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一份求職簡歷,封面卻赫然印有“無形資本”四字;為奪人眼球,已婚偏偏寫成“待定”……近日小編從上海人才服務中心獲悉,滬上部分求職者包裝意識太過強烈,頻頻制造出“怪味”簡歷,有關專家指出,這樣做的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大老遠趕來不是為找工作,而是口口聲聲要我們為其包裝。”中心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日前一位求職者王先生的做法令其哭笑不得。這位王先生不但將厚厚一本簡歷更名改姓,謂之“無形資本”,甚至連簡歷上的每個欄目名稱都被冠以各類“資本”,生物、地理、物理,統統叫做物理資本、生物資本等等,至于具體的精通程度,“無形資本”吹噓其為“專家”水準。
無獨有偶,為了引起用人單位的關注,已婚的呂女士竟然在簡歷是否婚配一欄上填上“待定”二字。呂女士表示:找工作,簡歷自然要“跳”得出。而在另一份簡歷上,一位求職者甚至把自己的大頭照改換門庭,“嫁接”到了一張撲克牌的大怪身上,以顯示自己的電腦美工技術確有造詣。
小編從滬上不少才市了解到,目前除了應屆生熱衷制造各種“怪味”簡歷,其他求職者也逐漸開始崇尚一些比較“妖”的簡歷,認為簡歷越“彈眼落睛”,求職希望越大。
對此,一些常與招聘單位打交道的中介機構看法不一。中國上海人才市場姚先生表示,目前找工作難度較大,簡歷應根據專業細分,一方面可以節約用人單位的時間成本,另一方面也能體現個人特色,只要適度,可以容忍。
中華英才網施小姐則表示,從不少外企的反饋看,大多人事主管還是喜歡較為簡潔的個人履歷,三四張紙,只要把個人的信息說清楚就好,太過花里胡哨,效果反而不佳。
[分析]誰“異化”了簡歷
簡歷本來的作用是簡單介紹自己的經歷、特長、要求,僅僅是求職的工具。但是,現在的求職簡歷卻在不斷“異化”,“怪味”百出。前不久國內某省一女性求職者甚至在簡歷上貼上低胸照,以“色相”吸引眼球;另一男性應屆生為求職甚至“蓄須”銘志……
是誰“異化”了簡歷?經濟學有一個常理,有需求才會有市場。個別單位近乎扭曲的攬才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簡歷的變味。前不久本報曾報道過一個35歲女性人才因為獨身,用人單位不要。還有的單位竟表示不會抽煙喝酒,不要;不會泡吧,不要。外地一些媒體還曾報道,會不會與上司調情也成了一個選才的標準。
最終受害的是求職者,是真正要人才的用人單位。所以,要還簡歷一個本來的面貌,它們僅僅是一個手段,一種工具,駿馬用其找個賽馬場,伯樂用其來尋良材,除此以外,它不應再添加太多附加的功能。
套用大寶護膚品的一句廣告詞,何必把簡單的事兒弄復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