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朗讀者第九期觀后感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下面是yjbys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朗讀者第九期觀后感,歡迎閱讀。
【1】朗讀者第九期觀后感
今年第一季度,文化類綜藝節目集體走紅,而其中最紅者莫過于董卿擔任制片人的《朗讀者》。但打造這樣一個文化爆款并不容易,4月7日,董卿在國家廣電局總局例會上向全國廣電同行介紹經驗,形容籌備之難時稱:“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
弘揚優秀文化 責無旁貸
節目火了之后,董卿接受了許多媒體的采訪,很多記者會問同一個問題:“你怎么會想到做這樣一個節目?”
對此,董卿以自己對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采訪為例:“單霽翔院長有一句話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說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另外四座博物館分別是法國的盧浮宮、英國的大不列顛博物館、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俄羅斯的埃米塔什博物館。你看這五個博物館所在的國家,正好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這說明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博物館,還當不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當然他最后一句話有些玩笑的意思,但細細去體會,真的有道理。一個國家的自信最終是文化的自信,文化是更加持久、更加基本、更深層的力量。作為國家媒體,弘揚和傳播優秀文化,責無旁貸。”
要學會低下
那已經習慣了高昂的頭
話雖如此,在娛樂真人秀的擠壓下,文化類節目招商并不容易。董卿形容,當初籌建《朗讀者》之難是“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為此她和同事調侃“現在明白了吧,做制作人要學會低下你那已經習慣了高昂起來的頭。”
除了錢,真正困難的還是“怎么樣讓文化節目引發大多數人的參與和共鳴。”為此,董卿和模式研發者以及國內的眾多學者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去研究“《朗讀者》誰來讀?讀什么?怎么讀?”最后大家形成的共識是,朗讀者的情感、所要朗讀的文本的寫作者的思想、聽節目看節目的觀眾情感,這三種元素要和諧凝結,一定要凝結起來。
所以,觀眾看到:麥家很糾結地講述完他和他父親、他和他兒子這兩代父子之間掙扎的故事之后,再來讀他寫給兒子的一封信;許淵沖老先生,他講一個人一輩子重要的不是活過了多少日子,而是記住了多少日子,之后再來讀林徽因;得了罕見疾病的“企鵝人”夫婦,依然樂觀、依然相愛、依然行走在路上,這樣一對年輕人講完他們的故事之后,再來讀同樣一直在路上的三毛……這個時候,文字的魅力就產生了疊加效應,充滿了感染力。
曾經被許淵沖拒之門外
朗讀者第一個火起來的人物是96歲的翻譯家許淵沖先生。董卿坦言,在第一期推出這樣一位“高冷”的人物當時確實有顧慮,“96歲的翻譯家,翻譯的是什么?唐詩宋詞莎士比亞。他一切的標簽都是高大上的,都距我們很遠。但做了兩次采訪后,我們發現這許先生是一位特別單純樸素、特別豐富而有趣的人。所以我們決定:這樣的朗讀者要放在第一期。要讓觀眾知道,這個節目做的是什么。”
有趣的是,正因為老先生至情至性,沒少讓導演吃苦頭。董卿介紹,“第一次約許老先生的錄制時間是在2016年的夏天,后來不得不推遲。第二次確定的錄制時間是2016年的冬天,又沒錄成。第三次,2017年1月終于真的要開始錄制了,再去請他,老爺子不搭理我們了,他覺得我們是騙子、沒信用,完全把我們拒之門外。導演團隊只能今天抱著果籃站在人家門口,明天抱著鮮花站在人家門口,終于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節目播出第二天,許老爺子的譯著就直接沖上了當當網的熱搜。他告訴我們,他家的電話成了24小時熱線,為什么是24小時,因為他有很多學生、親朋好友在國外。媒體蜂擁而至要采訪他,老人家的回應特別可愛:‘我在《朗讀者》里面表現完美,不會接受任何采訪。’”
