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除夕黑板報圖片
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除夕黑板報,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除夕簡介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團年飯充分表現出中華族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這種互敬互愛使一家人之間的關系更為緊密。
家人的團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老人家眼看兒孫滿堂,一家大小共敘天倫,過去的關懷與撫養子女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費,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可以借此機會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激之情。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于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盛以高碗,頗有鐘鳴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將火鍋扇開,隨時換菜。
旗族人祭祖,滿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黃油炒黃米面,撤供時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風味。滿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蠟檀香,靜肅異常。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餑餑,上元夜供元宵,每日早晚焚香叩頭,獻供新茶。祭祖形式雖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懸影,上元夜撤供,親朋之至近的,拜年時也必須叩謁祖先堂,不獨慎終追遠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來看看除夕都有哪些習俗?
1、年夜飯:吃年夜飯是除夕這天最熱鬧的時候了。一家子的人圍著一桌子豐富的年菜開吃,溫馨的氣氛,讓人開懷。
2、守歲:又稱之為“熬年”。是指除夕夜一大家子的人團聚在一起,熬夜迎接新年的來到。
3、貼春聯:貼春聯,起源于宋朝。它的盛行是為了抒發一種美好的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
4、貼窗花:貼窗花,不僅是為了烘托出節日喜氣洋洋的氛圍,也是表達出美好的愿望。
5、貼福字: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的風俗。“福”有福氣、福運的意思,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
6、貼年畫:這是我國民間的一種藝術,也是體現了人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
7、燃爆竹:“啪”的一聲,爆竹響,點亮了節日的氣氛,同時也給人們帶去歡樂與吉利。
8、掛燈籠:除夕掛燈籠,象征著團圓之意。
9、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是希望孩子們能在新的一年里開開心心,健健康康的成長。
【除夕黑板報圖片】相關文章:
慶五一黑板報圖片07-03
關于六一黑板報圖片10-05
初中開學的黑板報圖片08-13
推普黑板報圖片08-13
樹新風黑板報圖片08-13
消防宣傳黑板報圖片08-13
元旦黑板報圖片06-21
開學主題黑板報圖片資料08-13
尊師為樂黑板報圖片08-13
婦女節的黑板報圖片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