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論文
社會心理學是指研究個體和群體在社會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為發生及變化規律。社會心理學在個體水平和社會群體水平上對人際關系進行探討。在個體水平上進行研究的內容有:個體社會化過程,交往,言語發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環境及學校對個人的影響等。在社會群體水平上進行研究的內容有:群體交往結構、群體規范,態度、種族偏見攻擊行為、風俗習慣和文化等。
社會心理學論文1
社會心理學歷史通常劃分為三個時期,1908年到二戰為學科形成階段;二戰到60年代為學科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期開始,社會心理學研究遭遇嚴重危機,反省和試圖消除這種危機構成70年代以后社會心理學研究主旋律。危機意識促使社會心理學共同體從研究主題選擇、主宰方法偏好、理論模型構造和研究潛在假設等所有方面進行冷酷而全面自我反思和檢討。西方社會心理學因此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開始全面理智轉型;蛘哒f,在過去20年中,西方社會心理學已經超越危機時期苦悶,從研究程序、研究技術和理論構造到研究主題拓展,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等各個方面,都有突飛猛進演化。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危機是認知主義危機
上世紀50年代后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后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危機。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爾批判理性主義、庫恩范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后現代哲學思潮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具體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后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心理生態觀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于重要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于社會心理學失敗
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范式,在自然科學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范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組成部分。這樣做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社會心理學中小型理論爆炸性增長,一本普通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理論;另一方面由于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邏輯聯系,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沉重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于危機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社會心理學家都被卷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角色,代表不同認識,發出不同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積淀。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志:
1、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紛爭
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危機,映射著后現代文化思潮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后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結果。后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研究目不再是對人心理“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心理學差異與心理局限“理解”,促進人心理解放。心理學研究不再熱衷于去“證明”一個理論“真”或“假”,因為在后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后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于從文化、歷史角度對人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實人”取代“抽象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對象;
。2)強調心理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重要補充。后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于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后現代社會心理學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人解釋也標志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文化轉型。
2、“文化”社會心理學興起
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重要標志,后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產物:從學科外部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心理學界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結果。與“認知”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社會心理學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一系列重大轉變!拔幕鄙鐣睦韺W認識到人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視角,它顛倒認知社會心理學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延伸或對應物置于審視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是,人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表現?