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通用11篇)
時間過得太快,讓人猝不及防,在這些日子里,我們的教學能力、經驗都有所成長,是不是需要好好寫一份教學工作總結呢?拿起筆的時候卻發現不知道寫什么,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歡迎閱讀與收藏。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1
本學期,我承擔了四年級的思想道德教育教學。在過去的一個學期里,根據課程的特點制定和實施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并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道德和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道德形成和社會發展,為學生了解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奠定基礎,成為有愛心、責任感、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的合格社會主義公民。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措施:
本學期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文本插圖等直觀教具和掛圖,使學生能夠直觀、生動地理解和掌握文本內容。注重學生的特點,從教學中常見的社會事物和現象入手,從遠到近,從淺到深,從具體到抽象。讓學生在課堂上聯系自己、班級和自然社會,多說話,多討論,提高觀察能力,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在活動中培養和教育學生。
二、情境表演多樣化。
我們可以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各種形式的情境表演。在教學中,讓學生扮演角色,加深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內容。當學生有一定的道德理解時,他們應該創造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對學生更真實、更友好,可以使學生充分參與,積極表現,融入課堂教學,自然積極發展,深化道德理解,內化道德情感,用一半的努力得到兩倍的結果。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在各種活動中實現學生的道德形成和社會發展。因此,從簡單的知識教學者到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和組織者,創造學生愿意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發展提供足夠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各種感官觀察、體驗、感受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索、發現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及時嘗試和創造性思考,引導學生獲得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四、互動小組討論。
在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展開小組合作,使學生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在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于道德認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節思品課就能解決的問題,為配合好思品教學,應有一定的強化規范訓練,結合思品教學制定每周每月的規范目標,使課堂上的熱情延伸到課外。經常不斷地進行課后導行、鞏固,才能使學生把熱情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內容上,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2
紛紛紅紫已成塵,布谷聲中夏令新。緊張繁忙的一個學期又將接近尾聲,愜意的暑假生活又將開啟。在即將結束的這個學期里,我所承擔著的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任務,能夠按照開學初制定的教學計劃如期圓滿結束,達到預設效果。為了使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現對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做一個總結。
一、教學的指導思想與基本理念
1、遵循教育規律,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娃娃抓起,培養有愛心、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兒童。
2、促進小學生以道德發展為核心的基本文明素質的全面發展。
3、關注兒童生活與成長,通過具有道德與教育意義、兒童可感可思的生活事件,引導兒童建構有道德的美好生活。
4、教學要與兒童平等對話,陪伴兒童的道德成長。
二、教學結構以學習活動為核心
四年級下冊教材共有四個單元,分別是“同伴與交往”“做聰明的消費者”“美好生活哪里來”“感受家鄉文化關心家鄉發展”。這四個單元是學生進行自主探索所指向的四個問題域。
作為學生學習活動所指向的問題域,也有教育的價值導向。第一單元“同伴與交往”。引導學生理性看待友誼,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友誼,者重培養學生的守信品質,掌握化解沖突、應對欺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價值導向清楚明確。第二單元“做聰明的消費者”以“理性消費”為主題,引導學生做理智的消費者,學會文明購物,樹立科學和合理的消費觀,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些內容都具有鮮明的價值導向。第三單元“美好生活哪里來”以“工農業生產與勞動者”為主題,引導學生認識農業、工業生產的重要意義,懂得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都是平等的,體會勞動者的艱辛和辛勤付出,尊重和感謝勞動者,珍惜他人勞動成果,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愛崗敬業的意識,適時融人我國傳統美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第四單元“感受家鄉文化關心家鄉發展”,引導學生關注和熱愛家鄉文化,通過了解和感受家鄉的發展,激發他們熱愛家鄉之情和建設家鄉的責任感、使命感,幫助他們成為家鄉發展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建設者。
三、常規教學
1、備課深入細致。
