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12篇)
身為一名人民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1
對《萬以內數的加法運算》這節課的備課如下,首先自己通讀教材,理出教學的重難點,知識點,哪些知識點適合學生課堂討論總結,哪些是一帶而過的?傊,有哪些知識點,重難點自己心里要清楚,采取什么樣的方法突破重難點是關鍵。備課時對例題的挑選也需要花一定的功夫,題目有基本題,稍有難度的題,拓展題等。
在上課的過程中:《萬以內數的加法運算》這節課教學內容意在讓學生了解萬以內數的加法運算,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以及對教材創造性的處理,突出一個“玩”字,力求在教學中師生共同創設輕松和諧的氛圍,既競爭又合作,共同加深對加法的理解
教學開始,通過復習上學期所學的十以內的加法運算方法以及提出學生關心的萬以內數的加法計算問題,抓住學生好奇和探究的心理,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了起來。老師順勢而導,學生比較自然的就進入了教學當中,再對萬以內的加法進行分析、比較,以及對加法運算法則的理解和運用,讓孩子們對萬以內數的加法運算有一個系統的認識和理解。
我覺得本課在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上比較合理,由少到多、由看到做、由簡到雜,可操作性很強,從學生完成的作業情況來分析,大部分的學生作業準確率較高,只有個別學生作業書寫不夠認真,計算的速度較慢,在以后的學習中,教師要嚴格要求。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2
雖然初次接觸驗算但是許多學生因為有生活中檢驗的經驗做積累,課堂上我充分發揮了課改模式中的自主嘗試和合作交流兩個環節。把教學目標設計成了兩個問題:
1、加法的驗算方法有幾種?
2、你在驗算加法時應該注意什么?
通過自主學習應該很明白的,因為教材中是以幾個小朋友討論的形式說明了加法驗算的三種方法的。課后我自以為很成功,在課堂中我除了充分發揮了小組合作的功能同桌和小組口頭交流了驗算的方法之外,還對一些錯例做了分析。感覺孩子們應該掌握的八九不離十了,沒想到是紙上談兵!課后的反饋真是讓我大傷腦筋,從書寫格式到驗算方法的多樣性一部分學生混淆不清,思維明顯的混亂不條理也不清楚。
反思這節課我覺得問題出現在兩個方面:
1、孩子們不會傾聽。
2、思維和練習沒有結合起來只是動腦沒有動手,而對于學困生而言,親自的實踐操作比你空洞的啟發要有實效的多。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3
《100以內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
1、基礎計算不過關。如經過一個暑假有不少同學記不清6+7等于幾,導致計算錯誤
2、書寫規范問題。如數位沒對齊,加號忘記寫,書寫順序不對或進退位的記號搞錯等;
3、不能正確進位或退位。該進位或該退位時不進或不退,不該進位或退位時卻退了;
4、審題不仔細。有的學生是在寫豎式時將題目數字抄錯,有的學生是加減混淆,在同一題中一會算加一會算減。
針對這樣的種種錯誤,我認為在平時的筆算教學可以做以下的努力。
一、基礎口算要過關。
口算作為一種技能是孰能生巧的。一段時間不練就生疏了,因此在平日的教學中或課后練習中要加強對基礎口算的練習。尤其是對于20以內的加減法要保持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狀態。
二、加強對算理的教學。
課本中出示了擺小棒和撥計數器的活動讓孩子理解算理,但考慮到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秩序,在平日的教學中我都沒有讓學生實際獨立操作小棒或計數器,而是讓一個孩子在投影儀下代為操作或者直接課件演示。事后想想這似乎有些得不償失。如果每個孩子都能有機會親自操作小棒,有了把小棒滿10根捆成一捆的經驗,對于理解個位滿十進一的道理就數到渠成了,我想對不該進位卻進位的這種現象應該會有所幫助。
三、加強檢查。
教給學生一定的檢查方法。如粗查。先看看有沒有漏寫的,如橫式的答案等,或利用估算做初步的檢查。細查一對、二算、三查。先對題目是否抄錯,然后蒙住答案重新想計算過程,再和先前答案校對,最后查看是否規范,如數位是否對齊等。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4
在這節加法中有一部分是讓孩子自學的內容,發現孩子們根本就不會自學,看書的時候不知道看什么,看見有空的地方就往上寫,不懂得觀察,不懂得提問,不會提問,也發現不了問題。
在以后的數學課上就要鍛煉學生的看書能力,先教孩子們怎樣看書,看什么,從哪看,不懂的地方就要提問。鍛煉孩子提問題的能力,只有會提問題才有創新才有發展。還要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有的孩子會計算,并且計算的非常的準確,但是當你讓他說的時候他就不知道怎樣表達,在以后的課堂中多讓孩子用語言表達怎樣去做,這樣還有助于讓孩子理解算理。
在進位加法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不進位的情況,還有少部分同學各位出現0的時候不知道該怎樣寫,在做題的時候要提醒孩子認真仔細。做完題后進行檢查。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5
《100以內加減混合》本節課是學生在20以內加減混合運算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用已有的知識能夠解決問題。
通過學生熟悉的公共汽車上下車人數的變化這一情景導入新課。公共汽車上原來有67人,到南山站后,下來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現在有多少人?學生都有乘公交車的經歷,所以理解起來非常容易。學生可以很快的列出算式:67—25+28=解決現在有多少人。對于計算,這類加減混合式題是在連加、連減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于運算順序與連加、連減的順序相同,所以教學時讓學生進行類推,學生可以自主的應用前面所學習的筆算的方法列兩個豎式解決,然后讓學生自己想簡便寫法的豎式,最后老師再強調這個簡便寫法要注意的地方。這里很容易忽視引導學生67—25這一步求的是到站下車25人后,車上還剩多少人,42+28這一步求的是上來28人后,車上現在有多少人。我發現學生對于單純的計算可以模仿老師或者例題可以學會,算理學生也能理解,但是計算是為了解決問題的,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把計算跟解決問題分開了,或者列出算式就開始教怎么算,其實每步計算的時候,我們都該引導孩子這步是解決的什么問題。這點是我要反思的地方。我們不能為了計算而教計算,現在的孩子剛剛開始接觸解決問題,可以先把這個問題分析清楚,計算可以慢慢的教,我們還是要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6