站在“文化”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文化內涵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著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角度,分析個體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個體主義傾向排斥文化因素考慮,文化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著積極意義。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緊密聯系,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系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西方社會心理學由于把追求目標定位在一般、抽象、普遍適用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需要和要求,因而脫離社會生活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因此,緊密聯系本土文化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人心理特征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社會心理學論文2
摘要:
現今小學生大多是家庭的獨生子女,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也因為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等親人對孩子百般寵愛、有求必應,從而使得許多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與不端品行。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因離異家庭或留守兒童的理由,導致這些孩子沒有監護人的嚴格管理和正確的教育撫養,最后自身缺點逐漸增加,甚至自暴自棄,失去希望。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喜歡被任何人約束,對師長的教育置若罔聞,有的還有抵觸、反抗情緒。對于這些心理上需要幫助、情感上需要關懷的孩子,他們的教育更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
關鍵詞:
后進生 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一、尊重孩子的差異
每位學生的性格與智力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生來就是高智商,有的生來身體或頭腦就有殘疾一樣,教師應該尊重孩子的差異性,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衡量每位學生,更不應該對不同孩子持不同態度,而應一視同仁,把所有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培養,給予后進生足夠的關懷與愛護,不讓他們產生被歧視與被疏遠的感覺,而應讓他們感到學校的溫暖、教師的關愛。不要因為他們學習成績差而放棄或感到厭煩,否則只會給這些后進生以極大的傷害,嚴重的還會毀了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與教育理念,讓這些后進生感到被重視、被理解、被關懷、被尊重,教師的尊重會影響其他學生對后進生的態度,這樣大家都沒有了歧視,剩下的只是尊重與關懷,將對后進生的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二、深入了解每位學生的家庭狀況
后進生會表現出封閉、羞怯、害怕、孤獨、倔強、暴躁等不良行為,導致這些現象發生的根本理由有很多,最大的可能是家庭因素。因此教師要對這些學生開展教育,首先應該深入了解后進生的家庭狀況,掌握家庭實際情況對教育會有很大的幫助,可以說是轉變這些孩子的切入點,或治病救人的藥引子。教師要了解這些學生的家庭狀況不是簡單易行的,因為這些學生本身會有自卑心理,不希望別人知道自己的家事,對家庭情況有所隱瞞。這時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開導教育,給這些學生以足夠的尊重,不要傷害他們的心理,可讓學生或敞開心扉或側面了解,在得到其家庭實際情況后,我們便可以根據這些現實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教育策略或開展教育行動,總之不能盲目地對這些心理上有理由的孩子展開說教,否則只會適得其反,好心辦壞事,傷害學生。
三、真誠地與學生溝通、不斷鼓勵
后進生時間久了往往會產生自暴自棄的心理,覺得社會不喜歡我們、家里得不到關愛與溫暖、學校里到處是歧視看不起的眼神,讓他們覺得自己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四處遇冷受挫,而自己不可能轉變這種目前狀況。因而破罐子破摔。經常打架的會覺得還需要打架,讓大家怕我也是一種驕傲;不遵守課堂紀律的,經常與老師唱反調,這樣在同學面前感覺很威風等不良現象愈演愈烈。此時教師應該與這些后進生真心交流,與他們交朋友,談他們喜歡的話題,讓他們把自己當做可以吐露心聲的人,之后再尋找到他們身上的優點以鼓勵他們,讓他們認識到自己也有可取之處,不只是缺點毛病,如果把這些優點發揮好同樣會讓同學、老師刮目相看,甚至他們的某些優點可以成為全體學生學習的榜樣。這樣經常得到鼓勵,這些孩子就會看到希望,有了希望他們就會有所轉變,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四、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及實現理想的信心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理想,后進生同樣如此,只是他們會把理想埋在心底,深深地埋藏起來,他們覺得自己如果說出自己有某某理想,想實現某某目標會被同學、老師笑話,自尊心會被傷害。所以他們通常讓人覺得自暴自棄、沒有理想就是自己的真實狀態,但教師應該清楚地知道這些孩子也有理想、也有目標,我們應該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把自己的理想勇敢地說出來,并朝著這個理想目標努力。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幫他們樹立近期可以實現的小的理想目標,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快樂,體驗到通過自己的努力完全可以實現這些切合實際的目標。之后再逐漸樹立遠大目標,循序漸進地讓學生重拾信心,不放棄理想、不拋棄自我,只要自己不斷努力,理想均會實現。
五、做學生的楷模,發揮榜樣作用
榜樣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推動作用,小學時期,教師往往會成為學生的第一榜樣,在小學生的心目中,教師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有了這個重要角色,教師應該淋漓盡致地發揮自身的榜樣的魅力與力量,可以和學生談談自己的成長經歷,把自己親身經歷過的坎坷與磨難、艱辛與不易跟學生分享。通過現身說教告訴學生,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的道路上不只有甜蜜跟坦途,人總要經歷各種磨難與不幸才會逐漸成長為能抗擊風雨的強者。有的人會經歷家庭的不幸,有的人生來就是身殘或智殘……不幸有各種各樣的,但相同的是只要自己努力拼搏、相信生活、樂觀向上,未來就會是豐富多彩的。
