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會學論文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論文在形式上是屬于議論文的,但它與一般議論文不同,它必須是有自己的理論系統的,應對大量的事實、材料進行分析、研究,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摘要:城市社會學作為規劃學科的核心課程,不僅和城市地理學、城市生態學、城市經濟學等理論一樣能夠擴充研究視野和提供技術支撐,而且在我國城市社會轉型和規劃研究“社會轉向”的歷史情境下,需要肩負起城市規劃認知“社會轉型”的責任,在教學任務上需要明晰城市規劃的倫理價值,解釋與闡述社會—空間互動規律,提供社會研究經驗與方法。由于城市社會學具有空間研究的傳統,其學科研究對象與城鄉規劃學有一定的重合性,因此在教學內容的組織上可以根據后者的社會需求來組織,具體可從屬性認知、發展認知和方法認知三方面入手。
關鍵詞:城市社會學; 城市規劃; 規劃教育;
1、引言
當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社會轉型相伴相生, 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入帶來了社會階層日益分化與社會生活方式改變,城市中各種社會問題逐漸顯現并日益復雜,并反映于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激烈變化。城市規劃作為一種社會制度,以合理安排城市功能布局、公平分配城市的空間資源為己任,需要對這些現實狀況做出積極響應,從物質空間建設層面尋求解決社會問題的途徑。然而, 創建于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城市規劃更多地定位于技術工程領域,城市空間與社會發展的紐帶存在斷裂,城市規劃的社會責任感先天不足[1]。與此相關聯的是,在城市規劃專業教育領域,大多數脫胎于傳統建筑學的城市規劃專業教育缺乏對社會空間問題的敏感性,尋求在社會領域的拓展與延伸勢在必行。
城市社會學(urban sociology)是以城市的區位、社會結構、社會組織、生活方式、社會心理、社會問題和社會發展規律等為主要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F在很多規劃院校都將其列為城市規劃專業的必修課,利用社會學視角來審視和把握演變中的城市規劃社會需求,并使之成為分析城市空間背后社會問題與社會運行規律的有效工具。但城市社會學作為基礎理論學科,其研究重點多注重描述和解釋,且在研究內容和范圍上也過于寬泛;而城鄉規劃學是立足于實踐的學科, 兩者之間存在“理論—實踐”之間的關聯。因此如何能夠針對自身需求,從城市社會學中提煉和總結出需要借鑒和學習的方面,用于指導規劃研究和實踐,需要規劃教育工作者的梳理與歸納。
2、規劃教育中的城市社會學的任務剖析
從課程設置上來講,城市社會學目前在城市規劃院校多安排在三年級和四年級,在這一階段,學生們完成了規劃設計的基本技能訓練, 開始進入專項規劃設計和相關理論課程并行的規劃業務提升階段。城市社會學在此階段實質上是扮演著起承轉合的角色,既要完成對城市規劃的全面認知,拓展規劃研究的視野,又要培養一定的專項研究能力。
城市社會學的研究內容過于稀松,研究對象和領域也非常寬泛,蔡禾(20xx)曾收集了17本中英文的《城市社會學》著作,從中總結出了城市社會學中21個相對獨立的內容,且每本著作的內容構成差異極大,學者們在這門學科的內容上存在著極大分歧。對于城市規劃而言,不是所有的城市社會學議題都能與城市規劃相契合,其教學任務需要圍繞著規劃的實際需求展開,具體要對規劃學科的認識實現三方面的支撐:明晰城市規劃的倫理價值,解釋與闡述社會—空間互動規律,提供社會研究經驗與方法。
2.1明晰城市規劃的倫理價值
由于城市規劃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 規劃教育往往以培養規劃設計能力作為導向,課程安排上形成了以設計課程為核心,相關理論課程為支撐的教學體系。因此,學生從一開始接觸到基本技能訓練和基礎知識培訓,再到專項規劃設計及其相關原理的學習,很容易在對規劃的理解上產生“唯空間論”,將城市規劃簡單理解為 “城市空間設計”。雖然相關規劃原理課程會包含有部分社會方面的內容,但社會因素自身有 “軟性”和“隱性”的特征,很難在規劃設計中予以準確定位與表達,導致學生對城市規劃本質的理解有偏差。特別是當前城市規劃被定義為公共政策,這與他們平時對規劃的認知差別巨大, 加之缺少規劃編制和實施的具體經驗,學生很難將規劃設計及其社會屬性聯系起來。
因此,城市社會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建立起規劃實踐與學科價值之間的認知橋梁,通過了解城市空間規劃面臨的社會問題,明晰城市規劃實踐為社會和人服務的最終目的,增強學生對規劃本質的社會性認識,從而實現其對城市規劃屬性與價值認知的回歸以及對規劃學科理解的完整。
