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初中物理教學反思(通用21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
我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師,在學校組織的一次物理教學觀摩上,我執教的是《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這次活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課程教學資源豐富,課件制作手段先進,多種教學手段綜合運用到位;還有精彩的點評。為我們基層教師在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教學范例,結合我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點看法:
一、物理語言的科學性。物理是一門嚴瑾的科學,物理教學中的每一句話都不能隨意,有時會給學生造成誤解或科學性的錯誤。
二、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最有效途徑。
引課階段,教師創設情境。演示調光臺燈的調節,問:燈時亮時暗說明什么?電路中的電流大小由什么決定?新課階段,根據學生的回答要求學生猜想電流與電壓電阻之間到底有怎么樣的關系?做出猜想后,用投影片打出思考,要求學生先確定研究的方法,再選擇實驗器材,最后考慮實驗步驟。實驗分析后學生分組合作探究,最后綜合分析,歸納總結。
這是根據新課程理念而設計的有節規律探究課。在本課設計時,教師將演示實驗變成了學生探究,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真正參與到學習中。教師通過引導和學生的異質互補,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本課改變了以往物理課教師過分強調知識的傳承的傾向,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主動學習探究方法,培養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在這節課中,教師還注重學生的創新思維品質的培養,讓學生提出問題,培養他們收集、整理分析信息進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這節課還能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情感,師生共同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在引課階段,教師創設情境后鼓勵學生大膽猜測電流的大小究竟由哪些因素決定。學生通過分組討論,教師做適當的提示,聯系之前學過的內容,猜想可能與電壓的大小有關,因為電壓是形成電流的原因;又猜想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有關,因為電阻對電流有阻礙作用,最后總結出猜想。這個環節從創設情境到提出問題到猜想,引起了學生的興趣,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產生探索動機。 在猜想后教師馬上要求學生考慮實驗所用的方法,選擇實驗器材,再設計實驗步驟。學生通過激烈討論,明確研究方法:必須控制變量。教師的引導很注意次序,先要求學生講方法,方法的確定才能明確實驗分兩個大步:保持電阻不變,研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在此,教師特別強調了滑動變阻器的作用,為后面的實驗步驟設計做好準備。由此很自然的進入第二個環節:實驗器材的選擇。到實驗步驟的設計,在明確上面兩個環節后,已經是水到渠成。
實驗中,學生兩人一組,先畫出電路圖,再實驗探究,邊做邊記錄,教師巡視,注意學生的實驗操作是否合理,做個別輔導。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主動和教師、教材、同學交流,思維不斷活躍,在開放發散中探索,既有異又有序。
學生在實驗后分別有代表匯報實驗數據,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歸納規律和結論,同時說明這個規律是歐姆用了十年的時間研究得出的,讓學生體會到堅持不懈的重要。實驗結論的得出,也是對學生探究的一種鼓勵和肯定。最后學生再一次回顧本課的探究過程,加深印象。
本課在探究教學上可以說是完全按照新課程的要求進行設計的,但探究課比較忌諱重形式而輕實效。如果在探究結論得出后再加上一道習題,加以鞏固,做到學以致用,同時對電流=電壓/電阻的理解加以說明和強調,那么整個探究顯得更有實效性。畢竟,電流=電壓/電阻這個公式的理解也是本課的一個難點,學生很容易在這個公式的理解上出錯。
本課從科學探究的環節和把握上做的很好,這也花了教師大量心血和時間。從實驗的引導到實驗器材的準備,都是教師需要考慮的。如何上好一堂探究課,關鍵是創設好的情境,引導猜想和實驗前的設計引導,做好這些,才能上一堂好的物理課。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2
一、物理復習課教學辛勤勞累,有時候得不到應有的收效,我覺得主要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1、在涉及“基本知識”的復習課中,往往都是通過歸納成條文或畫圖表概括的手段來羅列知識,梳理知識方法,這種做法,往往表現為老師津津樂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經心,沒精打彩,無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但一當老師提出一些創設性的問題,則學生精神振奮,精力集中地思考問題,這就是明顯反映了學生需要通過問題來復習“基礎知識”的迫切要求。問題是物理學習的鑰匙,把問題作為教學的出發點,道理就在這里,因而也就理所應當地要順應學生的心理需而發揮主導作用。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復習課中,以往教學往往是闡述一種“方法”后,立即出示一個或幾個相應的例題或練習,學生只管按老師傳授的“方法”套用即可,這樣,學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過程,即選擇判斷的過程,同時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長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學生上課聽得懂,課后或考試不會思考、不會做題”的現象。在解答問題上,學生就會束手無策,無從下手,這就是當前物理復習課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解決途徑:
那么,怎樣才能提物理復習課的質量,使師生辛勤勞作,換得豐富的碩果?我認為,要想讓學生聽懂學會,就必須為學生創造和安排練習的機會。 例如在復習浮力分析題時,可以根據解答浮力分析題的幾種方法,設計一組可將有關“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題目,讓學生做,這樣就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學生應用自己的知識和思維方法掌握物理、運用物理的知識,解決物理問題,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中,回顧所學的“方法”并
作出相應的選擇判斷,從而輕松愉快地實現知識復習與能力提高,最后老師可以再進行歸納解答相關幾種解法。為此,我認為用這種方法進行物理復習教學,是解決當前物理復習教學效率低,質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在章節復習中,通過以實驗的復習為載體,把相關的物理各知識點的復習引入,同時把基本技能和概念等加以復習,感覺效果還不錯。
三、方案設計:
課前針對復習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出幾組題目,將有關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與物理思想溶于其中,換言之,即以實驗為骨架編擬課時教案,在具體教學中,以實驗問題開路(先出現題目,再出現其它),然后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分析、討論、研究和解答。教師借題發揮,畫龍點睛,使學生在積極主動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鞏固所學的知識,發現規律性的東西,并使學生智力與能力得到訓練與提高,變“講練講”為“練講練”,變“一法一題”為“見題想法”。
四、方案實施:
1、選題時,各題組要緊緊圍繞課時復習目標,使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題規律,重復出現,螺旋式遞進,這符合學生的認識規律,有助于學生掌握問題的來龍去脈,加速從模仿到靈活運用的過程,能深深印入到學生的腦海中。
2、題目的選編以考綱為綱,以教本為本, 具有基礎性、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層次性。我們教師應該如何選擇習題呢?初中 物理是打基礎的時期。所以,首先習題應具有基礎性,避免開始就是偏題、怪題和難題,這對鞏固基礎知識是非常不利的;其次,習題應該具有針對性,一節課上下來,一個章節復習過后,重點在哪我們的習題就要針對到哪,起到鞏固知識點的目的,不要讓一些無用的題目沖淡了重點;再次習題應該具有量力性,難度適中,太容易則不易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深度,太難則成為學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達不到鞏固知識的目的,讓學生望而生畏,抹殺學生的自信心。
要把握一個“度”,讓學生“跳一跳,夠的著”,題量也要適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還有,習題應該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題”涉及到“一類問題”的效果,而不是就題論題,所以應該有選擇性布置作業,最后,還有一個習題的層次性問題,知識的掌握是循序漸進的,習題也應該把握一個由易到難的逐步上升的臺階,要避免講授完新知識后,立馬把大量的復習題,好像難不住學生就顯示不出老師的水平似的。
3、作業要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改、批改了必講評、講評了必訂正,做到反饋全面,校正及時。但在我所教的三個班級中,都存在有十幾個學生做作業時態度較差,對于知識公式的應用的基礎題不記知識和公式,隨心所欲瞎做,填空和選擇隨便亂寫,而對于實驗和計算就干脆不做,上課時,盡管把是什么知識?怎樣使用知識解決的步驟和方法解決都做了詳細的分析,但學生也不改,這種情況一直在困擾著我,沒有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今后還需在這方面加以研究,力爭找到解決的方法。