綜上所述,教師要在教育教學中不斷關注后進生的成長變化,給他們足夠的關懷幫助,逐步培養他們成為社會所需的有用人才。
社會心理學論文3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上世紀50年代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范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后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后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觀的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于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于社會心理學的失敗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學的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于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系,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二、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
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經歷兩個發展階段。從6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屬于危機的前期階段,這一階段的特點:一是幾乎所有的社會心理學家都被卷入危機,在其中扮演著各種不同的角色,代表不同的認識,發出不同的聲音;二是人們在有關批判的對象、目標、觀點、對危機的反應等任何方面都形不成一致的意見,學科研究完全陷入混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正是這種反思的積淀。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具有兩個標志:
1、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紛爭當代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映射著后現代文化思潮的影響,甚至可以說“危機”本身就是以后現代文化立場審視認知社會心理學的結果。后現代社會心理學首先意味著對認知社會心理學的全面解構:社會心理學的研究目的不再是對人的心理的“治療”或“改造”,而是促成對人的心理學差異與心理局限的“理解”,促進人的心理的解放。心理學的研究不再熱衷于去“證明”一個理論的“真”或“假”,因為在后現代語境中,理論根本不可能在真正意義上得到“證明”。后現代社會心理學致力于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對人的心理做出“解釋”。這種新的研究模式強調以人與他人、他物(包括社會、文化)之間內在、本質的構成性為幾點:
。1)要求以“現實的人”取代“抽象的人”作為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2)強調心理的文化意義,拒絕接受“文化特權”“西方優越”與“種族中心主義”,堅持以平等的原則接受一切文化與個體心理差異;
。3)以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互動過程研究取代傳統心理學的認知中心;
。4)重視理論的前構性;
。5)主張用語義學、解釋學的方法作為社會心理學研究方法的重要補充。后現代社會心理學到目前為止還處于理論探索階段,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理論體系,有關它對社會心理學研究和發展所產生或將會產生的影響也眾說紛紜。但后現代社會心理學的思想、觀念被越來越多的人解釋也標志著社會心理學研究正在發生重要的文化轉型。
2、“文化的”社會心理學興起如果說作為當代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重要標志,后現代心理學還僅僅是表現為一種思想、觀念形態,文化社會心理學則已經形成相對完備的體系,能夠為文化轉向提供更加翔實的研究資料。從社會心理學學科內部的發展邏輯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試圖消解認知主義危機的產物:從學科外部的影響來看,文化社會心理學是七八十年代印度、新西蘭、土耳其等非西方文化傳統的心理學界的本土化心理學研究及這一時期其他相關學科,包括科學哲學、語言哲學、臨床心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成果向社會心理學研究滲透的結果。與“認知的”社會心理學相比,“文化的”社會心理學的興起意味著當代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一系列重大轉變!拔幕摹鄙鐣睦韺W認識到人的心理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建構,在文化社會心理學中,文化與心理不再是兩個相互分離、獨立的要素,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心理是文化投射,是文化對應物。文化社會心理學完全是一種“文化的”視角,它顛倒了認知社會心理學的思維邏輯,將文化前置,將心理作為文化的延伸或對應物置于審視的地位。文化社會心理學要著重討論的是,人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在何種程度是文化的表現?站在“文化的”立場,過去人們普遍接受的“西方”心理學研究模式不能被接受的,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文化社會心理學將研究重點導向心理學的“本土化”問題和個體在特定社會文化背景中的“社會化”問題,強調對心理學的文化內涵的理解、分析。
三、社會心理學文化轉向的意義
西方心理學一直對文化存在著忽略,這種忽略很大程度上是與其個體主義傾向有關。個體主義把心理學的研究看成是個體心理的探討。在意識與行為的研究中不是從個體所處的文化歷史背景出發,而是從個體的角度,分析個體的內部動因和外在行為。這種社會心理學研究中的個體主義傾向排斥了文化因素的考慮,文化的研究由此為心理學家所忽略或拒絕。而文化的轉向無疑對克服西方社會心理學中個體主義傾向有著積極的意義。
同時,西方社會心理學的文化轉向可以促進心理學與社會文化的緊密聯系,而同本土文化緊密聯系的社會心理學更符合社會的需要,因此更具有實際效用。傳統的西方社會心理學由于把追求的目標定位在一般的、抽象的、普遍適用的心理科學模式上,不考慮特殊文化條件對心理學的需要和要求,因而脫離社會生活的實際,成為一種純學術追求。
因此,緊密聯系本土文化的實際,考慮本土文化的特殊需要,研究本土特殊文化條件下的人的心理特征應該是全球心理學工作者共同努力方向。
