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論文范文
論文提綱是作者構思謀篇的具體體現。便于作者有條理地安排材料、展開論證。有了一個好的提綱,就能綱舉目張,提綱挈領,掌握全篇論文的基本骨架,使論文的結構完整統一;就能分清層次,明確重點,周密地謀篇布局,使總論點和分論點有機地統一起來;也就能夠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組織、利用資料,決定取舍,最大限度地發揮資料的作用。
小學體育論文范文1
體育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是提高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整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學生科學的鍛煉身體以及健康成長的過程。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與同伴之間交往、合作,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創造性地學習,科學地鍛煉自己的身體;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技能以及科學的健身方法,增進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在鍛煉中初步形成積極向上、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要使體育教學適應教育教學的需要,適應時代的需要,適應人的需要,就必須解放我們的頭腦,高瞻遠矚,樹立“大體育”的教學觀,從而開辟體育教學的新途徑。
一、從“教”變“導”
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課堂學習中就要引導學生多涉獵、廣積累、勤練習,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好習慣,使學生認知能力不斷提高。特別是在進行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更要注意引導和創造豐富的教學環境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歡迎學生從參評一個新動作起就七嘴八舌,廣發議論。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體育新知識的積極性和興趣,更能提高學生鑒別所學知識的能力,幫助學生很快建立適當的學習目標,并確認和選擇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
指導不僅是幫助學生解答教學內容方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指導教會學生如何進行學習的方法。當前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體育教學本身的要求。一旦學生掌握了體育學法就可以更主動、更有效的進行學習,這樣也就促進了體育教學效果的提高。通過多種途徑、形式進行指導,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和認知能力,這樣才能使學生逐步掌握體育學法,并把被動的學變為主動的學。
二、教學內容的選用
不同學科都有其完成本學科的主要教學目標的專門內容。體育教學在把握體育學科教學內容全面性這一點,必須把能全面發展學生各種身體素質,有利于學生身心素質,健康均衡的發展,教師應從教學內容的選擇與設置入手,考慮以下幾方面:
1、教學內容要面向學生,著眼于學生的未來,能為自身體育的形成和發展打基礎。
2、教學內容要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利于與社會體育接軌。
3、教學內容豐富多彩、靈活多樣,教材融民族體育、健身項目和娛樂活動于一體,有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個性的發展,自鍛能力的養成。內容涉及理論、技術、保健、素質等方面,突出健身性、休閑性、娛樂性、終身性、實用性,以利于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和鍛煉。
現行的中學體育教學內容中過于競技化,枯燥乏味, 田徑內容較多,現有狀況是有的學生為了出勤而來上體育課,有的是出勤而不出力、不出汗,甚至東躲西躲的,不是跑完800米、1000米,而是走完800米、1000米,整個體育課堂不倫不類,學生沒有興趣,教師沒有信心;有些學生喜愛的又有課余鍛煉價值的終身鍛煉卻沒有。因此老師應不斷的學習充實自己,要不斷的鉆研新教材,如準備活動部分可由教師帶做徒手操換為學生自己組織、或以武術操、健美操、校園集體舞、體育游戲等方式進行;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都可以選進教學內容。使學生愛上體育課,變老師要我上體育課為我喜歡上體育課。因此要注意選好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的目標。
三、教學過程層次要清楚,教學手段要有效
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一個和諧而不死板、熱烈而不松散的教學環境。教師在動作要領及要求等的講解上要層次分明,通俗易懂,采用不同教學手段,不同的組織形式引導學生學習,教學效果明顯提高。如在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教學中,解決出手高度問題時,采用將球投給跳舉羽毛球拍后面的接球人,還有教師輕松自如準確無誤地單手肩上投籃的示范動作,既突出重點、又掩蓋了難點,在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的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效果。
小學體育論文范文2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以及未來,孩子的穩定健康成長對于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小學時期,學生身體健康所具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健康的體魄是進行一切活動的根本基礎,如果沒有健康,那么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但是如今,學生愛生病或者是體質測試不合格的情況與問題普遍存在,這對學生的學習以及生活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為我們敲響警鐘,基于這種背景之下,妥善實施陽光體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1陽光體育運動的概念
