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

      1. 天柱山生態學實習報告

        時間:2022-10-14 17:14:58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天柱山生態學實習報告

          時間稍縱即逝,充滿意義的實習生活結束了,這次實習讓你有什么心得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實習報告吧。但很多人說起寫實習報告都是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天柱山生態學實習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天柱山生態學實習報告

          天柱山生態學實習報告1

          1、天柱山實習概況

          1.1、實習單位:安慶師范學院資源環境學院

          1.2、實習時間:20XX-10-19——20XX-10-22 1.3、實習地點:安徽省安慶市潛山天柱山國家旅游風景區

          2、實習地自然概況

          2.1、地理位置

          位于安慶市潛山縣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潛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簡稱"皖"由此而來)、萬歲山、萬山等。為大別山山脈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或稱余脈)。一般指潛山縣境內以其主峰天柱峰為中心的山地,有時也指其主峰。據1980年航空測定,主峰海拔為1488.4米,規劃保護區面積為333平方公里,風景區面積為82.46平方公里,東經116°21′-32′,北緯30°41′-48′,中緯度偏南,距海較遠;皖西大別山南側,緊靠沿江平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2.2、地理資源

          天柱山屬大別山東延的一個組成部分,山體主要由萬山巖體組成,他的地質構造十分復雜,多為花崗巖、混合花崗巖、二長片麻巖所構成。山體由變質巖及花崗巖侵入體組成,山麓則分布著少量第三紀紅色巖、頁巖覆蓋在古巖的侵蝕面上,山勢受垂直節理控制,多懸崖峭壁。在生物地理氣候的綜合影響下,土壤呈垂直分布規律,200-400米為黃紅壤, 400-800米為山地黃棕壤,800-1100 米以上為山地棕壤,1100米的良藥坪以上為草甸土。

          2.3、植被特征

          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勢及相關的氣候影響形成了植物群落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暖溫帶落葉闊葉林的過渡帶,植物資源豐富。天柱山北坡海拔1100m以下以落葉闊葉林為主,群落組成種類較多,優勢種不明顯。天柱山南坡由于人為影響,主要為黃山松和少量杉木林,海拔1100m以上,局部緩坡地或溝谷中有山地矮林分布,在局部巖石裸露的陡坡,出現以魚鱗黃楊為優勢的山地常綠灌叢。

          2.4、植物資源

          天柱山上大部分是次生林,1958年建立天柱山林場,便營造了大片人工林。北關寨八千畝竹海,銅鑼尖千畝杉林,良藥坪和南關寨大片蒼松。天柱山有野生種子植物130科,526屬,991種(不含種下分類單位),分別占安徽省種子植物科、屬、種總數的79.76%、58.57%、39.67%;全國種子植物科、屬、種總數的 38.56%、16.44%、3.63%。其中被子植物占總種數的98.18% ,包括雙子葉植物 109科、415屬、813種;單子葉植物15科、99屬、160種;裸子植物僅占總種數的1.82% ,含有安徽裸子植物的所有科類。其中珍稀、孑遺植物多種。一級稀有的水杉;二級稀有的銀杏、香果樹;二級瀕危的大別山五針松;二級漸危的天女花、天麻、黃連等。孑遺植物蛇足石杉、紫萁、芒萁、青錢柳、楓香、粗榧等。 其中魚鱗木,天女花,娃娃魚被稱為“天柱三寶”,舒席,石耳,板栗,天柱劍毫等為天柱特產。

          2.5、氣候資源

          天柱山的垂直氣候相差很大,海拔40米的山腳到1485米的山頂,高低差達1445米,形成了垂直氣候帶,極端最低溫度山腳與山頂溫差為-10℃。由于天柱山地處中亞熱帶北緣,沿江濕潤氣流受大別山所阻,與山區上空冷空氣相遇,直接影響天柱山氣候變化,平均年降雨量在1900毫米以上,全年云霧為180天,無霜期為235天,年平均氣溫偏低,在9.5℃左右,年較差也偏小,一般為22.3℃。

          3、實習目的

          從課堂理論學習走向真實的自然生態,將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從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加深對山地生態系統組成和結構的特點、山地生態系統在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各層次中生物和環境之間關系的認識,加深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影響的認識。掌握一些生態學的野外研究方法,培養實踐和科研能力。

