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為什么清明節要吃清明粽?
你知道為什么清明節要吃清明粽嗎?在過清明節的時候,我們知道會吃一些清明節要吃的傳統食物;可是為什么要吃呢?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中的緣由。
一、為什么清明節要吃清明粽
清明粽是指在古代,每到清明節這一天,老百姓在清明佳節時吃的一種食品。
清明粽是古時人每年到清明時節的一種粽,每個地方不同用的原料也不一樣。清明時節有吃粽子的風俗。
清明粽分甜餡兒和咸餡兒。咸粽的餡兒多為鮮肉或咸肉。糯米先用醬油浸泡過,再包進箬葉里,味道可口,糯香軟滑。甜粽的餡兒品種就多了,有豆沙的,蜜棗的,赤豆餡兒和老南瓜餡。糯米用清水浸泡后直接包入粽葉中。我最愛吃的是蜜棗餡兒的,煮熟的粽子,扒開箬葉,鮮紅的蜜棗在雪白的糯米中,就像一顆紅色的瑪瑙,讓人垂涎欲滴。
清明粽的粽葉也十分講究,叫“箬葉”,買來的箬葉要先用熱水煮過,據說這樣不容易破。選材的時候要大小適中,又寬又長的才是最好的。
清明粽的捆綁也非常有特色,從上至下,回旋式捆綁,還要松緊適中,松了,糯米容易露出來,粽子就不好吃;緊了,糯米及里面的餡兒就不易熟。最憶兒時母親包的粽子,箬葉清香沁人,咬一口,齒頰留香,回味無窮。
二、三個地區的粽子
1.臺灣肉粽
可分為北部粽及南部粽,北部粽是將糯米先炒過,再包入豬肉、香菇、咸蛋黃等配料與竹葉中蒸,有點像是油飯,一個400克重的燒肉粽相當于400~500熱量,口味香,味較重。至于南部粽是以生糯米混合花生,材料有豬肉、麻竹葉、香菇、花生仁、栗子、干魷魚、咸蛋黃、糯米等,包在月桃葉中,再整串放進水中煮熟,由于料比較少,加上糯米不經過油炒步驟,所以熱量要比北部粽低,口味香,味比較清淡。不過由于南部粽多半會灑上花生粉再食用,粽子中的花生與配料的花生粉都屬于油脂類,對于需要限制油脂的人要特別注意;至于裸粽因為體積小,餡料熱量較低,一個約250卡;堿粽也因體積小,每個不到200卡熱量,不過若是沾糖吃,熱量就會提高。
2.廣東口味的裹蒸粽
體積龐大,每個約有3斤重,材料包括有糯米、火腿、叉燒、五花肉、咸蛋黃、栗子、香菇、綠豆仁等,所以一個裹蒸粽約有1000卡以上的熱量,所以一定要數人分食才不會過量。
廣東有不少粽子是值得推崇的,如庚家粽子,道滘裹蒸粽等。庚家粽子最初由東莞萬江庚家村人發明,最大特點是先將餡炒熟,調好味道后再包進葦葉,由于餡煮熟后,外層糯米就可以包得很少,煮的時間也大大縮短,吃起來皮薄餡多。庚家粽子以蛋黃咸肉粽為主,這是體現水鄉農家樸實的粽子,很對東莞人的口味,東莞不少酒店都有這類粽子出售。
3.浙江口味的湖州粽
多半成長條型,有甜咸兩種口味。咸的是鮮肉粽,以糯米與五花肉所制成,一個約有400卡熱量,但是由于肥肉比例比較高,對于應忌食肥肉、高油脂的慢性病患都比較不適合;甜口味的多半是豆沙或棗泥甜粽,大約有600~800卡熱量,由於甜餡與油脂比例偏高,對于糖尿病人比較不適合。
三、如何選購粽子
1、要選購有廠名、廠址、生產日期的粽子。
2、觀察粽子形態應粽角端正,扎線松緊適當,無明顯露角,粽體無外露。剝去粽葉,粽體具有應有的色澤,外觀有光澤。無雜質,無夾生,不得有霉變、生蟲和其它外來污染物。
3、食用時若感到口味不正,不要食用,粽子應具有粽葉、糯米及其它谷類食物應有的香味,不得有酸敗、發霉、發餿等異味。
4、如果購買真空包裝的粽子,要查看是否有漏氣或鼓氣現象,如果有漏氣或鼓氣現象則不要購買。
選購粽子要注意“返青粽葉”。購買粽子時不要貪圖顏色鮮綠好看,用傳統風干粽葉包制的粽子雖然顏色陳舊暗淡,但更加自然、安全。選購時,一要看外觀,“返青粽葉”色澤青綠,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葉在制作過程中經過高溫蒸煮,顏色會發暗發黃;二要聞味道,“返青粽葉”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濃,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三是可以看一看煮粽子的水,“返青粽葉”煮后水變綠,正常粽葉煮后水呈現淡黃色。
四、健健康康吃粽子
消化科的醫生指出,粽子屬于高熱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在食用時應注意量的控制。
以1只粽子為例,若包了豬肉、香菇、葡萄干、蝦米、蛋黃、花生等餡,熱量約500至650千卡;1只小小的鹵粽,熱量也有120千卡;人們常愛吃的肉粽,熱量約200至250千卡,因此吃下1只粽子的熱量,往往比一碗飯的熱量高出許多;而粽子熱量主要差別在于內餡及米是否用油炒過,怕胖的朋友,應該注意調整。
如果真的一定要吃粽子的話,除了必須注意分量的控制外,還要采用包健康粽的做法,即將粽子的用料調整,用部分雜糧米代替,如此可增加纖維質及維生素、礦物質;另外如果擔心膽固醇攝取過多,蛋黃宜減量使用,更不要用油炒,尤其是高纖、低油、低膽固醇的粽子較健康。
