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下雨了》教學反思
下面是《要下雨了》教學反思范文,歡迎閱讀!
《要下雨了》是一篇親切的科學童話。課文通過小白兔與小燕子、小魚和螞蟻的對話,介紹了夏天下雨前燕子低飛、魚游出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自然現象。可愛的動物形象,童趣的對話語言將科學知識自然地滲透給孩子,讓文本洋溢著探索的樂趣。不僅能引導學生留心身邊事物,注重觀察,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身邊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從而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使他們初步受到熱愛科學的思想感情。
一、多種方法,學習生字詞
1、預習生字
預習是一個很重要的預習生學習環節,它可以讓學生預先了解所學的知識。在學習新課之前,先讓他們在讀課文的基礎上圈出生字,在認真地拼讀兩次,在自己讀不準或容易讀錯的字上做上記號。到老師教時著重學學這些字。這樣,學生首先自己熟悉了一下生字,再在課堂上集中學習。就對生字掌握更牢固了。
2、 做動作識字。
漢字是表義文字,形義聯系緊密。有些字通過其外形就能看出它的內在含義如:“割草”讓學生做做動作,“割”需要什么工具——鐮刀,故是“立刀旁”;“伸伸腰”也讓學生做做動作,根據字義識記生字“伸”,這樣輕松牢固地掌握這類漢字。
3、聯系生活識字。
如教“潮濕”一詞時,我說:“前段時間,一直下雨,你見過什么很潮濕?” 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際經驗,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潮濕”一詞。
4、換字識記。
如:給“喊”換個意思相近的字。學生說“叫”。再通過朗讀理解,誰愿意大聲來喊一喊。理解到位了,朗讀起來就有味了。
5、形象記憶法識字。
小學生善于聯想,如記“悶”字時,我邊寫邊說:把心關在門里面,當然感覺很悶。
二、把課堂還給學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教學活動中,要“把課堂還給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時時關注學生、處處細致傾聽,抓住從學生口中蹦出的玉言,學生的生活經驗,提煉豐富的資源,促進學生的發展,優化我們的課堂。新世紀的學生,他們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成長起來,網絡,媒體,社會、家庭都給了他們許多的學習機會,也就是說他們現在在知識面很廣。他們在生活中,通過各種方式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或多或少地指導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作為教師,我們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要了解學生的知識程度要活用學生所掌握的各種經驗,以服務于教學活動,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開拓學習的新領域。于是乎,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一些重點詞句的意思來體會、揣摩語言形式的表達效果,更得充分尊重學生對這些重點詞句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課文的第一段中有這樣一句話“天氣很悶,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在讓學生理解“悶”的時候,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小朋友,你在什么時候也感覺到悶過?”在學生的生活情境回憶中,有的學生說在捂住被子的時候,有的說在下雨之前。這些不全是我想要的答案。記得在一次試教的時候,有個學生是這樣回答的:“星期天我一個人在家沒人和我玩的時候,我覺得很悶。”當時,我沒有處理好這個細節,F在想,這也是“悶”的另外一種意思,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適當點撥,區別了一個人在家的“悶”是無聊、沒事兒干,而被子捂住透不過氣、感冒鼻塞喘不過氣的悶則是與“天氣很悶”的“悶”意思相同,既讓學生理解了字的意思,也教給了學生要通過具體的語言環境選擇字的意思來理解。
本課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為什么快要下雨的時候燕子飛得低,因為燕子說的一段話中有好幾層因果關系。我也看了一些案例,有的案例中,教師往往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以自己的理解代替學生的感悟、體驗,程式化地說一說“因為……所以……”或把這段話分成幾個因果關系填填表,但我覺得,雖然學生會跟著說、跟著填,卻不一定真正理解。本著“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的出發點,我在教學中通過“朗讀、體驗、教師的補充說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讀和感悟,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較好地感受、體驗了課文深刻的現象聯系,從而較有實效地挖掘了這個教材的重難點;引導學生認識到雨前動物行為的變化與雨前氣候狀況的聯系。
【《要下雨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要下雨了》教學反思09-30
幼兒園中班《要下雨了》教學反思09-30
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要下雨了》教學反思(精選15篇)05-17
要下雨的說說350句07-28
小學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01-31
小學語文說課稿:《要下雨了》12-02
小學語文《我要的是葫蘆》教學反思10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