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難想象他會熱愛祖國和人民。
古人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
子路,春秋末魯國人。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稱。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怎么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
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鄰居們都夸子路是一個勇敢孝順的好孩子。
諸葛亮知劉備三顧茅廬之恩,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王猛知苻堅知遇之恩,輔佐之至,后世皆稱一代名相;漢臣董文柄受元主忽必烈知遇之恩,竭盡心力,獻計獻策,最后滅了南宋,是元朝開國大功臣之一;投桃報李,銜環結草之事,更是千古流芳,萬人傳頌。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于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喜悅。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
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的思考和謙卑的態度,是一種充滿愛意的行動,是一種處世哲學和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學會做人,成就陽光人生的支點。一顆感恩的心,就是一顆和平的種子,因為感恩不是簡單的報恩,它是一種責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種陽光的精神境界。每一個有愛心的人,都應該是個懂得感恩的人,人生也正是有了愛心、孝心和感恩心而精彩……
感恩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本性,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一個連感恩都不知曉的人必定是有一顆冷酷絕情的心,他絕對不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感恩是一種對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索繞心間的情感。學會感恩,就是為了擦亮自己蒙塵的心靈而不致麻木;學會感恩,就是為了將無以為報的恩惠永銘于心。
感恩是一種認同。這種認同應該是從我們心靈里的一種認同。我們生活在大自然里,大自然給予我們的恩賜太多。沒有大自然誰也活不下去,這是最簡單的道理。對太陽的“感恩”,那是對溫暖的領悟。對藍天的“感恩”,那是我們對藍得一無所有的純凈的一種認可。對草原的“感恩”,那是我們對“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嘆服。對大海的“感恩”,那是我們對兼收并蓄的一種傾聽。
感恩是尊重的基礎。在道德價值的坐標體系中,坐標的原點是“我”,我與他人,我與社會,我與自然,一切的關系都是由主體“我”而發生。尊重是以自尊為起點,尊重他人、社會、自然、知識,在自己與他人、社會相互尊重以及對自然和諧共處中追求生命的意義,展現、發展自己獨立人格。感恩是一切良好非智力因素的精神底色,感恩是學會做人的支點;感恩讓世界這樣多彩,感恩讓我們如此美麗!
感恩是一條人生基本的準則,是一種人生質量的體現,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礎。感恩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能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好,能保持我們的積極、健康、陽光的良好心態。懷有感恩之情,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份挑剔,多一份欣賞和感激。感恩,是一種美好的情感,是事業上的原動力和內驅力,是人的高貴之所在。感恩將使你的心和你所企盼的事物聯系得更緊,感恩將使你對生活、對一切美好事物的信念,從而一生被美好的事物包圍。
懂得感恩我們才會懂得生活,才會體味生命的真諦,感受生活的幸福和生命的快樂。讓我們都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吧,坦然地面對生活,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一種處變不驚、淡泊名利的人生理念,一種格調高雅的真誠與豁達,一種直面人生的成熟與智慧,永遠做一個感恩的人。
我感謝父母給予我生命,感謝磨難給予我堅強,感謝挫折給予我勇氣,感謝欺騙給予我智慧,感謝貧困給予我信念,感謝藐視給予我自尊。 我感謝山水給了我靈氣,感謝日月給了我溫暖,感謝藍天給了我透明與澄凈,感謝黃土地千年的文化給了我一顆樸實而善良的心。 在水中放一塊明礬,可以沉淀水中的渣滓,在我們心中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則可以沉淀許多的浮躁與不安。
孝,其為人之本也,一個只有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算是一個完整的人。同學們,讓我們學會感恩父母吧!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父母,用一顆真誠的心去與父母交流,不要再認為父母是理所當然幫我們做任何事情的,他們把我們帶到這美麗的世界,已經是足夠的偉大,且將我們養育成人,不求回報,默默的為我們付出,我們就別再一味地索求他們的付出,感恩吧,感謝父母們給予的一點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