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歷表2017七夕節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2017七夕節日歷表,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2017七夕節日期:2017年8月28日 農歷七月初七 星期一
關于七夕節的文章
只有這些如絲的鵲的淚眼。假如僅僅是這淡淡的相守,我寧愿那些鵲們還在自由里飛翔,而不是為了哭泣。
在這漸濃的夜里,總有沙沙的雨聲傳遞。它們是潛入夢境的精靈,它們是春天的蠶蟻。它們還在出發的路上,讓記憶在風寒中殘缺。多想再和你說起那些溫暖的話,恣意在生命最初的河流。
不變的情懷,不盡的惆悵,當雨水淋濕過往,仿佛又看到雨中的你漫步街頭。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古人的欣喜,為何會化作一聲遲來的問候?難道僅僅是造化弄人,命運的折磨?
空守來路,芬芳天涯。就讓這思緒如酒,斟入忘情的河流。然后穿梭著,穿過歲月的小巷,建一座七月淚流的古城。每當夕陽西下,炊煙升起時,總會有一首古老的歌謠響起。在風里,環繞著這幽幽的天宇,環繞著這幽幽的牧草,然后打濕這一路的衣襟,再也無處可逃。
又是忙碌的一天翻過,獨自流浪在牛城的街。雖然是盛夏,生命開始綠油油地厚重和殷實,終究掩蓋不了那些繁華背后的滄桑。雨后的挺拔和嬌艷,只能是凌晨里寂寞的反光。我們是三棱過后的眼睛,撿拾一路蕭索遠離塵埃。其實我們更應該看到那些美好里暗藏的生命。
我們會記得花開時候,飄香的雨夜,猶如那些永遠不變的相看,搖蕩著層層不倦的漪漣。即便是夢中溫婉的手臂揮舞,依然可以是那么切近的相見。
而時過就會必然的境遷嗎?當延伸的芳芬還在來路上,當腳步尋覓的天涯還在盛放著隔壁的孤獨,想你此時的憂傷如我,輕悄悄地落下。
一場飄飛的細雨留在身后,在黑衣藍衫的演繹里,江湖淹沒了江湖。
誰披一身憂傷的蓑衣屹立城頭?誰執如潮的怒劍光指蒼林?誰牽誰的手走過了五月?誰在酣眠里將誰的夢境打濕?船在烏江,咆哮的逝水。紅燭半殘,誰許今宵,給悄然的雕鞍美人?
薄薄的情,深深地醉。斜陽向晚的風中,總有一首歌輕飄飄地搖蕩,滲入留連的波紋里,滲入掌心,滲入骨髓。
帶雨黃花獨自飛。誰惹這千頭萬緒的迷戀,依依徜徉在命運的河流里,任雜草叢生,古橋向晚,終歸都會煙花般散去吧,無論你來與不來,見與不見,我們其實都在心靈的來路。
七夕節的由來
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于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漢代畫像石上的牛宿、女宿圖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于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于乞巧的記載。后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延續。
“七夕”最早來源于人們對自然的崇拜。從歷史文獻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隨著人們對天文的認識和紡織技術的產生,有關牽牛星織女星的記載就有了。人們對星星的崇拜遠不止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他們認為東西南北各有七顆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稱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間辨別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叫魁星,又稱魁首。后來,有了科舉制度,中狀元叫“大魁天下士”,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跡。
“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捌摺迸c“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古代中國人把日、月與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舊北京在給亡人做道場時往往以做滿“七七”為完滿。以“七曜”計算現在的“星期”,在日語中尚有保留。“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在臺灣,七月被稱為“喜中帶吉”月。因為喜字在草書中的形狀好似連寫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歲又稱“喜壽”。
【日歷表七夕節】相關文章:
七夕節征文06-18
七夕節介紹11-03
七夕節口號08-04
七夕節的說說04-19
七夕節說說05-06
七夕節的句子08-23
七夕節句子07-14
七夕節寄語短語08-01
常用七夕節的寄語07-08
七夕節給客戶的短信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