2.2解釋與闡述社會—空間互動規律
社會空間辯證法認為“城市空間是社會過程和生產關系的產物,另一方面,空間又是一種物質力量,它影響、引導、限制活動的可能性以及人類在城市中的存在方式”。城市規劃要解決社會問題或實現社會目標,進行成功的空間實踐,必須了解“社會—空間”之間的規律。城市社會學的引入,為城市規劃提供了了解社會的平臺,拓展了社會學方面的視野與方法,從而建立了社會—空間之間的聯系紐帶。
事實上,弗里德曼曾指出城市規劃專業實踐的性質主要體現為多學科知識的綜合應用, 即“從知識到行動”?梢岳斫鉃,規劃的實踐在安排和改造城市環境的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遵循或應用科學知識系統中的相關規律,才能有效地達成規劃目標,這也就是通常講的規劃的 “科學性”。因此在規劃教育中,城市社會學作為一般認識論及與規劃實踐相關的科學,其知識構成了規劃的知識教育基礎。它需要通過解釋城市空間形成背后的社會機制與社會利益分配關系以及不同階層所處的空間聯系,來闡述社會— 空間之間的互動規律,為指導有效的城市空間利用與安排提供基本保障。
2.3提供社會研究經驗與方法
從城市規劃的公共政策屬性來看,它具有社會工作性質,在很多工作和研究環節中都需要社會學研究方法的延伸和應用,例如在城市規劃編制實踐中的資料收集、專題研究、基礎分析方面,需要大量的社會調研、社會統計以及社會分析等方法的支撐。城市社會學作為獨立發展的學科,經過了長時間探索、發展和完善,已經形成了基于社會研究的成熟且種類繁多的方法體系,其中有針對性的研究方法可以為規劃編制和前期研究提供不可或缺的技術保障,產生事半功倍的效用。
3、城市規劃中城市社會學教學內容框架
如前所言,在城市規劃本身的知識構成中, 并不包括完整意義上的城市社會研究,而是需要圍繞著自身工作屬性和特征來選擇。城市社會學的引介要緊扣城市規劃行業,根據上述三方面的教學任務來安排,教學內容除學科基礎知識外, 還應圍繞著規劃社會屬性、規劃實際境遇以及技術支撐而展開,將規劃行業關心的社會問題、社會現象、規劃組織編制與方法方面作為重點,從屬性認知、發展認知、方法認知三個部分來完成城市社會學的教學(圖1)。
3.1屬性認知——與城市規劃社會特質相結合
20xx版的城市規劃編制辦法將城市規劃定義為政府調控城市空間資源、指導城鄉發展與建設,維護社會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的重要公共政策之一。它不僅明晰了城市規劃的任務是通過城市空間塑造來實現其社會理想,同時也規定了規劃目標和規劃過程的社會屬性。因此,要實現對規劃屬性的全面認知,就必須理解若干社會概念或是社會機制,例如什么是社會? 什么是社會公平?什么是公共安全?什么是公共政策?社會與空間的互動關系是什么?等等。因此,筆者根據以上規劃屬性認知的需求,將城市社會學教學內容具體按照客體認知和過程認知兩方面來組織,分別包括城市社會和社會空間的認識,以及對規劃價值和規劃形式的再認識。
3.1.1對城市社會和社會空間的認識
對城市社會客體的認識一直都是城市社會學的傳統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城市社會系統(社會結構)、城市社會關系(社會階層分層與流動)以及城市生活方式三部分;而對于社會—空間的認識,課程講授需要緊抓社會與空間之間的關系紐帶,闡述兩者之間的互動規律。筆者認為借助于傳統經典城市社會學理論來加以說明尤為妥當, 因為城市社會學一直以來都以“空間”關注作為研究傳統,它在研究社會現象時,往往將其置于空間的視野中,其中芝加哥學派的人類生態學理論在某些時候更被認為是推動城市社會學發展的開創性力量。因此,對城市社會學傳統經典文獻的梳理實質上可以理解為對社會空間研究發展過程的再認識,解析人類生態學派、馬克思主義學派、韋伯學派、女性主義學派等學科研究成果能夠讓學生了解社會、人群、權力和空間之間的分配及其相互聯系。
3.1.2對規劃價值和規劃形式的再認識
城市規劃工作的開展并非單一的技術過程, 而是牽涉到多方利益的協調過程。因此,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城市規劃具有社會工作屬性,而城市社會學在此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有助于了解規劃自身的規劃組織過程。
明確多元價值取向下的多元主體決策是了解規劃社會工作的要義。幫助學生了解城市發展的動力主體是政府、居民和企業組織,在規劃領域反映為政府、公眾和開發商三者之間的博弈和制衡,各主體之間合作方式的差異,對城市規劃編制與實施將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規劃師是政府、居民和開發商之間的溝通者和協調者,社會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明確政府、開發商、公眾在城市規劃行為中的角色定位,從而揭示規劃師在相應模式下的專業任務。
