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鞏固練習(xí)題與答案

        時間:2024-07-11 17:55:34 自學(xué)考試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2016年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鞏固練習(xí)題與答案

          2016年4月份自考還是最后幾天的備考時間了,大家都準(zhǔn)備好了嗎?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guān)于《大學(xué)語文(專)》鞏固練習(xí)題與答案,歡迎參考學(xué)習(xí),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guān)信息請持續(xù)關(guān)注我們應(yīng)屆畢業(yè)生培訓(xùn)網(wǎng)!

        2016年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鞏固練習(xí)題與答案

          一、選擇題

          1.( D )《雜詩》屬于王維的

          A.邊塞詩 B.山水田園詩 C.禪趣詩 D.抒情小詩

          2.( C )對聯(lián)“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源”在修辭上不含

          A.對仗 B.對偶 C.頂針 D.諧音

          3.( C )小說中帶有普遍意義的人物形象被稱為

          A.意象 B.意境 C.典型 D.群體

          4.( B )“隔江猶唱《后庭花》”句中“《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它是

          A.詞牌名 B.樂曲名 C.樂府詩 D.七言絕句

          5.( C )屬于小說《斷魂槍》中的人物有

          A.趙七爺 B.姚納 C.沙子龍 D.九斤老太

          6.( D )“忽哪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

          A.《關(guān)山月》 B.《從軍行》 C.《短歌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 D )“王利發(fā)”是哪部話劇中的人物?

          A.龍須溝 B.上海屋檐下 C.雷雨 D.茶館

          8.( B )元雜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白樸 B.關(guān)漢卿 C.馬致遠(yuǎn) D.王實甫

          9.( B )明代最負(fù)盛名的傳奇作家是

          A.孔尚任 B.湯顯祖 C.洪升 D.白樸

          10.( B )聞一多和徐志摩是哪個詩派的代表詩人?

          A.懷舊 B.新月 C.復(fù)古 D.七月

          11.( A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是一首:

          A.七言歌行 B.五律 C.七絕 D.七律

          12.( C )張岱《湖心亭看雪》呈現(xiàn)的情調(diào)為:

          A.平淡 B.熱烈 C.孤寂 D.曠達(dá)

          13.( D )“羅山無地可耕,干校無事可干。”沒有用到的修辭手法是:

          A.夸張 B.對仗 C.諧音 D.頂針

          14.( C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包括幾部分?

          A.5 B.6 C.7 D.8

          15.( A )張愛玲的中短篇小說集為:

          A.《傳奇》 B.《流言》 C.《十八春》 D.《半生緣》

          16.( A )《戀愛的犀牛》中作者對馬路的態(tài)度是

          A.欣賞 B.同情 C.厭惡 D.嘲笑

          17.( A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誰的作品

          A.海子 B.食指 C.三毛 D.席慕容

          18.( A )莫言《枯河》的主人公是

          A.小虎 B.小珍 C.妞妞 D.黑子

          19.( A )高行健的《車站》深受哪部西方荒誕劇的影響

          A.等待戈多 B.娜拉 C.戰(zhàn)爭與和平元 D.麥克白

          20.( C )《橋鄉(xiāng)醉鄉(xiāng)》的作者陳從周又是一位

          A.書法家 B.音樂家 C.古建筑學(xué)家 D.運動員

          二、填空題

          1.現(xiàn)代漢語就是“以( 北京語言 )為標(biāo)準(zhǔn)音,以( 北方方言 )為基礎(chǔ)方言,以典范的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它是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漢語的現(xiàn)代形式。

          2.方言是局部地區(qū)的人們使用的語言,在共同語形成之后,是共同語的分支。現(xiàn)代漢語方言,根據(jù)它自身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 7 )種。

          3.漢字的構(gòu)造法有(  象形 )、指事、會意和(  形聲 )。

          4.初唐四杰是指( 王勃 )、( 駱賓王 )、(楊炯 )、( 盧照鄰 )。

          5.( 陶淵明 )的《歸園田居》通過“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等態(tài)度明朗的詩句,表達(dá)了( 表達(dá)了作者歸隱之后,輕松、愉快 )的心情 。

