的空間,所提的問題不一定當堂澄清,重要的是給學生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4
群文閱讀在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及培養(yǎng)小學生思考能力中有著重要的作用,深受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及小學生的喜愛。在教育教學方式不斷創(chuàng)新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的大背景下,以教材基本體系為前提,教師應該結合語文教學進度及文本內容主體,提高對群文教學的編排及組織,以滿足小學生語文學習的需求,實現(xiàn)小學語文教師創(chuàng)新教學的目標。
1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意義
。保睌U大小學生的閱讀視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所有小學語文教師都是要求學生能夠多讀書,讀好書。學生如果能夠長期堅持群文閱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量,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不過目前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中的教材僅僅只是語文課本中的內容,這就限制了學生的與度量。所以目前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比如教師可以使學生在上課前幾分鐘自由閱讀與課程內容相關的課外文章,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還能夠擴大小學生的閱讀視野及知識面。
。保蔡岣邔W生的閱讀速度:目前我們正處于信息化的社會中,學生要想能夠與時俱進,就要獲取足夠先進及豐富的信息,要想實現(xiàn)這一目的,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能夠有效的增加學生的信息量。目前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為了保障自己的講課質量,會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放慢自己的講課速度。雖然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使學生全面理解小學課文中的內容,但是也大大抑制了學生閱讀速度的提高。
。保撑囵B(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目前小學語文教學受到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都使用單篇文章進行教學的模式,只為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另外教師為了在有限的時間中完成自己的教學進度,往往會忽視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問題。為了教學為教學這種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那么群文閱讀就能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小學教師在為學生布置相關的群文閱讀任務的時候,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并且找出問題的答案,能夠潛意識的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保磁囵B(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閱讀方式的指導。但是在實際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整堂課都圍繞同一篇文章進行講解,內容也都是以文章中的知識為主,完全忽視了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能夠使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及歸納能力,還能夠使學生具有正確閱讀方式。
2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策
目前小學語文中使用的教材都是根據(jù)同類題材編排的課程體系,每個單元都可以作為一個群文進行教學,在此基礎上可以對學生進行年級層次進行教學。
。玻币灾黝}為基礎進行閱讀:中心議題體現(xiàn)著教學的目標,是群文閱讀課堂的中心。教師在備課的階段,要設置好議題,把握好議題的難易程度。議題既要有挑戰(zhàn)性,也要有可學習性。議題的選擇需要結合小學生的理解水平,以及接受能力。小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對事物的看法不夠全面,教師在群文閱讀課堂教學中,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的特點,合理選擇一個或者幾個議題。議題的選擇要有啟發(fā)性,能夠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以主題為基礎進行閱讀指的是以小學生目前的閱讀能力水平為基礎,以主題為前提,使小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的學習計劃及教學計劃進行的群文閱讀活動。此閱讀活動有兩種方式:其一,完善型。教師以學生平時在語文學習中的表現(xiàn)為基礎,包括學生對不同主題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一些掌握較為薄弱的主體進行群文閱讀引導;其二,提升型。教師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基礎,通過展開不同的主體進行閱讀指導。這種方式是以學生具備相應的能力及基礎知識為前提,進行的高層次的閱讀指導。比如在進行《矛和盾的集合》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開展不同主題知識的閱讀指導,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生活中尋找充滿矛盾但是卻被統(tǒng)一的現(xiàn)象,通過此搜集相關的資料進行閱讀。從這個過程中學習相關的知識以及為人處事的道理,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教學要根據(jù)不同的主題,使學生能夠自主歸納知識,并且對其進行分析和整體,使學生能夠在搜集知識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玻惨匀蝿諡閷蜻M行閱讀:以任務為導向進行閱讀指的就是根據(jù)語文教學的實際進度,并且結合教學中的任務,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在實際教學中,為了使其能夠服務教學,可以從兩方面進行。其一,預習型。教師根據(jù)課文內容,提前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使學生閱讀類似的文章,了解文章中的內容,為文本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其二,復習擴展型。在教學任務完成之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以及掌握文本知識的程度,開展學生課外時間的閱讀活動,使學生能夠完善自身的知識面,并且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教學內容。比如在進行《只有一個地球》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下閱讀環(huán)境、生態(tài)之類的群文,使學生了解目前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及環(huán)保狀況,這樣小學生能夠充分認知課文中的危機。并且還可以使小學生體驗身邊的污染現(xiàn)象,使其能夠全面了解地球狀況,那么就自然而言的完成文本的學習。
。玻吵浞诌\用群文閱讀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除了需要的課文之外,教師可以選擇有對比性的文章進行對比閱讀。在對比閱讀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尋找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充分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能力,是學生有深刻的認識,在差別中看到學習方法和規(guī)律,提高語文文章的鑒賞力。聯(lián)想閱讀是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自身經(jīng)歷,體會不同文章的情感。對于部分摘抄的課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相關的全文,使學生關注作者的選材以及情感的表達。在課堂上開展群文閱讀之后,可以在課下拓展閱讀,引導學生閱讀相關體裁或者相關作者的文章,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3結語
人們在生活及工作中的閱讀方式主要分為單篇閱讀、多篇閱讀及整本書閱讀三種,為了使學生能夠具有多篇文章閱讀技能,可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群文閱讀教學,能夠有效更新小學語文教師閱讀教學的思想,創(chuàng)新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模式,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5
《鄧稼先》是篇人物傳記,課文以小標題形式敘寫了鄧稼先的光輝事跡,篇幅較長,該怎樣講授這篇課文呢?
