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反思【熱門】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
如何讓學生對化學產生學習興趣?怎樣學好化學?高考前的沖刺如何提升化學成績?這些都是高中化學教師一直在討論的重點問題。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下面我從學生實際、教學實施、興趣培養、習慣養成等方面談談自己的體會。
一、學生實際對教學有效實施的影響
我任教的學校是一所鄉村中學,學生大多都來源于農村,家庭條件一般、甚至很貧窮。很多學生家長為了生計長期外出務工,孩子從小就成了留守兒童,這樣的學生渴望著自己能夠在學業上取得優異的成績,但卻只能在孤獨中曲折前進,學習效率低下。由于家庭、社會等諸多的因素,他們學習習慣差、意志力薄弱、情緒不穩定、注意力分散、松懈懶散。針對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教師要多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成績,更要注重他們身心健康,給予他們更多的愛。
二、關注學生心理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長期責任
高中生正?于青春期,性格叛逆,容易急躁,如果在教學中忽視學生內在的心理需要,就會使教學事倍功半。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知識和教學能力,以高效的課堂教學和顯著的教學效果,來迎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一個教學者,更是一個引導者。有效的引導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三、化學實驗教學的趣味性是提升課堂效率的催化劑
都說“化學化學,變化中學”,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化學實驗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動機。學生一旦對某一學科感興趣,就會產生強烈愿望和求知欲。
以實驗為基礎展開化學教學是化學教師最常用的課堂教學手段之一,但很多教師對化學實驗過程的實施在教學中的權重認識不夠,直接用講“實驗”代替“實驗”,要求學生死記實驗現象。有的教師直接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實驗視頻給學生觀看,這種做法直接導致學生的實驗知識薄弱,實驗技能差,極度缺乏動手能力,考查實驗時看到一桌子的儀器、藥品無從下手。這樣既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瘜W教學,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通過直觀的教學手段,展示實驗事實,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知識然后再引入慨念。如苯與高錳酸鉀溶液――引入苯結構不同于不飽和烴,幾種物質的導電性實驗現象――引入電解質和非電解質,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有利于他們探索和揭秘實驗現象的本質,讓他們在實驗中找到學習化學的樂趣。又如在學焰色反應時,讓學生回憶日常生活中冬天燒煤取暖時將食鹽灑在碳灰上呈現黃色的事實。增強了化學與生活的聯系,在學生急于想知道原因的條件下,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做完鈉、鉀離子焰色反應實驗之后,又補充鋰、鈣、鋇、銅離子的焰色反應實驗,用色彩鮮艷,明亮絢麗的.焰色,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喚起學生的審美情趣。接著又介紹節日五彩繽紛的火焰,更使學生享受到通過學習化學獲得的美感。
四、良好的習慣是提升學習效率的關鍵性因素
“好習慣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旦養成,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素質,而且對學生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都將產生重要的、深遠的影響,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素質,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昂昧晳T”的培養應該在學習的各個環節得到逐一落實:
1.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預習一般是課外進行的,在教學中應給學生指明預習的方法,如小節預習、章節預習,預習時抓重點內容、難點內容,做到對本節知識點有個了解。
2.培養學生聽課的好習慣
學生聽課的過程,既是理解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記憶知識的過程,F代教學要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向課堂要效益,學生如果養成了良好的聽課習慣,就能在課堂上及時掌握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那么,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該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課習慣呢?教師應該讓學生認識到認真聽講的重要性,同時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聽課習慣。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懸念,學生為得到答案,自然會將注意力集中于課堂。
3.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
化學雖然是一門研究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學科,然而學生想要學好這門學科,必須進行深入的思考,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思考習慣。
4.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的好習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將很多知識點以生活中的例子為支撐呈現在學生面前,是培養學生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意識與能力得到提高的有效途徑。例如講解乙烯時教師可以列舉用蘋果催熟獼猴桃,其實是利用蘋果成熟時所散發出的天然催熟氣體“乙烯”來起到催熟效果。在講解與大氣污染相關的知識點時,可以與現實生活中的霧霾天氣為例子,不僅能夠使學生認識到大氣污染給人們日常生活帶來的不便,更增強了學生的環境意識。
5.培養學生良好的復習習慣
復習在各個學科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并發揮重要作用。所以教師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應該組織培養學生良好的復習習慣。雖然現代教學要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但課后布置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業、知識點、小測驗也是有必要的。
五、教師的自我反思與專業成長
作為一名高中化學教師,必須學會反思,不斷總結。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后都要反思,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行為。要有預測性、調控性,形成理論的評價,使教學成為一種多向的互動,從而提高教師的總結能力。從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中進行反思,善于發現問題,并形成理性的認識。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強化自身創造性,激勵個人成長的愿望。以高標準進行反思教學的教師,將逐漸形成敏銳的判斷力,使化學教學更加專業化。這就要求教師克服一次性學習的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使每一堂課的教學都成為教師反思和提高的機會,那么,一堂課受益的不只一個學生而是一個班級。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2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知識不斷創新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教育傳遞人類知識的功能必然更多的為信息系統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進而落在了培養創新能力上。而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以大量的實驗為基礎,形成了堅實的理論體系,然后應用于廣闊的科技空間。雖然化學屬于理科,它有著很大的文科特點:內容多、知識碎,大多是實驗結論,有不少知識只能知其然,而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甚至不少老師都贊同化學與英語的相似性,說“化學就是第二外語”,化學的分子式就相當于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就是英語的句子。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中學教育體系中占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學認為化學知識較難掌握,成績提高慢。與其他科目相比較,化學確實有著較為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清楚地強調這些特點,同時這些特點,使他們對化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學習化學“難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針對這些特點,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化學”,這對他們學習信心地樹立,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下面關于化學教學反思提出自己的觀點。
一、對教學主體的反思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以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俗話說:“知已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例如,雕刻家面對一塊石頭,他肯定不先忙著下手,而是細細的琢磨,這塊石頭像什么,質地是什么,有什么缺陷等,然后再雕刻出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同樣,我們面對的學生,在教學前,我們也要對他們細細的琢磨反思,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培養出人才。就像一位軍事家戰前觀察作戰地形一樣,我們了解學生的過去和現狀,才能知道把學生培養將來的什么樣的人才,我們可以通過分卷調查法、觀察法、實驗對比法等,了解反思學生,使一切都了然于胸,才能找到適當的解決途徑。
如:學生中普通存在的一種心理障礙叫“習得無助”,是指人在長期的持續緊張或失敗后,對自我喪失了信心,即便是解決困難的方法就在面前,或問題非常簡單,也不能通過自己來解決問題,事實上已經有些麻木和機械了,在化學教學中,特別是高一化學,由于在體系上和學習方法上與初中化學有較大的差別,一開始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化學特別難,如果教師不加以及時的引導,經過一段時間困難學習后,許多學生都感到學習化學的希望沒有了,放棄了,這樣,化學中再簡單的題目,他們也感到特別的難,難怪有的老師抱怨:“我講的已經很簡單了,但學生還是不懂”這怪不得學生,是老師沒有及時去反思學生的心理障礙。
