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雅舍》教學反思
真正的語文,應該是“脫離了種種概念、程式和現實利害”的,應該“從技術而至學術”,才能達到渾樸歸真、“春風化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教學至高境界。以下是YJBYS小編整理的《雅舍》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篇一:《雅舍》教學反思
我喜歡散文,我的學生也喜歡散文。
這應該跟平時的教學設計有關系吧,每一次的散文課我均會找到音頻,課前播放給學生聽,使學生在課前先能進入課文美得意境。這樣學生的課堂表現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課前我一直在反復地敲打,思考該如何上好《雅舍》這節課。
《雅舍》是梁實秋先生在“雅舍”里寫就的。正是在抗戰時期的顛沛流離中梁實秋才與這座“四川鄉下的低級茅舍”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不論它是何等的簡陋、何等的破敗,作者在漫長的日子里所獲得的溫暖都是它給予的。它不但是作者物質生活的全部依靠,也是作者整個心靈的主要慰藉。在日日夜夜的相處中,作者在生活和心靈上都與“雅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成了作者朝夕與共的朋友。它給了作者以心靈的安慰,作者也對它懷有溫暖的情意。“雅舍”儼然成了作者的一個朋友與情人,雖然寒傖和簡陋,但不令人感到畏懼或煩厭。作者對它的溫暖的.情意,化解了它的弱點和不足。作者寫“舍”之“雅”、之“美”、之“愜意”其實未著幾語,通篇寫的幾乎盡是它的“敝”、它的“陋”和它的不適不宜居住的特點。但在這全部的描寫里,我們感到的卻是雅舍的可愛、可親,并絕沒有一絲憎惡它、厭煩它、疏遠它的感覺。在這里,包含的是藝術的辯證法,是作者的獨具匠心,而這種獨具匠心只能產生在作者真實的情緒和情感中。我們說《雅舍》主要思想特征和藝術特征是用主觀感情的溫暖化解、消溶、稀釋了客觀物質生活的清寒乃至困難,其具體表現就在這種藝術描寫的特點上。
我一直在思考,該用何種方式進行導入,是圖片?是作者?還是自然的過渡?思來想去總覺得《陋室銘》最好。兩篇文章在行文思路及思想情感上均有相似之處。就這樣,整堂課的思路漸漸的清晰起來。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全班的學生均表現的很出色。比如拋出第一個問題“梁實秋的雅舍是怎樣的?是否符合我們認為雅的標準?”,就有的同學出現想要一包到底現象。謝雪丹的分析很到位,她從第一段“雅舍”的外貌特征,第二段“雅舍”的周圍環境,第三段“雅舍”的室內環境,一直到第六段“雅舍”的室內布局均進行一一分析。謝雪丹會第一個來回答問題我并不驚訝,但是她會這樣有條理,有依據的分析問題,著實讓我對其刮目相看。學生應該是被謝雪丹感染了,面對第二個問題“自由讀2-5段,體會‘雅舍’有哪些個性?‘雅’在何處?”時,學生們開始出現搶答的現象,熟話說的好“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課程進行到這里我的信心倍增。我認為這堂課的亮點應該是宋忠瑾同學,這是一個性格外向、活潑好動的孩子。平時的課堂表現一直很突出,他出乎我意料的是竟然搶著站起來說了這樣一句話“老師,我要進行總結一下。”他針對的是第三個問題“本文命名為‘雅舍’,實際上是記述半山腰的一間陋室。明明是‘陋’,卻偏要稱‘雅’。文章具體表現出來的是種什么樣的情感?請討論回答。”可以說課堂進行到這個問題時,學生們的熱情均被燃起來了,大家七嘴八舌的發表自己的見解,可以說是眾說紛紜。這個時候宋忠瑾同學突然站起來要進行總結,對于這節課來說確實是非常重要的。在整堂課上學生們均積極參與,連平時默默寡言的孩子都可以站起來為自己的小組賺得寶貴的一分,實在讓人很是欣慰,希望這種現象可以一直保持下去。
當然,一堂課難免會有讓人不如意的地方。比如面對宋忠瑾的精彩回答,我做為這堂課的“主持人”并沒有對其進行及時的褒揚,實在是失誤,現在想想還后悔萬分。在課堂上得到褒獎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他精彩的行為并不能得到老師的認可,很有可能會挫傷其積極性,影響該同學在以后課堂教學中的表現。一定要切記切記!還有一處并不是讓自己非常滿意!堆派帷纷鳛橐黄⑽男枰罅康亍⒎磸偷卣b讀,而在課堂的處理上我并沒有用大量的時間進行這一環節。因為是賽課便將這篇課文作為一課時來進行,總是擔心時間不夠用,便將“請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變成了“自由朗讀”,將平時散文課上“多個同學來分享自己的喜愛之處”縮減成“只有兩個同學”,我感覺到有很多同學有一點點失望,因為自己沒有機會進行“分享”。在以后這一點一定要注意,即使是時間緊迫,也不要“剝奪”孩子們自由展示的機會。切記切記!
