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傳說300字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下面就是YJBYS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秋節的傳說300字,僅供參考!
【中秋節的傳說300字】
中秋節的傳說300字--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并嚴令最后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天,后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藥。據說,服下此藥,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藥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藥藏進梳妝臺的百寶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見了,他想偷吃不死藥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待后羿率眾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于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后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后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的傳說300字--玉兔搗藥
此傳說最早見于《漢樂府·董逃行》:“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毕鄠髟铝林杏幸恢煌米,渾身潔白如玉,所以稱作“玉兔”。這種白兔拿著玉杵,跪地搗藥,成蛤蟆丸,服用此等藥丸可以長生成仙。玉兔恐怕是嫦娥在廣寒宮中最早的玩伴吧。
小結:前三大中秋故事處處帶有神話傳說的影子,關于三者之間的聯系,有一說是這樣的:相傳羿從西王母那里得到了不死藥,交給姮娥保管。逢蒙聽說后前去偷竊,偷竊不成就要加害姮娥。情急之下,姮娥吞下不死藥飛到了天上。由于不忍心離開羿,姮娥滯留在月亮廣寒宮。廣寒宮里寂寥難耐,于是就催促吳剛砍伐桂樹,讓玉兔搗藥,想配成飛升之藥,好早日回到人間與羿團聚。
以下三大傳說,則有著一定的歷史原型,與知名歷史人物和史料記載緊密聯系。讓我們繼續細品吧!
中秋節的傳說300字--吳剛伐桂
傳說月中有桂樹,《淮南子》已言“月中有桂樹”,后來的傳說更加具體,桂樹旁又添了一個伐桂之人吳剛。月中之桂樹與吳剛的傳說,以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前集卷一《天咫》所載最為具體,其云:“舊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異書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名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币馑际钦f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發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樹--月桂。月桂高達五百丈,隨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這種永無休止的勞動為對吳剛的懲罰。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拓展閱讀:
中秋節為什么吃月餅:
月餅的由來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
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多么美好的詩句!鞍嗽率逶聝簣A,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月餅還可稱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當時的老百姓們非常反抗朝廷,中間有一個領導人叫朱元璋,他們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紙條上寫了:八月十五夜大起義!起義成功,朱元璋終于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從此,便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餅的傳說。
月餅傳說小貼士
有人以為吃月餅和送月餅,自古以來就與中秋節有關。其實, 情況并非如此。初唐時,原來農歷八月只有初一是節日,而無十五這個節日。相傳,后來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宮,這樣民間才把八月十五這一天作為中秋節。
到了中唐,人們始在八月十五之夜登樓觀月,而當時還沒有月餅出現。說到月餅的出現最早是在南宋的時候。不過當時的月餅與中秋節毫不相干,那時的月餅與現代月餅亦大不相同,只是作為蒸食品在飲食市場出現而已。
月餅真正與中秋節有聯系是在明代。當時,北京城市里出現了一種以果做餡的月餅,而人們在中秋節這一天自己制作月餅,用于自食和贈于良朋親友,以表達團圓和祝賀之意。那時的月餅大小和形狀很不規范,差別甚大,其名稱也頗特別。
比如,山西省介休縣一帶在中秋節這天,當地老百姓已有合家圍坐分食團圓月餅的習俗。其制作的月餅名堂多且有趣,如有專供男人食用的月牙月餅,有只限于女子享用的葫蘆月餅,還有特別為少年準備的“孫悟空”、“兔兒爺”之類的 月餅,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關于月餅的制作技術,在明代已達到很高的水平,在當時一些月餅的餅面上,已出現“月中蟾兔”之類的裝飾圖案。其設計之精良,構圖之美妙,花紋之靈細,使人獲得藝術享受,既充分體現了月餅制 作者的匠心獨運,也反映了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中秋節的傳說】相關文章:
中秋節傳說07-05
關于中秋節的傳說08-10
中秋節的來源與傳說07-02
中秋節的來由及傳說09-06
中秋節的浪漫傳說09-17
中秋節來歷與傳說09-01
中秋節月餅的傳說07-03
中秋節由來及傳說07-06
中秋節的起源與傳說08-28
中秋節的傳說與習俗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