社會心理學相關論文(通用7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學術界進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社會心理學相關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社會心理學相關論文 篇1
【摘要】
文章主要介紹了現今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理由,表現為:一是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水平較低,二是留守學生有嚴重的厭學心理,三是農村留守兒童普遍存在嚴重自卑心理,四是留守兒童內心深處易形成失落感,結合這些理由,我們提出了要有針對性地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建立了留守兒童幫扶制度,開設有針對性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加強對家長的幫助和指導等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
農村 留守兒童 心理健康 教育
引言
中國的社會經濟從傳統的自給自足的、封閉的農業經濟社會,向現代的、發展的、開放的工業經濟社會轉變的速度加快,大批的農村勞動力開始向城市轉移,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長期孤獨無助的內心世界,影響了孩子的生活學習,也形成了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理由。
1.現今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理由
由于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到城市中工作,也就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農村留守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理由也目益凸顯出來,具體說來,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水平較低
在生活方面,由于留守兒童很難得到來自父母方面的關懷與照顧,因此在遇到生活困難時,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向同伴進行求助,這就導致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質量水平較低。
社會心理學現象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論文了吧,借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你知道論文怎樣寫才規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社會心理學現象論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本文通過兩項簡單的社會心理學實驗研究對社會心理學的實驗方法的可用性問題從理論上作了初步探討。討論圍繞著實驗方法用于社會心理學問題的有效性和現實性問題展開,認為實驗安排的現實意義是獲得有效性的基礎。同時,本文也涉及了實驗方法的科學道德問題,定量化研究的困難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識活動在實驗進程中的作用等問題。從這些問題的討論中,提出社會心理學實驗方法的特點及局限性。
關鍵詞:心理學論文
1.實驗社會心理學概念
社會心理學是一門研究和社會有關的心理學問題的學科,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門較為成熟的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其創始人馮特提出了兩種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學的取向或者說心理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即實驗社會心理學和文化科學的取向或者說社會學取向的社會心理學。
實驗社會心理學是以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現象的社會心理學分支。實驗社會心理學對社會心理現象不作玄學思辨或空洞理論的探討,而是通過實驗,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相應的結論。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各種各樣復雜的社會心理現象;實驗社會心理學所運用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實驗室實驗法在內的一切客觀方法,主要有:實驗室實驗、現場實驗、系統觀察、比較文化的研究、檔案研究、測量法、統計法(包括相關法)、模擬法、訪問法、問卷法等。每一項實驗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種方法,或同時采用幾種方法,所得結果比較準確和可靠。
社會心理學方面的論文
社會心理學在個體水平和社會群體水平上對人際關系進行探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社會心理學方面的論文,歡迎大家的閱讀。
摘要:
現今小學生大多是家庭的獨生子女,即使不是獨生子女,也因為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父母等親人對孩子百般寵愛、有求必應,從而使得許多孩子養成不良習慣與不端品行。
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因離異家庭或留守兒童的理由,導致這些孩子沒有監護人的嚴格管理和正確的教育撫養,最后自身缺點逐漸增加,甚至自暴自棄,失去希望。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不喜歡被任何人約束,對師長的教育置若罔聞,有的還有抵觸、反抗情緒。對于這些心理上需要幫助、情感上需要關懷的孩子,他們的教育更需要教師的特別關注。
關鍵詞:
后進生 心理教育 教育策略
一、尊重孩子的差異
每位學生的性格與智力都是不同的,就像有的孩子生來就是高智商,有的生來身體或頭腦就有殘疾一樣,教師應該尊重孩子的差異性,不能按照一個標準衡量每位學生,更不應該對不同孩子持不同態度,而應一視同仁,把所有學生都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教育培養,給予后進生足夠的關懷與愛護,不讓他們產生被歧視與被疏遠的感覺,而應讓他們感到學校的溫暖、教師的關愛。不要因為他們學習成績差而放棄或感到厭煩,否則只會給這些后進生以極大的傷害,嚴重的還會毀了他們的一生。因此,教師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識與教育理念,讓這些后進生感到被重視、被理解、被關懷、被尊重,教師的尊重會影響其他學生對后進生的態度,這樣大家都沒有了歧視,剩下的只是尊重與關懷,將對后進生的成長起到決定性作用。
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與文化轉向論文
社會心理學說的是價值觀與興趣有關,但價值觀強調生活的方式與生活的目標,牽涉到更廣泛更長期的行為,價值觀的最終點就是理想。下面是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與文化轉向論文,歡迎參考閱讀!