羅振宇曾經在《關于在學校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理性思考》當中指出,對于陽光體育運動來說,其至少包括三種特性:首先,陽光體育運動的主要練習手段就是進行肢體活動;其次,針對的重點對象就是全國范圍內的大、中、小學的所有學生;最后,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聲勢浩大,并且舉足輕重的重要工程。所以,對于陽光體育運動我們可以總結出這樣一個簡單的概念:陽光體育運動就是將身體練習作為基本手段,將促進學生健康當做主要目的,從而為全民族素質的提升而進行的一場聲勢浩大的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學校體育活動。
2我國中小學生的體質現狀
2.1我國學生整體體質健康水平呈現下降趨勢:為了能夠更加準確、全面的了解以及掌握我國學生在各年齡階段有關體質健康方賣弄的實際情況,2006年9月,國家體育總局以及教育部等一共10個部門聯合開展了全國第二次對于國民體質的監測,經過統計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學生的身體出現增長,有關體重超重或者是肥胖增多方面的檢出率也有所提高,逐漸成為對學生健康狀況產生影響的一大因素;相較于2000年來說,各階段學生有關視力方面的不良率都出現上升的趨勢;并且各年齡組學生實際的肺活量水平逐漸出現下降趨勢,學生自身的身體素質(比如短跑速度、力量耐力以及肌肉爆發力等)水平也出現了下降。直到2013年國家再次對我國各年齡階段之中的學生實施身體素質方面的檢測,其結果依然差強人意。
2.2為了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體育鍛煉:青少年的精神狀態是否良好,身體以及心理是否健康等,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國未來實際的人民風貌,同時也能體現出有關體育文化方面的水平是否得到了進步以及改進,并且更是在發展的角度上展示了我國軟實力方面的提升。從1983年自后,我國學校體育得到了穩步提升,整體提高了學生在飲食方面的水平,但是依然在存在很多不良現象,比如部分學校忽視了學生身體方面的健康和培養,只重視學生是否可以考上高水平、高質量的優秀學校,由于學習任務越來越繁重,導致鍛煉的時間不斷減少。這些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以及身體健康狀況等產生了非常嚴重的影響。
2.3體育教師方面的配備不足以及體育設施較為匱乏:體育教師隊伍方面的建設以及教學資源上的匱乏,導致學生在體育教育方面的學習受到了很大的制約,并且也影響了他們身體素質的提高和運動技能的掌握。有關教育司司長楊貴仁也指出:在我國國內各大中小學校當中,體育教師,特別是專職體育教師都存在嚴重不足的有關現象。特別是對于體育教學領域來說,體育教學方面的困難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假如在課程設置方面增加體育課的課時,那么就一定要對場地器材等有關方面的影響因素進行充分考慮。部分體育器材已經達到了使用年限,甚至在經濟落后的諸多偏遠山區當中,根本不具備體育活動環境和相關體育器材。
3中小學實施陽光體育活動的作用分析
對于“陽光體育運動”方面的開展,是新時期強化學校體育工作方面的戰略舉措。對營造濃厚的有關校園體育鍛煉方面的環境和氛圍,以及全員參與的有關群眾體育鍛煉的良好風氣,積極推動廣大青少年進行體育鍛煉,有效提升學生自身的體質健康水平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與作用。《關于在學校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理性思考》當中作者曾經分析到:進行陽光體育運動是整個學校體育方面的發展重點,同時也是促進體育工作認知度的一個良好契機。有關陽光體育運動方面的開展能夠積極促進學校在體育基本條件方面的提高與完善,進一步強化師資隊伍方面的建設。吉林體育學院方面的王月華曾經在《對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與思考》當中指出:全國億萬學生有關陽光體育運動方面的啟動,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以及意義。由科學發展的角度來看,未來將由如今的青少年學生來當家做主,他們的體質以及健康是整個國家的財富。與此同時,對于陽光體育運動方面的啟動也是新時期強化人才建設的有關戰略措施以及富國強民之本;由人性化角度來說,關于陽光體育運動的進行是切實落實“以人為本”方面的內在要求,是強化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的重要物質基礎;由教育本身來說,是對教育理念進行轉變,合理建設辦學方面的內涵,整體提高升學層次,并促進素質教育質量有效提升的重要舉措。進行陽關體育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學生自身的健康狀況;使社會環境推動學校體育進行良性發展;使各級領導將學生體育運動的實際情況重視起來;幫助學生在思想以及行動上將體育運動重視起來并參與到其中;讓更多的家長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并更加關心孩子健康的問題;同時還能使學校體育工作方面的不利因素不斷減少。
4結束語
陽光體育運動方面的開展,是促進學校體育發展的重要任務,并且也是培養以及形成終身體育意識的有效途徑。關于陽光體育運動方面的開展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程,其涉及到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國家等諸多方面,學校是進行陽光體育運動的關鍵,需要從體育改革著手主動營造體育氛圍,創新思路并且活躍形式,從時間內容以及場地上進行保證,使課堂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之間進行融合,從而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當中。這樣才能有效促進素質教育方面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陳江東.甘肅省中小學實施陽光體育運動存在的問題分析與對策建議[J].辦公室業務,2013,(21);152.