能認真備課,教學設計規范,過程詳實,目標明確。能夠將新課程理念融入到課堂教學設計中,每一課也都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準備和詳細的教學過程。為了對每一個學生有更多的了解,我經常和同年級老師交流,上課時多留心,課下在班里多與學生溝通,盡最大努力在備課時既備教材又備學生。今后的備課中,我要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長、教學風格,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案進行有機的調整,讓備課能扎實有效。能更多的加入自己的思想見解,上出富有個性的課來,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
2、緊抓作業批改,注重學困生輔導。
所教學科雖然沒有作業批改,但是同樣在每一節課前都要布置學生提前收集并整理各種資料信息,課堂上讓學生展示匯報,對學生進行提問,了解學生的收集整理信息的情況。對于收集資料較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給他們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3、課堂上求效率。
課堂最寶貴的教學資源是“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敢問”、“愛問”、“會問”、“善思”。課堂上教師要尊重和理解學生,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投去贊許、信任的目光,即使學生提出的問題有偏差,或者很荒謬,教師也應先肯定和保護學生提問的勇氣,教師要多用商量的口吻,多用激勵的語言,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獨立見解,讓學生主動產生發現疑問、提出問題,萌發猜想,逐步提高問得價值,引導學生提出高質量的問題,鼓勵學生“問得深”、“問得妙”,指導方法,讓他們真正地會思考、會提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加強三生輔導。
(1)積極參加各種教育網絡研修學習,在學習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2)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充沛開發和激活人體自身的各種潛能,使之成為具有較強的綜合才干、剖析了解才干和發明才干全面展開的綜合型人才,中心是促進學生全面調和地展開,同時展開個性特長,依據學生的條件、興趣及潛力培育的一技之長。我想,對學生只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他們溫暖和耐心的疏導,以誠相待,并且付出心靈的關愛,才能得到學生對我們的信任。也就是說:愛是促進后進生轉化的“靈丹妙藥”。的確,在教師眼中是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的,只要我們付出真心、誠心、耐心、愛心,就一定能換來學生的進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5、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品德教育,是道德與法治課的'重要任務,是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不僅能鍛煉學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表現出來的思想、情感、個性、行為和意志,掌握其特點、遵循其規律,把德育工作滲透到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了解道德與法治結構,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德育教育。
四、教學業績
1、全面把握課程目標
道德與法治課程目標的三個方面是一個有機結合的統一體。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全面地把握目標,改變過去偏重知識學習,忽略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的教學觀念,通過多種教學活動,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適應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掌握必備的基礎知識。教學中論題鉆研教材,探索性的嘗試設計種種教學方式,以新教材理念為指導,不斷反思積累經驗,尋找效的教學途徑。所任科目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成績良好,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
2、豐富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教學中把道德與法治與學生生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是非評價標準,懂得何謂善、惡、美、丑,提高他們養成良好道德行為習慣的自覺性和安全意識,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在教學時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要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在課堂上,關注言行不良表現的學生,及時調動班級和教師的互動,幫助他們認識錯誤,認識錯誤造成的嚴重后果,從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時注重培養他們養成儉樸,文明禮貌,尊老愛幼,遵紀守法,保護環境的道德行為習慣,個性心理方面培養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質。
總之,通過一學年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學生們的道德素質整體水平有所上升。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3
本年級共有三個班,經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80%的學生能尊敬老師,團結同學,自覺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四年級的學生活潑好動、上進心和求知欲都很強。師生一起圓滿完成全期教學任務。
我具體做法是:
1、根據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我充分運用好了教材資源。盡量做到“刪減、替換、補充”。教材是為學生提供的案例,平常教學我注意理清教材的思路,把握教材的教學主題,充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在教學過程中,以教材提供的教育主題為基礎,引導學生去學習,去探究。讓學生用自己的很光、方式來看待世界,允許學生有自己的看法。