          4、實習內容

          4.1、天柱山生態系統植物群落的結構與垂直分布特征

          通過群落外貌和結構的觀察、調查,認識天柱山植物群落的類型、結構,進一步理解地形、地貌、海拔高度以及人類活動等環境因素對植物群落結構、外貌和分布的影響。

          4.2、動植物分類基本技能與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

          了解動植物分類的基本術語,有關工具書及檢索表的使用;掌握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方法;認識50種以上高等植物。

          4.3、天柱山植物生活型分析

          對采集和記錄的植物,按照Raunkiaer生活型系統進行天柱山植物生活型分析,掌握生活型分析的方法;理解天柱山植物生活型與環境的關系。

          4.4、植物群落的野外調查方法

          掌握植物群落常見的野外調查方法,包括樣方法、樣線法的應用、“點-四分法”測定植物群落的數量特征。

          4.5、群落中物種頻度的調查、計算與分析

          進一步理解頻度的概念,通過實測數據驗證Raunkiaer頻度定律;掌握Raunkiaer頻度計算方法,理解群落中不同頻度種的數量與群落狀態關系。

          4.6、其他的生態學原理

          除以上內容外,掌握一些可以見到的`生態學基本原理,如:同種植物在不同生境下形態的差異;自疏與自然整枝現象;等等。

          5、實習步驟

          5.1、日程安排

          10月19日10:20到達天柱山茶莊,步行到達天柱山莊,沿路辨識植物 10月20日上午從天柱山莊出發至山頂,沿途辨識植物,下午學習壓制標本 10月21日上午拉樣方進行群落調查,下午進行植物識別考試。 10月22日進行總結,收拾行裝返校。

          5.2、準備工具

          安徽植物志、海拔針、地質羅盤儀、GPS定位儀、枝剪2個、標本夾3個、尼龍繩、采集袋2個、吸水紙、標簽、白板、白板筆、標桿、樣方繩、鋼釬、砍刀、卷尺、記錄本、記錄板、照相機、望遠鏡、野外調查表。

          5.3、分二段采集標本和講解

          茶莊-天柱山莊;天柱山莊-山頂(天池峰)。比較兩段植物群落組成的種類差異(主要是木本),分析與環境的關系。

          5.4、 觀察和辨識

          觀察法(目測法)沿途群落外貌和結構的差異(結構差異主要是喬木種類組成、群系、群從組成);辨識茶莊~天柱山莊、天柱山莊~山頂的群落組成,命名群系、群叢名稱。

          5.5、壓制標本、檢索定名

          5.5.1、標本壓制步驟

          1、從數株同一植物中選擇各器官最完整的植株做標本,盡量選擇那些具有完整枝葉,如有花果實則選擇較為完整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的枝干做標本。在壓制標本時應先去殘葉,適當疏掉一些過密的枝條和過繁的花、葉、果。如果10朵大花聚集在一起時,一般只留4~5朵為宜,不過應留一小段花、果、葉梗,以表明原來的生態情況。要使一個立體實物變為平面時,則要剪去1/2或2/3才不致堆積。在吸水紙前必須整形,即將標本的枝、葉、果、花展開平放,避免重疊。由于此次制作的是主要是臘葉標本,因此為了方便日后觀察,可將部分枝葉翻轉,以此制作較為全面完整的植物標本,并盡量使標本既保持自然狀態,看上去又很美觀。

          2、在標本夾上鋪上吸水紙數張,將夾著植物標本的對折吸水紙放在上面,壓制前,把對折吸水紙打開,檢查與矯正花、葉的位置,把少數葉片和花翻過來,以便對他們作全面觀察。擺正后,將吸水紙對折對折合起來,上面再鋪幾層吸水紙,就可再放另一份植物了,這樣一層層加上去,放齊。最后,將標本夾用粗繩捆緊,壓上幾十公斤重的大石塊,置通風處。并在以后的時間內多次換干紙,在此基礎上再仔細加工整理標本。

          5.6、樣方調查

          在天柱山附近茶莊選擇合適的地段拉樣線進行群落物種頻度的調查,用“點-四分法”測定森林植物群落的數量特征。每小組拉一個樣線(30m),統計樣線處的物種(木本),將全班數字合用,用調查數據計算物種頻度,根據頻度定律分析所調查群落的結構和狀態。每小組測“點-四分法”的10個點數據,計算森林群落的數量特征。