二、對教學內容的反思
作為教師而言,這是我們課前反思的重點,我們的教學內容無論從形式還是內容都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僅憑熟悉遠遠不夠,我們需要反思揣摩的地方很多,這就是為什么同樣一個知識點,不同的教師領悟不同,當然最后的結果也不同。教材,歷來被作為課程之本。而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為教與學的一種重要資源,但不是唯一的資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學活動的綱領性權威文本,而是以一種參考提示的性質出現,給學生展示多樣的學習和豐富多彩的學習參考資料;同時,教師不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設者。因為本次課程改革中的一些改革理念仍具有實驗性質,不是定論,不是新教條,不是不允許質疑的結論,還有待在實踐中進一步檢驗、發展和完善。因此,我們在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時,可以在“課后反思”中作為專題內容加以記錄,既積累經驗又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設性的意見,使教師、教材和學生成為課程中和諧的統一體。
三、對教學模式的反思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種教學模式,每種教學模式都有理論依據,都有專家論證,可以說各有千秋,每一種教學模式的成功運用,都可以取得較好的成績。但反過來,無論選用何種模式,都是縛住了自己的手腳,教學內容的不同,學情、校情的不同,怎能用一種或幾種教學模式解決,人常言“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這句話有深刻的含義,它告訴我們不要被傳統的刻板的模式所束縛,在抓住核心內容的前提下,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同樣可以幫助學生開啟知識的大門,就象木偶劇的演員那樣,手中的成就這樣幾根,但通過他們可以做出成千上萬種的造型。在例題講解的過程中,我可以毫無準備地與學生同步思維,共同審題,共同試探解題,共同得出正確答案,要知道如果教師有準備,學生無準備,而教師無論是知識還是能力都比學生強的基礎上,怎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總之,教學的方法是多樣的,無固定的模式,我們可以有多種的嘗試,在一定的大框架下,我們應追求教學的不拘一格,不限一法,把教學的多樣性、穩定性、靈活性與獨特性有機的結合和統一。
四、對課堂教學的反思
這里包括兩方面:
1、教師要引導和注意學生對知識的反思,幫助學生從原有知識模型的基礎上,反思新知識→提出問題→討論探究→解決新問題→建立新模型。通過教師提問,分段檢測測試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要相信學生,舍得放手,舍得留給學生時間,避免教師滔滔不絕的講。但要講究效率,把重點放在關鍵地方,及時調控,防止學生出現鉆牛角尖的情況,讓教學處于最優狀態。
2、對教學過程的反思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導學生在情境中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創造。教學過程中,學生常常會于不經意間產生出“奇思妙想”、生發出創新火花,教師不僅應在課堂上及時將這些細微之處流露出來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組整合,并借機引發學生開展討論,給課堂帶來一份精彩,給學生帶來幾分自信。更應利用課后反思去捕捉、提煉,既為教研積累了第一手素材,又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
總之,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教師將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自覺而有效的反思者,從而不斷促進自己的專業成長。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3
一、課前預習。
每天抽幾分鐘時間預習明天上課的內容,做好充足的準備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對難以理解的地方做個標記,上課時認真聽講這部分的內容,大大提高了聽課的效率。
二、充分利用課堂。
強調積極與主動,腦筋要時刻保持高強度運轉,緊跟老師的講課思路,邊理解吸收邊進行記憶,這對知識的初步掌握十分重要。同時做些必要的筆記,老師的板書不必照抄,相反老師所說的有時卻十分重要,例如一些解題技巧或總結性的內容,稍縱即逝,不記下反而是種損失。課后多向老師請教,我平時遇到不懂的問題都會向老師提問,老師也會耐心地幫我一一解答,或者和我像朋友一樣一起探討,有時老甚至師隔了一兩天也會找上我告訴我解答,在這種主動學習和學校老師的幫助下,我的化學才有了顯著的提高。
聽課時要注意老師所講的重點內容,一定努力理解記憶,這很可能就是題目要考的內容。有時上課的內容隨隨便便一聽,以為自己聽懂了,可是實際上還是不會用,一定要在課下做題、復習的時候反芻消化,有時你不會的題目很可能就是老師早就講過而你沒有消化的。把基礎掌握好十分重要。
記筆記也很重要,筆記一般涵蓋了重要的知識點,日后忘記時翻翻筆記就能喚回記憶。
我的化學老師總是跟我們說:睡覺前把課上的知識再默念一遍,雖然不一定實行,但是老師是想要叫我們把課上的內容都記住,因為課上講的一定是最最重要的知識點、做題的基礎,所以一定要理解、記住、會用。
三、課后多做習題。
要想化學好必須多做題;瘜W是一門規律性很強的學科,盡管考試題型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考來考去無非是課本上那些規律。因此要多做題,各種類型的題都要接觸,摸透其中的命題意圖和規律,掌握一定的解題技巧,考起試來自然得心應手。同時化學考試靠的是平時積累的過程,多做練習可以培養做題的手感,可以積累更多解題技巧。但是必須強調一點,要充分利用題目,不能為單純做題而做題。很多同學講求數量卻不講求質量。做出答案后與參考答案一對照,然后就扔一邊了,這里很浪費資源的。
題目確實要多做,熟能生巧嘛。但是一定要思考總結:
1、固定類型的題要注意總結做這類題的技巧,有時一道題弄清楚了其他題就都變得簡單了;
2、遇上簡答題、實驗題類的要注意琢磨老師的命題意圖、解題的思維方法,要不斷錘煉自己的思維向標答靠攏;
3、遇上自己生疏的知識點,一定要獨立做完后翻翻筆記,強化這一部分的記憶,下次不允許再忘記。
最后,如果碰到不會的題目千萬不能灰心喪氣地逃避,要以昂揚的斗志征服它,不會的題目恰恰就是你的知識漏洞,克服之后下次就不會再錯了。
四、審題
曾經的我也會經常審題不清而十分懊惱,直到老師的點撥才使我恍然大悟;瘜W是一門非常講究嚴謹的學科,在解題前認真審題尤為重要,在一些推斷題、實驗題題干中經常出現很多重要的提示,如果遺漏這些提示盲目做題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事倍功半,因此,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對化學學習大有裨益。
審題時要注意一些有明顯暗示意義的字眼,做實驗題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是不是用到了題目條件,一般來說,題目是不會給無用的條件的。
五、解題技巧
化學解題,尤其是推斷題,主要考察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例如做有機推斷題時應注意思路的連貫,再根據已知條件正向或逆向推導。還要大膽的猜想,不要拘泥。總之,無論遇到難題還是容易的題目都需要保持好的心態,沉著冷靜的分析題目,一步一步解出題目,切忌圖快。當你做出一條題目時,應該分析這條題為什么這樣做?它是從哪個角度入手的?題干中哪些信息點可以作為突破口?它的解法有何巧妙的地方?如果做錯了,自己解題思路錯在哪一步?解這類型以后應該注意哪些地方等等多問幾個為什么,這樣你就把這條題吃透了,題目才算被充分利用。我在做題時就經常用本子記錄自己的感悟,這樣做起題目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做題的感覺就更好,經常翻翻看也會加強對題目的理解。
?嫉闹R點要做到用起來得心應手,很多時候題目考的知識點是重復的,有時候看起來很難的題目其實就是變著法子考常考知識點。
比如說,我的推斷題很弱,根據題目條件怎么想也想不出來,但是后來我總結了一下,除了特別偏、特別怪的題目之外,無非就是考基礎的化學知識等等,只要把這些關系都弄清楚,做題的時候多往這里面套一套,答案自然而然就出來了。
六、檢查
做完后認真檢查無論對哪一門都是十分重要的,我的經驗是先快速瀏覽一遍題目,檢查是否有漏做的現象,然后再仔細核查填在答題卡上的答案,尤其是復雜的題目再認真考慮一遍,如果因低級失誤而后悔就太晚了
先前不會、不確定的題目最好再審視一遍,仔細審一審題,或許就會豁然開朗。
七、總結
題目不只是做完就行的,要學會總結自己的不足,對待考試更應該如此,試卷發回來后,除了聽老師評講以外,還應好好進行如下總結。第一,分析失分的原因。這次考試哪些是因為粗心丟分的,哪些是真正不會做的,應該區別對待。粗心失分的題目應該分析自己為什么會粗心,這類題目的迷惑性在哪里,以便爭取以后不再栽在這類陷阱上。對于不會做的`,就要像平時積累題目一樣去對待。第二,分析自己的弱項。對于這次考試所失的分數,哪些是選擇題的,實驗題的應用題的,或是堿金屬的,鹵素的,鹵代烴的等作個統計。以便發現自己弱項的章節內容和類型題,通過多次考試的統計,你就可以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學得不好,有利于進行針對性的、專項的復習,也有利于高三復習最后階段的查漏補缺。要記住,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分,而是盡量避免失分,這樣的心態才能更好地總結每次考試,爭取下次少失些分,才會有進步的空間。
八、整理錯題集
整理一本屬于自己的錯題集,我認為不僅僅是做錯的題目需要記錄,還應該記錄一些比較經典、?嫉念}目,考試前看一看,做一做,不僅可以避免犯同樣的錯誤,同時也是對基礎知識的進一步鞏固,不要盲目追求難題,鞏固基礎是一切難題的根本,平時看一看甚至背一背都是可以的,我不提倡題海戰術,但并不是說不需要做題,通過錯題集這種方式可以更好的利用每一道題目以提高學習化學的效率這樣精做一些題目反而會有更大的收益
小結
現在很多同學害怕學習化學,于是就到處補課,我覺得這樣是不理智的,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對化學不感興趣,再好的老師也無能為力。因此,我認為要想學好化學,就必須培養興趣,克服對化學的恐懼心理,其實大多數學生都還是喜歡化學的,做化學實驗時一些害怕化學的學生也是樂在其中,不是嗎?化學也是一門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經常在生活中運用學到的化學知識,就不會對化學那么害怕了。化學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學生記憶的,這時盡量不要死記硬背,而要學會理解性的記憶。最后,最重要的還是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學好化學,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剛上高三的時候,大家都考90多分但是我只有70多分,我非常傷心,但是似乎找不到化學不好的原因。于是我開始認真學化學:說起來也很簡單,其實就是上課認真聽講,下課完整仔細地完成作業,記憶知識點、思考方法原理、總結做題技巧思維模式特別重要(具體措施見上),成果并沒有馬上顯現出來,漫漫黑暗中光明似乎遙遙無期,我當然有失望沮喪,但是不放棄努力。終于,我的成績慢慢向前移,在下學期的時候成為化學最好的同學之一。我相信每個同學只要用心,都具有把化學學好的實力,《大學》中有一句話我非常信奉:“其所薄者厚,而其所厚者薄,未之有也!币馑际恰拜p視的事情取得成果了,重視的事情反而沒有成果,這是沒有的事。”這句話實在是人界的真理。只要潛下心來用心學化學,一點一滴地努力,絕對會取得進步!