一、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
1、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是認知主義的危機上世紀50年代后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及其主要成果,如人際知覺與歸因理論、認知一致性理論、認知不協調理論、社會比較理論等。走的都是認知主義路線。因此,50年代以后的西方社會心理學就是認知社會心理學,所謂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危機更準確地說是社會心理學中認知主義的危機。60年代中后期,受到波普爾的批判理性主義、庫恩的范式論、現象學、解釋學以及后現代哲學思潮的影響,社會心理學開始從某個個別的、具體的研究到核心認識論、方法論,對認知主義開始進行全面反省和深刻批判,認知主義在社會心理學中的主導地位開始動搖。80年代末后現代社會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的興起,以及建構主義為其哲學基礎的心理生態觀的出現,昭示隨著人們對社會心理學基本理論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當代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模式運用于重要的文化轉向。
2、認知主義的危機是自然科學研究模式運用于社會心理學的失敗早期心理學以自然學科為自我發展的范式,在自然科學的統攝下,認知社會心理學長期以來將研究的重點放在“經驗事實的積累”上,社會心理學紛紛遵照實證主義研究的范式:首先在觀察基礎上形成假設,再通過設計精巧的實驗驗證這些假設,得出的結論被作為規律性知識構成社會心理學理論體系的組成部分。這樣做的直接結果一方面促進了社會心理學中的小型理論爆炸性的增長,一本普通的大學《社會心理學》教課書通常要涉及四五十個形形色色彼此相互獨立的理論;另一方面由于忽視基本理論研究,導致社會心理學學科體系內部缺乏嚴密的邏輯聯系,各種研究成果人言人殊,甚至相互矛盾……在諸多問題當中,使認知社會心理學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經典實驗引入社會心理學課堂教學方法淺析論文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的心理現象、精神功能和行為的科學,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包括基礎心理學與應用心理學兩大領域。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經典實驗引入社會心理學課堂教學方法淺析論文 ,歡迎閱讀。
[摘 要] “教無常法,貴在得法”,將經典實驗引入社會心理學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吸引學生、加強學生科研意識并使學生較好掌握社會心理學基本知識和原理的一種較好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 實驗 社會心理學 課堂教學
一、引言
怎樣能上一堂吸引學生的課?上一堂讓學生滿意的課?讓學生的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有效結合?在于教師的思考、教師的責任心,以及多樣性的教學活動。教師在講授相關知識理論時,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從單純的“識記”變成“體驗”和“內化”的主動探究式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在我們的課堂中,教學方法多種多樣,有角色扮演、分組討論、視頻在線、案例分析等均收到很好的效果,在社會心理學課堂中,還有一個很好的教學方法――經典實驗的引入,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
二、社會心理學的經典實驗引入課堂教學
1.盧欽斯首因效應實驗
人對于外界的認知可分為對物的認知和對人的認知。在物的自然屬性尚且固定的情況下,人們對物的認知亦會產生認知偏差,就是心理學所謂的錯覺,例如著名的繆勒萊耶錯覺、馮特錯覺、螺形錯覺等。在社會認知過程中,認知者和被認知者總是處在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狀態。因此,在認知他人、形成有關他人印象的過程中,由于認知主體與認知客體及環境因素的作用,社會認知往往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偏差。這些偏差會影響我們對他人印象的形成和交往行為,而以強調社會與個體之間相互作用的社會心理學勢必對這些認知偏差進行廣泛的研究和討論。其中盧欽斯著名的首因效應實驗便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