          ⒍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展開瑰麗的想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冬中之春,

          不但使邊塞風(fēng)光披上一層綺麗的色彩,而且使送別環(huán)境充滿盎然的春意的句子是(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7.李白在《行路難》中運用比興手法表現(xiàn)自己人生的理想和前途充滿艱險的句子是(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表示自己對前途充滿自信的句子是(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

          8.李煜《虞美人》中寫亡國之恨的句子:“(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9.明清在長篇小說取得突破成就的同時,短篇小說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擬話本“三言”、“二拍”的出現(xiàn),標(biāo)志著白話短篇小說達(dá)到了高峰。“三言”是(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三部小說的總稱。“二拍”即《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作者是(凌濛初)。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從孔子師徒的對話展開,談話圍繞( 閑談自己的理想 )展開,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觀念。

          三、名詞解釋

          1.《詩經(jīng)》:本來是從遠(yuǎn)古到西周的民歌、頌歌的總集,經(jīng)孔子刪定,與《尚書》、《禮紀(jì)》、《易經(jīng)》、《春秋》并列為儒家五經(jīng)。

          2.邊塞詩派 :唐代邊塞詩人大多有從軍入幕的戎馬經(jīng)歷,擅長采用七言歌行和七絕的體裁。他們的作品主要表現(xiàn)表達(dá)請纓殺敵、報國立功的豪情;描寫了邊塞艱苦生活,繚繞不盡鄉(xiāng)思邊愁;揭露軍中矛盾,以及表現(xiàn)塞外奇異風(fēng)情和民族融合。

          3.漢樂府:兩漢所謂樂府指音樂機關(guān)。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制成曲譜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漢書 藝文志》記:“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fēng),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 亦可以觀風(fēng)俗, 知薄厚云”。漢武帝采詩, 除為考察民隱外, 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 以供娛樂.六朝時, 樂府乃由機關(guān)的名稱變?yōu)橐环N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四、簡答題

          1. 柳永《雨霖鈴》一詞的藝術(shù)特色。

          答:《雨霖鈴》 此詞善用點染、鋪敘,景深情長。詞人以白描手法寫景、狀物、敘事、抒情。感情真摯,詞風(fēng)哀婉。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dá)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詞的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下片主要寫別后情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并茂。

          2.李白的《行路難》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矛盾心理過程?

          答: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xì)節(jié),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jié)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tài)下的內(nèi)心獨白,逼肖地傳達(dá)出進(jìn)退失據(jù)而又要繼續(xù)探索追求的復(fù)雜心理。結(jié)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的反復(fù)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fù)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

          五、賞析題

          要求: ①在概述思想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有針對性地分析、評述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

          ②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⒈ 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賞析:《秋興八首》是大歷元年(766)秋杜甫滯留夔州時慘淡經(jīng)營的一組七言律詩。杜甫時年五十五歲。當(dāng)時蜀地戰(zhàn)亂不息,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當(dāng)此秋風(fēng)蕭颯之時,不免觸景生情,感發(fā)詩興,故曰《秋興》。這八首詩是一個完整的樂章,命意蟬聯(lián)而又各首自別,時代苦難,羈旅之感,故園之思,君國之慨,雜然其中,歷來被公認(rèn)為杜甫抒情詩中沉實高華的藝術(shù)精品。清代黃生《杜詩說》就說:“杜公七律,當(dāng)以《秋興》為裘領(lǐng),乃公一生心神結(jié)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也說:“懷鄉(xiāng)戀闕,吊古傷今,杜老生平俱于見此。其才氣之大,筆才之高,天風(fēng)海濤,金鐘大鏞,莫能擬其所到。”

