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學反思(合集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
學生是學習復習的主體,他們具有主體性。在復習過程中,教師的任務在引導、提示、規劃、試卷的設計和組合,幫助學生查找遺漏,切記多講,應給學生的反思歸納、總結、內化、活化和對知識的梳理提供足夠的時間與空間。教師對測驗的多數試卷不必批改,而應發動學生采用互評、自評相結合的方法,對學生批改標注過的試卷收回并統計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反思、總結只對共性的問題進行講評。關于錯題糾正應該重視,糾錯應該以點帶面,既不要只停留在具體問題的糾正上,而應該幫助學生查出錯的原因,對于屬于知識點或物理方法上的問題應該采用迂回包抄或由點輻射式地進行復習和糾錯。學生水平的提高是不斷地糾正錯誤、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的。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2
本學期即將過去,作為初三畢業班的物理教師,我深感壓力之大,形勢之嚴峻。教師和學生是教學過程中兩個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兩個活躍因素,回顧這學期的教學,我有很多感觸:
1、這學期主要學習了電路和電路計算,一部分特別是中等和中下游的學生上課明顯跟不上老師的思路,學習物理非常吃力,究其原因是基礎薄弱,連貫性較差,理解能力差,而電路的連接狀態和連接方式,是電學的核心問題,學生對于這類的抽象問題,往往掌握不好其學習的特點和規律。
2、語言表述能力的欠缺,生活閱歷的狹窄是造成學生對物理現象蘊含的豐富的物理知識、物理研究的科學方法不能抓住要點分析的根本,因而學生也就很難找到物理規律的本質。
3、過份的依賴于計算器,是造成學生計算能力偏弱的一個根本原因。
針對以上問題,我認為應該采取以下措施:
1、教學中,要盡一切辦法調動學生的注意力,給出特定的時間,讓學生從感知上認知知識點、公式等;在習題精講精練中教給學生正確的技巧和方法,一題多解的思路引導,促使學生思維的發散,因此注重多種方法的運用,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
2、課堂上注意課堂節奏,盡量讓中下游的學生跟上老師的步伐,在現象解釋和語言表述過程中,切忌不可替代學生,讓學生動起來,從課本中找出相關的,真正用好課本。
3.優生輔導勢在必行,查缺補漏不可忽視,在計算過程中,要督促學生擺脫對計算器的依賴,提高解題的效率。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3
《重力》教學反思
本節是在前一章學過的力的一般知識的基礎上,利用這些知識來研究最常見的一種力——重力.教材中先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使學生認識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用在坐標上作圖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質量的關系,這種做法思路簡捷.學生容易掌握,同時學會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圖象法.關于重力的方向,教材中首先說明用線將物體懸掛起來后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這個方向叫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通過想想議議讓學生明白豎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通過實際的例子說明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最后告訴學生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分,但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認為是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物體的重心,滲透了“等效法”.
生活中物體在重力作用下豎直下落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教學中應注意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創設問題情景.以觀察思考開路,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于探究問題的積極性.通過探究解決本書中“力的大小跟質量關系”的重點問題,通過讓學生利用重垂線觀察窗臺、桌面是否水平,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利用重心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力的方向及作用點的難點問題,實現教學目標的完成。
《測量重力》教學反思
本課的是實驗課,因此學生進行動手去操作,去測量物體的收到的重力。
在上課之初,我首先介紹了測力計。這個過程實際應該是學生進行觀察和探究的過程。然而我為了更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測量的重力的練習。因此我是給學生介紹了測力計的種類和測力計的結構,使用的方法。在這個過程,學生在這個過程,需要注意一些注意的一些問題,F在想來,我應該在學生操作的過程中,去發現,在犯錯誤的過程中,去體驗,這樣的效果會更好的,F在又這樣的理論,學生遇見問題,就應該讓學生掉進去,然后學生在從里面爬出來,這樣學生的記憶的效果是非常的好的。我想也是,學生的自己的經驗會非常深印在腦海里。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在操作中犯錯誤,或者在在操作之前,學生發現問題。這樣學生印象會更加的深一些。
在后面的教學中,學生進行測量重力的實驗操作。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生還會出現一些錯誤,比如在測量的中,學生可能會忘記調零,或者讀數出現錯誤,這樣我在巡視中,發現很多問題。學生出現這種問題可能沒有自己去發現的結果,當然現在學生出現了錯誤,更能夠使學生記住自己的錯誤,并且能夠去糾正。這樣效果,應該比較的好的。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4
對于《重力》這節課的教學是在學生前一節學過的力的知識基礎上,利用這些知識來研究最常見的一種力——重力,先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使學生認識了重力的存在,然后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研究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用在坐標上作圖的方法得出了重力跟質量的關系,這種做法思路簡捷。學生容易掌握,同時學會了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物理問題的一種方法——圖象法。關于重力的方向,首先說明用線將物體懸掛起來后物體靜止時線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這個方向叫豎直方向,所以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并通過想想議議讓學生明白豎直向下的“下”指的是什么,它與“垂直向下”的區別。通過實際的例子說明豎直向下的重力方向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習慣和能力。最后告訴學生地球吸引物體的每一部分,但物體受到的重力可以認為是集中在一個點上,這個點叫物體的重心。
生活中物體在重力作用下豎直下落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教學中我注意通過學生熟悉的例子創設問題情景。以觀察思考開路,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樂于探究問題的積極性。通過探究解決本書中“力的大小跟質量關系”的重點問題,通過讓學生利用重垂線觀察窗臺、桌面是否水平,通過一系列有趣的活動利用重心的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力的方向及作用點的難點問題,實現教學目標的完成。
本節課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有一些同學,對于重力的方向的理解還不夠準備,對于重力和質量的關系還有待于進一步強調,對于比例系數的物理意義還需在今后的練習中不斷地加以鞏固。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5
教學中總覺得上好一堂復習課比上好一堂新課難度要大得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復習課本身的特點,例如復習課所涉及的知識內容都是學生學過的,因此學生缺乏新鮮感;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差異,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不相同,從而造成復習課上的起點大不相同。以至復習課上,許多學生往往會表現得很沉悶,老師的教學熱情也因此大受挫傷,復習功效不大。
我講評長寧的這套試卷時,把選擇最后兩題,填空最后兩題,還有最后一道計算和實驗作為重點突破,因這是必考又失分嚴重的題。在這張試卷題的基礎上,延伸出很多相似的題。這樣學生一看一道簡單的題可以變出很多題,很新鮮很有積極性,還可以舉一反三,效果不錯。結束后,對每道題型進行歸納總結。