4、一組題目解完后,應帶領學生回過來反思,本題用到了哪里基礎知識?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溫了哪些物理方法?體現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題可以推廣,引申變式?哪些題還有哪些解法(一題多解)?把后兩個疑問交給學生,使他們在反思中鞏固、深化、提高,使他們的知識由點到面,由面到體,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
5、題目要能及時反饋教學信息,隨時調節教學。因為能讓學生當場了解解題過程,知道正誤,及時反饋,由此也能立即獲得學生方面的信息。糾正或強化,隨時解決,不燒“夾生飯”,這樣教與學的針對性都強,及時了解學生掌握了什么?還未掌握什么?哪些學生掌握了?哪些學生還未掌握?等等。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3
初中物理新課程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的學習態度,提倡和發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于自己的學習策略。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敢于“放”,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的學,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科學的引導學生自覺的完成探究活動。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予以指導。當學生的探究方向偏離探究目標時,教師也要予以指導。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何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課程改革的領跑人呢?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傳統的教學觀、教師觀提出了挑戰,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
一、轉變觀念,重新定位角色
新課程改革是一場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師“為素質而教”。在教學過程中應擺正“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正確關系,樹立“為人的可持續發展而教”的教育觀念,完成從傳統的知識傳播者到學生發展的促進者這一角色轉變。這是各學科教師今后發展的共同方向。在“以學生發展為本”的全新觀念下,教師的職責不再是單一的,而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
二、終身學習,優化知識結構
物理學科是一門綜合程度極高的自然學科,它要求物理教師具有豐富的物理知識和相關學科的知識,在專業素養方面成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新課程對物理教師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通過不斷學習,充實完善自己。隨著科技的發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斷涌現,并不斷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師要學習這些新知識,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新課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張通過物理教育對學生進行素質的培養。但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多數物理教師在人文素養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師要學習人類社會豐富的科學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新課程對物理教師還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學研究能力、信息技術與教材的整合能力、課程設計與開發等能力。
在新課程內容框架下,絕大多數教師由于知識的綜合性與前瞻性不足,難以獨自很好地完成對學生課題的所有指導工作,要求教師之間必須建立起協作的工作思想。從僅僅關注本學科走向關注其他相關學科,從習慣于孤芳自賞到學會欣賞其他教師的工作和能力,從獨立完成教學任務到和其他教師一起取長補短。
在新形勢下,教師第一次處于被學生選擇的地位,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內化為自學行為,時刻保持學習、研究、反思、發現、探究、創新及總結的態度,力求成為一個學識淵博、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素質的教育工作者
三、以人為本,創新教學模式
俗話說:教無定法。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知識獲取、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養,不能單一種固定的教學模式。教學模式涉及知識、教師和學生三大要素,教與學是一個共同發展的動態過程,應明確教學過程的復雜性,綜合三大要素,權衡利弊,博采眾法之長,靈活選擇教學方法。既要改革創新,又要著眼實際,積極參與創設啟發式、開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開發并不是素質教育的全部,學生的學習目的、興趣、意志、態度、習慣等非智力因素是推進教學進程與實現教學效果的動力系統,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起著發動、維持、調節的作用。在授課中重視物理實驗和物理知識的講授,結合介紹物理學家的故事,物理趣聞和物理史料,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體會物理在人類歷史發展長河中的作用;善于對比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引發認知沖突,培養學生的質疑習慣,引導學生尋找當前問題與自己已有知識體系的內在聯系,強化問題意識與創新精神;最后還應通過比較、分類、類比、歸納演繹和分析綜合等邏輯思維方法,向學生展示知識的來龍去脈,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學啟于思,思啟于問”。在新課標下的課堂應是這樣: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的殿堂,更是人性的養育圣殿,它是學生成長的殿堂,是學生發揮創造力和想
象力的天空,學生品味生活的“夢想劇場”。在這里學生有了探索新知識經歷和獲得新知的體驗,學習興趣、熱情、動機以及內心的體驗和心靈世界得到豐富,有了親身體驗,學習態度和責任,對物理教學反思才具有它真正功效。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4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到了九年級的第二學期。本學期進行了幾次考試,基本上考查初三學生物理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基本技能的落實情況,難度與升學考試試題相當,知識點比較全面,體現物理與生活的聯系。通過幾次考試,讓我較為準確地掌握了本校初三物理教學的整體情況,為下一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同時也指明了方向。幾次考試反映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一、學生的基礎知識仍然掌握不好
試題主要體現出平時的教學要求,基本知識是重點的考察范圍,但是從試卷分析可以看出,有些重點知識仍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這表明,我們的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還是存在較大問題,這應是在下一階段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有的是平時教學中落實不到位,有些是復習鞏固中沒有引起重視。
二、物理實驗仍有待加強
近幾年的中考都加大了物理實驗的考查,這幾次考試也加大了物理實驗的考查力度,從考試情況來看,有些實驗落實的較好,但是有些基本技能學生還是存在較大問題。這都表明,物理的基本實驗技能還有待進一步訓練,這也是我們下一階段教學工作中要重點解決的問題。
三、靈活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不夠
這幾次考試,由于強調了物理基礎知識的考查,沒有在物理情景的設置上更多的考查學生,只是在中檔題中的條件上作了一些變化,而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5
在初中物理的日常教學中,按照《新課程標準》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依照啟發式教學的原則,我設計了四個教學步驟。
。1)讓學生產生好奇。
。2)讓學生主動提問。
(3)讓學生積極探索。
一、讓學生產生好奇
好奇作為思維的先導,它是成功的起點。在平時的教學中,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并想法去解決問題。
初中物理(人教版)開篇就講到有趣的物理現象,列舉了幾個好奇的實驗。我一一在講臺上演示出來,邊做邊問:“為什么沒給水加熱,它就會沸騰?”“乒乓球為啥不掉下來?”“空心牙膏片為什么在水中可沉可。俊彪S著一個個的提問,造成一個個懸念。學生很快“磁化”般地被緊緊吸引住,多么好奇,多么有趣,吊起了學生的“胃口”,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興趣和急待解決問題的求知欲。
所以,每一堂客,我通過自己的語言、行動和要求去影響學生,提出或制造一個個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懸念,讓學生產生好奇,吸引他們的注意力,誘發他們的追求。
二、讓學生主動提問
學生在好奇心理的驅動下,就會主動的去了解問題,認識問題的本質。這就需要他們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思維推理能力。他們之間就會出現一定的討論和爭議,并會不時的請教老師來評判。教師此時要善于鼓勵和保護他們的這種學習熱情,引導他們深入分析,著重培養他們的良好思維方法。在學習“光的色散”后,學生對“彩虹”充滿好奇,通過自己的學習,相互討論,認為只有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時看不到,而有些學生主動提問,怎么才能看到“彩虹”?我就用三棱鏡,當上午或下午有太陽光時,帶領學生到室外背向太陽光站立,用口斜向上噴射水霧時,他們就看到了一道人造小彩虹。再通過師生共同討論,形成共識,解決了學生的提問,增長了學生的知識。
在學習完“測量物理的密度”,學生了解到用天平測物體的質量,用量筒測物體的體積,再運用公式計算物質的密度。有些學生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
。1)怎樣用天平、量筒、水等測金屬塊得密度?