不要低估“年輕人”
節目如愿火了,但讓董卿最滿意的卻是年輕人和新媒體對這檔節目的贊許。據統計,節目播出了7期,閱讀突破10萬 的公眾號文章已經有132篇了;喜馬拉雅客戶端的收聽量是1.79億次;相關視頻全網播放4.97億次,“別人問年輕人為什么這么喜歡《朗讀者》,我說年輕人為什么不喜歡《朗讀者》。他們生活在一個更加富裕、更加開放、更加文明的社會,現在的90后、00后,能夠接收到更多信息,受到了更好的教育,這兩條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沒有審美和判斷力,只是我們之前很自以為是地低估了他們,一味以為他們只熱愛某一類節目。”
“我記得李宗盛有一次聊天的時候很憤怒,他抨擊一些流行樂團的創作只限于口水,他說如果你只給聽眾吃豬食,那時間久了他們就成豬了。就像許淵沖先生,96歲的老先生,很多熱愛他的年輕觀眾可能只有26歲,有差距嗎?當然有,這當中隔著70年呢,一定是有年齡差距的。那我們要做什么,媒體人要做的就是在年齡差距之外,找到認知的統一。”
“我們不是只靠吃米活著”
經驗分享最后,董卿以作家畢飛宇的錄制為例講述《朗讀者》對于細節的認真,“那次錄到凌晨兩點多,但效果一直不滿意,因為燈光我覺得太過花哨。畢飛宇讀的是自己獲茅盾文學獎的《推拿》中的一個片斷,獻給他的父親,他父親雙目失明恰巧是在他寫完《推拿》后。這個世界上會有這樣的事情?他寫《推拿》寫的是盲人的故事,他這部書寫完兩天后,他的父親眼睛完全看不見了。他在節目現場把這段朗讀獻給他的父親。所以我說要調整燈光,要和他的內心、情感、朗讀更匹配。燈光調了很長時間,到凌晨兩點多,大家覺得很過意不去,但畢飛宇沒有絲毫怨言,興致勃勃。結束之后他給我發了一條短信:我在歐洲讀過,在美國讀過,在印度讀過,這是我第一次在中國朗讀。我們一定要讓中國的觀眾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一頓飯,是耳朵飯。”
“我特別感動,他的這句話也讓我想到了我很喜愛的巴金先生說的`一句話:‘我們不是只靠吃米活著。’如果所有媒體人的工作能夠讓更多人意識到這一點,那么我們所有的堅持努力和付出,都是有意義的。”
《朗讀者》的三點啟發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總結點評了《朗讀者》給電視人的三點啟發——模式、情懷、主持人內功。
第一個關鍵詞是“模式”。“《朗讀者》通過模式解決了一個問題——這個節目不只是讀書節目,先是講述人生故事,故事講到了情感的高潮點之后,才來用文藝作品抒發當事人的情懷。這個節目不是不講究朗讀者的朗讀技巧,而是更講究參與者的真情實感。”
第二個關鍵詞是“情懷”。“很多做節目的人一開始想到的就是經濟收入,沒有經濟收入,再好的想法都會放棄,但做文化節目首先要有情懷!兑娮秩缑妗返谝患竟澞渴锹惚嫉模鋵嵍涞摹独首x者》也同樣,有商業贊助和廣告收入,但是很艱難。聽說有商家想要在這個節目上投廣告,但董卿認為那個產品和這個節目不匹配,就果斷拒絕了。”
第三個關鍵詞是“主持人內功”。“董卿說有每天閱讀的習慣,每天睡覺前大概有一小時的讀書時間,是多年保持的一個習慣。她的手機、iPad是不拿進臥室的。我覺得做到這一點很不容易。這是她日積月累后能夠爆發的基礎。主持人要想主持好節目,要想體現出獨特的氣質,離不開內在的修養。腹有詩書氣自華,沒有詩書,想裝出來是不可能的。”
【2】朗讀者第九期觀后感
由董卿擔任制作人并主持的文化節目《朗讀者》現在火得不得了,連在成都生活的外國朋友們也來趕《朗讀者》的熱潮。當外國朋友們與中國經典古詩詞相遇,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
日前,由Gochengdu網站策劃組織的“夠成都(GoChegndu)老外 朗讀者 ”活動在郫都區三道堰鎮上一座古色古香的茶社進行。在這場別開生面的中文詩歌朗讀的“表演”中,中文拼音發音以及生硬的中文詩歌的平仄韻律,都讓外國朋友們傷夠了腦筋,整個朗讀可謂是賺足了眼球。