2、教學的核心是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我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成長,發展學生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體人格,體現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3、認真上好每一節課,講課時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抓住關鍵,及時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訓練,同時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認真上好每一課,做好教研活動,觀摩優秀教師的教學理念,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4、兒童期是品德與社會發展的啟蒙階段,我在教學過程中,從兒童發展的`現實和可能出發,采用他們樂于和適于接受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幫助、引導他們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為他們今后人格和諧發展與完善奠定基礎。
5、采取以客觀社會為基礎與學生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在自主活動中自我體驗感悟,探究發現訓練技能,養成習慣。
總之我利用《道德與法治》課做好學生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會做人、樹立班集體榮譽心,用科學的方法指導每個人去學習。通過這學期的學習,逐步提高他們的自律意識。
但也有少數學生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較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今后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將重點關注,努力培養他們良好的行為習慣。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4
品德與社會教學要以兒童生活為基礎,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開放性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就是從多方位多角度改變傳統的品德與社會教學的某些弊端,使品德與社會教學充滿思辯色彩,充滿生機活力。它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基本渠道,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以提高品德與社會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下面就自己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落實課程計劃,完成教學任務
開學初,在學校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導下,細心學習《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領會其教育思想,認真撰寫教學計劃,做到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把握教材特點,聯系學生實際,適時拓展資源,注重人文關懷,做到有的放矢,出色地完成了教育教學任務,收效明顯,成績突出,得到領導的認可,博得同行的口碑。
二、凸顯以人為本,營造和諧課堂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有給予學生一個自主的空間,師生平等、民主、安全、愉悅,才能讓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心靈得到釋放,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得以調動,課堂得以真正“活”起來。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有生命的個體,要讓其活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示,就要讓課堂完全成為他們自我發展和自我展示的舞臺。對他們而言,課堂不能是一個簡單的探求知識的.過程,而是他們快樂生活的一部分。
因此,他們不能是“配角”,不能只是在老師的指揮下沿固定軌道前進去捕獲某個答案,而是實際的參與者,教育教學中的主角。課堂是他們的,自由而且快樂,他們是在快樂中學習。這樣,每個學生作為有生命的個體,作為活生生的人,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才能讓他們的生命的活力得以充分的發揮。
三、實施多元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眾所周知,學生是發展的主體,也是評價的主體,要想真正準確、深入地評價學生,單靠教師是不行的,評價者應由單純教師發展到由教師、學生、家長組成的評價群體。因此,在教學中,為了真正發揮評價的作用,我不再采用以往傳統的自上而下的評價,而是一種多方參與的評價,通過評價既尊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又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于此同時,在評價上我還做到不僅要考慮學生的過去,重視學生的現在,而且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這樣,更好地體現對學生的關注和關懷。通過評價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達到了基礎教育培養目標的要求。
四、開展拓展訓練,指導學生行為
課堂上在認真學習教科書的知識之外,精心設計課外閱讀資料:如國家大事,身邊模范等,用品德與社會的眼光給予學生拓展訓練,打開他們的思路,使課本知識得以有效的補充。讓它們進一步了解我們這個社會,了解我們民族的歷史與輝煌,感受社會,感受歷史,讓它們對社會中的是與非,善與惡有一個更加感性的認識。這樣潛移默化地指導著學生的思想與行為,收到事半功倍的課堂教學效果。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5
一、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貫徹《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吳江市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行動計劃》,對學生進行法制道德教育,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積極做好后進生的教育管理工作,預防在校學生違法犯罪,實現學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
二、教育目標:
1、通過法制道德教育,使學生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識,形成正確的法制道德觀念,養成良好的守法習慣。
2、通過家長學校對家長進行必要的指導,使家庭成員與學校同時進行該方面的教育。
3、通過學習,進行普法宣傳,為學生營造一種文明的社會氛圍,每一位老師認識法制道德教育在學生德育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制止學生違法犯罪事件的發生。
三、法制道德教育對象及教育內容。
