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
教學怎么能夠少了反思呢?少了反思的教學是進步不了的,下面是由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到您!
(一)今天,區進修學校的鄒清老師來學校教學調研,聽了我上的《奇怪的大石頭》一課。既肯定了我的優點,也給我提出了不少有效的建議。
我在上這課時,由 你知道李四光的哪些知識? 導入,揭示課題。學生針對課題提出了2個疑問:
1、這塊大石頭 怪 在哪里?
2、他是怎么解決自己提出的疑問的。這是兩個切中要害的問題,我將問題及時打在電腦上,呈現給全班學生作為自學的導向問題。學生通過自讀自學,在文中找出相關的語句,我也將本節課的重點定在討論問題一。
孩子們發言積極,找到了許多重點語句,我雖然表面鎮定地在講課,帶領孩子挖掘語言的重點、訓練感情朗讀。可是此時,我的心里已經開始發虛了。因為我知道孩子的思維在無限制地擴張,體悟的點鋪得太開了,顯得很散,影響整個課堂的嚴謹性,可是我又想不住及時剎車的方法,怎么辦?好不容易,終于有同學說到了我課前預設的句子了,趕快抓住,將問題的討論縮小到第二段。
課后我仔細思考了這個插曲,我逐漸認識到自己的缺陷。
1、我第一次接觸新教材,對這篇課文讀得不夠透徹:
只重視了文中重點詞句、語言訓練點和思想感情的滲透,忽略了這篇文章的結構體系。這篇文章可以分為兩部分:一到二段為第一部分,主要講這塊石頭的 大 ,從而引發了李四光孩提時的疑問。其他段落為第二部分,講述李四光不斷探究問題的答案,終于成為了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所以,如果將目標再鎖定明確一些,就不會出現課堂上孩子說話如此散的現象了,我可以這樣安排學習任務: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找看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塊石頭的 大 ?第二課時再安排后半部分來歷怪的特點。最后在學完課文之前,結合板書指向課題,石頭 大 ,來歷 怪 ,怪不得叫 奇怪的大石頭 呢!齊讀課題下課。唉!怎么沒早點發現。而且這歸段的能力,是三年級重點要培養的,錯過了一次好機會。
不錯,細節決定成敗,就這樣一個小小的疏忽,讓我覺得整節課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遺憾。
2、朗讀的形式過于單一:
不知為什么,我總是會忽略朗讀形式的問題,學著學著就變成齊讀為主了,整個課堂齊讀的比例占到了80%,學生讀得口干舌燥,還得繼續奮戰。朗讀可以分為:個別指名朗讀、小組朗讀、男女生對讀、小組賽讀、齊讀等多種形式。課堂上,每一種形式的朗讀都尤其重要的功效。比如個別指名讀可以將全體同學的注意力集中到一個焦點,通過個別學生的朗讀達到示范、糾錯、突破重點等多項指向明確的功能,同時體現了一個朗讀的個性,關注每個孩子的發展。齊讀可以很好地調控課堂紀律,使朗讀有氣勢,但不易抒發孩子個人的朗讀情感。再說賽讀,這是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朗讀方式,他們喜歡小組競賽,喜歡那種獲勝的感受,尤其是當兩組站起來的時候,特別精神,特別投入。因此,課堂應是多種朗讀方式的結合體,讓朗讀揚長避短,發揮更大的功效。
另外課堂也有成功之處,需要堅持的。
1、識字的自主學習:
到了三年級,識字寫字部分已不是教學的重點,此時就應該根據兩年多學習的識字方法,放手讓孩子自主識字。自學生字后,讓學生說說有哪些生字容易出錯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然后我再挑幾個重要的字范寫、講解、書空、強調。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培養了孩子自主識字的能力。
2、問題由學生中來再由學生來解決:
讓學生通過自讀課文獲仔細讀課題,提出自己想問的問題,經過歸并、篩選后將問題呈現作為課堂主要研究的方向。這樣的方法學生會仔細地去讀課文,積極思考發現問題,在課堂上努力地解決問題。
3、重點語句的探究放手讓學生自己學懂:
三年級的孩子已有一定的思辯能力,一些重點的語句在每個孩子讀來都會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通過個別發表見解的互補及點撥,讓孩子自主理解重點語句,通過抓字、詞的體悟,幫助理解含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連感情朗讀的任務也由學生完成了。
課堂就是這樣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將在課堂上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
(二)通過學習這篇課文,能讓學生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動腦、執著求索的可貴品質并且體會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是本文教學的難點。要把握住課堂,課堂有效提問就顯得非常重要。
語文課應該有這樣三個標準: 環節要簡,主線要明,問題要精!這就要求有效的提問應從整體入手,根據教材的重點、難點精心設計;大問題設計應該是提綱挈領,因此設計能貫穿全篇的問題來當主線,不失為一種好方法,這就是張慶老師倡導的: 提領而頓,百毛皆順。 本節課我提出來了練習上下文的四個大問題:第一, 大石頭怪在那里? 第二, 李四光問了哪些問題? 第三, 李四光是個怎樣的孩子? 第四,李四光是怎樣揭開這塊孤零零的巨石的來歷的?課堂提問呈遞進式進行,層層深入,非常有效。
課堂提問既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問題要難易適度, 難度太大的問題不僅達不到教學目的,反而易挫傷其學習積極性,事與愿違。對于李四光提出的四個問題,開始在讀完兩邊后,我問孩子們:當你把李四光提的一個一個問題讀一遍后你有什么體會?孩子們很茫然,然后我有換了一種問法:你覺得李四光小時候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這回,孩子們積極參與了,有話可說了。這就是暴露出我的課堂提問的一個弊端。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情感體驗是沉睡著的,一般不是馬上就會被激活的,需要教師合理有效的引導,引導中抓住符合學生實際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的切入口。當學生回答不上來時,應用一些疏導性、鋪墊性的問題,以適應學生的水平發揮。
提出的問題難度過大,學生找不到思維的切入點,跳起來也摘不到桃子。提出的問題太急, 還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就要求立刻作答,就好象喂一口飯還沒嚼就要學生吞下去一樣。只有得當的課堂提問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自覺自愿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去,從而更有效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05-02
小學三年級語文奇怪的大石頭教學反思4篇05-02
形容奇怪的成語01-03
中班故事主題班會《奇怪的房子》教學方案08-13
創業挖掉心中的大石頭06-05
非常奇怪的青銅貓06-03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29
忙碌的周四 奇怪的面試08-09
求助簡歷制作的奇怪問題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