“我對中國的古詩非常感興趣,這次有機會誦讀,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來自美國的Nicole告訴我們。此次GoChengdu網站精心挑選了幾首描寫成都的經典古詩詞并已標注好拼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陸游的《文君井》,都是有感于成都之美而揮筆寫下的絕美詩句。另外,GoChengdu還為大家準備了傳統的漢服,穿著漢服朗讀古詩詞,別有一番風韻。
雖然有一些外國朋友剛來成都只有幾個月,但大家對拼音已經有了一些基礎的知識,一拿到古詩詞,大家紛紛根據標注的拼音開始朗讀起來,本來安靜的茶社頓時就像古詩詞課堂一樣熱鬧。簡單的熱身過后,“夠成都(GoChengdu)老外 朗讀者 ”正式開始了。“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來自美國的Franki用不太標準的中文“熟練”地朗讀起這首杜甫的《絕句》, “讀得最流利的人還可以得到大熊貓(玩偶)禮物,我已經練習了很多遍,第一名我非當不可”,Franki說道。學了兩年中文的Alonso用中文流利地介紹完自己后,信心十足地開始朗讀詩句,兩年的成都生活讓他已經變成了一個地道的“吃貨導游”,走遍成都的大街小巷,吃遍成都的大小美食是他最想做的事情。
“落魄西州泥酒杯,酒酣幾度上琴臺”,當描寫成都美景的詩句被外國朋友們一句一句用心朗讀出來時,這些美景仿佛又增添了一絲異域風情,參加朗讀的外國朋友們除了跟著拼音朗讀,也對這些古詩詞真正的含義非常感興趣,滿懷著對成都、對中國古詩詞文化的熱愛。
當了解到這些古詩詞都是描寫成都美景的時候,大家也開始分享自己去過的成都有趣的地方。比如來自柬埔寨的Sokltep對蒙頂山意猶未盡,他告訴我們有機會一定要再去一次。在大家熱熱鬧鬧的朗讀聲中,活動也接近了尾聲,大家也都得到了大熊貓玩偶作為紀念,正是因為大家對古詩詞的熱愛,這一次的“夠成都(GoChengdu)老外 朗讀者 ”已經從一場友誼賽變成了詩歌分享會,回顧古今的經典詩歌,不忘朗讀的力量,不僅僅是在成都生活的外國人,人人都是朗讀者。
【3】朗讀者第九期觀后感
節目卷首語:
朗讀者就是朗讀的人,在我看來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朗讀是傳播文字,而人則是展現生命,將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關注的文字完美結合就是我們的《朗讀者》。
你有多久沒有朗讀了?很久了吧。因為很多人都覺得朗讀,那是學生時代的事情,或者說它只屬于一小部分人。
朗讀屬于每一個人。
節目開場白:
今天,是朗讀者節目第一次和觀眾見面,所以,我們第一期節目的主題詞,也特意選擇了——遇見。
古往今來,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寫著各種各樣的遇見。“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撩動心弦的遇見;“這位妹妹,我曾經見過。”這是寶玉和黛玉之間,初初見面時歡喜的遇見;“幸會,今晚你好嗎?”這是《羅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見;“遇到你之前,我沒有想過結婚,遇到你之后,我結婚沒有想過和別的人。”這是錢鐘書和楊絳之間,決定一生的遇見。
所以說,遇見仿佛是一種神奇的安排,它是一切的開始。也希望從今天開始,《朗讀者》和大家的遇見,能夠讓我們彼此之間,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節目中間插播:
朗讀者第一季第一期,我們的主題詞是遇見,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世間一切,都是遇見,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恒;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那么,《朗讀者》遇見了你們,又會怎樣呢?