教學不止,反思不息。沒有完美的課堂,但要有力求完善的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可以不斷改善自己的不足,避免失誤,力求完美。
篇二:《雅舍》教學反思
梁實秋的《雅舍》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小品文,如何才能上好,筆者幾易其稿,可堪回味。
一、教學重難點——抓住本質,不避重就輕
一篇散文,教什么,怎么教,重心何在,可以說,是個本質問題,也是體現一名教師眼力的問題。比如《雅舍》,最基本的問題當是:“雅在何處?”這個問題無法繞過,因為從篇幅來看,它確實已占了絕大部分,文章的1~5自然段都是在詮釋這個問題,分別可從“景致優美”“陳設不俗”“有好友拜訪”“與蚊鼠共居”等幾個角度加以剖析?墒,是不是講清楚這些就可以了呢?一稿教學設計如下。
(一)導入
(二)梳理并分析文本
1“雅舍”是一座怎樣的房子?
2作者眼中的“雅舍”是怎樣的?
3身處其中,作者心情如何?
(三)結合課題,進一步研讀文本
“雅”在何處?
(四)作者介紹,拓展延伸
1梁實秋是個怎樣的人?
2這樣的人,是不是獨此一個?他們存在的意義何在?
(五)總結
二稿做了如下修改:
1這是一所怎樣的房子?(客觀角度)
(一)導入
(二)學生分工朗讀全文
(三)梳理并分析文本
2“雅”在何處?(主觀角度)
結合文中關鍵句“有個性就可愛”,請學生具體展開分析。
(四)深度研讀
雅舍之“雅”主要在于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而“可愛”,僅僅是因為這個嗎?還有沒有什么其他原因?引入第6段重點分析。
(五)作者介紹,拓展延伸(點到即止)
(六)總結,學生再讀第6段
兩次設計,除去前邊環節的緊湊壓縮,最大的改變在于關注到了第6自然段。這部分內容比較深奧,學生不容易看懂,就連教師恐怕也要琢磨琢磨。這樣的地方,當是一篇課文的重點難點所在,卻往往被我們忽略或一帶而過。若像一稿那樣教學,對文本的解讀就停留于表層,只是走了個過場,而真正深刻、深沉處未解讀出來。而如果前面浮淺,那么后面部分對其他人物的延伸閱讀(由個到類)也是隔靴搔癢,意義不大的。
第6段講的到底是什么呢?此段中,首先有以下這些地方學生理解有難度:什么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什么叫“人生如寄”,劉克莊詞“客里似家家似寄”又是什么意思。所謂“天地者萬物之逆旅”,“逆旅”即為“客舍、旅館”意,這句話是說:“天地,原是世間萬物的.旅館啊。”“人生如寄”即言“人生短促,就像暫時寄居在人世間一樣”。
綜合以上,開頭一句話首先表明作者與雅舍間的客觀關系——“非我所有”,“房客之一”,頗有些事不關己之意;然后筆鋒一轉,當作者想到天地蒼茫,人生只是過客,一個人又是那么卑微,一種珍惜的心情便油然而生(而不是放棄)——只要“我住‘雅舍’一日,‘雅舍’即一日為我所有。即使此一日亦不能算是我有,至少此一日‘雅舍’所能給予之苦辣酸甜,我實躬受親嘗”。作者以一種感恩的心情來領受這份在亂世中的難能的饋贈。他很慶幸,在這樣一個漂泊的時代,能有這樣一個哪怕極其簡陋的小小的居所可以容他棲身,可以讓他品悟生命的酸甜苦辣。這里可說是作者的一種主觀認知了,故前后表述并不矛盾。