我還有許多同學一開始化學很差,后來她們經常去找老師問問題,成績也有很大提高。成績越差越不能躲著老師,越差越要主動去找老師,老師不僅能給你知識上的指導,更能給你信心上的激勵。
化學有時候看起來很嚇人,但其實并不難,只要你用心去鉆研學習它,一旦找到規律,提起分來比其他科都要快,所以千萬不要放棄,一定要相信,在量變的下一秒就是質變!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4
一、認真處理好初中高中課程的銜接。
高一化學是處于初中化學教學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階段,初高中化學教材銜接始終是高一化學教學中要面對的問題。如果銜接不好,使他們過早地失去對化學的興趣,甚至打擊他們的學習信心,學生的成績就會下滑,而一蹶不振,我認為只要抓住了高一,也就抓住了整個高中。
初中高中課難于銜接是由于教材、學習方法及課時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做好基礎知識銜接,實現化學平穩過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化學用語
2、原子結構與原子結構示意圖
3、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
4、物質分類與酸堿鹽相互的關系
5、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與技能
6、化學計算能力
7、高中化學學習方法和要求介紹
二、教學中“度”難以把握
教改后高中的化學雖然整體內容略有減少,但卻更注重實際知識的應用,化學和日常生活的聯系,整體難度并沒有降低,而是有所增加,尤其是高一年級,新課改后,在高一化學新教材中幾乎安排了中學化學中全部的知識模塊。
新教材重實驗,利于探究性學習,理論知識很少,只提供了基本框架,而相應內容必須由教師引導和補充,這就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到底補充多少知識,補充到什么程度,沒有統一的標準,容易造成兩個極端。對無高三經驗老師因為對舊教材不熟悉,使得他們認為沒什么可補充的,這樣會造成容量不夠,而有高三經驗老師因為全面的知識積累,經常會憑借增加已有的高考復習經驗,大量進行補充,這將會造成課程容量大,教學進度慢,課時不夠,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等問題。我個人認為這兩種處理方式都是不可取的,折中處理,拓展不能“一步到位”。
三、處理好探究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關系,強化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意識”
探究教學是新課標大力提倡的教學方法之一。各種傳統教學法是前人不斷總結得出的經典教學方法,與探究式教學方法無所謂誰優誰劣,教師要根據教學的具體內容選擇不同的教育方法。探究式教學方法強調學生的主動思考和主動探究,傳統教學方法也不排斥學生的主動參與。例如,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歸納知識點,利用教材中的思考和交流,學與問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觀察,讓學生總結說出現象,做出結論等。探究式教學法所花費的時間長,需要投入較大的精力,教師不可能所有知識點都用這種方法。在這近一個學期的教學活動中,自己深深意識到教學過程是一個雙面過程,讓學生活動占主導地位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大有幫助。因為現在高一學生學科多,學習負擔重,大多數學生對所學過的知識點和所講過的典型方法遺忘現象比較嚴重。例如,高一化學第二次月考,有一道書里四個方程式試題,方程式是課本及練習中常出現的,是送分題,而得分并不高。這說明學生課后沒及時鞏固,因此要特別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實踐證明效果很好。
四、認真處理好教材,注重學生的學習方法的培養。
新教材一味減少知識點,刪減有價值的內容,實踐教學與專家的設想出現了矛盾,我了解到很多學科存在這個問題,教學一線的教師其實比專家在“如何使學生能理解或掌握一些知識,培養相關能力”方面更有深入了解,而且絕對結合了不同學生的實際。因此,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認真備好每一堂課。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回顧所教學生初中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關知識體系,對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備課是要經常查閱一些相關的資料和書籍,用來充實課堂的教學,盡量把一堂課上得充實些。
很多學生學習后,存在很多的問題,許多知識點不理解,通過批改作業及與個別同學交談得知,認為初中化學很容易學,所以就不太重視化學學科的學習及方法提煉,沒在化學上多做一些練習和鞏固,還以初中化學的學習方法學習高中的化學,這就要求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古人說:授人以魚,只備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身受用。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是一項艱苦的勞動,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決不能操之過急。在高一對學生設的問題臺階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而是他們能上得去,以防發生兩級分化。要通過引導,教會學生從比較中學習。如習題課,講解試卷,練習冊等,發現相似,尋找規律,逐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在平時訓練中不斷找出好的學習方法。
以上談了我在實施新課程教學實踐后的一些問題與反思,這些問題可能是就課程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問題,雖然我不知新課標走向如何,但我能肯定地說這些不可能是新課改所期望的,但課改必須進行到底是必然的。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5
一、設計思想:
根據新課程要求,在教學中要注重實驗探究和交流活動,學生所需掌握的知識應通過學生自己實驗探究和教師引導總結得來,真正把學生作為主體確立起來。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構建課程內容問題化,引導學生在問題情景中尋找問題、解決問題。盡量把學生帶入“真實”的問題中去,充分利用高中生具有強烈的探究世界的動機,關注身邊的人與事,關注社會層面的問題和自然界真實問題。
本節課的教材依據是蘇教版高一年級必修二專題二第三單元《化學能與電能的轉化》。原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學生對“電”有著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以及電學、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和氧化還原反應等知識,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池入手,通過各種電池的展示,提出疑問:這些電池是如何產生電流的?調動學生主動探索科學規律的積極性。再通過實驗探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解化學能向電能轉化的本質以及這種轉化的綜合利用價值。
二、教材分析:
。ㄒ唬┙滩膬热菟幍牡匚缓妥饔
在整個中學化學體系中,原電池原理是中學化學重要基礎理論之一,是教學大綱和考綱要求的重要知識點。因此,原電池原理教學在整個中學化學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在本章教學中,原電池原理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說是承前啟后,因為原電池原理教學是對前三節有關金屬性質和用途等教學的豐富和延伸,同時,通過對原電池原理教學過程中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歸納、總結,從而從本質上認清金屬腐蝕中最主要的電化學腐蝕的原因,為后續金屬腐蝕的原因分析及尋找金屬防護的最佳途徑和方法提供了理論指導。
。ǘ┙滩膬热莘治
教材從實驗入手,通過觀察實驗,而后分析討論實驗現象,從而得出結論,揭示出原電池原理,最后再將此原理放到實際中去應用,這樣的編排,由實踐到理論,再由理論到實踐,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學情分析:
原電池原理及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該內容比較抽象,教學難度大,學生一時難于理解。引入新課時從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電池入手,通過各種電池的`展示,引導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電流的原因,再通過鋅、銅與硫酸的簡單組合,實驗探究體驗電流的產生,引出原電池的概念。再利用分組實驗的方式探究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構成條件。()同時從電子轉移的方向確定原電池正極、負極,電極上發生的反應,并寫出電極反應式、電池總反應。認識到可以利用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中的電子轉移設計原電池,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為人類的生產、生活所用。在此基礎上介紹一些常見的化學電源,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四、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原電池原理和構成條件,正確判斷原電池的正負極。
熟練書寫電極反應和總反應方程式,并能設計較簡單的原電池。
通過探索實驗、現象比較、設疑誘導、知識講授和鞏固練習,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自學能力。
通過對實驗的探索,充分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作用,并且培養學生不斷追求科學真理的精神;通過多媒體畫面,增強教學的直觀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各種電池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及廢舊電池對環境的危害,使學生了解社會、關心生活、關注環境,增強主人翁意識。
五、重點難點:
原電池的原理和構成條件。
六、教學策略與手段:
情景設計、實驗探究、分析、歸納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6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鹽類水解的規律,知道鹽類水解的實質。 2.過程與方法:小組研究探索式,輔以多媒體動畫演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提前做導學案,小組探究,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求實、探索、創新、合作