學校法制教育的主要對象為在校學生,以及學生家長。教育內容為:中學各學科教材中的法制教育素材;《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中學生守則》、《吳江市法制道德教育讀本》、《關心下一代文摘匯編》并適時運用報刊雜志上針對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材料和案例進行教育。
四、教育內容與方法:
1、行為規范教育。
我校行為規范教育從《守則》和《規范》為切入口,通過《守則》和《規范》的學習與測試,養成良好的'守紀習慣;
2、道德與法律常識教育。
對學生進行與之密切相關的有關道德與法律常識的教育。《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吳江市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行動計劃》等。讓學生清楚地知道自己應該履行的法律義務、責任和權利。
3、增強辨別是非和自我保護能力。辨別是非能力是一個判斷對錯、合法違法等情況的基本能力,自我保護能力是一個人不接受外來的不良影響,進行自己保護自己的能力,這兩種能力都會對一個人的行為產生影響,必須通過多方的比較、判斷、分析等訓練,提高學生該方面的能力。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6
一、立足學生實際,穩扎穩打,反思與探究
經過上個學期的打磨后,我們在利用教材和教參、以及結合學生實際等方面更加有效地結合。通讀整本書后,發現脈絡緊隨學生的成長和活動范圍,青春期后的生理變化、心理變化引起的男女相處中遇到的朦朧情感、情緒情感的變化,隨著學生進入新集體后與他人、集體相處,作為社會的一員學生要樹立法律意識,學會遵法守法用法護法。第一單元和學生的生活比較貼近,所以對于學生來說會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第二單元的情緒和情感相對于學生而言比較抽象,所以需要采用案例分析和對比教學法來化繁為簡、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他們最;煜挠星榫w和情感的關系、情感的種類、情緒和情感各自作用,最難理解的有情感的`作用、怎么傳遞正能量。第三單元是學生學習最困難的一個單元,里邊有些內容是重疊的、字句比較晦難懂繞口,所以在區分和背誦方面學生很反感,比如個人意愿、角沖突、集體旋律、共同愿景等等。第四單元第一框題生活需要法律和最后一框我們與法律同行相對于學生而言比較難以理解,比較抽象,其他內容學生比較喜歡探究。
但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我們整個年級存在幾個問題:
。1)逐步出現兩極分化趨勢——優秀生積極強,學習氛圍濃烈,多問老師多做題多背書;中層生一直處于被動情況,學習氛圍一般;學困生厭學情緒很嚴重,有時候甚至連筆記都不做,需要繼續督促,因此苦我們班的各位組長們。
(2)雖然經過一學期的學習,但對于材料分析題,很多學生還是按部就班,只回答書本,較少同學會結合材料分析問題,回答不夠完善。
(3)在題型判斷和抓關鍵詞方面還是把握不到位或者是根本不抓,因此,我們還需要下苦功夫,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多啟發多講多練題。
。4)除了懶惰因素外,學生還存在背誦困難問題,需要給他們整理資料和給他們背誦訣竅的情況下才能逐步推進。
。5)分層次教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對于尖子生的培養力度不夠,在平常教學中我們為了減輕學生心理負擔習慣地給學生劃分一些重點背誦的內容,無形中會給學生一種誤導——其他知識點沒那么重要,而且給學生練習的題量不夠,學生在讀題和解題方面有待提高。
二、及時充電,向名師學習
這個學期感謝教研室組織的名師送教活動的開展,經過培訓后,我發現在教學上還可以做一些新的嘗試。比如在學生考試后,可以通過對學生的單項題、非選擇題進行等級分析、分析而對學生進行鼓勵和針對的學習建議。比如題和卷面難度系數的計算、成績abcde等級的劃分。比如針對背誦比較好的優生,可以通過教給他們刷題的方式來增加學生的廣度和深度,進一步提升優生的解題和讀題能力。比如針對復習課的知識梳理方面,可以通過思維導圖、希沃助手來提高復習課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因為堅持第二個學期讓學生用手勢來表明自己的判斷和用“表達錯誤”“與題意無關”“絕對錯誤”作為說明理由。在課堂上進行鞏固練習時,這能夠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也能提高課堂效率,現在學生已經習慣地遵守它們。經過專家的指導和個人的實踐后,我發現以上方法是很實用的,能夠減輕教學負擔和學生更加輕松、自信地學習道法。
三、任重道遠,對于新教材的把握有待加強
本學期與我一同擔任七年級道德與法治的還有另外兩位老師,我們都是年輕教師,所以在教材的把握和研究方面深度和廣度是不夠。雖然我們三個老師遇到自己困惑的時候也會在我們的里邊進行交流和分享,但是在段考和月考、期考使用外校試卷后,我們發現在設置問題、組織方面會存在不全面或者說三個人的概括不一致,有時候甚至我們自己都沒辦法確定是否正確。所以半知半解的我們判斷一些教學資源上會存在偏差或者給學生增加了一些多余的負擔。這也是我一直以來所煩惱的事情。新教材與老教材無論是表述上還是內容上都有所不同,網上的資源也是各有各的表述,所以在教材的使用和教研、各樣教學資源甄別方面,我個人覺得我們七年級是非常迫切需要老前輩和名師多給我們指導和幫助的。
四、勿忘初心,繼續努力
綜上所述問題,我將努力改進,并進一步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課堂上以學生為主體,多進行指導,開拓他們的思維視野。因此今后努力的方向:
1、積極參加各類型的教育教學培訓,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2、公平公正對待每位學生,恩嚴并濟,提高他們的自信。
3、充分發揮本學科的教學特點,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讀透讀薄教材,熟悉課程標準,把握單元、課時之間的內在聯系,抓好重難點、疑點,有層次地給學生精煉的習題。
21世紀,教育的世界未來教育形式我們還更應該接受更多的挑戰,有挑戰就有機遇,才能更進一步提高自己。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7
我承擔了小學四年級《道德與法治》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本學期,我按照課程特點制定并實施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道德和法治課程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行為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措施:
本學期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研究興趣。我們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等直觀教具和掛圖,使學生能夠直觀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在教學中,我們注重學生的特點,從他們常見的社會事物和現象入手,由遠及近、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我們讓學生聯系自己、班級、自然社會多講、多討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我們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促進活動的正常開展。在活動中,我們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我們經常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社會中實踐,在自然生活中觀察實踐中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目標達成:
我們的教學措施初步形成了民主、法制觀念和規則意識。學生研究了利用規則調整關系,養成遵守規則的慣。學生初步了解了兒童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初步理解了個體與群體的互動關系。學生了解了一些社會規則,初步懂得了規則、法律對于社會公共生活的重要意義。學生珍愛生命,有良好的生命意識,熱愛生活,樂觀向上、有責任心、自尊心、自信心的品質。學生能夠初步認識自我,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慣。學生了解了不良生活慣的危害,知道吸毒是違法行為,知道邪教的危害。我們培養學生珍愛生命,熱愛生活的態度,熱愛大自然,初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學生學會了看交通圖,學會了乘坐一般性的交通工具,能發現交通中的問題并有不同解決問題方法。
三、引導學生自主研究:
兒童是研究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我們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研究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研究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研究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我們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四、評價方法:
教師觀察記錄學生表現,包括情感、態度、能力和行為,并記錄下來。在與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教師用描述性語言評價學生在一段時間內對課程的研究態度和表現,以鼓勵學生鞏固進步、修正不足、繼續努力。
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教師引導和幫助學生提高自我認識和自我調控的能力。學生還進行互評,根據一定的標準互相評價,這有助于培養學生尊重、理解和欣賞他人的態度,相互促進。
在本學期的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我擔任了四個班的科任教師,嚴格要求自己,有計劃、組織地進行教學工作。為了讓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取得更大進步,我總結了本學期的一些工作細節,并鞭策自己更加努力朝好的方向發展。
首先,我認真備課,多方面搜集與教學相關的資料,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課堂教學并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通過培養學生研究思想品德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中注重學生活動,課堂氣氛活躍,達到愉快教學的目的。
其次,我精心組織課堂教學,盡量做到講解清晰化、條理化,課堂語言準確化、情感化和生動化,并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加強師生交流,讓學生學得容易、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同時,在每一堂課上都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研究需求和能力,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提高。
最后,我努力實現思想品德課的趣味化,將教學與實際緊密聯系,切實解決學生生活研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通過教學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讓學生在日常行為慣、思想素質等方面有了較大改變。本學期的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8
在四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我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和法治意識,傳授相關的知識和技能。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我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感受道德與法治的重要性,培養他們正確的行為規范和價值觀。
在教學內容上,我注重把握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我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的層次和深度。我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取了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讓學生從身邊的事例中感受道德問題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例如,我通過講述一個關于誠信的故事,引導學生認識到誠信對個人和社會的重要性,激發他們樹立誠信觀念和行為。
在教學方法上,我注重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式。我利用圖片、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把抽象的道德和法律知識具象化,讓學生直觀地認識到相關的概念和原理。同時,我也注重利用課堂討論、小組合作等形式,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通過小組合作解決案例,讓學生在合作中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他人的觀點,形成良好的文明交流習慣。
在教學效果上,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和激勵。我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他們犯錯誤時,給予寬容和理解,引導他們從錯誤中認識到問題的所在,并幫助他們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我也注重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踐行道德和法律知識,通過評選道德標兵、法治小衛士等活動,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