因為這份慶幸,這份感恩,所以接下來用劉克莊的詩句說“客里似家家似寄”——對“我”來說,“雅舍”即似“我”家呀——從中折射出的是作者一份隨遇而安的心境。寫到此,似乎可以打住了,可是他又說,其實似家似寄,“我”亦分辨不清,這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在說,對“我”而言,最重要的,其實已不是“家”這種“實體”的存在,而是尋找到自己的精神歸宿。“我”的心在哪里,哪里便是我的“家”,所謂“心安即是家”。這一小節是在告訴我們雅舍于“我”之“意義”了——讓“我”找到精神歸宿。
二、板書設計——體現核心,骨血豐滿
固然,板書應隨教學內容而定。一張板書,體現的當是一節課的核心內容,所以,板書質量體現的實際上是一節課的設計水準。比如,一稿板書相對平面、干枯,更像是理科的一個分解公式,骨感有余而血肉不足,缺少內涵;相比較而言,第二稿的板書就要血肉豐滿一些,能抓住文中的關鍵字眼逐層展開。
三、關鍵詞句——擇要而講,靈活處理
一篇課文,不可能一一盡述,應抓住關鍵(重要)詞句進行研讀。關鍵詞句有哪些?一般而言,可以是文眼句,可以是表明思路的一些句子(如過渡句、總領句、總結句),也可以是主旨句。比如在《雅舍》一文中,首段末的這句話——“縱然不能避風雨,‘雅舍’還是自有它的個性。有個性就可愛”——無疑是至關重要的,它既在結構上是個過渡,又從內容上告訴我們下面要講這房子的“個性”所在了,全文主體內容即為講述此點。再比如,在這樣一間陋室,作者的心態如何呢?如果你能抓住幾乎在每段都出現的“安之”“仍安之”“已數見不鮮”“亦不復他求”“正合我意”這些字眼,相信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四、朗讀——因班而異,因人而異
朗讀可以幫助學生熟悉課文,培養情感,加深體會。但不是所有的朗讀都能起到良好效果,要視班級情況而定,要據情況而變。比如有誦讀才能的可個人朗讀,或幾人分工讀,沒有的就小組讀或齊讀;若早晨安靜可小聲讀,午后吵嚷困倦則需放聲讀;柔美的段落可讓女生讀,粗獷的段落可讓男生讀。在處理本課的朗讀時,筆者先安排男女生齊讀1~3節,再由女生讀描寫月夜雨景的第4節,接著是男生讀居室布置的第5節,最后齊讀6、7節?傮w效果還行,但如果重來,筆者會選擇由教師來朗讀最后兩段,因為此兩段為文章理解最難處,也是情感最深沉處,或許由具備一定閱歷、情感體驗的教師來讀,才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
真正的語文,應該是“脫離了種種概念、程式和現實利害”的,應該“從技術而至學術”,才能達到渾樸歸真、“春風化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教學至高境界。
更多相關文章:
3.死水教學反思
4.離騷教學反思
5.高中教學反思
6.高中開學教學反思
7.邊城教學反思
8.錯誤教學反思
9.高中教學反思論文
10.秋水教學反思
【《雅舍》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雅舍談吃的讀書筆記12-15
《雅舍小品》讀后感11-09
初中美術欣賞教學中的“取”與“舍”05-02
歐萊雅掛了08-08
帶雅字的句子10-10
雅娜的唯美語錄06-30
雅與俗播音主持方式10-28
舍與不舍的心情說說11-18
得舍的感悟句子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