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鹽類水解的規律和實質教學難點:鹽類水解的規律和實質
二、教材的分析
1、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鹽類的水解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化學平衡原理的基礎上討論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為,包括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兩個平衡體系;學生也知道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原因,在此基礎上再來探究鹽類在水溶液中的酸堿性規律,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2)鹽類水解是后續電化學學習的必備基礎。從知識結構上講,鹽類水解平衡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
三、教學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導入主題,研究探索,指導學法。
。2)教師導學,學生合作討論,探討實驗設計及評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發現。(3)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對比、歸納及類推、練習訓練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4)多媒體輔助教學。
2.學法
。1)學生分組討論,增強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學會合作。
。2)提出問題—探索分析—解決問題—遷移發展的方法展開探索,對比歸納及類推總結,練習訓練,獲得對比、歸納和類推的學習思維能力。
(3)積極思考,善于應用對比、歸納總結及類推思維方法,提升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4)討論交流,提高人際交流能力。
四、教學過程(附課件)
1、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純堿和小蘇打入手
[幻燈展示]圖片
設計意圖: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使學生的學習從低起點、易接受的環境開始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過渡到
A級問題的六個問題,讓學生分組回答
A級問題一:水的電離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堿,水的電離平衡移動方向是向移動,理由是。
A級問題二:溶液呈酸堿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為,呈酸性
是,呈堿性是。
A級問題三:寫出下列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冫}酸與NaOH溶液:,②鹽酸與氨水:,A級問題四:寫出下列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鄞姿崤cNaOH溶液:,④醋酸與氨水:。
A級問題五:上述反應物中,屬于強電解質的是,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A級問題六:若按酸、堿強弱不同,上述反應生成的四種鹽可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分別為
NaCl,NH4Cl,CH3COONa CH3COONH4 。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鹽類水解的實質,引導學生思考,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3、A級問題完成之后進入B級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將不同的題分給不同的
小組。讓六個小組的學生同時上黑板演示。 B級問題一:
鹽CH3COONa溶液酸堿性鹽類型Na2CO3 NH4Cl Al2(SO4)3 NaCl KNO3設計意圖:學生上黑板畫圖,指出優點和不足,教師能夠知道學生差在哪。
B級問題二:CH3COONa溶液為什么呈堿性?
電離方程式
設計意圖: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
科學態度。
B級問題三:NH4Cl溶液為什么呈酸性?
c(H+)和c(OH–)相對大小鹽溶液的酸堿性鹽溶液中的粒子有無弱電解質生成相關方程式電離方程式c(H+)和c(OH–)相對大小鹽溶液的酸堿性鹽溶液中的粒子有無弱電解質生成相關方程式B級問題四:NaCl溶液為什么呈中性?
B級問題五:1.鹽類水解的定義:水溶液中鹽電離出的跟水電離出的生成的反應。
2.鹽類水解的實質:鹽電離出的與水電離出的`結合成,水的電離。
3、鹽類水解的條件:①鹽必須溶于中。
、邴}中必須含有離子或離子
B級問題六:鹽類水解規律
⑴有就水解;無不水解;⑵越越水解;都雙水解;⑶誰顯誰性;同顯中性。
例:酸性:乙酸碳酸次氯酸
水解程度:乙酸鈉碳酸鈉次氯酸鈉溶液堿性: CH3COONa Na2CO3 NaClO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分析,總結類推,讓學生強化基礎知識,關注知識的內在聯系,加深學生對不同水解類型的理解和記憶。 4、課堂練習課后作業
見課件
設計意圖:提供反饋教學的信息,培養強化學生的對比歸納類推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教學反思
反思一:課堂還可以更高效
提前給學生發了導學案,然后收上來批閱,也就是在講課之前,對學生已非常了解,能夠有針對性的上課。在學生分組答題的過程中,一個小組答一道,存在忽略其他同學的情況,同時也存在一個小組同學只關注自己的問題,而不去探討其他問題。此外,視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適當的鏈接高考題,這是我在本節課做的不足的地方,也是今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反思二:加強課后練習,能夠讓學生掌握的更好
課后練習,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該讓學生多說,然后讓學生總結,隔段時間復習。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7
在對《義務教育初中化學課程標準》學習之后,我對新課標提出的基本理念有了新的認識。這些基本理念主要體現在化學教育目標的變化,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變為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要努力改變傳統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理念。新舊課標對比,主要有以下變化:
一、教學理念轉變
課堂就是給學生提供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教師的任務不在是只注意灌輸知識,而是變成課堂的導演,指導學生如何學習知識;另一方面抓課堂的達標,我們的課堂就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動腦筋,學會開竅,那些難點問題,我們甚至有意識讓學生難一難,憋一憋,這才能讓學生開始動腦筋,激活思維,釋放潛能,把自己的聰明才智,自己對問題的深入剖析,形成自己的套路。開放性的課堂就是讓我們的學生見多識廣。在通過閱讀教材或通過網絡查閱,幾乎沒有一個問題解決不了!老師要避一避,躲一躲,把機會讓給學生。
二、師生關系轉變
放下身架和學生們友好相待,和學生談心,溝通學法進行指導,打開他們心靈的門戶,把第一觸角放在“心心相印”,力爭讓學生崇拜老師,我們都應該思考下一步學校的發展如何讓師生關系更加和諧。課堂一定要落實“相信學生、發動學生、成長學生、發展學生”。課堂中學生是主角,如何使得學生真正做到“人人是主人,個個是主角”,實現學生真正的“自學”是教師的價值體現。
三、教學目的轉變。
我們培養的學生是要走向社會的,我們應該使他們走向社會后能夠真正地承擔起社會的責任,實現自我的價值。就學生個體而言,走向社會不只要有一定的知識基礎,更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尤其是自信力,勇于探索的能力,與人共處的能力,并且要有一定的氣質,樹立自己的形象。人的一生不能只是追求物質上的滿足,更應該有精神上的認可度、尊嚴、威望等。
四、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
我們以前的教學主要是教師講為主。一堂課,從上課開始到下課都是教師講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全班同學按照一個標準,像工廠生產產品一樣。使許多的學生丟失的自我,失去了靈性。在中學階段處于花季一樣的年齡本應是快樂而幸福的。主動享受學習的過程。但由于我們的教學方法單一,課堂少了活力。教師是一味的強迫學生學習,以教師自我為中心,不論學生的感受如何都必需按照教師的安排去做。這樣學生在課堂當中失去了主體性,充分的能動性。多數學生即使死記了一些知識,但也容易忘記,久而久之,學習就跟不上了,也就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對我們的教學就更困難,F在的課程標準就體現的'學生的認知發展與人格發展的具體特點,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從而改變了以前的學生要我學變為我要學。
五、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最好的方法還是化學實驗,化學實驗是激發學生化學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是獲取知識,進行知識創新的重要手段,實驗教學不僅培養學生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嚴謹細致、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通過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究和學生間的合作、師生間的交流亦能讓學生在身心的體驗中得到一種團結合作、獲取成功的情感滿足。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一定盡力按照新課標的要求,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8
一、設計思想
1、根據課程改革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基本理念,教學過程中以社會生活為背景,以化學實驗為工具,以啟迪性為核心特征的循循善誘為主旋律,以學生能力培養為目標,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實現學生以獨立性為核心特征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實現“師傅引進門,修行靠自己”的自學之路。學生在領悟掌握本學科知識同時,培養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其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以圖片和問題相結合的形式創設歷史學習情意場,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欲望