[2]邢新麗.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開展情況研究綜述[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2,(110;168.
小學體育論文范文3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活動在小學的教學體系中占據了重要比例。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合理地運用游戲,不僅能培養小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還能增加他們對其他課程的學習興趣。
一、激發興趣,調整心態
在目前的體育課程中,大部分教師只是讓學生做簡單的熱身運動,如沿著操場慢跑或做定位操,只是單純地讓學生在上課前做好運動的準備。如此枯燥乏味的準備活動讓學生提不起學習興趣,從而使體育教學活動達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合理地將小游戲運用在體育準備活動中,可以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在進行熱身運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比賽,如通過50米跑或100米跑,訓練他們跑的速度。指導做關節活動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一對一比賽,看誰做得動作更標準,姿勢更優美。這樣既能在小游戲和比賽中完成教學目標,又能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的興趣。
學生在上室內課時需要全神貫注地聽講,精神處于緊張狀態,因此,教師在進行體育活動前可以先利用小游戲來活躍氣氛,讓學生以積極的心態投入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游戲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鍛煉他們的視覺與聽力,如組織學生一起做“聽口令”游戲,可以說多種語言,不拘泥于普通話。目前小學生已經開設英語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地加入一些簡單的英語,讓學生在做游戲的同時還能學習基本的英語詞匯,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聽力。再如,通過“找茬”和“分辨顏色”的游戲,可以鍛煉學生的視覺。教師可先易后難,循序漸進地設置游戲環節,讓學生在游戲中找到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
二、快樂游戲,技能學習
在體育課上,要想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必須要經過學生的努力才能完成。教師要幫助學生靈活地訓練,如果訓練方法一成不變或者太枯燥,學生會產生厭倦心理,對學習也會更加抵觸。因此,教師應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合理地運用游戲讓學生完成體育技能的訓練。如進行小組接力跑的游戲時,可對不同體質的學生進行分組,讓體質好的學生組成一組并規定他們跑較長的路程,體質較差的學生組成一組跑剩余的路程。
在練習“耐久跑”時,教師可將學生集中起來進行跑步訓練,采用比賽模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的求勝心理。但是,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增強安全意識。
三、因材施教,放松身心
在開展體育活動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生理差異、年齡、身體狀況等方面選擇教學游戲,控制教學的時間和訓練強度,保證每名學生都有適合自己的運動,防止學生因運動量過大或不足而達不到教學效果。在體育課結束前,教師應讓學生做一些放松運動,緩解運動過后帶來的疲勞,讓學生舒緩身心恢復良好的狀態,以便有更好的精力投入到下一門課的學習中。如組織學生分組蹲馬步,并讓一名學生坐在另一名學生的腿上,看誰堅持得時間長。也可做“蘿卜蹲”的游戲。這些游戲簡單有趣并且不耗費學生的體力,能讓學生身心得到放松。同時,教師要注意學生的精神狀態,若學生因運動量過大而身體不適要及時采取措施,避免不良結果的發生。
總之,將游戲運用到體育活動中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游戲模式下,體育教學活動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注重將教學內容和游戲緊密結合,突出游戲教學的趣味性,并且注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和生理特點,因人制宜地制定教學方案,從而激發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同時,將游戲運用到體育教學活動中,既能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他們的意志,又能讓教師在工作中緩解教學壓力。這樣的教學模式,能讓體育教學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