但這方法還是對好的學生有用,差生做了一道相類似的就不想了。還得另想辦法。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6
學生物理學習不可能樣樣都行,總有部分學生學得不夠理想,但我們要正確歸因,不能總是恕學生的學,我們更要努力改變自己的教,多問一問自己:課堂是否降低難度、增強趣味性了?是否對學生進行了學法指導?我想:只要我們努力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突出重點、查漏補缺,我們大可不必去刻意追求所謂的系統全面,只要從我們自己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力爭人人有所得、堂堂有所獲就好。
總復習沖刺階段,或多或少總有部分學生由于種種原因,模擬考試考得不理想,這時,我們走進學生的心里,要多關心、安慰他們,幫助他們一起分析原因,尤其要對后進生加強輔導、關心、鼓勵,及時表揚他們,哪怕是一點滴的進步,都要充分肯定他們。這樣才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到大面積地有質有量地提高學習成績。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7
隨著物理學習的深入,如何持續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提高學生實驗探究能力物理思維能力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的。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和規律。教材的內容覆蓋了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及其物理方法(實驗和科學探究),對學生全方面的能力要求高,是已學知識質量、密度、力、壓力、壓強等的綜合,從數學角度分析物理量之間的關系更是下一階段學習的開始,因而是教學中的難點。
教材內容從根本上看是講了“一個力”即浮力,討論實驗測量浮力,而阿基米德原理從本質上講是研究浮力的大小問題。這樣教學內容可以提煉為浮力和浮力的大小兩大問題。對于力的概念學習是學生已掌握的,從常見的力、壓力等遷移到浮力,學生會明確浮力學習的內容和重點,消除陌生感,化解學習的難度。
對于教學的重點探究浮力大小教材安排了三個探究活動
1、下沉的物體是否受到浮力作用
2、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
3、探究浮力的大小。個人認為探究活動1目的主要還是找到一種測量浮力大小方法為后面的探究提供實驗解決方法。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探究自主學習。
二、 教學設計
1、讓學生對學習保持持續的興趣,不是孤立抽象的學習物理,培養學生關注生活關注社會發現物理現象和物理知識的應用。
2、注重將學生的經驗體驗抽象加工提升為知識,消除知識的陌生感神秘感降低物理學習的難度,讓學生學得輕松。
對于浮力學生生活中有一些經驗和前概念。教學設計以此為線索,在研究浮力的概念時要在學生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提升,學生的前概念只是模糊的認識,通過課堂實驗再此體驗,將經驗抽象成嚴格的物理概念。從浮力到阿基米德實驗,思維有很大跳躍,通過體驗和生活經驗幫助學生分析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從而真正認識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3、立足學生主動學習進行設計和預設教學活動是圍繞學生學這一中心展開的。
首先對于浮力的概念,讓學生從現象和實驗體驗的基礎上抽象出嚴格的物理概念,認識一種新的力,思考浮力的其它因素。
對于教學的重點三個探究活動過程設計有所區別。探究活動1,2可以由學生分組完成,探究活動3由學生討論方案教師演示。而這三個探究活動的重點都是猜想和實驗方案的設計。猜想涉及到物理的規律,對學生分析問題和思維能力的要求較高。()探究活動1,2的猜想是通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體驗引導分析提出。 探究方案要求學生通過討論自主設計,活動操作的過程步驟必須表述清楚,使每個學生都明確做什么這么做有什么現象,有效探究
4、發揮教師的導學指導作用,處理學生的生成調控教學進程
三、 教學反思
1、教學容量太多完成有一定的難度,考慮到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對于啟發學生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環節可以簡化處理。即不做折紙船游戲,僅從生活現象(游泳時從淺水區走向深水區人的感覺/井中提水時人的感受)去引導。
2、教學探究出的物理規律仍需要一定的訓練去鞏固,除了本節最后的解釋現象,還需要一節習題課練習及討論問題。
3、為了保證探究活動的有效完成,分組探究課前要安排好小組要明確小組成員分工。教學過程的探究活動務必注意使學生都明確做什么怎么做,真正將有效的經歷經驗轉化為知識。
4、教學中不要急于完成知識傳授,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討論嘗試操作的時間,困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合作解決。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8
在聽一節物理課《溫度》的時候,發現老師設計的教學過程是首先讓學生體驗,感受冷熱的不同,由于對比參照的不同,會有錯誤的反映,從而引入溫度的對比和測量等,然后進行溫度計的結構學習和使用。
但是,由于在冷熱的感知過程中,一直讓同一個學生參與體驗,缺乏應有的對比反應,學生描述感受也就沒有戲劇性的不同,學生感覺都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也就沒有對為什么要使用溫度計測量有鮮明的認知性,也就少了研制溫度計的迫切性。
相對的,如果讓兩個不同的學生分別將手插入冷水和熱水中適應一段時間,在同時插入溫水中,立即評價,感覺對比也就大不相同,也就容易勾起學生對井水冬季、夏季不同反應的質疑,體悟到感覺的對比作用,也有不靠譜的描述等。繼而認識到為了便于對比和記錄,科學的方法是選取相同的參照物比對,引入溫度的界定和溫度計的研制和使用。
這就提醒我們教學活動設計應注意目的的導向性,絕不是為活動而活動,也不是僅僅為突出學生的參與性,而是有明確的目的和功能,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某一知識內容,或者掌握某一方法技能。
還比如溫度計的使用,同樣可以讓不同的學生按照不同的測量方式以及觀察結果,對比結果的不同,讓學生感受到規范操作的意義和操作要領。進而感受到學習的價值,指向學習目標的達成。學習更多一些體驗性,而不是單純的接受性,也就更多一些頓悟性,也就無形之中保證學習的理解性,印象深刻而穩定。
所以,教學活動設計應注意目的的導向性,做好細節的組織和調整,既讓學生感受到參與其中的情趣性,還讓學生體悟中明確學習內容的生成,注重教學活動的時效性。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9
摘要:物理是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物理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學的各個領域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物理對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獨立的思維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正需要的是這種具有很強的創造能力和獨立思維能力的綜合型素質人才,而中學階段作為學習物理的重要時期,每一位中學物理教學工作者都肩負著重要的責任。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就應該不斷地對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和創新。本文中筆者從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解決課堂中出現問題的措施以及對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創新三個方面并結合自身的實踐來對初中物理教學進行研究,研究成果對優化初中物理教學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初中物理;存在問題;解決措施;教學方法;創新
一、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ㄒ唬┻^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現在的許多教師都步入了一個誤區,認為自己是課堂的主體,因而往往采取的是“滿堂灌”的形式,然而,這與現代的教學理念是格格不入的,F代的教學理念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能再以俯瞰的姿態來看待學生,師生的地位是平等的,但更需要注意的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課堂的“主角”,教師應以“引導者”的姿態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索,讓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習的過程,從而體驗到重塑知識形成過程而帶來的樂趣。物理課堂普遍沉悶、枯燥,教師應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基礎上選擇物理教學活動,盡可能地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教師可以為學生多留些“懸念”,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主去探索答案,少給些“框架”,框住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拓展能力,真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翁”。
