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
距離端午節已經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了。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為什么要過端午節?對于一些年輕人來說,端午節并不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但是端午節是我國中華民族流傳下來的重要傳統節日之一,作為炎黃祖孫,我們有必要知道為什么要過端午節。(點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哦。
【1】端午節簡介 | 【4】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的故事 |
【2】過端午節是因為紀念誰 | 【5】端午節傳說 |
【3】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 | 【6】端午節的意義 |
端午節簡介
端午節由來:紀念先人屈原
關于端午節的來源,一直都有很多不同的說法,但被公認的只有屈原一說。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戰國時代楚國詩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汨羅江自盡殉國。屈平,字原,通常稱為屈原,又自云名正則,號靈均,漢族,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雖忠事楚懷王,卻屢遭排擠,懷王死后又因頃襄王聽信讒言而被流放,最終投汨羅江而死。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懔《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里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尸體,后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靶Τ彰烀,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習俗:賽龍舟祭祀屈原、曹娥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游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后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彩,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歷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谷豐登。云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劃龍舟的傳說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臺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臺灣知府蔣元君曾在臺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F在臺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劃龍舟也先后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并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歷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岳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褒堫^”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后,主祭人宣讀祭文,并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后,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余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后,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于世。
端午節食俗:吃粽子紀念屈原
端午節吃粽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為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蹦媳背瘯r期,出現雜粽。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即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有“時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粽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后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粽;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的別稱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堪稱節日別名之最。如有端五節、端陽節、重五節、重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菖節、蒲節、龍舟節、浴蘭節、屈原日、午日節、女兒節、地臘節、詩人節、龍日、午日、燈節、五蛋節等等。
端陽節
據《荊楚歲時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故稱五月初五為“端陽節”。
重午節
午,屬十二支,農歷五月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節又名“重午節”或“重五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
天中節
古人認為,五月五日時,陽重人中天,故稱這一天為“天中節”。
浴蘭節
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漢代《大戴禮》云:“午日以蘭湯沐浴”。
解粽節
古人端午吃粽時,有比較各人解下粽葉的長度、長者為勝的游戲,故又有“解粽節”之稱。
女兒節
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
端禮節
在湘南地區沿古俗,于在在夏日來臨之時的“五月初五”,在門上掛艾葉,用艾葉洗澡驅蚊的一個洗禮。人們認為經過洗禮,可以驅走瘧疾,能夠安全的渡過這個夏日多蚊的季節。
菖蒲節
古人認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因此端午風俗多為驅邪避毒,如在門上懸掛菖蒲、艾葉等,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
端午節來歷
年年過端午,年年吃粽子?墒菍τ诙宋绻澋膩須v,恐怕好多人卻并不清楚。
農歷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農歷以地支紀月,正月建寅,二月為卯,順次至五月為午,因此稱五月為午月,“五”與“午”通,“五”又為陽數,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陽、中天等。從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見于晉人周處《風土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至于掛菖蒲、艾葉,薰蒼術、白芷,喝雄黃酒,則據說是為了壓邪。盡管端午節年年過,但是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卻不甚清楚,歸納起來,大致有以下諸說。