還有,許多人會因粽子吃得多而腸胃不適,這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攝取,造成纖維不足,加上粽子油脂過多,導致不易消化、腹脹等現象,在吃粽子時若能加些涼拌青菜、沙拉、蔬菜清腸,并搭配水果,則可降低這些不適癥的發病率。
五、包粽子
首先要準備好粽子葉,老北京包粽子的粽子葉一般是葦葉,用在包粽子上就被稱為粽葉。過去,粽子葉都是老人們去自己摘的,現在北京城周邊沒有蘆葦蕩了,這粽子葉也只有去超市買了。很多人認為粽子葉越綠越艷越好,其實不然,越綠越艷的粽葉有可能是用顏料染成的,正常的粽葉應該是黃綠色略顯陳舊;正常的粽葉包出的粽子有一種粽葉的香味而不是其他的怪味;如果煮完粽子之后,水是淡黃色,那說明這粽葉沒問題,否則,那粽子還是不要吃了。
于各地的飲食習慣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其中比較著名的粽子有:
北京粽子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北京粽子個頭較大,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目前,市場上供應的大多數是糯米粽。在農村中,仍然習慣吃大黃米粽。黏韌而清香,別具風味,北京粽子多以紅棗、豆沙做餡,少數也采用果脯為餡。
南方粽子分類較多,外形也比較多樣化。比較常見的有菱形、多邊形、柱形(馬腳粽或馬腿粽)。
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主要以內地(重慶四川一帶)的青葉粽和沿海一代(兩廣福建地區)的什錦粽為主。
粽子話沿革
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的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名。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局限。
明代: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火腿粽子”。
如今粽子更是千品百種,璀燦紛呈。現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殼包糯米,但內涵花色則根據各地特產和風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圓粽、肉粽、水晶粽、蓮蓉粽、蜜餞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大江南北品名粽
廣東粽子:廣東粽子個頭大,外形別致,除鮮肉粽、豆沙粽外,還有用雞肉丁、鴨肉丁、叉燒肉、蛋黃、冬菇、綠豆蓉等調配為餡料的什錦粽。
閩南粽子:廈門、泉州的燒肉粽、堿水粽皆馳名海內外。燒肉粽的粽米必選上乘,豬肉擇五花肉并先鹵得又香又爛,再加上香菇、蝦米、蓮子及鹵肉湯、白糖等,吃時蘸調蒜泥、芥辣、紅辣醬、蘿卜酸等多樣佐料,香甜嫩滑,油潤而不膩。
寧波粽子:浙江寧波粽子為四角形,有堿水粽、赤豆粽、紅棗粽等品種。其代表品種堿水粽,是在糯米中加入適量的堿水,用老黃箬葉裹扎。煮熟后糯米變成淺黃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
嘉興粽子:嘉興粽子為長方形,有鮮肉、豆沙、八寶等品種。如鮮肉粽,常在瘦肉內夾進一塊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滲入米內,入口肥而不膩。
北京粽子: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種,其個頭較小,為斜四角形。北郊農村,習慣吃大黃米粽,粘韌而清香,多以紅棗、豆沙為餡。
其他較為著名的粽子還有四川、兩湖的辣粽、貴州的酸菜粽、蘇北的咸蛋粽.
外國的粽子
日本:稱粽子為茅卷,在陰歷五月五日吃,是用箬葉或菰葉包米粉,成長圓柱形。
越南:陰歷端午節吃粽子。咸粽用糯米加蝦米、瘦豬肉、紅豆,再加半只咸蛋包成;堿粽,是用糯米粉加椰絲、蝦米、綠豆包成菱形,蘸糖吃;肥肉粽,用糯米、肋條肉、蝦米、綠豆和五香調料包成,煮熟剝殼切片而食。
泰國:潑水節和雨季吃粽子,以甜粽為主。是用椰汁浸的糯米加椰子肉、黑豆、芋頭、地瓜,用芭蕉葉包成蒸熟后再吃。
墨西哥:有“粽子節”以歡慶玉米豐收,在節日中,家家戶戶用芭蕉葉包玉米和牛肉、雞肉、胡蘿卜、土豆、辣椒等煮熟后食用。
此外,哥斯達利加、洪都拉斯、秘魯等國家也有吃粽子的習俗。
【為什么清明節要吃清明粽?】相關文章:
清明節為什么要吃雞蛋04-06
南方清明節為什么要吃青團07-27
立夏為什么要吃蛋12-26
冬至為什么要吃湯圓07-19
夏至為什么要吃狗肉07-06
立冬為什么要吃餃子11-08
初伏為什么要吃餃子06-04
冬至為什么要吃餃子?07-04
元宵節為什么要吃湯圓?07-04
中秋節為什么要吃月餅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