          5.7、將采集和記錄的全部物種匯總進行生活型分析。

          6、實習收獲

          6.1、記錄并制作了天柱山植物部分名錄(見手抄本附件一)

          6.2、植被垂直分布特征

          我們乘車從山腳到達茶莊,沿途看見在海拔100-200米地勢平坦,因為水熱條件較好,土層較厚,是因此是農作物和經濟作物為主的人工植被。在海拔200-400米處,由于長期砍伐,成片的常綠闊葉林已不多見,大多是散生的常綠闊葉樹。

          茶莊位于海拔500米處,我們在此處下車,開始步行上山,此時我們能夠更清晰的看到植被的變化。海拔400-800米處我們看到的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帶。并以落葉闊葉樹為主。由于人為原因,大部分地區已被馬尾松和灌木叢替代,但仍有少量的常綠和落葉樹種。如青剛櫟、石櫟、楓香、檫木、黃連木、響葉楊、麻櫟、栓皮櫟等。草本植被有鼠鞠草、牛蒡、博落回以及延羽卵果蕨、狗脊蕨,風丫蕨等。

          海拔800-1100米處為落葉闊葉林帶,開始出現一些新的物種,主要為黃山松和杉木等,有少數闊葉林樹種散生。落葉灌木有茅栗、短柄枹,闊葉箬竹、滿山紅、山胡椒、山雞椒、野山楂、映山紅、白檀、黃檀、山橿、傘形繡球、野鴉椿等。落葉闊葉林有野漆樹、金縷梅、山槐、青皮槭、燈臺樹、四照花、八角楓、雷公鵝耳櫪等。常綠灌木有胡頹子、具柄冬青、黃丹木姜子、格藥柃等。草本植物有野古草、中華金心蕨、蓬蘽、山莓等。

          海拔1100-1400米為山地矮林帶。樹種不多,有水榆花楸、黃山杜鵑、山冬青、蠟瓣花、川榛、槲櫟、烏藥、白檀、山橿等。

          在天柱山山上,馬尾松林面積最大,從山麓一直到海拔700多米都有分布,主要原因可能為人為活動因素的干擾,近些年環保措施得力導致其生長為優勢種杉木在海拔900以上皆有分布。800米以下則分布著大片毛竹林。

          由此可見,天柱山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主要為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天柱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帶是常綠闊葉林,隨著海拔高度的增加,由于地勢地表水、熱狀況的垂直分異,深刻地制約著植被的垂直分布,由山腳到山頂的分布規律是:常綠闊葉林——常綠及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反映了該區屬于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向暖溫帶氣候過渡的特征且山地的垂直分異特征明顯。

          6.3、根據樣方法調查,制作物種頻度分布圖(調查表見附件二)

          6.4、“點-四分”法(調查表見附件三)

          由點-四分法附表可以看出,通過“點—四分”法測量的該段山坡,從基部周長方面分析,分布的植物種種類較為單一喬木多為黃山松和杉木,并且其周長大小也有一定的差距,較符合正態分布特征,因此其喬木層在各生長階段分布較為均勻;從點到植物的距離分析,該段山坡植物的疏密度有一定的差別。造成這兩方面的原因可能有兩個:一方面是由于該地區土壤中積淀層多為砂質土壤不利于其他喬木的生長,并且山上的氣候也對某些植物的生長產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導致黃山松成為優勢種;另一方面是由于人類長期對植物群落的干擾所致。

          6.5、實習感悟

          在天柱山的這三天眨眼間就過去了,三天里,我們跟著老師在山道上穿梭,老師一一對見到的植物進行介紹、講解。這一路我們既看到了遠處的美景,也近距離接觸認識了一些植物,更為生命的畫卷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短短幾天的經歷卻分外充實美好。生活中那些每天看到不以為然的植物,其實也有著屬于它們的不為我們所知的世界。每一片葉子都有它獨特的脈絡,每一棵小草都有它特有的花朵,而每一朵花都有獨屬它的美麗故事。我們就像認識新的朋友一樣認識它們,葉脈,葉莖,枝干乃至葉片上的絨毛,都是我們認識它們的途徑。我們可以通過手感受它們的質感,用眼睛分辨它們的輪廓,用鼻子捕捉它們的味道。植物,是我們得以生存的根本,在久遠的遠古,是植物帶給人類色彩的認知,生命的延續,舒適的環境。身為環境科學專業的我們更應該認識它們,愛護它們,實現它們獨有的價值。

