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效力
近幾年,在基層法院審理的案件中,農民因為土地問題訴至法院,要求對方排除妨害的案件逐年上升,法院在審理查明后發現,此類案件的實質是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所引發的。下面就以筆者遇到的一個案例來舉例。
原告幸某向法院起訴,由于原告父親趙某吸毒屢教不改,1998年父母離婚。2001年其到山東和母親生活。2013年元月17日戒毒所打電話告訴原告,其父親趙某病危。在安葬了趙某后,原告來料理家里的承包田地,才發現位于田壩田的1.7畝承包水田被被告侵占。原告以停止侵權為由起訴至本院,要求被告李某排除妨害、返還原告家庭承包土地1.7畝。
經過法院審理查明:被告李某與原告的父親趙某于2011年7月3日簽訂了一份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合同約定由趙某將承包的田壩1畝田終身賣給李某,付款方式為一次付清,趙某應在十日收完谷子后將田交給李某。雙方還約定如有一方不履行此合同,應賠償對方全部經濟損失,并處違約罰款伍萬元整。2012年9月5日,被告李某用水泥及石頭將田壩田的土埂加固,支付施工費用9500元;2012年10月2日,被告李某將田壩田進行平整,支付平田費用1600元;合計11100元。
在這個案件中,經過合議庭合議,最終認定該轉讓合同無效,被告應將趙某戶所承包的田壩田(以實際面積為準)及持有的趙某戶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書原本歸還原告幸某。在確認合同無效的理由上,合議庭出現了分歧,意見分兩種。
第一種意見為:趙某與李某之間的土地轉讓合同沒有得到發包方的同意,故他們的合同是無效的。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二的規定:“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本案中,原告的父親與被告李某于2011年7月3日簽訂了以轉讓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合同,屬于法定的流轉方式之一。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七條第二款的規定:“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采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采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應當報發包方備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十一條 承包方與受讓方達成流轉意向后,以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的,承包方應當及時向發包方備案;以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事先向發包方提出轉讓申請。第二十五條 發包方對承包方提出的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他方式流轉承包土地的要求,應當及時辦理備案,并報告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承包方轉讓承包土地,發包方同意轉讓的,應當及時向鄉(鎮)人民政府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報告,并配合辦理有關變更手續;發包方不同意轉讓的,應當于七日內向承包方書面說明理由。而在本案中,被告李某雖提交了作為本案爭議流轉土地發包方證明書,欲證實其與趙某間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系經過發包方同意。但該證明書中所載的證明內容為“同意趙某把田壩兩丘田轉包給李某”,使用的是“轉包”一詞而非“轉讓”。
根據法律規定,轉讓與轉包雖均系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方式,但卻不系同一個概念!掇r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第三十五條,轉讓是指承包方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經承包方申請和發包方同意,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讓渡給其他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戶,由其履行相應土同的權利和義務。轉讓后原土地承包關系自行終止,原承包方承包期內的土地承包經營權部分或全部滅失。轉包是指承包方將部分或全部土地承包經營權以一定期限轉給同一集體經濟組織的其他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經營。轉包后原土地承包關系不變,原承包方繼續履行原土地承包合同規定的權利和義務。接包方按轉包時約定的條件對轉包方負責。承包方將土地交他人代耕不足一年的除外。
在本案中,根據被告提交的《合同書》中所表述的內容來看,出現了“甲方將甲方的田壩一畝田終身賣給乙方”的表述,從字里行間來看,并結合土地承包經營法所確定的“轉包、出租、互換、轉讓”等四種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方式,本案被告李某與趙某之間所簽訂的土地流轉合同應屬以轉讓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予轉包這兩種方式在法律所設定的條件上,是不一樣的。以“轉讓”方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應當經發包方同意這一條件,是鑒于承包人在經濟上、風險判斷和防御上以及法律意識等方面的弱勢地位,并基于土地承包經營權對農民的生存意義之考量,為保護農戶的生存利益而對轉讓作出的必要限制,可以更好地保護土地承包經營權人合法權益,防止農戶輕率轉讓土地而成為失地農民,影響社會穩定基礎上做出的規定。發包方在同意轉讓之前還須對合同進行實質審查,審查內容是承包方是否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穩定的收入來源。只有滿足了法律規定的條件,發包方才能同意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這是一個嚴格的審核責任。
發包方是否同意主要看雙方的轉讓合同書上是否有發包方簽字蓋章明示批準同意轉讓!逗贤ā返44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批準登記等手續生效的,依照其規定。”發包方的同意是一種審批權,不經審批不能推定其同意,認定發包方同意必須以發包方的明示為依據。如何正確理解“法定理由”是處理此類糾紛的關鍵。
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3條和第41條的規定,發包方不同意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法定理由一般應包括:轉讓方不具有穩定的非農職業或者穩定的收入來源的;轉讓合同不符合平等、自愿、有償原則的;受讓方改變了承包土地的農業用途的;受讓方沒有農業經營能力的。據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的規定:“承包方未經發包方同意,采取轉讓方式流轉其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無效。但發包方無法定理由不同意或者拖延表態的除外。”本案中被告李某與原告之父趙某之間所簽訂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因沒有得到發包方的同意,是無效的。此外,雙方能否約定“終身”轉讓土地承包經營權?我國二輪土地的承包期限為30年,轉讓的期限超過了承包期的剩的期限,超出部分無效。
根據《合同法》第五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無效的合同或者被撤銷的合同自始沒有法律約束力。”第五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合同無效或者被撤銷后,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
第二種意見為: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他方式流轉。
本案原告幸某雖以侵權為由起訴要求被告李某停止侵權,排除妨害,但本案實應為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糾紛。本案中,原告在其父親與母親離婚后,于2001年隨母親到山東生活,對其父親趙某與被告在2011年簽訂轉讓合同及其后被告對土地的使用等均不知情,原告本人也是在2013年5月其父親死后,對自家的承包經營土地進行打理時,才知道被告與其父之間的轉讓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吨腥A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因此,被告與原告父親之間所簽訂的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損害了原告作為家庭成員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據此,被告李某與趙某所簽訂的轉讓合同應屬無效合同。
近幾年來,外來務工的農民越來越多,農村土地流轉也就越來越多。在廣大的農村,由于大多數農民在土地轉讓時對國家法律、政策的不熟悉、不了解,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報發包方同意的很少,而有些雖然報了發包方,但發包方沒有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審核,F在國家對農村的政策越來越好,城市化的進程也導致了征地補償,這些利益的趨勢必然導致一些農民“后悔”當初的土地轉讓,在這種情況下,法院的一紙判決將會成為大多數人對當初轉讓行為“反悔”的依據。此時,對于那些又經過再次轉讓的土地如何返還,以及因發包方的審核不嚴如何擔責等問題如何解決,這些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轉讓合同效力】相關文章: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03-01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范本09-12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9篇01-02
論灘涂承包經營權的效力08-23
承包土地經營權轉讓合同01-16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03-27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02-29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合同03-10
農村土地承包權轉讓合同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