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技巧,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化學教學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化學教學教學反思1
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已有一年,在走入新課程的這段時間,我們是否對自己以往的教學思想和方法、行為進行了反思?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下,借助于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的教育實踐進行思考,對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回顧,運用教學標準要求不斷檢驗自己,追求的是教學全過程的合理性。教學反思是學生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對于化學教師而言,進行教學反思有助于教師建立科學的、現代的教學理念,并將自己新的理念自覺轉化為教學行動;有助于提高教師自我教育意識,增強自我指導、自我批評的能力;有助于充分激發教師的教學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對教學實踐的判斷、思考和分析能力,從而進一步完善比較系統的教育教學理論;有助于解決理論與實踐脫節的問題,試圖構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促進教師由經驗型教師向學者型教師轉變。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反思:
一、教學觀念的反思
教學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學思想的改革。傳統的化學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現在仍有許多學校強調學生的任務就是要消化、理解教師講授的內容,把學生當作灌輸的對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甚至連一些化學實驗現象都只是教師的口述,而不給他們親自動手或觀看演示實驗的機會。這就導致我國絕大多數學生逐漸養成一種不愛問、不想問“為什么”、也不知道要問“為什么”的麻木習慣!毒V要》中明確提出:“改革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毙抡n程的課堂教學十分注重追求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在知識教學的同時,關注過程方法和情感體驗。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是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因此在新課程付諸實施中,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要新,決不能守舊。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在教學方法上,我們應拋棄原先那種“一張嘴、一本書、一支粉筆”的怪圈。實驗是一個非常好的教學手段,可以提高學生學化學的興趣,培養動手能力;瘜W教師應想方設法多做演示實驗,改進實驗,有條件的話讓學生自己多做實驗。在現代化學教學中,學生喜愛的教學手段是多媒體cai動畫、錄像和化學實驗,我們可選擇教材中的一些典型章節,制作成多媒體課件、錄像教學。有很多教師未曾使用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他們覺得制作課件比較麻煩,在課后花的.時間較多,其實有時我們使用多媒體,可以增加教學內容和教學信息,使抽象的化學問題簡單化、使靜態的理論動態化,從而化難為易。
例如,在講到原子結構時可以用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小球分別代表原子核和核外的電子,然后制成動畫,模擬原子核外電子的運動,通過閃爍的方式及疊加的手段,展現電子云的特征。在比較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這兩個概念時,動畫模擬甲烷和氯氣如何斷鍵,氯原子與碳原子形成新鍵;乙烯中碳碳雙鍵斷裂,兩個氯原子分別接到兩個碳原子上,通過動畫形象直觀地展示了兩個不同的反應機理。特別是有機化學部分,有機化學反應多,內容瑣碎,每次講新課之前利用多媒體回顧上次所講內容,溫故而知新。借助于錄像教學,既保證學生的安全,又保護環境,還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苯與液溴在鐵粉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發生取代反應,由于液溴取用過程中會有溴蒸汽揮發出來,可采用錄像技術進行演示,同時對操作注意點進行局部放大,加上旁白介紹,使學生不僅能理解“為什么這樣操作”,更能體驗正確的操作,而且避免了液溴毒性的侵害。
三、教學過程的反思