(二)過于強調基礎知識而輕視對學生的思維、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
在物理教學中,基礎知識固然重要,但是也要有個度的問題。如果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的非常好,卻在做題中或者是實踐中無法很好地將其應用,那結果將是適得其反、本末倒置的。我們的物理學習不是為了學習知識而學,而是希望通過學習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考慮問題時嚴密的思維邏輯,以及對待問題嚴謹的態度,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無論是對其學習還是生活都將起到一定的作用,這才是我們學習基礎知識的真正目的。教師要懂得在教授知識的同時,也要對學生的思維、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重視起來,避免陷入“基礎知識為天”的誤區。
。ㄈ┈F代化的多媒體技術使得教師過于重視教學形式而忽略教學本質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多媒體為主的現代化教育手段在教學中地位越來越突出。多媒體在為教育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教師過多地依賴多媒體課件,盲目地追求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從頭到尾都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師在課堂上只是充當了一個解說員的角色,其“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無法真正地落到實處。此外,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耗費精力較大,教師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耗費大量的時間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上,勢必會影響到教師對教材的深入挖掘與理解,影響課堂的效果。多媒體課件使許多教師省去了傳統教學中的板書,PPT課件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變成了“放電影”的過程,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也就成了走馬觀花,使得學生無法深入地理解知識點,對一些重要的概念的認識似是而非,從而使得整個課堂的效率大大降低,無法將多媒體的益處真正地落到實處。
(四)師生之間的互動過于“僵硬”
師生互動應以人為本,以培養學生的對話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為目的,在互動的過程中通過富有特色的活動使得學生對所學知識點有更深刻的認識。然而,有許多教師只是單純為了滿足課標的要求而設計一些師生互動的活動,考慮并不周全,大多是流于形式的互動,為了互動而互動,失去了真正的教學意義。亦或是太為大眾化的“一問一答”式的師生互動,使得學生根本不能提起興趣,無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達到預期的效果。這也就成為了物理教學課堂中的一項重要的問題。
。ㄎ澹┪锢韺嶒灜h節不被重視,其作用得不到發揮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真理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實踐,而物理是需要理論和實踐雙管齊下的一個學科,兩者互相依賴,缺一不可。然而在現實的物理教學當中,相當一大部分教師幾乎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對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對習題的練習上,往往忽略了物理教學中的這一重要的環節——實驗,有趣的實驗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而且在教師演示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生自己在動手實驗的時候會盡自己的所能設計出更多的實驗方案,從而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能力。若在物理教學環節中忽略實驗這一環節,必將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二、解決課堂中出現問題的措施
。ㄒ唬┙處煒淞⒄_教學觀念,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角
要想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首先,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去自我發現,自我探索,享受學習的樂趣,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如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在講授完課標的課程以后,留給學生一些自己的時間,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自行做一些課后的小實驗,讓學生自由結組,這樣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這就是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的一個重要表現。其次,教師要懂得如何對學生進行一些方法上的引導,既要讓學生知道如何學習,又能讓學生懂得結合自身的實際,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可以留一些引導性的預習思考題,讓學生自主思考,從而當教師在講授這一內容時,學生就更容易接受,也更能提出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創造能力。最后,創建一種民主、和諧、平等的課堂氛圍對于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十分必要的,作為教師的我們要懂得尊重學生、關心學生,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的人格以及價值觀才能健康地發展,這也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的一個重要渠道。
。ǘ┙處煈诮淌诨A知識和培養學生的思維、情感和價值觀中找一個平衡
物理雖然是一門自然學科,但是物理知識中蘊藏的哲理卻是十分深刻的。基礎知識的學習與學生思維、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反而可以將二者融會貫通,在教授基礎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情感和價值觀。例如,在學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一基本物理知識點時,可以聯想到我們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尊重是相互的、友愛是相互的這一道理。在一個集體中只有所有的成員盡自己的所能尊重他人、關心他人才能更多地獲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與關心,從而整個集體就會產生極大的凝聚力,生活在集體中的人就會感到越發的幸福和自豪,使這個集體發揮出巨大的潛力,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成績,一個班集體也是如此。通過這樣的方式,既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的知識點,更能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有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ㄈ┱_看待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教學實踐服務
多媒體教學手段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具有便捷、直觀等優點,若能避免本文上述的那些誤區,將多媒體技術有機地結合到實踐教學工作中來,必將能為教學工作作出巨大的貢獻。因此,要想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工作,首先,必須要對多媒體技術要有清醒的認識,避免使用的盲目性,在課堂上不要過分依賴多媒體課件,可以采用傳統教學方法和多媒體教學相結合的方法,這樣一來兩者取長補短,互為補充,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其次,教師要提高制作課件技術的能力,制作課件的內容重點要突出,并且要根據現代社會的發展推陳出新,從而開拓學生的視野,擴大其知識面。最后,也是最為根本的一點,教師要加強教學基本功的訓練,這樣才能更好地配合多媒體教學,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四)做到開放式互動教學