一、紀念屈原說。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懔《荊楚歲時記》的記載。據說,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后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絲粽子于水中,以驅蚊龍。又傳,屈原投汨羅江后,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劃船撈救,千直行至洞庭湖,終不見屈原的尸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匯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蕩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二、迎濤神說。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三、龍的節日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
(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
(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系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發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
(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跡。
四、惡日說。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秴问洗呵铩分小吨傧挠洝芬徽乱幎ㄈ藗冊谖逶乱、齋戒!断男≌分杏洠骸按巳招钏,以蠲除毒氣!薄洞蟠鞫Y》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于戶齊,將不利其父母!薄讹L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墩摵狻返淖髡咄醭湟灿浭觯骸爸M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梢,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梢姀南惹匾院螅巳站鶠椴患。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五、夏至說。
持這一看法的劉德謙在《“端午”始源又一說》和《中國傳統節日趣談》中,提出三個主要理由:
(一)權威性的歲時著作《荊楚歲時記》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節日風俗,卻把吃粽子寫在夏至節中。至于竟渡,隋代杜臺卿所作的《玉燭寶典》把它劃人夏至日的娛樂活動,可見不一定就是為了打撈投江的偉大詩人屈原。
(二)端午節風俗中的一些內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雜藥”等,實際上與屈原無關。
(三)歲時風物華紀麗》對端午節的第一個解釋是:“日葉正陽,時當中即端午節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節又可稱為天中節。由此午節的最早起源當系夏至。兌紛出,而以紀念屈原說影響最為廣泛。由于屈原的人格藝超群,人們也愿意把這一紀念日歸之于他。
法定節日
《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條規定,“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五)端午節,放假一天(農歷端午當日)……”據此,自2008年開始,端午節正式列入國家法定節日。在文化逐漸多元、信息日益豐富的今天,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面臨著不少挑戰。這迫切需要人們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傳統,又要適應當今人們需要。
名稱由來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歷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現在的“端午”!堆嗑q時記》記載:“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
佩飾
舊時江浙一帶端午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鐘、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發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制為繁纓、鐘、鈴諸狀,騎人于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人。”健人一說與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吳曼云《江鄉節物詞·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駱虎狀,婦人皆戴之,”似此則當有驅邪辟疫之作用;一說即古時的步搖,純為婦女裝飾品(蔡云《吳獻》注)。兒童頭上還會用雄黃酒畫上一個“王”。
艾虎,舊時端午節驅邪辟祟之物,也作裝飾品。我國古代視虎為神獸,俗以為可以鎮祟辟邪、保佑安寧!讹L俗通》云:“虎者陽物,百獸之長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惡”。故民間多取虎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節的艾虎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編剪而成,或剪彩為虎,粘以艾葉,佩戴于發際身畔。端午節飾戴艾虎的風習已經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宋陳元規《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端午以艾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為小虎,粘艾葉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詩:‘釵頭艾虎辟群邪,曉駕祥云七寶車’!庇智甯徊於爻纭堆嗑q時記》:“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綾羅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線穿之,懸于釵頭,或系于小兒之背,古詩云:‘玉燕釵頭艾虎輕’,即此意也!
畫額,端午節時以雄黃涂抹小兒額頭的習俗,云可驅避毒蟲。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黃酒在小兒額頭畫“王”字,一借雄黃以驅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額紋,又虎為獸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鎮邪。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每至端陽,自初一日起,取雄黃合酒灑之,用涂小兒領及鼻耳間,以避毒物!背陬~頭、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處,用意一致。山西《河曲縣志》云:“端午,飲雄黃酒,用涂小兒額及兩手、足心,……謂可卻病延年!
長命縷,端午節時厭勝佩飾。亦稱續命縷、續命絲、延年縷、長壽線,別稱“百索”、“辟兵紹”、“五彩縷”等,名稱不一,形制、功用大體相同。其俗在端午節以五色絲結而成索,或懸于門首,或戴小兒項頸,或系小兒手臂,或掛于床帳、搖籃等處,俗謂可避災除病、保佑安康、益壽延年。此類節物的形制大體有五:簡單的以五色絲線合股成繩,系于臂膀;在五彩繩上綴飾金錫飾物,掛于項頸;五彩繩折成方勝,飾于胸前;五彩繩結為人像戴之;以五彩絲線繡繪日月星辰烏獸等物,敬獻尊長。此俗始于漢代。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絲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長命縷,一名辟兵紹”。以后相沿成習,直至近、現代。清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記當時風俗:“每至端陽,閨閣中之巧者,用續羅制成小虎及粽子、壺盧、櫻桃、桑葚之類,以彩線穿之,懸于釵頭,或系于小兒之背!逼渲刑扑螘r,更有宮廷賜大臣此種節物之事。史載唐代宗興元元年端節,宮廷曾賜百索一軸。又《宋史·禮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縷延壽帶、彩絲續命縷分賜百官。節日戴以入!