          這里所選的第一首,是領(lǐng)起的序曲。詩人用鋪天蓋地的秋色將渭原秦川與巴山蜀水聯(lián)結(jié)起來,寄托自己的故國之思;又用滔滔不盡的大江把今昔異代聯(lián)系起來,寄寓自己撫今追昔之感。詩中那無所不在的秋色,籠罩了無限的宇宙空間;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無言地昭示著自然的歲華搖落,宇宙的時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白露凋傷了漫山遍野的楓林,秋色已經(jīng)很深,巫山巫峽呈現(xiàn)出一片蕭森景象。首聯(lián)開門見山,點明時節(jié)、地點,描繪出具有濃重感傷色彩的秋色、秋氣,奠起全篇蕭颯哀殘之基。《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引劉辰翁評語說:“露曰玉露,樹曰楓林,凋傷之中仍有富麗之致,自是大方家數(shù)。”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評價這一聯(lián):“氣象足以籠罩,而復(fù)有開拓之余地,是絕好開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草木在秋風(fēng)中凋落。“巫山”,在今重慶市巫山縣。“蕭森”,蕭瑟陰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峽中的江水波濤洶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風(fēng)云陰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貼近。清代楊倫《杜詩鏡銓》評論說:“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風(fēng)云在天而曰接地,極言陰晦蕭森之狀。”這就將眼前景和心中景連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處處驚濤駭浪,風(fēng)云翻滾,陰晦慘淡的氣氛籠罩四野,分明是陰沉壓抑、動蕩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寫照。“江間”,即巫峽:“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寫出渾莽之象。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秋菊兩度盛開,使我再次灑下往日流過的眼淚;一葉孤舟靠岸系繩,始終都牽動著我的故園之思。這一聯(lián)是全篇詩意所在。“叢菊兩開”,指詩人于永泰元年(765)離開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峽,但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見到叢菊開了兩次,還未出峽。故對菊掉淚。“開”字雙關(guān),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隨之開。孤舟本來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蹤,卻把詩人的思鄉(xiāng)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見舟傷心,引出故園之思。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聽到,砧聲四起,傍晚時分,在白帝城樓的高處,是那么的急促。婦女們正拿著裁尺和剪刀,為在外的親人趕制著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動刀尺。“白帝城”,舊址在今四川省奉節(jié)縣東的白帝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急暮砧”,黃昏時分搗衣的砧聲很緊。“砧”,搗衣石,這里借指搗衣發(fā)出的聲音。古人裁衣前,先將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搗軟,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為遠(yuǎn)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搗衣聲是人間的秋聲,往往會增添客子的愁緒。在這黯淡蕭條的秋景和暮色中,詩人更平添了一許孤獨、憂傷之感。

          2.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yuǎn)目,獻(xiàn)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鞏固練習(xí)題與答案】相關(guān)文章:

        2016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考前鞏固練習(xí)題01-22

        2016年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考前練習(xí)題及答案01-22

        2024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科)》模擬試題及答案10-16

        2024自考《大學(xué)語文》考前測試題及答案10-16

        2016年自考《美學(xué)》精選練習(xí)題及答案02-23

        2018英語專八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08-01

        2016年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科)》模擬題及答案01-22

        成考專升本《藝術(shù)概論》鞏固練習(xí)題及答案08-02

        成考專升本《大學(xué)語文》考前練習(xí)題及答案09-13

        国产高潮无套免费视频_久久九九兔免费精品6_99精品热6080YY久久_国产91久久久久久无码
      3. <sub id="h4knl"><ol id="h4knl"></ol></sub>
        <sup id="h4knl"></sup>
          <sub id="h4knl"></sub>

          <sub id="h4knl"><ol id="h4knl"><em id="h4knl"></em></ol></sub><s id="h4knl"></s>
          1. <strong id="h4knl"></strong>

          2. 日韩欧美中文久久精品人人爽 | 中文字字幕国产精品 | 五月天色婷婷中文在线 | 亚洲精品AⅤ视品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一区十区精品 |

            2016年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鞏固練習(xí)題與答案

              2016年4月份自考還是最后幾天的備考時間了,大家都準(zhǔn)備好了嗎?下面YJBYS小編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guān)于《大學(xué)語文(專)》鞏固練習(xí)題與答案,歡迎參考學(xué)習(xí),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guān)信息請持續(xù)關(guān)注我們應(yīng)屆畢業(yè)生培訓(xùn)網(wǎng)!