          通過這次的實習,我們也可以更清晰的認識到學習,并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更應該活學活用,學習加實踐加檢驗才能更好地掌握一門知識,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豐富的閱歷會使所學所知沉淀下來,變成真實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知識,不再是一紙空談。

          在這三天中我們不僅認識了一些植物,了解了它們的一些簡單的特征,還學習了怎樣壓制植物標本,拉樣方調查生物群落等。通過實踐我們獲得了很多,不僅僅是知識,還這幾天愉快相處的美好記憶。在這段時間中,雖然不停的上山下山,使身體有些疲累,但心情卻一直很愉悅,山中清新的空氣非常怡人,同學們之間相互幫助,團結一致的相處也讓人心曠神怡。這一次實習無疑會成為人生中一次難忘得美好。

          7、實習建議

          三天的時間里我們從山腳走到山頂,看到了很多的植物也分別認識了它們,但是對一些形態相近的物種并沒有充分的區別認識,只能大致的分辨,主要是因為我們在實習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對植物分類學并未形成一個系統的認識,只能在依據老師老師提到的特點勉強認識辨別。因此我建議我們出發前應該做好前期工作比如說通過圖書了解植物的主要識別特征,識別植物的一些簡單方法,以及一些簡單的植物分類學名詞,比如說看到一個植物,你可以通過觀察葉片的材質,是否有絨毛和獨特的味道等來初步區分,還可以觀察葉片花序的形狀,像是什么是橢圓形葉片,什么是倒卵形葉片,什么是傘形花序、傘房花序之類最基本的專業名詞,我們也應當提前了解。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老師敘述植物特點的時候更好的觀察和記憶植物特征。另外每隊有30人左右,而帶隊老師只有一個,加之山道狹窄,人員分散,導致距離老師較遠的同學并不能很好的聽到老師的講解,所以建議老師可以攜帶一個便攜擴音器可能效果會更好。或者可以利用晚上的時間教給大家自由的分組討論和交流,以促進學習。

          天柱山生態學實習報告2

          1實習概況

          1.1主題

          天柱山生態學實習。

          1.2時間

          20XX年10月19日~20XX年10月22日。

          1.3地點

          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天柱山風景區。

          2實習地自然概況

          2.1基本情況

          地理位置:東經116°21′-32′,北緯30°41′-48′,主峰天柱峰海拔1488.4m,次主峰天池峰1450m。

          2.2天柱山自然氣候

          由于天柱山地處中亞熱帶北緣,沿江濕潤氣流受大別山所阻,與山區上空冷空氣相遇,直接影響天柱山氣候變化,它平均降雨量在1900毫米以上,全年云霧為180天,無霜期為235天,年平均氣溫9.5℃,(7月份平均氣溫20℃,元月份平均氣溫-2℃。)正由于山上空氣濕潤,余量充沛,水源豐富,所以天柱山植被繁茂,線條柔和,物產豐富。

          2.3土壤

          天柱山為花崗巖侵入體。400m以下黃紅壤,400-850m為黃棕壤,850m以上山地棕壤,還有耕作形成的水稻土(800m以下),少量草甸土。

          3實習目的

          從課堂理論學習走向真實的自然生態,將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從實踐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加深對山地生態系統組成和結構的特點、山地生態系統在個體、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各層次中生物和環境之間關系的認識,加深人類活動對自然生態影響的認識。掌握一些生態學的野外研究方法,培養實踐和科研能力。

          4實習內容

          4.1天柱山生態系統植物群落的結構與垂直分布特征

          通過群落外貌和觀察、調查,認識天柱山植物群落的類型、結構,進一步理解地形、地貌、海拔高度以及人類活動等環境因素對植物群落結構、外貌和分布的影響。

          4.2植物分類基本技能與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了解植物分類的基本術語,有關工具書及檢索表的使用;掌握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方法;認識50種以上高等植物。