總之,在四年級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中,我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激勵性的評價方式,培養了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學生們在教學活動中通過參與討論、實踐操作等方式,提高了自身的思辨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對道德與法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認識。相信在未來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努力,為學生成長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9
本學期,我承擔了四年級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工作。一學期來,按照課程特點制定實施了教育教學工作計劃,對學生進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社會主義合格公民奠定基礎,F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教學措施:
本學期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等直觀教具和掛圖,使學生能夠直觀地、形象地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注重學生的特點在教學中從他們常見的社會事物和現象入手由遠及近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堂上讓學生聯系自己、班級、自然社會多講、多討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培養教育。
二、多樣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們可以結合有關教學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學中分別讓學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內容。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認識,這時更應該給他們創設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真實、親切,能使學生充分參與、積極表現,融入課堂教學,比較自然地主動發展,從而深化道德認識,內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是在各種活動中通過自身與外界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為此,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轉變,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靈活多樣地選用教學組織形式,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生動活潑的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注意引導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
四、互動的小組討論。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展開小組合作,使學生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在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于道德認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是一節思品課就能解決的問題,為配合好思品教學,應有一定的強化規范訓練,結合思品教學制定每周每月的規范目標,使課堂上的熱情延伸到課外。經常不斷地進行課后導行、鞏固,才能使學生把熱情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內容上,逐步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通過一學期的教育教學,教學效果良好,達到了預期效果。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10
一個學期過去了,對于我來說也才是一個開始,在這個學期中,我做了如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這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務,也是班級工作的重點。一個孩子的成長要具備德、智、體全面發展,德育放在了首位,一個品德不好的人,智和體發展的再好,對社會也沒什么好處。所以我們老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對他們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們熱愛祖國,增強集體觀念,培養高尚的情操,形成一個遵守紀律、團結向上、朝氣蓬勃的集體。但是一個人的品德是從小時候在父母的教育下形成的,到現在已成了一個習慣,要把他壞品德改正是很難的。我們就必須每天都進行教育。
二、重視班委班風建設
現代教育理論告訴我們,要組織一個成功的班級,班主任首先要選擇一些品學兼優、責任心強、樂意為同學服務的學生擔任班隊干部,進行培養和教育,使之成為同學的榜樣,帶動其他同學不斷進取,形成正確的集體輿論和優良的班風。
。1)、培養班干部
班主任對班干部,不能只是使用,還應該進行教育和培養。我經常教育他們樹立為集體服務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要求他們努力學習、團結同學、以身作則,鼓勵他們既要大膽工作,又要嚴格要求,注意工作方法。當然,選出的干部畢竟不是完人,因此對他們不能過分苛求、指責,特別是在工作出現失誤的時候。對班委會的.工作要經常檢查,而切要給予具體的指導和幫助,既不能包辦代替,也不能班上的工作全部推給班干部自己放手不管。我還堅持定期召開班干部會議,組織他們學會制訂計劃及具體措施,檢查落實情況,總結得失,并加以改進,教會他們如何分辨是非,及時阻止同學中的不良行為。而對于班干部在班級中的不良行為,決不姑息,鼓勵他們以身作則并帶動其他同學,促進整個班級的管理工作。
。2)、增強班級的凝聚力
集體是在活動中產生的,大集體如此,小集體也一樣。我組織了互幫互學活動。學習中好生帶差生;紀律上互相提醒;勞動生活上互相幫助。通過活動擴大班干部在同學中的積極影響,通過活動加強同學之間的協作精神和團體意識。這樣既能在班干部的常規管理上起到明顯的效果,又能使同學之間養成團結友愛的習慣,在班級中形成團結友愛的風氣,使班級成為一個大家庭。
三、教育學生努力學習,完成學習任務
