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精選」
廬山的云霧這一課你上得怎么樣?一起來作一個反思吧!下面是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于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范文【1】
《廬山的云霧》是小學語文蘇教版第六冊的一篇課文,本文通過對廬山云遮霧罩景象的描寫,展現了廬山景色的秀麗。抒發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情懷。在教學本文中曾現了幾個教學亮點:
一、抓住想象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本課中有二處想象的訓練點:一、想象登山路上廬山云霧瞬息萬變的情景。二、看圖想象廬山云霧有哪些動人的姿態。為了誘發學生的想象力,我展示動人的畫面,讓學生大膽想象廬山云霧的不同姿態,感受廬山云霧的壯美不僅刺激著學生的視覺,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激發了情趣,活躍了思維,發展了智力。
二、、朗讀感悟,體會文章語言的美。
《廬山的云霧》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本文不僅寫出了廬山云霧的瞬息萬變,而且寫出了廬山云霧的神韻,讓讀者身臨其境,賞心悅目。為了讓學生能體味文章語言文字的美,我采取多種多樣的讀書形式來激起學生讀書的`興趣,如男女生賽讀,個人讀,小組讀,范讀,齊讀等。學生們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讀得津津有味,從中體會文中所描繪的景色,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三、品讀詞句,理解感悟
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結合課文的圖片,使學生在頭腦里初步把文字描寫變為具體的圖像。然后再引導抓住重點句和重點詞去進行進一步的理解、感悟。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先讓學生默讀課文,明白這段用先總后分的方法描寫了廬山云霧“千姿百態”的特點,然后引導學生抓住“就象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等語句,邊讀邊想象,入情入境,體會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在有所感悟的基礎上,引圖文結合,并展開想象,拉近學生的生活實際,這樣,學生就從中感受到了廬山的美。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在引導學生想象廬山云霧的不同姿態,感受廬山云霧的壯美時,我給學生提示的圖片不夠豐富、給學生創設的教學情境也有限,因而部分學生的思維欠活躍,在想象廬山云霧的不同姿態時,只局限于某部分事物的范圍內,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抓住文本的空白處,充分引導學生利用各種資源發揮想象力,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范文【2】
憑借《廬山的云霧》這個文本,我要教給學生什么?在讀教材的時候,我們都可以發現,這篇文章的條理特別清晰,第二、三兩個重點段都是“總——分”結構尤為突出。而這一構段方式正是三年級學生要掌握的重點構段方式,教材的課后練習中也有設計相應的訓練(仿照課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處景物)。我便要在這堂課上教給學生第一個本領:學會“總——分”的構段方式。
在達成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我采用了分層遞進訓練。這篇文章最讓我滿意的是有兩段同樣的“總——分”構段,我可以先扶后放,逐步進行教學。圍繞這點,我先指導學生精讀第二自然段,感悟構段方式。課上,我先請學生找中心句(總寫)及句中的中心詞;然后找通過哪些句子具體寫(分寫)的;接著點明“總——分”結構;再逐句品讀,每品過一處分寫,便點回中心句,強調總分;最后根據文本來總結此關系的構段方式。這樣逐步明確“總”與“分”的關系,使學生在頭腦里對此關系一清二楚。
學過之后,便要鞏固,于是師生共同總結上段學法,再請自學下段,再一次清晰這一構段方式。在巡視的時候,我很高興地看到幾乎所有學生都找出了“總寫”的句子,學生還有滋有味地品讀著句子。弄懂之后,便要運用。我利用文中的“……”,指導展開豐富的想象,以“廬山的云霧還會變成什么樣子”為話題引導學生練習用總分的構段方式來寫話。
這樣從學到用,逐層深入,可以說學生學得明明白白,用得輕輕松松。
收獲二:品味比喻,感受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和瞬息萬變。
此文中的比喻句可謂精彩紛呈,令人想象無限。迷茫的云霧在作者的筆下,竟活靈活現地成了不同的景物(白色絨帽、一條條玉帶、茫茫的大海、巨大的天幕、一縷輕煙、九天銀河、四蹄生風的白馬、一座座冰山……)。從生活的到虛構的,從天上的到海上的,如此豐富的想象,著實讓人感受到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與瞬息萬變。于是,憑借這點,我便要在這堂課上教給學生第二個本領:通過對文中描繪廬山云霧的比喻的品味,學會合理想象、使用比喻修辭。
在達成這一目標的`時候,主要方法之一是聯系生活實際。其實,想象得再不著邊際,也是離不開生活的,大凡想象之中東西都是生活的本原或再創造。文中的比喻有些跟學生生活很貼近,如“白色絨帽”,我便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對這處比喻的感受。有學生馬上說感覺很“暖和”。這是多么生活化的感受!如果在現在這樣的12月的季節里,給你一頂絨帽戴在頭上,你一頂也會覺得暖和。有學生說感覺很“美麗”,確實,青山白霧,想來也美。也有學生說感覺很神奇的,這也不錯,那么大的山戴著頂絨帽,能不神奇嗎?學生的感受談得多么真切。
在指導利用文中的“……”寫話時,我也啟發學生聯系生活,說說廬山的云霧還會變成什么樣子?開始的幾個學生說像小狗,像小鳥,像老虎等等。我一聽,學生都想到動物了呀,于是我引導:廬山的云霧除了像這些“動物”,還會像什么?學生很聰明,馬上就更大范圍地想開去了,植物也出現了,房子也出現了,汽車也出現了,還有很多(這些都來自于生活)。學生思維開闊了,想象也就豐富起來了。所以說教材來自生活,教學也應來自生活。聯系生活實際來教,學生容易接受,也能生發出精彩的思維碰撞。
說到這處寫話練習,在學生“寫”的時候,我為學生提供了參照格式。(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眼前的云霧,剛剛還是——轉眼間——明明是——還沒等你——又變成——)這樣不僅降低了寫話的難度,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課后獨立寫話的時候有法可依。
遺憾一:沒有用更直觀的簡筆畫方式引導學生理解云霧的千姿百態。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寫了廬山云霧的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教學中,如果我敢于用簡筆畫的方式引導學生理解云霧的千姿百態,可能教學效果會更好?梢砸獙W生們一邊讀一邊想,看腦子里出現了什么樣的畫面。然后,老師在黑板上畫了四個山峰,請四位同學分別在山峰上畫出云霧籠罩山頭和纏繞在半山的樣子。學生畫對了,就說明他們已經讀懂了。
遺憾二: 沒來得及拓展延伸,下課鈴就響了。
我的教學設計本來后面還有“拓展延伸”:
1、奇麗的廬山美景不僅讓我們和作者流連忘返,還吸引了古代許多詩人,他們在游覽廬山時詩興大發、揮筆寫就了膾炙人口的千古名篇。讓我們來拜讀其中兩首:《望廬山瀑布》、《題西林壁》。
2、我國幅員遼闊,其他地方的山間云霧是怎樣的呢?推薦閱讀:《阿里山的云霧》、《黃山云海》。(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廬山云霧》)
3、小練筆——仿造課文2、3自然段“總分”的寫法,圍繞中心句“傍晚,西邊的天空出現了千奇百怪的云彩”寫一段話。
由于前面所花時間多了些,這一環節沒來得及出示就下課了。
【廬山的云霧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廬山的云霧》的教學反思08-09
廬山云霧茶的制作方法06-07
鑒別廬山云霧茶優劣的方法11-09
廬山云霧茶是什么茶05-26
《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07-28
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2-27
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4篇)12-27
小學語文《望廬山瀑布》教學反思14篇12-27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說課稿《廬山的云霧》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