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全球化、網絡信息化的新時代,人才管理已成為最熱門的話題。對于知識型企業,人才是企業的特殊資源,只有掌握了人才吸引、招募、使用、發展和保留的整個過程,形成有效地循環管理,才能掌握企業的命脈。然而面對當前人口紅利漸行漸遠,企業用人成本越來越高,人才問題日益突出等現象,企業將如何實現管理的轉型升級,諸多問題亟待破解。
北大縱橫高級副總裁韓嵩先生、華夏基石執行副總裁崔海鵬先生、和君咨詢人資專家楊鋼先生、智聯招聘人力資源高級經理黃舒群女士、中和農信人力資源部經理文艷榮女士、普天設計院績效主管湯寧先生和宏景軟件董事長王玉霞女士一起圍繞“信息時代,解困知識型員工管理”這一熱點話題展開討論,F將論壇內容編輯整理,摘錄于此,供大家分享。
韓嵩(主持人):在高速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可以將知識型員工理解成為是用知識和頭腦,通過電腦或一些高科技手段來工作的一類人,他們通常具有較強的自主性,更關注能力的發揮和自身職業發展,對環境也相對敏感,那么知識密集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具有怎樣的特點和難點,與傳統行業人力資源管理相比存在哪些典型的差異?
楊鋼:在知識密集型企業里,員工的智慧是決定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驅動因素之一。知識密集型企業與傳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差異在于:
第一點,關注的重點從事變為人。傳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是重視事情甚于重視人,所以傳統企業某種程度上更像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而知識型企業關注的是人,也就是員工的綜合能力培養及潛能開發,是最大限度利用員工的智慧創造價值。
第二點,價值觀管理跟員工關系管理成為人力資源管理的重點。員工的敬業度直接影響到企業績效、管理等方面,然而實踐證明一個不愛企業的員工是很難更加敬業的,因此人力資源管理在招聘環節就要識別出價值觀跟公司一致的人,只有基于共同的目標走在一起的才是團隊。
第三點,更依賴開放、簡單、分享的層級關系和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傳統行業比較強調匯報關系,這種企業的文化核心通常涵蓋像規范、控制、合規這些關鍵詞,并不適合更強調以個體智慧和以人為本的知識型企業,知識型企業往往更需要“尊重”、“授權”、“肯定”、“放養”,最好的管理方式應該是文化素養方面。
崔海鵬:德魯克提出知識型員工管理有三個背景,第一,科學管理到了美國五六十年代基本上走到了盡頭;第二,美國五十年代出現了新一代的叛逆問題;第三,二戰后軍隊的管理體制在民間受到很多沖擊。從中國的實踐來看,知識型企業在管理上最大的難點就是信息變得更加暢通了,以往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少,窗戶全部打開,信息流通的速度比以前加快了;對員工而言,所謂知識型員工,通常忠于自己的職業高于忠于企業,對職業具有熱情、想法和事業心,但對于企業可能僅僅是一個過客。我們在服務于知識型企業時,還發現其人力資源部的地位相對于傳統企業要低很多,更多地呈現出服務部門的意味,服務于各個業務部門。那么總結一下,知識型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與傳統企業相比更加嚴肅,也更加嚴密了,甚至是遠遠超越了傳統企業,因此需要我們開窗,給員工釋放更多的空間發揮價值。
韓嵩:知識型員工相對松散而更加需要管理,一方面企業要有一些手段鼓勵他們,另一方面為了企業自身的安全而不能依賴他們,要通過標準化建設使個人智慧變成組織智慧,這樣我們的平臺才是開放的、健康的。那么從微觀角度來講,知識密集型企業人力資源的管理的核心重點又是什么,大家針對知識型員工管理有哪些好的方法?
以北大縱橫為例,我們也圍繞員工設定了一些產品,比如針對咨詢顧問設有“88式旅游”。咨詢顧問的工作特點是在各個項目上的時間較長,在總部的時間較短,容易產生團隊疏離感。通過“88式旅游”只要湊夠8個人,每年有一次機會出去旅游,讓大家更有家的感覺。再比如針對核心高管的“全球游學”,我們每年會有三到四次,組織核心高管跟著一把手走遍全球,這樣一方面增強了團隊凝聚力,在游學期間可以一同討論公司管理的問題,讓大家積極參與到公司管理中,同時也增強了榮譽感。那么也請各位專家分享一下各自的好方法。
崔海鵬:在尊重員工和發展員工上,咨詢公司受到的挑戰和自身的緊迫感是遠遠超過其他企業的。華夏基石是一個沒有層級的公司,我們更多的是看到了某個顧問在某個案例中的權威性,這就會給管理帶來一定難度。在管理過程中,我們首先關注的是知識型員工的穩定性,就像前面提到的知識型員工很熱愛這個職業,但同時會對職業生涯有強烈的不安感,那么就需要我們給予他成長的機會,提升其穩定程度,比如我們每年會為每位員工投入一萬元用于員工學習;業務副總裁每年會安排兩次出國;另外每年也會把員工集中起來做兩次培訓。我們希望員工在華夏基石從業期間感到有價值、有精彩,反過來公司也會得到收獲。
韓嵩:知識型企業最大的資產就是人,我們發現很多知識型企業都比較關注人力資源開發。從招聘看,能夠達到80%勝任這個崗位的,就是比較好的,但大多數招的人與我們最高要求有差距,就要有培養不成熟到成熟的過程。同時知識型員工本身也特別追求成長,很多調研發現排在首位的往往是對成長的關注。就人才培養請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黃舒群:智聯招聘的人才培養分為三步,第一步,確定目標核心人才。形象的說明即大輪帶動小輪,大輪是通過社招或內部晉升上來的核心管理干部以及專業技術人才,小輪可以理解為大部分企業采用的管理培訓生模式。以往我們通過社招或由總部確定出有潛質的員工作為管理培訓生,下放到分子公司進行轉崗歷練,然而這種模式往往得不到分子公司領導的積極配合,因此效果并不理想。今年我們轉變了方式,將擇人選才的主動權留給分公司總經理,由他們提供認為有潛質的員工名單,總部人力資源部審核后納入后備人才庫,然后再安排轉崗培訓,這樣分子公司領導的積極性就有了,效果也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