            2016年自考《大學(xué)語文(專)》鞏固練習(xí)題與答案

              一、選擇題

              1.( D )《雜詩》屬于王維的

              A.邊塞詩 B.山水田園詩 C.禪趣詩 D.抒情小詩

              2.( C )對聯(lián)“生意如春意,財源似水源”在修辭上不含

              A.對仗 B.對偶 C.頂針 D.諧音

              3.( C )小說中帶有普遍意義的人物形象被稱為

              A.意象 B.意境 C.典型 D.群體

              4.( B )“隔江猶唱《后庭花》”句中“《后庭花》”即《玉樹后庭花》,它是

              A.詞牌名 B.樂曲名 C.樂府詩 D.七言絕句

              5.( C )屬于小說《斷魂槍》中的人物有

              A.趙七爺 B.姚納 C.沙子龍 D.九斤老太

              6.( D )“忽哪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

              A.《關(guān)山月》 B.《從軍行》 C.《短歌行》 D.《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7.( D )“王利發(fā)”是哪部話劇中的人物?

              A.龍須溝 B.上海屋檐下 C.雷雨 D.茶館

              8.( B )元雜劇成就最高的作家是

              A.白樸 B.關(guān)漢卿 C.馬致遠(yuǎn) D.王實甫

              9.( B )明代最負(fù)盛名的傳奇作家是

              A.孔尚任 B.湯顯祖 C.洪升 D.白樸

              10.( B )聞一多和徐志摩是哪個詩派的代表詩人?

              A.懷舊 B.新月 C.復(fù)古 D.七月

              11.( A )《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是一首:

              A.七言歌行 B.五律 C.七絕 D.七律

              12.( C )張岱《湖心亭看雪》呈現(xiàn)的情調(diào)為:

              A.平淡 B.熱烈 C.孤寂 D.曠達(dá)

              13.( D )“羅山無地可耕,干校無事可干。”沒有用到的修辭手法是:

              A.夸張 B.對仗 C.諧音 D.頂針

              14.( C )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包括幾部分?

              A.5 B.6 C.7 D.8

              15.( A )張愛玲的中短篇小說集為:

              A.《傳奇》 B.《流言》 C.《十八春》 D.《半生緣》

              16.( A )《戀愛的犀牛》中作者對馬路的態(tài)度是

              A.欣賞 B.同情 C.厭惡 D.嘲笑

              17.( A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誰的作品

              A.海子 B.食指 C.三毛 D.席慕容

              18.( A )莫言《枯河》的主人公是

              A.小虎 B.小珍 C.妞妞 D.黑子

              19.( A )高行健的《車站》深受哪部西方荒誕劇的影響

              A.等待戈多 B.娜拉 C.戰(zhàn)爭與和平元 D.麥克白

              20.( C )《橋鄉(xiāng)醉鄉(xiāng)》的作者陳從周又是一位

              A.書法家 B.音樂家 C.古建筑學(xué)家 D.運動員

              二、填空題

              1.現(xiàn)代漢語就是“以( 北京語言 )為標(biāo)準(zhǔn)音,以( 北方方言 )為基礎(chǔ)方言,以典范的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guī)范的普通話”。它是現(xiàn)代漢民族的共同語,是漢語的現(xiàn)代形式。

              2.方言是局部地區(qū)的人們使用的語言,在共同語形成之后,是共同語的分支。現(xiàn)代漢語方言,根據(jù)它自身的特點大致可以分為( 7 )種。

              3.漢字的構(gòu)造法有(  象形 )、指事、會意和(  形聲 )。

              4.初唐四杰是指( 王勃 )、( 駱賓王 )、(楊炯 )、( 盧照鄰 )。

              5.( 陶淵明 )的《歸園田居》通過“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wǎng)中”等態(tài)度明朗的詩句,表達(dá)了( 表達(dá)了作者歸隱之后,輕松、愉快 )的心情 。

