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工作計劃精選
從幼兒園到小學,不僅是學習環境的轉換,也包括教師、朋友、行為規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變化。通常會存在幾個方面的斷層問題:1、關系人的斷層;2、學習方式的斷層;3、行為規范的斷層;4、社會結構的斷層。下面是關關幼小銜接工作計劃范文,希望大家喜歡!
幼小銜接工作在指導思想上要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展。針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積極創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境的創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一、在大班末期實施 “模擬小學狀態”一日生活管理模式。
具體內容包括:
1、早晨入園要求在8:00前到園,不遲到。以培養幼兒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規律生活的良好習慣。
2、早晨取消區域活動,改為較為統一的建構、閱讀活動,并要求幼兒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進行晨間活動,不隨便走動,以形成良好常規。
3、適當延長上課時間至35分鐘左右,適當減少游戲時間。
4、適當改變學習環境,為了跟小學的課堂環境接軌,將幼兒的座位改成接近小學的較規范的上課座位形式。
5、建立良好的課堂常規,要求幼兒做到舉手發言,當他人發言時須安靜傾聽。
6、建立小值日生制度,適當增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如掃地、擦桌子等。
7、要求幼兒自背小書包入園,養成自己整理學習用品的好習慣。
8、培養幼兒會獨立地穿脫衣服、鞋襪,大小便自理(自備手紙),養成良好的進餐、午睡等生活習慣。
9、學會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
10、建立新型師生關系,適當改變太多兒童化的教師態度,在師生關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優點的基礎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評)接觸應成為主體。
二、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1、針對幼小銜接工作及本班的實際,召開專題家長會,以取得家長的配合。
2、邀請小學教師,舉辦“為孩子入園做好準備”的專題家長講座。
3、各班開辟專門的“幼小銜接工作家教園地”,加強與家長的信息交流。
4、具體內容包括:《大班幼兒園家長怎樣對孩子進行入學前準備教育》、《“幼小銜接”的問答》、《孩子要當小學生,準備充分躍龍門》、《正確指導孩子閱讀》
5、開展家長開放日活動,讓其了解幼兒園的幼小銜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園的表現。
6、要求家長在家庭中做好幼兒入學前的生活、心理、學習物質的準備,給幼兒購買的學習用品力求簡潔實用,小巧安全。
三、加強與小學的聯系和交流。
1、組織幼兒參觀小學。(要求參觀前有談話,讓幼兒帶著問題去參觀,如小學生是幾點鐘到校的?小學生怎么樣上課?一天上幾節課?上課時怎么樣坐?午飯在哪兒吃?等問題,參觀時可與小學生交談,了解小學情況;參觀回來后再組織談話,解決疑惑,使幼兒了解小學生生活,為入小學作好準備。)
2、我園教師與小學教師相互聽課、評課活動。
3、小學教師到幼兒園上課、幼兒園教師到小學上課的交替開課觀摩活動。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精選】相關文章:
幼小銜接工作計劃201805-08
幼兒園幼小銜接工作計劃「推薦」05-07
幼小銜接教師發言稿12-30
怎么做好幼小銜接工作10-18
大班幼小銜接教育工作總結12-19
幼小銜接期兒童的心理特點07-24
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工作總結06-26
幼小銜接教育中同伴影響的研究開題報告10-24
小升初語文銜接資料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