。2)如何用,怎樣用天平、燒杯、水等測金屬塊得密度?
。3)怎樣用量筒、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
。4)怎樣用彈簧秤、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
。5)怎樣用天平、量筒、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
。6)怎樣用準確的砝碼、直尺、水等測金屬塊的密度?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說明他們在掌握現有的知識上,向前跨了一大步,去探索一些更新、更難的知識。此時,我把學生分成幾個興趣小組,指導他們去設計,并進行實驗,解決他們的問題。
三、讓學生積極探索
產生了好奇,主動提出了問題,就具有了動力。在此時,就積極鼓勵他們,自己去探索,物理這一門學科的特點就是觀察和實驗,理論聯系實際。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通過實驗學習前人的“創新”。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
。1)引導學生利用課本做好教材中安排的實驗。
。2)創新機會多做實驗,養成勤動手的好習慣。
。3)用簡單器材創造性的做好實驗。例如“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讓學生準備平面鏡,觀察手中的鋼筆,橡皮擦等在鏡中的像,比較像和物的大小關系等,再開展討論,讓學生得出自己的結論,并與課本結論進行比較。我不斷發問:看到什么?說明什么?結果是什么?內在聯系是什么?成敗關鍵又是什么?
再例如,學習“實際功率和額定功率”時,學生心中都認為100W燈泡一定比40W的燈泡亮。此時就要鼓勵學生動手實驗,親自去探索一下,幫助學生設計好實驗,讓兩個燈泡(220V、40W、220V、100W)分別接在教室的插座上,哪個燈泡更亮?學生討論,再將兩燈泡串聯接入電路,讓學生觀察哪個燈泡更亮?學生討論,使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加上我的指導,解決了心中的困惑。總之,通過實驗,觀察認識,理論和實際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辨別存在于他們周圍模糊不清的事物,培養了認識事物的能力,對他們的智力發展極其有益,更為以后的學習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方法。
四、讓學生自主追求
讓學生自主地追求一些自己認為不解的知識,了解一些最新的科學成果,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源泉。我結合課本的“想一想、議一議”、“課外閱讀”、“小實驗”、“科學世界”喚起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的思考。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主動追求。例如《蒸發》一節中,研究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的方法設計三個小實驗。
。1)在手背上滴兩滴相等的水滴,把一滴涂開,看哪滴干得快?
。2)在桌子上和手背上涂上面積相同的水漬,看哪個干得快?
(3)在桌面上涂上大小面積相同的水漬,對其一片吹風,看哪滴干得快?再指導學生找出生活中的應用,基礎好的學生寫出小論文。再例如,學習了《壓強》理解和掌握了壓強的概念,物理意義,計算公式,討論了壓強與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生產中的應用。學生從網上、資料中搜查出哪些情況要增大壓強,采取的方法是什么?哪些情況要減小壓強,采取什么方法?等等。學生不僅掌握了課本中的知識,還加強了與現實生活中的聯系,這正是素質教育要求達到的目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會很高,越學越有勁。在他們以后的生涯中,也會延續這種自主追求的精神,充實自己的精神食糧。
我認為,教師不僅要給學生解惑,更要培養他們自己去想法解惑,達到“活到老,學到老”,只有這樣,才能出現創新的人才。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6
1、課前:將學案落到實處;如果第二天有物理課,則在第一天晚上發下學案,要求我所任教的三個班的同學必須在第一天晚上預習課本相關內容,然后將預習檢測的內容做好,或多或少地將自已的問題填寫在相關位置,下晚自習之后由課代表收上來交由我批閱,我主要是看學生做預習檢測做得如何以及提出的問題,將他們提出的問題寫在我的學案上,想出第二天應如何講解才能使學生明白的方法,將之寫下來;同時,對學案的內容重新進行思考,該學案的優點在哪,不足之處在哪,如何調整,該補充的內容還是要補充;另外,將課后作業認真批改,錯誤較多的地方,重點摘錄,以便第二天進行集中講解。
2、上課中:主要是同學們探究問題(特別是在283班),小組合作,共同總結,最后由我歸納知識要點以及得出知識的來龍去脈,為什么會是這樣而不是那樣;上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發言積極,課堂活躍,能最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這一方面,289班的情況弱一點。
3、課后:布置作業;第一個作業就是鞏固當天所學知識,做適量的練習加以鞏固; 第二個作業就是預習第二天要上課的內容,就是做學案;同時要求學生整理好錯題本,將錯題本內的習題經?纯,經常更新和增加,我定期檢查。
做得欠佳的方面有:
1、對學案中內容,還沒有達到最大優化;對習題的設置,個別偏難,針對性不強;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事先沒有認真思考,反復推敲;設置的內容的多少和位置欠妥當,與學情有點偏差;對內容的設置層次不明顯,梯度不夠,不能滿足各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2、對學案中的習題,還是有點放不下,總希望班上所有的同學能將所有的習題都做完,實在做不出,抽時間也要給他們在課堂上講解,這樣一來,又成了全班一個樣,沒有了層次。
3、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是,無論是成績好的同學還是后進生,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問題,不能夠主動地與同學互相討論,也不會主動地向老師請教,三個班的情況基本差不多,尤其是289班和290班,這個問題一直是這樣,暫時還沒有想到一個妙方,以后還要繼續努力。
4、十月份學習不夠,向同行聽課偏少,一個月只有2節;十一月份都加油。
5、課后對個別學生的輔導做得還不夠,有待加強。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7
教學中總覺得上好一堂復習課比上好一堂新課難度要大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復習課本身的特點,例如復習課所涉及的知識內容都是學生學過的,因此學生缺乏新鮮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不相同,從而造成復習課上的起點大不相同。以至復習課上,許多學生往往會表現得很沉悶,老師的教學熱情也因此大受挫傷,復習功效不大。
我講評長寧的這套試卷時,把選擇最后兩題,填空最后兩題,還有最后一道計算和實驗作為重點突破,因這是必考又失分嚴重的題。在這張試卷題的基礎上,延伸出很多相似的題。這樣學生一看一道簡單的題可以變出很多題,很新鮮很有積極性,還可以舉一反三,效果不錯。結束后,對每道題型進行歸納總結。
但這方法還是對好的學生有用,差生做了一道相類似的就不想了。還得另想辦法。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8
密度這節課是本章的重點課,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一、總的教學思路:
通過情景創設導入新課的學習,然后由學生進行科學探究活動,自主的進行情景創設,師生共同運用比較法,分析實驗數據,通過精心設計的啟發性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出發,啟發學生的思維。通過探索,使學生認識到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密度定義、公式、單位的得出,采用了充分調動學生思考的方法,使學生始終處于一種積極地思考探索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
二、重難點的突破:
1、本節課重難點是學會應用比值法揭示物質的性質,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自身的一種性質;因此探究物體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是本節課的關鍵。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實驗能力和與他人合作的能力,我將學生分成12個小組,而每個實驗小組只測出一種物質的體積、質量及比值,要求每個小組通過探究就課本提出的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結論。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發現,有的實驗小組只測出了一種物質的質量、體積及其比值,別的物質的質量、體積與比值必須與其它小組進行交流才能獲得,測量結束后,課堂中的交流活動比較活躍,同時,不同的見解和觀點在交流過程中得到改進和提高。實驗結束后,學生得出了以下結論并進行了交流:
(1)不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
(2)相同物質,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在實驗中獲得的數據是相近的,但是,由于測量中存在誤差,所以其比值應該是相同的;否則就不能說明是相同物質這一前提。(由比值相近通過科學思維加工而得到比值是相同的,這是培養煅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極好素材) 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就表示了這方面的物質的特性,即密度。在建立密度概念的過程中,還注意了比較的方法,比值定義物理量的方法等物理學研究的方法。與速度概念對比,加深對密度概念的理解。通過對比密度與速度概念的異同點,既可加深學生對密度概念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體會到比值定義的方法,知道它們在定義、公式、單位等方面的相似之處,為以后學習其它比值定義法定義物理量打下堅實基礎。
2、對于g/cm3 與kg/m3單位的換算過程沒有作強調,否則難點集中,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接受。本節課的關鍵是要讓學生能區別二者的大小關系。
三、不足之處:
1、由于學生分組探究用時偏長,沒有反饋練習,不能知道學生對本節知識的掌握情況。
2、通過本節學習,建立了密度的概念,但是應用密度知識解決問題,學生還不熟練,需要安排一節習題課進行鞏固拓展。
3、在本節習題課中,還需要補充體積單位換算知識,讓學生熟練m3、dm3、 cm3的換算關系,還要明確l、ml的換算關系。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9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利用物理實驗進行有效教學,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只有提高了物理實驗室器材的有效性使用,才能真正落實物理課程目標、全面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在《溫度計》一節的教學設計時,考慮到溫度計是當時八年級學生在物理學習中所接觸到得第一種測量工具,為了讓學生更好的認識這種工具——溫度計,我做了如下設計:
首先,要讓學生知道僅憑人體某個部位的感覺來判斷溫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再順勢引入溫度計,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準備了三杯水,熱水、溫水和冷水各一杯,而且,為了讓效果更明顯,還在冷水里面放入了少許冰塊,然后請一個學生將兩只手的食指同時放到熱水和冷水中,停留一段時間以后,再同時把兩只手指放到溫水里,體驗兩只手的感受。這個實驗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到人體感覺所存在的不可靠性,而且也充分地體現了讓學生參與課堂實驗這一教學要求。
