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嚴寒冬擋不住大學生前行的腳步,皚皚白雪遮不了青年人如火的熱情,在初冬溫暖的陽光下,我們迎來了第64個國際大學生節。國際大學生節,以“和平,民主,自由”為宗旨,旨在點燃大學生不變的信仰,綻放大學生美麗的夢想。
國際大學生節
國際大學生節是為了控訴暴徒血腥的罪惡行徑,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大學生運動,為了在大學生中倡導追求和平、民主、自由和進步,1946年,世界各國學生代表于布拉格召開全世界學生大會,宣布把每年的11月17日定為“世界大學生節”,以加強全世界大學生的團結和友誼。“世界大學生節”又稱“國際大學生節”、“世界學生日”、“國際學生日”。
國際大學生節-來歷
1946年11月17日,為了在大學生中倡導追求和平、民主和自由,也為了紀念反法西斯的大學生運動,建立了第一個世界學生日(又稱國際學生日、國際大學生節)。截至2005年11月17日,國際大學生節已是第60屆。
1939年11月17日,侵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德國法西斯匪徒屠殺了布拉格大學9名學生和2位教授,其他各校的男女學生也遭到機槍掃射、毆辱和監禁。1946年,世界各國學生代表將每年的11月17日定為世界學生日,以激勵全世界學生共同為建設一個和平、民主、進步的世界而努力。
國際大學生節-意義
學生是充滿著朝氣與創造力的群體,是愛心與拼搏精神同時具有的高素質群體。“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是社會今天應有的境界,也是社會應有的責任。
在時代的感召下,當代大學生不僅關注中心,也不忽視邊緣;不僅圖解構的痛快,更傾向于創造的樂趣;厭惡徒有虛名的形式和毫無意義的重復,傾向生氣勃勃的內容和絢麗多彩的差異;不再純粹膜拜文本,而是自我解讀和領悟;不再盲信所謂的真理和權威,而是相信創造與獨立;不再被動地繼承傳統或盲目地反對文化,而是主動地去甄別和選擇,從傳統中汲取精華為營養,接受現實的風雨和陽光來生長文化;不再祈求彼岸的拯救,而是抓緊此岸的每縷陽光;不再在虛幻的想象中企望幸福,而是在現實的追求中體驗幸福。
梁啟超先生說:“故今日之責任,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梁公所謂的少年和責任,正是我們當下大學生群體當仁不讓的責任擔當。
魯迅先生也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就是中國的脊梁”。“只要脊梁不彎,沒有扛不起的山”。而大學生正是“鐵肩擔道義”的“鐵肩”和“脊梁”。這道壓不彎的脊梁,不僅是大學生個人的、家庭的,也不僅是社會國家的,更是時代和民族的。
國際大學生節-相關活動
為迎接、慶祝第六十八個國際大學生節,2013年11月12日,徐州發起萬名大學生在《永久和平賦》書法長卷上簽名并誦讀賦文活動,為世界祈以新年之福!队谰煤推劫x》是知名詩人、辭賦作家薛剛為紀念2013年世界和平日而創作完成的,文章駢散結合、引經據典、邏輯緊密,近700字;作者從戰爭的發生原因與解決辦法、實現永久和平的意義和途徑等方面闡述,由國家一級書法師、知名書法家李家斌用魏碑體書寫成長卷,于9月被多家主流媒體報道。賦文及長卷得到了中國詩歌界、辭賦界的廣泛好評,北京著名詩人、千行《開封頌》主創、辭賦家屈金星先生評價道:“《和平賦》將漢字結構美、詞匯美、音韻美體現的淋漓盡致,書法家遒勁的魏碑體是中華書法博大精深的內涵表達。”;臺灣著名詩人綠蒂先生贊嘆道:“最難得的是作者以古典結合世界潮流,用中國精神表達中國愿望,用中華元素體現中華聲音,無論是思想高度還是語言優美,皆是難得的好韻文。”。簽名的書法長卷將于元旦前夕通過適當途徑贈送給聯合國,以傳達來自太平洋西岸的新年祝福。“信鴿咕咕,盡沐熙風細雨;海鳥嗷嗷,悠樂泛桅浮檣。全普天之永樂,乃萬古之向往。然梟雄弓張,長有戰事之繁;鼠盜齒嚙,擅行不勞之享。遂有萬古血海漂杵,千秋家園毀傷。然軍功既往,難掩煩冤之淚;煙土久旱,不改云霓之望。”(摘自《永久和平賦》)
11月17日,學生們在放飛千紙鶴,表達對全世界學生的美好祝福。
11月17日是“世界學生日”,2008年11月17日,棗莊市中興小學開展“放飛千紙鶴,紀念世界學生日”活動。學生們手拿自己疊好的千紙鶴在校園內放飛千紙鶴,表達對全世界學生的美好祝福。
2008年11月17日,迎來了第63屆國際大學生節。為了紀念這一特殊的日子,蘭州大學教育學院本科生榆中校區黨支部和文史學社組織了本次“紀念國際大學生節”的圖片活動。本次展出分為四個板塊:國際大學生節的介紹、各國大學生的風采展示、不同年代中國大學生風采展和留言欄。大家以 “中國大學生究竟有什么樣的性格?”為題號召他們寫下他們心目中的大學生風采。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巫峰永恒中小學狹小的校園里格外熱鬧。孩子們唱歌、跳舞、朗誦、游戲,玩得很是高興。2008年11月17日是第63屆國際大學生節。16日貴州師大一群大學生自發來到貴陽煤礦村附近一所以接收“民工娃”為主的學校,手把手地教孩子們跳舞、唱歌、朗誦、畫畫,用這種特殊的方式慶祝自己節日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