開放式互動教學時要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抓住物理中最基本的知識主干,對物理中重點難點的部分以及一些知識誤區師生、生生之間進行探究式、開放式的互動,這樣開放式的互動教學,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的氛圍,更能體現在課堂上的一種民主、平等的精神。因此,做到互動開放式教學就應該從營造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入手,教師通過不斷的探索創建一些有效的互動形式,例如,在物理實驗教學結束以后,可以給學生留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比如,本實驗有哪些不足?該如何改進?通過實驗你能了解到什么?這一知識點在生活的哪些方面有所體現?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這樣問題設計既可以讓學生將知識融會到生活中,更能開拓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師生以及生生之間的真正互動。
(五)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發揮其作用
在物理教學中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即常規的課堂教學和實驗教學相結合。教師通過設計一些有趣的實驗,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此同時為學生留出一些自己的時間,讓學生展開合理想象設計實驗方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更為重要的是,在一堂實驗課結束后,教師要注意總結本堂課的知識精髓,幫助學生鞏固知識點。實驗對學生辯證思維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作用,通過實驗可以促進學生用科學的思想方法去看待問題,有助于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
三、初中物理教學方法的創新
。ㄒ唬⿲⑶榫敖虒W法融入到物理教學當中
所謂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法,可以將一些晦澀難懂的物理問題通過融入一定的生活情境,將難懂的問題生活化,讓學生通過情境觀察思考問題,這樣就更加有利于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揭示知識發生的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享受到通過情境法學習帶來的樂趣。例如,在教授“物體的沉浮條件”這一知識點時,我們可以分別向學生演示一塊木頭浸入水中、一塊鐵浸入水中,以及一塊石蠟浸入到水和酒精混合的液體中,通過運用現實生活中常出現的東西來解釋這一物理現象,可以使學生加深對這一知識點的理解,并且可以通過這種實驗觸發學生的探索意向,有利于學生自覺形成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將分層教學法融入到物理教學當中
“分層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不同學生的實際出發,規定不同層次的要求,從而進行不同層次的教學,給予學生不同層次的輔導,組織不同層次的檢測,從而使得各類的學生都能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既不會造成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局面,更不會使那些不擅長物理的學生產生更大的抵觸情緒。做到分層教學首先要深入學生群體中,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以及他們物理知識的深度、廣度和優缺點所在,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分層,特別要注意的是在進行學生分層的時候要照顧到學生的情緒,尊重學生的人格。其次是要有針對性地將教學目標分層,低層次的學生達到基礎的課表要求,中層次的學生要具備分析較為復雜問題的能力,高層次的學生要提高對自身的要求,在學習基礎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綜合素質。這樣的分層教學法,不僅能讓所有的學生達到課程的基本要求,又能培養個體學生的發展,是一種一舉兩得的舉措。對于初中物理的教學現狀的確有很多值得我們商榷改進的地方,作為一線中學物理教師的我們,應該要不斷地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以提高課堂效率,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出發點,切實地做到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現代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結合的教學形式進行開放式的互動教學,重視物理實驗教學的作用,在完善學生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逐步加強對學生思維、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同時學會在物理教學中融入情景教學法、分層教學法等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參與性。我們要一切以學生的發展為目的,順應時代的潮流,不斷改進初中的物理教學方法,為培養更多的綜合型素質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潘.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學的案例研究[D].寧夏大學,20xx.
[2]曾敏.新課標下案例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xx.
[3]王建新.初中物理概念教學和“實驗—探究”模式[D].華東師范大學,20xx.
[4]何增喜.初中物理教學中激發學習動機的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xx.
[5]鄧磊.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學模式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xx.
[6]王現琳.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xx(34):57.
[7]梁昌明.初中物理拓展教學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xx.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0
本節課的重點是功率的定義、物理意義、分類和應用。難點是對瞬時功率的理解。
以前講課的時候就是照本宣科,書上怎么說就怎么講,由功和力、位移的關系,由位移和速度、時間的關系,來得到功率和速度的關系,感覺還挺順暢,F在細細想來,那樣太淺顯,只是純粹的理論推導,缺乏從理解其含義的層面上去尋找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為了讓學生會區分平均功率和瞬時功率,就說平均功率對應一段時間間隔,粗略地描述做功的快慢;而瞬時功率對應某個時刻,能精確地描述做功的快慢。
有學生問到,力做功要有位移,而發生一段位移必須要經歷一段時間,而瞬時速度對應的是某個時刻,哪來做功,那就更談不上做功快慢了。細細想來,是因為講瞬時功率時沒有滲透極限思想。由 可知,當 很短時,求出來的功率就是瞬時功率。而 很短時, 就是瞬時速度,此時 ,其中v為瞬時速度時,求出來的功率即為瞬時功率。瞬時速度能精確的描述運動的快慢,那么瞬時功率也能精確的描述做功快慢。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1
概念是反映對象的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人們通過實踐,從對象的許多屬性中,撇開非本質屬性,抽出本質屬性概括而成。在概念形成階段,人的認識已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握了事物的本質。在此我對初中物理概念的教學做了一些粗淺的剖析。
一、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重要性
在整個教育工作中,基礎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質的奠基工程。億萬青少年兒童是祖國明天的建設者,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和我國社會主義的前途決定于他們,而決定他們思想品德、科學文化以及身體等方面素質的,是今天對他們施加的教育。振興國家,教育是基礎,基礎教育則是基礎的基礎,而初中階段是青少年系統學習科學知識打基礎的重要時期。一個人從懂事開始,通過反復不斷的記憶、積累、辨別和比較,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已逐步形成一些粗淺的看法,這就是最初的“概念”。進入小學階段后,這一過程逐步深入。在跨入初中階段后,他們能夠比較系統地、相對嚴密地接受到科學概念觀的教育。這樣將面臨一個認識上的重大飛躍。而當他們初步掌握了自然科學方面的一些概念之后,他們能從微微張開的科學大門的門縫中初步窺視到科學王宮的宏大深邃,精彩紛呈。
