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實踐活動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大學生實踐活動論文1
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研究
摘要:始于1997年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歷經二十載春秋,在鍛煉了一大批優秀青年和促進我國農村發展同時,也攜帶時代發展賦予的局限砥礪前行。本文從簡要回顧大學生三下鄉的發展歷程為伊始,以西華師范大學近兩年來在校大學生三下鄉為實例,以小見大剖析現階段大學生三下鄉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希冀拋磚引玉,引發學界更深入的思考。
關鍵詞: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
1發展回顧與問題提出
鑒于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開展的非廣泛性,在回顧發展歷程前需負責任的對其進行簡要解釋。所謂的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即是指團中央組織開展的全國大中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大學生集體主義和協作精神的一項重大舉措。
2現存問題及對策建議
2.1現狀與問題
2.1.1案例回顧:在20xx年西華師范大學積極響應團中央號召,于7月10日“出征”
團隊由40余支校級社會實踐隊、1162名師生組成,前往全國各地24個州市的社區街道、城郊農村,包括貴州、西昌、北京、成都、廣安等地。以脫貧攻堅、革命精神、國情社情考察、師大文化宣揚等為專題進行為期7天的暑期社會實踐。20xx年的主要內容與20xx年差別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團隊減少至36支,人數僅800余人,指導老師更是缺乏。
2.1.2現存問題:時間短暫,缺乏持續性長效性
近兩年,該校所開展的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均在天氣極為炎熱的時段開展,為期一周,時間相對不長,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綜合能力以及幫助農村地區提高生活學習質量,都有較大的難度。在實踐過程中,雙方所獲多為感性認識,而非深入的理性思考,未能更深入地探討和研究,亦難以挖掘其本質和要害;顒尤狈嵭А?臻g跳躍,缺乏連續性和針對性。在兩年的時間活動中,后一年開展活動時重返前一年的活動地域幾乎沒有,在空間上具有分散性、廣泛性,加之限于一周的時間,在實踐過程中喪失了針對性和連續性。對一個特點地來說,這樣的社會實踐產生實質性的改變很難,學生實際收獲有限。前期宣傳不到位,缺乏廣泛參與。這一問題的發現來自于筆者對該校學生的走訪調查。在被問到的同學中,有60%左右的學生不知道該項活動的入口、資料準備等相關事宜?陀^來說,這一問題也直接導致20xx年參與人數下降。評價機制不健全,缺乏激勵性。學者曾經對“三下鄉”活動的考評現狀作出“四重四輕”的評價:重定性評價,輕過程考評;重成績總結,輕糾錯考評;重少數人的評優,輕對多數參與者的考評;重實踐成果展示,輕經驗的鞏固和積累。①在本研究中這些問題同樣突出。
2.2對策與建議
2.2.1活動前期預備機制建設
高校在開展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之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首先,確定清晰明確的活動宗旨和目標是對活動成果的重要導引;確定活動起始時間、周期長短并明確活動范圍和地域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基本要素。其次,明確人員組織和實踐隊伍建設,取得穩定廣泛而充足的資金和物資是重要保障。最后,做好活動前期宣傳、借鑒運用實踐經驗,避免連續性和長效性的缺失。
2.2.2活動中期管理機制建設
在三下鄉活動行進過程中,良好的管理控制是該活動取得圓滿成功的保障。高?刹扇〉拇胧┲T如:對大學生的工作進行專業化的指導;對其不當行為進行監督和約束;激勵和保障學生人身財產安全亦是重點措施;整合運用各方資源,加強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爭取多方支持。
2.2.3活動后期的評價機制建設
后期評價是一項活動中最后一項但必不可缺的重要工作。故高校在開展三下鄉活動時,應以初始目標和階段目標為為評價的基礎指標,建立對大學生、指導老師、幫助對象、活動實效等方面進行評估和量化,獎懲明晰,給予激勵,同時對評估環節自身提出改進措施,促使后期評價更精確科學,從而促進大學生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更高效科學進行、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的同時,增強同心共筑“中國夢”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參考文獻:
[1]秦寧.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探索和思考[J].教育論叢,20xx(12).
[2]王鑫.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現狀與思考[J].科學實踐,20xx(12).