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陳示靚的《歲時廣記》引《歲時雜記》提及一種“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線貫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種“蚌粉鈴”:“端五日以蚌粉納帛中,綴之以綿,若數珠。令小兒帶之以吸汗也”。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趨精致,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并蒂等形狀的,象征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別致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夸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過端午節是因為紀念誰
一、紀念屈原
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是最常見的說法。
屈原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但卻遭到了一些貴族的強烈反對。
胳膊扭不過大腿。屈原幾度被貶職,后被趕出都城,流放在外。
在流放中寫下廣為流傳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的詩篇。
后來楚國被秦軍攻破,眼看國家被侵占,加上懷才不遇,屈原悲痛欲絕,五月初五這天,抱石跳進汨羅江。
楚國百姓,乘舟救屈原,但是沒有找到他的軀體,怕魚蝦吃掉屈原身體,于是就準備食物丟進汨羅江,希望魚蝦不傷害屈原的身體。
人們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從這兒逐漸形成。
二、紀念伍子胥
吳國夫差戰勝越國后,抓住越王勾踐,夫差準備放走勾踐,伍子胥站出來反對,但是夫差沒有聽。
夫差在小人的挑撥下,賜死伍子胥。
伍子胥自刎而亡,臨死前要求,將自己的眼睛挖出掛在吳國東門上,要親眼看見越國滅掉吳國的過程。
夫差聽后,大怒,下令將伍子胥投入大江之中。
伍子胥去世九年后,吳國被越國所滅。
伍子胥是蘇州古城的建造者,對于蘇州人來說是家喻戶曉的人物。
伍子胥去世的那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于是,蘇州人便把這天作為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三、紀念曹娥
曹娥是東漢時一個十四歲的.姑娘,其父溺水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首。曹娥晝夜江邊號哭,是日,曹娥跳入江中尋父,五日后,從江里抱著父親回來。
這件事傳至縣府,歌頌其孝,為曹娥立碑,曹娥所住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所跳之江改名為曹娥江。
曹娥跳江之日也是正月初五,因此在這天紀念曹娥。
四、紀念秋瑾
秋瑾是現代革命的女詩人。
秋瑾擅長詩詞歌賦,喜歡騎馬射箭,有再世花木蘭之稱。
參加革命時,為了不連累家人,和家人訣別,聲明脫離家庭關系。
后來在策劃起義時失敗,拒絕眾人讓她離開的要求,并遣散眾人后,獨自一人被清兵所捕,堅決不供出眾人動向。僅書“秋風秋雨愁煞人”以對。
后人敬仰秋瑾的.詩,為了哀悼她的事跡,于是在詩人節這天紀念她,而詩人節也是端午節。
端午節吃粽子的寓意
1、寓意求子
端午節中,人們會互贈九子粽寓意求子。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只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并且九種顏色的絲線扎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棒兆印笔恰氨娮印钡闹C音,寓意人丁興旺。
2、驅趕蛟龍
《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后可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_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為我國端午節食品。
3、光宗耀祖
因為“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4、紀念屈原
傳說,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后,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_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5、功名得中
因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在古時寓意學士考名。通常古代科舉考試都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要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可以寓意一舉中的。
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的故事
