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工作報告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需要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的工作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的工作報告1
我班有38名幼兒,男孩18名,女孩20名,他們第一次離開家庭來到幼兒園,剛從爸爸媽媽手中脫離,投入集體生活,獨立性和自理能力相對比較差,對他們不僅要教給本領,更中要的是對他們要更具有耐心和愛心。這學期我們重點抓常規和自理能力的培養,同時針對幼兒的情況也進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學習互相幫助,樂于助人,懂禮貌的品德,營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有禮的學習氛圍。
一、教育教學方面
1、德育方面
首先我把教室布置得像美麗的花園,讓幼兒一進教室就充滿著好奇,和他們一起搭積木,做游戲,說兒歌,漸漸地讓幼兒適應幼兒園的一日生活。
重陽佳節,讓幼兒知道是爺爺奶奶的節日,我們和小朋友一起去敬老院,表演唱歌,跳舞,給老人們準備一份禮物,培養幼兒尊敬老人的優良品質。
秋季,我們還開展了廣播操比賽,一方面是為了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的'動作協調性,一方面也是為了增強初步的競賽意識,團對精神。
此外,我們還召開了小班的`第一次家長會,目的是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學習。在家長會上,我們向家長介紹了小班幼兒的一些情況,以及需要培養的地方,還有許多建議,家長對這次的反映還不錯。
2、自理能力的培養
小班幼兒剛離開父母,自立能力普遍都很差,開始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
(1)上廁所在家幼兒用的是坐便器,到幼兒園后女小朋友只能蹲,男小朋友只能站,大便才可以蹲。于是就一組組的教他們。男女小朋友大小便應該怎樣,后來小朋友掌握的都很好。
(2)穿鞋子。幼兒學會區分鞋子的左右,我邊幫孩子穿邊進行講解示范讓幼兒學習區分!澳_尖做朋友,腳跟做朋友,中間留下一只眼睛!
(3)洗手督促孩子飯前便后勤洗手,并且還要求他們在洗手的時候應該把袖子往上卷起來,搓搓手心和手背,小手要洗干凈。
3、幼兒常規的訓練
(1)學會打招呼,問好以及一些簡單的禮貌用語。剛入園的孩子都不會和老師打招呼,我就耐心地每天教他們要做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如:他們早晨來園放學離園都會和我打招呼,知道做錯了事要說“對不起”,得到了別人的幫助要說“謝謝”。
(2)教育活動豐富了幼兒世界。幼兒剛開始對什么都一無所知對任何都感到好奇,抱有濃厚的興趣,特別是對畫畫,既然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我就制訂了目標,每個星期都不同,從涂色一步步到簡單地畫圓圈,他們都有了明顯地提高。我把他們的作品貼起來,讓他們自己欣賞,還經常發些禮物來獎勵孩子們,小紅花,貼紙等,這樣他們的學習欲望就更加強烈了,也投入了。
二、重視園工作,提高家園共育
1、為家長提供學習資料
我們通過“家長園地”宣傳幼教新動態,介紹一些好的文章,讓家長也從中穴道不少育兒的常識,理論經驗,還在上面公布教學內容,讓家長了解幼兒在園所學的內容,也便于回家進行督促與輔導。
2、家園聯系
每月我都認真填寫好家園聯系手冊,針對家長提出的意見,對幼兒進行個別教育。
本學期是我工作的第一年,肯定有許多做的不好的地方,例如在幼兒的常規上還要加強,還要做得細致些,在幼兒的自理能力上還要深入,與家長的交流還要周到些。我遠愿在下學期,我以更積極更熱情的工作態度去迎接新的挑戰。
我相信。只要我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的,不輕言說放棄。
幼兒園的工作報告2
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進餐、睡眠、上課、盥洗、穿脫衣服等十多個環節,是幼兒必須遵守的日常生活規則。也就是我們平常經常說的常規,它是幼兒園為了使幼兒的生活內容豐富而有規律,調動幼兒在一日生活活動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自主性和獨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兒生活習慣與自理能力是“動力定型”的建立過程。若一開始由錯誤的教養方式可得錯誤的動力定型,將會導致一生的不良生活習慣或生活不能自理。反之,若一開始建立良好的動力定型,無疑會終身受益,F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六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加上小班幼兒年齡小、依賴性強、對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懂,頑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個班集體里,勢必很不習慣、很不適應。眾所周知,要搞好一個班級,建立常規是必要的,初入園的小班幼兒,因而良好常規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那怎樣把常規轉化為幼兒的自覺生活習慣。本學期我們小班年段從實際出發進行了關于小班幼兒生活常規培養的研討。