此外,規劃的編制與實施是城市規劃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知識,雖然在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課程中已包含有部分內容,但從城市社會學角度而言,城市社會學在社會工作組織上積累豐富,其中公眾參與、社區行動、城市管治等典型手段和行動模式對城市規劃的影響尤為突出,有利于加強規劃編制、監督規劃運作、 改善規劃實施成效,也是城市社會學向城市規劃延伸的主要方面(表1)。
3.2發展認知——與規劃外部環境相結合
從發展歷程來看,現代城市規劃一直與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相連。其中西方城市規劃從開始就致力于通過物質空間生產和再分配來緩解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公平性發展問題,具有社會改良和社會改革的傳統[13];而創建于計劃經濟時代的中國的城市規劃則具有工具理性傳統,是落實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的重要手段;但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及其在城市空間配置中的作用愈來愈明顯,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也逐漸被城市規劃所關注?梢,在當前時空壓縮的發展語境下,中國的規劃發展不僅需要保留工具理性以促進快速健康的城市化,而且也要解決由市場機制失靈而產生的社會問題,所面臨的外部發展環境非常復雜。城市社會學致力于城市社會發展和社會問題研究,對其特征與產生機制的剖析尤為深刻,將會有助于明晰規劃的外部環境要求與亟待解決的歷史性社會問題,從而保持規劃發展的先進性和時效性。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制度和發展階段的不同,城市社會學講解需要圍繞我國特有的社會經濟環境展開。
3.2.1城市發展與城市社會問題
眾多城市社會學的教材中,學科研究內容體現為綜合性和本土性,既包括包羅萬象的“城市整體”,也包括些許具體的“社會問題”。其中前者將有助于規劃學科認清城市社會本體,而后者將有助于了解城市規劃亟待解決的社會課題。 事實上,城市社會學發軔于資本主義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發展時期,一直回答和解釋著城市發展和城市社會變遷問題,例如在西方城市社會學中, 城市化、城市政治與權力、城市種族、城市移民、邊緣社會、女性問題是其核心問題。而我國規劃學科中的城市社會問題選擇需要適合我國當前的社會特征,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機制主導的快速城市化時期,社會階層不斷分化產生了各階層對城市空間的占有和如何分配的歷史性命題。因此,城市規劃中的社會課題支持歸納起來應圍繞城市良性發展與特殊群體需求兩個方面展開。對于城市規劃工作者而言,需要直接面對和思索的內容包括城市空間公平發展問題、貧困與貧困住區問題、社會階層分化與社會空間分異問題、老齡化與老齡住區問題等。其中或有一些社會課題未能間接直接影響城市空間的形成,但與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并最終需要城市規劃在空間層面予以支持,例如就業問題和社會保障問題。
3.2.2城市社會規劃類型的注解
城市社會學對社會課題的研究注重問題描述與政策分析,與城市空間層面銜接不夠緊密,這就需要城市規劃對其進行延伸,通過空間分布、 空間使用和空間占有等規劃視角來分析城市人群、城市空間以及城市中人與空間的關系,揭示潛藏在城市社會和城市空間中的社會結構和組織原則,以及城市空間形成背后的社會機制;使城市規劃按照城市社會和居民生活的組織結構,安排城市空間資源,避免規劃實踐中出現布局不合理、資源浪費、結果與目標背離的現象。在此階段可以輔以一些城市規劃特定類型進行講解,讓學生有更加直觀的認識,例如職住空間規劃、保障性住房規劃、城中村規劃、舊城改造規劃等城市規劃對社會課題響應的形式(表2)。
3.3方法認知——與規劃研究與實踐相結合
如前所述,當下我國的城市規劃發展需要滿足社會經濟雙重轉型時期的需求,城市規劃的價值理念也由此發生了改變,并產生了新的規劃類型和形式。這些都需要有新的工作和研究方法來支撐。借鑒城市社會學的相關方法,可以使規劃研究視角從單純的物質空間轉變為對社會—空間的綜合關注,從而為規劃注入更強的社會理性。 由于城市社會學經過上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體系,涵蓋了方法論、具體手段和研究技術三個層次,內容多如牛毛,簡單的陳述和生搬硬套難免使受眾感覺枯燥乏味。而對于城市規劃專業學生而言,教授社會學研究方法只有和未來的專業學習相結合才具有實效性。因此,在教學思路上應以應用為導向,從規劃編制和研究中必要的實踐環節入手來引導學習,具體可以從規劃調研、規劃分析和報告寫作三個環節來組織課程教學,不僅能夠為后期課程學習做鋪墊,也能激發學生當下的學習興趣。
