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教學要學習先進的教學理論,提高理論的水平,下面是關于《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
第七單元的課文充滿愛,充滿真情,充滿溫馨,一篇篇課文學習下來,總能讓人的心靈得到一次洗禮,情感得到升華。《賣木雕的少年》就是這樣一篇課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誼在文中讓人感動不已,那少年是那樣淳樸,是那么可愛。當“我”因為那象墩子太大而無法帶回中國而無限遺憾時,那賣木雕的少年帶著對中國人民的無限情誼出現了。
我上的是第二課時,我覺得我很認真地設計了各個環節,我在教學時努力體現了以下教學理念:
一、重視朗讀,讀中培養學生語感。
本文的人物語言描寫很多,這些語言不僅豐富,更重要是在這些語言描寫中蘊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我從“這是一個怎樣的少年?”提問出發,抓住少年和“我”的兩次對話,不僅充分讓學生朗讀,還讓學生轉換角色去讀,切身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在課文中,有很多語氣詞的提示,例如,“夫人,您買一個吧!”要讀出誠懇的語氣;“您是中國人吧?”是猜測,要讀得比較輕。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讀出語感,也是我在這節課上所要追求的。在學習送木雕部分,以讀代講的方式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讀中感悟非洲少年的情感,同時創造性地進行朗讀,如:少年連連擺手,用不太標準的中國話說:“不,不要錢。中國人是我們的朋友。”在看完補充資料后,學生的朗讀感悟一下子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學生也能更好地感受少年的那份友愛。
二、積累語言,注重語言文字訓練。
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別。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在理解內容之前復習時,讓學生認讀本課課文中比較有特色的四字詞語,并拓展、運用。讓學生把詞語放入課文內容,放進具體語境中,使學生真正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學生感悟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還逐步體會到如何正確的運用語言。這樣做,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補充資料,深入理解課文內容。
課文講的是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旨在讓學生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但由于文中內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為學生的閱讀帶來一定困難。在上課時向大家介紹了中國援助非洲修建坦贊鐵路的資料:20世紀70年代,中國支持非洲獨立,援建了坦贊鐵路。為建設這條鐵路,中國政府提供無息貸款9.88億人民幣,共發運各種設備材料近100萬噸,先后派遣工程技術人員近5萬人次,中方有64人為之獻出了寶貴生命。贊比亞卡翁達總統贊揚說:“患難知真友,當我們面臨最困難的時刻,是中國援助了我們。”坦贊兩國人民乃至整個非洲把坦贊鐵路譽之為“自由之路”。這樣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當然,學到的更多的怎樣讓自己以后的課堂有所進步:
一、關于對話學習的學法指導。
今天我在指導學生讀好對話時,給學生列出了四個讀好對話的法寶:關注提示語;標點藏感情;表情會說話;用心去感受?墒钦n堂上學生的反應是不知道什么是提示語,這樣的要求對于三年級的學生偏高,他們不能形象地進行感知。因此在體會讀少年誠懇、猜測的語氣時,有些學生還是不太明白。其實只要簡單地引導“少年說了什么?他是怎么說的?”,學生馬上就能找到“誠懇、猜測”,并且能感悟朗讀。
二、三年級學生對文本理解的定位在哪里?
課文講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誼。“我”到非洲旅行時,想買一個非洲木雕做紀念,又擔心路途遙遠,木雕沉重,只好放棄了這個打算。為了不讓我帶著遺憾離開非洲,賣木雕的少年等待在賓館前,送給我一個方便攜帶的木雕小象墩,從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靈以及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課文不能定位在感恩,但是只讓學生說出這個少年很善良,有一顆美好的心靈也不夠,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少年對中國人民是一種你對我好、我對你好,非常樸實的友好情誼。
三、板書要認真、精簡
板書內容一定要體現課文的精華所在,字跡端正,精簡實在,節約課堂上的時間。
四、寫話目標不明確
為什么要寫這個小練筆的目標不明確,再加上前面朗讀理解不夠深入,因此學生在寫話時內容比較單一,范圍也比較狹隘。
【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課《賣木雕的少年》教學反思02-19
語文三年級下冊賣木雕的少年教學設計06-04
羚羊木雕教學反思07-23
《中華少年》教學反思07-22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07-19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07-19
《少年閏土》的教學反思07-29
《頂碗少年》教學反思07-28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07-24
少年閏土教學反思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