然后,利用一個自制溫度計先后放在冷水、熱水中時玻璃管中液面的位置,說明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并自制了一個背景以便更清晰地觀察液面的高度。這個實驗除了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為理解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打下伏筆,更是在這個過程中教會學生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物體自己動手制作實驗器材、模型等,摒除學生“只做有實驗器材的實驗”這種錯誤的認識,培養學生動手和創新的能力。
最后,為了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實驗環節中,親自體驗并動手實驗,我還在每一組學生的桌上放了三種常見的溫度計:實驗室溫度計、體溫計、寒暑表,讓學生能夠近距離地觀察溫度計的結構、練習讀取量程和分度值的能力、探索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等等。
對于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而言,無論教學思想如何更新,教學內容如何變化,教學方式如何改進,其最終目的都必須指向教學的有效化,從某種意義上說,“有效教學”可以稱得上是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的“永恒主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讓學生所學的知識得以鞏固和應用,并且在實驗中可以找出探索知識的一些基本方法,逐步培養科學家們所具有的細心觀察、積極思考、堅持不懈的精神。讓我們共同努力,以實際行動投入到有效的初中物理實驗課教學之中。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0
分子和原子這部分內容是九年級化學課標實驗教科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探究點.本課題在教科書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教學中,我按如下特點進行設計。
1、體現課改理念,把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探究氨分子擴散實驗時,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大膽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讓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學品質。
2、創設問題情景,設計實驗巧妙,準備充分的資料。在介紹分子的性質時,給出了鮮活、真實的情景資料。達到了質疑激趣的目的,增補了直觀、明顯的實驗。
3、設計比較緊湊,環環相扣的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1
在我讀過的書籍中記得,華師大葉瀾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必須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的進行課后總結自我反思,促進自己專業成長,同時也使我們的工作更搞笑和充實課后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好的課后反思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如何進行課后反思,課后反思要反思什么?從近幾年的教學反思中,歸納了幾點:
一、資料的反思
教師的授課必先確定授課的資料是什么,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時間和資料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并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的現象發生。透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課后反思,就能夠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講授九年級“壓強和浮力”一章的資料時,在講授壓強時,透過練習讓學生從中了解密度均勻、高度相同、粗細均勻的物體在平面上產生的壓強與其底面積無關。這樣,在液體壓強的教學中,對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高度和密度有關,而與液體的多少無關的認識有了一個鋪墊的作用,對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也有了一個說服作用。
二、人的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交往的過程,是師生透過課堂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造好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主角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檢驗的標準。在大氣壓強的教學中,我先設計了幾個問題:你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了嗎?你能證實它的存在嗎?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呢?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師、學生是否到達教學設計的情感狀態,是否有更有效地途徑發展創造精神和創新潛力。
三、方式的反思
授課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包含課堂環境條件(或是課堂氛圍)是否讓參與教學活動的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否提高、增強人的活動潛力,教師激情是否高漲,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亢,怎樣樣才能創造既有舒適感又有生活情調的高雅活動場所。同時,資料怎樣處理,順序如何調節、語言怎樣運用,教學手段如何利用,課堂結構如何布局,學生興趣怎樣激發,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怎樣構建等都是我們反思的資料。
此外,物理學科的特點確定了物理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重視物理作業的多元化及時段性也是我們要注意的資料之一。
物理作業是多元化的,有計算型、簡答型的練習,有探究實驗及實驗報告,有資料查詢、有調查報告等等。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比較重視傳統型的習題練習,較忽略探究實驗、調查報告等等。這幾年的物理中考中有超多的文字表述題,很多老師頭痛學生的表述潛力太差。因此,教學中教師惟恐學生說不好,所有問題的答案都由老師代替。其實,你越是不放心,不給他們鍛煉的機會,這類作業他們越作不好。能夠說是對癥下藥是良方,這類作業的布置需注意時段性,相應的物理規律學習后,及時的布置這類作業,然后立即讓學生口述,對于表達好的表揚,對于差的多鼓勵。讓他們在激勵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
經過了以上反思,加之完善、優美的教學設計,使師生的教學活動產生一種“諧振”,課堂教學就會到達最佳效果,教師的業務成長“百尺竿斗,更進一步”。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2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覺得針對科學課注重 探索發現的學科特點,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體現得尤為明顯,科學課更需要探究學習。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更是科學的學習方式。在本節課,我在教學中充分運用了這種學習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教學環節設計科學,較好地落實了教學目標。
《冷熱與溫度》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知道什么是溫度,學會測量水溫的方法,連續測量一杯水的降溫過程,發現水變涼的規律。為了落實這三個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三個教學活動,首先以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幫學生建立溫度的概念,科學來源于生活,學生對溫度及溫度的單位已有所了解,教師在課堂上幫學生整理模糊的概念。接著認識溫度計,學習使用溫度計的方法,突破教學重點,最后以實驗探究熱水降溫過程,在這一過程進一步加強測量水溫的技能訓練,通過測量、觀察、分析、引導發現降溫規律,培養學生科學分析和推理能力。
創設探究情境,激發探究的欲望。首先讓學生玩一個游戲。蒙上眼睛,兩個手的食指分別同時插入冷水和熱水中,等老師數到5時取出并且馬上把他們同時放入溫水中再等5秒鐘,說出兩個手指的感受。這個實驗現象非常明顯,學生在同一杯溫水中兩根手指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的,學生的好奇心一下就被調動起來了,將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變為主動探究學習,使學生從活動中體味發現的樂趣,促使學生主動地想、積極地學。
2、注重了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在形成溫度概念時,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摸,在學習溫度計測定水溫時我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測量,在探究熱水降溫規律時讓學生親自測量、觀察、分析,得出規律,處處以學生為主體,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實驗法測量三杯水溫度,用比較法感知三杯水不同的冷熱程度,用觀察法了解溫度計構造,用測量法、分析法發現熱水變涼過程溫度變化規律等等。學生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正確掌握了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提高了動手實驗的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思想,導課時能以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較好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課堂上學生親自動手感知水的冷熱,親自練習測量水溫的方法,分小組進行實驗,給予學生充分體驗的時間,較好地鍛練了學生動手、思維以及組織能力,充分地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親自去體驗,整理他們的思維,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恰到好處地點撥,注重了教師在科學探究中引導者、組織者作用的發揮。
3、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用科學的學習方法學習科學知識。 學生的探究精神要從小培養,而科學的學習方法的尤為重要,教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用實驗法測量三杯水溫度,用比較法感知三杯水不同的冷熱程度,用觀察法了解溫度計構造,用測量法、分析法發現熱水變涼的降溫規律,這些方法運用恰當,針對性強,促進了學生主動、積極、快樂地學習,理解科學知識。
4、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參與面廣,為科學探究營造了寬松、和諧的氛圍。
以小組合作學習為主,學生全員親自實驗,觀察,給每個學生以探究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用商量的口吻,充分體現師生互相尊重,營造了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5、注重引導者、組織者作用的發揮
