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望月》教學反思
《望月》教學反思怎么寫?下面是關于望月的教學反思范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望月》是著名作家趙麗宏的散文。這是一篇構思獨特、感情真摯的散文。文章主要寫了 “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亮時,聰明好學、愛幻想的小外甥和 “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以及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閱讀這樣的作品,讓學生能受到情感的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教學中,我確立營造情境,重讀感悟的教學策略,采取有效的方法進行引導,逐步提高學習的要求。
1、讓學生在碰撞中愈加清晰地把握文章的結構和大意。教學中,圍繞“全文可分為幾大板塊,每塊分別講了什么?”引導學生展開交流討論,學生在觀點的碰撞中逐步明細文章的寫作順序和重要內容。對于一些過渡句的歸屬,也及時采用讀讀議議的方法來明確。這樣的碰撞與交流代替了教師的講授,讓學生經歷這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雖然有些磕磕絆絆,但這樣的學習經歷卻是十分值得和有意義的。
2、注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的寫法。教學中,我們通常會關注作者寫了什么?寫得怎么樣?往往會忽視作者是如何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而恰恰是這兩點才是我們學生應該學習和實踐的語文能力。因此,我在教學中耐心地引導學生品讀“江中月”,整體感悟后來關注改文字中帶“江”字的詞語,通過朗讀感悟“江”和“月”的交融與不可分割。接著引導學生關注句與句之間的聯系,從而發現作者的寫作順序就是作者的觀察順序,即由上到下、由近即遠。這樣的寫作順序可也能用到平時寫景的習作中。
月兒雖美,傳遞了人們的情感,但要讓五年級的學生細細體會也非容易的事。特別是這樣的美文,如何讓學生在課文中感悟到月夜之美是本課的重點與難點。盡管我在環節上做了精心設計,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學生也能體會到月夜的美,但也出現了許多不足的地方。
1、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字音、字型和字義的檢查交流占用了近十分鐘,這在高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是不合理的。這樣的安排也直接導致學文的時間緊迫,教學過程“蜻蜓點水”、“浮光掠影”。
2、教學浮于表面,課堂不夠扎實。在教學中每一個板塊的分析教學顯得很粗淺,如教學第一部分,舅舅眼中月亮的時候,要求學生從文本,詞句中感受月亮的美、靜謐。教師沒有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來體會與品位,忽視對“鍍”字的揣摩與探究。
3、朗讀指導不到位。雖然整個教學過程我都很重視“讀”,但在實際教學中,指導學生以 “讀”來感悟文本意蘊的方法的是不到位的。如學習第二段描寫“江中月”的時候,過分注重學生的齊讀而忽略了學生個性化解讀,剝奪了學生用朗讀展現自己獨立理解的機會,最終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沒有得到很好的改善。此外,“對詩”部分也只是簡單的你讀我讀,男女生分角色讀,沒有把詩的韻味讀出來。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全員的參與性,但卻忽視了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望月》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中秋望月唯美隨筆10-21
中秋望月學生隨筆10-21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29
初中教學教學反思02-02
小學教學教學反思02-03
教學反思要反思什么07-28
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8-12
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7-26
關于中秋節的詩句《望月懷遠》06-03
大學生期望月薪翻倍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