物理概念是整個物理學知識的核心,它是學習物理學、理解物理公式含意、掌握其法則、規律等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學生特別是初中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枯燥無味、難以掌握的一個關鍵。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教法,抓好概念教學是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能效的重要手段。
二、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基本內容
物理學是一門基本概念和規律性都很強,同時又能有效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分析推理能力的自然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種各樣的物質,以及這些物質的變化規律。初中物理內容盡管淺顯,但知識覆蓋面比較廣。物理概念的教學實際上也就是從這二方面來進行的。
。、關于物質基本屬性的概念
初中物理給學生介紹了很多有關物質基本屬性的概念。如質量、密度、熔點、沸點、比熱、電阻等。通過這一類概念的教學,要使學生學會認識事物的基本方法,這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屬性,以此來認識事物,區別事物。例如:密度是初中物理中第一個比較深入比較詳細討論的概念,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自覺地抓住物質的屬性大做文章。怎樣區別不同物質、怎樣說明不同物質的質量和體積等等。在這里把文章做夠了,一方面可以在學生初入門時,就激發起學習的興趣。更重要的一方面,可以使學生由此及彼進行聯想:物與物在本質上區別還有沒有別的方面屬性?為以后比熱等概念的教學作好必要的鋪墊。
。病㈥P于物體間相互作用及變化規律的概念
速度、力、功、功率、機械能、電流、電壓等這一類概念的教學,使學生初步建立起一個相對的概念。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的變化之中,而這種變化都是按一定的物理規律進行的。如在能量的轉化過程中,在一定條件下,電能、熱能、機械能間都可以相互轉化,但在轉化過程中都遵循一個規律棗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三、析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方法應用
學生由小學階段進入初中階段是學習過程的大轉折。事實說明,部分同學在物理學科的學習上不能順利地完成這個轉折,常常是因為他們在學習、掌握物理概念時遇到了困難。因此,研究概念教學的方法和規律是初中物理教師的重要任務。為此,我們首先要研究和掌握學生形成物理概念的心理過程和心理特點。
一般來說,初中學生已具備了比較完全的物理感知能力,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對周圍世界的物理現象、物理過程形成一個模糊的整體認識,也能對與物理現象相關聯的各種條件作膚淺的分析。在此認識過程中他們表現出較強的心理積極性,這是一個積極的因素。但是在對感性材料進行分析、概括、抽象的時候,他們心理上的主觀能動性往往不夠。這是一個消極的心理因素。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充分利用學生心理因素的積極方面,克服消極方面,以期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教學中能夠注意到以下幾點,肯定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重視從實踐中引入概念
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引入概念,因為生活實踐留在記憶中的形象(表象)容易為學生理解。尤其對于初中學生,從生產生活中感知到的大量的、豐富的物理現象是他們認識物理概念的必要的感性材料。這些感性材料為他們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物理環境。教師利用好這些生活素材布置學生觀察或動手實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簡單機械的學習中,課前布置學生找找生活中杠桿、輪軸的實例以及它們的作用。
再如在壓強的教學中,課前布置學生完成兩個實驗:
①一個較胖的同學和一個較瘦的同學同時站在沙坑中,觀察腳陷入的情況如何?
、谕粋人穿平底鞋和穿細高跟鞋站入沙坑中,腳陷入的情況又怎樣?這樣,使學生對壓強大小的決定因素先有一個初步的,感性的認識。這樣能為壓強概念的學習打下較好的基礎。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物理概念強烈欲望,教師必須充分發揮課堂演示實驗的作用。對初中學生,尤其要講究實驗形象、鮮明、生動。例如講磨擦起電這一課,當教師手托一塊事先使之帶電的泡沫塑料塊走進課堂,將它放在一個同學頭上磨擦后吸引該同學頭發,一定可以很快地吸引住學生,促使他繼續了解磨擦起電的原因。又如做電路實驗,切忌教師自己在講臺上連接線路,坐在稍后的學生什么也看不見。要講究示教板的大型化,鮮明化,這方面多費點精力是大有效益的。在講授新概念之前,教師千方百計要從形象入手。用一開頭就抄黑板寫定義的方法,是注定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的。
。、通過應用,對物理概念加深認識
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的認識上,深入不下去。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從正面、反面、側面全方位地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使他們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質屬性。對于物理實驗中的各種物理現象,初中學生往往是出于好奇心,而不是有目的地去觀察,只停留在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上。這樣不利于物理概念的形成。因此教師應把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到善于觀察物理事實方面,不僅要發現物理現象的個別特征,而且要發現特征間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以沸騰概念的學習為例,對于水燒開的過程,學生往往只注意冒氣泡這一現象,而忽略了其變化,這樣不利于形成完整的沸騰、汽化的概念。
這時教師應引導學生有目的地觀察水開的全過程:加熱前有無氣泡?加熱過程中,氣泡的部位如何?氣泡怎么變化?劇烈程度如何?溫度是否繼續上升等,從而把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上正確的軌道。
此外,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應表現在對學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養,初中學生在物理概念學習中,往往不能抓住物理現象的本質屬性并加以聯結概括,這時就需要教師在學習中不斷加以引導。如在慣性教學中,學生往往能根據緊急剎車等現象列舉出某一具體物體在某一狀態下具有慣性的實例,這時教師就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概括出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由此進一步得出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的結論。
。场⒑侠磉\用概念,分析概念間的相互聯系
運用物理概念進行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既是深化認識的過程,也是檢驗學生對概念認識是否正確的主要標志。必須對概念規律的內在聯系加以挖掘。有些同學對每節課的單個概念予以理解,卻不善于把這些概念有機地聯系起來。物理概念之所以有用,不僅在于它是具體的物理現象的概括和抽象,而且在于它與其他概念的聯系。學生不能把相關概念綜合成一個相連相容的概念網絡,也就不能把它們應用于各種物理場合。事實上,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前后都有聯系,只要教師精心設計,即可收到一石數鳥之效。如復習“電功電功率”這一章時,學生比較電功和電熱計算公式時,發現有時公式形式是相同的,這時就應引導學生分析:電流做功的實質是什么?兩個物理量形式上達到統一蘊藏著一條什么規律?使學生聯想到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并由此進一步分析,何時Q=W,何時Q≠W。這樣,使學生的知識形成系統化。
4、在物理概念教學中,注意教法的多樣化
、艔腻e誤中強化概念的認識
物理概念的學習重在理解。以這樣一個力學中典型問題為例:一木塊沿斜面下滑,問下滑中木塊受幾個力作用?很多學生會回答為重力、支持力、磨擦力、下滑力。無形中多出了一個下滑力。分析錯誤產生原因,就是因為死記概念,沒有理解力產生的條件必須是兩個物體相互作用,既要有受力者又要有施力者。可見,概念的記憶必須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這樣才能有助于物理概念的深化。通過錯誤從而能夠加深學生的映象,豐富學生對概念內涵的認識,也有利于對思維能力的培養。