本節課是讓學生通過各種探究活動,建立溫度概念,測量水溫,發現熱水降溫的規律,教師引領學生親自去體驗,整理他們的思維,如溫度計使用方法的討論匯報時,不代替學生說而是引導學生說,及時的追問,同學和同學之間互相糾正、互相補充,教師只是恰到好處地點撥。再如,在設計實驗方案時,教師也是引導學生把實驗方案優化而不是包辦代替。
6. 重視教學評價的作用
通過評價來激勵學生的科學學習,實現教學過程得到最優化。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的互相評價成為評價的主體。這樣,促進了師生的共同發展,讓學生體驗了探究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課前預設再好,難免課堂上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1、小組合作探究是進行科學體驗、獲取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但要取得好的效果,組織特別重要。由于學生多,每組成員較多,時間緊,所以小組分工不夠明確,學生顯得有些亂,人人都搶著實驗,七嘴八舌。建設能否再多分幾組,每組成員相對少些,學生比較好組織,而且參與的機會更多些。
2、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有待養成。課堂上有個別學生不注意聽講,亂動器材,不按要求去做,浪費了一些時間,使教學難點,探究熱水的降溫規律落實的不夠好,基本上以教師包辦代替為主。
3、對于溫度的概念的形成有些突然,雖然不同的溫度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但把它整理成比較科學的概念應有一個比較直觀系統的過程,我覺得在聯系生活以后,可以直接讓學生摸一摸桌上三杯不同溫度的水,直觀感受物體的冷熱,從而自然地引出物體的冷熱程度叫溫度的概念。
4、教師精神狀態飽滿,但一直處于比較緊張的狀態,語速有些快,有些語言學生沒有聽清就過去了,可能與教師的講話習慣有關。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3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物理課程在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的同時,更需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就能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所學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在此我就近幾年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寫幾點教學反思。
一、物理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
物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新課標下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 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物理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偨佑|物理的學生來說,唯一的基礎材料則是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
例如:在講慣性知識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在車上豎直向上拋東西時,為什么車子在快速開動,人卻站在車上不動能夠接到拋出去的東西?同學們會想,是的,東西拋上去了,我們和汽車一起在快速前進,怎么還能正好接到被豎直拋出去的東西呢?進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種想象的原因。
在講聲學和光學時候,可以問為什么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事發生的,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再聽見打雷的聲音?
地球時刻在自西向東自轉,并繞太陽公轉,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筆直向上跳時,地球走了,我們落下來怎么還會落在原來起跳的地方呢?
在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候,可講述為什么溜冰時候,你向前推墻壁,自己卻反而是向后運動了,人劃船時候,怎么是要向后劃水,船才會向前?
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為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
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初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于得出結論。
三、善用學生實驗及趣味實驗。
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系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
例如:在講述壓強一節時,我用以玻璃片蓋住裝滿水的杯子,然后倒過來,發現玻璃片并不會象我們所想的一樣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樣被緊緊的吸在杯子上面了;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后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并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
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了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總之,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都能使使學生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物理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大潛能,真正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4
初中物理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但是“物理難學”的印象可能會使不少學生望而卻步。所以從初二的物理教學開始,首先要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順利打開初中物理的大門,其次是要讓學生掌握良好的物理基礎知識,然后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拔高。
1、對教學目標的反思
首先,三維教學目標的全面落實。對基礎知識的講解要透徹,分析要細膩,否則直接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不扎實,并為以后的繼續學習埋下禍根。所以教師要科學地、系統地、合理地組織物理教學,正確認識學生地內部條件,采用良好地教學方法,重視學生的觀察、實驗、思維等實踐活動,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三維一體的課堂教學。
其次,對重點、難點要把握準確。教學重點、難點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是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教學方式方法的依據,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和方向。在教學目標中一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如果已經非常明確,但具體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往往出現對重點的知識沒有重點的講,或是誤將僅僅是“難點”的知識當成了“重點”講。這種失衡直接導致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的下降。
最后,對一些知識,教師不要自以為很容易,或者是滿以為自己講解的清晰到位,沒有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映,從而一筆帶過。但學生的認知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并不是馬上就能接受。所以我們要隨時獲取學生反饋的信息,調整教學方式和思路,準確流暢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共識。
2、對教學方法的反思
第一,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兩頭。班級授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能照顧到絕大多數同學的因“班”施教,課后還要因人施教,對學習能力強的同學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加強課后輔導。教師要特別注意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第二,注重學法指導。中學階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現象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來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規律的基礎上通過演繹出來的。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以往那種講解知識為主的傳授者的角色,應努力成為一個善于傾聽學生想法的聆聽者。而在教學過程中,要想改變以往那種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觀念就必須加強學生在教學這一師生雙邊活動中的主體參與。要注重科學探究,多讓學生參與探究,經歷探究過程,體驗獲得探究結論的喜悅。
第三,教學方式形式多樣,恰當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萍嫉陌l展,為新時代的教育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平臺,為“一支粉筆,一張嘴,一塊黑板加墨水”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在新形勢下,教師也要對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師的科學素養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計算機水平,特別是加強一些常用教學軟件的學習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的常用研究方法。例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學生如果對物理問題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將對物理知識領會的更加深刻,同時也學到了一些研究物理問題的思維方法,增強了學習物理的能力。
3、對訓練方法的反思
第一,解題要規范。對新生一開始就要特別強調并逐漸養成解題的規范性,其次再是正確率,規范性養成了,正確率自然就升高了。
第二,訓練貫穿教育全過程,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我們的教學思路應該由原來的覆蓋題型、重復不斷的模仿練習轉到以問題為載體,訓練學生思維,滲透物理學的思想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學習方法成為一種潮流,就是學生在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學生能在參與探究性學習的過程中獲得體驗,產生感悟,學到方法,從而有效的發展能力。我們應該從中受到啟發,并在教學實踐中注意運用和改進。