如果按照傳統(tǒng)講法,一個小標題一個小標題講,泛泛而談,學生會有多少收獲?于是我想就解決兩個問題:1、用一句話概括每個小標題的內容。2、分析鄧稼先的人物形象。分兩課時,一節(jié)課解決一個目標。我覺得這樣講過之后效果還是不錯的。
一、教學生學會概括
當學生概括每個標題的內容時,開始時思路是混亂的,我沒有告訴他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學生怎樣利用小標題對標題進行擴充;怎樣運用概括事情的方法(人+事)。學生在我的引導之下,答案順理成章的概括出來,這時,我想學生的心里一定會有一種收獲的快感。
二、教學生學會分析人物形象
對于分析人物形象,已經(jīng)不止一次了,像《最后一課》、《爸爸的花兒落了》等,但是怎樣分析人物,學生的心里還只是些零碎的知識,沒有一個完整的印象,于是我讓學生進行梳理,都有哪些方法用來塑造人物形象?學生開始搜索記憶,學生說一條,我板書一條,最后形成這樣幾條:①運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細節(jié)等描寫方法。②通過人物的具體事跡表現(xiàn)出來。③通過側面描寫的烘托。④在文中找現(xiàn)成的關鍵詞。當學生梳理完后,再看課文時,就知道哪些詞句段是該圈點批注的,交流時也特別順暢。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6
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動作”能成為語文教學中高效的輔助手段。所以,我在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利用表演這一形式,讓學生在表演中體驗角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在教學《南轅北轍》時,我就把表演引進課堂。在學生了解了課文后。我沒有過多地講解,而是利用表演來幫助學生理解。
師:下面,我要請同學來表演《南轅北轍》這個故事,誰愿意來?(這時,有的學生舉起了手)
師:下面,就請林超來扮演季梁,燦皇扮演朋友。(這兩位學生上講臺時還有些拘謹)下面的同學是導演,由我們大家共同來導演這場戲《南轅北轍》。
(學生表演)
【我輕聲地說:“你們表演得真不錯!边@時,表演的兩位學生信心大增,表演得也更起勁了】
師:XX同學表演得真好,把朋友演得活靈活現(xiàn)。(這時,XX高興地樂開了花)
。ū硌莸膶W生樂在其中,觀看的學生津津有味)
點評: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每個學生總是希望自己成功,總是能得到老師的贊賞。
教師應盡力滿足學生的成就需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依靠自身的努力達到成功和從知識的獲益中得到滿足,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教學過程中總是能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需求,促使每一個學生學會學習,達到愿學、樂學、會學、善學。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推崇“教學做合一”。他說:“教學做是一件事,又是三件事”,“做是學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在陶先生的教學思想中“做”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學生表演就是“做”的一種具體表現(xiàn)。在課堂上讓學生表演,學生成了“主角”,教師成了“配角”,這種形式既大大地活躍課堂氣氛,又切實落實以學生為本的精神。心理學家蓋茲曾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讓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而表演正是在教學中為每個學生都提供成功的機會,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學生為了表演好,在老師和同學面前展示一下,必須讀好“劇本”--課文,必須將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及故事的情節(jié)了解得清清楚楚。這樣一來,學生讀書、思考的積極性就自然產(chǎn)生了,對課文內容也就發(fā)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知不覺中,“我要學”的意識被喚醒了!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币淮未蔚膰L試表演中,對課文內容熟悉、理解一次次加深,也就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感受。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7
由于故事情節(jié)簡單,課前安排學生通過讓學生練習“讀出語氣”來體會小鴨子和鴨媽媽當時的心情。我覺得從學生的興趣著眼,通過朗讀、角色表演游戲等方式,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言、接受教育、學習知識,努力讓語文課活起來,努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方面,還是比較成功的。但是,自己在把握語文課的特點方面,在抓住課文的重點語句引導學生學習體味的內在含蘊方面還是有欠缺的。語文教學,在注重了實踐、興趣、綜合的同時,不能忘掉“本”——語言文字的學習領會。這是新課程的語文教學中應該特別注意的。
但是在 “如果老師是鴨媽媽,就不讓小鴨子去,請問你喜歡老師這只鴨媽媽,還是書上的這只鴨媽媽?”這一環(huán)節(jié)時,我的本意是讓學生體會鴨媽媽不是不喜歡小鴨子而是讓小鴨子自己去學會本領?珊⒆觽儧]有能真正體會我的用意,很多孩子因為喜歡我所以就說喜歡老師這只鴨媽媽。這絕對是預設之外的東西!面對新的生成,我雖然有些著急,但沒有為了達到目的而輕易地阻止學生的回答,仍微笑地面對學生,慢慢地引導,讓學生自己去體會鴨媽媽說的話的用意,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由此我想到,在課前預想更多的可能,在課堂用心去關注更多沒有想到的“可能”,是我們要努力追求的課堂的理想境界。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8