          4.3植物群落的野外調查方法

          掌握植物群落常見的野外方法,包括樣方法、樣線法的應用、“點-四分法”測定植物群落的數量特征。

          4.4其他的生態學原理

          除上面的內容外,掌握一些可以見到的生態學基本原理,如:同種植物在不同生境下形態的差異;自疏與自然整枝現象;等等。

          5實習步驟

          一、分二段采集標本和講解:茶莊~天柱山莊;天柱山莊~山頂(天池峰)。比較兩段植物群落組成的種類差異(主要是木本),分析與環境的關系。

          二、觀察(目測法)沿途群落外貌和結構的差異(結構差異主要是喬木種類組成、群系、群叢組成);辨識茶莊~天柱山、天柱山莊~山頂的群落組成,命名群系、群叢名稱。

          三、壓制標本、檢索定名。

          四、在天柱山莊附近選擇合適的地段拉樣方。

          五、實習準備

         。1)工具:安徽植物志、海拔計、地質羅盤儀、GPS定位儀、枝剪、標本夾、尼龍繩、采集帶、吸水紙、標簽、白紙、白板筆、標桿、樣方繩、鋼釬、砍刀、卷尺、記錄本、記錄板、照相機、望遠鏡、野外調查表。

          (2)每大組一套標本采集與壓制工具,海拔計、地址羅盤儀、望遠鏡各一個;每小組一套植物群落調查工具。

          6實習收獲

          6.1采集和鑒別的天柱山植物名錄(附錄一)

          6.2用樣方法調查植物記錄的數據(附錄二)

          6.3天柱山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及與環境的關系以及不同海拔高度木本植物種類的差別。

          6.3.1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

          在茶莊(約500米)以下,植物群落主要為常綠闊葉林。由于亂砍濫伐, 以及人類長期經濟活動的影響, 破壞了原有的常綠和落葉闊葉林, 現在可以見到的只是零星散生, 或在溝谷中尚能見到有小塊的常綠樹種。主要有栲、苦櫧、青岡櫟、小葉青岡櫟、石櫟、具柄冬青等。山腳下地勢平坦的地方還有農田,種植了水稻等農作物。

          在茶莊至天柱山莊路段(約500米至900米),我們遇見的植物群落主要是混交林,既有常綠樹種,也有落葉樹種。有常綠樹種(栲、石櫟、苦櫧、青岡櫟等)+麻櫟、栓皮櫟、茅栗、白栗等。其他的常綠樹種:大葉冬青、豹皮樟、檵木、山礬、紅茴香等;其他的落葉樹種:鹽膚木、黃檀、檫木、楓香、黃連木、響葉楊等。喬木并不多見,以灌木為主有大量的毛竹林。在海拔大約650米以下,有馬尾松的分布,但到了650米左右,漸漸出現了黃山松,越往上,馬尾松越少,馬尾松開始向黃山松過渡。

          在天柱山莊(約900米)以上,則主要是落葉闊葉林。主要樹種有亮葉樺、燈臺樹、雷公鵝耳櫪、金縷梅、野漆樹、山合歡、八角楓、葛蘿槭、鹽膚木、短毛椴;林下灌木有:傘形繡球、水馬桑、山胡椒、野鴉椿、山楝、山雞椒;常綠灌木:冬青、格藥柃。

          南坡,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主要為黃山松林,少量杉木林,落葉林僅分布于溝谷,林下灌木主要是茅栗、短柄枹,也有滿山紅、映山紅、野山楂、白檀、蠟瓣花、傘形繡球,常綠灌木有胡禿子、格藥柃、柃木。

          在1200米以上,主要植物群落是針闊混交林。局部平緩地區或山谷有山地矮林的分布,種類有水馬桑、紫珠、黃山櫟、 其次有三椏烏藥、大柄冬青、棱角山礬。矮林下草本植物豐富,有落新婦等。局部巖石裸露的陡坡出現以小葉黃楊為優勢種的山地常綠灌叢。有的地方有高山草甸分布。