大學生實踐活動論文2
摘要:
目前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在思想認識、項目策劃、組織實施中凸顯許多弊端,只有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實踐內容、形式和載體;注重專業指導、因地制宜設計實踐項目、合理策劃、注重成效、建立長效機制,把“三下鄉”做成“常下鄉”,才能實現雙贏效應。
關鍵詞:大學生;社會實踐;創新
0引言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活動是指“文化、科技、衛生”下到農村。20xx年8月,中央16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文件指出:“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環節,對于促進大學生了解社會、了解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增強社會責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近幾年來,伴隨著國家對新農村建設的巨大投入,農村基礎設施、農村生活情況、農村精神風貌等各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與此同時,農村的青年人流動性增大,常駐青年人突減,留守兒童與空巢老人增多,部分農村基本覆蓋信息化,日常文化生活匱乏等新現象凸顯。在這種新的形勢下,如不對傳統的“三下鄉”形式加以創新,緊跟時代步伐,就無法真正成為服務社會和培養學生的一個有效載體。
1目前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凸顯出的問題
1997年5月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等部委聯合下發《關于開展大中學生志愿者暑假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的通知》,至今已逾15年。經過15年的探索與發展,大學生“三下鄉”活動已經成為國家科教文衛等職能部門服務廣大農民、服務基層的重要品牌[2]。目前,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多彩,按專業特長分類,可以分為科技宣教類、文化文藝類、衛生保健類。近年來,還有一類綜合衛生與文化的人文關懷類,比如關愛留守兒童與空巢老人就屬于這一類。按實踐內容分類,可以分為宣傳調查型、設計維護型、幫助生產型、表演展出型、支教授課型。按實踐時間分類,最少的有3天,最長的有1個多月。按實踐人數分類,一般至少5人為一隊,人數也可達到50人以上。通過以上的分類,就構成了現在各種形式的暑期實踐活動。盡管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多彩,也作出了一定成績,但是我們必須看到不足,正視存在的問題。
1.1思想認識不到位
社會實踐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在大學生素質拓展,專業能力提高,對國情的了解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高校重視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有的高校還將社會實踐活動作為一門“必修課”給予相應的學分,然而這種重視提高不了大學生對其正確認識。暑期“三下鄉”的參與面不廣,個別院系在選拔實踐隊員的時候缺少足夠的思想教育,選拔過程簡單寬松,有個別服務意識不強,個人素質不高,覺得社會實踐新鮮好玩。還有的參加動機不純,為了獲得“社會實踐先進個人”等榮譽。有的實踐隊大學生,為了完成學校要求的任務,為了“下鄉”而“下鄉”。在集市擺幾張桌子,橫幅一拉,向來往的群眾發宣傳單,對前來咨詢的群眾泛泛而談,擺攤時間1小時左右就打道回府。領略鄉鎮美景美食,購買特產反倒成為實踐隊員們的主要“工作”。這樣思想認識不到位的實踐隊,不僅影響到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還會損害到高校的名譽,受到當地政府或單位的排斥。
1.2項目策劃有誤區
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前期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實踐活動主題、形式的確定、組隊,對組員進行思想動員,作初步計劃等。盡管每個實踐隊在出發前都會制定相應的計劃,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但是很多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調研,教師對于前期的方案指導不足,學生籌備時也沒有深入了解實踐地的實際需要。很多的實踐隊存在一個誤區,想方設法籌備更多的實踐項目,這些項目有些華而不實,沒考慮到是否適合實踐對象,實踐對象是否又需要這些項目,最終造成實踐成效不佳,大學生成就感低下。在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中,許多高校都是派輔導員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造成在實踐過程中缺乏專業教師的指導,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中,帶隊老師力不從心。個別老師責任心不強,難以給學生很好的指導,影響了實踐效果。特別是有些帶隊老師經驗不足,造成實踐活動不順利。
1.3實踐經費難籌措
高校團委每年都有專門的學生社會實踐經費預算,每個高校劃撥的經費相差很大,“三下鄉”社會實踐經費與學術研究、技能提升等經費相比比例還是偏小,申請額外劃撥經費難上加難。有些高校這部分經費十分緊張,具體承擔實踐組織工作的院系部門,在制定實踐隊的活動時間、參與人數、實踐項目時往往受到實踐經費的限制,導致實踐效果打折。
1.4實踐效果短期化