《詹天佑》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這篇課文以人物姓名為題,重點寫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跡——主持修筑了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是一位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我覺得,如果能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杰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勇于創(chuàng)新、立志為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那就能真正地進行德育教育。文章選材典型,詳略得當,修筑京張鐵路的經(jīng)過只選取了勘測線路、開鑿隧道、設計“人”字形線路三件最困難的事來寫,很能說明問題。而開鑿隧道,只選山勢高、巖層厚的居庸關和長度長的八達嶺兩處記敘,很有代表性。
文章的中心詞是“杰出”和“愛國”。我圍繞著這兩個詞,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索,并充分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詹天佑的杰出和愛國。這樣在學生的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習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并在學生互相討論、合作、欣賞中增強學習自信心。教學課文后,我有這樣的幾點反思:
一、我雖然教學難點的處理采用了比較直觀的方法,但由于這篇課文所描述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太遠,所以,對這篇課文的難點如“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這兩部分內容,學生理解得不夠深刻。
二、閱讀教學中以讀為本的理念貫徹不到位。我在教學中,雖然采用了多種形式的讀,但是讀得還不夠?纯雌渌麅(yōu)秀老師的課堂,這點都做得很好,他們能讓學生在充分讀書的過程中去感悟,去體驗,學生自然能做到“書讀百邊,其義自見”。
三、在教學中,關于詹天佑所采用的“開鑿隧道”和“設計人字型線路”的兩部分內容時,學生理解不夠深刻。在課堂上,我的學生在比較機械地跟著我的思路走,沒有什么自己的創(chuàng)意。所以,我感覺到,自己的啟發(fā)還是不夠的。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9
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學習有認知性學習向體驗性學習轉變。體驗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引導學生對社會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去體驗和感悟,從而讓學生在體驗和感悟中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到底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我認為主要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自己的情感最豐富。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xiàn)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情感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xiàn)給學生一個“充滿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或直觀演示、或猜謎語、或進行質疑……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郵票齒孔的故事》這篇課文時,我指導學生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跟我一起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課文。當做完一遍,我讓學生說說郵票齒孔的器的發(fā)明過程,學生們有點疑惑,我變換了學習方式讓孩子們繼續(xù)跟著我做。
反復幾次,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這時,我趁熱打鐵說愿意把這段背下來嗎?孩子們手舞足蹈,背得開心極了。當你看見孩子們學得快樂極了,玩得開心極了,你會幸福無比,感到教學的真正樂趣其實就在這里!凹とぁ睒O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師生的寬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也就是師生間的和諧。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xiàn)“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ㄈ┙o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情感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我在教學“請、清、情、晴”這組形近字時,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我讓他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學習,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學生說:“太陽出來天就晴,應在青的左邊放日,地上灑水就清潔是清,心里有事老想著是情!