第三,訓練扎實,具有基礎性、針對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層次性。
第四,作業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講評、講評了必訂正,做到反饋全面,校正及時。要求學生解題過程要做到多反思、歸納和總結。
4、對教學技能的反思
其一,講授正確,語言規范簡練。良好的語言功底對一名一線教師非常重要。物理學是有著嚴密邏輯性的學科,首先不能講錯,推導流暢,過度自然。其次,語言要規范簡練,表達清晰,語氣抑揚頓挫,充滿熱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其二,板書精當,書寫工整。好的板書有助于將教學內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學生掌握教學內容的體系、重點。同時老師也要練就一些作圖的基本功,學會畫直線,畫圓,畫各種姿勢的小人物等等。
其三,教具的使用、實驗操作熟練、規范。教師在上課之前應對教具和實驗儀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輕車熟路、操作規范得當,避免在演示時操作不熟練,或是操作錯誤。
總之,我們作為引路者,有意識的降低初中物理學習的門檻,先將學生引進門,哪怕先是讓學生感覺到“物理好學”的假象,我們都是成功的。只要我們善于引導,學生的智慧就會在玩與錯中碰撞出火花,會在玩與錯中逐步走進科學的殿堂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5
通過最近一段時間對初中物理教學大綱的學習,我認為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而且還應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就能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所學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在此我就近幾年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談幾點感受。
首先,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物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新課標下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物理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偨佑|物理的學生來說,唯一的基礎材料則是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例如:地球時刻在自西向東自轉,并繞太陽公轉,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筆直向上跳時,地球走了,我們落下來怎么還會落在原來起跳的地方呢?在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候,可講述為什么溜冰時候,你向前推墻壁,自己卻反而是向后運動了,人劃船時候,怎么是要向后劃水,船才會向前?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為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初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再次,學生實驗及有趣的小實驗,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系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
總之,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都能使使學生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物理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大潛能,真正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6
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白⒅乜茖W探索,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這一課程理念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因此,在物理課程中,增強探求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學生對于科學本質的理解和科學價值觀的樹立,是與科學知識的教學同等重要。 “教為主導、學位主體”的辨證統一的教學觀。教學活動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學有機結合。教師的主導作用要體現在提出學習目標、要求,安排學習計劃、內容,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等。學生主體地位只有通過學生主動地學習才能實現。
1、通過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來提高課堂效率。
興趣對學生的學習活動起著關鍵作用。如果學生對學習對象產生了濃厚興趣,其學習效率將會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時在興趣中學習,還能有效地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從而產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動機,表現出極大的學習熱情。
(1)利用物理實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學本身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觀察和實驗是研究物理的重要方法,多數初中學生對實驗抱有濃厚的興趣,都希望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教師適應充分利用這一點,給學生創造更多的動手實踐機會。實驗教學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可以使用實驗室所配備的器材,也可以自備自制教具,讓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得到很好的激發,提高學習效率是不言而喻的。
。2)研究多媒體等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學生興趣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增強學生的投入意識,在教師的主導作用下,學生以最簡捷有效的方法獲得科學知識,同時能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計算機將文本、音響、動畫、圖像等信息一起傳輸給學生,同時調動學生的眼、耳、口、手、腦等多種器官,促使學生努力探究、積極參與教學。
2、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活動是思維活動、認知活動和情感活動的統一,教師的情感與知識傳授有機組合的外顯行為是促進學生情感認知協同發生變化的關鍵。其核心就是調動激發學生的情感,是他們形成以求知欲為主的需要結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情感意識,使師生間產生情感的認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每個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喜悅。
3、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課改要求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個性與創造性發展的必需,也是實本被課題研究的基礎。因此,教師要從“師道尊嚴”的約束中走出來,堅持平等互動,構建和諧的教學氛圍。灹利要求教師從權威席上走下來,到學生中去,傾聽婦生的意見以及他們的感想,注意多鼓勵,多肏定。積極引導學生能夠走上正確的學習之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接受知譆,運用知識。這樣扅會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滿懷熱情地走辛課堂暄主題探究嚴,學會在積極探索中獲徇更多的知識和技能。
4、探討課堂教學中問題的設置策略
問題是知識積累和發展的邏輯力量,是生長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識的種子$是科學的心臟。問題對于學生學習物理動機的激發,意義的構建,知識的創新,肽力嚄培養都有著特殊的作用。
。1)研究創設“真實”的問題情景
設置源于生活情境中的真實問題,對學生來說學習活動就有了生命意義和生命價值。初中學生具有強烈的探究世界的動機,他們的視野逐漸開闊,他們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關注社會層面的問題和自然真實的問題。學生從真實的問題情景進入物理內容的學習,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十分有益的。
。2)教研設計值得表現的內容
教學中充分利用演示實驗,學生隨堂試驗和分組實驗,小實驗和小制作,課本的封面、插圖和漫畫、想想議議、閱讀材料、科學家的故事、教學掛圖和模型,帶趣味性的物理問題去吸引學生,讓學生在充滿樂趣中掌握知識,讓學生想學、樂學。
5、研究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課堂教學推進策略。
課堂教學,教師和學生角色的不同,行為亦有差異。教師是學生心智的培養者,承擔著對來自社會實踐的知識經驗篩選、加工、整理,然后以學生能夠理解、接受、便于掌握的方法傳授給學生的職責。當然知識的傳授不是單向的,他還需要學生的積極參與。由于參與活動和動手操作易于引起學生求學的樂趣和探索的熱情,所以尋求知識的活動化,游戲化,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也是非常必要的。
6、研究學習方法的指導。
一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方法。如觀察、實驗、預習、聽課、復習、思考、作業等環節的指導。
二是指導學生整理知識的方法。
三是指導學生記憶的方法。
四是指導學生運用知識處理問題的方法。如等效法、聯想法、類比法、等一般科學方法。
五是指導學生選擇合適學法的方法。如學生如何選擇合乎自身學習特點的記憶方法、做筆記的方法。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7
初三的物理學習有一定的難度,已經不再是初二的物理現象分析,而是要求學生學會抽象的定量分析,并且加大了學生計算的量和難度,這些對教師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老師們教的辛勤勞累,卻得不到應有的收效,原因在哪里?下面就我個人去年初三的教學經歷,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第一,必須樹立一個理念:讓學生花一分鐘思考的問題,老師必須思考十分鐘,讓學生做一道題,老師必須做十道題。因為初三學生的時間非常緊迫寶貴,所以教師每提一個問題,每布置一個題都必須是精選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要先從備課入手,備課時首先仔細解讀課標,分析教材,仔細挖掘課標與教材之間的契合點,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最有效地掌握知識。另外要加強學習,廣泛閱讀,博采眾長,不能是簡單的拿來主義,適合學生發展的就是最好的。最關鍵的一點,就是組內教師要經常相互聽課,充分利用身邊的優秀資源。常聽習題課,聽其他教師講解題目得思路和方法,有時聽一堂課,要比自己看十遍教材,看十個教案效果要好的多,因為老教師對于教學中每個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的處理方法都是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總結歸納出來的,并且能夠獲得較高效益的方法。還有一點,就是要有效地做好提優補差工作。對學習優秀的學生,我主要是有意的和他們討論一些課堂內容延伸的知識,激發他們探求知識的欲望,同時在學習優秀的學生中制造一些競爭的氣氛。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讓他們在紙條上寫出自己不懂的知識點,然后利用課間在這張紙條上給他們講解例題,并補充一些相應的練習題來鞏固這個知識點。雖然這樣每天只能幫助幾個學生,但長期堅持下來,基本上與每個同學都能交流到,這樣一方面解決了學生的學習困難,另一方面學生在心理上也愿意接受這個老師。