本節課,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課堂充滿了愉快的學習氛圍。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為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數學的興趣。
反思整個過程,我有如下的體會:
1、復習與新授無縫銜接
課堂上先通過復習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和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鞏固學生對加法的認識,同時為下面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作鋪墊。
2、學生自主探究
在教學過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自主探究、解決新問題,提倡計算方法的多樣化,使每個學生都進行了思考,并有了發表自己想法的機會。計算35+37,學生分享出口算、列豎式、擺小棒等方法,有的學生把35分成30和5,37分成30和7,再用“湊十”法;有的學生喜歡擺小棒;還有學生列出豎式。
學生運用自如,原因源于這些都是他們的真實體驗,多樣化的知識由此產生。又讓學生通過比較異同,發現與之前不進位加法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啊,進一步鞏固知識。
從這節課中,我強烈地感受到要讓學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用自己的經驗去計算,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7
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萬以內數的加法》的教學反思
本課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五冊“萬以內數的加法”,本課教學中存在一些優點和缺點,我有如下反思。
1、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給我們提供的統計圖表提供了多個信息,其中包括全世界已知的動物種數和瀕危,受威脅的種數,根據教學需要,我在進行教學時,將這兩部分大膽舍棄,只保留中國特有的種數一欄,這樣避免了因為信息多而導致學生無從下手的現象,不容易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在創設了情景之后,放手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方法,最后交流匯報。整節課,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當然這也課也存在著一些需要在今后教學中注意的問題
1、在教學過程中,發覺學生多數喜歡用口算,在必算時不喜歡進位1,有先口算后筆算的嫌疑(部分學生都是先填寫橫式)錯誤時又發生。我強調算理,規范學生的表述: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多數學生的描述比預料中的有相當的差距,口算運用的教多,筆算能力有所退步呢?看來接下來幾課時的“進位加法”筆算,任務艱巨。
2、雖然重視了小組合作,但小組合作還要注意在學生已經獨立思考后再展開,否則學困生會受到思維活躍的學生的限制或中懶于思考,要留出大塊時間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習,我在課上則有些急了。
3、課上在學生小組合作探討解決問題方法的時候,有個別學生的口算簡算
法比較獨特,因為時間關系我在處理的時候采取了表揚并簡單重復的方式。要多關注孩子在課堂上思維的火花,有獨特的方法應該重視。
4、要有意識、有針對性的訓練學生說完整話、大聲清晰的說話,盡快克服唱讀的現象。
5、在今后的教學中更重要的是突出重點,學生板演時讓他們說出計算過程。
6、還要多注意反饋,表揚好的,糾正錯誤。
在今后教學中我還要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在課上多關注學生整體,課后及時反思。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8
今天,我在(1)班教了5以內的加法。在導入新課時,我先復習舊知識,口答5以內數的分與合。這樣為學生學5以內加法做好鋪墊。接著利用情景傳授新課。注意加號和算式讀法的教學。整的一堂課下來,我覺得大部分學生都能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在進行課堂小結時,我用口算5以內加法的練習代替,這樣反復的練習,以便學生鞏固新學的知識。 不過,我覺得這堂課還是不盡人意,例如:1。自已課前準備仍不夠充分,在教例題時可以不用課本上的內容,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動畫片里的人物更能吸引學生。2在教學過程中,舉手回答問題的學生比較少,聲音普遍不夠響亮。3·在檢查鞏固練習時,仍有20來個學生沒辦法獨立完成。而自已課后也沒及時進行補差。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需要更加努力地鉆研教材,鉆研學生,多請教有經驗的,學識淵博的教師,以爭取更大的進步,早日成為一個優秀的數學教師。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9
本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在導入環節,和學生進行拍手游戲,老師先拍幾下,學生比老師多拍幾下、少拍幾下,然后讓學生把老師和學生拍的次數畫一畫,這個活動對學生來說并不難,但是這個導入環節的練習為本節課的新課教學求比一個數多(少)幾打下基礎。在探究新知環節的第一個例題,我是這樣設計的:呈現主題圖后,讓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四個過程:知道了什么?怎樣解答?解答正確嗎?口答。在怎樣解答環節,體現我們學校的“先學后教,自主發展”策略,讓學生借助導入環節的經驗,引導學生采用畫圖的策略分析數量關系,并列式解答,然后借助課件進行全班交流,最后引導學生對解答的過程與結果進行反思和檢驗。在第二個例題,我在解決第一個問題的基礎上,放手讓學生依據解決問題的四個步驟獨立完成。
