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廣告公司以高效率、高效益著稱業內:據說其選拔人才的方法苛刻而奇特,但至今沒有人知道細則,即使那些應聘落選者,對考試經歷也是守口如瓶。
剛畢業的我,決定去試一次。不料面試選拔過程很簡單:第一輪集合所行應聘人員來公司大會議室,指定—個題目,在規定時間內設計一件作品,然后由專家組評審,當天下午布入圍者名單;第二輪考試在第二天下午,與昨天一樣,也是指定一個題目,在規定時間內設計一件作品,不過應考者少了許多而已。時間一到,收了卷子,全部送到另一間屋子,請專家組評審。不同的是,公司主考官要求我們等待,并送來午餐。
不足兩小時,10份作品皆評審完畢。主考官笑瞇瞇地進來了,司向來重視專家的意見,但作為一種藝術品,你們也為廣告設計傾注了自己的靈感與心血,因此,專家的評分只占此輪考試的50%,另—半分數由你們相互評審。
人家都有些吃驚,然后便按主考官要求,各自帶作品上前臺展示一次,另外9人則在下邊評分,并寫出簡略評語。另外9人中,至少有3人的作品令我嘆服,我不得不懷著復雜的心情給了他們高分和好的評語,因為我相信:專家的眼光不會比我差,我不能刻意去貶低別人。
最終,我入選了,這有點意外;更意外的是,令我嘆服的那三個人中,只有一名入選。我簡直懷疑專家組以及公司的眼光,但隨后總裁與我們的首次談話令我釋然:最后10位考生,都是專家組眼中的佼佼者;而你們之間的相互評審,更能證明自身的能力與素質。庸才看不見別人的才華,情有可原;人才看不見人才,就太狹隘了!我們不僅需要本身具備高素質的人才,更需要那些能彼此欣賞、相互協作、團結共進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