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年幾點夏至
夏至是盛夏的季節,蔥蔥郁郁陽光高照,嬋鳴嘰嘰喳喳響個不停。
2017年幾點夏至
陽歷時刻:2017年6月21日 12:24:06
陰歷日期:五月(小) 廿七 星期三
夏至節氣由來
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便是夏至日。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在夏至日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是最北端,直射北回歸線,在北半球生活的人們會感到白晝達到最長,且越往北白晝就越長。
夏至以后,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漸南移,北半球的白晝日漸縮短。民間有“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的說法。而此時南半球正值隆冬。
平靜書齋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麋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
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而麋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所以,在這炎熱的夏至日,那些喜陰的'生物開始活躍起來,而那些喜歡陽性的生物便會衰退了。
中國民間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
這期間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
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
《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夏至氣候
夏至日太陽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白晝最長,北極圈及其以里的地區太陽整日不落,形成面積最大的'極晝區。此日過后,陽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動,北半球白晝逐漸減短,日出、日落的方位也開始往南移動。在北回歸線及其以北地區,正午太陽高度亦日漸降低,日影逐漸被拉長。但由于太陽輻射到地面的能量仍比地面向空中發散的多,所以在短時間內氣溫繼續升高。
夏至來臨之時,長江中下游地區一般已進入梅雨季節,而梅雨天氣溫高、濕度大、日照少,正是農作物病蟲害的高發季節。
夏至以后地面受熱強烈,空氣對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雷陣雨。這種熱雷雨驟來疾去,降雨范圍小,人們稱“夏雨隔田坎”。
夏至“忌雨”習俗
夏至“忌雨”的習俗,其實就是一種氣候期盼。古時農家把夏至半個月分為頭時(前三天)、二時(中間五天)和末時(后七天),農人最怕的就是“時中下雨”和“時末打雷下雨”(《清嘉錄》)。這些帶有迷信色彩的.習俗,反映了古代農民“靠天吃飯”的無奈處境,因為夏至半個月打雷下雨,多半具有梅雨特征,對農作物生長弊多利少;而夏至半月臺票過后,正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時節,作物開始需要水分了,所以農家都盼望分龍日(即農歷五月二十日)以后,老天能及時下雨。至今,我國許多農村還流傳著這樣的氣象諺語:“二十分龍二十一雨,石頭縫里都是米”。
【幾點夏至】相關文章:
夏至諺語07-20
夏至的諺語08-09
夏至詩詞01-23
夏至的說說03-03
夏至的語錄02-05
夏至經典說說01-18
夏至經典句子06-01
夏至的句子03-16
今天幾點打春01-27
今天幾點立春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