一、分清階段、把握重點。
從小班一開學開始,我們在學期初就對小班幼兒一年中的常規培養做好定位,分成若干個階段:小班上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適應、熟悉為主;后半學期:以初步遵守為主。小班下學期的前半學期:以鞏固、適應為主;后半學期:以樂意遵守為主。
二、內容分層、循序漸進。
作為教師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級常規抓好,但是每班幼兒的特點是截然不同的,要培養千萬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規培養不能只追求即時效果,應循序漸進。什么常規在什么時候教下去才適當,深入到什么程度才適宜,遇到問題,如何去調整,都應象會計做預算一樣有一個統盤的考慮。下面我就以如何引導幼兒收拾玩具為例,說說各班是如何開展的。
(一)各班級根據本班幼兒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確定目標。
小一班:大多數的幼兒已經學會給玩具分類,但多數幼兒區角的觀念還不是很明確,在區角活動后收拾玩具時經常將玩具放錯,如語言區的玩具放到動手區。目標就定位為學習一一對應收拾擺放玩具。
小二班:幼兒不能很好的、自覺的'愛護和收拾玩具,對丟在地上的玩具不能主動的撿起來,目標定位為懂得玩完玩具后要放回原位,學習收拾玩具的方法。
小三班:在玩娃娃家時,幼兒不能有次序地收拾玩具,菜市場的菜經常很隨意地放回塑料筐中。目標定位為初步學會按相同標記收拾玩具。
小四班:一樣玩具要收拾,許多同伴都來幫忙,你幫著往那搬,我幫著往這搬,最后玩具沒收好,還爭吵了起來,有時還撒了滿地,這都是因為孩子無法把握好如何適度的幫忙,協作幫忙的方法沒掌握。目標就定位為學習合作收拾大型玩具。
(二)通過相互觀摩討論,尋找成功教學策略。
1、標志法。
小班幼兒不認識阿拉伯數字,更不識漢字,記憶的持久性較差,就運用標志引導幼兒分類收拾,如放串鈴的框子外就貼上串鈴的標志,讓幼兒通過標志了解相同的玩具要放在一起,提高幼兒的分類意識;如音樂區的玩具用上唱歌、音符等較形象的圖案;美工區就用畫畫等形象的圖案,讓幼兒了解什么材料應該放置哪個區角。
2、游戲法。
幼兒喜歡在有趣的活動中接受教育,而游戲則是對幼兒進行常規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充分利用教學游戲對幼兒進行生活常規教育。如“送玩具回家家”的游戲,把班級常用物品按固定位置擺放。如:幼兒脫下的衣服疊好后放在玩具柜上,杯子放在杯架上,圖書放在圖書架上等,這樣使幼兒對班上物品的位置產生深刻印象,養成了不亂拿亂放的好習慣,通過這樣反復的游戲,幼兒知道什么玩具改該送什么地方,還加深了幼兒玩具哪里拿,哪里放的常規習慣。玩“小動物找家”的游戲,讓幼兒扮演不同的小動物,通過看不同的小動物標志,相同的動物回到同樣的家,讓幼兒了解到標志的起示作用,知道小動物有家,玩具也有家,相同的玩具也要住在一起,使幼兒能分類收拾玩具。
(三)活動后的反思。
1、教師在活動中要多注意一些細節部分,如游戲時搭建的房子不牢固,致使場面有些混亂;攝的視頻材料,不僅要注意整體內容,還要關注視頻中的對話,它可能就是影響活動的重要因素;教師組織活動要注意提問的設計,不適宜太泛,思維空間不能太大,應多為選擇性等較簡單的問題,使幼兒稍一動腦就能回答的問題。
2、情感交流與肢體語言相結合,創造愉快、寬松的心理環境,使常規管理生情并茂。如多用一些身體的語言如:抱抱他們、親親他們、與他們握握手,通過這些與孩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孩子們會越來越喜歡你,有了感情的基礎,這是建構良好常規的基本前提。
3、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規,通過不斷學習落實《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過程中我認識到,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是讓幼兒主動發展的好機會,在每次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僅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力,還能發展他們的思維能力,增強責任意識。還孩子一起制定常規,能使孩子們由簡單、被動遵守規則轉變為自身良好的習慣。
【幼兒園的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幼兒園年檢工作報告06-13
幼兒園春季工作報告02-17
幼兒園實習工作報告08-16
幼兒園工作報告范文10-12
民辦幼兒園工作報告11-07
幼兒園中班工作報告10-18
幼兒園月工作報告07-28
幼兒園實習工作報告06-24
幼兒園中班學期工作報告09-27
幼兒園年檢工作報告優秀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