屈原(前340—前278)是我國最早的浪漫主義詩人,原姓羋,名平,字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中國文學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詩歌進入了一個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唱的新時代。公元前340年誕生于秭歸三閭鄉樂平里(今湖北宜昌市秭歸縣)。
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早年受到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訂法規的時候不愿聽從上官大夫的`話與之同流合污。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蘭、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寵妃鄭袖等人,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并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等人的極力慫恿下被秦國誘去,囚死于秦國。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繼續受到迫害,并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懷恨投汨羅江自殺,F在定五月五日為詩人節。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間,屈原為后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鼻环胖鸷螅诤蜐O父的一次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至于“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漁父的談話,表現出了兩種處世哲學。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當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端午節,也是因此而來的。
端午節傳說
傳說一:端午源于紀念屈原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后,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后,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吊屈原。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后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里,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后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二:端午源于紀念伍子胥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是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后來子胥棄暗投明,奔向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廬死后,其子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大宰,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后,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體裝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傳說三:端午源于紀念孝女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于江中,數日不見尸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弟子邯鄲淳作誄辭頌揚。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紹興,后傳曹娥碑為晉王義所書。后人為紀念曹娥的孝節,在曹娥投江之處興建曹娥廟,她所居住的村鎮改名為曹娥鎮,曹娥殉父之處定名為曹娥江。
傳說四:端午源于古越民族圖騰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證實: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在新石器時代,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征的文化遺存。該遺存的族屬,據專家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紋飾和歷史傳說示明,他們有斷發紋身的習俗,生活于水鄉,自比是龍的子孫。其生產工具,大量的還是石器,也有鏟、鑿等小件的青銅器。作為生活用品的壇壇罐罐中,燒煮食物的印紋陶鼎是他們所特有的,是他們族群的標志之一。直到秦漢時代尚有百越人,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于祭祖的節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經融合到漢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則演變為南方許多少數民族,因此,端午節成了全中華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就快到了,學生和上班族繼五一之后又盼來了一個三天小長假,小編心里也小小的開心。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端午節的由來到底是怎樣的,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于端午節的來歷和傳說吧。
