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藥大黃的功效
大黃是我們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可以有效的幫助人們清濕熱、涼血解毒,其實在人們出現很多疾病的時候,我們除了要憑借西醫(yī)的治療方法之外,中藥的治療功效其實也是很好的,并且中藥治療副作用也比較小。可能一些人還不知道大黃具體有什么功效和作用,今天我們就向大家做詳細的回答。
中藥大黃的功效一
大黃是常用的一味中藥,又名將軍、川軍、錦紋,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和根莖。大黃性寒、味苦,可歸脾經、胃經、大腸經、肝經、心經,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涼血解毒、活血祛瘀的功效。傳統(tǒng)上人們多用大黃治療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癰腫疔瘡、淤血閉經、跌打損傷、水火燙傷以及上消化道出血等病癥。
《神農本草經》上說:
大黃“主下淤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調中化食,安和五臟。”雖然大黃以攻下瀉實聞名而被稱為“將軍”,但其實際用途非常廣泛。在可查到的清官醫(yī)案中,大黃的用量在所有藥物的用量中排名第十位。宣統(tǒng)皇帝溥儀6歲那年,因胃口壅滯導致惡心腹痛、手心發(fā)熱。御醫(yī)便采用熟大黃等藥為他治療,很快使其痊愈。年逾古稀的慈禧太后曾因肝胃積熱而導致眼目不爽,也是在服用了酒制大黃等藥后康復的。此外,清代不少皇帝還常用大黃泡茶來防病治病。這是因為大黃在具有瀉下作用的同時,又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它雖然可使人的大便次數增加,卻不會導致脫水,也不會因苦寒而影響胃腸的功能。而且,若將大黃久煎還可降低其瀉下的作用。
從現代藥理研究的結果看,大黃具有收斂、止血、解痙、利膽、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蟲、抗腫瘤、降血壓等作用。根據大黃的這些作用,人們在臨床上主要用其治療以下疾病:
可治療蛔蟲性腸梗阻:
取大黃20克,花椒10克,麻油100克。先將花椒置于麻油中加溫,繼投大黃,隨即離火,晾涼后去渣,分兩次服下。患者服藥后約3小時開始排氣,進而腹痛會減輕,連續(xù)服用可使蛔蟲隨大便排出。
可治療麻痹性腸梗阻:
取大黃、芒硝各10克,厚樸、枳殼各6克,冰片3克。將上藥共研細末,用藿香正氣水調成糊狀后填敷臍部,再用紗布覆蓋,用膠布固定,并可將熱水袋敷在其上。每日換藥一次。
可治療小兒中毒性腸麻痹:
將生大黃放入50-100毫升的開水中浸泡,用晾至約37攝氏度的浸液給患兒灌腸(保留10~20分鐘),每日灌2-3次。每次可根據患者的年齡決定大黃的用量:1歲以內的患兒用5-10克;1”3歲的患兒用10~15克;3-6歲的患兒用15-20克;6-12歲的患兒用20-30克。
可治療腸癰:
取大黃、芒硝各30克,大蒜20克,鮮敗醬草50克,鮮紫花地丁40克。將上藥共搗爛如泥,外敷于麥氏點(闌尾處),每日換藥一次。
可治療腸脹氣:
將大黃50克研成細末,用醋調成糊狀,外敷于雙側涌泉穴上,每次敷2小時,必要時可每日敷2-3次。患者一般敷藥一小時后即可出現腸蠕動和排氣現象。
可治療癰腫疔瘡:
取大黃末15克(局部有膿液者可加皂角刺末10克),用雞蛋清調勻后外敷于患處,每日換藥一次。
可治療燙傷:
取生大黃末30克,將雞蛋黃煉油后與大黃末混勻,外敷于患處,每日換藥一次。
可治療脈管炎:
取大黃、芒硝各60克,乳香、沒藥各30克,露蜂房、透骨草各20克,紫花地丁30克。將上藥共研為細末,用豬油將其調勻后外敷于患處,早晚各敷一次。
可治療燒傷:
將大黃浸于95%的酒精中(按1:4的比例),半個月后濾取浸液,并裝入無菌的噴霧器內,每日朝燒傷創(chuàng)面噴射4~5次。
