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父母們認為自己最有發言權,因為從出生到學前這段人生的啟蒙教育大多是由父母來完成的。但是父母也有許多類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希望大家喜歡。
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一、過度保護型:
這類父母對孩子十分不放心,事先為他考慮得周周全全,總擔心自己微小的疏忽會對孩子造成損傷。雖然這類父母一切都為孩子著想,但是孩子卻不見得領情,因為他們會感到壓抑、受拘束、沒有自由呼吸的空間。如果你是這類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請注意將你看管孩子的尺度再放寬一些,讓孩子有一個自由發揮的空間,也許他會把事情搞得一團糟,但是卻記,這是順利的起點,如果不讓他自己動手,就永遠也沒有自立的一天。
二、驕縱型:
這類父母對孩子十分溺愛放縱,不論孩子怎么做,她都認為是對的,而且從不嚴厲批評。這類父母大多是年紀大以后才生育,也可能是生育過程異常艱苦,盼望孩子出世的時間比較長,因此當真正擁有時,就毫不吝惜自己的感情,對孩子百般放縱。這類父母培養的孩子看似幸福,實則相反,他們缺乏容忍力和自制力,經常得寸進尺、貪得無厭,而且不愛自己動手,長大以后他會變得好吃懶作,生活自理能力差。這種父母應該注意嚴厲管教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要教育孩子明辯是非、棄惡揚善。這個轉變過程要把握好度,循序漸進地改變。
三、支配型:
這類父母奉行“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的準則,認為孩子必須遵守家長制定的規矩,不能有絲毫的反抗。這種高壓教育方法使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懷,從心底里厭惡。他們特別希望能與父母進行溝通。父母應該適當考慮孩子的要求,并放手讓他自己去做,一定要相信孩子的能力,并且不要吝嗇自己的贊美。
四、放任型:
這類父母由于工作比較忙,而且內心也希望給孩子一個自由生活的空間,因此對孩子自己的事情一般讓孩子獨立作主,從不過分干涉。但是由于接觸時間少,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想法、情緒等,容易讓孩子感到父母對自己疏于照料,而且不受重視。父母在寬容孩子的同時,是否也應給予他適當的指導及約束,因為孩子畢竟很小,他沒有能力分辨善惡美丑,也需要父母做積極正確的指引。
五、理想型: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父母是集中以上幾種類型的優點的好父母,這種類型的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想法,也認可他的情緒與行為,并能經常性地與孩子進行溝通,填平兩代人之間的代溝。這樣的親子關系會十分諧調,孩子也能獨立自主地生活,而且與小朋友們交往時,往往表現出有主見、有組織能力等優點。
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
第一種:忽視型父母
忽視型父母漠視、忽略或輕視孩子的消極情緒,對孩子的情緒不夠重視,認為它無足輕重,不與孩子共享情緒。因為他們認為關注消極情緒無疑是火上澆油,造成更大的傷害。
當孩子有情緒出現時,他們本能的認為消極情緒是有害的,不能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他們會認為哭、發脾氣是不好的行為,于是會忽視孩子的情緒,會轉移注意力甚至取笑孩子的情緒。
忽視型父母常常為孩子的消極情緒關上發泄的大門。隨著時間的推移,父母會把孩子的每一次難過或生氣當成是一項無法滿足的要求。
他們試圖讓問題最小化,把它擱置一邊,以為這樣問題就會漸漸被遺忘。但忽視問題并不能解決問題,尤其是情緒問題。
第二種是壓抑型父母。
壓抑型父母身上具有很多忽視型家長的行為表現,只不過更加負面。他們會為孩子的行為劃定界限,強調孩子要向好的情緒或行為標準看齊。
不論孩子是否有不良行為,都會因孩子表達情緒而斥責、教訓或懲罰孩子。
舉例,孩子自己搭了很長時間的積木倒了,他可能又生氣又難過,大吼,跺腳,然后哭起來。忽視型的父母的做法通常是勸他不要生氣了,再搭就是了,或者自己動手幫孩子搭。他們忽視或縮小孩子感受到的緊張情緒。
壓抑型父母的反應則會更激烈一些,他們可能會直接吼孩子:“你自己弄壞的你有什么好發脾氣的?” “能玩好好玩,不能玩拉倒!”
