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功》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好的課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小編精心整理了高中物理《功》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高中物理《功》教學反思1
《功》這一課講完了,留給我的是許多思考。
首先,我感覺這節課的成功之處是有一個精彩的開場導入。從自己寫講學稿這個事入手,第一次寫的時候由于沒有及時保存,結果“勞而無功”,后來,從頭再來終于“大功告成”。然后話鋒一轉:生活中說到的“功”,和本節課要講的物理學中的“功”含意是否相同呢?這樣就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本節課的教學課題,并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探究的欲望。其次,講學稿的版面設計也很重要,我給講學稿添了一些花邊,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插圖、有每日警句“我參與、我進取??”、有阿基米德的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橇動地球”、還焦耳的生平介紹,讓學生了解“焦耳”這個單位的由來,設計的都是和本節課有關聯的內容。由“焦耳”這個單位進一步聯想到力的單位“牛頓”、“帕斯卡”等,然后話鋒一轉:遺憾的是這些單位中還沒有我們中國人的名字。這樣既復習了物理知識,同時又給學生一個振憾,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融入其中。這些花邊設計的內容不占用課堂教學時間,目的是想給學生一個耳濡目染的教育。
課堂教學也留下了一些遺憾,其一:學生閱讀完教材內容后圍繞“小聰”和“小明”是否做了功,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認為兩人都做了功,有的認為一個做了一個沒做。這時我說:兩個人到底誰做了功,咱們把這個問題放一放不去管它,請大家認真閱讀講學稿第二部分列舉的例子,先把物理學中“功”構成要素搞清。可是,等到同學們把功的概念搞清之后,我卻忘了回過頭去,讓學生再來對“小聰”和“小明”的做功情況進行判斷,沒有做到首尾呼應。這反映了我對課堂教學的全局
把握上能力還有所欠缺,是以后教學中一個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其二:為了講清“功”的概念,我列舉了一些常見的例子,從同學們打掃衛生時提水桶上樓到“神州七號”沖出大氣層,從工地上的吊車到農業生產中拖拉機等等。這些做功的例子都發生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墒钦n后我想:為什么不讓學生自己去列舉一些這樣的例子呢,也許他們舉出的例子比老師講得還要精彩!更重要的是課堂氣氛這時就變“活”了,同學們的思想火花也許這時就會迸發出來。即便在列舉的時候出現不正確、不恰當的情況,這也會生成鮮活的課堂教學資源,對于同學們從反面(即不做功的情況)領會“功”的概念效果會更好?上У氖钱敃r的我并沒有這樣去做,這反映了“我”還在把持著課堂,還沒有完全放開手腳,還在束縛著學生的思維和創造力,以“教”為中心的觀念為啥在我的頭腦中就這樣根深蒂固呢?
科組的評課已經結束了,可是我對自己的“評課”才剛剛開始。能力的培養,觀念的更新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這個過程似乎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磥磉@個“功”要天天練!嗯,應該是每節課后都要“靜坐修煉”,只有這樣,才能悟出教學之“經”中的一點“禪機”。
高中物理《功》教學反思2
今天下午我借大彎中學高一6班上了《功》這節課,功是機械能的第一節,是機械能這一章非常重要的一節,因為功能關系是這一章的主題,學好了功的知識才能進一步學好功能關系。這節課有個背景,那就是學生初中已經學過功的兩要素,以及功的計算公式,只不過初中只局限于力和運動方向一致的情況。這節課就是要讓學生在初中學過的功的基礎上讓學生更全面地學習功的計算方法和正負功的含義。
一、我認為在這節課里,可以為以后上這節課提供經驗的有:
1、重難點的分析:這節課的重點是功的計算公式以及應用,難點是正功負功的物理意義以及功的標量性。后面的重點如動能定理的學習十分依賴學生對功的計算掌握情況,所以學會多種對功的計算方法包括一些特殊力的功的計算是很重要的。當然,這不是這一節課能完成的,還需要習題課、復習課甚至是后面的課中的應用逐步完成的。這節課里要讓學生理解功的一般公式W=Flcosα中各個字母的意義以及在使用時關鍵找到力和位移的夾角。功的正負學生很容易理解為代表了方向,這是收到了前面速度加速度這兩個矢量在直線運動中用正負號表示方向的一個負遷移。必須讓學生認識到正功負功分別代表了對運動是促進作用和阻礙作用,或者說是動力的功和阻力的功。這一分析說明功的正負不代表方向,那功到底有沒有方向呢?我把它從公式W=Flcosα中每個元素都代表著大小來認定功也只有大小,這樣能讓學生更容易記住。但是這不是最好的辦法。
2、新課的引入:功的概念比較抽象,在歷史中,功的概念的建立是用了很長時間的,并不像高中課本里那么直接地就產生了。所以我是用幾個社會生產中存在的例子,讓學生分析里面的能量的變化和力做功的情況,從而讓學生體會能量的變化總伴隨著做功。并且從例子的分析中讓學生回憶起功的兩要素:力和力的方向上發生的位移。
3、通過練習來引出問題。新的公式學習之后,必須要通過練習來熟練和檢測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問題。課中的練習一,是讓學生比較力與位移成銳角和成鈍角兩中情況下,功的計算的問題,通過計算發現成鈍角時功是負的。這個例子反映出功有正負。通過這兩個問題自然而然學生會思考功為什么有正負,初中為什么功沒有負的?這能引出功的正負是由α角來控制的。學生進而會想功的正負代表了什么,這就引出了這節課的難點,功的正負的意義。課中練習二是通過各個力做功的總和和求合力的功二者的比較,來引出總功與合力的功相等這一難點的。