《朗讀者》第二期主題詞——陪伴
節目卷首語:
為什么是陪伴?其實我們每一期的主題詞的選擇,是非常慎重的。有時候為了一個主題詞會反反復復討論很長時間,但是陪伴是最早確定下來的主題詞,而且從來沒有改變過。
我想因為陪伴很溫暖,它意味著在這個世界上有人愿意把最美好的東西給你,那就是時間。當然陪伴也是一個很平常的.詞,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到最后陪伴就成為了一種習慣,就像我們的朗讀者,鄭淵潔、喬榛都談到了自己,夫妻之間的陪伴,父母對孩子的陪伴。
在這期節目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楊乃斌,一個在八個月的時候失去了聽力的孩子,為了能夠讓他像健全人一樣的成長。他的母親,在他上小學的第一天開始就成了他的同班同學。
所以,我覺得陪伴也是一種力量。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孤島,失去了陪伴,也失去了生存的意義,所以希望這一期以陪伴為主題詞的節目也能帶給大家一段美好的陪伴。
節目開場白: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倆站著不說話。”在顧城的詩里,陪伴就是這樣簡單而美好。
而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里,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陪伴,比如說這會兒,你我之間是一段短暫的陪伴;比如說我們的學生時代,和我們的同學,那是幾年的陪伴;還有一種陪伴,是生命里血脈注定一生的陪伴,那是我們和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陪伴。
《朗讀者》第三期主題詞——選擇
節目卷首語: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永恒的選擇題。以至于到最后,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人,可能不在于我們的能力,而在于我們的選擇。
選擇無處不在。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海子的選擇;人不是生來被打敗的,是海明威的選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是司馬遷的選擇。
在我們這期節目當中,你會看到的是,徐靜蕾選擇了挑戰和變化;耶魯村官秦玥飛選擇了希望的田野;紅絲帶校長郭小平,選擇了呵護與守望;最讓我感動的是麥家,曾經叛逆的他,如今面對叛逆的兒子,選擇了理解和寬容。
選擇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過程,讓我們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完善。如果說,人生是一次不斷選擇的旅程,那么當千帆閱盡,最終留下的,就是一片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風景。
節目開場白:
我們這期節目的主題詞是——選擇。人這一生,要面臨多少次的選擇,小到今天我們吃點什么,大到在一些關鍵時刻的決策。
有一年,法國的一家報社舉辦了一個有獎競答,其中有一道題目是,如果盧浮宮著火了,你選擇救哪一副畫?最終,獲得金獎的答案是,我選擇離門口最近的那一幅。所以說,選擇是一種智慧,而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選擇的結果。
《朗讀者》第四期主題詞——禮物
節目卷首語:
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愛的表達,就有多少種禮物。
父母無私的愛的養育;經歷苦難之后的成長;不斷地學習所積累下來的智慧,這都是最好的禮物。
就像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切·米沃什,在詩歌《禮物》當中所寫到的:這是幸福的一天,我漫步在花園,對于這個世界,我已一無所求。這是詩人饋贈給自己心靈的一份禮物。
在我們這期節目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趙家和教授,雖然他已經在五年前離開了這個世界,但是他所播種下的一顆善的種子,是留給這個世界所有孩子的最好的一份禮物。
用純凈之心去創造、去發現、去感悟,你便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禮物。
節目開場白:
我們這期節目的主題詞是禮物。禮物,多美好的一個詞。
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給人類的禮物;低頭凝望,一花一葉,是大自然給世界的禮物;孩子是給父母的禮物;朋友是陪伴的禮物;回憶是時間的禮物。
那在我們今天的節目時間里,就讓我們一起去打開一個個色彩各異,卻同樣充滿情感的禮物。
【朗讀者第九期觀后感】相關文章:
朗讀者第九期董卿獨白-朗讀者第九期開場白08-20
朗讀者第九期「家」觀后感10-15
央視朗讀者第九期家觀后感600字09-20
央視綜藝節目朗讀者第九期觀后感07-14
董卿朗讀者觀后感-2017朗讀者觀后感10-15
朗讀者觀后感600字-朗讀者綜藝觀后感10-27
薩朗吉簡介09-26
英朗駕駛技巧09-25
朗讀者觀后感02-24
2017朗讀者青春觀后感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