、茟茫㈩惐确ǎ椭斫馕锢砀拍
初中物理的許多概念如速度、功率、密度、電阻等等,在定義的時候思路上是完全相同的:通過兩個物理量的比值反映物體本身的某種屬性。對這些概念,通過類比,使學生能夠達到融會貫通。例如把電流做功比做水流做功、把電壓比做水壓從而可使學生把看不見摸不著的電類比成實實在在的水,從而理解了電流和電壓的實質。
、前严嗨聘拍畹膮^別和聯系進行對比教學
物理學中有許多概念名稱相似,如向下的壓力和重力、熱量和熱能、做功與功率等等對這些概念加以歸納,指出它們的區別與聯系,有利于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
遵循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特殊到一般的認識規律,初中物理概念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靈活多變。在教學中選擇好恰當的教法,或者把多種教學方法合理地綜合應用必然能夠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
世界科學技術在不斷發展,人類社會在不斷進步。當務之急,是要逐步實現教育本身的現代化,教育現代化實質上是一場意義深遠的教育革命,它首先要求教育思想的現代化,同時還要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條件的現代化。初中階段的教學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希望今后培養出的人才有很強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衡量?從智力結構來說,就是要求這樣的人能準確地把各種實際問題抽象為典范的物理模型。在這個過程中,清晰的概念實為關鍵。培養人才任重道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把握好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概念教學,當可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2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 , 而且還應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就能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所學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一個走上教育十多年頭的我,緊緊跟著新課程改的步伐,面對一雙雙天真可愛的眼睛,一顆顆渴求知識的童心,我一直在思考,在課堂上,怎樣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有愛的地方,就會有奇跡。
我常常思考怎樣的一節課才算是成功的?記得有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學生能聽懂,學生能參與!”是。∪绻n的形式質樸得無法再出彩,如果言語匱乏得無法再生動,那么傾之一腔深情吧,需知那溫柔的一句問話那鼓勵的一個眼神,在學生的心海中激起的不僅僅是知識的漣漪更有那波濤洶涌般的熱情。在講授是否可用紙鍋燒水是,學生們各執己見,有個女孩說出“這不可能,鍋是鐵的,怎么能用紙鍋來燒水”我當時對她的話進行了更正,但無論是我講解還是用實驗來驗證,我始終都沒有把視線從她的眼睛上移開,我想讓她深切的感受到我在和她交流,就這樣她看著我,輕輕的點點頭,我知道她懂了。這之后她的回答是更加的踴躍也是更加的出彩。我想這正是在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的彼此間都要達到的境界。
二、巧妙提問,點燃學生興趣之火
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因為一上課你就必須有讓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用來吸引學生的眼球,讓其身心都在課堂之內,這可是一堂課成功的先決條件。因此,老師在備課時就必須于課題導入上進行精雕細啄,做到巧妙引導。
例如在“慣性”一節的教學中,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同學們已經學習了“慣性”,下面老師列出一個題(邊寫邊念題目):燒鍋爐時用鏟子送煤,鏟子往往不進入灶內,而是停在灶前,煤就順著鏟子的運動方向進入了灶內,這是為什么呢?
生:(幾乎是全班同時齊聲回答)因為煤有慣性。
師:那你有沒有慣性呢?
生:有慣性。
師:那你為什么不進入灶內?(全班同學都被逗笑了,但很快安靜了下來,進入了認真的思考境界之中)
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而有些經驗又與物理知識密切相關,若能恰當運用則會激發起探索的興趣。如利用從井中打水,水桶離開水面時會突然感覺的下沉來引入“浮力”這一節的教學,學生會茅塞頓開:原來“浮力”問題他們早就親身經歷過,有些學生還會聯系想到水中漂浮的物體、游泳等。
這樣我就利用精心策劃的導入使學生輕松而又成功地觸入到我的教學活動之中。
三、加強和改革實驗教學
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究方法,只有重視實驗,才能使物理教學獲得成功,學生只有通過實驗觀察物理事實,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識。
通過趣味新奇的物理實驗演示,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從而激發他們思索的欲望。例如,在講授“大氣壓”一節時,可在裝滿水的杯上用硬紙片蓋住并倒過來,發現水并不流出,紙片也不下落,使學生確信大氣壓的存在。接著讓兩個學生做馬德堡半球實驗,使他們感覺到巨大的大氣壓力,這樣就會使學生對這節課感興趣、印象深、易理解、記得牢。通過實驗演示,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
四、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
在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浪潮,要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我設法讓每個學生真正手動起來、腦動起來,開發學生的腦力、智力。每個人都有一種自我實現、獲取承認、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成功時,會情緒高昂、興趣倍增;多次努力仍然失敗時,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影響積極性。其實,初中生感到學物理難并不都是學生的智力問題,相比之下,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更大。因此,給學生創造一個成功的機會,是提高學生學習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教學中,可以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設置教學內容的層次與梯度、適應學生的智力發展創設更多的條件讓每個學生都能取得學習上的成功,使他們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在布置作業時,要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題目,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每單元授課完后,要認真進行單元歸類復習,精心設計測試題,對于較難的題目在復習時可進行一些暗示,對差班甚至不惜“漏ti”,使他們在復習時具有針對性,在測試時獲得一定的成功,從而激發和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借助多媒體資源創設物理情境 ,讓物理課更生動有趣
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開展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是教學現代化和教學改革的一種重要體現。充分運用多媒體課件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勢在必行。順應時代要求,代表先進教學手段的多媒體就成為校園里一道亮麗的風景。它以新穎的形式,強大的功能,帶給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相對于古老的黑板、粉筆對學生的吸引更是可想而知。運用多媒體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 引起學生學習興趣 , 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將是一個很大的推動。