端午節起源于中國,最初為祛病防疫的節日,吳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農歷五月初五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后因詩人屈原抱石自投汨羅江身死,又成為華人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部分地區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等說法。
三閭大夫屈原的傳說
屈原,生活在戰國時代,年輕時就胸懷遠大抱負,表現出驚人的才能,得到了楚懷王信任,官至“左徒”,據司馬遷《史記》記載,他內“與王圖議國事”,外“接遇賓客,應付諸侯”,是掌管內政、外交的大臣。
戰國本是齊、楚、燕、韓、趙、魏、秦七雄爭霸的混亂時期,秦國任用商鞅變法后日益強大,常對六國發動進攻。當時只有楚國和齊國能與之抗衡。鑒于當時形勢,屈原主張改良內政,對外主張聯齊抗秦,因而侵害了上層統治階級的利益,遭到了那些受秦國賄賂的楚懷王的寵姬鄭袖、上官大夫、令尹子椒的`排擠和陷害。糊涂的懷王聽信讒言,疏遠屈原,把他放逐到漢北,結果楚懷王被秦國騙去當了三年階下囚,死在異國。
屈原看到這一切,極端氣憤。他堅決反對向秦國屈辱投降,這遭到政敵們更嚴重的迫害。新即位的楚襄王比他父親更昏庸,把屈原放逐到比漢北更偏僻的地方。
屈原在長期的流放跋涉中,精神和生活上受到極大的摧殘和打擊。一天他正在江畔行吟,遇到一個打漁的隱者,隱者見他面色憔悴形容枯槁,就勸他“不要拘泥”、“隨和一些”,和權貴們同流合污。屈原道:“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意思是:我寧肯跳進江水中去,葬身在魚肚里,哪能使自己潔白的品質蒙受世俗的灰塵)。
公元二七八年,楚國的都城被秦兵攻破,詩人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眼看國破之難,卻又無法施展自己的力量,他憂心如焚,在極端失望和痛苦中,詩人來到了長江東邊的汨羅江,抱石自沉。他死時大約六十二歲,正是農歷五月初五。
孝女曹娥的傳說
很久以前,上虞古舜江西岸的鳳凰山下有個小漁村。村里有個姓曹的漁夫。漁夫有個女兒叫曹娥。一年春夏之間,兩岸連續大雨,舜江洪水暴漲。曹娥她爸怕錯過漁汛,他不顧曹娥反對出江去捕魚。
父親去了,曹娥在家不放心。她一次次跑到江堤上去望。后來,曹娥沿江向上、下游找尋還沒見到父親。太陽快落山了,曹娥從她父親的伙伴口中得知:他們一起在張網,突然一個大浪,把她父親的小船推進漩渦,讓水沖走了。曹娥一聽嚇出了魂靈,大叫一聲“父親、父親”,拔腳朝下游追去。她在江邊來回哭叫。第八天,曹娥望著江水,看見她爹在跟水搏擊。曹娥縱身向江水撲去。
又過了三天,江面風平浪靜,人們卻在下游十多里的江面上,看到一股江水在盤旋,隱隱約約好像有人在游動。人們趕過去,發現正是曹娥和她的父親。曹娥雖然死了,但她卻能找回父親的尸首,把他負到江堤邊,人們都說這是她的孝心感動天。據說波濤洶涌的江水在流經曹娥廟時總是平靜的。當地百姓認為,那是因為江水自覺愧對孝女曹娥。
曹娥的孝心感動了天,更感動了四周的鄉親,他們好生安葬了曹娥父女,又在曹娥跳水救爹的江邊造了廟,塑了她的像,尊她為“孝女娘娘”,還把漁村叫做曹娥村,把這條江改名曹娥江。每逢曹娥救父這一日,曹娥廟里都要舉行盛大的廟會,各省各府都有來拜曹娥孝女娘娘的,許多人題詞送匾贊揚曹娥的孝行。
據說,曹娥投江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五,因此,很多人將端午節視作懷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端午節的意義
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到啦,自2008年元月起,國家正式把端午節定為法定節日后,這一天就和其他的法定節假日一樣,讓國人有了更多的期盼。
端午節,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民間俗稱端陽節,也有稱之為午日節、五月節的,這一天原本是夏季一個驅除瘟疫的節日,也是一個專屬于漢族的傳統節日,最早是從春秋戰國開始,至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至于節日形成的傳統的說法,比較一致的認為是紀念我國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詩人屈原。端午節這天,民間最常見的活動就是貼鐘馗像、吃粽子、喝雄黃酒、賽龍舟、掛艾葉和菖蒲,這些傳統的慶祝方式,除了是民間傳統習俗外,其間也還包含著趨驅邪防病健身壯體的意味。
在2008年前,國家還沒有把端午節列為法定節日的時候,人們對這個節日的認識似乎僅僅還只是停留在日歷上,那印在日歷下角的端午節三個小字對很多人來說,并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更不會引起人們特別的關注。這一天,人們依然是該上班就上班,該忙啥就忙啥,除了賣粽子的吆喝聲開始大起來開始多起來外,也就是只有一些老人們開始一一打電話叫子女們回來吃粽子、喝雄黃酒,而更多的人們如果不是經別人刻意的提起,甚至根本就不會記得這個節日的存在,大街小巷與往日也沒有什么明顯的不同,因為這樣的民間節日,在沒有被刻意的打上法定標簽的時侯,就像過去的清明、重陽一樣,也就是365天當中的一個平淡普通的習俗節日而已,除了一些特定群體比較關注外,是不會在社會上有什么連鎖反響的。當然,也不會有人會對這個節日有什么格外的重視,甚至那一天就連不少媒體對這個節日也都幾乎不提只字。