              ⒍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展開瑰麗的想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冬中之春,

              不但使邊塞風(fēng)光披上一層綺麗的色彩,而且使送別環(huán)境充滿盎然的春意的句子是( 忽如一夜春風(fēng)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7.李白在《行路難》中運用比興手法表現(xiàn)自己人生的理想和前途充滿艱險的句子是(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表示自己對前途充滿自信的句子是(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

              8.李煜《虞美人》中寫亡國之恨的句子:“(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9.明清在長篇小說取得突破成就的同時,短篇小說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擬話本“三言”、“二拍”的出現(xiàn),標(biāo)志著白話短篇小說達(dá)到了高峰。“三言”是(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三部小說的總稱。“二拍”即《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作者是(凌濛初)。

              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從孔子師徒的對話展開,談話圍繞( 閑談自己的理想 )展開,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觀念。

              三、名詞解釋

              1.《詩經(jīng)》:本來是從遠(yuǎn)古到西周的民歌、頌歌的總集,經(jīng)孔子刪定,與《尚書》、《禮紀(jì)》、《易經(jīng)》、《春秋》并列為儒家五經(jīng)。

              2.邊塞詩派 :唐代邊塞詩人大多有從軍入幕的戎馬經(jīng)歷,擅長采用七言歌行和七絕的體裁。他們的作品主要表現(xiàn)表達(dá)請纓殺敵、報國立功的豪情;描寫了邊塞艱苦生活,繚繞不盡鄉(xiāng)思邊愁;揭露軍中矛盾,以及表現(xiàn)塞外奇異風(fēng)情和民族融合。

              3.漢樂府:兩漢所謂樂府指音樂機關(guān)。它除了將文人歌功頌德的詩制成曲譜并制作, 演奏新的歌舞外, 又收集民間的歌辭入樂。《漢書 藝文志》記:“自孝武帝立樂府而采歌謠,于是有趙,代之謳,秦,楚之風(fēng),皆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 亦可以觀風(fēng)俗, 知薄厚云”。漢武帝采詩, 除為考察民隱外, 亦在豐富樂府的樂章, 以供娛樂.六朝時, 樂府乃由機關(guān)的名稱變?yōu)橐环N帶有音樂性的詩體的名稱。

              四、簡答題

              1. 柳永《雨霖鈴》一詞的藝術(shù)特色。

              答:《雨霖鈴》 此詞善用點染、鋪敘,景深情長。詞人以白描手法寫景、狀物、敘事、抒情。感情真摯,詞風(fēng)哀婉。詞中,作者將他離開汴京與戀人惜別時的真情實感表達(dá)得纏綿悱惻,凄婉動人。詞的上片寫臨別時的情景,下片主要寫別后情景。全詞起伏跌宕,聲情并茂。

              2.李白的《行路難》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矛盾心理過程?

              答: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xì)節(jié),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游千載之上,仿佛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郁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jié)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tài)下的內(nèi)心獨白,逼肖地傳達(dá)出進(jìn)退失據(jù)而又要繼續(xù)探索追求的復(fù)雜心理。結(jié)尾二句,經(jīng)過前面的反復(fù)回旋以后,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diào)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fù)總有實現(xiàn)的一天。

              五、賞析題

              要求: ①在概述思想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有針對性地分析、評述作品的藝術(shù)特色。

              ②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⒈ 杜甫的《秋興八首》(其一)

              秋興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賞析:《秋興八首》是大歷元年(766)秋杜甫滯留夔州時慘淡經(jīng)營的一組七言律詩。杜甫時年五十五歲。當(dāng)時蜀地戰(zhàn)亂不息,詩人晚年多病,知交零落,壯志難酬,心境非常寂寞、抑郁。當(dāng)此秋風(fēng)蕭颯之時,不免觸景生情,感發(fā)詩興,故曰《秋興》。這八首詩是一個完整的樂章,命意蟬聯(lián)而又各首自別,時代苦難,羈旅之感,故園之思,君國之慨,雜然其中,歷來被公認(rèn)為杜甫抒情詩中沉實高華的藝術(shù)精品。清代黃生《杜詩說》就說:“杜公七律,當(dāng)以《秋興》為裘領(lǐng),乃公一生心神結(jié)聚之所作也。”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也說:“懷鄉(xiāng)戀闕,吊古傷今,杜老生平俱于見此。其才氣之大,筆才之高,天風(fēng)海濤,金鐘大鏞,莫能擬其所到。”