物理學是一門深奧抽象而又充滿邏輯推理的自然科學,因此不少學生感到物理難學,尤其是喜歡形象思維的女同學,對物理課常常是望而生畏。經驗表明,學生感到物理題目難做的原因不是物理規律(公式)不熟,而是無法想象完整的物理情景,從而無法準確地弄清物理過程,F代多媒體技術集文字、圖形、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多種技術于一體,能夠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轉化為形象生動的物理畫面,降低了物理知識的認知難度,激發了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在進行日食、月食形成的教學中,課本上只是用一個平面圖表示出來,不夠形象,我用 Flash 軟件把太陽、地球、月亮三者按天體中的坐標放好,使三者按實際情況運轉起來,這樣在什么地方怎樣形成什么樣的現象就很明顯直觀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非常好;再如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學生不明白電荷怎么移動,如果做成動畫如同水流,學生一看就很明白;還如講到平拋運動飛機投彈例題時,可用 Flash 軟件制作一個戰斗機空中投彈的動畫,通過多媒體動態展示出來,很容易讓學生理解題意,不但突破了教學難點,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受時間和空間等客觀條件以及儀器本身因素的限制,有些實驗效果不夠理想。如果利用計算機模擬輔助物理實驗,將起到直觀形象、重復再現、大小、遠近、時空、動靜、快慢都可調節等作用。如液體、固體的擴散實驗,液體的擴散現象觀察需要幾天甚至十幾天,而固體的擴散現象需要更長的時間,若采用動畫模擬實驗,放快擴散的過程,擴散現象便一目了然;還有介紹天體的運動,通過多媒體視頻課件使宏觀現象微觀化,就可以使同學們看到想看而看不到的現象;還有像冰的升華現象模擬等,都向學生展示了形象的物理畫面。既激發了學生興趣,又節省了課堂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教師用幽默的語言、有趣的實驗,把物理教學以新奇的方式提示在學生面前,使課堂氣氛活躍。打造出情感交融、興趣盎然、和諧的探究的物理教學,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并在樂趣中獲得知識,鞏固知識,使興趣成為課堂教學的催化劑,實現素質教育中提高科學素養的總目標。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3
在我讀過的書籍中記得,華師大葉瀾教授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在教學實踐中應不斷的進行課后總結自我反思,促進自己專業成長,同時也使我們的工作更有趣和充實課后反思是教師對所授課程的一種補充。好的課后反思可以起到承上啟下、畫龍點睛之作用,再完美的課堂教學或多或少都會留下這樣、那樣的缺憾。如何進行課后反思,課后反思要反思什么?從近幾年的教學反思中,歸納了幾點:
一、內容的反思
教師的授課必先確定授課的內容是什么,重點、難點如何把握,時間和內容如何合理的分配。但在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深度與淺度相差懸殊,師生互動交流并非融洽,教法與學法相脫節的現象發生。通過對一堂課或一個單元的課后反思,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誤,可對下一知識點的教學產生催化的作用。如我在講授九年級“壓強和浮力”一章的內容時,在講授壓強時,通過練習讓學生從中了解密度均勻、高度相同、粗細均勻的物體在平面上產生的壓強與其底面積無關。這樣,在液體壓強的教學中,對液體壓強的大小與液體的高度和密度有關,而與液體的多少無關的認識有了一個鋪墊的作用,對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也有了一個說服作用。
二、人的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師生交往的過程,是師生通過課堂對話在交往與溝通活動中~共同創造意義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的好與差,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參與教學活動的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角色是否投入,師生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學生是否愉快地投入課堂的全過程、是否深切地感受學習活動的全過程,并升華到自己精神的需要是檢驗的標準。在大氣壓強的教學中,我先設計了幾個問題:你感受到大氣壓的存在了嗎?你能證實它的存在嗎?它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響呢?使學生自始至終都興趣盎然,精神飽滿地投入學習,在反思中要回想教師、學生是否達到教學設計的情感狀態,有沒有更有效地途徑發展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
三、方式的反思
授課方式的反思是反思的重中之重。它包含課堂環境條件(或是課堂氛圍)是否讓參與教學活動的人產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是否提高、增強人的活動能力,教師激情是否高漲,學生學習熱情是否高亢,怎么樣才能創造既有舒適感又有生活情調的高雅活動場所。同時,內容怎樣處理,順序如何調節、語言怎樣運用,教學手段如何利用,課堂結構如何布局,學生興趣怎樣激發,師生互動交流平臺怎樣構建等都是我們反思的內容此外,物理學科的特點確定了物理教學有別于其他學科。重視物理作業的多元化及時段性也是我們要注意的內容之一。
物理作業是多元化的,有計算型、簡答型的練習,有探究實驗及實驗報告,有資料查詢、有調查報告等等。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比較重視傳統型的習題練習,較忽略探究實驗、調查報告等等。這幾年的物理中考中有大量的文字表述題,很多老師頭痛學生的表述能力太差。因此,教學中教師惟恐學生說不好,所有問題的答案都由老師代替。其實,你越是不放心,不給他們鍛煉的機會,這類作業他們越作不好?梢哉f是對癥下藥是良方,這類作業的布置需注意時段性,相應的物理規律學習后,及時的布置這類作業,然后立即讓學生口述,對于表達好的表揚,對于差的多鼓勵。讓他們在激勵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
經過了以上反思,加之完善、優美的教學設計,使師生的教學活動產生一種“諧振”,課堂教學就會達到最佳效果,教師的業務成長“百尺竿斗,更進一步”。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4
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要求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而且還應重視技能的訓練,注重讓學生經歷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認識過程。學生通過從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就能揭示隱藏在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所學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使學生身心得到全面發展。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在此我就近幾年新課標下初中物理教學談幾點感受。
一、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
物理傳統的教學模式偏重于知識的傳授,強調接受式學習。新課標下教師要改變學科的教育觀,始終體現“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著眼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良好的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重視物理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睂偨佑|物理的學生來說,唯一的基礎材料則是現實生活,這就要求教學活動必須圍繞著學生生活、科學、技術和社會來展開,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地引導學生在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中,創設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順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規律。例如:在講聲學和光學時候,可以問為什么打雷和閃電明明是同事發生的,為什么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見打雷的聲音的?在講慣性知識時,可以提出以下問題;在車上豎直向上拋東西時,為什么車子在快速開動,人卻站在車上不動能夠接到拋出去的東西?同學們會想,是的,東西拋上去了,我們和汽車一起在快速前進,怎么還能正好接到被豎直拋出去的東西呢?進而引導學生思考產生這種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時刻在自西向東自轉,并繞太陽公轉,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筆直向上跳時,地球走了,我們落下來怎么還會落在原來起跳的地方呢?在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時候,可講述為什么溜冰時候,你向前推墻壁,自己卻反而是向后運動了,人劃船時候,怎么是要向后劃水,船才會向前?這樣學生通過不斷地設疑,不斷地質疑,有利于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會在生活中發現各種各樣的物理現象和規律,為下一步學習物理學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教學中要“敢放”“能收”。