然而,隨著2008年開始實施的《國務院關于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端午節被確定為國家法定節日后,這個原本平淡的一天開始逐漸喧囂。首先是更多的人們開始關注這個節日,并且渴望它的到來,因為這一天意味著可以不上班,還可以算加班,這確實是一個容易刺激人、讓人興奮的好事。當然,更多的變化是來自于社會的諸多層面、特別是來自于市場、來自于商家的條件反射。無疑,商人對節日是足夠敏感的,因為有節日就標志著又是一個消費時機的來臨。盡管這個節日是傳統的習俗節,而不是特定意義上的消費節,如情人節、春節、元旦等,但商人們只是需要有個由頭可以大賺一筆而已,至于這個節日究竟是什么屬性,商人們其實是不在意的。當然,不僅是他們,其實所有人也都不在意這個節日究竟是怎么回事,更多的人們在意的只是這個節日可以放多少天假,可以領多少加班費。
也正因為如此,當端午節真正成為法定節日來到我們面前的時候,大多數人實際上是在一片喧囂和茫然中度過的,人們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節日,盡管是已經實施三年的節日,但更多的人們還沒有真正感悟端午節帶來的文化內涵和傳統情感,大家還不能完全適應這個民俗節日。人們在這一天中干的最多的事還只是包粽子、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枝和菖蒲、看龍舟賽等。唯一變化最最多大的就是大街小巷的商場,開始掛喇叭、貼海報,搞起了大張旗鼓的端午節市場促銷,把那些平時降價打折都還是滯銷難賣的商品,再重新貼上加了價的新標簽后,以所謂節日大幅優惠的方式,賣給了那些喜歡節日逛街掃蕩商品的“掃街一族”。如果單純從商業這個角度說,現在的端午節也算是打上了時代的烙印,開始貼上了時代的標簽,傳統的民俗特性已經漸漸開始被滲透進了現代商業特性,這標志著傳統民俗節日已經開始承載更多現代新思維屬性。但即便如此,不能否認的是,端午節節日內涵的膚淺、節日活動的單調、節日氛圍的淡漠、節日內容的空洞、節日文化的蒼白,使得人們對節日期盼值與現實感受的脫節在當今體現尤為突出。這不僅是端午節面臨的尷尬,也是中國其他傳統習俗節日,如重陽節、清明節等面臨的尷尬。
當今社會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社會信息日益豐富,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民俗節日,面臨著不少現代觀念的挑戰和沖擊,甚至有被社會刻意淡化的趨勢。因為中國的節日,特別是民俗節日在表現方式上,大多簡單,而且幾乎都與吃有關,似乎過節就是海吃一頓,海喝一頓,否則就不足以表達心情,就不足以表示是慶祝節日,如端午吃粽子、正月吃元宵等,雖然其間也蘊含有合家團聚的家庭情感氛圍,但卻欠缺感人肺腑的情感紐帶來承載思緒,也欠缺厚重的文化積淀,更缺乏具象的表達方式。而西方的不少節日,卻更多的向世人展示了親情、友情、愛情等那些容易引人共鳴的內心古樸情感,更容易準確的.表達人們內心深處無比向往的情結寄托,如情人節、母親節、感恩節等,這些節日很容易激發出人們心底對真情的渴望和期盼。所以每到這些節日,人們都會主動參與,用玫瑰花、巧克力、親情卡等多種方式向心愛或尊重的人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這也是為什么之所以情人節、感恩節等西方節日很容易就被國人接納并迅速推廣的原因。其實這恰恰反映出現代人們在喧囂浮世中,對精神慰籍,對高品質文化內涵更加渴望和向往的心理需求。現代社會,人們壓力增大,人與人的關系也顯得很微妙,人們需要利用節日來表達寄托、表達情感、抒發情懷,但現在的端午節卻不能讓人的真切情感得到充分的宣泄和釋放,這是一個不得不讓人深刻反思的現實。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也逐漸發生變化,追求更高層次的傳統文化魅力,是更多人不二的選擇。如果我們的端午節,在無論是彰顯形式還是感悟歷史文化方面,一直還停留在表面應景式的固定模式上,即便是政府舉辦的所謂慶;顒右矡o非就是搞場龍舟賽,還有些喜歡搞個什么包粽子大賽,而且年年不厭其煩,不僅缺乏新意,更缺乏文化品味,沒有文化凝聚力,長此以往,人們就會感到厭倦,漸漸的也就喪失了對這個傳統節日的內心渴望,因為一個沒有文化內涵傳載的民俗節日實際只剩下一個空洞蒼白的概念而已。
傳統節日的傳統文化,是靠千年歷史沉淀自然形成的,傳承到現代就必要依靠相適應的文化載體來進行具象體現,這樣才能把充滿厚重積累的傳統,真正強化銘記在大眾從心底,并能在潛意識中真正不自覺的做到鞏固與傳承。國家之所以把端午節等民俗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也是為了把民族傳統文化進行保護和保留,以便讓國人能夠更多的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為此,迫切需要人們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傳統,又要對傳統文化節日進行重新定位,尋找到符合現代人情感寄托的承載方式,用現代思維觀念來賦予傳統文化以新時代的內涵,只有這樣,端午節也才能體現出真正的民俗情感,才能發揚光大。而這一切,遠不是包幾個粽子、賽幾場龍舟所能蘊含的。
【我們為什么要過端午節】相關文章:
為什么端午節要紀念屈原?07-06
端午節為什么要插艾草11-16
端午節為什么要賽龍舟吃粽子05-30
除夕為什么要守歲02-05
我為什么要辭職08-08
除夕為什么要守歲06-05
除夕為什么要守歲02-01
人像為什么要構圖05-31
創業為什么要融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