二、較成功的方面:
1、能按照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的要求,落實好雙基,并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培養科學學習方法,適當進行德育滲透。
2、以人類對材料的使用歷史引入,能較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3、過渡自然,前后呼應。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4、通過演示實驗、適當提問、學生討論、課堂練習等多種方法調動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觀察、邏輯思維等多方面的能力。5、多媒體課件和實物投影的交叉靈活運用,對教學的效果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三、不足的方面:
1、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小結,有利于學生概括總結能力的培養,使整節課知識的系統性給學生留下較深刻的印象。但在學生小結的過程中,需要一定的時間,至使教學進度略慢。
2、在處理鈉在空氣燃燒的演示實驗中,未能讓全班大部分學生清楚的觀察這一變化過程,是本節課的一大遺憾。
3、設計的師生互動形式雖然較多,但受學生的基礎等問題,調動還不是很充分,學生參加的程度還待進一步提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進一步學習新課標,在教學中要有新理念,不斷提高教學水平。
2、課堂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過程,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9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及國防上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
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瘜W知識逐漸向系統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會對所學知識能應用于解決具體問題,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新。教師不但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還要使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提高。
初高中銜接要做好教材的銜接,教學方法的銜接以及學生學習方法、學習心理的銜接。本文談談自己在高、初中教學銜接方面的想法及做法。
一、教材中知識的承繼和銜接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因此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體系和內容。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已經基本解決;哪些知識點初三教材中出現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但做要求;哪些知識點在初中未解決,應在高中拓寬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數。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通過相關知織的銜接要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要力求做到對今后學習化學有所幫助。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
進入高中后,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采取啟發式,激發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
1.為了能順利地開展高一年教學工作,教師應在通覽教材、大綱的同時,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搞一次摸底測驗,了解學生學習的現實情況。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和素質情況。對過渡階段必須采取有力措施,讓學生盡快克服心理障礙,鼓勵學生經常反思自己,改進學習方法,以在較短時間內改變學習上“不適應”的情況。
2.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高一新生正處于不成熟
向逐步成熟的`過渡階段。一個實驗、一個人、一件事、一本書都可激發起他們心中的熱情。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發揮實驗的優勢,使學生一開始就“迷”上化學,并將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同時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圖片、教學模型等直觀材料,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經濟有著重要的聯系,以此培養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學好化學必須有腳踏實地、勤奮苦讀的態度。
3.善用啟發式教學。不管采用什么教學程序和方法,“啟發式”都是必要的。因為它使教學過程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培養良好的習慣,發展思維能力。高一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閱讀習慣,作業規范,實驗規范的教育。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高一年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是一項艱苦的勞動,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決不能操之過急。在高一對學生鋪設的問題臺階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要使他們能上得去,以防發生兩極分化。要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教會學生從比較中學習,發現相似,尋求規律,逐步培養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在做和練中,不斷找出好的學習方法。課堂上教學生學會某些知識,是為了課外學生會學更多的知識。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節中,應結合課本各內容給學生各種知識予具體指導。
以上有關高一與初中教學各方面的銜接問題,應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其內在聯系。教師要做到學習方法的指導貫穿于課堂教學中,能力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0
本月的教學任務是期中復習考試和專題二——從海水中獲得的化學物質。從期中考情況分析來看,學生對高一化學的學習還不能掌握的很好,原因有以下幾個:
一,中考制度造成學生在初中化學學習中產生基礎知識不夠扎實以及學習方法的缺乏。
二,初中學習中靠記憶的偏多而理解部分又少,而到了高中,理解能力要求較多。
三,初中化學課堂容量比高中的要少很多,難度也相對較低,所以學生的學習也感到比較吃力。
而在專題二的教學中,由于本專題屬化合物基本知識了解,所以學生實驗,演示實驗也較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較高,在教學中運用實驗探究導學、歸納對比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收到比較令人滿意的教與學效果,但也存在不少的問題:
一、學生在實驗時,動手能力較差,只對化學反應產生的現象感興趣。
二、化合物基本知識中需要記的.內容較多而學生又偏偏賴得去記,造成很多題目不會做,從而產生高中化學難念的這一想法。
三、高中化學知識點稍微分散一點,而學生又缺乏歸納總結的能力,所以無法做到系統學習。四、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偏差。高中學習任務重,時間又緊,若不主動學習,那學習成績就無法保證。
總的說來,高一化學的教學需要教師與學生雙方面相互配合才能創出好成績來。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1
21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時代,是知識不斷創新的時代。在這樣一個時代中,教育傳遞人類知識的功能必然更多的為信息系統所替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進而落在了培養創新能力上。而化學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學,它以大量的實驗為基礎,形成了堅實的理論體系,然后應用于廣闊的科技空間。雖然化學屬于理科,它有著很大的文科特點:內容多、知識碎,大多是實驗結論,有不少知識只能知其然,而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甚至不少老師都贊同化學與英語的相似性,說“化學就是第二外語”,化學的分子式就相當于英語單詞,化學方程式就是英語的句子..化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在中學教育體系中占重要的地位,不少同學認為化學知識較難掌握,成績提高慢。與其他科目相比較,化學確實有著較為顯著的特點,同時也是學習的難點。在教學中,不僅要向學生清楚地強調這些特點,同時這些特點,使他們對化學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學習化學“難在哪里”;更重要的是,要針對這些特點,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化學”,這對他們學習信心地樹立,成績的提高至關重要。
一、教學觀念的反思
