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聯歡晚會
春節聯歡晚會,通常簡稱“春晚”,是中國中央電視臺在每年最后一天的晚上為慶祝農歷新年舉辦 的綜藝性文藝晚會。
1983年,央視舉辦春節聯歡晚會應該說是一個偶然事件。但是如今這臺晚會已經成為中國人的“新民俗,新文化”,每年除夕夜必看的電視大餐。從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開創了電視綜藝節目的先河,且引發了中國電視傳媒表達內容、表達方式等方面的重大變革。它的成功不僅牢固確立了自身的地位,而且在中央電視臺衍生出系列類似的節目,如綜藝大觀、正大綜藝、曲苑雜壇、春節戲曲晚會、春節歌舞晚會、各部委春節晚會(如公安部春晚)、以及國慶、五一、中秋、元旦等各種節日綜藝晚會。隨后,全國大大小小的地方電視臺頻頻效法并力求創新。
2000年以后,綜藝節目已經成為頗具規模的媒體文化形式。而春節聯歡晚會為中國電視綜藝文化的發展提供了最基本的模式和藍本。
放鞭炮貼對聯
相傳在遠古時代,有一種兇猛的怪獸叫“年”,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但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有一次它又跑到村莊里為非作歹,被一家門口晾的大紅衣服嚇跑了。到了另一處,又被燈光、火光還有聲音嚇得抱頭鼠竄。于是人們掌握了“年”怕聲音、怕紅色、怕火光的弱點。每至年末歲首,人們就在家門口貼紅聯、放鞭炮、掛紅燈,院子里燒柴禾、攏旺火,用菜刀剁菜肉,發出聲音把“年”嚇得逃回海里,不再危害人畜。久而久之便成了過年的種種習俗。到了大年初一,親朋好友就互相拜訪,祝賀沒有受到“年”的傷害,逃過“年”的這一難關,所以“過年”又稱“年關”,這也是拜年的由來。
過年吃餃子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諺語。每逢新春佳節,餃子更成為一種應時不可缺少的佳肴。
來歷: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21世紀的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后,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里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這種吃法在我國的一些地區仍然流行,如河南、陜西等地的人吃餃子,要在湯里放些香菜、蔥花、蝦皮、韭菜等小料。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21世紀以后的餃子一模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里單獨吃。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后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
元朝稱餃子為“扁食”。明朝萬歷年間沈榜的《宛署雜記》記載:“元旦拜年……作匾食”。劉若愚的《酌中志》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匾食也。”元明朝“匾食”的“匾”,如今已通作“扁”。“扁食”一名,可能出自蒙古語。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
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傳說:過年吃餃子有很多傳說,一說是為了紀念盤古氏開天辟地,結束了混沌狀態,二是取其與“渾囤”的諧音,意為“糧食滿囤”。另外,民間還流傳吃餃子的民俗語與女媧造人有關。女媧摶土造成人時,由于天寒地凍,黃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凍掉,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媧在人的耳朵上扎一個小眼,用細線把耳朵拴住,線的另一端放在黃土人的嘴里咬著,這樣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為了紀念女媧的功績,就包起餃子來,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狀,內包有餡(線),用嘴咬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