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兔同籠》教學反思
以下是《雞兔同籠》的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大家參考!
《雞兔同籠》教學反思一
本節課從學的角度安排教學過程、呈現學習內容、提供操作材料,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活動中主動完成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因此,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和探究精神得到培養,創新潛能得到開發。讓學生獲得親自參與探究學習的積極體驗。
按照我對教材的理解,并遵照《新課程標準》中:在課程設置中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在學習過程中盡可能多的為學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間,鼓勵學生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精神。首先以觀察雞兔的圖片入手,讓同學們發現動物身上隱藏著許多的數學問題,然后開門見山的引出本節課要研究的主題“雞兔同籠”問題;然后以一個數據比較小的雞兔同籠問題,來引導學生,經歷列表法,探討假設法和方程法等多種解題策略和方法,并加以多媒體課件的展示,幫助學生比較直觀形象的理解解題方法,從而更好的突出本節課的重點;接著引出《孫子算經》中的一個數據比較大的雞兔同籠問題,先讓學生用自己剛剛學到的方法進行解決,然后再激發學生“了解古人的解題方法”欲望,讓學生自主的去閱讀書中的一段閱讀資料,了解古人的解題方法,并試著解釋。老師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理解古人這種獨到的解題方法--------抬腿法。從而讓學生受到古文化的熏陶,感受道古人的了不起。最后就是利用法學到的方法解決生活中類似的“雞兔同籠”問題,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數學知識來源與生活,同樣也運用于生活。
“雞兔同籠”在以前是屬于奧賽典型題,如今編入新課程教材第十一冊中。對學生尤其是基礎不好的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認為必須讓學生經歷從多種角度思考,運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過程,使學生展開討論,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不斷調整解題策略,逐步探討出不同的方法,找到合理解決問題的策略;并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靈活運用該方法解決生活中的類似“雞兔同籠”問題。特別是用假設法解答,學生理解起來很難,為此我用畫圖的方法來幫助學生理解,先畫8個圓圈代表8只雞,每只雞畫2只腳,這樣就有16只腳,缺了10只腳,再把其中的幾只雞每只添上2只腳就變成了兔子,所以有5只兔子。這樣把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了,學生很快理解了這種方法。
我注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數學文化的滲透:
一、介紹中國古代的數學成就。
中國有著歷史悠久、成就輝煌的數學文化,出現了許多偉大的數學家和經典的數學名著。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向學生介紹記載“雞兔同籠”問題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介紹古人解決雞兔同籠問題的巧妙方法,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豐富的歷史淵源,感受古人的聰明智慧,增強民族的自豪感。
二、滲透解決問題的思想方法。
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文化的精髓,教師有意識地向學生滲透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可以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結合本節課的數學內容,教師適當滲透了化繁為簡、猜測驗證、假設、數形結合等思想方法,其目的不僅是讓學生掌握好本節課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更重要的讓學生了解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注重數學模型的實際應用。
在數學教學中,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講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安排了大量與“雞兔同籠”有著類似數量關系的問題,讓學生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周圍世界,并且在這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探索活動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感受到數學的真諦與價值。
但在平時的教學中也存在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如何調控才能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的效率,如時間的把握、學生合作過程的控制、合作學習的效果等;
2、要想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必須在課堂中注重培優輔困,特別是學困生的輔導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落實,使他們通過教師的引導取得明顯的學習效果,真正落實新課標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目標;
3、有意義的練習及作業的設計要考慮有利于知識點的落實,要能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要考慮練習內容的層次性,手段的靈活性,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
《雞兔同籠》教學反思二
雖然課已經上完,同課異構的教研活動也已經結束,但是我知道我們的教學工作并沒有結束,我不能停下前進的腳步,是應該靜下心來,好好地自我反思、總結的時候了。
一、對教材的分析要全面、到位,把握內在聯系,分清主次輕重。
從一開始對教材的理解,就讓我對本課的教學倍感壓力,總有個疑惑:有部分學生已經能理解并解釋應用假設法來解決問題了,為什么北師大版的教材卻不同人教版的教材一樣,提倡教給學生運用假設法、畫圖法、金雞獨立法、代數法、列表法……等多種方法解題,甚至是要求教師除了列表法以外的方法都不宜補充教學,以免干擾學生思緒。難道教學不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水平出發?學生已經掌握的我們還要給硬逼回原點,從零開始嗎?
