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道德經看中國企業文化面臨的轉型問題
老子在《道德經》里說的一句話:“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所有有形的東西都是屬于無形的東西,這些無形的東西對企業來說就是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對企業,相當于思想對于人。如果一個人再強壯但沒有思想,那他只是一個四肢發達的人而已。所以對企業來講,為什么設備資金差不多,有的會發展,有的不發展,甚至有的設備資金都很雄厚但最后都沒有發展起來,企業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建設企業文化的基本思路,大致應該概括成以下幾個方面:服務戰略、基于管理、面向流程、不斷創新。
服務戰略――企業文化是自上而下的
企業文化是自上而下的,企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企業家個人素質的外化,很多集團性質的企業在試圖建立企業文化體系時,不是自上而下去推進,而往往是要部下建立企業文化體系,部下建立起的文化體系往往不是服務戰略,所以在實施的時候往往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企業文化是服務戰略的文化,企業的一把手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觀念。觀念是決定方向的,企業要到哪里首先決定于觀念。觀念不對,很可能是南轅北轍。改革開放就是觀念的變革、觀念的開放。
如果沒有觀念的改革就沒有改革開放。就像改革開放初期最重要的一個口號“時間就是金錢”,原來沒有這個口號的時候,還是這些時間,但是沒有創造財富;現在我們把時間看成金錢,與時間賽跑,財富是必然的結果。美國管理大師德魯克說:“觀念的改變并沒有改變事實的本身,改變的是人們對事實的看法”。
“時間就是金錢”這個口號提出后,并沒有改變一天24小時這個事實的本身,但是改變了人們對時間的認識:干事情不再拖拖拉拉了,今天的事不能再拖到明天了。所以企業文化首先是觀念的改變,而觀念是一把手以戰略作為導向的。
基于管理――觀念首先由管理者來實施
企業文化并不是辦張報紙就是企業文化,內部報刊只是企業文化的一個載體,關鍵是看載體要傳播的內容――一切內容是基于管理,而不是很多企業的內部報刊一樣,只是讓員工投幾篇散文、詩歌,現代的媒體的信息量已經足夠豐富,欣賞詩歌、散文已經不是企業內刊的主要任務。
觀念的改變只能由管理者來推進,不可能由被管理者的人來推進。凡是觀念的改變都要涉及到整個系統,這就牽扯到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CCO(首席文化官),每天看報表是必須的、到現場發現問題也是必須的,從報表當中要看出文化存在的問題,如果這個人不懂管理,就不會從管理的角度去分析問題,不會從報表的“數”分析到“人”的問題,更不會從“人”的問題落實到“觀念”的問題。
現在很多企業的企業文化流于形式,首席文化官不懂管理是致命硬傷。
面向流程――套話與空話是沒有行動支持的真理
企業文化體現的是全員的創新精神,這種觀念如果不被所有的.成員所接受,轉化為每一個人的創新精神,那么這個觀念也是沒有用的。有的人就會講套話、空話,其實套話和空話都是很有道理的話,問題是不去做,所以才叫套話。要讓這種套話落實到行動當中,必須讓企業文化面向流程,從流程當中解析哪些是符合企業文化的,哪些是背離企業文化的行為。企業文化要面向流程的觀點我在“文化筐”里面已經做過闡釋。
不斷創新――企業文化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
企業本身必須是一個很開放的系統,必須和外界不斷地交換信息,不斷地接受外面的信息。再成功的企業文化的模式,不能把它固化下來,如果一旦固化下來,就等于和外界封閉起來。
在外因不斷變化的情況下,企業文化對企業來說是把雙刃劍。日本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發展比較迅速靠的是企業文化,而現在日本處于一個停滯狀態,例如松下的成功是因為企業文化,現在的停滯也是由企業文化造成的,一開始對日本企業發展非常有利的東西,現在都成了它發展的阻礙,所以企業文化就是把雙刃劍。像年功序列工資、所有零部件都是自己干(“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觀念和做法,現在都成了阻礙自己發展的因素。
年功序列工資就很難把沒有成績的員工淘汰掉,把成績好的員工真正提升起來。工人的工資也是靠年限而不是績效。在今天的網絡經濟時代,這種做法顯然已經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另外,像“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觀念與網絡經濟時代的要求是相悖的:現在要求企業盡最大可能進行外包,過去企業自己產品的部件都是自己生產,現在有的人可能做得更好,為什么不讓給別人做?外包的方式就可以滿足網絡經濟時代的要求。
所以對企業文化來說,企業本身必須是一個很開放的系統,必須和外界不斷地交換信息,不斷地接受外面的信息。再成功的企業文化的模式,不能把它固化下來,如果一旦固化下來,就等于和外界封閉起來。
總之,企業文化的觀念必須根據市場的變化而變化,并且把這個觀念貫徹到每個人的身上去,繼而形成這種企業文化的氛圍,實際上,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做起來很復雜,不管哪個環節有一個人出現一點問題,整個系統都轉不動。從這個意義上上說,技術和設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觀念,觀念不改變,計算機是傻瓜,它不會有邏輯思維,它會的只是你設計什么,它給你打印什么,你輸入垃圾,它出來的還是垃圾,它會比你做得還糟糕,它會以最快的速度把更錯誤的東西給整出來。
企業文化的咨詢工作在國內是最難的,外國的咨詢公司最大的劣勢就在于不熟悉中國的文化大環境;國內的咨詢公司包括研究企業文化專家最大的劣勢就在于并沒有多少人有實踐經驗,有的人甚至在靠“忽悠”致富。
所以,企業文化理論和實踐的轉型勢在必行,這是新經濟條件下對企業的要求,企業文化必須由“務虛”向“務實”轉型。
【從道德經看中國企業文化面臨的轉型問題】相關文章:
從《江湖》的成功看中國紀錄片的轉型08-21
CFO面臨著轉型挑戰11-09
企業文化建設的轉型方法06-24
中年護士面臨心理問題08-16
監理行業面臨哪些問題10-01
留學俄羅斯生活面臨的問題01-30
人類面臨的問題大學英語作文10-26
意大利留學的優勢及面臨的問題07-07
券商營業部商業模式面臨的挑戰與轉型10-08
從漢英姓名看中西方文化論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