              這里所選的第一首,是領(lǐng)起的序曲。詩人用鋪天蓋地的秋色將渭原秦川與巴山蜀水聯(lián)結(jié)起來,寄托自己的故國之思;又用滔滔不盡的大江把今昔異代聯(lián)系起來,寄寓自己撫今追昔之感。詩中那無所不在的秋色,籠罩了無限的宇宙空間;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無言地昭示著自然的歲華搖落,宇宙的時光如流,人世的生命不永。

              句解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白露凋傷了漫山遍野的楓林,秋色已經(jīng)很深,巫山巫峽呈現(xiàn)出一片蕭森景象。首聯(lián)開門見山,點明時節(jié)、地點,描繪出具有濃重感傷色彩的秋色、秋氣,奠起全篇蕭颯哀殘之基。《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引劉辰翁評語說:“露曰玉露,樹曰楓林,凋傷之中仍有富麗之致,自是大方家數(shù)。”葉嘉瑩《杜甫秋興八首集說》評價這一聯(lián):“氣象足以籠罩,而復(fù)有開拓之余地,是絕好開端。”“玉露”,秋天的霜露,因其白,故以玉喻之。“凋傷”,草木在秋風(fēng)中凋落。“巫山”,在今重慶市巫山縣。“蕭森”,蕭瑟陰森。

              江間波浪兼天涌,塞上風(fēng)云接地陰。

              峽中的江水波濤洶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風(fēng)云陰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貼近。清代楊倫《杜詩鏡銓》評論說:“波浪在地而曰兼天,風(fēng)云在天而曰接地,極言陰晦蕭森之狀。”這就將眼前景和心中景連成一片,使人感到天上地下,處處驚濤駭浪,風(fēng)云翻滾,陰晦慘淡的氣氛籠罩四野,分明是陰沉壓抑、動蕩不安的心情和感受的寫照。“江間”,即巫峽:“塞上”,即巫山。“兼”、“接”二字,寫出渾莽之象。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秋菊兩度盛開,使我再次灑下往日流過的眼淚;一葉孤舟靠岸系繩,始終都牽動著我的故園之思。這一聯(lián)是全篇詩意所在。“叢菊兩開”,指詩人于永泰元年(765)離開成都,原打算很快出峽,但這年留居云安,次年又留居夔州,見到叢菊開了兩次,還未出峽。故對菊掉淚。“開”字雙關(guān),一謂菊花開,又言淚眼隨之開。孤舟本來只能系住自己的行蹤,卻把詩人的思鄉(xiāng)之心也牢牢地系住了,故見舟傷心,引出故園之思。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我清晰地聽到,砧聲四起,傍晚時分,在白帝城樓的高處,是那么的急促。婦女們正拿著裁尺和剪刀,為在外的親人趕制著御寒的衣服。“催刀尺”,即催動刀尺。“白帝城”,舊址在今四川省奉節(jié)縣東的白帝山上,與夔門隔岸相對。“急暮砧”,黃昏時分搗衣的砧聲很緊。“砧”,搗衣石,這里借指搗衣發(fā)出的聲音。古人裁衣前,先將衣料放在砧上,用杵搗軟,使之平整光滑。每到秋天,家人要為遠(yuǎn)方的游子或征人制作寒衣,因此搗衣聲是人間的秋聲,往往會增添客子的愁緒。在這黯淡蕭條的秋景和暮色中,詩人更平添了一許孤獨、憂傷之感。

              2.辛棄疾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yuǎn)目,獻(xiàn)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闌干拍遍,無人會,登臨意。

              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可惜流年,憂愁風(fēng)雨,樹猶如此。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