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件制并不復雜,就那么幾種模式,計算也簡單。其實,設計過程很有些難度,特別是如果涉及的崗位和流水線比較多的話。
1、采用哪一種計件模型。
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直接計件,從零開始;第二種是固定工資+計件獎金;第三種是固定工資+基本獎金+計件獎金。選擇哪一種與企業總體的工資結構有關,還要考慮企業的總體氛圍,職工的思維定勢,領導和老板的思路(說的好聽一點,可以稱戰略吧,呵呵)?紤]到最低工資要求以及歷史,一般在國有企業比較適用第二、第三種。
2、起獎產量
直接計件當然是零。第二、第三種則要與激勵效果、計件單價(工資率)、成本獎金控制結合起來考慮。在一定的控制范圍內,起獎產量高,單價就大。
3、計件單價(工資率)
這并不簡單,要與后面的平衡聯系起來。
4、標準定額
技術部門制定的定額標準可能是每小時的定額,也可能是每天的定額。一般,每小時的定額是實際生產的定額,而每天的定額可能還包括準備時間和收尾時間。對于我們,這兩種都要。
這里說的標準定額,是從計獎的角度來說的。簡單一點,就用每天的定額。當然,如果定額已經很高的話,就可以另選,做法是采用預計最高產量的80%。請一定要重視這個參數,這在不同崗位、流水線之間平衡時非常重要;此外,有些方案中只有起獎產量,沒有標準定額,很容易造成起獎產量就是定額的印象,不太好。我比較傾向用標準定額配基本獎金,實際計獎時,可加可減,把起獎產量隱藏起來。
5、基本獎金
考慮因素與起獎產量差不多。
6、各崗位、流水線之間的平衡
所謂平衡就是要做到付出相同的勞動,就應該得到相同的報酬,也就是“公平問題”。不同崗位、流水線的崗位系數、定額都不一樣,所以計件單價就不一樣,如何保證平衡,在設計過程中一直要測算。所以一開始就要抓住保證平衡的關鍵因素?梢韵仍O計一個崗位(或流水線),然后把價值單價算出來,其他崗位、流水線就用價值單價去計算。特別注意下面這個概念:
折算工時=實際產量/標準定額
在崗位系數一樣的情況下,折算工時一樣,獎金(計件工資)也應該是一樣的。
這在計件、計時中都可以應用。
7、除了計件以外,質量、消耗、管理等方面也要考慮,一定要避免強調一方面忽視其他方面的情況。
8、寫方案,要把考核總體目標、考核項目和計獎辦法、考核管理等內容寫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