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jīng)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所見》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村居》、《望廬山瀑布》、《春曉》等多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的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通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讓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霸谏钪凶R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 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ㄋ模┙o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秋天來了》描寫的是碩果累累的是秋天,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通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的秋天,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xiāng)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lián)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0
本節(jié)課的成功之處在于: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學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主動探究的重要基礎。所以激發(fā)探究的興趣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是教師應始終致力去做的事情!兜厍驙敔?shù)氖帧芬孕W生喜愛的童話故事形式出現(xiàn),通過桃子熟了自己落地的事,生動形象、深入淺出地向學生介紹了“地心引力”這一比較深奧的科學現(xiàn)象和科學常識。在教學時,我們不妨運用這樣兩條規(guī)律,使學生對課本上要學習的內容產(chǎn)生興趣:
。1)當所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與自己密切相關的疑問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內容產(chǎn)生興趣;
。2)當所學知識揭示了自己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中的新的含義的時候,學習者會對所學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學生們喜愛玩紙飛機而紙飛機必然落下,這是學生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誰也沒去考慮過其中的“為什么”,就像課文中寫到的桃子熟透了會自動掉到地上一樣。于是,我就把學生熟悉的生活“搬到”課堂上,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生活和情感的積累,啟發(fā)他們架設并建構新知的平臺。再加上教師巧妙的“強調”使學生開始興趣盎然地注意這個平時沒留意的細節(jié),并以此為切人點,讓生活走進語文學習,走進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以此鼓勵學生留心身邊的科學,從而愛科學,學科學。
而在設計本堂課的同時,一直有個問題困擾著我,就是如果在一堂課中將識字和閱讀兩不誤。任何老師在上公開課時,都不想把精彩的部分省略,可那樣就會使得眉毛胡子一把抓,課堂中就沒什么重點可言,都是輕描淡寫地過過場。后來經(jīng)教研員指點,我才覺得自己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根據(jù)新課標規(guī)定:小學低年級語文重點是識字,而本堂課,我卻把重點放在了閱讀部分,淡化了識字教學,并且識字的手段也太單一。因我舍不得放棄任何精彩的教學內容,使得本堂課的學習內容太多,以致課堂時間匆忙,每個環(huán)節(jié)落實得不扎實,最后連學生寫字的時間都沒有,寫字教學一堂課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可偏偏沒了。這節(jié)課后,讓我明白,教學不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最后只會都落得一場空,要舍得放棄,教學必有得失,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教學要準確把握好教材和組織教材。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
從整體課堂效果看,學生演唱的表現(xiàn)力不錯,聲音的控制和協(xié)調能力較強,也比較熟練了。抒情和活躍兩種演唱情緒也能明顯地對比出來。但從整節(jié)課的分量和時間分配看,有些欠妥。主要原因是復習鞏固階段一開始就離琴唱,導致暴露出了過多的毛病,給我心里一個暗示:歌曲還沒學會,于是有意識地加重糾錯分量。其實鋼琴一彈,學生馬上跟上來了,不必花太多精力去教唱。因為:
一、從此節(jié)課的進程看,離琴唱勢必會影響教學重點的把握,本課時的重點應是處理歌曲,而實際上這節(jié)課重點似乎還是糾錯,雖然也及時插入了力度、演唱情緒的把握等等,但分量不夠,學生真正操練的時間不足。
二、從音樂審美角度看,每一次的表現(xiàn)應盡量讓學生有成就感,得到審美的體驗,而不是故意讓他們“出洋相”,特意暴露缺點。完全可以通過欣賞范唱、跟琴唱喚起他們心中已有的音樂經(jīng)驗,節(jié)約復習鞏固時間,把精力放在歌曲處理排練上。
三、離琴唱一般在學會歌曲后,檢驗音準節(jié)奏及表現(xiàn)力時可用,或者進行無伴奏合唱時才采用的。此節(jié)課此處采用顯然都不合以上條件。半個月前學唱的歌曲,普普通通的自然班,效果顯而易見,真有故意讓他們“出洋相”之嫌。
因此,此處離琴唱的確欠妥當。但是這樣設計,符合本人常態(tài)課的風格,我會經(jīng)常在課堂上搞一些小測試、小研究。像這次,心里實在很好奇:半個月前學唱的歌曲,到底會在學生心里留下多少痕跡,會唱成什么樣呢?結果正如我所料,盡管當時教得比較扎實,但時間老人的威力不可低估,遺忘是學習的勁敵啊。一首再好聽再喜歡的歌曲,沒有經(jīng)常唱唱,也只會留下支離破碎的痕跡。所以平時經(jīng)常上一些復習課,舉行班級音樂會十分重要。音樂是不怕重復的,它是情感藝術,每一次唱的感覺都會不一樣。
綜上所述,從這節(jié)課的設計初衷看,此處離琴唱并不合適,加大了糾錯的分量,影響教學重點的準確把握,課堂的完整性受影響。從教學研究和滿足我的好奇心方面看,讓他們亂一下也好,況且對他們也無大礙。還能給他們一個感覺:知識技能是很容易遺忘的,只有常溫習才能掌握得扎實。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2
一、揭題激趣,感受美。
新課一開始,我從課題引入江南是一個魚米之鄉(xiāng),然后憑借多媒體課件出示采蓮圖給學生看,請小朋友說說江南是個什么樣的地方?