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學思想的改革。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現在仍有許多學校強調學生的任務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連一些化學實驗現象都只是教師的口述,而不給他們親自動手或觀看演示實驗的機會。這就導致我國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一種不愛問、不想問“為什么”、也不知道要問“為什么”的麻木習慣!毒V要》中明確提出:“改革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新課程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在新課程付諸實施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要新,決不能守舊。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拋棄原先那種“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怪圈。實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學化學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瘜W教師應想方設法多做演示實驗,改進實驗,有條件的話讓學生自己多做實驗。在現代化學教學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cai動畫、錄像和化學實驗,我們可選擇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節,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錄像教學。有很多教師未曾使用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他們覺得制作課件比較麻煩,在課后花的時間較多,其實有時我們使用多媒體,可以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信息,使抽象的化學問題簡單化、使靜態的理論動態化,從而化難為易。
例如,在講到原子結構時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然后制成動畫,模擬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通過閃爍的.方式及疊加的手段,展現電子云的特征。在比較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這兩個概念時,動畫模擬甲烷和氯氣如何斷鍵,氯原子與碳原子形成新鍵;乙烯中碳碳雙鍵斷裂,兩個氯原子分別接到兩個碳原子上,通過動畫形象直觀地展示了兩個不同的反應機理。特別是有機化學部分,有機化學反應多,內容瑣碎,每次講新課之前利用多媒體回顧上次所講內容,溫故而知新。借助于錄像教學,既保證學生的安全,又保護環境,還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苯與液溴在鐵粉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由于液溴取用過程中會有溴蒸汽揮發出來,可采用錄像技術進行演示,同時對操作注意點進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紹,使學生不僅能理解“為什么這樣操作”,更能體驗正確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三、教學過程的反思
1. 化學實驗的反思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時,筆者見有教師作如下改進,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濃hcl和稀hcl,同時放進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帶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內不留空氣),2分鐘后,盛有濃hcl的試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脹70~80 ml,而盛稀hcl的試管上的塑料袋卻膨脹不到10 ml,經過改進,實驗可見度大,對比性強,定量性好,需要說明的問題簡單明了。關于“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一課中,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氣球變大,這個實驗因為氣體的壓強太小或因為氣密性不好,因而很難看到明顯的現象,也可進行如下改進,在兩個量筒中加入等體積、等物質的量的鹽酸,再滴入幾滴洗滌劑,用等物質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產生的co2使洗滌劑產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過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來判斷反應速率的快慢和產生co2的量的多少。改進實驗,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創設探究情景,激發學生探究情趣。
2.作業布置的反思
當地學校大都以江蘇教育版為新課程版本。預習作業有課本中的“活動與探究”、“問題解決”、“交流與討論”;復習鞏固作業有課本中的“練習與實踐”,一專題下來可以做“本專題作業”,這些書本習題作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們學習的精華,要充分重視,教師還要詳細講解。有些學校精心選編試題,控制難度,提高練習的效率和準確性,課堂上使用的學案相當好,包括學習目標、已有知識、問題探究、課外習題等小模塊。當然最配套的是教師自己精心設計的習題或試卷,題量不要太多,題目要精選,緊扣教材,切合學生實際,兼顧學生差距。
3.公開課的反思
經過教師的精心安排,公開課很“成功”,一節課表面上看來條理清楚、精彩圓滿,師生配合默契、問答巧妙,學生似乎個個聰明機智,根本不需教師的啟發誘導。公開課應該求真務實,多一點本色,少一些粉飾;瘜W公開課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正確把握學科特點,遵循教學規律,選擇合適教法,才能實現優質高效的目標,扎扎實實地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
四、教學反思的方法
教學反思要求教師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靈,要求教師經常地、反復地進行反思,要求教師選擇多種教研方法進行反思。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筆者試做些初步探討:
1.教學后記反思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教學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教師應依據教師職責和新課改的要求,堅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回顧與思考、反省與檢點,并通過文字形式把它記錄下來。對每堂課的整個過程回憶再現,思所得,發揚長處,發揮優勢;思所失,汲取教訓,彌補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釋疑;思所難,突破難點,化難為易;思創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實踐經驗積累下來,加深自己對教學典型事例的思考記憶,持之以恒,必能把經驗“點”連成“線”,最后鋪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這是教師專業化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2.觀摩公開課
通過觀摩別人的公開課,分析別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來反觀自己的教學行為,是教學反思的一條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聽名教師或專家講課,觀看優質課例,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比較,找出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發展點。特別是同事之間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寫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在課后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和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化學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借鑒他人意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該通過與同事、同行交流,對教學設計的依據、基本教學過程、富有創意的素材或問題等進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4.案例研究法
“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析,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對此進行分析、探討。在《金屬鈉的性質和應用》課堂教學中,筆者一開始做了“滴水生火”實驗,這時學生十分驚奇,議論紛紛,水可以用來滅火,怎么生火?然后引入“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的金屬鈉”,學生很想知道鈉是怎樣的一種物質。接下來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掌握了鈉與氧氣、水、鹽溶液的反應。再通過投影進行問題討論:為什么鈉保存在煤油中?鈉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實驗時為什么鈉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鈉燃燒起來,能用水撲滅嗎?多余的鈉能否放回原試劑瓶?通過思考和討論,不但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最后以學案上的習題鞏固和拓展。
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新課改的路程還很漫長,唯有經過實踐、積累、反思、總結,我們才能在新課改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2
時間飛逝,一眨眼又到高三,面對希望走向名校的學子、家長,我深感責任重大,教師是擺渡人,要載著學子到達成功的彼岸,然后再回頭接著渡人。而擺渡人也要做到審時度勢,以最佳的路線最短的時間最輕松的方式完成這次擺渡。自xx年使用新課標卷以來,高考化學試題難度逐年提高,現結合所帶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年級組的統一部署,將半年來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研究高考化學試題
縱觀每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其突出的特點之一是它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始終保持穩中求變,變中求新的原則。從高考題中研究將來高考的走向,猜測出題范圍,明確復習方向,對高考備考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關注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
熟悉新教材和新課程標準的變化,將有利于把握復習的方向和深度難度,有利于增強復習的.目的性。這就要教師時刻保持學習的心態,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吸收新的知識,做到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教授給學生最先進、最科學的知識。
三.熟悉考試說明