新課標下要充分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就初中階段的學生所研究的題目來說,結論是早就有的。之所以要學生去探究,去發現,是想叫他們去體驗和領悟科學的思想觀念,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同時獲取知識。所以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讓學生在充分動腦、動手、動口過程中主動積極的學,千萬不要只關注結論的正確與否,甚至急于得出結論。
三、學生實驗及有趣的小實驗,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
我發現,學生對實驗的興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實驗時候,連最不學習的學生也會目不轉睛的看著實驗,物理教材中有許多學生實驗及有趣小實驗,既生動又形象,能使學生在分工合作,觀察、記錄、分析、描述、討論等過程中獲得與概念、規律相聯系的感性認識,引導學生探索新知識。千萬不要因實驗儀器或教學進度的原因放棄實驗,而失去一個讓學生動手的機會。有趣小實驗更能發揮這種作用。例如在講慣性一節時,我先給大家演示一下慣性小球的實驗,然后讓他們自己做一下,來體會一下,把筆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張紙上,迅速抽出紙張時發現放在紙上的物體并沒有隨紙一起運動,再一次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課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在講述壓強一節時,我用以玻璃片蓋住裝滿水的杯子,然后倒過來,發現玻璃片并不會象我們所想的一樣掉落在地上,而是象杯子有吸引力一樣被緊緊的吸在杯子上面了;激發他們探究新知識的積極性,讓教學內容事先以一種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感覺器官,營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使學習的內容富有吸引力,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授聲音的發生時,可讓學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嚨,讓學生驚奇的發現原來每天都聽到的聲音是由聲帶的振動而產生的等等,這樣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掌握物理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了解這些知識的實用價值,懂得在社會中如何對待和應用這些知識,培養學生的科學意識和應用能力。
在物理教育教學中思量著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一、對于物理新課程標準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在新課程的實踐中思考得還不夠多,不能及時將一些教學想法和問題記錄下來,進行反思;二、教科研方面本學年加大了學習的力度,認真研讀了一些有關教科研方面的理論書籍,但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還不到位,研究做得不夠細和實,沒達到自己心中的目標;三、物理教學中有特色、有創意的東西還不夠多,今后還要努力找出一些物理教學的特色點,讓自己的教學水平更進一步!
總之,物理知識和科學技術、社會生活息息相關。關注現代物理科學技術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動向,都能使使學生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物理教學過程成為學生愉悅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感悟到實際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規律,從而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科學知識的最大潛能,真正實現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5
本課是以學生的生活經驗作引領,了解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并通過實驗證明光是直線傳播的,由此提高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品味科學探究的快樂。在整個過程中,我讓學生在探究式的教學中體驗科學,以探出科學味。
我的探索分三步嘗試:第一步:激趣為學生探出科學味奠定積極的情感基調從心理學上看,生動、自然、貼切的情境可以引起學生對認知對象的認同感,給教學內容賦予生命的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將自己的經驗世界與認知對象發生互動,使“同化和順應”過程得以順利完成。因此,為了激發學生不斷的進行科學探究,本課首先從學生最熟悉的教室出發,引導學生觀察交流教室里有什么,引出課題《光》。接著就“你在哪里見過光”進行交流,學生通過回顧以往的觀察所得對已有的現象進行梳理,交流出燈光、月光等,豐富了學生的認知。之后,我展示圖片資料,讓學生初步感受光的美感,光與生活的關系,這樣創設的富有情趣的情境導入,極大地激發起學生探究光的興趣,讓學生在趣味盎然的活動中,激發探究的欲望,為下面的科學探究奠定積極的情感基調。第二步:有結構的材料為學生探出科學味提供可能。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科學課堂要讓學生經歷探究、體驗探究,這就必然需要材料。但這材料是需要老師智慧的,必須根據一堂課的教學目標,精心選擇,精心設計,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有價值的材料。
在《認識光》這一課中,我考慮到本課探究的重難點就是探究光的傳播方式,在研究了材料的探究價值后,我為學生提供了簡單的、可操作的、使用價值大的材料:激光燈、一瓶水、果凍、蠟燭、帶孔的卡紙。這一組材料看起來毫無關聯,但學生操作這些探究材料會發現一個共同的現象:光是直線傳播的。這樣,這些材料集合在一起就具有了一種結構,這種結構揭示了光傳播路線的概念。不言而喻,這些有結構、有創意的材料,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又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中較快地突破教學重點及難點。第三步:激活思維為學生探出科學味引燃火花運用邏輯推理,講求思維的嚴密態度,是科學課堂具有科學味的又一個方面。但對于尚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時期的小學生來說,一味地追求科學邏輯推理,會使學生覺得枯燥無味。我們科學教學中的實驗探究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學生一做實驗就興趣盎然,由此經歷一個“發現問題——猜測——尋求證據——得出結果(規律、理論)”的科學探究過程。學生能在實驗中推理,在探究中享受樂趣。本來,本課的教學實驗探究的一般流程是小組先設計實驗方案,再匯報交流,完善方案,最后進行自主實驗探究。但是這次展示課,我打破了這一流程,根據課的性質和學生實際情況,我把這幾個小環節融合在一起,設計了實驗探究這樣的一個大環節。在這一環節中,學生經歷了一次高度開放、自主的探究活動:制訂計劃、設計實驗、合作探究、收集證據、分析、論證,探究光是直線傳播的。
學生在自選材料中,自主設計實驗,自主探究光的傳播路線,自主試用各種探究方法,研究光到底是怎樣傳播的。在學生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發現了用激光燈照果凍、用激光燈照水、三張卡紙看蠟燭、用激光燈照三張卡紙等方法。這樣就培養了學生設計實驗、探索創新的能力,學生個性得到張揚,走向成功。 ……
這樣在本課的探究中學生親歷了光的產生、分類、光的傳播路線及光的應用的探究過程,培養了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如在光源的明確上,光的應用上,我指導地不夠到位。當然探出科學味不止三步曲,這就需要我們科學教師不斷的探索,讓我們的科學課堂每天都奏響起科學味道的旋律,那么,科學教學的明天將陽光無限。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合集15篇)】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2-24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01-07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合集15篇10-05
初中教學觀念物理教學反思08-18
老師的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0-16
初中上冊物理教學反思06-26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5篇)03-26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15篇03-26
初中物理溫度教學反思范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