各個高校都有自己的社會實踐基地,每年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中,并沒有連續地選擇社會實踐基地,流動性比較大。部分高校院系領導遵循的是哪里方便,就去哪里的原則,沒有充分利用社會實踐基地,使得社會實踐基地成為空牌,浪費人力、物力。社會實踐活動缺乏穩定性與長效性機制,也使得實踐活動無法制定長期目標,浮于形式。
2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創新思路
2.1端正認識,注重專業指導
高校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發動者,作為具體承辦實踐活動的院系,必須積極動員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讓大學生對社會實踐有正確的思想認識。明確社會實踐并不是一次單純的體驗生活,一趟旅游。應該是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特長,將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在鍛煉自己運用知識能力的同時,圍繞實踐主題為當地群眾服務。讓學生在出發前有使命感,參與時有光榮感,歸來時有成就感。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成員名額有限,基本從各級學生會、社團、班委中選出。只有突破身份、專業、年級等因素的限制,組建自愿為主,或返鄉大學生群體的實踐隊,才能夠大大地提高實踐主動性。各院系要組織好實踐隊員的培訓工作。圍繞實踐隊的主題和活動項目要求,可以聘請多名專業老師集中指導,也可聘請校外專家指導。規模較小的院系可以形成聯合實踐隊,加強院系之間、高校之間、校企之間的合作,開展更豐富的實踐活動。要緊緊抓住實踐地政府當年的主要工作,將實踐項目貼近地方發展,取得當地政府的支持。拓寬思路,涉及到例如環保、水利、法律、農業、電力等行政部門,可以尋求他們的指導或申請組成聯合實踐隊,通過地方、企業出資協辦的方式籌集實踐經費,爭取更多的社會支持與贊助,推動社會實踐更好開展。
2.2因地制宜,服務與實踐并重
不同實踐隊各有特色,實踐項目與時間也各有不同。實踐隊在設計實踐項目時應該充分考慮到自身特長,結合當地特點開展實踐活動。例如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電力系與信息系聯合實踐隊發揮專業特長,深入鄉鎮村開展義務維修,并為文化氛圍濃厚的尤溪縣管前鎮九曲村獻上文藝晚會;河海大學能源與電氣學院實踐隊深入尤溪縣西城鎮鳳元村、秀村、七尺村、文峰村等地,實地考察了當地的水渠、排洪溝、河堤等農田水利設施,開展了測量河道落差,河道防洪排洪功能檢驗等活動;福州大學實踐隊深入鄉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實踐活動;福建省中醫藥大學暑期社會實踐調研團來到尤溪縣八字橋鄉,調研全縣重點中藥實驗基地發展狀況。這些實踐隊開展的實踐項目因地制宜,需求與供給相適應,使實踐活動具有很好的成效,得到當地政府積極的支持。
2.3合理籌劃,花“小錢”做“大事”
實踐時間的制定,依賴高校劃撥的實踐經費,當地政府或單位對實踐隊的支持情況而定,時間過短,學生實踐效果不佳,對當地的服務不夠。進行合理的經費、時間預算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最短保證在一周左右為宜。實踐隊住宿一般是安排在學校宿舍或者政府宿舍,當當地無法承擔時,就要居住賓館,這對許多實踐隊來說,是費用最高的一項。社會實踐最大的花費無非是在住宿費與日常飲食上,經費不多的實踐隊,要盡可能與當地溝通,得到支持。也可以采取自己買菜煮飯的方式,這種自食其力的方式不僅增進了大學生們之間的交流,還增強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2.4精選實踐基地,制定長效機制
“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是為了讓大學生提高實踐能力、接地氣、察民情。高校在選定社會實踐基地時,要根據學校專業特色以及能夠開展的實踐活動等方面進行合理性分析,簽訂責任書。實行雙贏原則、就近原則,把社會實踐與思想教育結合,與專業學習結合,精心組織。實踐基地要能承擔大學生相關專業社會實踐的需求,融合教學、科研、生產、育人為一體。在向實踐基地提供物質支持的同時,積極由輸血型向造血型轉化,讓大學生受到更好的鍛煉,地方與單位取得更好的效益。加強校地聯系,制定長效性的保障機制讓實踐活動達到預期目標。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應是臨時性的實踐活動,要保證活動的連續性與穩定性,將“三下鄉”變為“常下鄉”。
2.5設計實踐成效考核制度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隊成員的表現情況,要納入日常的教學安排并給與相應成績,納入評先評優的考核指標,作為入黨的考核依據。實踐隊指導教師的指導成效,也將作為職務(稱)晉升、年終考核的重要條件;同時加強對學院的考核力度,把社會實踐開展情況作為學院學生工作考評的重要指標,確保社會實踐活動扎實有效地開展[3]。將“訂單”式的社會實踐引入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中去,形成高校出學生,基層單位出崗位的模式,服務基層,服務三農。提前給與大學生進入社會實踐的機會,了解單位或企業運行模式,拓展大學生就業創業道路。
3結束語
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促進了大學生成長成才,培養了大學生更強的實踐能力,為大學生今后走入社會做好了鋪墊。作為實踐教育的組織者,我們要緊密跟隨當今社會發展形勢,結合高校自身優勢,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使實踐活動具有長效性與穩定性,發揮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最大作用,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李倩.淺談高職高專教師隊伍的建設[J].科教文匯,20xx(09):20-21.