二、讀誦詩句,感悟美。
請小朋友們讀讀詩歌。全詩共兩句話,教學第一句時,抓住“何田田”理解蓮葉茂盛鮮亮的特點。我讓學生讀課文理解什么叫“何田田”?看圖,教師引導:現(xiàn)在,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是一湖的蓮葉,你想說些什么?學生說,“蓮葉真多呀!”“蓮葉真美呀!”“蓮葉又大又綠!”“滿湖的蓮葉又大又綠,綠油油的,像一把把大傘,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在學生交流后,教師引導朗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老師好像也劃著小船,到了湖面上。我們一起來把第一句讀一讀,看看能不能把蓮葉的大,蓮葉的綠,蓮葉的美讀出來!惫膭钔瑢W站起來,配上動作讀。通過師生齊讀,同桌互讀,互評等形式多樣的練習,學生入情入境的表情,放彩的眼神,稚純的語音, “何田田”一詞在學生的腦海中已形象可感,這就悟出了文字間蘊含的美。再有課文要想熟讀成誦,就必須反復地讀。但我不提倡機械的反復讀,因為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學生讀書的興趣,嚴重壓制他們身心的發(fā)展。低年級學生的表現(xiàn)欲很強,在指導背誦上,可以采用表演背的方法,對于這個學生應該很感興趣,這樣課堂氣氛就比較活躍,就可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不足之處:
1.理解東南西北方位時需要加以練習就更好了,這樣到運用的時候才會比較熟練。
2.這首詩簡單易讀,瑯瑯上口,故不須在背誦上花較多時間,應著重指導學生對詩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臨寫。在指導朗讀詩的第二句時,因為這一句中很多部分相同,所以學生讀起來會沒有精神,如果教師口述魚兒嬉戲的情景,讓學生表演一條條快活的小魚,盡情“游來游去”的環(huán)節(jié),就會達到預先的目的。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3
當課文接近尾聲時,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其他三只蜜蜂還會回嗎?”學生回答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有的想象非常合情合理,我肯定贊賞通過。但好多學生的回答讓你措手不及,說他們沒道理吧好象也不全是,說他們對吧我也心中沒把握,后來對學生的好多答案我都是應付著過了,有點亂了套,幸虧我讓他們把答案都做了記錄,下課的時候通過查找資料或詢問專業(yè)人士才得解決,事情有點被動了,或許沒注意還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呢,從這件事情我感觸頗深,教師應該懂的東西太多。還有教師在處理沒把握的事情時絕對不能草率。課堂教學中,往往有一些學生愛“鉆牛角尖”,敢于對課文中的人物的行為、老師的講解、同學的發(fā)言提出異議,給預設的課堂教學“添亂”,但這恰恰是孩子智慧創(chuàng)新的火花。如果老師不留意這些細節(jié),不注重培養(yǎng)孩子提出獨特的見解的意識,而是嚴加訓斥,或草草應付,都有可能夭折一朵“創(chuàng)新的鮮花”。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4
本學期我擔任四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很快的,一個學期已過大半,回首過去的日子,反思這一段的教學經(jīng)歷,也有一些收獲和問題。在反復研讀《課程標準》的過程中,我有所感悟,把理論運用到課堂實踐上,有很大的收獲。
我嘗試借鑒了幾個做法,發(fā)現(xiàn)效果還挺好的。
1、語文的課堂上,把肢體運作學習活動和語文科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搭一搭、動一動、演一演、說一說,將使學生覺得學習語文也是容易的事。在在語文教學中,我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的實際事例進行講解,化難為易。另一方面大膽的運用肢體語言,形象而又夸張的進行表演,從而讓學生既覺得活潑,又變得生動。學生不僅興致盎然,而且也容易掌握。
2、愛因斯坦認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提出,經(jīng)常意味著一個新領域的開辟”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不僅可以提些問題,如: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懂得了什么?你會怎么做?讓學生聯(lián)系自身回答問題,提高內省智能,同時讓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在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內省智能、交際智能得到了培養(yǎng)。
3、“以人為本”,這是新課程教育思想的體現(xiàn)。教師應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我在備課時認真鉆研教材,熟悉課程標準后,再換個角度想,如果我是學生我喜歡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學習新內容。想出幾個方案,在課堂上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教法。把寶貴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自主學習的廣闊天地里,享受陽光,吸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在不知不覺中完成教學目標。