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教育學生要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端正的學習態度,遵守學習紀律,指導學生制定好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但班級中也存在差的學生,在學習上總是不努力,無任你怎么教育他,他只是做他自己的。
四、關心學生身心健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要對學生全面負責,不僅要關心學生的課業學習,而且要引導他們開展有益的科技和文化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以培養他們的勞動觀念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養成良好習慣,增加社會知識,掌握一定的生產知識和技能,增長實際才干。
在班級工作中我有許多不足之處,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在今后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一定總結經驗教訓,那么同時也希望大家多給我意見,使我能在錯誤中成長,使班級管理工作更上一層樓。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 11
思想品德教學要以兒童生活為基礎,幫助學生參與社會、學習做人,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開放性的思品教學就是從多方位多角度改變傳統的思品教學的某些弊端,使思品教學充滿思辯色彩,充滿生機活力。它以大思品為理念,以開放的氛圍為前提,以開放的課堂為核心,以開放的實踐為基本渠道,以主體參與貫穿始終,以提高思品教學實效為根本,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為終極目標。
一、在教學中取得的成績與經驗
1、廣闊的教學陣地。
開放教學要打破教學場地的限制,除了在教室教學外,還可根據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到教室以外的場所去進行教學活動。
2、互動的動態式討論。
在現實生活中,學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形成了相應的態度和能力。因此,在教學時要善于調動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經驗,結合學生現實生活中實際存在的問題,共同探究學習主題,不斷豐富和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使學生在獲得內心體驗的過程中,形成符合社會規范的價值觀。
開放的動態式討論、小組合作形式,使學生的主體得到了充分發揮,學生得到了“全身心”的投入上,有利于培養他們的興趣和注意力,特別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在有了更為真切的情感體驗,有利于道德認識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同時也培養了合作意識,增強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多樣化的情境式表演。
我們可以結合有關教學內容,采用講故事、聽歌曲、情感朗誦、角色游戲、小品表演、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的“情境表演”。教學中分別讓學生角色扮演,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內容。當學生有了一定的道德認識,這時更應該給他們創設一定的情境。
情境表演對于學生來說比較真實、親切,能使學生充分參與、積極表現,融入課堂教學,比較自然地主動發展,從而深化道德認識,內化道德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
1、與社會實踐活動合作不夠緊密。
我們的作業設計應該要沖破封閉的圈子,向課外延伸,跟生活接軌,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開展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變得生動、活潑、有趣。
2、與少先隊活動結合不夠緊密。
學生的天性是樂于自己探索,好游戲、活動,課堂上的說教再生動也缺乏形象性、參與性,而少先隊活動可融思想性、趣味性、藝術性、知識性、參與性于一爐。因此,作為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把思品教學與班隊活動結合起來,從班隊活動中深化思品教育。
3、學生不能把學到的道理和實際行動有效的結合起來。這一點是做的最欠缺的一部分,需要結合實際進行教育,切實使學到的知識落實到行動上。作到理論聯系實際。
4、不能有效的運用電教手段
5、應把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課上教育與課下教育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緊密結合班級管理和學生的實際,進一步加強養成教育,這是思想品德教學的關鍵所在。
2、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運用好電教手段,活躍課堂教學的氣氛,必要時使學生有效的接觸大自然,接觸生活,接觸社會,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3、和家長做好聯系,不斷了解學生在家中的表現,同時結合學校的活動如:家長會等有效的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
4、把學校的德育工作和思品教學結合在一起
5、注意學生的一言一行,及時糾正學生不良行為習慣的出現。作到防患于未然。
6、加強備課的力度,上好每一節課。講求上課的形式,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能真正的上好每堂課,學到扎實的知識。
總之,只有真正改變過去從教材到課堂封閉、單一的思品教學模式,從多方位、多角度、多渠道加強思品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思品教育效益,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工作總結03-13
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下冊教學工作總結03-26
《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總結03-18
《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總結05-26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總結05-19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工作總結15篇03-13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工作總結2篇03-14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工作總結05-14
道德與法治的教學個人工作總結03-22
《道德與法治》教學的工作總結精選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