4、讓學生上黑板上寫出解答過程,暴露學生的易錯點。學生在計算練習的時候,把功的單位寫錯,把受力分析圖中的支持力和拉力的'分力混淆,摩擦力和位移的夾角沒通過畫圖找而是憑感覺寫上力的夾角,這些問題充分地暴露了出來,通過指正能幫助其他同學也糾正過來。
二、我認為這節課里,可以為以后我上課吸取的教訓有:
1、 重難點上的時間分配應更充分些。上完課我感覺自己在一些細節上花的時間多了些,處理功的正負的問題上舉的例子不夠充分,學生反映也比較平淡。
2、 功是標量這個難點,書上是直接給出的,沒有任何說明。我自己上完課感覺我的處理過于簡單化,或許學生心里還是有疑慮的,不相信的,我是打算在以后的教學中逐步讓學生理解,但是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在這節課上直接突破呢?我還沒有答案。
3、 學生的練習過程應該放到實物展臺上。讓學生寫好后再上黑板寫出來,這時候其他學生就沒有事情做了。我當時的處理辦法是讓其他學生寫下一個小題,但是后來想到,這樣上黑板的同學就沒有時間思考后面的小題了,對他不公平。
4、 時間上把握欠缺了些。最后一個收官的練習時間太緊張,這是前面時間控制得不夠好的原因。以后要利用機會關注時間的使用量與課程進度。
高中物理《功》教學反思3
《功》是本章《功和機械能》的第一節,它承接著前面的力和運動,是力和運動知識的運用,并且為后續功率等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本節包括三個部分:實例探究功的概念、學習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功的計算。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本節的重點,難點是功的計算。
1、研究功的概念時學生還不具備能的轉化的知識,這個問題很難直接解決,因此我從生活中的實例“某同學在運動會中有功”來過度到力學里的功,得出力對物體的移動有貢獻就叫力做了功。這種通過分析生活中的物理實例的方法,對于幫助學生理解功的物理意義和實際作用很有幫助。
2、緊接著得出做功必備的兩個因素。第二個環節是運用這兩個因素來判斷力是否做功,課上給出了十組動畫讓學生分析。自我感覺運用動畫來突出重點,比較直觀,也比較能調動學生的興趣。但是這部分內容有點多而且處理的不深,可以給出四到五組讓學生具體分析,從而給學生留出更多的時間去討論、思考,把問題想深入。
高中物理《功》教學反思4
12月3日,我講授第十五章《功和機械能》的第一節《功》,三班五十來人,個個昏昏欲睡,有點興趣學的也就十多人,多日以來我就想改變一下教學方式,爭取讓更多的人加入到學習行列中來。加上學校倡導學案教學法,主張先學后教,把課堂還給學生,所以我想不如嘗試一下,讓學生自己學,看看效果。平時抽查學生背誦基礎知識,很多后進生竟然連一個概念、公式、單位都說不出來,也就是說,每天上課,他們沒有一點收獲,這也堅定了我要改變教學方式的想法。
于是我采用自學引導法,先讓學生預習、自學,課上先給學生15-20分鐘看書并識記本節知識要點,我在學生看書的同時,在黑板上板書,歸納出本節需要掌握的要點知識,讓學生看完書記憶。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學生記住基礎知識后,積極鼓勵他們到講臺上背誦,有能力講解的,鼓勵他們對著其他學生講解,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對前五個上臺的學生,每人加2分,5個人以后再上臺的加1分(學校給學生的評價考核分)。學生積極勇躍的到講臺上背書,爭著、搶著去,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膽量、勇氣,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三班原來最多有十六七人學習,這節課竟然達到了33個,張健、馬英、張宇楠、唐春玉等原來不學甚至說話的學生,這節課都能到前面把本節知識背下來,而原來他們連作業都不交,課下一問三不知。除了十多人能到講臺背誦基礎知識外,我讓他們誠實些,凡是能背下本節知識的,舉手,結果有三十多人舉起了手,這是我半年來首次看到有這么多學生在學而且能夠學會,這令我震動很大。
第二節課到一班繼續實行這種方法,效果更好,全班學習積極性非常高漲,最后檢測只有四人不會背本節知識。我找到他們談話,先表揚他們誠實,然后批評他們采用這種教學法,兩個班學習的人數都增加了十多人。當然,由于實行的時間較短,還有不完善的地方,有的學生只追求加分,目的不純,當堂記住了,過后不注意鞏固,幾天以后再檢查,一部分學生又忘記了,所以要及時檢查鞏固。個別學生不夠誠實,評估檢測時舉手,但抽查卻不太會答。所以后來我改為同座學生互相檢查,能背下來的,由對方舉手,這樣就保證了檢測的準確性。由于我認為理科很難靠自學來學會,所以,當學生記住基礎知識后,我再利用20分鐘進行講解,由于板書已寫好,知識已記住,所以講課時間大大縮短,通過講解,使學生理解,進一步鞏固所記憶的知識,然后再練習,效果較好。第二天上課前,再用5-10分鐘提問、講解、鞏固,進一步強化。一個月以來,從班級氣氛和周考看,有點效果,尤其是對這兩個班來說,我認為是適用的。但在聽課中,學生有點拘束,放不開,氣氛不夠活躍,效果不理想。最終效果如何,還需通過成績來驗證,同時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摸索、完善。
一種新方法的實施,絕不會一帆風順,我會在今后的教學中從理論到實踐,不斷補充完善,力爭走出一條自己的成功之路。
【高中物理《功》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1-23
【熱門】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0-09
【熱】高中物理教學反思02-17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熱】02-17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薦】12-15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精】10-20
高中物理教學反思【熱門】10-18
初高中物理教學反思11-17
武術基本功教學反思范文08-26
小學武術基本功教學反思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