4、把語文學科和其他學科融合起來。如把作文教學與各學科融合起來如在音樂課中,讓學生記一記自己是怎樣學習歌曲、舞蹈和當時的心情。在美術課中寫一寫自己是怎樣畫出一幅幅優(yōu)美的圖畫的,及看到自己畫的感受。
這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它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啟示,也讓我真正體會到作為一位教師“潤物細無聲”的內涵,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孩子們的品質,張揚他們的個性,和他們一起茁壯成長。
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反思二:小學語文教師教學工作期末反思(1297字)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我回顧了自己在本學期里所做的工作,認真反思,總結積累經(jīng)驗,希望能取得更大的進步。
我是一名語文教師,更是一位班主任,不僅要抓好自身的教學工作,更要肩負起班級的管理和學生的教育工作。
社會、家庭把一個個天真活潑,充滿朝氣的孩子送到學校,交給我們老師,這是對我們當教師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們就應該懂得如何去愛我們的教育事業(yè),乃至于愛我們眼前的每一位學生。有了對教育事業(yè)的愛,有了對班級、對學生的愛,才能憑著認真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深入、細致地開展工作,用恰當、靈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養(yǎng)好學生,尤其是后進生。
工作中,我虛心向他人學習,努力積累教育教學經(jīng)驗。經(jīng)常閱讀教育教學雜志報刊,學習《新課標》,積極參加校本培訓,認真?zhèn)湔n,教法力求靈活有實效,讓學生自主性地參與學習,培養(yǎng)他們創(chuàng)新意識、探究精神。在上好課的同時,細致地批閱作業(yè),并幫助學生及時訂正。課外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輔導。
讓學生學好文化課的同時,我努力培養(yǎng)學生能力,想方設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的管理與建設中。與學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缎抡n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是一個決策者,而不再是一個執(zhí)行者!睂τ诎嗉壒芾,我們不能“一手包辦”,也不能“放任自流”,而應建立以學生為主體、全員參與,以教師為主導、協(xié)助管理的合作關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級管理模式。通過民主、自主的競選后,在班干部上崗前,要作好崗前培訓,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和工作范圍,以及要達到的目的(或效果)。學生在工作中總會表現(xiàn)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師去指導、去組織。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對出現(xiàn)的問題要及時處理解決。同時,通過每周的班會和其它渠道,對班級現(xiàn)狀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亂、嚴而有度,并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下一步?jīng)Q策。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5
教學設計與評課是教學過程中的兩個環(huán)節(jié),一個在課前,一個在課后;一個是準備,一個是回顧。中心都是圍繞著上課展開的。
一、關于教學設計的反思
教學設計就是在上課之前,根據(jù)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具體情況,預先制定的教學策略、教學思路等綜合方案,也就是上課前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考慮問題越周到,課堂實施就越有效。那么如何進行課前準備呢?
1、熟悉教材。當你著手準備選用某一篇課文進行教學時,你必須要對這篇課文非常熟悉,要做到“三讀”。
一讀寫作者。作者把他的思想通過文章呈現(xiàn)在你的眼前,你在讀文的時候,不僅要了解作者在文中寫了什么,你還要明白他是怎樣寫的,他為什么要這樣寫?你不僅要讀懂字面上的東西,你更要想辦法讀出文字背后的內容,這就需要你反復閱讀,要逐字逐句地讀,要邊讀邊問。
如一年級課文《棉花姑娘》,文中棉花姑娘請燕子、啄木鳥、青蛙幫她治病,三次說了同樣的話:“你能幫我治病嗎?”你在閱讀時對這種反復出現(xiàn)的句式不妨問問自己:棉花姑娘在請三個朋友幫忙的時候她的想法會有什么變化嗎?