這一連串的疑惑多虧了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語道破,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啊!讓我重新細細地、全面地解讀教材,才明白其實假設法、畫圖法等與列表法并不是孤立的、互不相干的幾部分,而恰恰相反的,假設法、畫圖法與列表法一樣都是在應用假設的數學思想,它們是相互關聯的。教材將這一經典、傳統的題目“雞兔同籠”選編為“嘗試與猜測”一節,其目的是借助“雞兔同籠”這個問題作為載體,讓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引導學生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現象的觀察與思考,從而發現一些特殊的規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即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和取中列表法。
二、注重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數學思想的滲透。
讓學生在參與觀察、猜想、驗證、綜合實踐等數學活動中,發展合情推理和演繹推理能力。用數學語言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從課初的隨意猜想到表格中的有序猜想,從一般驗證到表格中數據變化規律的發現,從列表法很快自然聯想到畫圖法、假設法,學生的思維經歷了從無序到有序、從特殊到一般、從借鑒到創新、從膚淺到深刻等方面的巨大變化,學生的思維能力也隨之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教師有意識的向學生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如:用容易探究的小數量替代《孫子算經》原題中的大數量的“替換法”解決問題,滲透了轉化的思想和方法;用“列表法”、“畫圖法”等解決問題,滲透了假設的思想和方法。這些對于學生而言,無疑奠定了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三、注重數學文化的傳承。
雞兔同籠問題是《孫子算經》中一道影響較大的名題,一直流傳至日本等國,引起了許多國家的眾多數學愛好者的廣泛關注。教學中,教師把“數學文化”和《孫子算經》及其中關于雞兔同籠問題的原題,用課件科學而生動地再現于課堂,極大地激發和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充分地傳承和弘揚了經典的數學文化,較好地體現和提升了課堂的教學品味,也讓“數學味”縈繞課堂,貫穿課堂始終。
四、真正讓學生親身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讓不同的學生學有不同的數學。
由于學生原有認知水平的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同樣的列表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也有一定的層次。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并沒有提出統一的要求,允許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解題方法。在交流時,有些學生用逐一列表的方法,也沒去指責他們,而是肯定他們想出的方法有序且不遺漏。再引導學生從上往下看、從下往上看、從左往右看發現規律,體會雞兔只數變化之間的置換關系。等待學生充分掌握規律,已經躍躍欲試了,教師再指引學生運用自己發現的變化規律在表格中調整驗證過程,進行二次調整,快一點找到答案?學生不但可以應用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來調整過程,而且部分學生已能把跳躍和取中的方法相結合起來列表解決問題。最后引導學生對解題技巧進行歸納與總結:做任何題目的時候,都要先認真思考、分析,根據題目的條件,選擇適當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小竅門!
這樣學生在具體的解決問題過程中,他們根據自己的經驗,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本來只要求從3道題中任選1道題進行解答,沒想到一會功夫,已經一大部分學生把3道題都解答完了,就因為他們在自己親身經歷的調整過程中學會了將取中和跳躍的方法相結合,所以速度之快。這同時也體現了不同的學生在同一節課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同的學生學有不同的數學。
五、教師要走進課堂,走進學生的心里,注意捕捉并利用課堂生成的新資源。
這是我教學這一課之前感到有困難的,也是我教學時做得不夠到位的地方。比如:學生猜出雞兔各幾只后,有個別學生就開始用口算進行驗證。此時,教師的引導讓學生感覺需要列表的必要性不夠明確。
【《雞兔同籠》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雞兔同籠教學反思07-21
《雞兔同籠》教學反思范文07-06
小學《雞兔同籠》教學反思(通用15篇)05-23
畫家和牧童教學反思教學反思07-29
初中教學教學反思02-02
小學教學教學反思02-03
教學反思到底反思什么?07-26
教學反思要反思什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