。2]王銳琴,劉芳芳,蘇建國.新形勢下高校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再思考[J].中國產業,20xx(2):65-66.
。3]趙海慧.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高教高職研究,20xx(49):190-191.
大學生實踐活動論文3
一、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作者從事高校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多年,通過自身研究心得認為要想有效解決以上三個方面存在的問題,關鍵是要把沒有納入人才培養方案內的學生,利用個人業余時間參與的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納入高等學校教育體制改革計劃,進行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化管理學分化建設。
(一)明確管理目標
根據培養具有創造性創新性人才的要求,制定科學的、符合各校特點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課程大綱,明確實踐活動總目標,同時明確實踐活動管理主體,如學工處、團委、教務處、人事處、科研處、系部及實踐基地的作用,各部門統一目標,明確職責,分類管理,既相互獨立又高度統一協調。在實現目標的組織實施過程中,由學校職能部門組織協調全校各系,從實踐活動的計劃、經費、過程管理、評價、結果的運用等方面做到與專業教學無縫對接,讓學生在通過實踐檢驗專業學習成果的同時,深入社會各層面,提升個人的生存能力與對生活的認識。
。ǘ┓蛛A段設定任務要求
學生大學期間,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分階段設定社會實踐活動的任務要求,把實踐內容與理論教學任務相結合,完成理論教學任務后配套實踐活動,把理論內容在實踐中加深理解,通過實踐促進學生對理論的認識,為下一階段理論教學打下基礎。把大學期間劃分為低年級、中年級和高年級三個階段,每個階段也設定相應的任務。低年級以習慣養成,道理品質教育實踐為主中年級以能力提升實踐為主,高年級以適應崗位和社會服務實踐為主。學生各個階段的社會實踐活動予以考核并登記成績,記入學生個人檔案,形成實踐活動貫穿整個大學教育全過程的培養模式。
(三)制訂科學合理的課程內容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課程是其個人成長的一個大課程,課程內容設計須符合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基本規律。它包括國家政策形勢教育、教育、社會服務教育,具體指大學生開展的各類社會調查、專項訪談訪問、“三下鄉”支教支邊、社會義工與志愿者等。實踐課程內容要與學生所學專業相契合,在學生成績管理體系中賦予一定的學分,對實踐活動指導老師要計算工作量,只有這樣才能讓方案落到實處,激發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確保實踐活動課程規范化發展。
二、如何將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納入課程管理體系
。ㄒ唬┙⒖茖W的實踐活動課程培養目標
建立科學的實踐課程培養目標是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改革的關鍵。作者對培養目標的理解為: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思想理念,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根本目標,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為手段,鼓勵學生開展社會服務,投身公益事業,以所學專業的行業市場為依托,開展專業認知教育,投身生產一線,加強對實用技術的掌握,在實踐崗位上鍛煉自己。同時,鼓勵學生走出校園,加強與他人的溝通,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文字寫作能力,接收多元化思想,催化自身的創造創新能力。只有能達到以上目標,才能說我們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課程取得了成效,改革思路才有了突破。
。ǘ嫿ǜ咝У膶嵺`活動課程管理體系
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課程與理論課程區別很大,它是校園和社會兩個課堂、老師和人民兩種教員、社會和書本兩類教材的結合,是一個復雜的課程體系,要確保實踐活動課程的有效實施,必須構建高效的課程管理體系。校級層面要成立專門工作委員會,由校長任主任,相關職能處室與系部負責人組成,同時根據任務劃分版塊成立計劃制訂、組織實施、績效考評、結果運用等小組,各小組由直接業務相關部門負責人牽頭,嚴格落實改革方案,獎優罰劣。系部是學生的直接管理者,因此,在組織實施過程中,系部是關鍵環節,各系部須根據本系專業特點,學生實際情況制訂相應的工作方案,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全面深入到學生的實踐課程中去。學校要安排專門的經費以保證項目的實施,同時科研部門要通過課題研究的形式及時推廣典型案例,帶動全校整體工作的推進。