3.3.1規劃調研
資料收集是城市規劃編制中不可或缺的首要環節,雖然在城市規劃原理等學科核心課程中都有所涉及,但解析深度和廣度遠遠不夠,目前所用的調查框架和方法仍停留在上個世紀[14]。近10年來,專指委舉辦的城鄉社會綜合實踐調研報告課程作業評選頗受重視,對規劃調查課程的學習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但其不足之處是往往局限于中微觀尺度調查[15]。要實現規劃調研的全面學習可以“補齊短板,應對發展”為切入點,宏觀尺度強化城市宏觀的社會調查,中微觀尺度以社會綜合實踐調研為導向,同時輔以相關案例的講解。
3.3.2社會空間分析
研究與分析工作是在資料采集的基礎上展開的。對于城市規劃中的社會學而言,社會空間關系和規律的研究是不可回避的課題。事實上, 社會空間研究已經滲透到城市規劃專題研究、基礎分析等眾多的工作環節,在方案構思、推演和結果深化方面發揮出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其重要性從近幾年發表的相關研究論文的數量可見一斑。教學中可以抓住幾種重點應用課題,分別解析具有代表意義的因子生態分析法、社會區域分析法、比較分析法、歷史分析法等多類方法。
3.3.3報告寫作
報告寫作是對規劃研究成果進行匯總加工的最后環節,但它并不能看做是對前期研究的簡單羅列,特別是在當前規劃實踐中,規劃的研究性越來越強,研究報告成為規劃成果中必要而又獨特的組成部分,甚至可以單獨成文于專項規劃, 撰寫報告的過程儼然成為梳理規劃思路和制定技術路線的關鍵環節。因此研究報告寫作的學習不能拘泥于報告的完整性和通識性,而應該以具體的規劃目標和規劃問題為導向。選題與后期規劃設計課程中可能遇到的報告形式相結合,例如總體規劃評價、產業專項規劃、中外案例對比研究、社會問題的微觀調查等形式,具體可要求學生按照擬定課題進行思考,要反映出其規劃研究思路,作業要求列出研究提綱,并細化到三級目錄和核心觀點(表3)。
4、結語
城市社會學在大多數規劃院校都是作為基礎理論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別是近些年來, 在城市規劃屬性改變為公共政策,并對城市社會問題持續關注的現實情境下,城市社會學的知識結構和研究方法無疑能夠高度切合當前的學科發展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肩負著城市規劃“社會轉型”的責任。由于城市社會學和城市經濟學、 城市地理學、城市生態學等并行課程不盡相同, 它不僅能夠提供相關研究的支撐理論與方法,而且對社會、社會問題、社會工作的理解能夠深刻影響規劃屬性、規劃課題、規劃組織的學習。 因此,按照規劃認知和規劃工作中的社會需求來組織教學是不錯的選擇,文中提到的屬性認知、 發展認知和方法認知只是其中的一種可供選擇的教學組織主線,而城市社會學的教學目的是有效全面地契入到城市規劃學科,滿足當前學科發展的“社會性”需求。
認知視角下的城市社會學思想流派的論文
摘要: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不斷推進的現實背景下,重新審視和反思城市社會學的傳統,不僅有利于知識的整合和傳承,還能為實踐研究提供參考意義。在此基礎上,從認知性視角出發對城市社會學的思想傳統進行再解讀,依據其發展研究脈絡,可以將它們大致劃分為人類生態學主義、馬克思主義、韋伯主義以及女性主義四大流派。這些深化認知過程中的流派類型化,依然可以看成是更具包容性的人類生態學范式和新城市社會學范式下的反思性知識延續。
關鍵詞:認知視角; 城市社會學; 思想流派; 范式;
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不斷推進的現實背景下,如何形成有效的知識認知方式已成為當前國內城市社會學研究的重要議題之一。因此,重新審視和反思城市社會學的傳統,不僅有利于知識的整合和傳承,而且還能為實踐性研究提供參考意義;谥R延續的理論自覺,李強教授于2013年在《北京日報》上發表“城市社會學的七大流派”一文。文章指出,“探索城市社會學,有七個比較有影響的理論流派可以參考”,它們具體是指 :重視自然生態的傳統生態學派、重視文化價值觀的社會文化派、更突出生態要素的新正統生態派、強調城市與自然相平衡的城市規劃思想、研究城市社會活動形式的理論、強調政治因素對城市空間和經濟影響的政治經濟學派、城市空間理論。雖然李強教授從城市社會學不同研究群體的各自研究領域做出的流派劃分不乏相應的借鑒價值,但城市社會學的流派是否還有其它的劃分依據或解讀方式呢?在對城市社會學的大致流派類型化之前,筆者將預先對影響劃分類型的觀點、學說、理論、流派和范式等認知性概念和內涵進行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