1、化學實驗的反思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教學未必要按部就班,例如在做濃度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時,筆者見有教師作如下改進,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相同體積的濃hcl和稀hcl,同時放進大小相同的zn粒,迅速塞好帶玻璃管的橡皮塞(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袋,袋內不留空氣),2分鐘后,盛有濃hcl的試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脹70~80ml,而盛稀hcl的試管上的塑料袋卻膨脹不到10ml,經過改進,實驗可見度大,對比性強,定量性好,需要說明的問題簡單明了。關于“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一課中,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使氣球變大,這個實驗因為氣體的壓強太小或因為氣密性不好,因而很難看到明顯的現象,也可進行如下改進,在兩個量筒中加入等體積、等物質的量的鹽酸,再滴入幾滴洗滌劑,用等物質量的nahco3、na2co3加入量筒中,產生的co2使洗滌劑產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過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來判斷反應速率的快慢和產生co2的量的多少。改進實驗,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創設探究情景,激發學生探究情趣。
2、作業布置的反思
當地學校大都以江蘇教育版為新課程版本。預習作業有課本中的“活動與探究”、“問題解決”、“交流與討論”;復習鞏固作業有課本中的“練習與實踐”,一專題下來可以做“本專題作業”,這些書本習題作為教材的一部分是我們學習的精華,要充分重視,教師還要詳細講解。有些學校精心選編試題,控制難度,提高練習的效率和準確性,課堂上使用的學案相當好,包括學習目標、已有知識、問題探究、課外習題等小模塊。當然最配套的是教師自己精心設計的習題或試卷,題量不要太多,題目要精選,緊扣教材,切合學生實際,兼顧學生差距。
3、公開課的反思
經過教師的精心安排,公開課很“成功”,一節課表面上看來條理清楚、精彩圓滿,師生配合默契、問答巧妙,學生似乎個個聰明機智,根本不需教師的啟發誘導。公開課應該求真務實,多一點本色,少一些粉飾。化學公開課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正確把握學科特點,遵循教學規律,選擇合適教法,才能實現優質高效的目標,扎扎實實地推進課程改革的深入實施。
四、教學反思的方法
教學反思要求教師保持敏感而好奇的心靈,要求教師經常地、反復地進行反思,要求教師選擇多種教研方法進行反思。教學反思的基本方法,筆者試做些初步探討:
1、教學后記反思法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建議每一位教師都來寫教育日記、隨筆和記錄,這些記錄是思考及創造的源泉,是無價之寶,是教學科研的豐富材料及實踐基礎。教師應依據教師職責和新課改的要求,堅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進行回顧與思考、反省與檢點,并通過文字形式把它記錄下來。對每堂課的整個過程回憶再現,思所得,發揚長處,發揮優勢;思所失,汲取教訓,彌補不足;思所疑,加深研究,解惑釋疑;思所難,突破難點,化難為易;思創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一般思考容易淡忘,而能把實踐經驗積累下來,加深自己對教學典型事例的思考記憶,持之以恒,必能把經驗“點”連成“線”,最后鋪成“面”,形成自己的教學“體系”,這是教師專業化成長過程中的寶貴“財富”。
2、觀摩公開課
通過觀摩別人的公開課,分析別人成功和失敗的原因來反觀自己的教學行為,是教學反思的一條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聽名教師或專家講課,觀看優質課例,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比較,找出自己與別人的差距,制定自己新的發展點。特別是同事之間互相聽課、不含有考核或權威指導成分,自由度較大,通過聽課者對課堂中的教師和學生進行細致的觀察,寫下詳細、具體的聽課記錄,在課后與授課教師及時進行交流和分析,推動教學策略的改進,這在無形中會促進化學教師教學反思能力的提升。
3、借鑒他人意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師應該通過與同事、同行交流,對教學設計的依據、基本教學過程、富有創意的素材或問題等進行交流,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4、案例研究法
“所謂案例,其實就是在真實的教育教學情境中發生的典型事析,是圍繞事件而展開的故事,是對事件的描述”。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學過程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并對此進行分析、探討。在《金屬鈉的性質和應用》課堂教學中,筆者一開始做了“滴水生火”實驗,這時學生十分驚奇,議論紛紛,水可以用來滅火,怎么生火?然后引入“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學習的金屬鈉”,學生很想知道鈉是怎樣的一種物質。接下來通過學生分組實驗,使學生掌握了鈉與氧氣、水、鹽溶液的反應。再通過投影進行問題討論:為什么鈉保存在煤油中?鈉在自然界中以什么形式存在?實驗時為什么鈉不能用手直接拿?“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如果鈉燃燒起來,能用水撲滅嗎?多余的鈉能否放回原試劑瓶?通過思考和討論,不但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激發學生進行思考,最后以學案上的習題鞏固和拓展。