。ㄈ┐蛟忑R備的校內外專兼職相結合的教師隊伍
在整個學生實踐活動課程實施過程中,指導教師是關鍵,他承擔引導學生實踐活動方向、專業知識指導、保證學生人身和財產安全等重任。因此,打造一支以思想政治教育為主、專業技能教師為輔的指導教師隊伍尤其重要,指導教師要以高度責任心、精湛的業務水平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全程跟蹤與指導,公平公正公開的考核學生課程成績。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的課堂因大部分在社會,學校還要建立數量充足的實踐教學基地,聘請行業內的知名專家或技術能手、實踐基礎的領導和工作人員擔任兼職指導老師共同實施實踐課程計劃。要有配套的獎勵制度,鼓勵更多的社會優秀人士從事指導教師工作,提升學生實踐課程實施的內在水平。
暑假大學生文明交通教育實踐活動報告論文
本次社會實踐積極響應團委號召,貫徹“八字方針”和“四個全面”精神,為建設美麗河南貢獻我們的一份微博之力。在社會實踐的這八天里,我們團隊將以城鎮居民交通出行方式以及對交通文明知識進行宣傳在鄢陵縣及其附近縣內進行走訪調查,為美麗河南建設出力,到今天為止,我們團隊時長八天的社會實踐已經正式結束。
最初,我們聯系了當地交警支隊后,我們團隊成員便在交警的指導下在十字路口維持秩序,站在那里才更加明白了交警同志的辛苦,也注意到許多不守法現象,有許多人不管紅綠燈,不顧危險橫穿馬路,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及時制止,為創造一個更安全更和諧的交通情況貢獻一份力量。
后來我們陸續在東大街、西大街等人流量較大的路段繼續協助交警指揮交通。相比前兩天的情況來說,東街附近的宣傳工作做的比較到位,橫穿馬路,闖紅綠燈的現象基本沒有,但仍有個別路人翻跨欄桿,經過我們團隊的維持,到傍晚,即使是下班高峰期秩序也十分有序。烈日炎炎,不變的是責任感。八天下來,非常辛苦,但也值得。交通規則是為了每一位公民制定的,它不僅僅是法律的要求,更是道德的約束。我們每位公民都應該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交警和志愿者的維持是必須的,更多的還是需要每一位的努力。
最后的兩天,針對這幾天我們團隊在幫助維持秩序時的觀察,我們設計了一個面對無車一族行人的`調查問卷以及其他行人的交通知識問卷調查,以分析市民們平常交通的行為和態度。上午僅兩個小時的時間便有十三位市民接受了我們的問卷調查,一切都進行的非常順利。下午,鄢陵交警支隊大隊長姚隊帶我們進行了走訪調查,通過問答,我們市民對交通的理解更深了一步,并給當地居民贈送了交通規則手冊。
大學生暑期支教實踐活動報告論文
XX年7月18日-恰逢建黨九十周年盛世歡歌之際,“光之!笔钇趯嵺`團在今天也深入黃龍寺村,追憶黨的革命歷程,聆聽前輩們的豐功偉績!
在來之前我們就了解到,黃龍寺作為革命老區和敵后根據地,這里曾設有八路軍后方醫院和軍工廠。據老人們講朱德總司令和聶榮臻將軍曾在村里住宿,楊成武將軍的指揮部也曾設在村里。當著名的黃土嶺戰役打響時,炮聲在村子里聽得清清楚楚;著名的狼牙山五勇士之壯舉就發生在該村東面十幾公里處;在抗日戰爭中,鄉親們為了掩護八路軍傷員在敵人掃蕩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上午我們全體隊員組織孩子們集合在教室里,通過圖文、視頻、口頭講解等方式向他們講述了黨九十年來的風雨歷程以及取得的輝煌成就,一批又一批的先進共產黨人為了祖國的復興之路前赴后繼流血犧牲.特別是在觀看視頻時,遇到不懂的地方隊員們就耐心的向孩子們講解。當看到水生火熱的中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站起來了,最終走向繁榮富強時學生們深有感觸,隊員們也是感慨萬千,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當了解到村里曾經居住著一位參加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老英雄時,老人雖然在前年不幸離世,但我們還是懷著崇敬的心情立刻啟程前往老英雄的住處看望他的老伴和感受英雄前輩的豐功偉績。在英雄老伴的介紹下,那些封存于記憶永存在心中的光輝歷史撲面而來:老英雄名叫劉永春,1935年11歲地他光榮參軍,曾任68軍610團某連連長。14年的戰斗生涯中老英雄參加了平水戰役,解放張家口、石家莊、太原等戰役,并于1944光榮入黨。在解放太原的戰役中老英雄被迫擊炮彈擊中,至老人離去腿內的彈片都未取出。1949年老英雄光榮退伍回到黃龍寺后,又安排兒子參軍報效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