第二,作為一個初三的物理老師還必須肯做題,會做題。一個好教師必須對所教的內容非常熟悉,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講解一道題心中必須有十道題。所以一個老師還要肯花時間做題,一個題目可能有幾個解題思路,幾個題目可能有著一定的聯系,多做了題目之后,可以在講解題目時舉一反三,同時還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分析錯誤的原因。另外作為青年教師我覺得還要注意自己的解題格式,然后才是解題的方法,中考中學生很多的失分經常是書寫格式不規范造成的。一個好教師還是學生的榜樣,而有的教師有時在黑板上解題時隨意性太大,書寫不嚴謹,這些都是造成學生失分的原因,因為學生大部分都是在模仿老師的解題。
第三,要善于出練習卷。每個章節,每個教學階段都要嘗試出一份練習卷,因為要出一份適合自己學生的試卷,同時在卷子中要根據學生平時的錯誤改編一些題目來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鞏固以前沒有學好的內容。這是對教師能力的綜合考查。這首先要求教師對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分布把握好,其次對學生學習情況也要有非常清晰的了解。出完了以后,再相互交流,看看其他老師對題目的篩選以及篩選的理由,以便自己以后出卷時可以加強這方面的能力。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首先應該是一個學生,要時刻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8
我擔任初三物理教學,兼職學校政教副主任和學校工會工作。一年來,本人以學校及各處組工作計劃為指導。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師德水平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成績為中心,以深化課改實驗工作為動力,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較好地完成了工作目標任務;仡欉@一學期,忙碌而又充實,付出了,努力了,收獲了,也成熟了,F將本學年的工作做一個小結,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寄望明天工作的更好。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教師,肩負教書育人的職責,行為上要為人師表,業務上要精益求精。因此只有不斷充電才能永葆教學的青春和活力。一方面,認真學習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和政治理論水平。另一方面,認真學習新課改理論,努力提高業務能力,參加自學考試,努力提高自己的學歷水平。通過這些學習活動,不斷充實了自己、豐富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識、為自己更好的教學實踐作好了準備。
二、求實創新,認真開展教學工作
教學的最終的目標就是要提高教學質量,而其關鍵就是上好課。能把知識點落實到位,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在課前深入鉆研、細心挖掘教材,把握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教材結構、重點與難點。
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力求在備課的過程中即備教材又備學生,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在此基礎上,精心制作多媒體課件。精心備寫每一個教案。
2、在課堂上,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
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悅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課堂45分鐘要質量,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上講練結合,布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3、在課后,認真及時批改作業,及時做好后進學生的思想工作及課后輔導工作。
在自習課上,積極落實分層施教的原則,狠抓后進生的轉化和優生的培養。同時,進行階段性檢測,及時了解學情,以便對癥下藥,調整教學策略。
4、在平時認真參加教研活動,積極參與聽課、評課,虛心向同行學習,博采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一年來,本人共聽課30節,完成了學校規定的聽課任務。
三、切實抓好教學工作
個別學生紀律開始松動起來,不喜歡別人對他們的行為約束和管教,一些不良行為隨之而來,如曠課等,面對這些違紀情況,如果不注意引導或引導不當,學生很容易在這個特殊的學習和生活階段走入岔道。
我的具體做法是:
1、加大學習、執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力度。
我借助主題班會、演講會、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執行《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嚴格要求學生。
2、注意樹立榜樣。
俗話說“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親身示范!卑駱拥牧α渴菬o窮的。班主任言行舉止特別重要,要求學生不遲到,不曠課,班主任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講文明,講衛生,班主任事先要做到,平時注意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時時提醒自己為人師表。
3、注意寓教于樂,以多種形式規范學生行為。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接受心理由觀察能力、感知能力、認識水平、興趣愛好等心理因素構成,因此,具有廣泛性、多樣性、綜合性的特點,單一的教育管理方式不適合人的接受心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于樂中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特點,能提高教育管理的可接受性。為此,我先后開過多次主題班會,中《規范一道德》,《我是主人》、《理想與信念》、《要學會學習》、《神圣的使命》。開展優生學習經驗交流會,舉辦知識搶答競賽,效果都很好。
4、“三位一體”的互促法。
教育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單靠班主任顯然是不夠的,而要先靠各種力量的齊抓共管。通過班主任的工作,把學校、社會、家庭組合成一個整體,形成教育的合力,達到互相促進的目的。我定期家訪,或電話聯系,及時反饋學生情況,取得家長的支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教育教學成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經過自已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較優異的成成績。
我任物理教師學習氣氛濃厚,班風穩定。學習成績優秀。在全鄉期末統考中,獲四個第一名、兩個第二名的好成績。我的物理科更是以人平分高出校平均17分遙居榜首。我班也評為優秀班團集體。我也在年度考核中被評為優秀。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19
新課程要求下擔任初中物理教學決不能只當“教書匠”,照本宣科教教材,而要在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吸取經驗,取長補短。
一、教學目標的反思
物理教學中的教學目標的設計是現代教學理念和新課程觀的具體化,是實現新課程標準的關鍵,目標的設計要全面、系統、具體、科學,層次分明,可操作性強,且制定的教學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學目標從根本上體現的是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發展為本的全新理念。教師應是綜合的、多元化的組織者。
二、教學方法的反思
初中物理教學要特別注重學法指導,根據新教材的特點,學生情況,實際條件,因地制宜去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提優,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降低要求,加強輔導,多鼓勵,絕不要讓所謂的差生成為“遺忘的角落”。教學方法要多樣化,恰當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率,要徹底改變“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教學模式,不斷學習新的業務知識,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更新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法,轉變角色,“授之以漁而不授之以魚”。改變學生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在教學中還應有意向學生滲透物理學常用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實驗法、控制變量法、轉換法、等效替換法。
三、教學行為的反思
教學是一種復雜的社會活動,不斷要與時俱進,且要因人而宜。在物理教學中教學行為長期墨守陳規,一刀切,齊步走,不反思不總結不更新,教學效果就會體現低效無效。物理老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要進行經常性反思,但在反思教學行為時僅僅依賴于自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起來的經驗,僅僅停留在經驗的認識上是遠遠不夠的對教學行為的反思,還需要有一定物理知識的教學理論和專業學識為基礎。及時更新教學理念,以教學理念為教學行為的理論支點。新的教學理念認為,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個因素的整合。教學是一種對話、一種溝通、一種合作共建,而這樣的教學所蘊涵的課堂文化,有著鮮明的和諧、民主、平等特色,那么,在教學中如何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呢?即在教與學的交互活動中,要不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的習慣,提高他們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的能力。要轉變物理教學理念,就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了解社會和科學的飛速發展;了解新時代對物理知識的追求,積累豐富的社會經驗。
四、學生學習的反思
學生學習反思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與學習結果不斷的監督、評價的具體表現,教師在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應對學生學習進行不斷反思,從而達到掌握學生,實現客觀公正評價學生。新課程倡導終身學習,致力于學習方式的改變,轉變學習方式,就是要轉變被動式的學習狀態,把學習變成主動、能動、獨立地不斷生成、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要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為前提,其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交流,學的輕松、學的快樂。學生的發展關鍵是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習方式關系到教育的質量,關系到學生的未來,傳統的學習方式過于強調接受式,單一式,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學生感到學習的枯燥乏味,影響了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阻礙了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新課程要求建立發揮學生主體的多樣化學習方式,學習過程不應是被動吸收課本上現成的理論工程,而是親自參與豐富的生動的思維活動并經歷一個實踐和創新的過程,應引導學生成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適應時代的發展。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20