還比如《草船借箭》一課中多次出現(xiàn)諸葛亮與人交談的情節(jié),但只有一處寫的是“諸葛亮笑著說”,其他十處都是“諸葛亮說”,對這種突然發(fā)生變化的地方,你也應該問問自己:諸葛亮這時候為什么笑著說?他笑什么呢?
還有如四年級《看不見的愛》,文中的母親面對我的不解,她說:“別的孩子都這么玩兒!痹谶@看似明白無疑之處,其實蘊涵著很多很多的東西:別的孩子怎么玩?正常孩子的玩與盲童的玩肯定有相當大的差異,這位母親不會不知道,那么當看到別的孩子在玩打彈弓時,她會想些什么呢?這樣一追問,你對這位母親的做法或許不會僅僅停留在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這樣膚淺的、空洞的理解上了。
在不斷自問、自悟的過程中,你會讀透課文,讀懂作者。
二讀編寫者。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小學生通過語文學習,要掌握基礎的語文知識,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像拼音、識字、查字典、寫話等語文知識、能力都不是孤立出現(xiàn)的,而是分散在一篇篇的選文之中。因此編輯在挑選文章、在給文章編排的時候都有一定的用意。你在熟悉教材的時候,不能只盯著一篇課文,孤立地來看它。你要把它融入到整冊教材中去,最起碼是一個單元中去考慮,想想編者為什么把此文編入這一單元?它與前后文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又有什么區(qū)別?
三讀學習者。學生是你實施教學的對象,作為決策者的教師,你必須了解你的學生,你要知道學生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會有什么困難,他們已有哪些知識儲備等等。
你在讀作者、讀編者、讀學者的過程中,你也就讀出了你自己。
2、確定目標。根據(jù)教材的特點、教材的要求,結合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從知識與能力,技能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三個緯度確定你的教學目標,明白你要教什么。小學語文知識千頭萬緒,從教材呈現(xiàn)的方式來看是螺旋遞進的,又是交叉進行的。從學習過程來看,一般是非線性的。在紛繁的內容中,你要重點明確,抓住主要任務。記住前人說過的話:文章無非是個例子;我們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F(xiàn)在你只是借助了教材這個例子要完成你的教學任務。如《桂林山水》一文,它最大的特點是語言優(yōu)美,成語連成串,排比、比喻連成段;段落結構相似,語言表述相仿,這些與本單元的其它幾篇介紹各地美景的課文有所不同。借助本文可以讓學生感受語言的魅力,向教材學習規(guī)范的語言表達。為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可以把主要目標確定為:通過反復朗讀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并積累描寫山水的詞語、句子;用對比、舉例的方法把一個意思寫具體。
3、選用方法。這一步主要是解決“如何教,如何學”的問題。圍繞教學目標你要設計教學思路,選用教學方法。教學中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安排、每一個問題的提出、甚至是請哪個學生來回答,你都要盡可能地想好。而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實現(xiàn)你的教學任務服務的。
也許你曾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教無定法,只要得法。解決同一個問題,不同的老師會有不同的方法;即使是同一個老師,面對不同的學生也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決。方法無所謂好壞,只要管用就行,只要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對學生的成長有利就好。比如教《桂林山水》,為了讓學生感受到山水之美,你可以播放介紹桂林山水的錄象;你也可以現(xiàn)身說法,把你旅游途中的所見栩栩如生地進行描述;你也可以……
如果你覺得這些方法都可行,那么你在選用的時候就要考慮教學成本。這個成本不僅僅是你的付出,還要看學生的付出。如果你的付出只是讓部分學生得益,那么你以犧牲其他學生的利益為代價,顯然是不經(jīng)濟的。比如小組討論,由于話題不夠集中,學生分工不夠明確,幾個孩子湊在一起瞎聊一通,即使后來有學生匯報,但匯報的內容往往不是大家的智慧,若是這樣,那么損失的不只是你的幾分鐘,而是全班學生每人的幾分鐘!這個成本就太高。
再有,環(huán)節(jié)的安排也不可小視,哪個先講,哪個慢做也有講究。課堂好比是一首樂曲,它有節(jié)奏、有起伏、有高潮。你在過程的推進中要有自然的銜接、要有前進的助力、要有結束的余韻。
總之,要設計好一節(jié)課是很不容易的,你不僅要熟知你的學生,更要有對教材的獨特感悟,對教學方法的了然于心。
二、關于評課的反思
評課,也就是教學評議,它是教育教學研究活動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方法,也是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的有效途徑之一。同伴之間經(jīng)常開展評課活動,可以共同研討,互相學習;可以發(fā)現(xiàn)不足,推廣經(jīng)驗;可以明確方向,提高認識。因此,評課是一項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那么怎樣評課呢?