警告孩子不許再鬧,再鬧就揍你。他們不只忽略、否定或貶低孩子的消極情緒;他們還壓抑這種情緒。結果導致他們的孩子常常因為表達悲傷、憤怒或恐懼等情緒而被斥責、管教或懲罰。這樣的家庭里面,通常也會認為,難過、憤怒等負面情緒是不對的,不應該存在的。
如果家里出現了這樣的情緒或者氛圍,肯定是有人做錯了。這種感覺甚至會隨著原生家庭的問題帶到新的家庭。
這樣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這些孩子錯失了體會自己情緒的經驗,不懂得如何有效應對情緒,長大后對生活的重重挑戰毫無準備。
在成長中,也會不認可自己,覺得自己的感受是錯誤的、不恰當的。他們會認為,是因為自身存在某種問題,所以才會有那種不好的感受。他們將不太擅長調整自己的情緒。
面對事情的時候,要么選擇責怪自己,用傷害自己的辦法來逃避;要么選擇與父母對抗,用暴力行為傷害彼此的感情。那是不是一味包容孩子情緒的家長就是對的呢?也不見得。
第三種父母:放任型父母。
放任型父母可以包容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覺到被理解,但不能給孩子提供情緒指導,也不能為孩子的行為劃定界限。
有人用“過度放縱”來形容這些家長,因為他們打著無條件包容的名義,實際上是在縱容孩子使用一些不恰當甚至是恣意妄為的方式來表達情緒。
如此一來,孩子生氣時,會用言語或行為傷害別的孩子;悲傷時,會毫無節制地哭鬧;在未來遇到挑戰時,這類孩子無法合理解決問題。
那么,有沒有父母是既能包容孩子的情緒,又能給孩子情緒指導,劃定界限的呢?
第四種父母: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
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會包容孩子的情緒,認為情緒不存在好壞之分,當孩子表達情緒時,能夠給而予足夠的耐心。
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還擔當起孩子情緒世界導師的角色。
他們不只接納孩子的情緒,更會對不當行為劃定界限,教孩子如何調整情緒,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指導他們解決問題。
什么叫劃定界限呢?舉個例子,孩子們在一起打架,妹妹大聲喊,我討厭姐姐,我恨死姐姐了。媽媽在接納包容了妹妹的情緒之后,會告訴孩子們,對姐姐或者妹妹發火,這沒問題,但不能說一些難聽的話,媽媽接著說:“家人是你們的依靠,無論發生什么事,你們永遠都可以找她們,所以,你們不應該疏遠彼此。”
在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中,這種劃定界限的行為非常普遍。他們能包容孩子所有的情緒,但不會縱容他們所有的行為。
他們的具體表現:
首先,當孩子出現輕微的情緒變化時,父母就會覺察到,并對其作出回應。孩子將逐漸明白,父母理解自己,對自己感同身受,對自己生活中發生了什么非常關心。他們不需要做出極端的行動,就能得到父母的關切。
其次,從小接受情緒管理訓練的孩子能熟練掌握安慰自己的技巧,能在承受壓力的情況下依然保持鎮靜。
再其次,因為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不會否定孩子的情緒,所以他們和孩子之間發生沖突的概率也會降低。換句話說,孩子不會因為傷心哭泣或表達憤怒就被大人訓斥。情緒管理訓練型父母還會告訴孩子明確而一致的標準。
當孩子知道紀律,并且理解打破這些紀律會有什么樣的后果時,他們就更加不會做出不好的行為。
最后,這種形式的教養方式讓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聯結更加堅固,孩子會尊重父母的意愿,更愿意服從他們的要求。這些孩子把父母看作自己的知己和盟友。他們想讓自己的盟友高興,不想令他們失望。
以上是四種類型的父母,毫無疑問,我們都希望成為的第四種情緒管理型父母,是即能接納孩子情緒,又能成為孩子的情緒管理導師。
【你是哪種類型的父母】相關文章:
你適合跳哪種交誼舞11-14
服務員經常會遇到哪種顧客類型-服務員經常會遇到的25種顧客類型08-31
澳洲留學申請碩士哪種申請方式適合你?06-08
瑜伽VS普拉提哪種更適合你06-03
你是“中國好父母”嗎?08-30
模特的類型08-25
專升本的類型08-25
哪種臉色預示肝病05-05
浴缸哪種材質好06-08
辦公工作類型07-07