          在山腳~1200米有杉木分布,一些地方可見松、杉為優勢種的森林群落;700~1000米有大片的人工柳杉。檫木、杉木林。

          周葆華教授等也在天柱山黃山松群落特征及其環境功能評價的研究結果中指出,從科的地理成分來看, 天柱山黃山松群落種子植物區系屬于溫帶類型的有14 科, 占總科數的29.78 %;屬于熱帶類型的有16 科, 占總科數的34.04 %。天柱山黃山松群落種子植物區系屬于熱帶分布類型的科略多于溫帶分布類型的科。從而得到結論:天柱山植物區具有明顯的過渡地帶性, 該群落介于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與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之間。

          6.3.2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與自然環境的關系

          根據登山沿途中植被種類的變化情況粗略來看,天柱山植物群落呈明顯的垂直分布特征。

          天柱山主峰海拔為1488.4米,氣溫每百米下降0.5℃左右。山頂與山腳溫差約為六七度。山地氣候地區的氣流遇山抬升,易成云致雨,故降水隨高度上升而增多;但達到一定高度后又減少,該高度稱降水最大高度。坡向對降雨的影響表現為迎風坡雨量多于背風坡。特別是高大山脈兩側,雨量的巨大差異造成植被景觀的很大變化。在濕度(水汽壓和相對濕度)方面,水氣壓隨海拔高度增加而降低。在多數情況下,山地上部因氣溫低、云霧多,相對濕度高于下部,但冬季高山區也有相反情況,山頂冬季云霧較少而相對濕度小。山谷和盆地相對濕度日變化大,夜高而晝低,午后最低。山頂相對濕度日變化一般很小。風速隨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大。 氣溫、降水量、風速、濕度等都是造成植物群落呈垂直分布的特征。

          木本植物優勢種組成受海拔梯度影響明顯, 豐富度沿海拔梯度升高而呈下降趨勢, 總體上灌木的豐富度比喬木高, 且喬木樹種與灌木樹種豐富度的變化規律存在明顯差異, 喬木樹種在海拔較高地段豐富度較大, 而灌木樹種則是在海拔較低地段豐富度較大。

          6.3.3不同海拔高度下木本植物種類的區別

          大約從1200米開始一直到山頂,溫度逐漸降低,溫度增大,風力增強,云霧多,土層淺薄,故林木一般生長比較低矮,種類也比較單純,樹冠往往展開呈傘狀,分枝多,在風力強勁的山頂,樹木又往往形成旗形。

          6.4相似植物之間的異同及辨別

          6.4.1山橿(Lindera reflexa Hemsl)、山雞椒(Litsea cubeba(Lour)Pers)、山胡椒(Lindera glauca (Sieb. et Zucc.) Bl)、紅果山胡椒(Lindera erythrocarpa Makino)

          同:將葉片碾碎或將枝條折斷,能聞到樟腦的味道 異:山雞椒葉片狹長,形如雞爪。

          紅果山胡椒靠近葉柄處的葉片邊緣有一平緩的下沿。 山胡椒與山橿都是闊卵形的葉片,但是細辨不一樣。山胡椒比山橿的葉片稍厚,且更光滑。根據資料顯示,山胡椒資料單葉互生,闊橢圓形至倒卵形,全緣,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被白色柔毛,紙質,羽狀脈,側脈每側(4)5-6條;葉枯后不落,翌年新葉發出時落下。

          而山橿葉互生,通常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有時為狹倒卵形或狹橢圓形,長(5)9-12(16.5)厘米,寬(2.5) 5.5-8(12.5)厘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或寬楔形,有時稍心形,紙質,上面綠色,幼時在中脈上被微柔毛,不久脫落,下面帶綠蒼白色,被白色柔毛,后漸脫落成幾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6-8(10)條;葉柄長6-17(30)毫米,幼時被柔毛,后脫落;冬芽長角錐狀,芽鱗紅色;

          紅果山胡椒

          山胡椒

          山橿

          山雞椒

          6.4.2格藥柃(Eurya muricata Dunn)、黃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 (Nees) Hook.f.)、山礬(Symplocos caudata)

          同:葉片都是深綠色、革質、橢圓形。

          異:格藥柃邊緣有細鈍鋸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或淡綠色,兩面均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隆起,葉柄長4-5毫米。