目前,日本學者已從大黃中分離出120多種成分。澳大利亞人已經開始用大黃加三七片治療肥胖癥;比利時人則在咖啡中添加大黃以達到減肥的目的;德國、瑞士等國家還把大黃作為糖果、餅干的輔料。國際性的大黃專題研討會已舉行過兩次。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人們對大黃研究和開發(fā)的不斷深入,大黃這味著名的“將軍”必將更顯神通。
中藥大黃的功效二
生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1、大黃是很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大黃功效與其作用其實非常突出,可以幫助人們抗感染,抗衰老,抗氧化,并且也可以幫助人們調節(jié)免疫功能,具有解熱的功效,并且如果人們血脂高,那么也可以降血脂,緩解十二指腸潰瘍、促進胰液分泌、抑制胰酶活性、利膽、保肝、瀉下作用。
2、大黃也有一定的抗感染功效,特別是對于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均有抑制作用,最為敏感的就是鏈球菌,接下來就是白喉桿菌、傷寒和副傷寒桿菌、肺炎雙球菌、痢疾桿菌等。
3、大黃也可以幫助人們增加腸胃蠕動,可以有效的抑制腸內水分吸收,促進排便。
4、與此同時,大黃也可以幫助人們保護肝臟,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現在生活當中很多人因為飲食習慣不當,出現了三高,所以這時大家不妨使用大黃改善一下。
5、大黃也可以幫助人們活血化于,緩解痛經。如果女性月經失調,也可以使用這種方式,在人們有跌倒損傷之后,使用大黃也可以幫助人們減輕疼痛。上呼吸道出血其實也可以使用蛋黃。
中藥大黃的功效三
大黃是一種蓼科植物,氣味苦并且伴隨著微澀之感,主要分布在陜甘地區(qū)。一般會選擇末莖或者是根部來入藥,一般是將大黃去除雜質洗凈,然后切成片后晾干入藥。每次用量3~15克為宜,多數是用清水煎煮,同時需研磨成末。那么中藥大黃的功效與作用有什么?
一、中藥大黃的功效與作用
1.清熱解毒:大黃里面所含有的物質,能夠有效的清除積聚在身體里的毒素,對于肝火旺盛所引起的中暑等癥狀,也能夠有效的緩解,可以快速的消退身體內的燥熱。如果飲食不當而出現了腹瀉的情況,也可以通過服用大黃來治療。
2.改善腎功能:大黃有非常好的瀉下作用,所以能夠有效的促進人體對于氨基酸的吸收,可以將身體的蛋白質分解到合適的程度,然后將尿素排泄出來,利尿的作用是非常好的。
3.保護肝臟:對于膽汁淤積的患者來說,通過使用大黃能夠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大黃可以幫助改善身體內的微循環(huán),能起到很好的調理肝臟機能的功效。
4.治療跌打損傷:可以服用大黃來治療,因外力的磕碰而出現的淤血情況,而且還有很好的止血功效。可以將大黃配合其他的藥物研制成粉制作成藥丸服用。還能夠有效的緩解牙齦腫痛。
二、服用大黃的注意事項
1.注意服用量與時間:在服用大黃的時候,盡量不要過量使用。因為這樣很容易會使脾胃功能受損,從而容易出現惡心和嘔吐的情況,嚴重時可能會誘發(fā)急性腸胃炎。長期使用大黃可能會對肝臟造成損傷,使身體內的電解質紊亂。
2.注意與其他藥物同用:在服用大黃的這段期間需要注意盡量不要與維生素、咖啡因以及頭孢菌素類藥物一同服用,否則很容易會影響大黃的藥效。而且這些藥物共同作用很有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比較常見的就是起疹子。
【中藥大黃的功效】相關文章:
中藥桔梗的功效與作用06-04
中藥熏蒸的好處及功效12-21
中藥茯苓的功效與用法用量10-11
中藥黃精的功效及副作用06-03
中藥沉香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08-04
140種中藥的功效和作用07-07
中藥太子參的功效與作用10-28
中藥甘草的功效與作用-中藥甘草藥用價值10-22
2017執(zhí)業(yè)中藥師考試考點:七味中藥功效與禁忌06-12
《中藥學》相同功效藥物的區(qū)別整理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