考試說明是高考的依據,是化學復習的“總綱”,就好比考試之前已經知道了考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更有利于把我考試策略。因此,對于考綱,不僅要讀,而且要深入研究,尤其是考綱中變化的地方,既然變化,肯定有考點,不然也不會特別指出變化,要特別強調。在整個復習過程中我不斷閱讀,進一步增強目的性,隨時調整復習的方向。為將來的備考及時作出正確的調整。
四.分析學科特點,增強復習課信心
化學雖屬于理科,但又不同于數學和物理,它研究的是單個物質,進而擴充到一類物質,雖然可以知一反三,但細微的變化卻是千差萬別的,因此知識顯得比較雜亂,無從下手。而且化學教材大多屬于敘事式寫法,例題少、公式少,但高考中的計算卻在逐年增多,同時,該學科的學科特點明顯,實驗性強,化學用語多。針對這些,我從一開始就把打基礎,強化學科能力放在了第一位。對于以后,要加強學生梳理知識的能力,學會記憶的方法。
五.向課堂要效率,向考練要效果
學生80%的時間都在教室學習,因此課堂仍然是復習的主陣地,丟了課堂就等于丟了復習。抓課堂是實施有效復習的關鍵,課堂效率的高低決定了學生成績的最終好壞。我在復習中狠抓限時練習和綜合考練。將作業根據題量和難度,讓學生限定時間來完成。限時回答一方面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另一方面也增強了學生應對考試的技巧,只有功夫下在平常,在考試中才能應對各種突發問題。
六.幫助學生端正心態,培養素質
絕大部分的學生或多或少均存在心理問題,學習的,生活的等等。而健康向上、勇于進取、自信自強的積極心態是搞好復習的重要保證,也是高考成功的關鍵。積極的心態有賴于平時的不斷調整和錘煉。針對這些,我加強學生身上努力從這幾個方面做工作:
1.正確對待考試。
2.合理安排學習的時間。
3.創設良好的學習心理環境。
4.放平心態,成敗均是經歷。
存在問題:
1.在題的拓展和延伸上有時還不到位,需進一步加強練習。
2.習題選擇不夠精,需大量做題,選題,篩題。
3.學生的應試學習心理還有待輔導,功夫下平常,多跟蹤。
4.學生的答題技巧還需要老師的進一步培養。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努力,使自己的工作和教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3
對于本節課教學我覺得有這么幾方面需要注意:
(一)重難點突破:
乙酸內容的教學設計,通過大家熟悉的調味劑食醋創設情境,引導教學主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生活經驗中醋酸物理性質了解和冰醋酸實物觀察,糾正學生對乙酸認知的偏差,形成乙酸物理性質的縱橫向聯系。
關于乙酸酸性的教學,可從復習初中已經學過的有關乙酸的知識入手,重點說明乙酸的弱酸性并且設計實驗加以證明,同時將前面學過的乙醇的性質通過比較聯系起來。通過乙酸電離方程式的書寫,理解乙酸的的酸性是乙酸分子中O—H鍵的斷裂,結合學案“請你設計簡單可行實驗方案,證明乙酸具有酸性!钡姆绞剑ㄟ^學生自主動手實驗,探究乙酸的酸性,鍛煉學生的實驗探究物質性質能力;以“生活小竅門”食醋為什么能洗滌電熱水壺中水垢為問題,進行乙酸酸性知識的應用,加強書本知識與生活現象的聯系。
而對于乙酸的酯化反應,在說明生成物酯的結構的同時要提醒學生注意,與中和反應不同,酯化反應生成物水中的水是由醇提供氫和羧酸提供羥基的,并要求學生理解化學反應得歷程不是根據化學反應式推斷的,而要以事實為依據,以同位素作為示蹤原子進行實驗就是研究反應歷程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實驗驗證方式解決乙酸與乙醇反應的教學難點;以“你對實驗還有哪些疑問?”養成學生細致觀察和質疑的習慣,同時解決實驗教學中的相關注意事項,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和假設、猜想、分析能力;通過實驗驗證方式解決乙酸與乙醇反應的教學難點。
(二)探究活動的開展
在整個案例中,總共可以進行三次探究活動。第一次探究是在乙酸的酸性中,由已知的`生活小知識推測乙酸的酸性,然后,讓學生設計實驗來論證乙酸的酸性,這樣一來可以鞏固學生對酸的認識,同時也得出乙酸和碳酸的酸性強弱對比,二來讓學生參與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第二次探究是在探究乙酸的酯化反應,由現實生活中糖醋魚的制法入手,讓學生猜測原因,同時設計實驗以論證,用乙酸直接和乙醇反應,或在加入一些催化劑條件;第三次探究針對酯化反應實質的探究,教授學生用同位素示蹤法來探索反應的本質,從信息中得到提示,將提示應用與實際問題中。
在本節的教學中充分以自然現象、科學實驗為基礎,用提出問題—探索分析—解決問題—遷移發展(再提出問題)的方法展開探索的過程。教會學生對實驗數據的分析和處理能力。讓學生設計實驗、實物感知、圖表數據分析和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共同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腦想”“動手做”“動口說”的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教材難度的把握和教材深度的挖掘
教材將乙醇放在乙酸之前,讓學生學習有機物有一定的基礎,不會十分陌生,但掌握的僅是一些非;A的知識,知識缺乏系統性。高一是在初中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與人類生存和發展密切相關的一些有機化合物的重要知識。按舊的教學大綱和使用舊教材學習有機物,講究官能團的學習、知識的遷移與應用、知識的系統性。而根據新課標和新教材學習有機物,在化學②《有機化合物的獲取與應用》中對官能團的學習有所體現但沒有強化,學生主要學的是與日常生活相關的一些重要有機物的知識。在選修模塊《有機化學》中對有機物知識的系統性則要求很高。因此,在化學②《有機化合物的獲取與應用》的教學中并不需要去追求知識的系統性,這些工作留待學生選修《有機化學基礎》模塊后再去做。
(四)新教材的探究過程中要注意的方面
1、創設問題載體,樹立情景意識:良好的問題情景容易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興趣,以問題為載體創設學習興趣,點燃學生思維的激情,是探究活動是否成功的先決條件。問題可以直接提出,可以由展示一個案例,創設一種情景或介紹某些背景引出。
2、注重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深層的教育民主的追求,絕不能以所謂“優等生”為尺度,也不試圖建立作為評價標準的模式,而是面向每一位學生,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性和具體性。它注重探究過程中學生的思惟方式、個人體驗及對信息的處理和整合,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3、注重探究活動的評價方式,營造和諧氣氛: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課堂喚發出生命活力;營造民主平等的學習環境、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以真情和信任感染學生,以贊許和肯定激勵學生,發揚教學民主,給每一位同學平等參與的機會,一定的自主選擇權利,留下充分思維、提問、質疑的空間。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充分利用我校高效課堂的優勢,不斷努力,積極探索,從學生認知的規律出發,讓學生來參與課堂教學,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喜歡學,愿意學,主動,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4
世界是由物質組成,而化學是我們認識物質、了解物質的重要主要方式。高中化學作為多數人化學的終點,也是一小部分人化學的起點。從高中的整個課程里分析,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課時緊湊,化學在課程中比重偏小,加之化學本身的課堂理論比較枯燥無味,導致學生被動學習。
在傳統的教育方式下,學習就是為了考試思維嚴重,錯誤的教導了學生甚至家長學習的根本意義所在。考試只作為檢驗學習質量的一個手段,并不能提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水平。而新課程理念的教學理念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等綜合素質的培養。本文在新課程理念下對新的教學方式方法展開研究反思。
一、傳統化學教育方式
在中國傳統教育文化背景下,部分教育從業者鼓吹應試教育導致一些需要動手實驗的學科,比如物理、化學和生物,硬生生的變成了理論課程,這就導致課程本身從有趣的科學課程變成一門枯燥的學問,但是因為關乎于總成績的原因,學生們為了未來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機會不得不硬著頭皮死記硬背。在這樣的教學情況下,對我們化學老師的教學水平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同時在教育從業人員的圈子里,教學時間的越長的老師越受到吹捧,而有些一味的經驗主義認為學不會是學生自身的問題,并且對新的教學模式接受慢甚至是排斥。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學生們學習過程也變得枯燥無味。而在人們的思維隨著時代的進步下,一些年輕老師對于教學的新穎性和個性化比較偏頗,而忘記“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忽視了基礎理論的分析講解。
在電化教育的格局下,每所學校都著各種各樣的實驗室,但在有些學校里,提升學生動手能力的實驗室僅僅是為了應付教育局檢查的“花瓶”建筑。因為責任制度以至于一些老師為了避免麻煩,在不是非去不可的情況下盡量不去相關的實驗室進行教學。這就更讓無聊的理科科目變得枯燥。
如何改變傳統教育方式方法的教學手段,是我們每一位戰斗在教育一線的老師需要反思的問題,我們需要思考如何在保障學生學習質量的情況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成績,讓學生開開心心學習,快快樂樂成長。
二、新課程理念的概述
新課程的理念是在強調關注學生發展的同時不能忽略老師自身的發展,不僅要正確引導學生學習熱情、學習方法還要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對自己的相關知識進行更新迭代。要做到以學生為根本,以學生的發展為原則,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課程知識。
同時將原有注重書本理論知識的現狀進行改革,以學生的興趣作為突破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課程的理念下,對傳統教育方式中的不足與弊端革故鼎新,對新的教育方式方法不斷改進,為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質量負責,也為自己的教學質量負責。
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對老師課下工作強度要求很高,對老師們的備課質量、知識寬度和分析能力高度也有很高要求。所以老師們需要對自身知識寬度下足功夫,認真備課,在課程規劃制定上根據學生的學習質量、學習進度進行合理的設計。新課程作為我國最新提倡的教育教學手段,有其科學的合理的理念。它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成長,摒棄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是非常值得在全國推廣的。
三、新課程理念在化學教學上的應用
首先要革除以往舊的教育觀念,摒棄“背書式”的教育方法,對課本中知識的例子加以擴寬,用與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進行舉例教學;對于一些理論上的重點難點,幫助學生梳理分析思路,從而使學生作為學習主體。