          山礬邊緣具淺鋸齒或波狀齒,有時近全緣;中脈在葉面凹下,側脈和網脈在兩面均凸起,側脈每邊4-6條;葉柄長0.5-1厘米。山礬與格藥柃相比是葉片較薄。

          黃丹木姜子:樹皮灰黃色或褐色。小枝黃褐至灰褐色,密被褐色絨毛。這是與其他兩種最為明顯的不同之處。并且黃丹木姜子的葉片與其他兩種稍不一樣,葉片為長圓形、長圓狀披針形至倒披針形。

          格藥柃

          山礬

          黃丹木姜子

          6.4.3蠟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金縷梅(Hamamelis mollis Oliver)

          同:葉片都是基部歪斜,呈不對稱狀。

          異:金縷梅的嫩枝、芽、葉片上都被有星狀絨毛,而蠟瓣花則沒有。

          金縷梅

          蠟瓣花

          6.4.4總結

          通過植物間的異同對比和細致的觀察,可以了解每種植物的特點。如葉片的形狀,是全緣或是鋸齒狀邊緣;是狹長的披針形或是闊卵形。有被絨毛或沒有。枝條上是光滑的還是有皮孔,是暗紅色還是灰褐色等等。通過這些細節的對比,不僅可以有效準確得辨識出植物的種屬,還可以通過歸納總結學習植物的分類,如具有某種特征的`歸為某屬。

          學習要講究方法,提高效率,以最快的速度獲得最多最全的知識。

          6.5天柱山植物資源的價值粗略認識

          6.5.1中藥資源

          天柱山盛產中藥材, 是一個天然的中草藥庫。野白術,天麻,黨參, 丹參,黃芪, 貝母,柴胡,半夏,何首烏,天南星以及百合五味子、桔梗等。天柱山的茯苓也是很有名氣的, 它在暢銷國內外。還有可以作為食用的如石耳及蘑菇等。

          根據資料搜索,在沿途中見到的蠟瓣花、山胡椒、前胡、葉下珠、龍葵、算盤子、博落回、淡竹葉、天名精、一點紅等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例如博落回在臨床上可以用來治療各種炎癥。 前胡能散風清熱,降氣化痰。用于外感風熱、肺熱痰郁、咳喘痰多、痰黃稠粘、哎逆食少、胸膈滿悶。淡竹葉性味甘淡,能清心、利尿、祛煩躁,對于牙齦腫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療效,民間多用其莖葉制作夏日消暑的涼茶飲用。

          6.5.2林木資源

          在組成天柱山的植物區系中, 可以看到一些屬于第三紀以來的古老孑遺植物, 如蕨類植物中的蛇足石杉、紫其、芒其等;裸子植物中的銀杏、水杉、柳杉、三尖杉、粗榧等。這些植物的存在,進一步說明,天柱山植被區系的豐富和起源的古老。也足以證明,在第四冰川期,天柱山植被沒有遭到北方大陸冰蓋的影響。

          7實習建議

          一、兩個班級總共有將近九十人,只有三個帶隊老師,每個組有將近三十名同學,導致部分同學聽不到老師的講解。天柱山的部分山道較狹窄,同學們都擁擠圍在老師的周圍比較危險。建議多配幾名老師帶隊,縮小每一組的規模,確保能讓每一名同學都能聽到老師的講解過程。

          二、在沿途辨識植物時和考試之前的準備過程中,我和很多其他同學會出現辨認不出反復出現和講解過的植物,例如白檀等。個人認為是因為在老師的講解過程中僅僅注意了它的名字、特征和采集標本,并沒有將老師所說的和實際結合起來,沒有仔細觀察植物。建議有的同學不僅要注意記錄,還要仔細觀察、識記。

        【天柱山生態學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生態學實習報告03-16

        生態學實習報告09-23

        有關生態學實習報告08-28

        生態學專業實習報告09-28

        生態學城市實習報告09-01

        城市生態學實習報告09-05

        城市生態學實習報告08-16

        城市生態學實習報告09-02

        生態學實習報告12篇06-07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1. <tt id="5hhch"><source id="5hhch"></source></tt>
          1. <xmp id="5hhch"></xmp>

        2. <xmp id="5hhch"><rt id="5hhch"></rt></xmp>

          <rp id="5hhch"></rp>
              <dfn id="5hhch"></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