在展示交流環節,我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學生作業進行交流,讓學生互評,說一說幾號作業更好,為什么?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夠說到點子上,效果較好。當在交流為什么用減法時,學生說是因為求比誰少而用減法,為了不讓學生形成比誰多用加法,比誰小用減法的思維定式,讓學生明白求大數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所以我調整了練習環節的練習題設計:原來的習題設計是課本上的習題,而改為班級的男生、女生人數進行教學。處理不太恰當的地方:
1、在出示主題圖時,缺少了有一點德育滲透。
2、在更改習題的處理上,有點倉促,如果在處理的細一些,讓學生列式算一算,明白不是說比誰多用加法,比誰小用減法,而是分析要求的問題是大數還是小數,會更好些。
3、課堂環節不夠完整,沒有小結。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10
在教學中,我覺得做得比較好的地方是:
1、創設了有趣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入部分,我選擇了學生感興趣的小羊圖,然后讓學生根據小羊圖提出數學問題,從而順利地引出新課,使學生很自然地感受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重視算法多樣化。雖然學生還沒有正式學過進位加法,但是根據學生已有的計算經驗,肯定會有好多小朋友能正確地算出得數。在學生列出9+3=12時,我就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么算的?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是記大數,再接著數小數的;有的是從3只小羊中拿來一只,和9只合起來是10只,再加2只是12只;有的說一只一只數出來的。
上完了這節課,我覺得需要在下次上課時要注意的地方是:優化算法不應太早,應該暴露不同方法的弱點,使學生對方法的優劣有切實的體會,作出自己的選擇,真切地體會到“湊十法”的優越性。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11
《100以內數加減法》的整十加減整十數,對學生來說,都比較簡單在以前口算練習中80%學生已經學會,于是我決定采取學生主動學習特點,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由情境導入,讓學生提問并解決,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解決問題中說說是如何算的。
第二,讓學生動手操作,理解和掌握算法。
第三,脫離直觀手段,讓學生思考算法,算出得數。在教學的第二個環節中,我要求學生嘗試用簡潔易記的口訣來總結算法。如兩位數加一位數,計算方法是先用兩位數的個位去加一位數,再用得數加整數。學生討論總結出許多口訣,“個位加個位,后加十”、“先加個,再加十位”、“個加個,再加十”……學生說過之后,又讓同學找一找你喜歡的口訣,并說說理由。發言中,學生認識了口訣需要盡可能抓住重點、簡單容易記憶。
教師需要讓學生自主探究生活的奧秘,體驗學習和生活中的各種豐富感受,點燃智慧的火花,充分發現和挖掘學生的創造力!笆谌唆~不如授之以漁”,口決學習法是一種常見的記憶方法、整理方法和復習方法。在教學中,讓學生自由總結學習口訣,從而體驗和感受口訣學習法,并通過評比自己喜歡的口訣,了解編寫口訣的一些基本要求。這個方面的知識不是教師理論的講解,而是學生自己實踐中的親身感受,這種認識可以更加深刻的融入記憶深處。教師在學習中需善于捕捉學生的智慧,放手讓學生自由探究與認識實踐中的各種知識和體會。
我讓學生多做些練習來鞏固算法,學生不同解法,我給予一定的肯定,但讓孩子比較出最科學的方法,然后計算。我覺得學生學得較好,只是要多加一些游戲可能學生會更感興趣。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12
本節課是在學生基本掌握了100以內數的讀法、寫法和數的組成,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在教學時做到了以下幾點:
1。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比如,借助教材設計的運送鮮花場境提供的資源,讓學生提出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探討計算方法。把整十數加、減整十數的計算置入有事物情境、有情節的探索中,使計算含有豐富、生動的具體內容。給學生創造結合實際情境提出計算問題和進行計算的空間。
2。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教學時,我結合教材,精心設計,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在動手實踐中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這樣,就給了學生充分探索、思考、動手、動口的時間和空間,就能實現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的目的。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知識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逐漸領悟數學,促使學生與同伴合作交流,才能開闊學生的思路,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3。組織好練習,進一步培養計算能力。本單元的口算,學生應做到能正確進行計算,絕大多數學生應達到每分鐘做5~6題。要達到這個目標,除了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主動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還需要組織好練習,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 《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12-14
小學數學《5以內的加法》教學反思10-25
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教學反思12-09
小學二年級數學上冊《100以內加法》教學反思12篇11-14
小學數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反思10-27
小學數學《100以內數的認識》教學反思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