同時針對化學課程中動手實驗部分,爭取讓每一名學生都能親手實驗,體會實驗過程和結果。通過讓學生親自動手實驗轉變以往對化學無聊枯燥的印象。在實驗過程中,老師們需要注意實驗安全問題,避免因為一些小的過失導致實驗危險的出現。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因材施教”,依據學生不同的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制定不同的課程計劃,指導學生對學習心態的自我調節,減少和避免事倍功半的情況發生。同時,老師們要充分給予學生信心,不要在教學過程中吝嗇鼓勵與贊揚。
高中學生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參加高考,所以對于學生的應試能力是老師必須關注的問題。對于課本知識體系結構的梳理分解,幫助學生復習掌握,對于重點難點問題,要專門細致的講解,幫助學生從本質看問題。
化學作為研究世界本質的一門學科,如何有效的教學需要老師們課下工作的努力,運用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提高化學教學的樂趣,在日常教學中要學會不斷反思自己教學方法,并給予相應的優化,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化學產生興趣,從而主觀能動的學好化學。
四、總結
通過在化學教學中運用新課程的理念,我們這些化學老師的教學水平可以得到充分提升,對于學生們的學習質量、學習成績有顯著提高。新課程理念對教學的有效性有顯著的作用,對老師也能起到學以論教的積極作用。關注每一位孩子的學習成長是老師和家長共同的責任,學校與家長需要要及時溝通,不僅只能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也要關注孩子的心理成長。在教學水平質量得以得到保證的情況下,運用科學的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于學生學習本身有著積極作用。
孩子作為國家未來的希望,他們的成長歷程不僅需要我們這些做老師的教育與指導,還需要我們為在人生之路上前行默默守護。
最后,作為一名教育從業者,我做出一個倡議,在非歷史的其他科目中,盡量避免給學生留下歷史性的問題。比如門捷列夫在1869年總結了元素周期表,對于學生們對于化學,僅僅需要知道門捷列夫總結了元素周期表就好。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5
教師能否真正把握好課堂教學,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教師能否把自我作為意識的對象,以及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活動本身作為意識的對象,不斷地對自我及教學進行用心、主動的計劃、檢查、評價、反饋、控制和調節,亦即教師的自我監控。因為在教學活動中,無論是教學目標的確立與修改,教學資料的安排與組織,教學策略的選取與變換,教學活動的檢查以及教學信息的反饋與評估等,都需要教師綜合各方面信息進行分析與決定,做出相應的決策,并付之于教學過程中。
一、多總結、多體會,善于發現問題
善于發現問題,是實現“反思性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學中的問題,往往具體表此刻教師教學設計的合理性,以及課堂的組織與管理,即在課堂上密切注視學生的反應,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用心性和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參與性,這個過程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核心。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對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資料、教學方法、學生的參與和反應等方面隨時持續有意識的反思,并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使之到達最佳效果。
1、對教學目標的體會反思
教師應在每一個單元甚至每一個課時教學前,均應對教學中教師和學生要到達的目標有一個清晰認識,因為教學目標具有導向和控制功能,是教學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在教學前的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以及學生的實際狀況來確定教學目標,以免目標過高或目標過低,使教學效率低下,達不到培養學生潛力的要求。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設定教學目標:
第一,要體現目標設計的人本觀,即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要體現目標的'整體性,應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同時作為我們的教學目標。
第三,要突出重點目標。課程目標由系統的教學目標來體現,每一章節的目標服務于教學目標,每堂課的目標要突出重點,強調目標的整體性,并不是說每節課是平均使用力量,沒有重點目標。
2、對教學資料的體會反思
首先是對教學資料的深度反思。例如,在高中化學鹽類的水解的教學中,對于弱酸弱堿鹽的水解狀況不應作太多的涉及,但也不可只字不提。
其次是對教學資料廣度的反思!痘A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鼓勵各地按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開發地方課程、校本課程,教師選用教材的余地進一步擴大。對于選定的教材,教師也可根據實際狀況,挖掘教材的教育內涵,或對教材順序作適當的調整。
3、對教學方法的體會反思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闭f明了沒有適合所有教學對象,教學資料的方法,教師應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和教訓、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的基礎對教學方法作適當的調整。
例如:對鹽類的水解教學時,把教學方法改為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實驗探究為形式,教學效率明顯提高。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關注和反思自己教學行為的明確性,教學方法的靈活多樣性,調動學生學習用心性手段的有效性,教師在課堂所有活動的取向性,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性等諸多方面。
總之,只有對教學各環節進行細心體會,才能發現問題,為進一步解決問題打好基礎。
二、加強交流溝通,不斷嘗試改善
嘗試改善是在反思教學的問題所在后,教師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所進行的主動尋求原因,并嘗試改善、糾正和調節的過程。這一過程主要表此刻老師對教學各環節的用心體會,根據發現的問題尋求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據此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嘗試使用新教學方法或補助措施,使課堂教學到達最佳效果。
1、教學理念的反思改善
新課程標準理念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潛力的培養。教師不僅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潛力。
2、教學過程的反思改善
教學過程的反思改善,其實包括課前,課中和課后。課前反思主要是應對新的課程改革,如何突破習以為常的教育教學方法,應以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改善教法,優化教法。課中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它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及時、主動地調整教學方案,教學策略,從而使課堂教學到達高效和高質。課后可從新知導語、課堂氛圍、學生思維、板書設計、課件應用等方面做出反思,加以改善,課后反思可作為以后教學的借鑒和參考。
3加強師生間的溝通和交流
教學中的細心體會,善于尋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往往與教師和學生的溝通程度有關。只有悉心溝通,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并準確把握住問題出現的原因,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師生間溝通能夠是言語的,也能夠是非言語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言語與體態語言是溝通師生雙方信息、情感的重要手段。
三、認真研究,勤于調整反思
課堂教學中的“反思性教學”有效運用,還要求教師勤于調整反思,即觀察、反思新的教學方法或補助措施的實際效果。能夠說,調整反思是嘗試改善的延續。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首先要研究原有的問題是否已經較好解決,如果已解決,教師則應針對嘗試改善的成功方法,主動尋求進一步強化的方式和手段,以鞏固自己已經構成的好的教學行為,防止原有問題再次出現。例如,在學習“鐵及其化合物”一節中,我們往往發現學生缺乏知識遷移的潛力,對鐵在不同強弱氧化劑作用下的氧化產物,能較好掌握,但一碰到鐵與稀硝酸、鋅與氯化鐵溶液等反應,涉及到因量的關系而引起產物不同現象,往往思考問題就不周全了。意識到這個問題,再進行教學時,引導學生抓住鐵的變價特點,掌握Fe0價、+2價、+3價的相互聯系和轉化規律,0價Fe的還原性,+3價Fe的氧化性,以及它們之間的反應等。由此引導學生掌握鐵及其化合物之間的反應規律,這樣就能夠強化學生的認識。
實踐證明,“反思性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首先要求教師對教學有自覺的意識,在不斷嘗試“反思性教學”過程中培養自己對教學活動的自我評價的習慣和潛力。此外,教師反思潛力結構中的自我監控潛力與教學監控潛力是相互影響、彼此促進的,以教學監控潛力的培養為切入口,能夠進而提高教師的自我監控潛力,以及對教學過程進行修正和控制的方法和技能,同時養成對學生的敏感性。這樣,教師的監控潛力不斷得以提高,應對教學過程中各種問題都能夠應付自如。
化學教學中要求我們反思的層面是很多的,我們應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強對教學情節的回顧、反思和分析,總結教學得失,改善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化學教學教學反思10-12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06-09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06-12
(精選)高中化學教學反思07-06
有關高中化學教學反思01-17
【推薦】高中化學教學反思04-06
2022高中化學教學反思08-19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精】11-04
高中化學乙酸的教學反思11-02
高中化學個人教學反思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