1、評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正確。首先教師所教的是“語文”的內容。語文課教“語文”這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耕了別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庇行┱Z文課,老師讓學生把課文內容演一演,孩子們很投入,他們分角色、排練、評獎;有時老師讓學生把課文內容畫一畫,在畫的同時老師還不時地予以指點,最后不忘讓學生評一評:誰畫得最好。這些活動,學生也在積極參加,教師也有指導,但教師在課堂上所教的內容其實跟語文關系不大,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沒有多大的幫助。
其次,教師所教的內容切合學生的實際,并與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生活所需相一致。有些內容看似“語文”的,但意義是不大的。如查字典,課堂上老師要求學生查文后生字表中的生字,并記下在字典中的頁碼。查字典的過程既不是為了認讀生字,也不是為了了解字意,而是要讓學生記下頁碼。顯然,查字典的真正意義被記頁碼給沖淡了。
“21世紀的語文教育,應該打好兩個基礎,一是打好文化的底子,二是打好精神的底子!毙W語文課就是要幫學生打好這兩個基礎,教學生有用的“語文”內容。
(2)教學內容集中。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總是覺得這樣放不下,那樣丟不開,什么東西都想教,結果一節(jié)課上下來,似乎教了很多,但都是蜻蜓點水,浮光掠影。俗話說: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币还(jié)課短短的幾十分鐘不可能面面俱到,什么都解決,教學內容要相對集中。所謂集中,就是要把一堂課的主要任務重點呈現(xiàn)出來,而其它內容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地完成主要內容的學習,使學生學得相對透徹一些。
2、評教學方法。
(1)過程自然。教學內容在展開的過程中有鋪墊,有銜接,前后照應,層層深入。節(jié)奏快慢相宜,該慢的地方?jīng)Q不吝惜時間,該快的時候決不留戀片刻。整個過程完整,無論是“順序型”、“變序型”還是“情景型”,都要進得去出得來。一節(jié)好課就像是一首樂曲,一篇美文,既要給人以美的享受,又要讓人回味無窮。
(2)方法適當。語文教學方法多樣,有人喜歡串講,有人喜歡討論,串講有串講的優(yōu)勢,討論有討論的長處,關鍵是看方法的選用恰當與否。方法是為內容服務的,離開了內容一切所謂的方法都不復存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同樣是朗讀,可以是齊讀,也可以是個別讀、引讀,男女生分角色讀等。但在不同的場合,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評課前要對教師所選用的方法進行分析,想想他為什么用這個辦法?如果換一種方法效果會怎樣?為什么?由此判斷這種方法是否為實現(xiàn)教學內容服務,是否適合學生的學習。
3、評學生參與。
(1)學生情緒。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是很情緒化的,他們的喜怒往往就寫在臉上,表現(xiàn)在行動上。一節(jié)好的語文課,學生的表情是專注的,是好奇的,是生動的,而不是散漫的、麻木的、雜亂無章的……
(2)學生表現(xiàn)?磳W生發(fā)言的態(tài)度是否大方,參與活動的面有多廣;聽學生的語言表達是否流暢、朗讀是否悅耳;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否養(yǎng)成。
4、注意事項。
(1)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教師為上好一節(jié)課都是經(jīng)過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的,但由于教師個體的差異,認識水平的不同,課的效果也千差萬別。評課時要客觀對待,不要一好百好,也不要一棍子打翻在地。對教學中的亮點,要加以肯定;對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也要善意地提出自己的建議或希望,決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在別人的頭上。
(2)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盡管評課可以從多方面進行,但并不意味著面面俱到。評課時抓住教學中主要的優(yōu)點、存在的問題,或是需要研究的重點進行剖析,要有理有據(jù),不要泛泛而談。當然,也可以對整個教學過程“逐行掃描”,進行解剖式的評點,這就需要抓住細節(jié),分析透徹,但最好還是要有一個很明確的重點。
總之,不同的人對課堂教學有不同的解讀,要想真正評好課,就必須不斷學習,從理論的高度去剖析課堂,從課堂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給被評者以啟發(fā),給被聽者以啟迪。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教學反思語文10-19
小學教學反思(語文)04-29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7-10
語文小學教學反思11-26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 教學反思11-07
小學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0-04
小學的語文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教學的反思11-29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