中學物理教學改革的重點是課堂教學方法改革,這是實現中學物理教學目標和任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我們認為要對高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方法實施改革,能夠從以下幾方面研究:
一、從物理學科特點出發,改善課堂教學方法。
實驗是物理學的基礎,也是物理學科的特點,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所以,物理課堂教學改革首先要加強實驗教學。
1、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動手實驗,提高學生觀察實驗本事。
凡是實驗性較強的教材,教師要采用讓學生動手做實驗的教學方法,同時還要設法把一些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并增加課外小實驗,對于學生分組實驗,不僅僅要做,并且還要認真做好?傊虒W中要突出學生的實驗活動,使學生在實驗中動眼看、動手做、動嘴講、動腦想,從而掌握物理知識和技巧,提高實驗本事。
2、實驗教學還要著重教給學生觀察的方法,用科學的觀察方法去啟發、引導、示范,努力提高學生的實驗觀察本事。同時還要加強實驗觀察方法的培養,要經過對學生進行實驗思想、實驗方法等科學方法教育(如放大法、比較法、代替法、轉換法、比較法、平衡法和模型法等)幫忙學生深刻理解實驗、培養實驗本事,開拓創造性思維。
二、從物理教學資料出發,改善課堂教學方法。
物理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受到教材資料的制約,教材資料決定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也決定著教師與學生的具體雙邊活動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必須突出教學方法的優化選擇,我們選擇教法應從教材資料實際出發,在眾多教學方法中進行比較,最終得出經過優化選擇的教學方法。一堂成功的物理課,通常是幾種教學方法的有機組合,而不是幾種教法的隨意湊合,必須是經過教師的精心設計、靈活地、科學地、創造性地進行優化選擇、認真實施的結果。
第二,還要改革教師在課堂的講解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必須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啟發性和綜合性,在課堂講解,可隨資料的不一樣采取相應的不一樣方式:如對教材資料從知識結構、邏輯關系推理論證方法等作完整、全面的講解。對實驗性較強的物理概念和規律,在做好實驗的基礎上作啟發式的講解。對重點、難點、關鍵資料或學生容易發生差錯的問題,作點撥式講解。在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或進行練習之前,作提示性講解。根據學生在預習、自學或復習中所提疑點,作釋疑性講解。
總之,課堂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進取性、主動性和自學性,不一樣類型的教學資料,教師應組織學生進行不一樣的活動。
三、從學生的心理發展特征和本事基礎出發,改善課堂教學方法。
高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增多有明顯的獨立性和興趣傾向,學習自覺性和獨立性比強,具有必須的思考本事和自學本事,課堂中常期望獨立思考求解,學習氣氛比較沉悶。這給教師了解學生帶來必須的困難,針對這種情景,一般可采取下列方法:加強講解的目的性和針對性,異常是講解時要注意反饋系統運用,如作業、討論、考試中的反饋信息,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本事把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自學活動結合起來。將教師的講述和學生的討論、回答問題等結合起來,使得課堂教學成為師生的共同活動。充分利用機會,讓學生進行各種口頭的、書面的練習。
四、從教學關系出發,改善課堂教學方法。
中學物理課堂教學改革的中心問題,是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實現教與學的統一。所以,必須加強課堂上教與學之間的交流活動。
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活動,教師是交流的主導一方,其作用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景,創設最優學習情景,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以各種有效的方法,引導學生學好物理知識。但教師的活動不能離開學生這個主體,教學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 可見,教師與學生是組成教學的兩個最基本的因素,教師在課堂上的各項活動少不了學生的配合。而學生在課堂上的各項活動也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所以,努力使師生之間的交流活動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根本。
總之,物理教學應根據不一樣的教學資料、不一樣的學生實際、不一樣的實驗條件,靈活而切合實際地選擇不一樣的教法,進取探索和認真實踐物理課堂教學的最優方法,深化物理課堂教學方法改革,努力提高物理教學質量。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 篇21
初中物理新課程強調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轉變學生學習中這種被動的學習態度,提倡和發展多樣化學習方式,特別是提倡自主、探究與合作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意識、能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不斷得到發展,發展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探究教學中要立足與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他們質疑、調查和探究,學會在實踐中學,在合作中學,逐步形成適合于自己的學習策略。
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敢于“放”,讓學生動腦、動手、動口、主動積極的學,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但是,敢“放”并不意味著放任自流,而是科學的引導學生自覺的完成探究活動。當學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難時,教師要予以指導。當學生的探究方向偏離探究目標時,教師也要予以指導。作為一名物理教師,如何緊跟時代的步伐,做新課程改革的領跑人呢?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傳統的教學觀、教師觀提出了挑戰,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再定位。
一、內容的反思
教師的授課必先確定授課的內容是什么,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時間和內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并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的現象發生。通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課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講授八年級“壓強和浮力”一章的內容時,在講授壓強時,通過練習讓學生從中了解密度均勻、高度相同、粗細均勻的物體在平面上產生的壓強與其底面積無關。這樣,在液體壓強的教學中,對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高度和密度有關,而與液體的多少無關的認識有了一個鋪墊的作用,對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也有了一個說服作用。
二、過程的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交往的過程,是師生通過課堂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造意義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檢驗的標準。在大氣壓強的教學中,我先設計了幾個問題:你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了嗎?你能證實它的存在嗎?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呢?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師、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設計的情感狀態,有沒有更有效地途徑發展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方式的反思
授課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包含課堂環境條件(或是課堂氛圍)是否讓參與教學活動的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否提高、增強人的活動能力,教師激情是否高漲,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亢,怎么樣才能創造既有舒適感又有生活情調的高雅活動場所。同時,內容怎樣處理,順序如何調節、語言怎樣運用,教學手段如何利用,課堂結構如何布局,學生興趣怎樣激發,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怎樣構建等都是我們反思的內容
此外,物理學科的特點確定了物理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重視物理作業的多元化及時段性也是我們要注意的內容之一.物理作業是多元化的,有計算型、簡答型的練習,有探究實驗及實驗報告,有資料查詢、有調查報告等等。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比較重視傳統型的習題練習,較忽略探究實驗、調查報告等等。這幾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題,很多老師頭痛學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因此,教學中教師惟恐學生說不好,所有問題的答案都由老師代替。其實,你越是不放心,不給他們鍛煉的機會,這類作業他們越作不好。可以說是對癥下藥是良方,這類作業的布置需注意時段性,相應的物理規律學習后,及時的布置這類作業,然后立即讓學生口述,對于表達好的表揚,對于差的多鼓勵。讓他們在激勵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1-23
初中的物理教學反思09-24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精選」10-16
初中物理教學的反思11-08
初中物理 教學反思10-24
物理教學反思初中11-17
初中物理的教學反思10-24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01-07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精選11-26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