葉瀾教授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有可能成為名師”。新課改的路程還很漫長,唯有經過實踐、積累、反思、總結,我們才能在新課改中站穩腳跟,立于不敗之地。
高中化學教學教學反思2
在實施一個學段后,我對高一化學教學做了反思、本文談了教育與教學共五個方面的內容,這是我在第一學段教學后的一些困惑與思考。
在教學進行到第一學段后,本人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了回顧以后,具體的一些問題與反思如下:
1、學生學習后,仍在很多的知識點的理解上有問題。如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氫氣的性質與反應等問題。通過找一些同學了解到相關知識在初中沒學過,看來初中的課程改革使高中一些知識概念的切入點,一些核心知識的外包裝已經發生改變。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回顧所教學生初中所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關知識體系,對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
2、部分學生認為化學是很容易學的學科,沒在化學上做多一點的思考與練習,還以初中化學的學習方法與要求在對待高中化學的學習。這一點在這次的考試中有反映,也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反映了出來。對這個問題備課組中各老師早有預計,所以將這次的學段考試為手段,在考試中幾乎不以知識的原貌直接給出,而以新課程的一些理念包裹或變型推理的形式給出,如“可能”、“合理”、“比較”等形式?荚嚱Y果在預料之中,我會借這次考試給學生的“教訓”為機會,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理解層次等各方面做一些輔導工作,幫助學生順利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軌道。
3、大多數同學出現對所觀察到的現象有遺忘的情況?荚囍,要求學生對課堂演示實驗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描述、氯化鐵溶液的顏色、氯化銀沉淀顏色、氯離子的檢驗等題,這些題在歷屆的學生考試中屬于送分題,但在本次考試中,能答對的同學并不多,這些問題我們還在課前做過提問的,但時間一長學生全忘記了。這可能與一周只兩課時教學時間,還常被一些活動沖掉課有關。學生根本沒對化學做太多的練習與鞏固,反而把時間花在那些形式多樣的學習上,如研究性學習、課外調查采訪、資料的收集、綜合實踐、圖片的采集等活動。“十一”黃金周過后,我問過一些同學,在那段時間做過什么,大多數同學都說在做綜合實踐活動,沒怎么學習。
4、學生學習的過程有輕浮的傾向。這一點不僅僅表現在學習過程中,也表現在對所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在對學生的觀察后感覺學生在化學的學習中,只對做實驗,看現象有興趣,對現象的描述及完善沒多大興趣,學習內容稍有點難度或抽象化一點,就容易表現出不耐心不主動。這可能與新課程的學習形式的多樣化與選擇性給學生帶來的困惑,而教師也新進入新課程沒能及時給予學生指導有關。
5、教學課時太少的問題。我了解到很多的學科存在這個問題,專家可能會認為一線教師沒忠實地按照新課標準與教材編寫的意圖去展開教學,而自己加入了一些不該加的東西。其實這個說法我不贊成,教學一線的教師其實比專家在“如何使學生能理解或掌握一些知識,培養相關能力”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絕對結合了不同地方學生的實際。在聲音四起時,專家們應該從實際出發,對課程設置、課程標準、教材做出調整。實際的情況是教學參考中有些要求1課時完成的教學內容,有時花三個課時才能完成,還沒有加入其他的內容或要求。因為一些內容的教學的實驗條件有限,有時實驗要幾次成功,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學生相關生活經驗貧乏而無法有效地展開;有的課節,只完成書上提到的實驗就下課了,可教材中還圍繞這些實驗有交流與討論、有知識拓展、概念的建立、還有探究,我迷惑,這能完成嗎?這是有教學經驗的人設計的嗎?而教學的課時是很緊的,雖然專家都說一線學校不會只開設四十課時給每一個模塊,但學校又是在“忠實”于新課程的一切形式,這還有解決的途徑嗎?我困惑。
以上談了五個方面的問題,這是我在第一學段教學后的一些問題與反思
【高中化學教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教學反思《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1-10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06-09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0-29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精選11-26
高中化學教學反思11-23
高中化學的教學反思11-06
高中化學教學的反思11-06
2022高中化學教學反思08-19
高中化學教師教學反思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